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食用菌接種器製作方法

食用菌接種器製作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8 00:17:02

A. 你知道哪些關於食用菌制種技術的知識

‍‍

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繁衍後代依靠孢子,孢子借風力傳播到適宜的環境下,萌發成菌絲體,菌絲體生長繁衍到生理成熟後,在一定的條件下,就可形成子實體。在人工栽培食用菌時,孢子雖然是它的「種子」,但一般不用孢子直接播種(有些為異宗配合),而是用孢子或子實體組織細胞經培養萌發形成的純菌絲體作為播種材料。因此,通常所指的菌種,實際上是經過人工培養並進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純菌絲體。制種是食用菌生產最重要的環節。菌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食用菌的產量和質量。優良菌種包含兩大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菌種本身的生物學特性,如高產、優質、抗逆性強;二是指菌種純度高、無蟲害、無雜菌。因此培育優良的菌種,是提高食用菌生產水平的重要環節。

人工培養的菌種,根據菌種培養的不同階段,可分為母種、原種和栽培種3類。一般把從自然界中,首次通過孢子分離或組織分離而得到的純菌絲體稱為母種,或稱一級種。它是菌種類型的原始種。原始母種通過移接(轉管)成數支試管(斜面)種,這些移接的試管種,亦可稱為母種。把母種接到木屑、穀粒、棉子殼、糞草等瓶(袋)裝培養基上培養而成的菌種稱為原種,或稱二級種。它是母種和栽培種之間的過渡種。把原種擴接到相同或類似的材料上,進行培養直接用於生產的菌種稱栽培種,或稱三級種。

食用菌的菌種生產,一般按三級菌種的生產程序,基本上是按菌種分離→母種擴大培養→原種培養→栽培種培養的程序(工藝流程)進行。

‍‍

B. 什麼是食用菌一級種二級種三級種一級怎麼接種二級怎麼接種回答可以短我不要復制的!問題有點苛刻!不

1、先說說什麼是食用菌一級種,二級種,三級種。
目前食用菌一級種、二級種、三級種並沒有專門的定義。
這種說法主要是為便於從生產的角度上區分菌種制種工藝而提出的一種說法。
一級種指試管種(也可以稱作母種),採用營養瓊脂斜面作為培養基。
二級種指由試管種轉接的非試管菌種,採用穀物、棉籽殼、木屑等為主料的培養基。瓶裝或袋裝均可,但瓶裝相對較為可靠,雖然成本較高。
三級種指由二級種轉接的菌種,製作方法及培養基與二級種相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樣的。

這三者之間最直觀的區別在於用來轉接的菌種不同,一級種由試管轉試管,二級種由試管轉瓶子或袋子,三級種由瓶子(袋子)轉瓶子(袋子)。

在實際生產應用中,大規模生產種一般為三級種,相對經濟,制種工作量也相對較低。也有用二級種作為生產種的,但是需要做的一級種量較大,技術要求也較高,對母種制種與種性保持壓力較大。

2、一級種如何轉接成二級種?
一級種轉接二級種的方法很簡單,用專用接種鋤(用電焊條去除焊粉後的鋼條,一頭燒紅錘扁後,彎成鋤頭狀)將試管種分成花生米大小的菌種塊,在無菌條件下移接到經滅菌冷卻好的二級種培養基上,在適當的溫度下培養就好了。

