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頸椎牽引要採取怎麼樣的正確體位。。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⑵ 頸椎病怎樣 牽引。
供你參考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一)牽引 1. 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 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卧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鬆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鍾。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症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症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採用仰卧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後休息15分鍾,然後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於放鬆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鍾,放鬆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鍾,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後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後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於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後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1. 運動療法的作用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 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症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症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⑶ 牽引頸椎怎麼做有哪幾種方法呢
引言:人們因為工作原因而導致大多數人都會出現頸椎問題,大多數人對於出現頸椎問題也是十分煩惱,因為頸椎問題一旦嚴重起來就會壓迫人們神經出現疼痛問題,從而讓人們無法進行正常生活。而對於頸椎治療方法主要是用牽引頸椎這種方式。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有幾種方法。
三、頸椎牽引經驗總結
頸椎病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疾病之一,雖然頸椎病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卻能夠深深對人們日常生活產生了影響,而頸椎一旦疼起來就會讓大家無心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意自己坐姿,以此來預防頸椎病發生。
⑷ 什麼是頸椎病的自我牽引法
牽引的療法,主要適用於神經根型的頸椎病,和椎動脈型的頸椎病。牽引的時候,根據頸椎病的類型不一樣,我們採取的體位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神經根型的頸椎病,我們一般是採取坐位,頭前屈20度,然後牽引的重量,一般在體重的1/10左右開始,當然也根據具體病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樣,我們適當調整牽引的重量,一般來說,我們每天牽引一次,每次牽引20-30分鍾,這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治療。
起床時,發現頸部僵硬不靈活,或覺頸肩部疼痛,應即平卧床上,將枕頭墊好,認作一次領保健功。如時間緊,不能做全套功。亦可只作仰頭搖正法和拿後頸兩個動作。
2
起床後,適當地作大幅度的頸部活動。作前屈、後伸、左右轉動和左右側屈等動作2-5次(自動復位)。
⑸ 怎樣在家中進行頸椎牽引
適合於家庭使用的牽引裝置並不復雜,可自製,亦可在醫療器械商店買到。現介紹兩種方法。
將固定裝置及滑輪固定於門框橫楣等物體上。將牽引繩穿過滑輪,一端連接牽引弓及牽引吊帶,另一端連接牽引重物。可隨意選用沙袋、磚塊、鐵塊等易得物品作為牽引重物,放置一口袋內懸吊即可。
另一方法系用患者自身體重進行牽引,是傳統方法的改進型,為市售成套產品。將牽引裝置掛住,患者坐好後,將枕頜吊帶套住頭部,用手拉動牽引桿之繩索,齒輪即定向運動,且能自鎖。即可在齒輪和頭部之間的牽引繩上產生向上的牽引力,利用向上的拉力和患者自身的重力相對抗來達到頸椎牽引的目的。
⑹ 頸椎牽引有正確方法嗎
頸椎病的患者採取牽引時,要使用以下的正確方法:一、採取仰卧位的牽引方式,臨床上不推薦使用坐位的牽引,因為此類患者進行牽引的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頭暈,嚴重的甚至還可能產生一過性的暈厥,因此使用仰卧位的牽引更加的安全;二、要持續的牽引,患者不能牽引較短時間就恢復正常的行走、工作,患者要持續卧床,保持持續牽引,效果才會好;三、要使用牽引套,同時兜住患者的下頜以及枕部,然後再通過相應的連接帶連接到對應的牽引弓上,在牽引弓下的滑輪上墜適宜的重量;頸椎牽引的重量以患者自身體重的10%-20%為宜,具體大概在5-10kg;墜上適宜的秤砣後,患者要感覺到頸部有持續的牽拉,以耐受為度。
⑺ 頸椎吊引的頸托用法
頸椎牽引療法
頸椎牽引療法對頸椎病是較為有效且應用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此療法適用於各型頸椎病,對早期病例更為有效。對病期較久的脊髓型頸椎病進行頸牽引,有時可使症狀加重,故較少應用。 頸椎牽引的作用機制是:
(一) 限制頸椎活動,有利於組織充血,水腫的消退。
(二) 解除頸部肌肉痙攣,從而減少對椎間盤的壓力。
(三) 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使神經根所受的刺激和壓迫得以緩和,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粘連也可能得以松解。
(四) 緩沖椎間盤組織向周緣的壓力,並有力於已經向外突出的纖維環組織消腫。
(五) 使扭曲於橫突孔間的椎動脈得以伸張。 每次時間20-30分鍾;每天1-2次就可以了;牽引的力度以自己適應為好;有牽拉感;不宜太緊太松.緩慢加大力度;頸托上墊以柔軟的毛巾,會減輕壓力,舒服點.老年人做牽引時最好有家人陪伴;防止發生意外.
