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笛子的正確使用方法是怎樣
吹笛子可以坐著吹或站著吹。站著吹時,兩腳自然分開,成八字形,兩腿要放鬆,但不要彎曲。不論站著吹或坐著吹,兩眼都要向前平視,胸部自然挺起,不要挺小腹,兩肩不要向上聳起,這樣既便於呼吸,又能保持肺部的正常活動或健康。
拿笛子時手臂自然抬起,不要過高,也不能夾著,兩臂成45度角。按孔時用手指第一節的指肚按上去,在按孔時必須用手指將發音孔按嚴,否則容易漏氣、吹不響或發音不準。
吹奏時兩腮用力往裡收,不要鼓起來,並把上下唇縮起,嘴角稍微向後面收縮一點,上嘴唇比下嘴唇稍微突出一些。上下嘴唇中間要留一個小孔,我們把小孔稱之為「風門」。
「風門」要對准吹孔,下嘴唇蓋住孔德三分之一,一面讀像「呼」字一樣的聲音,一面吹氣息。可以先在家裡拿一個小口瓶,吹瓶口,在吹笛子就簡單了。不過後來熟練以後就要將「呼」改為「吐」。
貼笛膜時,笛膜要選用薄的,用剪子把笛膜間成長方形,然後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它輕輕揉成一團,打開,用阿膠沾點水塗在笛膜孔,再把笛膜貼上去。不要貼的過松或過緊,那樣笛子的聲音就不好聽了。
❷ 笛子的吹法和指法
1、 吹1音時即do,松開右手三個手指,左手全部按住。
2、 吹2音時即re,指法保持1音時的姿勢,再松開左手無名指。
3、 吹3音時即mi,指法保持吹2音的姿勢,再松開左手中指,即只按住左手食指。
4、 吹4音時即fa,只用左手中指和無名指按住,其餘全部放開;或者按住左手中指和無名指以及右手食指吹。
5、 吹5音時即so,兩只手的手指全部按住或者只松開左手食指,其餘全部按住。
6、 吹6音時即la,只松開右手無名指,其餘手指全部按住。
7、 吹7音時即xi,手指按法保持6音,松開右手中指。
(2)笛子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笛子的基本技巧是手指和舌頭,其中手指是非常重要的。手指應有彈性,並保持一定的力度,以便壓音孔密閉不會漏氣。當手指抬起時,需要迅速放鬆。開啟音孔時,手指一般不宜抬得太高。如果抬得太高,指腹與音孔之間的距離會增大,動作無法快速完成,勢必影響演奏速度。
手指抬起高度也不宜過低,過低會影響音調和音量。一般來說,手指抬起時,距離音孔2到 3厘米比較合適。如果演奏速度越快,音符的時間值就越短,使音符在樂句中變化得越快,手指應稍微放低;當演奏速度較慢,音符值較長時,手指應適當抬起。
❸ 笛子的使用方法和技法介紹
笛子的風格典雅清麗,可很多新手都不知道怎麼用笛子。下面我為大家介紹笛子的使用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吹笛子可以坐著吹或站著吹。站著吹時,兩腳自然分開,成八字形,兩腿要放鬆,但不要彎曲。不論站著吹或坐著吹,兩眼都要向前平視,胸部自然挺起,不要挺小腹,兩肩不要向上聳起,這樣既便於呼吸,又能保持肺部的正常活動或健康。
拿笛子時手臂自然抬起,不要過高,也不能夾著,兩臂成45度角。按孔時用手指第一節的指肚按上去,在按孔時必須用手指將發音孔按嚴,否則容易漏氣、吹不響或發音不準。
吹奏時兩腮用力往裡收,不要鼓起來,並把上下唇縮起,嘴角稍微向後面收縮一點,上嘴唇比下嘴唇稍微突出一些。上下嘴唇中間要留一個小孔,我們把小孔稱之為“風門”。
“風門”要對准吹孔,下嘴唇蓋住孔德三分之一,一面讀像“呼”字一樣的聲音,一面吹氣息。可以先在家裡拿一個小口瓶,吹瓶口,在吹笛子就簡單了。不過後來熟練以後就要將“呼”改為“吐”。
貼笛膜時,笛膜要選用薄的,用剪子把笛膜間成長方形,然後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它輕輕揉成一團,打開,用阿膠沾點水塗在笛膜孔,再把笛膜貼上去。不要貼的過松或過緊,那樣笛子的聲音就不好聽了。
近代笛子分南北二派:北派多用吐音、花舌、滑音、剁音等技巧,南派則常用顫音、打音、疊音、振音等技巧。
此外,經過幾十年來大量演奏家的不斷實踐,創造出了諸如循環換氣、循環吐氣、揉音法、包吹法、吼音、打孔音、飛指、大七度揉音、口哨音等一系列特殊的技法。
南派笛子的風格典雅清麗,他們所使用的笛子主要是曲笛。曲笛的管身較長較粗,音色渾厚柔和,清亮圓潤、悠揚委婉,主要流行於中國江南地區。
北派笛子的風格剛勁粗獷,他們使用的笛子主要是梆笛。梆笛的管身較短較 細,音色高亢明亮,它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