以上所說的都是相對於固體菌種而言,液體菌種就另當別論了。

C. 食用菌制種技術的設備及程序

試管有多種規格,常用的是21mm×200mm、25mm×200mm。
菌種瓶一般容量是750ml、口徑3cm的玻璃瓶,也有用罐頭瓶、廣口瓶生產的。效果以前種規格為好。但均要求能耐高溫、高壓,並要無色透明,便於檢查菌絲生長和雜菌污染情況。
生產菌種的塑料袋要求用聚丙烯薄膜袋,常用的規格是17cm×34cm。塑料頸圈高3cm,直徑3.5cm。用橡皮筋或塑料繩扎口。
葯物天平、托盤式天平,稱量1000g,感量-1.0g;扭力天平,稱量100g,感量0.01g;分析天平,稱量100g,感量0.1—1.0g。可根據不同要求選用。
孢子收集器是用來採收菌類孢子的一種裝置,包括底盤、培養皿、三角架、紗布及有孔燈罩或鍾罩等。
拌料設備主要有拌料機、鐵鏟等。
裝料設備主要有裝料機、鐵鏟等。 主要有滅菌鍋。滅菌鍋是一個可以密閉並能耐受一定壓力的金屬鍋。鍋底(或夾層)盛水,加熱後由於鍋內(夾層)蒸汽增加而壓力加大,溫度或高,從而殺死鍋內容物的雜菌菌體及孢子,達到滅菌的目的。滅菌鍋有兩種:
1.高壓蒸汽滅菌鍋,具有滅菌時間短,效果好,省燃料等優點。缺點是投資較大,工廠生產的手提式、直立式、卧式等,也有用鋼板自製的。
2.土蒸鍋,是自製的常壓蒸汽滅菌鍋。 接種設備有接種箱、接種室、超凈工作台、負離子發生器
接種箱用木材和玻璃製成,要求密閉。接種箱的前後裝有兩扇能啟閉的玻璃窗,下方開兩個小洞口,洞口裝有布袖套。箱的大小可自行決定,以方便操作為宜。接種箱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成本低,且體積小,便於消毒徹底。
接種室要求密閉、乾燥,體積5m3—7m3為宜,外面應設有一間緩沖室,兩室的上方要求安裝紫外線滅菌燈及日光燈。
超凈工作台是利用過濾滅菌的原理,先將空氣過濾,得到無菌空氣,然後將無菌空氣從風洞處打出,使工作台范圍內成無菌狀態。
負離子發生器是採用強電離對空氣進行滅菌的一種新方式。通過電離使用菌體蛋白質和核酸變性死亡,滅菌效果較理想。 培養設備有培養室、電熱恆溫培養箱。
培養室是培養菌種的場所。室內裝有放置菌種的架子。要求乾燥向陽,房間不宜過大,面積20—25m2,以培養5000—6000瓶菌種為宜 。
電熱恆溫培養箱是採用自然對流通外式的結構,冷空氣從底部風孔進入,經電熱器加溫後,從兩側對流孔間上升,並從內膽左右側小孔進入內室,再經箱頂的封頂蓋調節,使內室溫度均恆。
溫度計、濕度計。用來觀察培養室、栽培室等處溫度、濕度、以便根據情況加以調節。常用的有棒形溫度計和干濕球溫度計。 (一)菌種的概念和類型
在自然界中,食用菌繁衍後代依靠孢子,孢子借風力傳播到適宜的環境下,萌發成菌絲體,菌絲體生長繁衍到生理成熟後,在一定的條件下,就可形成子實體。在人工栽培食用菌時,孢子雖然是它的「種子」,但一般不用孢子直接播種(有些為異宗配合),而是用孢子或子實體組織細胞經培養萌發形成的純菌絲體作為播種材料。
因此,通常所指的菌種,實際上是經過人工培養並進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純菌絲體。
制種是食用菌生產最重要的環節。菌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食用菌的產量和質量。
優良菌種包含兩大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菌種本身的生物學特性,如高產、優質、抗逆性強;二是指菌種純度高、無蟲害、無雜菌。因此培育優良的菌種,是提高食用菌生產水平的重要環節。
人工培養的菌種,根據菌種培養的不同階段,可分為母種、原種和栽培種3類。一般把從自然界中,首次通過孢子分離或組織分離而得到的純菌絲體稱為母種,或稱一級種。它是菌種類型的原始種。原始母種通過移接(轉管)成數支試管(斜面)種,這些移接的試管種,亦可稱為母種。把母種接到木屑、穀粒、棉子殼、糞草等瓶(袋)裝培養基上培養而成的菌種稱為原種,或稱二級種。它是母種和栽培種之間的過渡種。把原種擴接到相同或類似的材料上,進行培養直接用於生產的菌種稱栽培種,或稱三級種。
(二)制種的程序
食用菌的菌種生產,一般按三級菌種的生產程序,基本上是按菌種分離→母種擴大培養→原種培養→栽培種培養的程序(工藝流程)進行。

