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便是黃色的,怎麼回事
就一般的常識來說 尿是黃色的:小便是黃色卻是由尿素影響而形成的 還有就是上火的人,尿液的黃色會更深 一般是起床後喝點水,很快就會恢復到正常的顏色 正常排出的新鮮尿液呈淺黃色,這是因為小便里含有一種黃的尿色素的緣故。但小便的顏色也可隨著喝水多少而使尿液有深有淡。喝水多,尿多,尿里的尿色素所佔的比例小,顏色就淡;喝水少,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顏色就顯得黃。如果尿液放置一些時候,尿的顏色也會變得深一些,這是因為尿液中還有一部分尿色素兀被氧化成尿色素的緣故。人體每天產生的廢物和排出來的尿色素,一般都是比較恆定的,因此,小便的顏色不會變化很大。尿中96%-99%是水分,其它大部分是廢物,如尿酸、肌酐等。正常人—天尿量為1000-2000毫升,其中,男子每天1500-2000毫升.女子1000—1500毫升。尿顏色為淡黃色,呈透明狀,無沉澱混濁現象。剛解出的小便有特殊的青草芳香味,久置後因分解,而出現氨 氣味。 ●黃色尿指尿呈黃色或深黃色。其原因有: 食胡蘿卜,服核黃素、痢特靈、滅水滴靈、大黃等中西葯過程中,可出現尿液變黃的情況,一旦停止服用,隨即消失,無需多慮。 常見的發熱或有吐瀉症狀的病人因水分隨汗液或糞便排出,尿就會濃縮減少,而尿色素沒有改變,這樣小便的顏色就顯得很黃。 另一種小便黃的像濃茶,則不是由於上述原因,而是肝臟或胭囊有了病變。原來,膽汁向外排的道路通常有兩條:一條從尿里出來,一條從腸道里出來。當肝臟或膽囊有病,膽汁到腸道的路被切斷,就只能從尿里排出來,尿液里也因膽汁的含量增加而呈深黃色了。肝炎的早期,還沒有出現黃疸,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小便的顏色像濃茶似的,這往往是肝炎的一個信號。 此外,黃色混濁的膿尿則是泌尿器官化膿的表現。 如果尿色一直都很黃,自己覺得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就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了。
❷ 如何辨別常見的地黃
地黃是我們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葯了,不過大家對於地黃都不是非常了解的了吧,其實地黃的種類是比較多的了哦,那麼地黃都有哪些種類呢,我們有哪些辨別地黃種類的方法呢,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了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常見的中葯地黃種類多 教你如何辨別
通過我們上面的介紹,大家一定對地黃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吧,作為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中葯,地黃的種類是比較多的了,在看了我們上面的介紹之後一定可以區分各種種類的地黃了吧,希望我們的介紹可以幫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們。
❸ 泌尿系感染的病因、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方法有哪些
泌尿系感染又稱尿路感染,是由細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上尿路(腎盂、腎實質)及下尿路(尿道、膀胱)均可累及,其中以腎盂腎炎較多見。泌尿系感染症局限於尿路某一部位者較少,定位較難,故臨床上統稱為泌尿系感染。患者症狀及體征可因感染部位(上或下泌尿道)、年齡及病程而異。新生兒、嬰幼兒以全身症狀為主,泌尿系局部症狀可不明顯。年長兒除全身症狀外,局部症狀明顯。
本病一般多歸屬於中醫「淋證」范疇。
一、病因病機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病因為感受濕熱之邪。其邪可來自膀胱本身,也可由其他臟腑傳變而來。病機主要是濕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腎與膀胱互為表裡,腎虛則外邪乘虛而入,或由膀胱濕熱上逆,臟腑同病,氣化失常,水道不暢,故見排尿頻急、滴瀝澀痛。
