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加熱裝置加熱方法

常用加熱裝置加熱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9 01:02:29

1. 家用電熱器常用的加熱方式有幾種

微波爐,電飯鍋,電磁爐,電炒鍋,電餅鐺,電水壺,電奶鍋,電暖氣,電暖風,自動豆漿機,
電吹風,太陽能伴熱帶,電熱淋浴器,浴霸,冷熱飲水機。帶加熱的全自動洗衣機,這就16種呵呵

2. 導熱油加熱器加熱方式有哪些

導熱油的加熱方式主要有直接加熱和間接加熱,直接加熱法就是導熱油的直接傳遞,通過兩者接觸面相連,將熱量得以傳遞的方式。間接加熱法,就是通過其他中間介質將熱量得以傳遞的方式。

3. 實驗室空氣加熱有哪些方法如何將空氣加熱至200度以上

空氣加熱的方法主要有對流和輻射。
實驗室空氣加熱的方法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1)帶保溫層的雙層箱體,密封性良好的側開門或頂開門;
(2)電加熱裝置:不銹鋼電熱管;
(3)循環風裝置:耐熱風扇;
(4)自動溫控裝置:溫控儀,熱電偶,接觸器。
將空氣加熱到200度以上的方法:
用沸點在200至300度的液體加熱沸騰,裡面的空氣溫度大約就是200多度。

4. 取暖器加熱方式分為哪幾種

油取暖器加熱方式此類產品就是市面上最常見的油汀式取暖器,又叫充油取暖器,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安全可靠的空間加熱器。其缺點是熱慣性大,升溫緩慢,焊點多。優點是安全、衛生、無煙、無塵、無味,更適合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使用。產品密封性和絕緣性均較好,不易損壞,使用壽命在5年以上。

石英管取暖器加熱方式這類產品主要由密封式電熱元件、拋物面或圓弧面反射板、防護條、功率調節開關等組成。缺點是供熱范圍小,易產生明火,消耗氧氣。優點是升溫快鹵素管取暖器加熱方式鹵素管是一種密封式的發光發熱管,內充鹵族元素惰性氣體,中間有鎢絲,分白、黑兩種(由於白鎢絲造價要比黑鎢絲高得多,所以在市場上沒有普及)。缺點是熱轉換率不夠高,壽命也不是太長,機器運行時有光亮,局部溫升還可以,但整體溫升不夠好。在浴室使用要謹慎,離水要遠點兒。優點是熱效率高,加熱不氧化,使用壽命長,有些機型還附加有定時、旋轉、加濕等功能。一些比較先進的產品具有跌倒自動斷電、自動搖頭等功能。

碳素纖維取暖器加熱方式這是採用碳素纖維為發熱基本材料製成的管狀發熱體,利用反射面散熱,整體成立式直桶形和長方形落地式。缺點是方向性非常強,在所照射的方向熱量傳播到位,一旦離開照射角度則溫度下降快,而且熱能的穿透力差,幾乎在機體與人體之間隔一張紙就感受不到溫度的變化。優點是除了供暖功能外,此類產品還能起到保健理療的功效。發熱體加熱時能夠產生765.9W/M的紅外線輻射,相當於一部頻譜理療儀。

電熱絲取暖器加熱方式以電熱絲發熱體為發熱材料的取暖器主要是傳統的暖風機,其發熱體為電熱絲,利用風扇將電熱絲產生的熱量吹出去。

再有就是一些新產品:外形酷似電風扇,由電熱絲纏繞在陶瓷絕緣座上發熱,利用反射面將熱能擴散到房間。這種取暖器同電風扇一樣可以自動旋轉角度,向整個房間供暖,適合在8平方米以下的房間使用。消耗功率一般在800瓦-1000瓦左右。缺點是停機後溫度下降快,供熱范圍小,且消耗氧氣,長期使用,電熱絲容易發生斷裂。但由於電熱絲本身成本較低,所以出現絲體斷裂的情況,維修方面不會負擔過重。優點是新產品一般具有超聲波加濕、釋放負離子、寬頻譜等功能。