笛子的演奏由於技巧、地域的關系,簡單形成兩大流派,一為南派;一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顫、疊、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因此區分了不同的演奏風格,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笛子技巧:
顫音(tr):例如6的顫音相當於演奏67676767一般。
虛顫音:顫音的一種,手指顫動時並末完全蓋住音孔(按半孔)的虛顫手法
波音(w):短顫音的一種,也稱漣音,意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顫指跳躍一次。
疊音(又):例如6的疊音相當於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當於復倚音,是裝飾音的一種,也稱喚音。
贈音:出現在音尾的一種裝飾音,會標示出所“贈”之音高,也稱送音。
打音(丁):將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稱導音。
吐音(TK):用吐尖輕吐的一種技巧,有單吐(T)、雙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種斷奏的技巧。
滑音:音符之間移動的過程是“圓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復滑音。藉助手指移的慢慢打開音孔或慢慢按閉,造成類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藉助氣息控制,達到類似軟綿綿的效果(氣滑音)。
剁音:類似鳥叫聲,各手指同時快速起落,加上頓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花舌(*):利用舌頭自然不斷的震動,造成音符的綿密顆粒感的一種技巧。歷音:類似鋼琴琶音的一種快速音階進行,速度很快的時候,亦能摹仿鳥叫聲。有上、下歷音之分。
強音(>):類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氣息來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頓音:明顯地斷奏,用舌重吐發音。
舌起音:一般在吹奏連線中的第一個音域或沒有連線的音符時,舌尖輕重適度地(比輕吐還要輕微)吐奏一下,與發“提”字聲音時的動作相似,將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
喉音:類似花舌的音響效果,與花舌不同的是震動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塊突起下垂的小舌。發音顆粒較粗糙。
泛音(。):同種指法吹出不同於八度音關系的音,力度介於兩個八度音之間,屬於超吹的一種。
飛指(飛):利用臂力的帶動作用,使一隻手的一指或數指(最多三指)在一個或幾個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動的奏法。可產生強烈的碎音效果。
歷音:由低而高(上歷音)或由高而低(下歷音)急速地逐級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歷音”。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斷,使經歷的每個音都十分清楚,流暢,好象快速上下樓梯那樣一級一級地出現。
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氣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達情緒的激動。
大致一般來說,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氣、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氣的功夫最難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動作干凈、利落、速度平均、靈活、有彈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顆粒感、節奏平均、能持久;唇的功夫就必須注意風門大、小及口勁的適當表現。意之不管什麼技巧,只要練得勤,定能熟能生巧。但最重要的一點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樣的技巧是時候,一定要為音樂負責,否則畫蛇添足,破壞了曲子原有的美感,這是應有的認識。