邪正相爭,而有寒戰,高熱。濕阻中焦,可伴嘔瀉納呆。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
(1)急性尿路感染年齡段不同,表現可有差異:①新生兒:臨床症狀極不典型,輕重懸殊。發熱或體溫不升,面色灰白,厭食或嘔瀉,生長遲緩,體重不增,有時可見黃疸,半數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煩躁、嗜睡或抽搐。②嬰幼兒:全身症狀嚴重,而尿路症狀輕微。
突發高熱,面色蒼灰,精神不振,食慾低下、可有腹痛,吐瀉,亦可見嗜睡、驚厥。排尿時哭鬧,尿布惡臭,頑固性尿布疹或會陰紅斑。
③年長兒:臨床表現與成人相近,可有發熱。下尿路感染,有尿頻、尿急、尿痛,有時可有終末血尿或遺尿。上尿路感染全身症狀較明顯,可有發熱、寒戰、周身不適,伴腰痛及腎區叩擊痛、肋脊角壓痛,可兼有尿路刺激症狀。部分病例有血尿,少量蛋白尿。
(2)慢性尿路感染:病程6個月以上,病情遷延者為慢性。小兒期較少。患病過程可以無明顯症狀至有腎衰竭。主要表現為間歇發熱,腰酸乏力,貧血等。
(3)無症狀菌尿:臨床無症狀,而尿菌定量培養菌落數>105/ml。約1/3患兒可有症狀性尿路感染史,1/5患兒伴尿反流或局部腎瘢痕。
2.診斷
(1)尿常規:取清晨中段尿,離心後鏡檢,沉渣中白細胞>5個/HP即為膿尿,應考慮本病可能。尿沉渣白細胞聚集成堆,更有診斷價值。如有白細胞管型及中等蛋白尿,提示腎臟受累。
(2)尿培養及菌落計數:用清晨第一次清潔中段尿作細菌定量培養是診斷本病的主要依據。如菌落>105/ml為真性菌尿,可確認為本病;菌落計數104~105/ml為可疑,應重復培養;菌落計數<104/ml多系污染。
(3)尿液直接塗片:將一滴混勻的新鮮尿置玻片上烘乾,用亞甲藍或革蘭染色後置鏡下觀察,每個視野均找到一個以上細菌,示尿內細菌在105/ml以上。若數個視野未見細菌,可以認為無菌尿存在。
(4)尿化學檢查:上尿路感染時,血清C反應蛋白和尿乳酸、尿溶菌酶均增高,氯化三苯四氮唑試驗測尿中脫氫酶同工酶亦為陽性,診斷率達75%~95%。
(5)X線檢查:若經抗生素治療4~6周而症狀仍不緩解或疑有腎盂積水者,可作靜脈腎盂造影,以確定有無先天畸形、結石、結核及腫瘤。
(6)鑒別診斷需與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結核進行鑒別。
三、辨證施治
1.膀胱濕熱型
【辨證】發病較急,小便頻數短赤,甚則尿血,尿道灼熱疼痛,尿下淋瀝混濁,常伴惡寒發熱。舌質紅,苔黃膩,脈數有力。
【施治】清熱瀉火,利濕通淋。
【方葯】八正散加減:篇蓄、瞿麥、山梔、滑石各10g,木通、車前子、甘草梢各6g,大黃3g。
【加減】發熱加銀花、連翹;小便短赤加生地、白茅根;小便帶血加小薊、生藕節。
2.肝膽濕熱型
【辨證】小便頻數短赤,寒熱往來,口苦脅痛,嘔惡不食。舌紅苔黃,脈弦數。
【施治】清利肝膽,和解少陽。
【方葯】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黃芩、山梔、生地各12g,當歸、澤瀉、車前子各9g,柴胡、甘草梢各6g。
【加減】嘔吐加川連、竹茹;尿血加參三七粉、琥珀粉;脅痛加青皮、香附。
3.腎陰不足型
【辨證】尿頻,尿急,排尿痛,伴低熱,頭暈,腰酸乏力。舌光紅,脈細數。
【施治】滋腎養陰。
【方葯】知柏地黃丸加減:生地、山葯、茯苓各12g,丹皮、澤瀉各9g,知母、黃柏各6g。
【加減】腰酸乏力加旱蓮草、枸杞子;骨蒸潮熱加青蒿、鱉甲、地骨皮。
4.脾腎兩虛型
【辨證】尿頻,尿急,尿道熱澀疼痛,面色少華,神疲乏力,腰膝酸軟,肢腫面浮。舌質淡,苔白,脈細弱無力。
【施治】健脾補腎。
【方葯】無比山葯丸合知柏地黃丸加減:生地、山葯、茯苓各12g,澤瀉、菟絲子、肉蓯蓉各9g,知母、黃柏、牛膝各6g。
【加減】小腹墜脹,小便點滴而出者加黃芪、黨參、升麻;腰酸乏力加龍骨、牡蠣、芡實。
四、輔助治療
1.成葯方
(1)四季青片、金砂五淋丸、盪滌靈、清淋沖劑(適用於膀胱濕熱者)。
(2)五淋丸(適用於下焦濕熱者)
(3)尿感寧沖劑(適用於急慢性尿路感染者)。
2.驗方