5. 電加熱器的加熱方式

利用電流的焦耳效應將電能轉變成熱能以加熱物體。通常分為直接電阻加熱和間接電阻加熱。前者的電源電壓直接加到被加熱物體上,當有電流流過時,被加熱物體本身(如電加熱熨平機)便發熱。可直接電阻加熱的物體必須是導體,但要有較高的電阻率。由於熱量產生於被加熱物體本身,屬於內部加熱,熱效率很高。間接電阻加熱需由專門的合金材料或非金屬材料製成發熱元件,由發熱元件產生熱能,通過輻射、對流和傳導等方式傳到被加熱物體上。由於被加熱物體和發熱元件分成兩部分,因此被加熱物體的種類一般不受限制,操作簡便。
間接電阻加熱的發熱元件所用材料,一般要求電阻率大、電阻溫度系數小,在高溫下變形小且不易脆化。常用的有鐵鋁合金、鎳鉻合金等金屬材料和碳化硅、二硅化鉬等非金屬材料。金屬發熱元件的最高工作溫度,根據材料種類可達1000~1500℃;非金屬發熱元件的最高工作溫度可達1500~1700℃。後者安裝方便,可熱爐更換,但它工作時需要調壓裝置,壽命比合金發熱元件短,一般用於高溫爐、溫度超過金屬材料發熱元件允許最高工作溫度的地方和某些特殊場合。 利用導體處於交變電磁場中產生感應電流(渦流)所形成的熱效應使導體本身發熱。根據不同的加熱工藝要求,感應加熱採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有工頻(50~60赫)、中頻(60~10000赫)和高頻(高於10000赫)。工頻電源就是通常工業上用的交流電源,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工頻為50赫。感應加熱用的工頻電源加到感應裝置上的電壓必須是可調的。根據加熱設備功率大小和供電網容量大小,可以用高壓電源(6~10千伏)通過變壓器供電;也可直接將加熱設備接在380伏的低壓電網上。
中頻電源曾在較長時間內採用中頻發電機組。它由中頻發電機和驅動非同步電動機組成。這種機組的輸出功率一般在50~1000千瓦范圍內。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已使用的是晶閘管變頻器中頻電源。這種中頻電源利用晶閘管先把工頻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再把直流電轉變成所需頻率的交流電。由於這種變頻設備體積小,重量輕,無雜訊,運行可靠等,已逐漸取代了中頻發電機組。
高頻電源通常先用變壓器把三相 380伏的電壓升高到約2萬伏左右的高電壓,然後用閘流管或高壓硅整流元件把工頻交流電整流為直流電,再用電子振盪管把直流電轉變為高頻率、高電壓的交流電。高頻電源設備的輸出功率有從幾十千瓦到幾百千瓦。
感應加熱的物體必須是導體。當高頻交流電流通過導體時,導體產生趨膚效應,即導體表面電流密度大,導體中心電流密度小。
感應加熱可對物體進行整體均勻加熱和表層加熱;可熔煉金屬;在高頻段,改變加熱線圈(又稱感應器)的形狀,還可進行任意局部加熱。 利用電弧產生的高溫加熱物體。電弧是兩電極間的氣體放電現象。電弧的電壓不高但電流很大,其強大的電流靠電極上蒸發的大量離子所維持,因而電弧易受周圍磁場的影響。當電極間形成電弧時,電弧柱的溫度可達3000~6000K,適於金屬的高溫熔煉。
電弧加熱有直接和間接電弧加熱兩種。直接電弧加熱的電弧電流直接通過被加熱物體,被加熱物體必須是電弧的一個電極或是媒質。間接電弧加熱的電弧電流不通過被加熱物體,主要靠電弧輻射的熱量加熱。電弧加熱的特點是:電弧溫度高,能量集中,煉鋼電弧爐溶池的表面功率可達560~1200千瓦/平方米。但電弧的雜訊大,其伏安特性為負阻特性(下降特性)。為了在電弧加熱時保持電弧的穩定、在電弧電流瞬時過零時電路電壓的瞬時值大於起弧電壓值,同時為了限制短路電流,在電源迴路中,必須串接一定數值的電阻器。 利用在電場作用下高速運動的電子轟擊物體表面,使之被加熱。進行電子束加熱的主要部件是電子束發生器,又稱電子槍。電子槍主要由陰極、聚束極、陽極、電磁透鏡和偏轉線圈等部分組成。陽極接地,陰極接負高位,聚焦束通常和陰極同電位,陰極和陽極之間形成加速電場。由陰極發射的電子,在加速電場作用下加速到很高速度,通過電磁透鏡聚焦,再經偏轉線圈控制,使電子束按一定的方向射向被加熱物體。
電子束加熱的優點是:①控制電子束的電流值Ie,可以方便而迅速地改變加熱功率;②利用電磁透鏡可以自由地變更被加熱部分或可以自由地調整電子束轟擊部分的面積;③可增加功率密度,以使被轟擊點的物質在瞬間蒸發掉。 利用紅外線輻射物體,物體吸收紅外線後,將輻射能轉變為熱能而被加熱。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在太陽光譜中,處在可見光的紅端以外,是一種看不見的輻射能。在電磁波譜中,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在0.75~1000微米之間,頻率范圍在3×10~4×10赫之間。在工業應用中,常將紅外光譜劃分為幾個波段:0.75~3.0微米為近紅外線區;3.0~6.0微米為中紅外線區;6.0~15.0微米為遠紅外線區;15.0~1000微米為極遠紅外線區。不同物體對紅外線吸收的能力不同,即使同一物體,對不同波長的紅外線吸收的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應用紅外線加熱,須根據被加熱物體的種類,選擇合適的紅外線輻射源,使其輻射能量集中在被加熱物體的吸收波長范圍內,以得到良好的加熱效果。
電紅外線加熱實際上是電阻加熱的一種特殊形式,即以鎢、鐵鎳或鎳鉻合金等材料作為輻射體,製成輻射源。通電後,由於其電阻發熱而產生熱輻射。常用的電紅外線加熱輻射源有燈型(反射式)、管型(石英管式)和板型(平面式)三種。燈型是一種紅外線燈泡,以鎢絲為輻射體,鎢絲密封在充有惰性氣體的玻璃殼內,如同普通照明燈泡。輻射體通電後發熱(溫度比一般照明燈泡低),從而發射出大量波長為1.2微米左右的紅外線。若在玻璃殼內壁鍍反射層,可將紅外線集中向一個方向輻射,所以燈型紅外線輻射源也稱為反射式紅外線輻射器。管型紅外線輻射源的管子是用石英玻璃做成,中間是一根鎢絲,故亦稱石英管式紅外線輻射器。燈型和管型發射的紅外線的波長在0.7~3微米范圍內,工作溫度較低,一般用於輕、紡工業的加熱、烘烤、乾燥和醫療中的紅外線理療等。板型紅外線輻射源的輻射表面是一個平面,由扁平的電阻板組成,電阻板的正面塗有反射系數大的材料,反面則塗有反射系數小的材料,所以熱能大部分由正面輻射出去。板型的工作溫度可達到1000℃以上,可用於鋼鐵材料和大直徑管道及容器的焊縫的退火。
由於紅外線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易於被物體吸收,並一旦為物體吸收,立即轉變為熱能;紅外線加熱前後能量損失小,溫度容易控制,加熱質量高,因此,紅外線加熱應用發展很快。 利用高頻電場對絕緣材料進行加熱。主要加熱對象是電介質。電介質置於交變電場中,會被反復極化(電介質在電場作用下,其表面或內部出現等量而極性相反的電荷的現象),從而將電場中的電能轉變成熱能。
介質加熱使用的電場頻率很高。在中、短波和超短波波段內,頻率為幾百千赫到300兆赫,稱為高頻介質加熱,若高於300兆赫,達到微波波段,則稱為微波介質加熱。通常高頻介質加熱是在兩極板間的電場中進行的;而微波介質加熱則是在波導、諧振腔或者在微波天線的輻射場照射下進行的。
電介質在高頻電場中加熱時,其單位體積內吸取的電功率為P=0.566fEεrtgδ×10(瓦/厘米)
如果用熱量表示,則為:
H=1.33fEεrtgδ×10(卡/秒·厘米)
式中f為高頻電場的頻率,εr為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δ為電介質損耗角,E為電場強度。由公式可知,電介質從高頻電場中吸取的電功率與電場強度E的平方、電場的頻率f以及電介質的損耗角δ成正比。E和f由外加電場決定,而εr則取決於電介質本身的性質。所以介質加熱的對象主要是介質損耗較大的物質。
介質加熱由於熱量產生在電介質(被加熱物體)內部,因此與其他外部加熱相比,加熱速度快,熱效率高,而且加熱均勻。
介質加熱在工業上可以加熱熱凝膠,烘乾穀物、紙張、木材,以及其他纖維質材料;還可以對模製前塑料進行預熱,以及橡膠硫化和木材、塑料等的粘合。選擇適當的電場頻率和裝置,可以在加熱膠合板時只加熱粘合膠,而不影響膠合板本身。對於均質材料,可以進行整體加熱。