梆笛
梆笛用於北方梆子戲的伴奏
笛身細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著重於舌上技巧的運用
在演奏上表現了濃厚的地方色彩,在氣息運用上較猛,並採用了急促跳躍的舌打音,強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等特殊技巧。
梆笛善於表現剛健豪放、活潑輕 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北方色彩,這和北方人民所處的地區特點和生活、勞動習慣是分不開的。
多用於北方的吹歌會、評劇和梆子戲曲(如秦腔、河北梆子、蒲劇等)的伴奏,也可用來獨奏。
曲笛
曲笛用於南方崑曲等戲曲的伴奏,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線(即纏絲)笛”,因盛產於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
多為C調或D調。
管身粗而長,音色淳厚、圓潤、講究運氣的綿長,力度變化細致,常採用先放後收,一音三韻,悠揚委婉,演奏的曲調比較優美、精緻、華麗,具有濃厚的江南韻味。
音色潤麗、清晰,音色控制、強弱對比自如,並多應用笛子上的“喚音”、“送音”、“打音”、“倚音”、“顫音”等技術,在氣息運用上要求飽滿均勻,盡量少用吐音斷奏。
曲笛在我國南方廣泛流行,適宜獨奏、合奏,是崑曲等戲曲音樂、江南絲竹,蘇南吹打、潮州笛套鑼鼓等地方音樂中富有特色的樂器之一。
❹ 笛子使用方法說明
豎笛是一種樂器,現在一些小朋友特別喜歡吹奏豎笛,家長也是花費金錢和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豎笛怎麼吹,接下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豎笛的吹法
1、豎笛的構造
豎笛分為三個部分:笛頭、笛身和笛尾。
2、學習怎麼拿豎笛
把豎笛拿起來,然後放在嘴邊。把它輕輕地放在唇間,並用手指拿穩。記住要把左手放在上邊,有一個孔的背面應該正對著自己。
3、練習吹豎笛
需要輕一點吹,可以想像在吹泡泡。在開始吹豎笛時,控制氣流的穩定並輕柔地吹奏是最難也是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如果吹得過猛,就會發出一聲尖銳難聽的聲音。吹得更輕一點可以吹出優美的音響。嘗試用膈肌呼吸並確保吹得均勻,這可以使聲音穩定持續。
4、了解指法圖
一個簡單的指法圖是用來表示豎笛上的單音的。後背的孔叫0孔,從上到下依次為一孔、二孔、三孔、四孔、五孔、六孔、七孔。
要想學會豎笛的吹法,必須要了解豎笛的構造、怎麼拿豎笛、練習吹豎笛、指法圖,這樣才可以更快的學會吹豎笛。
❺ 長笛的使用方法。
您應該指的是長笛的學習和吹奏的方法,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長笛學習和吹奏方法:
一、學長笛的方法
(1)注重自身的條件:學習長笛我們說,不單可以學習到許多音樂知識和長笛的演奏技巧,還可以通過長期的學習使兩只手更加協調。尤其是兩手的無名指,可以得到特殊的、針對性的鍛煉。因此,在學習長笛之前,老師和家長應當檢查一下學生的自然條件是否滿足學習長笛的基本要求,諸如:嘴唇、牙齒、手臂的長短、手指的長短、手指的彎曲靈活性、手腕的自然彎曲形態、無名指和小指的長度等等。特別是對於將來打算進入專業團體的學生來說,以上的自然條件如果都具備的話,那麼將是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2)學習五線譜: 在學習長笛之前,應當適當地學習一點五線譜方面的知識,這樣學習起長笛來就會感到很快捷和便利。有些家長在陪同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最初常常喜歡在五線譜上標注出所對應的簡譜的名稱,事實上這樣做是非常錯誤和不科學的,因為這樣會影響孩子對五線譜的音位固定。
(3)注重長音練習:練習長音是學習長笛基本功練習的重要形式之一。初學者的演奏口型尚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通過長音的練習,可以使口型得以鞏固,耐力加強。長音的練習要求在每次深呼吸後吹奏出一個很長的、很平穩的音來。一般情況下,每個音的時間長度應當不少於15----20秒鍾。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好的呼吸訓練。