⑻ 頸椎病應該怎麼治療
頸椎病是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疾病,對於很多人來說,頸椎病的痛苦是非常多的。
牽引法
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得頭頸部相對固定於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於輕症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腫加重。
改善睡眠方式
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低。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並保持略後仰,不要懸空。習慣側卧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
保守治療
可以採用保守治療,效果顯著,平時注意不要長時間的低頭,不要勞累,注意多休息,少吃辣椒,少熬夜。
頸椎病的自我保健
1、適當增加工間休息
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朋友,應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 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2、選擇合適的枕頭
合適的枕頭對預防和治療頸椎病有重要意義。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側卧者枕高一拳半,約10厘米左右。習慣仰卧者最好在頸下墊一小枕頭,以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習慣側卧者應將枕頭充塞到面部與肩部的空隙中,以減輕頸部的負擔。
3、防止外傷與落枕
平時應防止頸部外傷及落枕,以免頸椎韌帶損傷,使頸椎的穩定性受到破壞,進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
4、加強頸部的鍛煉
加強頸部鍛煉可以預防和延緩頸椎病的發生和發展
⑼ 頸椎病怎樣治療
按照你描述的頸椎,你是想改善頸椎情況。這個就要看你的頸椎的現在的情況才能進行不同的方法。比如說你只是一些頸椎方面的一些酸疼之類的。這種情況你可以考慮一下以後在自己的工作或者學習的狀態。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然後進行一些頸椎方面的鍛煉。可以輕輕的將自己的頭部向左肩膀或者向右肩膀輕輕的轉移一下,包括頸椎也可以向後仰。如果你已經到了頸椎比較重一點的情況,出現了頭暈,頭疼,包括走路方面都已經有一些不配合。這種情況也可以去適當的進行一些熱敷,就是用著熱毛巾或者熱水袋,以及是其他的能夠有熱的。放在自己的頸椎的比較疼的位置進行熱敷,時間可以長一點,像這種習慣可以每天去堅持,長期以來會有一些頸椎方面的改善情況,減少了頸椎的壓力的情況。也可以在自己的頸椎的部位進行揉一揉,尤其是自己頸椎比較疼的位置。能夠幫助頸椎方面的緩解疼痛的作用。減少了頸椎的部位的疼痛。這段時間還要多保持好休息方面,尤其是自己盡量要睡一些硬床板之類的。可能對頸椎方面會有些改善的效果。還有自己的枕頭的部位,盡量不要以一些偏高或者太低的情況。以免讓頸椎疼痛的情況加重。等自己稍微休息好了之後,還是要去適當的去進行一些運動,可以進行一些游泳,羽毛球,跑步之類的頸椎拉伸的鍛煉運動。能夠幫助改善了頸椎的疼痛情況,還能幫助頸椎減少了下一次的疼痛。這段時間自己也要避免了長時間保持好一個姿勢,或者是長期低頭的情況這些習慣都要去改善一下。一般情況下,只要自己注意好了這些情況,用不了多久,頸椎的情況就會得到很好的恢復。就是今後一定要去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的一些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