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攝影圖片的方法

攝影圖片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2 00:40:01

⑴ 照片拍攝的各種技巧

照片拍攝的各種技巧

照片拍攝的各種技巧,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女孩子都喜歡拍照,平時沒事的時候也會隨意的拍幾張,拍照已經是她們的一部分了,那麼,怎樣的照片才能在朋友圈驚艷呢?下面就和我一起來學習一下照片拍攝的各種技巧吧。

照片拍攝的各種技巧1

1、旅行照拍遠景

遠景是最好表現意境的,所以大家旅行的時候,可以拍一些自己和空曠自然景色的合影或者有縱深感的建築合影,這樣只能怪就能很好的融入環境,突出自己,很驚艷。

2、對稱構圖

對稱構圖在攝影中也是很常用的一個拍照姿勢了,將人物放在畫面的中央,兩邊實現中心對稱,突出美美的人物,而且很有對稱美。

3、三等分法

就是將畫面分為三等分,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將人物放在畫面的左下角或者右下角,很常用的一個拍照技巧,整體也很自然和諧。

4、一半人一半景

顧名思義,就是鏡頭裡面的畫面,一半是人,一半是景,人佔一邊,景色佔一邊,樣的拍照構圖,是很多人拍全身照很好用的一個拍照技巧了。

5、拍近景

近景的話,主要是著重凸顯人物的上半身特徵,一半對自己顏值比較自信的妹紙都可以用起來,當然,不一定是正面照,側顏照什麼的也不錯的說。

6、回眸照

如果妹紙對自己的側顏比較自信的話,那就直接拍側顏好了,一個直接的側顏殺就能秒殺朋友圈很多照片啦,超好看超驚艷的!

7、遮臉

遮臉這個拍照姿勢是拍照很自然的拍照姿勢了,完全不會讓你注意到你會不會拍照尷尬不自然,也不會有那種僵硬的動作和尷尬的眼神,再好看的女生也都喜歡這么拍。

照片拍攝的各種技巧2

一、拍人像

①長焦大圈先:意思就是說拍人像使用光圈優先模式(AV檔)、使用長焦鏡頭和大光圈能得到淺景深,這樣能很好的突出主體、虛化背景。

②測光對焦眼臉線:意思就是在拍人像時使用點測光或者中央重點測光模式,拍頭部特寫對焦對在眼睛上,拍半身人像對焦對在臉上,拍全身照對焦對身體曲線上。

③多換角度背景遠:意思就是模特和攝影師要多變換角度拍攝,模特和背景之間的距離遠一點能更好的虛化背景。

④活用補光快門線:意思就是拍人像時使用閃光燈、補光板、快門線、三腳架等等道具可以讓拍攝事半功倍。

二、拍風光

①拍風光光圈優先:在拍風光時使用光圈優先模式進行拍攝。

②光圈宜小景深遠:拍風光盡量使用小光圈進行拍攝,這樣能獲得更深的景深。

③調白平衡單驅動:拍風光時需要根據光線的變化來調整白平衡,使用單次驅動模式。

④無限遠處對焦點:調到M檔,手動對焦,然後對焦環擰到標尺∞(無窮遠)的L處,對准L的豎線(垂直線),這樣就是無窮遠。不要擰到頭,無法對焦時,擰到頭,然後再回一點,回到對准L的垂直線。

三、拍花卉

①拍花卉用微距:如果你是要拍攝花卉,那麼你最好用微距鏡頭拍攝。

②大圈近攝遠背景:使用大光圈近距離拍攝,這樣焦距就會越近,景深也會越小,花的背景盡量遠。

③逆光長焦強對比:你的焦距越長,那麼景深就會越小;花的顏色和背景的顏色盡量形成強烈的對比。

四、拍動物

①動物動不停用高速:動物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奔跑、跳躍、飛翔等等的,所以你在拍攝動物時要掌握好相機的快門速度,只有合適的快門速度才能確保將處於運動的動物清楚的拍攝下來。

②智能伺服焦對眼:拍攝動物我建議大家使用自動對焦模式,相對而言這個對焦模式拍攝動物對焦更准。尼康相機應該是:自動對焦模式設置為連續伺服自動對焦;佳能相機是:自動對焦模式設置為人工智慧伺服自動對焦。

五、拍夜景

①拍夜景不要太晚:拍夜景不一定要等到天完全黑了再拍,當天還有餘光時也是拍攝夜景的好時機。

②夜衡低感快門慢:使用夜間白平衡、感光度不要太高、快門速度不要太快。

③8-9光圈負補償:使用「白加黑減」原則,適當減少曝光補償。

④腳架門線防抖顫:拍攝夜景使用三腳架、快門線是很有必要的。

六、拍剪影

①拍剪影用逆光:拍剪影要利用逆光來拍攝。

②對亮部測光:拍攝剪影要對畫面的亮部進行測光,這樣主體就能壓黑主體,讓主體變成剪影。

③曝光補償減二檔:在拍攝時減少兩檔曝光補償,能讓剪影看起來更純

照片拍攝的各種技巧3

方式一:大量的負空間

一張照片的負空間,就是照片中物體和物體之間的空間,也就是一般我們所謂「空白」或「留白」的地方。負空間通常擁有非常簡單、單一的'畫面元素,雖然容易被忽視,但是對於呈現一張照片中的主體,卻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想像一張藍天的照片,中間有一隻鳥,天空的遼闊和它顏色的單一,讓身為主題的這只鳥非常顯眼,並突出了它孤立的狀態。

這只鳥周圍的藍色空間,就是這張照片的負空間,也就是說負空間不一定是白色的,但是一定是簡單的,能夠凸顯主題的。

大量的負空間之所以能讓圖片看起來更干凈,是因為它本身就相對單一,簡單,不存在一般相片主體有的復雜線條和顏色。

再來就是它能讓我們的眼睛很容易地專注在主體上,透過大量留白的反差製造一種很舒服的呼吸感。

方式二:簡單的色彩搭配

色彩可以說是一張照片里最搶眼的視覺元素。透過不同色度、彩度、亮度的組合,我們能製造出各式各樣的顏色,有的和諧,有的相沖突。

如果我們留心看一張擁有干凈質感的照片,我們會發現它通常擁有簡單、單一、而且和諧的顏色搭配。

這並不代表相沖突的顏色就不能製造干凈的感覺,因為這些顏色雖然搶眼,但是如果它們在一張圖片里占的面積夠大,線條質地夠簡單,照片整體自然還是會呈現干凈的感覺。

話雖如此,通常越是單一、和諧的顏色,越容易給人一種干凈的感覺。

方式三:光影的層次 光是攝影的本質。我們拍攝的不是物體,而是光線物體之間的互動,所以攝影就是光的研究。如果沒有光,就沒有線條、顏色、和形體的存在。

有光就有影,光影的層次,能左右一張照片的干凈程度。如果一張照片的光打得均勻,就不會產生一塊塊的影子,那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比較干凈舒服。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攝影者在拍食物或者人像的時候,都喜歡在大片的落地窗旁邊擺設他們的主題?因為透入大面積玻璃的自然光是很柔和的,而且在物體表面產生的影子漸層也是相對細膩的,不會有一塊塊,臟臟的感覺。反之,日正當中,或者從頭頂照下來的一束強光,很容易讓被罩住的物件出現一塊黑一塊亮的光影。不止之間缺乏細膩的漸層過度,黑與亮的方差通常也會很大,同時凸顯物體平面上的皺痕,很搶眼,造成一種不必要的視覺復雜。但是,這也不是說把整個畫面打得通亮沒有一塊塊的影子就會好看。因為這樣缺乏立體感,缺乏深度,感覺很平面,畢竟,在照片這種2D的平面要產生3D的立體感,靠的就是影子。所以我覺得關鍵不是在於畫面一定要很亮或很暗,或是不能有反差,而是光與暗之間的過渡要細膩,呈現一種柔和的層次。換句話說,光的質,而不是光的量,決定這個畫面是否干凈。