(1)車前草、穿心蓮、蒲公英各30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膀胱濕熱型)。
(2)鮮紫草30g,鮮小薊50g,鮮藕80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血尿明顯者)。
(3)黃芩、滑石、茯苓皮、豬苓各9g,大腹皮6g,白蔻仁、通草各3g。水煎服,日1劑,分2~3次服(適用於下焦濕熱者)。
(4)鳳尾草、旱蓮草、車前草各10g。水煎服,日1劑,3次分服(適用於濕熱下注者)。
(5)青黛3g,紫草、益元散、白及各9g,乳香6g。水煎服,日1劑,2次分服(適用於下焦濕熱者)。
(6)小薊草、馬蘭根各15g,水煎服。
五、調護
(1)患了泌尿系感染如有發熱需要卧床休息。身體無不適時,可適當活動。
(2)嬰幼兒要勤喂水,年長兒可鼓勵病兒多飲水,利尿,起到沖洗尿道的作用。
(3)以清淡為宜,多吃蔬菜水果。
(4)女嬰在大小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洗滌會陰和臀部,所用尿布必須干凈清潔。1歲以後的孩子,不論男女,都應穿滿襠褲,不要就地而坐,以免外陰和尿道感染。
(5)觀察尿色、尿量、尿的次數變化。有惡心、嘔吐等葯物反應要向醫生反映。
❹ 如何辨別黃水晶真假求解
1、看材料
好的黃水晶應該是星點狀、雲霧狀和絮狀分布的氣液包體。以質地純凈、光潤、晶瑩為好。所以顏色深淺不一、有斑點的話這一定就是次品了。
2、看做工
水晶的加工方法一般分為磨工和雕工。像水晶項鏈、手鏈、耳環水晶工藝品基本上採用的都是磨工。而觀音像、內畫鼻煙壺等屬於雕刻品。所以在購買黃水晶工藝品的時候要看清楚做工。
3、看拋光
水晶在加工的過程中必須要經過摩擦,因此拋光的好與不好影響著水晶製品的細膩感。因此,拋光非常的重要,好的水晶對透明度以及光澤的要求都非常的高。
(4)黃泌料作假圖片和方法擴展閱讀:
水晶保養注意事項:
1、黃水晶也是比較怕碰撞的,水晶的平均硬度都在7-8左右,也就是比玻璃硬了那麼一點點,所以說還是比較脆弱的。在進行打掃衛生或者是一些戶外運動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把黃水晶摘下來或者是保護好,防止造成裂痕。
2、黃水晶比較怕強光,這在黃水晶的凈化時不能夠使用日照法,這是由於強烈的光線會對它們的表面造成一定的損傷,導致它的褪色或者是失去光澤。
3、使用化妝品和護膚品時,必須在使用化妝品後再佩戴水晶首飾,尤其要避免噴霧狀的化妝品粘附在水晶首飾表面,污染水晶。
4、劇烈運動時不宜佩戴水晶產品,運動前需要將佩戴的水晶產品取下,細致保存。
❺ 尿色一直很黃,是不是腎有問題
尿液一直很黃,通常不是腎臟的問題,而是其他器官有問題,我給你說說有幾個常見的原因
1.水喝少了
我們的尿液是呈清亮透明或者是淡黃色的。如果水喝的多,那麼就清亮,水喝得少,那麼就黃。尤其是早上的第一泡尿,由於一晚上沒有喝水,起來後就特別黃。
這是正常的,不必驚慌。但是有一點,尿液黃歸黃,但是是透明的。如果是渾濁的,那就有問題了
2.泌尿系統感染
泌尿系統被感染之後,尿液會黃,而且很渾濁,裡面有絮狀物。患者往往還伴有發燒、腰痛、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
如果有這種情況,要趕緊到醫院看病。有些感染還是性傳播疾病。
3.肝膽出問題
肝膽系統出問題之後,患者會出現黃疸,表現為皮膚、眼白變黃,同時,尿液也會變黃,非常非常黃。患者同時還有惡心、厭油、右上腹疼痛,皮膚發黃、皮膚瘙癢。
那麼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去醫院看看你的肝臟了。
大家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應該都是去上廁所小便,大部分都是黃色的小便,有的人會擔心會不會是腎又什麼問題,小便才這么黃。其實晨尿發黃是正常的,因為人在通過一整夜的休息後,體內的尿液會濃縮,廢棄物含量濃度較高,顏色就會較黃。
尿液是指體內循環的血液經過機體腎臟腎小球過濾後生成的原尿,原尿經過腎小管的重吸收最後生成尿液。尿液的主要成份為水、尿素和無機鹽等。一般來說,正常成人的尿液可為黃色(尿液中含有少量的尿膽紅素可使尿液發黃)或無色。
如果尿液是黃色,能否說明腎臟是否有問題?
