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骨盆兜使用方法

骨盆兜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0 10:45:24

⑴ 骨盆骨折怎麼診治

(1)解剖

骨盆系一完整的閉合骨環,由兩側髖骨及骶尾骨構成,在前正中線有恥骨聯合相接,在後面藉助骶骨關節面與左右兩側髂骨關節面形成骶髂關節。軀乾的重量經骨盆傳遞至下肢,它還起支持脊柱的作用。在直立位時,重力線經骶髂關節、髂骨體至兩側髖關節,為骶股弓;坐位時,重力線經骶髂關節、髂骨體、坐骨支至兩側坐骨結節,為骶坐弓。另有兩個副弓,一個副弓經恥骨上支與恥骨聯合至雙側髖關節,以連接股弓和另一個副弓;另一個副弓經坐骨升支與恥骨聯合至雙側坐骨結節連接骶坐弓。骨盆骨折時,往往先折斷副弓;主弓折斷時,往往副弓已先期折斷。骨盆邊緣有許多肌肉和韌帶附著,特別是韌帶結構對維護骨盆起著重要作用,在骨盆底部,更有堅強的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骨盆保護著盆腔內臟器,骨盆骨折後對盆腔內臟器也會產生重度損傷。

(2)分類

①按骨折位置與數量分類。

骨盆邊緣撕脫骨折:為肌肉猛烈收縮所致,骨盆環不受影響。

最常見的有:髂前上棘撕脫骨折;髂前下棘撕脫骨折;坐骨結節撕脫骨折;髂骨翼骨折。

骶尾骨折:骶骨骨折往往是復合性骨盆骨折的一部分。可分為3 區: Ⅰ區,在骶骨翼部;Ⅱ區,在骶孔處;Ⅲ區為正中骶管區。

Ⅱ區與Ⅲ區損傷分別會引起骶神經與馬尾神經終端的損傷。另外,還有尾骨骨折。

骨盆環單處骨折:骨盆環單處骨折不至於會引起骨盆環的變形。

屬於該類的骨折有:髂骨骨折;閉孔環處有l ~ 3 處出現骨折;輕度恥骨聯合分離;輕度骶髂關節分離。

骨盆環雙處骨折伴骨盆變形:屬於該類骨折的有雙側恥骨上、下支骨折;一側恥骨上、下支骨摺合並恥骨聯合分離;恥骨上、下支骨摺合並骶髂關節脫位;恥骨上、下支骨摺合並髂骨骨折;髂骨骨摺合並骶髂關節脫位;恥骨聯合分離合並骶髂關節脫位。

②按暴力的方向分類。

暴力來自側方的骨折(LC 骨折):側方的擠壓力量可以使骨盆的前後部結構及骨盆底部韌帶發生一系列損傷,可分為:LC—Ⅰ型,恥骨支橫形骨折,同側骶骨翼部骨折;LC 一Ⅱ型,恥骨支橫形骨折,同側骶骨翼部壓縮性骨折及髂骨骨折;LC 一Ⅲ型骨折,恥骨支橫形骨折,同側骶骨翼部壓縮性骨折;髂骨骨折,對側恥骨骨折,骶結節和骶棘韌帶斷裂及對側骶髂關節輕度分離。

暴力來自前方的骨折(APC 骨折)可分為3 型: APC—Ⅰ型,恥骨聯合分離;APC 一Ⅱ型,恥骨聯合分離,骶結節和骶棘韌帶斷裂,骶髂關節間隙增寬,前方韌帶已斷,後方韌帶仍保持完整,提示骶髂關節有輕度分離,這種情況只能在CT 檢查時發現;APC 一Ⅲ型,恥骨聯合分離,骶結節和骶棘韌帶斷裂,骶髂關節前、後方韌帶均斷裂,骶髂關節分離,但半個骨盆很少向上回縮。

暴力來自垂直方向的剪力(VS 骨折):前方發生恥骨聯合分離或恥骨支垂直形骨折,骶結節和骶棘韌帶都斷裂,後方的骶髂關節完全性脫位,一般還帶有骶骨或髂骨的骨折塊,半個骨盆可以向前上方或後上方移位。

