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肺炎病人應怎麼護理
(1)卧室要保持安靜,環境力求清潔,室內空氣要新鮮流通,室溫最好保持在18℃~22℃,相對濕度在60%~65%左右,可以在地上灑些水或拖地,以增加室內濕度。
(2)飲食要盡量清淡、爽口、味鮮、富有營養和容易消化,要注意多喂水和米湯、菜汁或淡果汁、豆漿、牛奶等。
(3)應該讓痰多易吐的病人側卧,並注意經常改變病人的體位,勤翻身或時不時地拍拍病人後背,促進病人心肺的血液循環,使支氣管痰液易於排出。
(4)病人咳嗽痰多,宜選用化痰止咳的葯物,如祛痰靈、竹瀝水或痰易凈等,使氣管內痰液稀釋、溶解後排出。
B. 新生兒肺炎的護理措施
肺炎分為幾種常見的,有羊水感染新生兒肺炎,有咳嗽引起的支氣管肺炎等,總的來說肺炎的護理: 1、保持患兒安靜,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煙塵及刺激性氣體。執行呼吸道隔離。 2、室溫控制在18-20℃,濕度在50%-60%,注意開窗通風。 3、每1-2小時翻身一次,呼吸困難給半卧位。 4、給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多飲水;胃納差者,少量多餐,給高熱量、高蛋白及高維生素的清淡飲食,避免油炸及產氣食品。 5、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中毒性休克、心衰、中毒性腦病、敗血症等合並症的先驅症狀即使報告醫生。 6、呼吸困難、腹脹患兒餵奶時應適量,嬰兒餵奶應抱起或側卧抬高頭部,餵奶時間斷拔出奶頭稍休息,以免嗆咳加重缺氧。 7、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一般氧濃度為40%-50%,注意氧氣不要直接吹在患兒臉上;痰液粘稠時予超聲霧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5-10分鍾,霧化後應扣擊背部促咳痰,小嬰兒可予以吸痰。每日晨晚間護理前輕拍背部3-5分鍾,以利排痰。 8、根據年齡控制輸液速度,以防止肺水腫或心衰。 9、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口腔護理每日2次。 10、准備好各種型號不同的氣管插管用物,以備急用 祝寶寶早日康復!
C. 小兒肺炎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小兒肺炎的護理 在我國,肺炎是引起嬰幼兒死亡率第一位的疾病。不過父母也不必過分緊張,只要配合醫生積極醫療,加強護理,病兒會很快恢復康復。 小兒肺炎護理的內容很多,重點在於六個方面: 1、肺炎患兒的生活環境應維持氣氛新鮮清潔。小兒得病期間,應謝絕客人來訪,非凡是其餘人有呼吸道感染時,應與小兒隔離,防止...交錯感染。居室要定時開窗,使氣氛流通,室內不能抽煙,切不能門窗緊閉,造成室內氣氛混濁。室內溫度宜在18℃左右。 2、患病期間應盡量讓小兒卧床休憩,患兒身體比較虛弱,充沛的休憩有利於小兒身體的康復。 3、務必注重給小兒補充水分。肺炎患兒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喉嚨里常有咳痰聲,再加上高熱時水分喪失較多,故要保障足量的液體攝入。卧床時,父母要經常轉換患兒的體位,以促使痰液排出。對於喘憋嚴重的小兒,宜取半卧位把頭和上半身抬高,這樣可減輕呼吸困難的症狀。 值得注重的是,父母還應注重維持患兒呼吸道的通暢,在就醫途中切勿因怕孩子受涼而將患兒的顏面口捂住,以致於影響呼吸加重病情。 4、護理期間應加強給患兒補充營養,少量多次地給患兒進食輕易智謀消化的食物,另外,還要注重給患兒補充維生素,以增加小兒身體的抵抗力。 5、平時應注重視察患兒的呼吸,識別病情的輕重。 6、視察患兒安靜時的呼吸次數,假如患兒安靜時的呼吸次數每分鍾超過50次,應馬上到醫院就診。假如患兒不僅呼吸加快、咳嗽,而且精神萎靡或焦躁,鼻翼扇動,唇周青紫,此為重症患兒,應盡快住醫院醫療
D. 肺炎的護理,肺炎怎麼護理,肺炎的注意事項