方式四:簡單的線條

想像兩張照片,一張充滿鋸齒狀的線條和尖銳的稜角,另一張則有簡單柔和的曲線,兩種線條給人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前者鋒利,讓人有種活躍和緊張的情緒,而後者帶給人的更加安靜、被動。活躍和安靜本身不足以影響一張圖片干凈的程度。但是一個活躍的線條,比安靜的曲線更容易形成視覺上的復雜,而復雜本身就會造成觀看者無法立即掌握畫面的動態,給觀看者一種相對「不幹凈」的感覺。所以如果要讓畫面看起來更干凈,我們可以留意出現在取景框內的線條,避免稜角和鋸齒,用簡單柔和的曲線來營造放鬆的狀態。

方式五:平滑單一的質地

拍照久了,我發現一個規律。通常拍大自然題材的照片,尤其如果裡面有大片的樹林或者土地,照片看起來都很難會有「干凈」的感覺。反之,在城市裡面,尤其是以後現代玻璃和水泥作為場景的照片,通常拍出來的照片都有一種很舒服、干凈的感覺。要如何理解這個現象?

⑵ 15種攝影的技巧構圖

第一種:L型構圖

讓畫面有一種張力,使畫面有一定的視覺延伸。拍攝風光人像常使用,人像更常用。拍攝人像的時候,會使身體更舒展,身材更修長。

L型構圖

第二種:垂直線構圖

利用的是畫面中的景物形成垂直的線條,垂直的線條在畫面的上下方會產生畫面的衍生感,垂直本身就會給人一種挺拔,纖細,生長的感覺,最適合表達高大的建築和樹木。

第三種:對稱式構圖

上下和左右對稱。水面上下對稱最常用,使整個畫面均衡、平靜。左右對稱,表現美感。

第四種:對角線構圖

斜線構圖一個小的分類。延伸感和力度感,穿透性和動感更強一些。

第五種:輻射式構圖

如自行車車輪。有向外放射、擴展的效果,而且整個畫面很舒展,所以說非常適合拍攝那種具有圓形結構的那種對象。如花朵、蜘蛛網、扇(傘)骨。

第六種:黃金分割

最經典的構圖方法。如九宮格構圖法,主體應放在黃金分割點上。三等分分割點,人物攝影時應該將人物主體放在左側或是右側的'三等分線上。

第七種:框式構圖

實際上是照片本身就有的構圖。通過各種洞(門框、窗戶、洞孔等)營造出別有洞天的感覺,滿足人們天身就有的窺探欲。洞框內的物體是點睛主體,具有觀賞性。

第八種:曲線構圖

人線構圖(S型構圖),給審美者以視覺上的美好體驗。產生趣味性和視線由遠到近的變化,也更具有生動性。常拍攝路、河流等,具有視覺引導的作用。C型構圖,要將畫面的重點放在C型裡面,延伸了畫面的想像空間。

第九種:三角形構圖

是一種非常穩定性的構圖。多給人穩定、雄偉、持久的感覺。通常用來拍攝建築和風光裡面的山。傾斜的三角形使畫面有一種突破感,如拍攝古建築的頂。

第十種:散點式構圖(棋盤構圖)

景物在畫面中以分散的點的形狀出現。通常用來拍攝鳥群、花叢、靜物等。能夠使畫面具有非常漂亮的秩序感和藝術感。

第十一種:水平線構圖

常給人安寧、平靜的感覺。因為線條有一種延伸感,通常用於橫畫幅,適合表現場面比較大的風光。按照水平線的位置可以分為三種小的構圖方式,分別是高水平線、低水平線和低水平線。

第十二種:透視牽引線構圖(透視構圖)

在二維平面中表現一個真實的三維的空間。延伸視線,拓展畫面的空間感。

第十三種:斜線構圖

具有不安定感,而又極富動感,所以呈現某種生長感的時候通常使用斜線構圖。其次還能拓展和提升畫面空間感。

第十四種:圓形構圖(封閉的曲線型構圖)

是曲線型構圖的一種。曲線或弧線給人一種優美、柔和、豐滿的感覺。教堂頂部,水果切片,花朵等。

第十五種:中心式構圖

反規則式的構圖。拍攝的對象足夠精彩,值得將對象放在畫面正中心,將此凸顯出來。

⑶ 常用的攝影技巧有哪些

現在的數碼相機越高級功能越多,但對於新手或業余攝影師來說,有些按鈕或方法可能從來都沒使用過。但其實當中也有很多非常實用的功能,專業攝影師也會常常用到,現在便一起來看看當中6個很好用的例子吧。下面就讓我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1. 機背對焦按鈕(AF-ON)

▲AF-ON 按鈕通常在機背方便拇指的位置

對焦通常也是半按快門,但其實還有另一個方法來達到自動對焦的效果:按機背的 AF-ON。那麼什麼時候會用到這個功能呢?以下為兩個筆者常用的例子:

(1)在等待一些對象進入拍攝范圍時按 AF-ON 預先對焦(陷阱對焦),對象一旦進入便全按快門拍攝;

(2)在自動對焦(AF-C)模式下長按 AF-ON 按鈕對焦,構圖一合適便全按快門拍攝;

什麼時候使用 AF-ON 按鈕視乎需要和喜好,但其功用主要是讓你可以快速按下快門拍攝,不用再經過半按快門對焦這個步驟。

▲拍攝跑動中的狗狗也可以運用 AF-ON 的技法,把自動對焦調到 AF-C(連續自動對焦),然後用 AF-ON 鎖定便可以不停拍攝了。

2. 不同環境使用不同的曝光模式

手們常常會使用全自動檔、P檔等,其實專業攝影師不會用這些模式,而會使用光圈優先、快門優先或者全手動模式等,好讓攝影師有更大的控制力,拍出心目中理想的照片。這個列表例舉出建議使用這些模式的情況(按情況,不一定都會這樣使用):

有沒有發現其中一個模式任何時候都會用到?對了,就是全手動模式 M-mode,但其實,好好利用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再加上曝光補償功能已經可以於大部分情況下使用了。

初學者更應好好熟練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帶來的方便,加上良好的構圖,就可以輕輕鬆鬆拍出好照片了。

3. 使用「點測光」功能

▲當在拍攝一些光差大,或是主體一定要曝光准確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點測光」協助

在不同的曝光功能內,平衡測光為最容易使用的模式,但其中有一個測光模式很極端,但有時有非常好用,便是測光范圍很小的點測光模式了。

在點測光模式下,相機只會按對焦點(有些相機只能按中間的對焦點)來測光,范圍非常小。在這個范圍外的光源不會計算在測光值,因此非常適合在光差很大的情況下使用,例如演唱會、逆光人像等,當然,如果你經驗豐富,使用全區平衡測光再用曝光補償來調整也是可行的,但點測光更為直接。

4. 使用「曝光鎖定」功能

▲機背的 AE-L 按鈕有時也會有 AF-L 對焦鎖定功能,可以於相機內調整是否生效

曝光鎖定功能是專業攝影師一定會知道的功能,在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下,相機會不停測光作實時改變光圈快門的組合,如果我們想鎖定曝光值再改變構圖,可以按下曝光鎖 AE-L 按鈕,這樣相機便會停止測光,只會用同一個曝光組合了。

5. 剪裁照片

▲在後期軟體剪裁照片可以作二次構圖

談起後期,很多人也會想到改變顏色、對比,甚至是令皮膚更光滑等技巧。其實剪裁照片也是一項重要的.後期方法,有些攝影師也會稱這個為「二次構圖」,在這個大像素的數碼年代,剪裁照片已經不是困難的事情。然而有些人會問為什麼需要二次構圖?