暴力來自混合方向的骨折(CM 骨折):通常是混合性骨折。

(3)臨床表現

除骨盆邊緣撕脫骨折和骶尾骨折外,都有強大的暴力外傷史。

是一種嚴重的多發傷,低血壓和休克常見,如為開放性損傷,病情更為嚴重。可發現以下體征。

①骨盆分離試驗和擠壓試驗陽性。

②肢體長度不對稱。

③會陰部的瘀斑是恥骨和坐骨骨折的特有體征。

④ X 線檢查可顯示骨折類型及骨折塊移位情況,但骶髂關節情況以CT 檢查更為清晰。

(4)常見的並發症

①腹膜後血腫。骨盆各骨主要為松質骨,盆壁肌肉多,鄰近又有許多動脈和靜脈叢,血液供應豐富,因此,骨折後可引起廣泛出血。

巨大血腫可沿腹膜後疏鬆結締組織間隙蔓延到腎區、膈下或腸系膜。

患者常有休克,並可有腹痛、腹脹及腹肌緊張等腹膜刺激表現。

為了與腹腔內出血鑒別,可進行腹腔診斷性穿刺,但穿刺不宜過深,以免進入腹膜後血腫內,誤認為是腹腔內出血。如為髂內動、靜脈破裂,患者可迅速致死,需緊急手術止血。

②尿道或膀胱損傷。對骨盆骨折的患者應經常考慮下尿路損傷的可能性,尿道損傷遠較膀胱損傷多見。當有雙側恥骨支骨折以及恥骨聯合分離時,尿道損傷發生率較高。

③直腸損傷。除非骨盆骨折伴有會陰部開放性損傷時,直腸損傷並不是常見的並發症。直腸破裂如發生在腹膜返折以上,可引起彌漫性腹膜炎;如在返折以下,則可發生直腸周圍感染,常為厭氧菌感染。

④神經損傷。多在骶骨骨折時發生,組成腰骶神經乾的骶1 及骶2 最易受傷,可出現臀肌、_繩肌和小腿腓腸肌肌群的肌力減弱,小腿後方及足外側部感覺喪失。在骶l 神經損傷嚴重時可出現踝反射消失,很少發生括約肌功能障礙。

(5)骨盆骨折診斷步驟

①監測血壓。

②建立輸血補液途徑。

③視病情及早完成X 線和CT 檢查,並檢查有無其他合並損傷。

④檢查是否有尿道損傷。

⑤診斷性腹腔穿刺。

(6)骨盆骨折的治療

①治療原則。積極的全身治療;有休克者應積極搶救;各種危及生命的並發症應著重處理。

治療方法

骨盆邊緣性骨折:無移位者不必特殊處理。髂前上、下棘撕脫骨折可於髖、膝屈曲位卧床休息3 ~ 4 周;坐骨結節撕脫骨折,則在卧床休息時採用大腿伸直、外旋位。只有極少數骨折片移位明顯者才需手術處理。髂骨翼部骨折只需卧床休息3 ~ 4 周即可下床活動,但也有主張對移位者採用長螺釘或鋼板螺釘固定。

骶尾骨骨折:都採用非手術方法,以卧床休息為主,骶部墊氣圈或軟墊。3 ~ 4 周後疼痛逐漸消失。

骨盆環單處骨折:由於這類骨折通常沒有明顯移位,只需卧床休息。症狀緩解後即可下床活動。

單純性恥骨聯合分離且較輕者,可用骨盆兜懸吊固定。此法不宜用於來自側方擠壓力量所致的恥骨支橫形骨折。骨盆兜懸吊治療恥骨聯合分離時間長,癒合差,目前大都主張手術治療,在恥骨上緣用鋼板螺釘作內固定。

