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香附是一種野生的中草葯,但是它的葯用價值不能使人忽略它,它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等多重功效,但不僅僅於此,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吧!
四制香附
香附別名莎草、大香附、土香、水香棱、地藾草,為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三棱形,高40厘米;葉近基生出,細長,呈線形,略比莖短,約20厘米。葉脈平行,中脈明顯,春夏開花抽穗。莎草多生於山坡草地或水邊濕地上,在中國廣大地區都有分布。
香附辛微苦甘,它是一種可以入葯的中草葯。它可以理氣解郁,調經止痛。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寒疝腹痛,乳房脹痛。它對於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因此也備受大家的歡迎。
四制香附是對香附進行了一些加工,以用來延長香附的期限。四制香附的主要原料還是香附,它是將取凈的香附用米醋、童便、黃酒、煉蜜(加開水烊化),充分拌炒至干透取出的(每生香附100斤,用米醋、黃酒、童便各12.5斤,煉蜜6斤)。四制香附也是人們食補和葯用經常使用的。
炒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1、抑制子宮
流浸膏能抑制兔、貓、犬等離體子宮的收縮,對子宮平滑肌起鬆弛作用,與當歸相似,但力較弱。
2、雌激素樣作用
對去卵巢大鼠皮下注射和給葯,均能使上皮角質化。提示香附有弱的雌激素樣作用。並以揮發油香附烯作用最強,其次為香附酮。其所含揮發油倍半萜烯類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活性。這些都與其調經止痛有關。
3、解痙和促進膽汁
醇提物對回腸平滑肌有直接的抑製作用,對組胺噴霧所致豚鼠支氣管痙攣有保護作用。
4、解熱
醇提物對酵母菌引起的大鼠發熱有解熱作用。39分鍾後可明顯降低大鼠正常體溫。較氯丙嗪的降溫作用強,但作用時間較短。
5、鎮靜
揮發油小鼠腹腔注射閾下劑量的戊巴比妥鈉有協同催眠作用。揮發油家兔靜注後,翻正反射迅速消失,痛反應、角膜反射迅速消失,並有四肢強直現象。
6、抗炎
醇提物大鼠腹腔注射,對角叉菜膠和甲醛引起的足腫脹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其作用比氫化可的松5~l0mg/kg為強,有效成分為香附三萜類化合物。
7、鎮痛
醇提物小鼠皮下注射,能明顯提高痛閾。香附三萜類化合物5ml/kg灌胃的鎮痛效果,與乙醯水楊酸30mg/kg相當。
8、降壓和強心
醇提物20mg/kg麻醉犬靜注,血壓緩慢下降,可持續0.5~1小時。香附醇提物皮下注射低濃度對離體、在體蛙心、貓心有強心和減慢心率作用,其強心的有效成分與生物鹼、黃酮、苷類、酚類等均有關。
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香附有理氣解郁、調經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腹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而醋香附是香附醋制而成,不僅理氣止痛的作用加強,在治療肝鬱氣結所致的月經不調、胸腹脹痛方面也是有奇效。
經過醋制的香附,還具有散結的作用,在李時珍的著作中有寫到「醋浸炒,則消積聚」。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香附在經過醋制之後,功效是有發生變化的。
不僅如此,香附在經過醋制之後,葯性也會發生一些變化。生香附在不少人看來是性質平和的,不寒不燥,但在《醫學入門》中有寫到,生香附「醋浸炒則熱」,也就是說,經過醋制的香附,葯性是溫性的。
香附豆腐湯
材料:
制香附、豆腐、姜、蔥、鹽、素油
做法:
1、制香附去雜質、洗凈;豆腐洗凈切塊;姜切片;蔥切段。
2、炒鍋加熱,加入素油燒至六成熟,下蔥、姜炒香。
3、繼續往鍋中注入清水,放入制香附,大火燒開,放入豆腐、鹽。
4、繼續煮大約五分鍾,湯汁出味即可。
蘆根香附豆腐湯
材料:
制香附、蘆根、豆腐、豆苗、火腿腸、香油、蔥、雞精、鹽
做法:
1、制香附去雜質洗凈;蘆根洗凈切段;豆腐洗凈切塊;火腿腸切片;豆苗擇洗干凈。
2、炒鍋加熱,放入鮮湯、蘆根、制香附燒約15分鍾,後加入火腿片、豆腐煮開。
3、最後放入鹽、雞精、香油、蔥花、豆苗,再次煮沸即可。
香附側柏葉洗頭
香附側柏葉有一定的治療脫發功效,特別是針對血熱生風型斑禿脫發等體質偏熱的脫發。體質偏熱人群肝火旺盛消耗陰血不能濡養頭發,同時導致包括體內的其它臟腑功能失調及情志失常等連鎖反應,易形成斑禿脫發。側柏葉屬寒性,歸肝、肺、大腸經,具有涼血止血、散腫熱、鎮靜等作用,因此適合體質偏熱者預防脫發。