6. 加熱有幾種方式常見的有幾種加熱方式如:電阻絲

從形式上來說,有立式,卧式,浸入式;從介質上來分有液體和氣體之分。

7. 容積式加熱器是採用什麼加熱方式

容積式加熱器採用的是管殼加熱、間壁加熱、間接加熱的方式。

容積式加熱器加熱方式

管殼加熱:是從結構上來說的,即:殼體內盛放的冷水,不銹鋼管里是熱源介質,二者通過換熱管管壁進行熱傳導,把冷水加熱到60攝氏度。

間壁加熱:管殼加熱從整體類型上,屬於間壁加熱方式。

間接加熱:從上述的結構上來說,大家可以判斷出,冷水和熱源不是混合直接加熱,而是通過換熱管進行熱量傳遞。換熱管是中介傳熱媒介。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幫助到大家,謝謝!

8. 管道加熱器加熱原理有哪幾種方式

管道加熱器加熱原理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採用管道加熱器內部的法蘭式管狀電熱元件倒插在管道加熱器中的反應釜夾套中加熱導熱油,將管道加熱器中的熱能傳輸給管道加熱器內部反應釜中的化工原料。還有一種方式是直接在管道加熱器中的反應釜中插入管道加熱器中的管狀電熱元件或在管道加熱器的壁四周均勻分布電熱管。這種模式稱為管道加熱器的內熱式。
管道加熱器的另一種模式是遠紅外電加熱裝置。即管道加熱器中的內部系統中的電加熱器包裹住管道加熱器中反應釜底部及管道加熱器的中下部位進行加熱。江蘇中熱機械管道加熱器