日常護理1.室內應保持空氣新鮮,定時開窗通氣,忌室溫太高。室內忌太乾燥。為保持合適的濕度,可灑一些水或定時拖地,或在火爐上放盆熱水。 2.保證充分休息與睡眠,多翻身,勤拍背,以助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及時排出。 3.如高熱時,可用冰袋或濕毛巾敷前額。飲食方面需注意:1.宜多吃清熱生津的瓜果,如梨、西瓜、黃瓜、冬瓜、荸薺、桔柑等。 2.如發高熱、食慾不振可吃半流質飲食,如大米粥。副食如肉糜蒸魚等,每2-3小時吃1餐,每日6餐。也可吃流質如 牛奶、豆漿、米湯、雞湯等。 3.宜吃高營養容易消化的飲食。主食可吃米飯、面條、饅頭、麵包等,副食可吃肉、魚、蛋、家禽和豆製品。 3.忌煙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E. 肺炎護理診斷與措施
1.搞好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冬春季帶孩子外出防止著涼,應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2.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3.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多喝開水,痰多的患兒可以熬點冰糖雪梨湯喝。
4.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急促或者困難時,應墊高頭部。
5.咳嗽劇烈時,可抱起小兒輕拍其背部,咳嗽引起嘔吐時,應將患兒側卧或側抱,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
6.患兒咳嗽頻繁,呼吸困難還應及時去醫院就診,避免耽誤病程。
1.病因
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損傷、過敏及葯物所致,以細菌性肺炎最常見。
2.發病機制和病理
正常的呼吸道免疫防禦機制(支氣管內黏液-纖毛運載系統、肺泡巨噬細胞等細胞防禦的完整性等)使氣管隆凸以下的呼吸道保持無菌。由於病原體毒力過強或宿主局部或全身免疫防禦功能下降時可發生肺炎。
3.分類
(1)按解剖位置分類
①大葉性(肺泡性)肺炎:典型者表現為肺實質炎症,通常並不累及支氣管,致病菌多為肺炎鏈球菌。
②小葉性(支氣管性)肺炎:常繼發於其他疾病,病原體有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體及軍團菌等。支氣管腔內有分泌物,故常可聞及濕啰音,無實變的體征。
⑧間質性肺炎:以肺間質為主的炎症,可由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有肺泡壁增生及間質水腫,呼吸道症狀較輕,異常體征較少。
(2)按病因分類
①細菌性肺炎:如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克雷伯桿菌等。
②非典型病原體所致肺炎:如軍團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
③病毒性肺炎:如冠狀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
④肺真菌病:如白色念珠菌、麴黴菌、隱球菌、肺孢子菌等。
⑤其他病原體所致肺炎:如立克次體、弓形蟲、寄生蟲等。
⑥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如放射性損傷引起的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引起的化學性肺炎等。
(3)按患病環境分類
①社區獲得性肺炎:是指在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炎症,包括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體感染,而在入院後平均潛伏期內發病的肺炎。常見病原體為肺炎鏈球菌、支原體、衣原體、流感嗜血桿菌和呼吸道病毒等。