其實在有些情況下這個是有其必要的,例如在拍攝比賽、運動、野生動物等移動迅速、機會一瞬即逝的情況下「拍得到」是最重要的,在曝光、構圖等也可以在軟體中略作修改,因此為了讓在緊急的情況下也能拍出精彩的作品,「剪裁照片」也是一項重要的技巧。

6. 善用閃光燈補光

利用外置閃燈作補光(利用牆壁作反射閃光),可以產生漂亮的眼神光和令環境有足夠亮度

閃光燈,無論是內置還是外置都是很好用的,新手常常會覺得使用「閃光燈拍攝」=「破壞照片氣氛」。其實最佳的閃光燈使用方法是讓閃光燈無聲無色地融入照片中,作為補光的工具。

在通過閃光燈的強度和閃燈光的顏色(加上顏色紙),我們可以讓主體產生或是消除陰影,外置閃光燈也可以用來作反射閃光或白天壓光之用,因此專業攝影師的背包內一定要有閃光燈的存在。

⑷ 拍攝完美照片的十大經典技巧

一 控制虛實,利用景深突出主體

畫面中主體的強化有許多種方法,其中通過景深強化主體是利用了虛實變化的手法。對初學者來說,這種手法運用起來並不困難,只要通過調整拍攝距離、鏡頭光圈以及鏡頭焦距,就可以合理地將畫面中唯一清晰的焦點匯聚在攝影師想要重點表現的畫面主體上。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通過景深強化主體的方法在構圖時必須選擇合適的拍攝角度。讓主體與其他元素所在的平面不與數碼相機的焦平面平行,以創造畫面虛實變化的可能性,同時景深的控制也要特別細心,防止由於景深過而淺弱化了主體,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二 妙用曝光補償,決定明暗細節

曝光補償和包圍曝光在攝影實踐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雖然數碼相機的測光系統已經十分智能和完備,但當初學者遇到一些復雜的拍攝場景時,如畫面中光比過大,或夜景、冰雪這樣的場景,數碼相機的測光系統難以提供100%准確的曝光控制。此時,曝光補償和包圍曝光就能派上大用場了。

曝光補償是指在數碼相機測光得出曝光數據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判斷,對曝光值進行調節,可以在正負兩檔間以1/3 檔或1/2檔為調節間隔進行選擇。本例中,為了使雪景獲得正確的明亮曝光,增加了一檔曝光量。

三 活用測光模式,表達畫面主題和拍攝意圖

測光模式的正確選擇是影響一張照片曝光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數碼相機的測光功能經常被影友們忽視。雖然在各種拍攝模式下,數碼相機都可以進行自動測光操作,但拍攝場景的光線條件千差萬別,默認的測光模式並不能勝任其中的全部情況。當主體的光照情況和背景又很大差別時,可以選用點測光模式。

在點測光模式下,相機對圖像中某一對焦點周圍約占畫面3%的區域進行測光,保證此區域曝光正確,忽略畫面其他部分的測光。使用點測光對照片主體測光,可以使照片主體曝光正確。

四 構圖的減法藝術,突出畫面主體

失敗的照片各有各的問題,而成功的照片往往具有共性。在很多時候,構圖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選擇合理的視角、合理的取景范圍的同時,避開那些可能對畫面想要表達的中心元素形成干擾的其他元素。

這看似簡單的道理和方法,許多影友卻難以真正貫徹,貪多是初學者在構圖時的通病。對於減法的應用,面對和拍攝對象主體在一起的許多元素,我們應該如何取捨?如果不忍心舍棄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就難以真正把其中最精華的那個元素表現好。要知道,當畫面中的並列的元素過多時,讀者的注意力會被迅速分散。即使其中有明顯的主體,當主體與一些無關元素同時出現時,它的視覺效果和讀者注意力也會受到嚴重的干擾和影響。

因此,初學攝影時的取景方法是:多調整拍攝角度和鏡頭焦距,避開沒用的元素,選取精華加以表達。

五 經典的黃金分割理論實戰應用

古希臘數學家在進行線段分割時,發現了一條具有美學意義的規律,被後人稱為黃金分割定律。黃金分割定律的內容為:一條線段分成長短兩段,使短段與長段之比等於長段與線段全長之比,比值為1:1.618。這種比例從古至今一直被認為是能夠產生美感的最佳比例。它被廣泛應用在建築設計、繪畫、雕塑等多個藝術創作領域。

黃金分割定律應用到攝影構圖技法中,同樣具有強烈的審美價值。影友們在決定拍攝對象主體的位置時,可以參考黃金分割定律,將拍攝主題安排在畫面中心偏左或偏右一點的位置,避免了將其放置於畫面中心的死板感覺,這樣可以使照片耐看,又不失平衡感。

六 移動變換拍攝角度,化腐朽為神奇

拍攝高大建築時可以變換拍攝視角,以仰角從下向上拍攝。這種角度特點是利於表現高大垂直的景物,鏡頭具有抒情色彩,可傳達出贊頌、敬畏等情感。拍攝距離愈近,仰角愈大,視覺沖擊力也越大。

用仰角拍攝人物時,可使人物有高大或權威感。當被攝對象是公認的權威人物時,仰視構圖容易被認同。但當被攝人物與受眾處於同等地位時,仰視可能會帶來相反的情緒。

上圖是用仰角拍攝的`某寫字樓,當拍攝主體周圍的空間比較狹小時,利用仰角拍攝,可以藉助畫面的深度包容主體的體積,使主體更突出,產生獨特的透視效果。

七 安全快門是拍攝清晰照片的關鍵

安全快門是什麼意思呢?它是指保證手持DSLR拍攝照片時,畫面不抖動且足夠穩定的快門速度。如果快門速度高於安全快門,能保證手持拍攝的穩定性,畫面就不會虛。

最為關鍵的是,安全快門並非恆定不變。安全快門的速度與拍攝時所用的鏡頭焦距相關。安全快門速度是焦距的倒數,也就是安全快門速度=1/焦距。

例如,在昏暗的環境下,使用鏡頭的30mm焦距拍攝,就必須保證快門速度快過1/30s。只有如此,才能保證拍攝的數碼照片比較清晰,拍攝才能獲得成功。

八 用好快門優先模式,表現神奇動感效果

何時使用快門優先模式?拍攝水景就是個不錯的實踐機會。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是流動著的,為了把流動的水拍的如絲綢一般迷人,影友們一定要將曝光時間盡量拉長。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在拍攝時使用快門優先模式,盡量調低快門速度。

拍攝水景的曝光時間沒有特定的限制,但影友們最好能選擇傍晚或光線沒有直射的時間。曝光時間越長越好,時間越長,水景「綢子」般的效果就會越明顯。

九 增加前景,強化照片的空間感和立體感

前景的應用常見於風光攝影,在掌握了以形態和取景范圍為主的基礎構圖方法後,在拍攝遠景或內容相對單調的單一景緻時,在畫面中嘗試加入前景,能平衡畫面的元素和視覺的不均衡感。

不同的前景在畫面中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有時前景可以成為畫面中心,成為照片主要的表現對象。前景扮演的具體角色和在畫面中的重要程度取決於拍攝角度、拍攝距離以及取景范圍等多方面因素。

十 利用色彩對比,增強照片的視覺沖擊力

黃藍、紅綠,都是最典型的互補色。當互補色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的畫面中時,強烈的色彩反差會帶來明顯的色彩對比效果。