香附側柏葉對治療白發也有一定的作用。體質偏熱人群早生白發的原因是血熱,用香附側柏葉洗頭可以預防此類白發,還可以烏須發、涼血止血、散熱毒,改善肝和血液。
香附茶的功效與作用
1、疏肝解郁
香附茶可疏肝理氣,有養肝護肝的作用,對於肝氣郁結所致的胃腹脹痛,均有一定的.療效。
2、調經止痛
香附茶具有調理氣血的作用,能夠解決因肝氣郁結所致的月經不調以及痛經的問題。還能夠促進人體血液循環,使全身的氣血暢通。
3、靜心安神
香附茶散發出來的香氣,能夠舒緩精神,讓人不自覺的就放鬆身心,使情緒緩和下來,並可促進睡眠。
香附茶還具有降低血壓和保護心臟的作用,同時可增強人體免疫力,對真菌感染所致的一些炎症具有治療作用。
經常喝香附茶能減肥嗎
香附本身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可以緩解肝鬱氣滯引起的情緒性發胖或者是壓力性肥胖;並且,香附子中的一些成分有激發腸胃活動的作用,能夠加速熱量的排出,避免脂肪堆積。從這兩個方面來看,經常和香附茶是能減肥的。
但是由於香附的作用主要在於疏肝理氣,而不是減肥,因此我們不能完全的將減肥希望寄託在香附茶上,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重點在於養成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
香附茶的適宜和禁忌人群
香附茶可疏肝解郁,對於工作壓力大的人和常年忙碌的人群,是十分適合的,可以讓他們舒緩精神,讓身心得到放鬆。
由於香附茶調經止痛的作用,女性也可以適當飲用香附茶,能夠調理氣血,令女性身體更健康。
老人可以多喝香附茶,能夠起到保護肝臟、降低血壓和強心臟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氣虛無滯、陰虛體質的人群不宜飲用香附茶。香附茶會加重這類人群的虛症,而起不到疏肝理氣的作用。
㈡ 醋香附和制香附功效上有什麼不同
香附可以生用,
也可以醋炒(即是醋制)——增強止痛作用,
或炒碳用——用於止血,
醋香附是制香附的一種,現在市場上一般也是醋制的
㈢ 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在廣東煲湯也會經常採用這種食材,它對於人體有很多功效和作用,不僅僅有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的作用,一些食用的禁忌也需要我們了解一下,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養生必備。
香附有理氣解郁、調經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腹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而醋香附是香附醋制而成,不僅理氣止痛的作用加強,在治療肝鬱氣結所致的月經不調、胸腹脹痛方面也是有奇效。
經過醋制的香附,還具有散結的作用,在李時珍的著作中有寫到「醋浸炒,則消積聚」。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香附在經過醋制之後,功效是有發生變化的。
不僅如此,香附在經過醋制之後,葯性也會發生一些變化。生香附在不少人看來是性質平和的,不寒不燥,但在《醫學入門》中有寫到,生香附「醋浸炒則熱」,也就是說,經過醋制的香附,葯性是溫性的。
性味歸經
味辛微苦甘,性平。
入肺經、肝經、脾經、胃經。
功能主治
理氣解郁,調經止痛。
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寒疝腹痛,乳房脹痛。
葯理作用
調經止痛
中醫認為,香附可用於肝氣郁結之月經不調、小腹脹痛。配艾葉的功效與作用治寒凝氣滯之行經腹痛。
對子宮的作用
香附能抑制離體子宮的收縮,對子宮肌張力的弛緩作用,而且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鎮痛作用
用小鼠電盤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貴陽)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體重皮下注射,能明顯提高小鼠痛閾。
抗菌作用
香附塊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對某些真菌有抑製作用。比如香附揮發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對宋內氏痢疾桿菌亦有效。
麻醉作用
科學研究表明,香附有麻醉作用。
解熱作用
香附醇提取物對發熱有解熱作用。
降溫作用
實驗表明,香附可以降低直腸的體溫。
抗炎作用
對於炎症引起的腳腫等症狀,香附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保護支氣管
香附對支氣管痙孿有保護作用。
止嘔吐