②醫院獲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於潛伏期,而於入院48小時後在醫院內發生的肺炎。無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常見病原體為肺炎鏈球菌,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常見病原體為革蘭陰性桿菌,如銅綠假單胞菌,近年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有上升的趨勢。
成年人肺炎鏈球菌肺炎的護理
1.病因與發病機制
冬季與初春為高發季節,多見於既往健康的男性青壯年或有全身及呼吸道慢性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者。肺炎鏈球菌在乾燥痰中可存活數月,但經陽光直射1小時,或加熱至52℃10分鍾即可殺滅。正常情況下肺炎鏈球菌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當免疫力降低時發病,誘因有受涼、淋雨、上呼吸道感染、COPD、糖尿病、醉酒、全身麻醉等。
2.臨床表現
(1)症狀:發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先驅症狀;典型症狀為起病急驟,寒戰、高熱,體溫可在數小時內達39~41℃,一般呈稽留熱;全身肌肉酸痛,患側胸痛可放射至肩部,深呼吸或咳嗽時加劇,口唇有單純皰疹;咳嗽、咳痰,痰液為鐵銹色。有時可伴有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易被誤診為急腹症。
(2)體征:急性病容,鼻翼扇動,面頰緋紅。典型者可有肺實變體征。患側呼吸運動減弱,語顫增強,叩診濁音,聽診有支氣管呼吸音和濕啰音,累及胸膜時可有胸膜摩擦音。
3.休克型肺炎的臨床表現
常發生在發病24~72小時,休克型肺炎最突出的表現是血壓降至10.6/6.7kPa(80/50mmHg)以下,出現休克狀態,體溫不升或過高、心率>140次/分,心動過速,心律失常,脈搏細速,血壓逐漸下降,冷汗,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唇、指發紺,少尿或無尿,感染嚴重時意識模糊、煩躁不安、嗜睡、譫妄、昏迷等神經精神症狀。
4.輔助檢查
(1)白細胞計數:多在(10~20)×l09/L,中性粒細胞多增至0.8以上,並可見中毒顆粒及核左移現象。休克性肺炎白細胞可達30×l09/L以上或4×l09/L以下。
(2)X線檢查:早期僅見肺紋理增多,或受累的肺段、肺葉稍模糊,實變期可見大片均勻一致的緻密陰影。
(3)痰培養:大葉性肺炎時,為明確診斷,應首選痰培養檢查。
5.治療要點
(1)一般支持和對症治療:注意休息、飲食;高熱病人給予物理降溫,低氧血症病人給予吸氧;胸痛、咳嗽咳痰者給予對症處理。
(2)抗生素:首選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或耐葯者,可用紅黴素、林可黴素、頭孢菌素。抗生素療程一般為7天,或熱退後3天即可停葯,改為口服用葯,維持數天。
(3)休克型肺炎的搶救:補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葯物(異丙基腎上腺素)等維持收縮壓在12~13.3kPa(90~100mmHg),2~3種廣譜抗生素聯合大劑量靜脈給葯,應用糖皮質激素,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失衡。
6.護理問題
①體溫過高與肺炎有關。②疼痛與炎症累及胸膜有關。③清理呼吸道無效與感染、發熱及咳嗽無力有關。④潛在並發症為休克型肺炎。
7.護理措施
(1)卧床休息,胸痛時取患側卧位,氣急發紺時行半卧位,給氧,流量2~4L/分。肺炎合並急性肺水腫,吸氧時應選用20%~30%乙醇(酒精)濕化。
(2)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不可給予高脂肪飲食,因不易消化),多飲水(1500~2000ml)。
(3)寒戰時可增加被褥、用暖水袋或電熱毯等保暖;高熱時給予物理降溫,頭部、腋下、腹股溝等處置冰袋,或乙醇擦浴。降溫一般不宜用阿司匹林等解熱葯,或遵醫囑給予小劑量。翻身拍背,協助排痰,黏不易咳出時,可鼓勵病人多飲水,超聲霧化吸入。