運用互補色進行創作,能提高照片的顏色感染力,使畫面更加清澈和靚麗。在實際運用中,經常用其中一種顏色來映襯另一種顏色的景物。

上圖中,模特身著紅色的服裝,卻被置於綠色的背景中。利用紅綠兩種顏色的強烈對比來突出人物,使人物在畫面中更加鮮明,更加顯眼。

⑸ 攝影構圖有哪幾種方法

攝影構圖有哪幾種方法

攝影構圖有哪幾種方法,生活中,關於攝影的知識有很多, 對於攝影,構圖是最基本的技巧。同樣事物,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一樣的構圖,很多人對於攝影沒有這么經驗,那麼,攝影構圖有哪幾種方法呢?一起來看看吧。

攝影構圖有哪幾種方法1

1、三分法構圖

三分法構圖也被稱為九宮格構圖,是一種比較常見和應用十分簡單的構圖方法。

一般有兩橫兩豎將畫面均分,使用時將主體放置在線條四個交點上,或者放置在線條上。操作簡單,表現鮮明,畫面簡練,很多相機上都直接配備有這個構圖輔助線,應用廣泛,多應用於風景、人像等。

2、對角線構圖法

對角線構圖是指將主體安排畫面的對角線位置上,讓主體在畫面上呈現出一種對角關系。

這種構圖方式可以使拍攝出的畫面得到很好的縱深效果與立體效果,畫面中的線條還可以吸引人的視線,讓畫面看起來更加動感有活力,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3、S形曲線構圖

所謂S形曲線構圖,就是指利用畫面中具有類似英文字母「S」形的曲線元素來構建畫面的構圖方法。它可以是一些並沒有完全形成S形的曲線,也可以是弧度很小的曲線,這些元素都可以進行S形曲線構圖。

一般S形曲線構圖多用在拍攝風光題材的照片中,比如森林中的林間小路、平原中的小溪河流等,都是比較常見的S形曲線元素。

4、對稱式構圖

對稱構圖有上下對稱、左右對稱等,具有穩定平衡的特點。

在建築攝影中表現建築的設計平衡,穩定性。廣泛應用於鏡面倒影中,表達出唯美意境,畫面平衡性的特點。對稱式構圖多用於建築、倒影拍攝等。

5、框架式構圖

這是選擇一個框架作為畫面的前景,引導觀眾視線到我們拍攝主體上,突出主體。

框架式構圖會形成縱深感,讓畫面更加立體直觀,更有視覺沖擊,也讓主體與環境相呼應。經常利用門窗、樹葉間隙、網狀物等等來作為框架。

攝影構圖有哪幾種方法2

一、平衡式構圖

給人以滿足的感覺,畫面結構完美無缺,安排巧妙,對應而平衡。常用於月夜、水面、夜景、新聞等題材。

二、對角線構圖

把主體安排在對角線上,能有效利用畫面對角線的長度,同時也能使陪體與主體發生直接關系。富於動感,顯得活潑,容易產生線條的匯聚趨勢,吸引人的視線,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例如聚光燈照射主體)。

三、九宮格構圖(也叫井字構圖)

將被攝主體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宮格」交叉點的位置上。「井」字的四個交叉點就是主體的最佳位置。一般認為,右上方的交叉點最為理想,其次為右下方的交叉點。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種構圖格式較為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使主體自然成為視覺中心,具有突出主體,並使畫面趨向均衡的特點。

四、垂直式構圖

能充分顯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常用於表現萬木爭榮的森林參天大樹、險峻的山石、飛瀉的瀑布、摩天大樓,以及豎直線形組成的其他畫面。

五、曲線式構圖

畫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線的構圖形式,具有延長、變化的特點,使人看上去有韻律感,產生優美、雅緻、協調的感覺。當需要採用曲線形式表現被攝體時,應首先想到使用S形構圖。常用於河流、溪水、曲徑、小路等。

六、框架式構圖

用景物的框架做前景,能增加畫面的縱向對比和裝飾效果,使照片產生深度感。

七、斜線式構圖

可分為立式斜垂線和平式斜橫線兩種。常表現運動、流動、傾斜、動盪、失衡、緊張、危險、一瀉千里等場面。也有的畫面利用斜線指出特定的'物體,起到一個固定導向的作用。

八、向心式構圖

主體處於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構圖形式,能將人的視線強烈引向主體中心,並起到聚集的作用。具有突出主體的鮮明特點,但有時也可產生壓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覺。

九、三角形構圖

正三角形有安定感,逆三角形則具有不安定動感效果 。

以三個視覺中心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時是以三點成一面的幾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這種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較為常用,也較為靈活。三角形構圖具有安定、均衡、靈活等特點。

攝影構圖有哪幾種方法3

1、對稱式對稱式屬於比較傳統的構圖方式

也很好理解,就是畫面上的物體基本是對稱的。這種構圖方式對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中國人講究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像一些古代的宮殿、飾品,包括結婚時用的大紅喜字都是絕對對稱的,所以,對稱式的處理手法有著濃郁的中國特色。有時候在婚紗攝影裡面也會用到對稱式構圖手法,特別是在拍攝古裝的時候。 對稱式除了能給人以傳統、規矩的感受以外,還可以烘托氣勢輝宏的建築氣氛。像拍攝天安門、法院等庄嚴的建築物時,也有用對稱式構圖的。總的來說,對稱式有利有弊,可以偶爾使用,頻繁之後就會使圖片缺乏創意,太過循規蹈矩。

2、對角線式對角線式構圖的涵蓋范圍比較廣泛

一般指的是拍攝主體處在兩個對角之間。說到對角線,可能我們馬上會想起一條簡單的直線呈對角線走向地躺在圖片中,其實在真正的拍攝中,並不是那麼絕對的,也不是一個物體絕對的從一個角完全的走到另一個對角,很多情況下,主體可能並不是以直線的形式呈現,也可能從一頭出發,但沒有完全到達對角,但只要是有對角線走向的,我們都稱之為對角線式構圖、經常在拍攝河流、鐵軌等具有延伸效果的事物時,我們會用到對角線構圖。除此以外,在拍攝人像的時候也會經常使拍攝主體處於取景框的對角線位置上,以尋求不同的視覺效果1、平衡式構圖

3、變化式構圖

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邊,能給人以思考和想像,並留下進一步判斷的餘地。富於韻味和情趣。常用於山水小景、體育運動、藝術攝影、幽默照片等。

4、交叉線構圖

景物呈斜線交叉布局形式,景物的交叉點可以在畫面以內,也可以在外。前者有類似十字型構圖的特點,後者類似斜線構圖的特點,能充分利用畫面空間,並把視線引向交叉中心,也可引向畫面以外。具有活潑輕松、舒展含蓄的特點。

5、橢圓型構圖

可以形成強烈的整體感,並能產生旋轉、運動、收縮等視覺效果。常用於表現不需特別強調的的主體,而著重表現場面或渲染氣氛的畫面內容。

6、X形構圖

線條、影調按X形布局,透視感強,有利於把人們視線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從中心向四周逐漸放大的特點。常用於建築、大橋、公路、田野等題材。

7、垂直式構圖

能充分顯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常用於表現萬木爭榮的森林參天大樹、險峻的山石、飛瀉的瀑布、摩天大樓,以及豎直線形組成的其他畫面。

9、十字形構圖

畫面上的景物、影調或色彩的變化呈正交十字型出現的構圖形成。此構圖能剩餘較多的空間,因而能容納較多的背景和陪體,使觀者視線自然向十字交叉部位集中。多用於有穩定排列組合的物體,或者拍攝有規律的運動物體等。

⑹ 攝影常用的十種構圖法是什麼

攝影常用的十種構圖法有:三分法構圖、對稱式構圖、框架式構圖、中心構圖、引導線構圖、對角線和三角形、極簡構圖和留白、均衡式構圖、黃金三角形構圖、黃金螺旋構圖等等。

1、中心構圖

這種構圖常被用來拍人像,而且人像大多為近身人像,還有就是拍單個物體,單個物體比較多大,例如建築物,總之這種構圖中物體在畫面中很大,佔有很大的比例。一般用長焦鏡頭壓縮畫面去拍。

