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中葯戥秤使用方法教程

中葯戥秤使用方法教程

發布時間:2022-09-22 15:03:07

A. 如何使用中葯小稱,是過去那種,幾錢的那種

一錢約等於3克3分3厘,用你熟悉的戥子稱一固定重量再去弄清楚古董式戥子,不就明白了。

B. 咨詢專業人士:戥稱(稱中葯的小銅稱) 使用方法

去當地的中葯房看看就知道了
不好描述。一般是左手持桿右手抓葯

C. 中葯稱怎麼使用

和普通稱一樣,有一克一個星的,有兩克一個星的。
但是稱中葯的不叫稱,叫戥(deng)
記住哦

D. 桿稱,如何使用

桿稱的使用方法:根據被稱物的輕重,使砣與砣繩在秤桿上緩慢移動,找出能使秤桿保持平衡的平衡點。秤桿平衡時,由砣繩所對應的秤桿上的星點,即可讀出被稱物的質量值。
桿秤(gǎnchèng)是秤的一種,是利用杠桿原理來稱重量的衡器,由木製的帶有秤星的秤桿、金屬秤錘、提繩等組成。以帶有星點和錐度的木桿或金屬桿為主體,並配有砣(砝碼)、砣繩和秤盤(或秤鉤)的小型衡器。按使用范圍和秤量的大小分為戥子、盤稱和鉤秤3種。
桿秤原理:桿秤由第一類杠桿組成,其重心在支點外端。稱重時根據被稱物的輕重,使砣與砣繩在秤桿上移動以保持平衡。根據平衡時砣繩所對應的秤桿上的星點,即可讀出被稱物的質量值。

E. 戥子的使用方法

有兩根線嘛,如果是第一跟,也就是最多是50克的,話,那就是一格代表一克,如果是250克為最多的話,那就是一格是兩克,所以要看你怎麼用了

F. 請教中醫戥子的使用和調整

第一紐(初毫),起量五分(1.5625克),末量(最大稱量)一錢半(4.69克);第二紐(中毫),末量一錢(3.125克);第三紐(末毫),末量五分(1.5625克)。

G. 如何使用戥子

桿秤
(gǎnchèng)

桿秤是秤的一種、利用杠桿平衡原理來稱重量,由木製的帶有秤星的秤桿,秤錘,提繩等組成。

以帶有星點和錐度的木桿或金屬桿為主體,並配有砣(砝碼)、砣繩和秤盤(或秤鉤)的小型衡器。按使用范圍和秤量的大小分為戥子、盤稱和鉤秤3種。

桿秤由第一類杠桿組成,其重點在支點外端。稱重時根據被稱物的輕重,使砣與砣繩在秤桿上移動以保持平衡。根據平衡時砣繩所對應的秤桿上的星點,即可讀出被稱物的質量示值。桿秤的結構和製作工藝簡單,輕小,攜帶使用方便,造價低廉,但准確度低。

桿秤是人類發明的各種衡器中歷史最悠久的一種。在中國湖南長沙東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精製的砝碼、秤桿、秤盤、系秤盤的絲線和提繩等。中國漢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規格的桿秤砣。1989年,在中國陝西眉縣常興鎮堯上村的一座漢代單窯磚墓中,發現完整的木質桿秤遺物,其製作時間約在公元前1~公元1世紀。古代桿秤的發展,長期停留在採用繩紐、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桿的基礎上,並由手工製作。直到20世紀,桿秤才由傳統的繩紐結構,逐漸改變為外刀紐與刀承或內刀紐與刀承結構。1949年後,中國為了加強計量法制管理,先後制訂了桿秤檢定規程和國家標准。1985~1987年,中國對桿秤結構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將原來的木質桿改為金屬桿,從而解決了木質桿的計量准確度受地區及天氣影響的弊病,並適應了半機械化、標准化、通用化和大批量生產的需要。但桿秤因其計量准確度低,已漸趨淘汰。

【臨時製作方法】

(1)選取一次性筷子一根,用刀及砂紙打磨光滑;

(2)把鐵皮剪成圓形製成秤盤,用細繩在圓盤四周綁好吊起;

(3)在打磨好的秤桿的一端鑽上一個洞,把圓盤掛上;

(4)用一顆5克左右的螺母綁上繩子製成秤砣;

(5)把秤桿、圓盤、螺母掛好,找出整個系統的重心,在重心上鑽上小洞,掛上繩子作為提紐;