D. 如何製作食用菌菌種

食 用 菌 制 種 技 術
江蘇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 Tel:0516-88939450

(一)母種的制備 用試管製成斜面培養基,並接種原始試管種(保留種,並用於生產的母種即為生產母種,可用於擴接原種。
1.培養基配方 配方一 綜合馬鈴薯培養基 馬鈴薯 20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氫二鉀2克 硫酸鎂0.5克 維生素B1 10毫克 瓊脂20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配方二 合成培養基 馬鈴薯 2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二氫鉀2克 蛋白腖10克 牛肉膏5克 酵母膏5克 硫酸鎂0.8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2.培養基製作方法 先將馬鈴薯洗凈去皮切成簿片,稱取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鍾,用4層紗布過濾,取其濾液並補足水至1000毫升,加入瓊脂20克,再加熱,瓊脂溶化後,再加入其它配方中的葯品。 培養基的分裝,應在培養凝固前進行(瓊脂培養基40℃凝固)一般用漏斗,或分裝瓶,下端連接一段軟橡皮管,橡皮管下面再連接一水段玻璃管,在橡皮管上安裝一個止水彈簧夾,分裝時將玻璃管細口插入試管內,但不要碰到管壁,每支試管裝入量為度管長度1/4。裝好後塞上棉塞,每10支試管扎一捆,棉塞上用塑料紙封紮好,用線繩捆紮起來。
3.滅菌 將分裝後的試管扎捆好,放入高壓蒸氣滅菌鍋,在1.1kg/C㎡壓力下(鍋入溫度達121℃)滅菌30分鍾,使微生物包括芽孢全部殺死。待壓力降到0度時,慢慢放出鍋內氣體,趁培養基沒有凝固時,將試管擺成斜面。
4.接種、培養 通過無菌操作方法將菌種接入試管斜面上,置28℃、3天後將溫度降至24℃繼續培養,7—15天左右,菌絲長滿整個試管斜面,即成(生產)母種。
(二)原種、制備 母種接種到原種培養基上,進行擴大繁殖育種即為原種,原種一般採用廣口瓶或袋裝。
1.培養基配方 配方一 木屑麩皮培養基 闊樹木 78% 麩皮 20% 糖 1% 石膏粉 1% 水 65%
配方二 棉籽殼木屑培養基 棉籽殼 80% 木屑15% 糖 1% 麩皮 5% 過磷酸鈣 3% 石膏粉 1%
2.拌料與裝袋 選用新鮮無霉變原料,根據生產所需的數量,計算配料總量,將麩皮、石膏粉均勻的混合在培養料里,糖和過磷酸鈣溶於水後,按上述乾料量加入水,比例為1:1、3拌勻,培養料含水量60%為宜,含水量以手緊握培養料指縫間有水欲滴為宜。堆悶30分鍾後,裝瓶(袋)。用機械或人工裝袋稍加壓實,在袋口外套入塑料環,形成象瓶子一樣,然後在袋口內塞松緊適宜棉塞、或用牛皮紙包紮好。
3.滅菌 原種滅菌方法有兩種,高壓滅菌和常壓滅菌。高壓滅菌又稱加壓蒸氣滅菌,滅菌原理:在高溫(121℃以上)、高壓(1.1公斤/C㎡)條件下滅菌2~3小時,將芽孢在內的微生物全部殺死。常壓滅菌稱流通蒸氣滅菌,由於滅菌設備、條件和基本因素的不同,溫度變動在90~103℃之間,其熱力、穿透力不強,在一定溫度下維持足夠時間達到滅菌目的,通常在100℃下維持10~12小時。
4.接種與培養 不論用接種箱或接種室接種,在接種前,需對接種箱或接種室用0、2%的來蘇水或漂白粉進行消毒處理,然後將滅菌過的料瓶(袋)放在箱內,用煙霧劑密閉薰蒸消毒。接種室消毒,一間房需點燃3盒50克規格煙霧劑;接種箱消毒每次僅用重量為4克,一支母種試管可接4—6瓶(袋)原種。將接種後的菌種瓶(袋)放入發菌室培養。培養室溫度22~26℃,相對濕度70%以下,發菌期間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原種從接種到菌絲長滿瓶(袋)需30—40天。
(三)栽培種制備 原種進一步擴繁,即為栽培種。栽培種一般採用塑料袋制備,用無棉蓋體封口。一瓶原種可接50-60瓶(袋)栽培種。栽培種培養基配方及拌料、裝袋、滅菌、接種、發菌管理與原種相同。