⑺ 攝影拍攝技巧有哪些

現在要拍照,手機舉起來,隨手一按就可以了,所以攝影師一下子變成了每一個人的身份了。其實攝影是有很多技巧的,下面我給大家介紹攝影拍攝技巧有哪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攝影拍攝技巧有哪些

①用光篇

都說攝影是一門光和影的藝術,光,是攝影中最重要的元素,沒有之一。沒有了光,攝影師與相機都無法看到這個世界,但光線並不僅是用來記錄影像的工具。光線條件不同,照片效果也會有很大差異。

1、逆光拍攝

在這種充滿愛的作品中,光線給這一刻增加了溫暖親情的感覺。場景中金色柔和的光線,使觀眾的目光從孩子,轉移到母親,直到門外的動物。

提示:逆光拍攝,可以給頭發、衣服或其他細節增加光暈效果。逆光拍攝時最好欠曝,以保留高光區細節。

這張照片是逆光拍攝的,在3個愛爾蘭姑娘的頭頂產生了光暈效果。由於光線強調了她們快樂的臉龐,我們因此忽略了她們衣服上的污垢。

提示:記住,光線可以用來強調你希望觀眾注意的地方,只要運用得當,光線就會帶領觀眾的視線落在照片最重要的部分。

2、柔光拍攝

人像通常使用柔光拍攝,這樣可以令模特放鬆,柔化紋理,並讓模特的眼睛產生交流。在這張令人難忘的人像作品中,光線扮演了主角,將觀眾的視線引至牛仔的雙眼,光線來自側面,剛剛能夠照亮牛仔的帽子,對高光區曝光,而非陰影區。

提示:室內拍攝時,窗戶和門透進的光可以拍出漂亮的照片。讓模特靠近光源,並對部分區域欠曝,攝影師可以控制著光線只照亮模特最重要的部分。

3、捕捉光線

冬季的照片天生就是冷色調的。白雪會反射天空的光線,在清晨或傍晚會呈現出紫色。在這幅雪景作品中,攝影師一直等到最後一縷陽光觸及樹梢時才按下快門,溫暖的落日余輝與冷紫色的雪景之間的對比令這張照片非常出彩。

提示:在日落時拍攝,不要只注意太陽本身。最好的拍攝對象經常是那些籠罩在落日余輝之下的場景。

4、恰當曝光

這張照片擁有由光線製造的動態對稱性。明亮的光線照射在山上,與水中深暗的倒影形成平衡,攝影師運用了恰當的曝光,保留了光線的細節。

提示:拍攝高反差場景時,要仔細考慮曝光。嘗試不同的選擇,看看哪個結果最佳。

這張照片展示了光的力量——即使是最普通的混凝土隧道場景,也能成為美麗的攝影作品。

提示:拍攝光束時,最好將其他部分欠曝,以保證光線本身的過渡和細節。

5、壞天氣產生好照片

最好的壞天氣是暴風,往往會有穿過雲層的太陽,照亮著場景中的一處。在拍攝這張大峽谷國家公園的照片中,正是那一束陽光成就了這幅作品。

提示:做一個暴風獵人。如果你想在風光攝影上有所成就,最好在壞天氣中取得成功,沒有什麼比一個萬里無雲的完美天氣更乏味的了。

暴風過後的陽光,是地球上最具戲劇性的光線之一,在這個場景中天空成了最暗的部分,穿越雲層的陽光因被天空中的小液滴反射而有著溫暖的顏色。

提示:當天空很暗時,記得對光線曝光,讓天空變得陰霾而有力,這樣可以給照片中被光線照射到的部分增加獨特的效果。

6、充分利用不同顏色的光源

攝影師運用多種不同的光源創作了這幅作品。其中每一種光源都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光線完美地表現出了拉斯維加斯的情緒。

提示:以人造光為樂,特別是夜景中。尋找不同顏色的光源,並善加利用,就能創造出無限可能。

7、充分運用光線的優勢

攝影師使用低角度拍攝,人物的身體給這張照片增色不少。陽光從沙塵中穿過,低角度拍攝展現了這種效果,強烈的陽光會消除一切陰影,只有被人物遮擋形成剪影才能獲得准確的曝光。

提示:通常這種光線不是理想的拍攝用光,但是如果攝影師懂得如何利用,就可以創作出神奇的照片。記得嘗試不同的方法,來利用現場光線的優勢。

②色彩篇

攝影的藝術表現力包括很多的方面,而攝影色彩的准確表達則是重中之重。攝影是色彩繽紛的,不管是自然世界還是人為世界,都充滿了無限豐富和不斷變化的色彩。

而在實際拍攝過程中,為了達到預想中的色彩平衡,需要交換不同的拍攝角度,從不同的距離拍攝甚至改用不同的鏡頭來實現。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在攝影中掌握好色彩平衡,拍攝出漂亮的作品吧!

1、冷暖色

顏色能使照片具有強烈的情緒。藍色屬於冷色調,特別是有紫色傾向的藍色。當藍色占據支配地位時,觀眾會感到顫抖。在藍色的畫面中,如果有一處黃色或紅色出現,就會令人感到溫暖。要在照片中靈活運用色彩,來控制觀眾對照片的整體印象。

攝影師的這幅風景作品以出色的冷調藍色而成功。照片中的每一處都透露著冬季、和平、安靜的意味。早晨,逆光中的冰原,結冰的河面上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草小樹,清晨的寒霧籠罩著他們,雖然太陽被雲層遮擋,但畫面卻呈現出一種神聖與美麗。

暖調色彩則會給觀眾帶來一種溫暖和愉快的感覺,或者傾向於激發和提升影像的力量。

2、對比色

存在對比的顏色能夠幫助觀眾找到照片的主體,這樣攝影師才有了更多的創作餘地,即使運用長時間曝光並產生動感,觀眾也能看到畫面中的鳥。

在這張照片中,是顏色的對比使我們認出來飛行中的`金剛鸚鵡,由於鳥身上明亮且有特色的顏色,攝影師才能創作出這幅作品。

剪裁掉多餘的東西令顏色保持簡潔,能喚起觀眾對照片中最重要部分的注意力。記住,黑和白也是顏色。

在這幅作品中,用剪裁的方式強化了照片的簡潔,以黑色為基礎的狗身上沒有任何會分散觀眾注意力的東西,令我們不得不直視那雙充滿哀怨的眼睛。

3、平衡色

在一張色彩簡潔的照片中,一處不同的顏色可以給場景增加趣味性。但是這個顏色出現的位置,必須經過深思熟慮,以與整體畫面形成平衡。

在這張照片中,紅色的樹葉落於溪流之上,打破了畫面的整體,雖然是落葉流水,但定格下的畫面令人難忘。占據支配地位倒映著青綠色苔蘚的流水中,紅色起到了平衡的作用。

4、相似色

具有相同感覺的不同顏色可以混合在一起,產生整體的印象,無論是柔和或明亮的顏色都是如此,將一群相似色置於單色背景前可以擴大這種感覺。

這張照片中色彩絢麗的鉛筆排列在一起,組成的畫面給人一種歡快的感覺。攝影師以近距的方式進行拍攝,突出畫面中主體的那兩支鉛筆,而周圍那些色彩則作為陪襯。

5、曝光對色彩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日出或日落時的天空具有絢麗的色彩,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如果在肉眼看來最明亮的色彩已經褪去之後繼續拍攝,照片上的顏色飽和度會更高。