尿液發黃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食物引起:一次性攝入大量的紅蘿卜、木瓜等食物也會引起尿液生理性的一過性發黃;
②.葯物引起:部分葯物能夠引起尿液的呈現黃色,停止服用葯物後尿液變為正常,屬於生理性的;常見的葯物如:中葯大黃等、西葯如核黃素、痢特靈等;
③.體內水分缺乏:如夏天大量出汗後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體內水分丟失過多會導致尿液濃縮,出現尿色發黃;
④.疾病引起:尿液中的黃色,多數是尿液的尿膽紅素增加。一般來說引起體內膽紅素增加的疾病有,肝臟膽道疾病和溶血性疾病等。此外,泌尿系統的感染性疾病也會出現黃色膿尿。因此,簡單來說尿液出現黃色不能武斷的認為腎臟出現了問題。
如果出現尿液發黃該怎麼辦?
有以下建議:可以嘗試增加飲水量,同時停用可能引起尿液發黃的食物和葯物觀察尿色是否發生變化。如果尿色變化仍不明顯,建議必要時到醫院的泌尿外科或者消化內科就診咨詢,可能會做一些檢查如尿常規、肝功能等檢查。
我是小影大夫。正常尿液的顏色呈淡黃色,喝水少,尿夜濃縮會變黃。另外,尿液的顏色跟飲食也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自己覺得尿很黃,可以去做個尿常規看看,平時要多喝水,盡量不吃對腎臟有損傷的葯物。
從西醫上講,尿液排的是大部分的水和人體不需要的代謝廢物,如尿素氮、肌酐等。這些物質的排出有一定的范圍,不能過高,過高就代表著腎臟出問題了。所以在尿常規里要驗這些物質的含量。
尿液顏色的深淺也是有講究的。一般尿液偏淡黃,早上起來的晨尿和不喝水時候的尿液也會偏黃。但是喝水以後,就變成淡黃,這都是正常的。
喝水少,尿液就濃縮。因為人體的體液要保持在一定的平衡,才能維持身體正常的運轉。喝的少了,不可能還會排那麼多出去,不然身體就會脫水了。所以只能從慮過的尿液中,再一次重吸收水分進入人體,尿液濃縮,排出去的都是代謝物,所以喝水少,尿液就會變黃。
喝水多了,人體的體液也是這么多,只能通過腎臟把多出來的水排掉,尿液就稀釋了,尿就沒這么黃。
但是如果喝水很多了,尿液還是很黃,並且有出現濃茶色,那麼一定要去看醫生了,要去做個尿常規看看。尿常規是最方便,最常用檢查泌尿系的一個方式。
多喝水,多排尿,可以減少泌尿系的結石,也可以減少泌尿系的感染。工作在忙,也要桌前一杯水哈。
尿黃是每個人都遇到過的問題,也是比較容易忽略的問題。
尿黃有哪些原因,尿黃是不是病?