E. 誰知道食用菌菌種的製作技術啊

雙孢菇具有品質優良,口感好,投資少,效益高的特點,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每667 m2經濟效益達1.2萬元,其栽培技術:
一、准備培養料及配方,以栽培100m2計算,需備優質干麥秸1500kg,干牛馬糞600kg,磷肥50kg,尿素15kg,石膏粉25kg,碳酸鈣12.5kg。
二、培養料的堆制與翻堆
(一)堆制培養料的全過程需要25天左右,建堆時間在播種前期5天進行。
(二)堆制與翻堆。培養成料堆制選在地平、不存水、無污染、有水源的地方;建堆前2-3天,將麥秸浸水後撈出,逐層均勻撒入1.5石灰粉,再將麥秸堆成長方形大堆,逐層踏實,同時將馬糞土預濕;建堆時先在堆料場上鋪一層濕好的麥秸,厚薄15-20cm,然後再在麥秸上撒一層糞,共計10-12層,從第二層開始適量加水,分四次進行翻堆,第一次在建堆後的第七天進行,以後每次間隔5-6天,每次翻堆嚴格按技術要求進行。
三、播種
(一)播種時間:外界溫度在25℃左右,料溫在28℃以下適合播種,根據我市氣溫狀況9月5目前為宜。
(二)播種量:每 m2接種500g/瓶。
四、播種後覆土前的管理
(一)播種後,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如料溫超過28℃,棚內溫度超過30℃,適當通風降溫。
(二)播種後4-10天內,要及時微量通風,如濕度在70%左右,屬於偏低,可用紙蓋在料面上,再用1%的石灰水噴在紙上,至紙濕而不積水為止。
(三)播種10日後及時把紙拿掉,15-20天後菌絲基本長滿料層時即可覆土。
五、覆土及覆土後的管理
(一)覆土:按100m2計算需2.5m3土,在土中拌入50kg磷肥,1-2石灰粉,用水滲透,抓起成團,撒下散開為宜,把土均勻地鋪在料面上,厚度在2-2.5cm為宜。
(二)覆土後的管理
1、水分:覆土層的含水量一般在20%最佳,在菇蕾長成米粒大時,噴一次出落水。
2、濕度:覆土後要求空間濕度在80-90%之間。
3、溫度:菌絲體生長適溫13-18℃,實體生長適溫13-18℃。
4、適時採收:採收直徑2-4cm。
專家預計,今年我省食用菌價格會繼續上漲,但平菇會逐漸被姬菇、秀珍菇、白靈菇取代,這主要是因為平菇的品質在下降,價格可能略有下降。而一些口感好、營養價值高的食用菌如杏鮑菇、姬菇、秀珍菇、白靈菇、茶樹菇則會大受消費者歡迎,比2005年的銷量肯定會翻一番,尤其是雙孢菇的市場佔有量會大幅度增加,種植珍稀食用菌定會有一個好收成。目前雙孢菇批發價在2.7~3.5元/斤之間。