剪影配上色彩絢麗的天空或背景可以產生出色的照片。技巧是對照片中最明亮的區域欠曝。在這幅作品中,照片的暗部沒有受到曝光不足的影響,而橙色卻因此更加飽滿而有質感。

6、光源的色彩決定畫面感覺

顏色通常是與情緒相關的。不同的色彩能給人以心理上的不同影響,能激發人們的情感,在心理上情緒上產生共鳴。記住人造光擁有不同的顏色:鎢絲燈是黃色的,閃光燈是藍色的,熒光燈則有不同的變化。這些顏色可以成就或毀掉一張照片,所以要認真對待它們。

在這張照片里,攝影師很巧妙的捕捉到了閃電,天空的藍色和城市燈光所暈染出的紫色給照片蒙上了一種怪異的感覺。

7、壞天氣也能拍出好照片

糟糕的天氣也能拍出好照片,還會讓熟悉的東西看起來完全不同。所以在雨雪天氣也要出去拍照,對大霧和風沙要感到慶幸,新的照片就等在那裡。

有時,城市的整體色彩會與我們平時看到的非常不同,以致於難以認出這是哪裡。在這幅作品中,長城籠罩在紫紅色薄霧中,與山下的紅葉相互映襯,朦朦朧朧的更增添了歷史滄桑之感。

另一個說明糟糕天氣能拍出好照片的例子。用長焦鏡頭可以壓縮場景,包括小如雪花般的東西。另外焦距越長,景深越淺,使用這種鏡頭時,嘗試不同形狀和圖案的散景效果也很有趣。

③快門篇

想要輕松拍攝出漂亮精彩的作品,則要注意四大法則:快門、構圖、色彩、用光。下面我們先來講講快門。一般而言快門的時間范圍越大越好,掌握好快門的速度是拍攝好作品的先決條件。

1、長時間曝光

每張照片的曝光其實都是時間,一張照片既可以在數秒內拍成,也可能耗時超過一小時。很多人都沒意識到他們可以把時間作為創作工具。記住,快門速度是可控的,既可以很長,也可以很短。

提示:長時曝光攝影作品就是有它吸引人的魔力,或許是可以從不同視角來觀察事物,也或許是可以體驗不同的時間感,更或許是基於生物被光源吸引的本能。不論是何原因,長時曝光攝影一直是最多人嘗試的困難攝影技巧。不只是要找到對的主體,攝影者也必須對光源及黑暗掌握拿捏得恰到好處,並且可以預知成像的效果。

2、慢速快門

後簾同步

使用閃光燈拍攝時,很多攝影師沒意識到此時快門速度也是有用的。較慢的快門速度可以記錄下運動過程,然後通過閃光燈將物體本身定格。這種技巧就叫做「後簾同步」。

為了營造動感的燈光氛圍,在拍攝這組作品時技法上多採用後簾同步閃光配合慢速快門搖機拍攝,瞬間工作的閃光燈「凝固」住了女孩的身影,而背景的燈光通過慢速快門進行虛化產生動感模糊的效果。

追隨攝影

在拍攝運動物體時使用慢速快門,同時讓相機跟隨運動物體的拍攝方法叫做「追隨攝影」。追隨攝影的樂趣之一在於攝影師永遠無法事先知道結果會如何,運用這種方法經常能拍出肉眼無法看到的場景。

速度與力量的角逐——拍攝場地自行車世界盃賽

這次拍攝著重摸索運動中目標的追隨攝影。經過屢次實驗,初步掌握了正確的曝光參數,抓拍到了一些比較成功的動感體育照,頗有成就感。

在拍攝運動物體時,試試用廣角鏡頭和慢速快門,前景會比背景虛化「快」得多。

3、手持操作

了解了快門速度與光圈之間的相互關系,攝影師就能清楚地選擇那些想拍的東西。自動設置大部分時間是可以的,但手動操作可以讓你走得更遠。

高速快門可以凝固住發生在眨眼瞬間的動作。這張照片就抓住了躍在半空的水珠,使用高速快門和前景深,將水珠與背景分離開,令觀眾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前者身上。

湍急的流水是很好的拍攝對象,但並不是只有長時間曝光才能拍攝霧狀的流水,手持相機拍攝有時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不過最好還是帶上三腳架,你可以試用不同的鏡頭,看看哪一支最合適。

4、動感拍攝

盡管在拍攝野生動物時我們傾向於使用高速快門,但讓一切慢下來可以產生更出色的照片,清晰的照片並不總是最好的。

是動感讓這張豹的照片如此成功。這些「大貓」的部分身體,比如爪子和耳朵,非常清晰,但卻是模糊的四肢吸引了我們,並顯示出肌肉的力量,攝影師選擇了正確的快門速度。

在拍攝時攝影師自己也是可以移動的。你可以帶著相機旋轉,可以跑,可以搖擺,同時控制著快門速度,就可以創作出非常獨特的作品。


⑻ 攝影的方法有哪些

不同拍攝對象的拍攝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不同對象的拍攝方法,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如何拍攝野生鳥類

許多被攝體是靜止,或者至少他們能處於你的控制之下,在按快門之前,可以花較長的時間進行構圖和決定曝光。而大多數的自然攝影卻不然,被攝體快速運動,不容你有充裕的時間構圖,必須尋找機會抓拍。尤其是一些鳥類很機警,一旦感覺到你的存在就會溜之大吉。因此,除了具備攝影師應有的技巧外,還要善於隱伏跟蹤。

拍攝飛鳥重要的是選擇器材,器材必須輕便,適應長途旅行,相機和鏡頭必須易於追蹤飛鳥。另外,必須了解在各種情況下如何對天空測光。出於這些條件,選擇帶有馬達、具有光圈優先、點測光、連續對焦等功能的數碼相機是比較理想的。

通常,拍攝飛鳥往往受到鏡頭的限制,開大光圈的同時,你還必須盡可能使用高速度,以便捕捉飛鳥的雙翅和身體運動的動作、選擇鏡頭也很重要,理想的鏡頭是,焦距盡可能地長,重量盡可能地輕,光圈盡可能地大。許多飛鳥的體型都很小,要得到一個相當大的影像,需要很大的放大率。

為了輕便和防止顫動,長焦鏡頭是比較理想的鏡頭。它輕便,易聚焦,操作方便,唯一令人不滿意的是口徑偏小,而且只有一個光圈值。由於使用長焦鏡頭時相機相鏡頭加起來重量較大,拍攝飛鳥又要長時間等待、構圖,所以手持相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最好是把相機支在三角架或獨腳架上。

湖畔和海邊,樹林和水庫是飛鳥經常出沒的地方,拍攝前應對被攝鳥類和地點有所了解,掌握最佳拍攝時機,另外,要了解季節,光線對拍攝鳥類的影響,了解什麼樣的光線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如何拍好夜景

1. 主題與構圖。由於光線的緣故,許多白天看上去動人心魄的景色都會為夜色所掩蓋。我們所能拍攝的則只剩下暗夜裡五彩繽紛的燈火與色彩。可以說,拍攝夜景其實就是拍攝夜間具有特點的'光線和色彩。既然明確了我們要在夜晚拍攝什麼,就一定要考慮到在構圖時對景物、光影的取捨和刪減。

和寫文章一樣,我們首先應確定自己拍攝的照片想表現什麼,然後再使用突出中心式的手法對其進行重點表現,而對於其他非中心的景物,則完全可以以能省就省的態度,少拍或不拍它,以達到突出重點,強調構圖完美的效果。

2. 保持相機的穩定。夜間攝影,相機多要進行長時間的曝光,有時其曝光時間可能長達幾秒甚至幾個小時,這就要求在拍攝時相機絕對不能有任何的晃動,否則,所拍攝的圖像就可能因為相機的晃動而模糊不清。為了保持相機的穩定,在拍攝時,我們應將相機固定到三腳架進行拍攝,而快門的啟動,也最好使用快門線或利用相機的自拍功能進行驅動,實在需要直接按動快門時,也應盡量的輕按,以盡量減少機器因為人為原因造成的晃動。