尿黃多見於以下幾個原因:
1、尿液濃縮:對於飲水少,或者出汗多的人,很容易出現尿黃,是因為尿液濃縮導致。
2、疾病因素:導致尿黃最常見的疾病是肝臟疾病,有溶血的病人也會出現尿黃,甚至出現濃茶尿。
3、葯物因素:進食一些含有維生素B2的葯物,會導致尿黃。
4、腎臟本身的疾病:腎臟疾病很少導致尿液變黃。
尿液本身就是淡黃色,所以尿液輕度偏黃,多無需緊張,多飲水,每天飲水2000-2500ml,尿液就會變淡。如果尿液異常變黃,或者長時間都偏黃,需要注意排除相關疾病的可能。
對於人體的尿液的顏色,其實也的確會反映身體的 健康 狀況,因為有時候尿液的變化會預示著一些疾病的前兆。那麼,尿色一直很黃,是不是腎有問題呢?下面就來看一下吧!
正常尿液呈淡黃色,尿色來自尿色素,是膽汁色素的代謝產物。不過尿的顏色一般可受飲食、葯物、運動和出汗等因素影響。
比如服用了維生素B2後,尿液顏色會變得非常黃,屬於葯物染色引起的;還比如吃橘子多了,尿色也會變黃;還比如上火後,尿色也會變黃;還比如喝水少了,尿液由於濃縮現象,也會變得很黃。
但以上這些現象所導致的尿液變黃,都與腎臟疾病沒有關系。所以,尿液變黃不一定就是腎臟疾病所致。
不過,腎臟疾病確實也會引起尿液的變化,大家必須要注意區分,如果是由於不明原因,引起了尿量少時則深,尿量多時則淺,呈深黃色,尿內含大量直接膽紅素所致,見於阻塞性黃疸和肝細胞性黃疸,如果感覺不適則需要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1、尿液發黃且富含細小泡沫
一般的尿液都會有一些小泡沫,但是如果尿液中的小泡沫長時間不消散,這可能是腎臟病早期的特徵蛋白尿。
不過,不是所有的泡沫尿都是蛋白尿,還有一些劇烈運動、尿中有雜質等因素,也會造成泡沫尿的出現,所以要注意區別。若有懷疑是疾病問題,建議就醫做個尿液檢查。
2、尿液呈洗肉色(淺紅色)
腎臟病早期有許多的症狀,其中一個便是血尿,一般我們肉眼中的血尿,其實是會呈現出顯著的洗肉色,倘若有這種現象時,表明腎臟受損已非常嚴重。尤其是發生長期尿液變紅的情況,需盡快去醫院檢查了。
3、尿液變醬油色
濃茶樣或醬油色尿,一般都是血紅蛋白尿,而急性腎炎、腎臟擠壓傷、多囊腎等腎臟損傷,都是造成尿液顏色變為醬油色。
另外,還有急性黃疸型肝炎、大面積燒傷、溶血性貧血、錯型輸血,甚至劇烈的運動後,尿液也可似醬油色,有這些情況出現時,也最好馬上就醫。
以上便是關於尿液顏色變化的一些問題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尿色黃是正常的,但是要分是哪種黃。
正常情況下,尿液顏色呈透明的淺黃色,無明顯異味。
如果是喝水少了,那尿液呈啤酒黃,算正常。喝水太少,或者出汗太多,小便的顏色會深一些,這是由於尿液濃縮後顏色加深。我們早上起來第一次尿,顏色就會比較深,呈深黃色,也是由於一夜睡眠,水分被腎臟重吸收,尿液被充分濃縮,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這個都是正常的現象。
但如果尿色黃的跟濃茶似的,而且你這幾天沒有吃胡蘿卜、橙子這類黃色食物的話,就要考慮是不是 肝臟或膽囊 出了問題。因為肝炎的早期有個明顯症狀就是,小便顏色像濃茶似的。發現這種情況,患者要立馬去看醫生。此外,如果你的尿液是黃色混濁的膿尿,就可能是泌尿器官化膿的表現。
此外,正常尿的顏色還可能受到某些食物和葯物的影響。
如進食大量胡蘿卜、服用維生素B時尿呈亮黃色。服用呋喃唑酮(痢特靈)、大黃時,尿呈深黃或棕褐色。氨苯蝶啶可使尿出現淡藍色。亞甲藍(美藍)可使尿呈藍綠色。注射酚紅後可使鹼性尿呈粉紅色。因此,如果發現尿液出現異常顏色,首先不要緊張,靜心想一下最近是否服用特殊葯品或食品,停用上述物品後,再觀察尿色是否恢復正常。
尿色如果一直很黃,排除了喝水少、出汗多、食物、葯物、過度勞累等因素所致,首先應該去醫院進行尿常規檢查,查尿三膽,如果尿三膽陽性,需要進一步排查肝膽系統疾病。