(4)重視音階練習:音階練習是長笛基礎訓練中的重中之重,它不單可以練習手指的獨立性、靈活性,而且還可以練習其雙手的協調性。音階練習包括有琶音、分解和弦,練習音階可以熟悉各種調的指法和調性,提高手指的反應能力。
(5)突破重點段落:通常情況下,在一些音階、練習曲和樂曲中,總是有個別的樂句和段落有一定的難度,演奏起來指法不是很順手,或者是節奏方面有些復雜,像這樣的地方通常把它稱為「重點段落」。這些地方是影響我們完整地演奏全曲的障礙,因此,必須將其逐個的攻克。首先要劃定重點段落的位置,然後將其音符、升降符號和節奏搞清楚,接下來選擇合理的指法順序,通過分段攻克的方法就可以化難為易了。在吹奏練習時切記一定要慢慢來,不可以一上來就把速度提高的很快,慢練是解決重點段落的最科學方法和法寶。與此同時,對這一重點段落要不厭其煩地進行反復性練習,有時候練習的次數可能會達到30遍左右,甚至更多,直到把這一段落掌握為止。最後再將全曲連貫起來演奏。
二、常用長笛吹奏方法:
(1)嘴功,長笛和所有吹管樂器一樣,是需要嘴功的。嘴功除了正確的口型外,還必須具備口勁,口勁用來控制高中低音自如的變換,同時在長時間吹奏樂曲時能夠抗疲勞,這當然要經過數年的練習才能具備。
(2)舌功,吹奏離不開舌頭的運用,音頭、各種吐音及特色音色都需要舌頭的運用,特別是吐音是否清晰有顆粒感,需要長期的練習,同時如遇高強度的連續的吐音仍然能夠控制自如則是功力的體現。
(3)指功,長笛是木管中最為靈活的樂器,手指的運用非常重要,干凈准確快速的運用手指來完成各種樂曲、特別是速度快的樂曲則需要手指的長期訓練。
(4)氣功,吹管樂器離不開氣息的運用,正確的氣息習慣的養成也非一日之功,氣息運用得當,對詮釋樂曲、對長笛的音色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吹奏每首曲子之前,先把這首曲子的CD或音頻聽聽,看著譜子,跟著CD唱音符,把正確的節拍和音準牢牢記在腦子裡面,有了前面的基礎,開始用長笛學習演奏就容易多了,平時要訓練長笛基本功,可以把長笛指法表和五線譜對照起來練習各調子的音階,做到快速准確,,就可以演奏自己喜歡的樂曲,要了解自己的技巧能力,不要去演奏那些你技巧根本達不到的音樂,其實演奏長笛是需要很好的基本功的,只要掌握最基本的演奏技巧,例如吹奏音階連音與和吐音到閃電的速度,就可以隨心所欲的遨遊在音樂世界裡面。
最後祝您享受學習長笛的快樂。
❻ 論笛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笛子是我們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最為喜愛的樂器之一。它以自身獨特的音色和韻味,贏得了人們的青睞,要演奏好笛子,正確的運用氣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論笛子的正確使用 方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論笛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論笛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練習笛子的技巧
吹笛子可以坐著吹或站著吹。站著吹時,兩腳自然分開,成八字形,兩腿要放鬆,但不要彎曲。不論站著吹或坐著吹,兩眼都要向前平視,胸部自然挺起,不要挺小腹,兩肩不要向上聳起,這樣既便於呼吸,又能保持肺部的正常活動或健康。
拿笛子時手臂自然抬起,不要過高,也不能夾著,兩臂成45度角。按孔時用手指第一節的指肚按上去,在按孔時必須用手指將發音孔按嚴,否則容易漏氣、吹不響或發音不準。
吹奏時兩腮用力往裡收,不要鼓起來,並把上下唇縮起,嘴角稍微向後面收縮一點,上嘴唇比下嘴唇稍微突出一些。上下嘴唇中間要留一個小孔,我們把小孔稱之為「風門」。
「風門」要對准吹孔,下嘴唇蓋住孔德三分之一,一面讀像「呼」字一樣的聲音,一面吹氣息。可以先在家裡拿一個小口瓶,吹瓶口,在吹笛子就簡單了。不過後來熟練以後就要將「呼」改為「吐」。
貼笛膜時,笛膜要選用薄的,用剪子把笛膜間成長方形,然後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它輕輕揉成一團,打開,用阿膠沾點水塗在笛膜孔,再把笛膜貼上去。不要貼的過松或過緊,那樣笛子的聲音就不好聽了。