3. 曝光。總的說來,由於夜間光線較弱,相機的曝光時間自然要比一般景物的拍攝時間長,但和其他多變的景物拍攝一樣,夜景攝影也要根據現場的光線情況和具體構圖來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這方面,由於數碼相機具有液晶屏幕即時預覽功能,又不怕浪費膠卷,相對於傳統相機,它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實際拍攝時,我們可以先設置一個自己認為合適的光圈和快門速度組試拍一張,然後直接進行預覽,如果圖像過曝(亮度過大),則可適當的縮小快門速度或光圈,如果欠曝(亮度過暗),則可適當的加長曝光時間或增大光圈,直到獲得自己認為滿意的圖像效果。

4. 焦距、光圈的調整。和其他攝影一樣,夜間攝影也需要突出主題,而在拍攝全景圖片時,則要盡可能的獲得最大景深,使所有被拍攝到的遠近景物都得到清晰的影像。在拍攝大范圍夜景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鏡頭的焦距稍微調整的遠一些,利用超焦距,可以獲得足夠的景深,使整個畫面顯得錯落有致,而又具有立體感。

光圈在夜景的拍攝中也十分重要,雖然我們可以以加長曝光時間獲得足夠的通光量,但也絕對不是光圈越小越好,由於各種數碼相機的不同,其所配備的鏡頭一般都具有一個所謂的最佳光圈系數,這一光圈多為鏡頭最大光圈的4-5級左右,以一個最大光圈為F3.5的鏡頭為例,其最佳光圈多為F5.6-F8,而最佳光圈和超焦距的同時使用,則會使所拍攝的圖像在突出主題的同時,又獲得了不錯的清晰度和層次感。

5. 閃光燈的運用。有些朋友在拍攝夜景的時候還喜歡使用閃光燈,其實大多數時候,是沒有必要使用閃光燈的,因為,閃光燈只要打亮就多多少少的會破壞夜色的美麗,而使圖像趨於平庸,所以,只要能保證充足的曝光時間,筆者個人認為還是少用閃光燈的為好。

如何加深晚霞的色彩

攝影者們經常會看到很多晚霞照片的效果都是紅彤彤的一片。其實想要達到這種誇張的效果,一種方法可以使用濾鏡,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相機白平衡設成陰天模式,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加深晚霞的色彩了。

如何拍攝煙花

攝影者在拍攝煙花時,一定要安裝三腳架,三腳架能夠幫助你防止出現圖像抖動現象。在拍攝煙花之前,要先構思好攝影構圖並確定拍照的位置,然後用三腳架把相機固定好。在拍攝煙花時,最好採用手動模式,然後對焦到無窮大上。煙花需要長時間的曝光,所以,攝影者們可以把相機的感光度調到100,這時候比較適合的光圈在F8—F16之間。當然,攝影者在快門的選擇速度上也可以設定B快門。一般拍攝小型煙花的時間約0.5—1秒,大規模的煙花所需要的時間為3—4秒,這時候利用B門攝影者們可以自行調整快門速度,並且節約攝影時間。

如何在外景中拍黑色或白色背景的花卉

攝影者們會發現很多花卉攝影的背景都是黑色或者白色的。雖然這種效果可以在室內利用特定的黑白背景來完成,也可以使用Photoshop來做處理,其實在自然界紛繁復雜的環境中同樣可以利用相機達到這樣效果。

如果想要取得黑色背景的花卉照片,那麼應該以陰涼處為背景,以接受足夠光線的花卉作為被攝體,並且以花卉為中心設定曝光值,那麼與被攝體相比光線不足的陰暗處背景自然就變得暗黑了。

如果是想要得到白色背景,那麼就要以天空作為背景,採用逆光構圖,並且可以適當增加曝光補償,這樣就很容易得到白色背景了。

如何將藍天拍得更鮮艷

1. 注意光線運用。藍天的形成有個規律,順光天空最藍,側光次之,逆光則為白色,所以取順光角度拍攝的藍天顏色飽和度相當高,尤其是攝影者頭頂上方的天空顏色特別飽和鮮艷。在攝影實踐中注意角度,一般就能得到比較鮮艷的藍天。

2. 利用偏光鏡。偏光鏡又稱偏振鏡,在側光位置使用它,旋轉到一定角度可消除空中偏振光,從而提高藍色的飽和度,但在逆光或順光時沒有多大意義。不過使用偏振鏡時,最好選擇質量較高的偏振鏡,以免影響成像質量。此外,加上偏振鏡後一般要增加1—2檔曝光補償,在沒有三腳架時採用長焦鏡頭等拍攝就得注意,不宜採用過低快門速度,以免相機抖動影響成像質量。

3. 選擇合適的天氣。其實藍天的顏色與天空澄凈度有密切關系,之所以農村山區等地的藍天飽和度特別好,與當地良好的環境相關。目前在大城市拍攝,如選擇雨後拍攝,天空的顏色將格外令人滿意。

4. 運用對比手段。從藝術表現角度而言,藉助對比手段也可增加藍天的魅力。比如說在大面積的藍天中增加一些黃色的樹葉或建築等,由於補色作用,能將藍天烘托得更加醒目更富有視覺沖擊力。

5. 注意曝光控制。准確曝光能得到理想的色彩還原,但在特定情況下,需要增加藍天色彩時,可適當減少曝光量。比如在使用彩色反轉片或數碼相機時,適當減少1/3—1/2檔曝光量,藍天的色彩將更加濃郁。當然在具體實施時要通盤考慮,如果畫面中其他重要內容會受明顯影響,則不宜顧此失彼。

如何拍攝荷花

拍攝荷花的最佳鏡頭是70-200mm的中長焦鏡頭。此外,在拍攝時,攝影者最好配帶遮光罩和三角架,這樣有利於畫質的清晰。在荷花的選擇上,攝影者應該注意,可以選擇含苞待放的花蕾,也可以選擇盛開的花朵,同樣可以選擇花瓣脫落的花形。當然,攝影者通過控制景深來突出主體,或者利用荷葉來加以襯托都是不錯的方法。

如何拍好月亮

⑴ 拍攝時用M檔,因為更容易控制曝光。通過拍攝出來的照片,觀察月亮是否亮成一片白,如果是的話就不斷通過提高快門速度或減小光圈來降低曝光量,直到你可以獲得一張放大之後可以觀察到月亮環形山的照片。

⑵ 拍攝時用長焦。你的焦距有多長就用多長,這樣的話才可能獲得一張較大的月亮的照片,建議使用長焦或者超長焦鏡頭。

⑶ 拍攝時用三角架,因為焦距太長,手持相機只要輕微抖動畫面就模糊了。所以,一定要用三腳架,保持相機的穩定。

⑷ 如果可以手動對焦,你就調到無窮遠,如果自動對焦的話,就對月亮對焦即可,這不是難事。

拍攝日出日落巧妙利用倒影

拍攝水面倒影會使日出和日落的照片增色,平靜的海面或湖面能反映天空中的景物。呈現出如鏡中一樣的影像,而拂過水面的微風總是會擾動這種倒影。在水面上留下一條更加耀眼的光線,並從地平線到畫面的前景之間勾畫出一條光路。當太陽漸漸下落時,這條光路會延伸到你的眼前。

如何使花草顏色更加艷麗

我們在拍攝花草的時候,雖然感覺和拍人物是差不多的道理,但是大多數情況下要降低EV來拍,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花花草草比較艷麗,如果按照標准EV來曝光就可能會使花花草草失去細節,為了保留更多的細節,增加花草的質感,適當的降低EV會有不錯的效果。