骨盆環雙處骨折伴骨盆環斷裂:大都主張手術復位及內固定,再加上外固定支架。

⑵ 怎樣緩解孕婦恥骨漲痛

首先,我向您說明一下,恥骨分離症是怎樣發生的。原來,在人的骨盆底部有兩塊恥骨,左右各有一塊。它們猶如兩臂合抱,構成了骨盆的前緣部分。兩個恥骨之間有厚厚的纖維軟骨相連,並構成了恥骨關節。關節的上下左右都被堅韌的韌帶保護著。平時,恥骨關節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兩個恥骨間的腔隙非常狹窄,不易活動。恥骨關節可承受300公斤左右的牽拉力,輕易是不會分離錯位的。 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兩塊恥骨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在婦女妊娠7—10周時,其卵巢開始分泌一種叫「鬆弛素」的激素。這種激素的分泌量會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而增多。鬆弛素能使骶髂(音底恰)關節和恥骨間的纖維軟骨及韌帶變得鬆弛,並以此來適應逐漸增大的子宮體。這樣在孕婦分娩時,胎頭就能順利地通過骨盆腔。不過,若孕婦恥骨分離的距離過大時,就可能引起牽拉痛,造成恥骨分離症。疼痛一般在走路時,尤其是上樓時出現。這是因為人在上樓時,後腳著地,身體的重心會偏向一側。 這樣可造成左右恥骨錯縫,使恥骨間的纖維軟骨及其周圍的韌帶受到牽拉,並引起疼痛。恥骨分離嚴重者甚至會出現韌帶的斷裂、水腫,而不能行走。 孕婦的恥骨聯合部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分離。僅有少數孕婦會有疼痛感。孕婦一般能忍受這種疼痛。疼痛也不會影響孕婦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無需做特殊處理。當疼痛劇烈時,孕婦則應卧床休息,並用布制的骨盆兜帶將骨盆處扎緊,以減輕症狀。 患有輕度恥骨分離症的孕婦,只要胎兒不大,均能順利分娩。恥骨分離症嚴重的孕婦,特別是胎兒較大時,應以剖宮產為宜。 恥骨分離症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也會給孕婦帶來諸多不適。所以,孕婦應預防恥骨分離症的發生。那麼,怎樣預防恥骨分離症的發生呢? 一、婦女在孕前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強肌肉韌帶的張力和柔韌性。懷孕後也應經常做適度的伸展大腿的運動,以便增強對恥骨變化的適應能力。當然在做腹臀部運動時,不宜幅度過大,以免出現不良後果。 二、若婦女患有骨盆關節處的結核病、風濕病或軟化症時,應在疾病治癒後再妊娠。 三、孕婦在妊娠中晚期應避免參加重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行走。 四、孕婦在妊娠晚期,要保持營養適中,並進行適度的活動,以免胎兒過大,在分娩時加重恥骨的分離症狀。 五、孕婦在預產期前2周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長時間行走。因為此期間胎兒大多已入盆,過度活動可進一步加重恥骨分離症。 六、患有恥骨分離症的孕婦,產後不宜過早地下床活動或在床上扭動腰臀部,也不宜用布帶緊裹腰身,以免扭傷骨盆,加重恥骨分離症。 在孕婦分娩後的兩天左右,其卵巢就開始停止分泌鬆弛素。隨著產婦體內鬆弛素的逐漸減少,其恥骨分離症也會隨之好轉。

如何正確使用收腹帶和盆骨帶

產後先用骨盆帶

無論媽媽是自然分娩還是剖腹分娩,她們的盆骨都會因為荷爾蒙增高而變寬,以為自然分娩做准備。而研究發現,在產後42天內女性荷爾蒙尚未降低,盆骨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在產後42天內及時對盆骨施加適度的外力,可以有效幫助骨盆恢復到產前的狀態。也就是說,和女性腹部恢復狀態不同,盆骨只有在月子里的這段時間內才能有效回復。

因此,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的媽媽,在產後2、3天後,只要自我感覺已不錯,便可以開始使用骨盆矯正帶 。骨盆帶與一般收腹帶不同,它使用的位置較低,作用是適度對骨盆施加向內的壓力,促進它盡快恢復。

自然分娩的媽媽月子後才可使用收腹帶

有些媽媽認為,自然分娩後腹部沒有傷口,所以可以立即使用收腹帶,其實不然。分娩後媽媽腹中還有很多淤血、氣體及其他體液,需要通過身體的循環自然排除體外,如果過早使用束縛帶只會限制體內血液循環,很不利於體內惡露排出,更不利於呼吸的暢通,對臟器恢復沒有好處。另外,過早使用收腹帶還會將作用力度放在盆骨上方,可能會迫使還柔軟的盆骨外擴,不利於盆骨的恢復。

因此建議自然分娩的媽媽應該在產後身體恢復較好後開始使用骨盆矯正帶,到產後1個月後,再使用順產專用收腹帶,幫助塑身。

⑷ 如何佩戴骨盆帶

1.雙腳站直,由前至後的環繞帶子。
2.雙手拿住帶子兩端,在臀部兩側交叉後向前拉。
3.將帶子拉至前面後把兩端扣上。
注意事項
請勿直接穿在肌膚上,必須在貼身衣物上使用。
穿脫時,請注意易拉帶的按下部位勿粘拉上衣服。

⑸ 我外婆胯骨斷裂……

根據我的臨床經驗86歲是股骨粗隆間骨折,對手術的耐受性差,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效果還是可以癒合的。
1,脛骨結節牽引(或皮牽引亦可,應用床頭牽引架),外展位(一定注意避免髖內翻),重量根據體格狀況決定,一般4-6公斤。8-10周。
2,注意並發症:褥瘡、墜集性肺炎、下肢靜脈栓塞、泌尿系感染等。
3,床上活動,股四頭肌及小腿肌肉舒縮鍛煉。『動靜結合』有利於骨折癒合。
4,食用富含蛋白質食物,雞、鴨、魚、牛、羊、豬的瘦肉、骨頭湯。
5,預防性抗生素,活血化瘀、接骨片。
6,按摩、拍背。
7,陪伴、交談,調整心態,不能讓病人有孤獨感。
8,不忌口,辛、辣開胃,多食蔬菜、水果,預防大便乾燥。