腎臟疾病引起尿黃並不多見。
持續分享 健康 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尿黃是每個人都遇到過的問題,尿液是由腎臟生成的,但是尿黃並不代表身體問題。
1、吃葯
比如吃含有維生素B2、核黃素、痢特靈、牛黃解毒片的葯物,會導致尿黃。
2、水份攝入過少。
對於飲水少,或者出汗多的人,很容易出現尿黃。當水攝入不足會導致腎臟血流量降低,髓袢和集合管對原尿的重吸收增加,導致尿液里水分減少,尿液顏色加深、變黃。
3、生病
有肝膽腎疾病的人就很有可能導致尿黃,當肝臟、膽道系統發生疾病,會導致腎臟排泄的膽色素增多,引起尿液顏色變黃。
假如尿色一直很黃,你更新想想有沒有吃什麼葯和食物,如果有,要先停幾天,同時多喝水,最好每天喝水2000ml左右。這些做完之後,如果沒有改善最好到醫院去查一下尿常規和肝功能。
尿液的顏色也是人體的一面鏡子,如果尿液變成了醬油色,白色紅色或者是有很多泡泡,這些都屬於不正常的現象,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讓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點贊和轉發如有問題請關注後留言。
因為尿液里含有膽色素,那麼膽色素又是什麼東西呢?它的代謝過程很復雜,我盡量簡單給大家講解一下。
大家都知道血液里有能夠攜帶氧氣的紅細胞,紅細胞是有壽命的, 它只能存活120天 ,所以每天都會有一部分的紅細胞老去,老去的紅細胞就會被身體內的衛士—巨噬細胞分解,產生血紅蛋白,進一步分解成為珠蛋白和 血紅素 。
血紅素繼續被降解成為 游離膽紅素 ,游離膽紅素通過各種方法來到肝臟,在肝臟里繼續代謝,生成 結合膽紅素 (水溶性,可以通過腎臟排泄),結合膽紅素通過膽汁排泄到腸道,在細菌的分解下生成尿膽原,尿膽原又會被腸道吸收一部份,進入血液, 尿膽原可以通過腎臟排泄,在尿液里形成尿膽素,所以小便是黃色的 ;其中糞膽原直接通過大便排泄,在大便里逐漸被氧化成為糞膽素,所以大便一般也是黃色的。
1. 水攝入不足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水攝入不足會導致腎臟血流量降低,髓袢和集合管對原尿的重吸收增加,導致尿液里水分減少,尿液顏色加深、變黃;
2. 膽色素過高 ,膽色素的排泄主要是通過膽汁和腎臟,當肝臟、膽道系統發生疾病以及膽色素的來源增加,都會導致腎臟排泄的膽色素增多,引起尿液顏色變黃;
3. 食物、葯物 ,核黃素、痢特靈、牛黃解毒片等中西葯中的色素;胡蘿卜、甜菜等含有的天然色素,通過尿液排泄,也會導致尿液變黃;
所以,尿色一直很黃,應該明確自己有沒有吃什麼葯或者特殊的食物,如果有可以停葯觀察幾天,同時要增加水的攝入量,每天堅持飲水2000ml左右,如果尿顏色確實很深,每天都是啤酒黃、甚至出現琥珀色,可以去醫院查一下肝功能和尿常規。
特別提示: 如果尿液變成紅色、醬油色、乳白色等,或者尿里有很多泡泡,長時間不消散、時間長達幾個小時,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正常人尿液除了含有水分以外,也還有一些溶質,包括尿膽原、尿膽素,所以正常的尿液並不是白色的,而是一種淡黃色的透明的液體。尿液偶爾的一次發黃或者是顏色比較深,不一定是有問題。比如我們喝水太少,或者出汗太多,小便的顏色會深一些,這是由於尿液濃縮後顏色加深;我們早上起來第一次尿,顏色就會比較深,呈深黃色,也是由於一夜睡眠,水分被腎臟重吸收,尿液被充分濃縮,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這個都是正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