⑼ 攝影的構圖方法有哪些

攝影的勾圖方法有哪些?盡管在攝影構圖中有一些應當遵循的規則,但這僅僅是為避免一些典型的弊病。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攝影的構圖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攝影的勾圖方法

一、地平線和三分法

三分法以及“千萬不要把地平線放在畫面中間”,這兩個規則或許你已經很熟悉了。就拿三分法來說,為了取得最佳效果,這是一個可以運用或者說可能被濫用的一項規則。設想把你的畫面縱橫均分為三份,這樣你就得到九個長方形或九個正方形。

從理論上說,在風景類的照片中,地平線應該置於兩條橫線之一的位置上(例如上橫線),被攝體或者鏡頭焦點應在下橫線和縱向錢之一的交叉處。當然,這一規則將適合某一些照片(例如風景照片),它可以造成一種和諧的構圖。

還有另外一種處理地平線的規則,即不要把地平線放在畫面中間的位置,因為這樣會把畫面切割為二。如果天空景緻特別迷人,就給它大部分畫面,如果不是這樣,就把地平線移到上方,以避免平淡無味的天空佔有更多的畫面。

二、被攝體位置

把主要被攝體放在畫面中什麼位置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同時,你把能用來改善並增加畫面趣味性的襯景放在什麼位置上,也是舉足輕重的。

拍攝人物時,攝影者通常總是想把他們直接放在畫面中間,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弊病,這就使畫面四平八穩,如果水平握持相機,看起來就會更糟。轉動相機以取豎畫面,把人物移到畫面一側,再配以有趣的背景,就會大大改善構圖。

在這種情況下利用襯景就能得到更有趣味的構圖,讓人物站著或靠著一個有趣的物體,如裝飾考究的'鐵柵欄、門柱或背靠樹木,例如讓人物偏離畫面正中並且豎握相機拍攝。

三、背景和前景

千萬不要忘記,你最終得到的照片將包括你在取景器里所見到的一切,畫面將不僅僅只有你所要拍攝的主題。你必須考慮到背景和前景。你的主要被攝體應與照片上其它物體保持和諧,注意背景不要破壞或轉移人們對主要被攝體的注意,而應盡可能完美地烘托主要被攝體。

如果背景大繁雜,可用調節光圈的方法使背景焦點不實,如還感到不理想,還可以用更換鏡頭或變換拍攝角度的方法以改變背景。要避免被攝體後面出現的高大物體,例如樹木、路燈杯柱等,因為它們看起來象從主要被攝體上長出似的。畫面邊緣出現一部分焦點不實的人體也可能造成不良的效果。如果人物是主要被攝體,被攝人物就應姿勢自然,不要立正站著,不要看鏡頭,讓他們望著畫面外的遠處,或讓他們看書讀報,這也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處理手段。

四、邊框的選擇

這種技巧常常用於“巧克力糖盒”的裝璜攝影。它包括用前景的物體框住景物或被攝體,最常用有樹枝、拱門、裝飾漂亮的欄桿和庭門等。

拍攝前你可以利用光圈和景深預測裝置來使主體周圍的景物焦點清晰或焦點不實。畫面上方和一側焦點不實的樹枝將有助於框住所攝景物,並使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被攝體上。焦點清晰的邊框可能也是很吸引人的,但它們可能會與主體分庭抗禮。古代歐洲城市常見的拱門可以把視線引到狹長的鵝卵石路徑或為田園景色加上邊框。古建築物外面的裝飾考究的欄桿和庭門可以使建築物照片更加別致風雅。接近拍攝並且利用前景作為邊框就要使用小光圈,因為這類照片邊框和被攝體都應當在焦點上。

五、閱讀畫面

在很多方面,欣賞一幅畫面宛若讀一頁書。我們的視線全自然地橫掃畫面或進入畫面而落到焦點上。典型的例子是一條自畫面下方彎曲的小徑會把你的視線引到靠近畫面上方的人物或建築物上來。看這樣的畫面時,你的視覺就會下意識地跟隨這條小徑,自下而上地來到拍攝焦點。畫面上的對角錢也會引導你的視線,例如一條蜿蜒的海岸線或者流經峽谷的江河都會引導你的視線。順著這類對角錢,你往往會觀察到視線好過的所有畫面成分。

六、圖案結構

如果你注意觀察的話,到處都能發現一些圖案結構,利用在日常物體上發現的圖案結構能夠創作出趣味盎然的,甚至是超現實的照片。

很難一下舉出例子,因為能拍攝圖案照片的可能性是無數的,你可以尋到現成的圖案,也可以從玻璃上的倒影中得到圖案。此外,不同顏色的類似物。現代樓房的混凝土和鋼材的建築結構都可能成為圖案。你還可在結構設計中找到相似的或重復的部分,選擇一個適當的視點,在即景器中進行一番周密的剪裁,你便可以得到這類圖案照片。

七、填滿畫面

另外,對某些種類攝影非常有用的構圖法是使被攝體填滿畫面,對於動體攝影來說這是一種特別有用的技術。你所需要的只是被攝體,它周圍的一切都是沒有必要的,而且會分散人們對趣味中心的注意力。

接近被攝體,但不能漏掉任何重要部分。用一個動作填滿畫面會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帶有雜亂背景的一幅動體照片不是一個完美的照片。這種技術不僅僅可用來拍攝動體,如果你要拍攝靜物,而畫面中又不需要表現其它物體,這時你可以靠近被攝體使波攝體充滿整個畫面。

八、器材

選擇適當的器材在構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需要滿滿一大提包的鏡頭。雖然富有選擇力與想像力的眼睛仍然是最重要的,但是選擇適當的工具有很大幫助。可變焦距鏡頭在構圖中是最有用的工具之一,通過變換焦距和視角你可以精心地選擇被攝體,而且不用移動位置進行拍攝。你還可以去掉難看的或有干擾性的物體,或把畫面充滿從而取得更大的效果,你也可以把更多的景物包括進來而獲得一個更好的透視和更大的景深。

如果你必須在遠處進行拍攝的話,望遠鏡頭有助於把動體充滿畫面。半廣角鏡頭對場景和風景照片是很有用處的,它有助於你完成“三分法”構圖,給你較大的取景范圍,從而有助於拍出帶框的畫面,同時還能把前景物體也攝入鏡頭。

⑽ 攝影的五種構圖方法是什麼

以下是五種比較常見的攝影構圖思維:

  1. 中心式構圖,主體放在畫面正中心。

  2. 對稱式構圖,畫面中上下左右,景物都是相同的。

  3. 留白式構圖,畫面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空白的畫面。

  4. 緊湊式構圖,畫面中拍攝對象鋪滿整個畫面。

  5. 黃金分割式構圖,俗稱九官格構圖,主體位於黃金分割點處,畫面橫豎1/3等分的位置。

攝影構圖思維千變萬化,歡迎一起探索。

閱讀全文

與攝影圖片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速緩解中暑想吐的方法 瀏覽:254
怎麼去除積雪的方法 瀏覽:61
機器人編隊控制方法研究 瀏覽:527
小孩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521
三步折帽子方法簡單又好看 瀏覽:450
骨密度計算方法公式骨礦骨面積 瀏覽:827
什麼方法能讓竹子的根死亡 瀏覽:195
熱天豬掉料的解決方法 瀏覽:486
紅米2指紋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22
戴胸罩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469
尾氣不達標檢測方法 瀏覽:149
帶讀屬於什麼方法 瀏覽:427
早產兒體重快速增長的方法 瀏覽:308
最佳懷孕姿勢和方法 瀏覽:281
清明疊金元寶的簡單方法 瀏覽:372
四胞胎記憶方法視頻 瀏覽:463
煤氣口漏氣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998
數字萬用表交流電壓測量方法步驟 瀏覽:657
後臉部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454
決策分析方法練習題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