(4)休克型肺炎的護理
①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和尿量變化,及早發現休克型肺炎,若出現煩躁不安,意識迷糊,血壓下降至80/50mmHg以下,脈壓小,脈搏細速,四肢厥冷,少尿或無尿,立即做好搶救准備。
②休克者絕對卧床,去枕平卧,頭部抬高15o~20o,下肢抬高30o,建立靜脈通路,遵醫囑擴容,應用抗休克及抗感染葯物。輸液速度不宜過快,防止心力衰竭和肺水腫的發生。忌用熱水袋保暖,慎用解熱葯,避免大量出汗。
③休克病情好轉的指標:神志逐漸清醒,口唇紅潤,脈搏有力,呼吸平穩,皮膚及四肢溫暖,收縮壓>90mmHg,尿量>30ml/小時。
F. 肺炎病人要怎麼護理
(1)卧室要保持安靜,環境力求清潔,室內空氣要新鮮流通,室溫最好保持在18℃~22℃,相對濕度在60%~65%左右,可以在地上灑些水或拖地,以增加室內濕度。
(2)飲食要盡量清淡、爽口、味鮮、富有營養和容易消化,要注意多喂水和米湯、菜汁或淡果汁、豆漿、牛奶等。
(3)應該讓痰多易吐的病人側卧,並注意經常改變病人的體位,勤翻身或時不時地拍拍病人後背,促進病人心肺的血液循環,使支氣管痰液易於排出。
(4)病人咳嗽痰多,宜選用化痰止咳的葯物,如祛痰靈、竹瀝水或痰易凈等,使氣管內痰液稀釋、溶解後排出。
G. 病毒性肺炎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1、多翻身拍背,幫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寶寶咳嗽多時,睡覺時會很難受,爸媽記得多給寶寶翻身拍背,幫助寶寶把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
2、多吃水果、湯汁,少吃雞蛋。食物要清淡,要多補充水分和維生素C,但注意不要一次吃得太多,蛋白質過多會引起消化不良。
3、鼻塞使用細棉棒、吸鼻器。寶寶鼻塞、鼻堵時可用沾有溫水的棉棒濕潤鼻痂,一點一點地將鼻痂取出,爸媽注意千萬不可以用力過猛哦。選擇細小的棉棒,它比傳統的棉棒更好用。吸鼻器在這時也能派上用場。
H. 肺炎患者的護理措施
(1)置患兒於半卧位或抬高床頭,盡量避免患兒哭鬧,減少氧的消耗。(2)給氧根據缺氧程度決定氧流量及供氧。(3)按醫囑給予抗感染葯物消除肺部炎症,促進氣體交換,並觀察葯物療效。(4)及時處理腹脹以免影響呼吸可用中葯或松節油熱敷腹部、肛管排氣或針灸天樞、神厥等穴。若是低鉀血症引起者可按醫囑補充氯化鉀。若是中毒性腸麻痹所致應禁食、胃腸減壓,按醫囑給新斯的明以促進腸蠕動,消除腹脹,緩解呼吸困難。(5)觀察患兒有無呼吸困難、發紺、煩躁及其變化。 不給我分`就脫褲子扔出去``
I. 得了肺炎如何護理
1.居室要保持安靜,以利於孩子充分地休息。良好的休息能減少患兒體內能量的消耗,保護心肺功能和減少並發症的發生。讓孩子枕高一點的枕頭,或半躺半坐,經常翻身拍背或交換體位有利於減輕患兒肺部淤血,防止肺不張的產生。恢復期的孩子可適當參加戶外活動,以促進肺部炎症的吸收。 2.營養與喂養,肺炎的孩子因病程中發熱等消耗增加,消化功能受到影響,所以飲食方面應給予易消化而富有營養的食品,以保證足夠的營養的供給。如孩子呼吸困難,邊吃邊喘,可讓他少量多餐,並注意不要讓食物嗆入氣管。咳嗽時應暫停餵食,以免引起窒息,同時應多喝水,有助於痰液稀釋。 查看更多39健康網名醫解答http://ask.39.net/
J. 氣管炎、肺炎的家庭護理方法有哪些
氣管炎的主要症狀足咳嗽和發燒。有些孩子可能合並哮喘。肺炎的孩子除上述症狀外,還會有呼吸困難,症狀比氣管炎要重。
當孩子患了氣管炎、肺炎之後應注意:
(1)讓孩子充分的休息,保證睡眠,以利恢復。
(2)多喝水,吃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如牛奶、豆漿、蒸雞蛋、爛面條等。
(3)如果孩子喘得厲害,可把枕頭墊高些,讓孩子半躺半坐,這樣可以緩解呼吸困難。餵奶時要注意防止嗆奶,喘得太重時要用小勺慢慢地餵奶。
(4)室內空氣要新鮮,若是冷天,開窗通風時不要讓冷風直接吹著孩子。屋裡不要太乾燥,可以爐子上放一壺水或在暖氣下放一盆水,使室內空氣潮濕。
(5)按醫囑用葯。高燒時可以給小兒物理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