論笛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笛子的花舌練習方法
花舌,即打「吐嚕」,是在笛子演奏過程中,舌尖微觸上齶,在呼氣對舌尖沖擊的同時產生連續、快速的顫動而發出的碎音效果,類似「吐嚕」之聲。
花舌是笛子演奏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它適於表現歡快、熱烈的情緒,能增加笛子的音量,狀如急風驟雨,具有強烈的氣勢,另外也能奏得如淙淙流水,歡快流暢。雖然如此,但它卻不像吐音那樣運用廣泛,因為在一首樂曲中,如果花舌過多,則可能使人感到繁雜吵鬧,因此更准確地說,花舌在笛子演奏中,則更多地是擔任點綴的作用。花舌如運用得當,可以有力地表現出樂曲的強弱對比和明麗諧趣的良好效果。
在一般的教材中對花舌的技術介紹大都比較簡單,在演奏實踐中,花舌的技巧也的確比較容易掌握,但在練習中,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在吹奏花舌時,要注意舌根適當用力,稍向後縮,舌尖鬆弛且富有彈性,經過舌尖和上齶間的氣流需急促有力,且要密集連貫。
二是在吹奏花舌時,必須保持正確、穩定的吹奏口型。
三是花舌與吐音的結合要巧妙,一般情況下,長花舌的碎音效果是「吐嚕嚕……」,短花舌則有「吐嚕」和「吐吐嚕」等,需要靈活巧用。另外,顯然用內吐的方法是無法達到以上效果的。
希望會對大家更好的學習笛子起到一個更好的幫助作用。
建議找個鏡子天天對著練,以免口型漏風,氣息過散,因為養成壞習慣以後很難糾正,更重要的一點是影響音質,其次,照鏡子對手型控制和表情以及身體語言的提高也是有幫助的。
初學者買笛子的技巧:購買竹笛與吹奏技巧
初學者,常用F調或G 調的,因為這兩種調的笛子較容易吹響,笛子的常用調有CDEFG,五種調的區別為:CDEFG各調笛子從長到短,音從低到高,各調的開孔距離也會不一樣,C調D調E調笛子較長較粗,為曲笛吹起來氣息要求要高一些,F調G調為梆笛,要細一些,短一些,容易吹響,所以建議初學首先F調或G調
如何吹響笛子?
很簡單,只要能吹響「筆套「這個簡單的小玩意兒,您就已有足夠的天份來 學笛子 了!現在,請先相信自己, 再配合以下說明及方法要領,吹笛是用口將氣息吹進笛子的吹孔而發出的聲音。
吹響它的要領:
1、嘴唇自然閉合,雙手捧著笛子兩端,左手握笛頭,右手握笛尾,將吹孔置於嘴唇下沿,對准吹孔 吹氣。
2、當氣息沖出時,只讓出小空隙使氣息通過,並使成為一束氣柱往吹孔下方斜著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響 筆套一樣。
3、為使氣息沖出時不將兩唇沖開,而致氣息散掉,兩頰肌肉必須用勁,保持氣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來的聲音要求純凈,避免夾雜氣聲。
5、要對著鏡子常練,休會如何對准氣孔,使發音位置正確,不偏不倚,使氣息全部化為笛音。
笛子的基本構造
笛子採用的竹子在陰干以後基本上要經過裁料、上漆、鑽孔、校音、纏線、刻字等工序。笛子的一大特色就是在笛身上往往刻有唐詩以及製作者的名稱。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外呈圓柱形,在管身上開有1個吹孔、1個膜孔、6個音孔、2個基音孔和2個助音孔。
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
笛塞 用軟木材製成的塞子,裝在吹孔上端管內一定的深度里。
笛膜 一般是用蘆葦膜做成的,經揉紋後取一小方塊使用。經過氣流振動笛膜,便能發出清脆、明亮的聲音。
笛孔 分為吹孔、膜孔、音孔。
海底 又稱笛腦,是由笛塞內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內膛,它阻止氣流向上,使口風向下流動,集中發音。
纏絲 使用絲弦,纏於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 道,起保護笛身以免炸裂的作用。
飄穗 系於助音孔上的裝飾品,通常用絲帶編成。
鑲口 通常在笛身左端(或兩端)鑲以牛骨或象牙,稱為鑲口。
論笛子的正確使用方法相關 文章 :
★ 論笛子的正確使用方法是什麼
★ 笛子的正確技巧和吹法是什麼
★ 如何使用剛買的笛子的方法
★ 笛子入門基礎
★ 笛子的正確技巧和吹法是什麼(2)
★ 初學者該如何正確學習笛子
★ 學吹笛速成方法技巧大全
★ 笛子的高音應該怎樣吹才正確
❼ 笛子怎麼吹
轉載:怎樣吹響笛子呢?