9. 加熱有幾種方式常見的有幾種加熱方式如:電阻絲加

電阻加熱
利用電流的焦耳效應將電能轉變成熱能以加熱物體。通常分為直接電阻加熱和間接電阻加熱。前者的電源電壓直接加到被加熱物體上,當有電流流過時,被加熱物體本身(如電加熱熨平機)便發熱。可直接電阻加熱的物體必須是導體,但要有較高的電阻率。由於熱量產生於被加熱物體本身,屬於內部加熱,熱效率很高。間接電阻加熱需由專門的合金材料或非金屬材料製成發熱元件,由發熱元件產生熱能,通過輻射、對流和傳導等方式傳到被加熱物體上。由於被加熱物體和發熱元件分成兩部分,因此被加熱物體的種類一般不受限制,操作簡便。
間接電阻加熱的發熱元件所用材料,一般要求電阻率大、電阻溫度系數小,在高溫下變形小且不易脆化。常用的有鐵鋁合金、鎳鉻合金等金屬材料和碳化硅、二硅化鉬等非金屬材料。金屬發熱元件的最高工作溫度,根據材料種類可達1000~1500℃;非金屬發熱元件的最高工作溫度可達1500~1700℃。後者安裝方便,可熱爐更換,但它工作時需要調壓裝置,壽命比合金發熱元件短,一般用於高溫爐、溫度超過金屬材料發熱元件允許最高工作溫度的地方和某些特殊場合。
感應加熱
利用導體處於交變電磁場中產生感應電流(渦流)所形成的熱效應使導體本身發熱。根據不同的加熱工藝要求,感應加熱採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有工頻(50~60赫)、中頻(60~10000赫)和高頻(高於10000赫)。工頻電源就是通常工業上用的交流電源,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工頻為50赫。感應加熱用的工頻電源加到感應裝置上的電壓必須是可調的。根據加熱設備功率大小和供電網容量大小,可以用高壓電源(6~10千伏)通過變壓器供電;也可直接將加熱設備接在380伏的低壓電網上。
中頻電源曾在較長時間內採用中頻發電機組。它由中頻發電機和驅動非同步電動機組成。這種機組的輸出功率一般在50~1000千瓦范圍內。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已使用的是晶閘管變頻器中頻電源。這種中頻電源利用晶閘管先把工頻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再把直流電轉變成所需頻率的交流電。由於這種變頻設備體積小,重量輕,無雜訊,運行可靠等,已逐漸取代了中頻發電機組。
高頻電源通常先用變壓器把三相 380伏的電壓升高到約2萬伏左右的高電壓,然後用閘流管或高壓硅整流元件把工頻交流電整流為直流電,再用電子振盪管把直流電轉變為高頻率、高電壓的交流電。高頻電源設備的輸出功率有從幾十千瓦到幾百千瓦。
感應加熱的物體必須是導體。當高頻交流電流通過導體時,導體產生趨膚效應,即導體表面電流密度大,導體中心電流密度小。
感應加熱可對物體進行整體均勻加熱和表層加熱;可熔煉金屬;在高頻段,改變加熱線圈(又稱感應器)的形狀,還可進行任意局部加熱。
電弧加熱
利用電弧產生的高溫加熱物體。電弧是兩電極間的氣體放電現象。電弧的電壓不高但電流很大,其強大的電流靠電極上蒸發的大量離子所維持,因而電弧易受周圍磁場的影響。當電極間形成電弧時,電弧柱的溫度可達3000~6000K,適於金屬的高溫熔煉。
電弧加熱有直接和間接電弧加熱兩種。直接電弧加熱的電弧電流直接通過被加熱物體,被加熱物體必須是電弧的一個電極或是媒質。間接電弧加熱的電弧電流不通過被加熱物體,主要靠電弧輻射的熱量加熱。電弧加熱的特點是:電弧溫度高,能量集中,煉鋼電弧爐溶池的表面功率可達560~1200千瓦/平方米。但電弧的雜訊大,其伏安特性為負阻特性(下降特性)。為了在電弧加熱時保持電弧的穩定、在電弧電流瞬時過零時電路電壓的瞬時值大於起弧電壓值,同時為了限制短路電流,在電源迴路中,必須串接一定數值的電阻器。
電子束加熱
利用在電場作用下高速運動的電子轟擊物體表面,使之被加熱。進行電子束加熱的主要部件是電子束發生器,又稱電子槍。電子槍主要由陰極、聚束極、陽極、電磁透鏡和偏轉線圈等部分組成。陽極接地,陰極接負高位,聚焦束通常和陰極同電位,陰極和陽極之間形成加速電場。由陰極發射的電子,在加速電場作用下加速到很高速度,通過電磁透鏡聚焦,再經偏轉線圈控制,使電子束按一定的方向射向被加熱物體。
