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佛珠的穿法圖解
1、先將珠子串在繩子上,建議雙線穿繩結實點,准備好珠子的相關配件。
② 手串的穿法和打結方法有哪些
吉祥結:
1、做出三隻耳朵。
③ 佛珠108顆怎麼串圖解
1,首先你要找一根穿佛珠的素線,依次將佛珠穿入其中。
108 顆佛珠—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十八種。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總計三十六種,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54 顆佛珠— 表示菩薩修行的五十四個階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顆佛珠—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種階位,即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及妙覺。
36 顆 佛珠— 與 108 顆意義相同。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分為三份。
27 顆 佛珠—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
21 顆佛珠 —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顆 — 表徵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迷時被十八界轉,悟時轉十八界。
14 顆 —— 表示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
④ 手串怎麼穿繩打結
1、把右邊的2股繩穿過左邊的的兩個繩結。
⑤ 單線穿手串的穿法
准備材料:普通珠子、三通珠子、佛塔珠子、尾珠子、彈力線、細銅線、剪刀、打火機
具體步驟如下(共需18步):
1、把彈力線內芯往外抽點用剪刀剪去,清理一下線頭。
⑥ 手串三通穿法圖解
准備材料:一根魚線、三通珠、手串繩。
操作步驟:
1、將魚線穿過三通水平兩孔:
⑦ 水晶手串如何穿繩
1、可以找一塊墊子,以防止水晶珠子亂滾,把線繩對折,折成原本二分之一的長度,在對折的地方系銅絲或魚線。
⑧ 手串的穿法和打結方法
手串的穿法和打結方法,如下:
穿手串需要先將彈力繩繞過引線針並對折,再把全部珠子依次穿入彈力繩,之後放在手上佩戴確定大小。這時需要把彈力繩分開穿入對折的線圈內,再逐漸把珠子移動到繩子頂端。最後可以將繩子打結並拉緊,反復打結後剪掉多餘的繩子就可以。
穿手串需要先准備彈力繩、引線針或細銅絲、剪刀,將彈力繩繞過引線針並對折後,將珠子依次穿入彈力繩,直到所有珠子都串好。之後放在手腕上試戴,確定好手串的大小。
確定好手串繩子的長短後,把彈力繩分開穿入彈力繩對折的線圈內,之後逐漸將珠子都移動到繩子的頂端,珠子都移動好後就可以開始打結。
拉緊彈力繩後,將尾部的彈力繩相互打兩道重復的單結,打結過程中要拉緊彈力繩。打結完成後剪掉多餘的線頭,線頭保留0.5~1cm左右,最後將線頭拉入珠孔內即可。
相關內容
手串就是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於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隨身法具。
佛珠的起源,通常來講是由於古印度人有纓珞鬘條纏身的風尚,沿襲至後世,遂逐漸演變成為佛珠。
在我國,國人知道佛珠這一稱謂,最早應始於東晉(317—420)時翻譯的《木槵子經》,只可惜譯者的名字已經失佚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兩晉時期異域僧侶來華者甚眾,這些外國沙門中必然會有攜帶佛珠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興的時代背景下,記載有關佛珠的經典被廣泛傳譯,先後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譯的《陀羅尼集經》、寶思惟譯的《校量數珠功德經》、不空三藏譯的《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義凈三藏譯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等諸多經典。
⑨ 手串的穿法和打結方法
手串的穿法很簡單,從串珠眼中穿過,打結方法如下:
工具:手串、繩子。
1、用繩子弄成三隻耳朵。
⑩ 手串不帶三通的穿法式
1、先准備如下材料和工具:珠子、貔貅裝飾、彈力繩、魚線、打火機以及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