很簡單,只要能吹響「筆套「這個簡單的小玩意兒,您就已有足夠的天份來學笛子了!現在,請先相信自己, 再配合以下說明及方法要領,吹笛是用口將氣息吹進笛子的吹孔而發出的聲音。吹響它的要領:
1、嘴唇自然閉合,雙手捧著笛子兩端,左手握笛頭,右手握笛尾,將吹孔置於嘴唇下沿,對准吹孔 吹氣。
2、當氣息沖出時,只讓出小空隙使氣息通過,並使成為一束氣柱往吹孔下方斜著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響 筆套一樣。
3、為使氣息沖出時不將兩唇沖開,而致氣息散掉,兩頰肌肉必須用勁,保持氣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來的聲音要求純凈,避免夾雜氣聲。
5、要對著鏡子常練,休會如何對准氣孔,使發音位置正確,不偏不倚,使氣息全部化為笛音。
幾個專用名詞的解釋:
1、何謂「風門」? 風門是指上、下唇間的小孔。吹低音時風門要大,吹高音時風門要小。吹強音時風門要大,吹弱音時風門要小。
2、何謂「口勁」? 口勁是控制唇部松緊的肌肉伸縮力。通過口勁的松或緊,達到控制音量、音色、音高的目的。在初學時,用一般的口勁,隨著練習的進度,逐步提高控制的能力。
3、何謂「口風」? 口風是指吹氣的強度及用氣的流量。
4、何謂「筒音」? 筒音是指告訴你笛子的指孔現在要全按作1或2或其它的「指法」提示。
5、何謂「小工調」、「正宮調」? 「小工調」是全按作5的指法;「正宮調」是全按作2的指法
笛子演奏中的姿勢問題
吹笛要講究姿勢,這不僅僅是演奏形象問題,更重要的是為了適應演奏者的生理特點,充分發揮技巧,更好地表現音樂內容。南派竹笛大師趙松庭先生曾經在其《笛藝春秋》一書中,提出了一個關於姿勢要領的口決:風門正,笛身平,頭要直,胸要挺。姆指小指相扶持,莫使笛子柳搖金。 虎口之間可容蛋,關節舒暢手才靈。六指按孔要嚴密,指指放鬆成弧形。高低起落有規格,多餘動作丟干凈。口勁松緊隨我意,口風粗細由我心。雙臂張開四十五, 青龍白虎全都行。演奏姿態忌做作,嚴肅認真見真情。(其中青龍、白虎指的是左撇子持笛叫左青龍,右撇子叫右白虎。)另外須注意「小指輕貼笛身」是持笛的需要,也是日後增加音孔的需要,初學者手指一定要擺好位置。「指指放鬆」亦是重點,持笛手指最忌僵直,僵直則欠缺彈性。關於坐姿或立姿,大致需要身體稍側向右方,面向正前, 兩眼平視前方,下頜微微抬起,胸部自然挺起,腹部放鬆,兩腳自然分開呈小八字形。持笛向左向右其實都一樣,只是國際上由於波姆式長笛的廣泛採用,樂器構造一律向右,因此, 初學者以右方持笛為宜,習慣左方持笛者亦無妨。 另外,趙先生對於呼吸要領亦有一訣,與姿勢略有相關: 雙肩不可上下動,胸腹同時來擴張。緩吹平吹全身松,腹肌不必空自忙。急吹超吹勁往下,丹田鼓氣力度強。口鼻兼用看需要,切忌呼吸有聲響。莫到無氣才吸氣,始終要有餘氣藏。強而不噪弱不虛,均勻呼氣流水長。 最後,提醒自己養成以笛就人的好習慣,千萬不要以人就笛。
笛膜的選用及粘貼
笛膜的種類、品牌眾多,有人用竹膜(品質差、缺乏韌性、彈性、易吹破是其缺點)也有人演奏邊疆民族音樂時使用羊腸膜(振動不良、音色較硬或悶,別有一番風味),但是人們大都采自蘆葦管內壁之上葦膜(也稱管膜),由於質地細致,韌性佳,彈性又好, 發音明亮清脆,振動情形良好,而廣受歡迎。市面上可買的笛膜品牌常見的大致有一般的管膜、佳音牌笛膜、敦煌笛膜、百花牌笛膜、安徽龍潭湖笛膜...不管是哪種牌子的笛膜,選用時以細白、半透明、無雜質或纖維和膜為上選,以目前葦膜產地的質量來看,要數安徽 的五河、小溪、淮南一帶的葦膜為最佳,由於當地土壤關系,那裡的葦膜厚薄均勻,富有彈性,是專業笛子演奏家 理想的笛膜。(近來俞遜發先生介紹的「明貴笛膜」品質相當好)笛膜的運用,首先是選擇黏合劑,目前使用的有阿膠、驢皮膏、黃魚膠、樹脂、白芨... 等,何膠、白芨最常使用,一般中葯店、葯材行皆可購得。由於笛膜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縮性和吸水性,貼好的笛膜還會有一定程度的自動還原,所以貼膜時可稍偏緊些,等它自動還原後,笛膜的松緊度為適中,能發出悅耳的聲音,但是如果要隨貼隨用的時候,笛膜就要放鬆來貼。 貼膜時,先剪下一正方形的笛膜,使笛膜本身的纖維與笛子的纖維平行、重疊,再用阿膠沾水塗在膜孔四周,用左右手大姆指和食指捏住笛膜兩側,拉出與葦膜纖維紋路成垂直的皺紋,而後慢慢地往下側按貼上,調整均勻後按住一下子,即告完成。 笛膜的收藏要注意防潮、防曬,笛膜變黃、變老、失去彈性時要更換使用。(新鮮的笛膜如需保存長久,可將笛膜用塑料袋包好放進冰箱冷藏室中即可常保新鮮