電子束加熱的優點是:①控制電子束的電流值Ie,可以方便而迅速地改變加熱功率;②利用電磁透鏡可以自由地變更被加熱部分或可以自由地調整電子束轟擊部分的面積;③可增加功率密度,以使被轟擊點的物質在瞬間蒸發掉。
紅外線加熱
利用紅外線輻射物體,物體吸收紅外線後,將輻射能轉變為熱能而被加熱。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在太陽光譜中,處在可見光的紅端以外,是一種看不見的輻射能。在電磁波譜中,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在0.75~1000微米之間,頻率范圍在3×10~4×10赫之間。在工業應用中,常將紅外光譜劃分為幾個波段:0.75~3.0微米為近紅外線區;3.0~6.0微米為中紅外線區;6.0~15.0微米為遠紅外線區;15.0~1000微米為極遠紅外線區。不同物體對紅外線吸收的能力不同,即使同一物體,對不同波長的紅外線吸收的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應用紅外線加熱,須根據被加熱物體的種類,選擇合適的紅外線輻射源,使其輻射能量集中在被加熱物體的吸收波長范圍內,以得到良好的加熱效果。
電紅外線加熱實際上是電阻加熱的一種特殊形式,即以鎢、鐵鎳或鎳鉻合金等材料作為輻射體,製成輻射源。通電後,由於其電阻發熱而產生熱輻射。常用的電紅外線加熱輻射源有燈型(反射式)、管型(石英管式)和板型(平面式)三種。燈型是一種紅外線燈泡,以鎢絲為輻射體,鎢絲密封在充有惰性氣體的玻璃殼內,如同普通照明燈泡。輻射體通電後發熱(溫度比一般照明燈泡低),從而發射出大量波長為1.2微米左右的紅外線。若在玻璃殼內壁鍍反射層,可將紅外線集中向一個方向輻射,所以燈型紅外線輻射源也稱為反射式紅外線輻射器。管型紅外線輻射源的管子是用石英玻璃做成,中間是一根鎢絲,故亦稱石英管式紅外線輻射器。燈型和管型發射的紅外線的波長在0.7~3微米范圍內,工作溫度較低,一般用於輕、紡工業的加熱、烘烤、乾燥和醫療中的紅外線理療等。板型紅外線輻射源的輻射表面是一個平面,由扁平的電阻板組成,電阻板的正面塗有反射系數大的材料,反面則塗有反射系數小的材料,所以熱能大部分由正面輻射出去。板型的工作溫度可達到1000℃以上,可用於鋼鐵材料和大直徑管道及容器的焊縫的退火。
由於紅外線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易於被物體吸收,並一旦為物體吸收,立即轉變為熱能;紅外線加熱前後能量損失小,溫度容易控制,加熱質量高,因此,紅外線加熱應用發展很快。
介質加熱
利用高頻電場對絕緣材料進行加熱。主要加熱對象是電介質。電介質置於交變電場中,會被反復極化(電介質在電場作用下,其表面或內部出現等量而極性相反的電荷的現象),從而將電場中的電能轉變成熱能。
介質加熱使用的電場頻率很高。在中、短波和超短波波段內,頻率為幾百千赫到300兆赫,稱為高頻介質加熱,若高於300兆赫,達到微波波段,則稱為微波介質加熱。通常高頻介質加熱是在兩極板間的電場中進行的;而微波介質加熱則是在波導、諧振腔或者在微波天線的輻射場照射下進行的。
電介質在高頻電場中加熱時,其單位體積內吸取的電功率為P=0.566fEεrtgδ×10(瓦/厘米)
如果用熱量表示,則為:
H=1.33fEεrtgδ×10(卡/秒·厘米)
式中f為高頻電場的頻率,εr為電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δ為電介質損耗角,E為電場強度。由公式可知,電介質從高頻電場中吸取的電功率與電場強度E的平方、電場的頻率f以及電介質的損耗角δ成正比。E和f由外加電場決定,而εr則取決於電介質本身的性質。所以介質加熱的對象主要是介質損耗較大的物質。
介質加熱由於熱量產生在電介質(被加熱物體)內部,因此與其他外部加熱相比,加熱速度快,熱效率高,而且加熱均勻。
介質加熱在工業上可以加熱熱凝膠,烘乾穀物、紙張、木材,以及其他纖維質材料;還可以對模製前塑料進行預熱,以及橡膠硫化和木材、塑料等的粘合。選擇適當的電場頻率和裝置,可以在加熱膠合板時只加熱粘合膠,而不影響膠合板本身。對於均質材料,可以進行整體加熱。