⑹ 孕晚期恥骨疼怎麼辦

病情分析:
懷孕的女性,其兩片恥骨間的正常距離為4~5毫米,一旦懷孕,在激素的作用下,兩者間的距離至少會增加2~3毫米,因此,若恥骨間寬度在9毫米以下,在妊娠的情況下是屬於正常的范圍,通常沒有症狀,即便有疼痛也不太明顯;一旦兩者之間的距離超過5毫米,則屬腸暢斑堆職瞪辦缺暴畫於恥骨聯合過度分離,就會引起較嚴重的疼痛.
指導意見:
孕婦一旦出現恥骨分離症,輕者可不作處理.疼痛明顯時,應卧床休息,以左側卧位為好.少數疼痛劇烈者,除休息外,還需用布製作骨盆兜帶將骨盆扎緊,以減輕疼痛.如果胎兒不過大,症狀較輕者,孕婦能順利分娩,影響不大;若胎兒過大,症狀較重者,為確保母嬰安全,應以剖腹產為宜.胎兒娩出之後,隨著鬆弛素水平的下降,恥骨聯合處即合攏恢復原狀,疼痛自然會隨之消失.

⑺ 骨盆骨折有什麼東西可以固定

骨盆兜是牽引用的,在醫療器械公司或者是假肢廠可以買的到。另外,可以用石膏褲來進行固定,最好是找一位比較老的大夫做一下,因為,現在這些方法已經很少使用了。

⑻ 骨盆骨折了,怎麼樣好的快呢多久才能好了呢

1. 對骨盆邊緣性骨折。只需卧床休息。髂前上棘骨折病人置於屈髖位;坐骨結節骨折置於伸髖位。卧床休息3~4周即可。 2. 對骨盆單環骨折有分離時,可用骨盆兜帶懸吊牽引固定。骨盆兜帶用厚帆布製成,其寬度上抵髂骨翼,下達股骨大轉子,懸吊重量以將臀部抬離床面為宜。5~6周後換用石膏短褲固定。 3. 對骨盆雙環骨折有縱向錯位時,可在麻醉下行手法復位。復位方法是病人仰卧時,兩下肢分別由助手把持作牽引,用寬布帶襯厚棉墊繞過會陰部向頭側作對抗牽引,術者先將患側髂骨向外輕輕推開,以松介嵌插,然後助手在牽引下將患側下肢外展,術者用雙手將髂骨嵴向遠側推壓,矯正向上移位,此時可聽到骨折復位的「喀嚓」聲,病人改變健側卧位,術者用手掌擠壓髂骨翼,使骨折面互相嵌插。最後病人骶部和髂嵴部墊薄棉墊,用寬15~20厘米膠布條環繞骨盆予以固定。同時患肢作持續骨牽引。3周後去骨牽引,6~8周後去固定的膠布。固定期間行股四頭肌收縮和關節活動的鍛煉。三個月後可負重行走。 4. 對有移位的骶骨或尾骨骨折脫位可在局麻下,用手指經肛門內將骨折向後推擠復位。陳舊性尾骨骨折疼痛嚴重者,可在局部作強地松龍封閉。 5. 髖關節中心性脫位,除患肢作骨牽引外,於大粗隆處宜再作一側方牽引。予以復位

⑼ 骨盆帶的正確帶法圖解

骨盆帶的正確帶法圖解:

以上就是骨盆帶的正確帶法圖解。

以上就是骨盆帶的正確帶法圖解。

閱讀全文

與骨盆兜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鉗形表溫度測量方法 瀏覽:527
創造的心是如何方法 瀏覽:880
美縫紙的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869
阿咖酚散的的食用方法 瀏覽:466
彎折的最佳方法 瀏覽:266
管理會計案例分析的方法 瀏覽:792
正確梳頭方法視頻 瀏覽:22
稻田捕河蟹的最佳方法 瀏覽:76
打疫苗用的什麼注射方法 瀏覽:949
水餃睡不著有什麼好的方法 瀏覽:466
鑄鐵鍋的使用方法 瀏覽:608
共同海損金額計算方法 瀏覽:885
如何鑒定飲茶方法 瀏覽:938
達克寧水腫治療方法 瀏覽:968
華為手機開關機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92
想把腳洗干凈用什麼方法 瀏覽:763
石灰粉發電方法視頻 瀏覽:169
退火的常用方法有 瀏覽:23
確定物體重心的常用試驗方法有 瀏覽:841
快速緩解中暑想吐的方法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