笛子演奏中的技巧問題
笛子的演奏由於技巧、地域的關系,簡單形成兩大流派,一為南派;一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顫、疊、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因此區分了不同的演奏風格,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笛子技巧:
顫音(tr):例如6的顫音相當於演奏67676767一般。
虛顫音:顫音的一種,手指顫動時並末完全蓋住音孔(按半孔)的虛顫手法
波音(w):短顫音的一種,也稱漣音,意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顫指跳躍一次。
疊音(又):例如6的疊音相當於717 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當於復倚音,是裝飾音的一種,也稱喚音。
贈音:出現在音尾的一種裝飾音,會標示出所「贈」之音高,也稱送音。
打音(丁):將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稱導音。
吐音(TK):用吐尖輕吐的一種技巧,有單吐(T)、雙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種斷奏的技巧。
滑音:音符之間移動的過程是「圓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復滑音。藉助手指移的慢慢打開音孔或慢慢按閉,造成類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藉助氣息控制,達到類似軟綿綿的效果(氣滑音)。
剁音:類似鳥叫聲,各手指同時快速起落,加上頓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
花舌(*):利用舌頭自然不斷的震動,造成音符的綿密顆粒感的一種技巧。 歷音:類似鋼琴琶音的一種快速音階進行,速度很快的時候,亦能摹仿鳥叫聲。有上、下歷音之分。
強音(>):類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氣息來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 頓音:明顯地斷奏,用舌重吐發音。
舌起音:一般在吹奏連線中的第一個音域或沒有連線的音符時,舌尖輕重適度地(比輕吐還要輕微)吐奏一下,與發「提」字聲音時的動作相似,將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
喉音:類似花舌的音響效果,與花舌不同的是震動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塊突起下垂的小舌。發音顆粒較粗糙。
泛音(。):同種指法吹出不同於八度音關系的音,力度介於兩個八度音之間,屬於超吹的一種。
飛指(飛):利用臂力的帶動作用,使一隻手的一指或數指(最多三指)在一個或幾個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動的奏法。可產生強烈的碎音效果。
歷音:由低而高(上歷音)或由高而低(下歷音)急速地逐級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歷音」。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斷,使經歷的每個音都十分清楚,流暢,好象快速上下樓梯那樣一級一級地出現。
腹震音(—):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氣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達情緒的激動。