10. 常用的鍛造加熱方法和設備

主要是煤加熱和液化氣加熱。

根據你鍛造產品的材料牌號和技術要求,正常分以下幾種:
1、軍工鍛件、高溫合金鍛件、有色金屬鍛件。
採用電阻爐加熱,優點是爐溫均勻性好,控溫准確,可以走表盤。
2、大型鍛件、液壓機鍛件。
採用天然氣或其他液化汽爐加熱,優點是效率較高,成本相對較低。
3、小型、普通黑色金屬鍛件。
採用煤或半煤氣發生爐或其他生物燃料爐加熱,優點是成本低,但不環保生物燃料爐加熱,優點是成本低,但不環保。

鍛造加熱設備種類很多,分類標准也不相同。

按使用能源形式不同可分為:燃料加熱路和電加熱爐 按爐膛內溫度分布不同分為:室狀爐和連續爐 按坯料加熱的氧化程度不同分為:少無氧化加熱爐與普通加熱爐等。 此外還可以按爐底的機械化程度、爐子的結構形式區分。

閱讀全文

與常用加熱裝置加熱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操場單杠安裝方法 瀏覽:707
子宮憩室葯物治療方法 瀏覽:380
財務管理數據分析的方法 瀏覽:182
蛋糕展示櫃使用方法 瀏覽:118
痛風的西醫治療方法 瀏覽:700
斑餅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240
廚房漏水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03
十一個月寶寶濕疹快速消退方法 瀏覽:240
螺絲刀撬開保險櫃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52
失眠有效簡單的方法 瀏覽:72
蜜俏的使用方法 瀏覽:692
修麗可發光瓶使用方法 瀏覽:656
接發方法及步驟 瀏覽:751
上海雜質硅膠解決方法 瀏覽:100
快速讓傷口癒合的方法 瀏覽:36
華為照片導入到iphone最簡單方法 瀏覽:556
醫院洗牙有什麼方法 瀏覽:624
怎麼糾正自卑的方法 瀏覽:280
如何快速剝濕蒜的方法 瀏覽:235
韓國紅參的食用方法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