(6)不放物體使桿秤平衡,找出零刻度線的位置並做好記號;

(7)放上20克的物體,找出20克物體平衡時秤砣的位置,此處即為20克物體的位置;

(8)在零刻度線到20克位置之間平均畫上20個刻度,每一刻度即為1克。

H. 500克葯稱中葯小銅稱的使用方法

以前都叫「戥子」,用的是杠桿原理,和普通桿秤應該差不多,秤桿前部分里紐和外紐(有的是上下結構,一上一下),每個紐後都跟刻度,當你提任何一扭時,都有對應刻度(一般在秤桿上有標注,如對應刻度最後標的是250的,那提這個紐秤的范圍就是1-250克,如對應刻度最後標的是500的,那這提個紐秤的范圍就是250-500克),秤東東時只要讓秤桿平衡,讀出系秤砣線在秤桿上的刻度值即可。不知是否對你有所幫助,再不行的話上圖看看。
哦,知道了,刻度是0——100克一面的最多隻能秤100克,刻度100克——500克能稱與之相對應的重量,382克的話用刻度100克——500克這面,你只要按刻度分一下就行了,比如刻度一般按100、200、300、400、500克排下去,每100克再分成10小份,每份是10克,估計這面只能精確到10克,如是這樣的話,要精確只有分開秤,先用100克——500克這面秤380克,再用0——100克一面稱出2克,如果不用很准確的話用用100克——500克這面估計稱下也行,誤差也就在幾克之間。

I. 中葯抓葯用秤怎麼看

中葯秤一般採用左手扶秤桿,右手抓提手。

當右手提的是紅色提手時,秤桿上每一個點是1克,每10點為1個大點,即10克。最高數值為50克。

當右手提的是綠色提手時,最低的1點是50克,且秤桿上每一小點是2克,每一中點10克,每一大點是50克,最高數值為250克。
調配中葯處方常用的戥稱有大小兩種,大的主要用於調配一般飲片葯物處方,其稱量范圍在1-500克之間,小的主要用於調配一些細料貴重葯和毒性中葯處方,稱量范圍在200mg-50g之間。

抓葯時戥稱的正確應用法應為「秤桿不過鼻尖,稱砣掛小指端,抓葯用前三指」,稱量時,稱桿放在左手中指端和虎口(合谷穴)上,用右手前三指抓葯,靠左手中指和食指的伸屈活動來帶動砣繩的進退移動。

稱量順序一般可按處方上葯名的排列順序進行稱取、放置,不得相混,以便於檢查核對,注意秤量正確,不得手抓估計。稱量時一般採用減重法倒葯.即一次秤總量,而後分次倒葯,待處方上葯葉全部抓齊後,應檢查各味葯物、葯量與處方是否符合,為了便於復核檢查倒放時葯物,應對體積大的葯物,如茵陳、絲瓜絡等可先稱倒在葯盤(紙)的中心,然後將其它葯物,按—定方向繞倒其四周,也可先稱其他葯物,最後稱量大體積大的葯物,放在它葯的上面,對易拋散滾動顆粒性葯物,如蔓荊子、蘇子等最好最後秤量,倒在它葯中間,以免拋散損耗。

J. 葯秤怎樣用

戥秤,把駝放在你需要的數量位置,然後添加物質,慢慢鬆手秤砣,多去少添,就可以了

閱讀全文

與中葯戥秤使用方法教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去除積雪的方法 瀏覽:61
機器人編隊控制方法研究 瀏覽:527
小孩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521
三步折帽子方法簡單又好看 瀏覽:450
骨密度計算方法公式骨礦骨面積 瀏覽:827
什麼方法能讓竹子的根死亡 瀏覽:195
熱天豬掉料的解決方法 瀏覽:486
紅米2指紋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22
戴胸罩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469
尾氣不達標檢測方法 瀏覽:149
帶讀屬於什麼方法 瀏覽:427
早產兒體重快速增長的方法 瀏覽:308
最佳懷孕姿勢和方法 瀏覽:281
清明疊金元寶的簡單方法 瀏覽:372
四胞胎記憶方法視頻 瀏覽:463
煤氣口漏氣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998
數字萬用表交流電壓測量方法步驟 瀏覽:657
後臉部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454
決策分析方法練習題 瀏覽:258
簡單擦眼霜的正確使用方法圖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