大致一般來說,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氣、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氣的功夫最難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動作干凈、利落、速度平均、靈活、有彈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顆粒感、節奏平均、能持久; 唇的功夫就必須注意風門大、小及口勁的適當表現。意之不管什麼技巧,只要練得勤,定能熟能生巧。但最重要的一點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樣的技巧是時候,一定要為音樂負責,否則畫蛇添足,破壞了曲子原有的美感,這是應有的認識。
❽ 如何使用笛子
笛子是用來演奏的
當然也可以偶爾用來防身
廢舊的笛子還可以用來燒柴 燒烤
演奏的時候需要先貼笛膜
調整音準後才可以演奏
❾ 長笛的使用方法。
長笛樂器有三截組成,即笛頭、笛身和笛尾。裝卸樂器時應注意,不要用力過猛。手在抓握長笛時,力量要分布均勻,不要把力量集中在某個手指上,防止鍵子、墊子變形,影響密合度。每次用完樂器後,要清除管體內的水分,可用一塊手帕或紗布纏在樂器隨身帶的清潔棒上。然後插入管體內慢慢轉動,上下來回擦幾次即可。墊子如有潮濕的,應及時去掉水分。方法是用一張吸水紙,夾在鍵子與音孔之間,手壓鍵子,使紙與墊子充分接觸,把水吸干。然後用軟布或干凈紙夾在鍵子與音孔之間,輕輕把鍵子壓下,力量不要過重,來回拉幾次軟布或紙,使每個墊子達到清潔干凈。如果長期不清理,污垢積攢過多後,就會起到粘帶作用,影響鍵子的開合速度。所以一定要做到定時清潔,至少每個月一次。還要經常查看樂器,從上到下的檢查一下鍵子有無異常現象,螺絲有無松動。如有松動的螺絲,要及時擰緊,防止丟失,影響正常使用。樂器用完後一定要放回盒內,不要亂放,防止磕碰。不要拿樂器追逐打鬧。每個月要給樂器上一次油,白油或縫紉機油都可以,在按鍵的接頭活動部位滴上一滴油,不要過多。尤其是大拇指按的「b7」鍵,最容易出現不靈活現象,因而要更加註意,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上完油後,要上下按動幾次鍵子,讓油充分滲進去。鍵子表面若沾上油,可用軟布擦掉。如果樂器被雨淋後,要及時清除樂器上、鍵子上、墊子上的水分,及時上油加以保護。要特別注意,在給鍵子上油時,一定不要上銅管活塞油 。因銅管活塞油屬水質油,上後會加速鍵子生銹。
還要注意反射板的位置。吹口裡的反射板位置如果偏離的話,音準就會受到影響。可用樂器隨身帶的清潔棒來檢查反射板位置是否正確。方法是將清潔棒插入吹管的管體內,檢查清潔棒上方的刻度是否對准了吹口中央。如向上偏移,可松開頂帽,將反射板向下按,再鎖緊頂帽螺絲,如向下偏移,可直接擰頂帽,使至合適為止。如果是舊長笛,因長期使用,反射板中間夾的軟木,就會出現縮小松動現象,密封就會受到影響。密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音質、音色的好壞。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進行修理,如果來不及修理,可臨時性的進行一下處理。第一個方法是:先把頂帽螺絲擰下來,把堵頭整個取下,然後把堵頭放在開水裡浸泡幾分鍾,是之膨脹後,拿出來清除掉水分,把螺絲處上點油 ,再安裝好調到合適位置就行了。第二個方法是:把堵頭取下後,在軟木上纏幾層紙,再裝上即可。等有時間時再送專業人員修理。
另外,短笛樂器和長笛樂器基本相同,長笛是三截,短笛是兩截,有的短笛笛頭與笛身連接處有軟木來做密封。如使用的是這種樂器,應經常塗些凡士林潤滑油進行保護。
❿ 笛子怎麼吹
1、首先要認識笛子,學會發音孔『』
注意事項
體會嘴唇與瓶口的相對位置,注意氣流的勁頭有多大,注意氣束吹向瓶口邊緣的角度,這種種感覺,都是吹響笛子的感覺;當氣息沖出時,只讓出小空隙使氣息通過,並使成為一束氣柱往吹孔下方斜著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響 筆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