F. 食用菌接種時,接種棒要在酒精燈上來回灼燒滅菌,可是這樣接種棒也會變燙,對菌絲完全沒影響么

如果接種工具太燙的話,就會燙傷菌絲。灼燒滅菌以後可以稍作冷卻。也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冷卻。然後再接種就沒事了。

G. 求教:食用菌菌種製作過程中PDA培養基的成分構成及製作方法

其配方是去皮馬鈴薯200克,葡萄糖20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一級種培養基配方略有不同,但生產工藝和製作方法基本相同。以馬鈴薯培養基製作方法介紹如下:
①將馬鈴薯洗凈去皮(已發芽的要挖掉芽眼),稱取200克切成薄片,置於鋁鍋加水煮沸30分鍾,用4層紗布過濾取汁,補足水分到1000毫升;瓊脂20克,剪碎後加入馬鈴薯汁液內,微火加熱,不時攪拌直至瓊脂全部溶化,再加入葡萄糖,稍煮幾分鍾,其液汁裝入試管。
②趁熱分裝入管,裝量為試管長度的1/4—1/5,緊塞棉塞。分裝時應注意不使培養基黏附在試管口上,以免雜菌感染。
③及時高壓滅菌,滅菌時將試管每10支紮成一捆,棉塞一端用牛皮紙包好,直立放入高壓鍋內進行蒸汽滅菌,當壓力達0.O5兆帕時,打開排氣閥,使壓力降至「0」,繼續加熱,在0.110兆帕的壓力下保持30-35分鍾,待壓力表自動降到「0」時再打開鍋蓋,取出試管趁熱擺斜面。
④試管取出後趁熱將試管口一端墊高,斜靠在桌上的小木棒上,使管內培養液斜面上長度達2/3—3/5,試管上面覆蓋毛巾,冷卻後即成斜面固體培養基。
⑤滅菌後置常溫下48小時,未發現有雜菌產生,即可接種、培養,長滿菌絲後即可轉管或轉接原種。

H. 食用菌接種箱怎樣製作

一般農村都是找木匠製作。你可以在網路圖片搜索接種箱。就可以看到相關的圖片。

I. 求食用菌接種箱的製作方法

接種箱分單人和雙人接種箱,一般以雙人接種箱最為普遍,製作材料一般以木方條三合板,和玻璃。箱體上窄下寬,長140CM,寬88CM,箱頂至箱低高80CM,箱腿四隻高66CM,箱頂寬40CM,箱低寬88CM,箱體正背面用可供觀察箱內操作的玻璃窗,正面的玻璃窗要是活動的,以便開啟放取培養基和相關物品。每扇窗各裝三塊玻璃,前後各一扇。由於上窄下寬自然形成一定的斜坡便於觀察。箱體前後各開兩個直徑20CM的操作孔並裝上布袖套,以便操作時過濾外界雜菌塵埃。操作孔之間的距離是40CM。箱內裝有日光燈和紫外線燈各一盞。製作要求嚴格密閉不透風。

閱讀全文

與食用菌接種器製作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聯想增霸卡安裝方法 瀏覽:935
手機照片定製方法 瀏覽:248
人正確的呼吸方法 瀏覽:143
常用肌松檢測方法 瀏覽:838
access有什麼方法關閉 瀏覽:486
筋膜炎的胳膊痛康復鍛煉方法 瀏覽:277
管路中活接連接方法 瀏覽:365
如何堅持日更的方法 瀏覽:520
白醋豐胸的正確方法如下 瀏覽:266
女生如何減肚子上的肉肉最快方法 瀏覽:136
最簡單打領帶的方法 瀏覽:919
教學方法要樹立什麼的觀點 瀏覽:977
企業如何開展口碑營銷的傳播方法 瀏覽:541
服務百姓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瀏覽:897
蹲坑改馬桶的最佳方法深圳 瀏覽:811
簡單的瘦腿方法有幾種 瀏覽:807
疥瘡治療最佳方法 瀏覽:471
模擬樹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05
如何使用四種方法識別高考試卷 瀏覽:654
美的十匹空調e1解決方法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