中醫認為,香附可以止嘔吐,對於嘔吐犯惡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嘔吐。
安神寧心
香附能夠安神,對於浮躁的心情導致的肝氣郁結,心煩意亂,香附可以穩定情緒,安神寧心。
降壓
服用香附,可以使得血壓緩慢下降,可持續0.5~1小時。
強心
香附有強心和減慢心率作用,其強心的有效成分與生物鹼、黃酮、苷類、酚類等均有關。
臨床應用
1、治一切氣疾心腹脹滿,胸膈噎塞,噫氣吞酸,胃中痰逆嘔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飲食: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兩,縮砂仁八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爁)四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用鹽湯點下。(《局方》快氣湯)
2、治心腹刺痛,調中快氣:烏葯(去心)十兩,甘草(炒)一兩,香附子(去皮毛,焙乾)二十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人鹽少許,或不著鹽,沸湯點服。 (《局方》小烏沉湯)
3、治心氣痛、腹痛、少腹痛、血氣痛不可忍者:香附子二兩,蘄艾葉半兩。以醋湯同煮熟,去艾,炒為末,米醋糊為丸梧子大。每白湯服五十丸。(《瀕湖集簡方》)
4、解諸郁:蒼術、香附、撫芎、神曲、梔子各等分。為末,水丸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5、治停痰宿飲,風氣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莢水漫)、半夏各一兩,白礬末半兩。薑汁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湯隨時下。(《仁存堂經驗方》)
6、治偏正頭痛:川芎的功效與作用二兩,香附子(炒)四兩。上為末。以茶的功效與作用調服,得臘茶清尤好。(《澹寮方》)
7、治吐血:童便調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8、治小便尿血:醋香附、新地榆等分。各煎湯。先服香附湯三、五呷,後服地榆湯至盡,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9、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去皮毛,略炒)為末。每服二錢,清米飲調下。(《本事方》)
10、治肛門脫出:醋香附、荊芥穗等分。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數沸,淋。(《三因方》香荊散)
11、治老小痃癖往來疼痛:香附、南星等分。為末,薑汁糊丸,梧子大。每姜湯下二、三十丸。(《聖惠方》)
12、治頹疝脹痛及小腸氣:醋香附二錢,海藻一錢。煎酒空心調下,並食海藻。(《瀕湖集簡方》)
13、安胎:香附子,炒,去毛,為細末,濃煎紫蘇湯調下一錢。(《中藏經》鐵罩散)
14、治元臟虛冷,月經不調,頭眩,少食,渾身寒熱,腹中急痛,赤白帶下,心怔氣悶,血中虛寒,胎氣不固:香附半斤。醋煮,焙為末,醋和丸桐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婦人良方》醋附丸)
15、治瘰癧流注腫塊,或風寒襲於經絡,結腫或痛:香附為末,酒和,量瘡大小,做餅覆患處,以熱熨斗熨之。未成者內消,已成者自潰。若風寒濕毒,宜用薑汁作餅。(《外科發揮》)
16、治乳癰,一切癰腫:香附(細末)一兩,麝香的功效與作用二分。上二昧研勻,以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二兩,煎酒去渣,以酒調葯。熱敷患處。(《醫學心悟》香附餅)
17、治耳卒聾閉:香附子(瓦炒)研末,蘿卜子煎湯,早夜各服二錢,忌鐵器。(《衛生易簡方》)
18、治聤耳出汁:香附末,以綿杖送入。(《經驗良方》)
19、治四時瘟疫、傷寒:陳皮的功效與作用(不去白)二兩,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蘇葉各四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日三服。若作細末,每服二錢,入鹽點服。(《局方》香蘇散)
20、治跌打損傷:炒香附四錢,姜黃六錢。共研細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一錢。孕婦忌服。(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21、治雞眼,疣:香附、木賊各五錢。製法:加水13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備用。用法:一先將患處洗凈,去硬繭,以不出血為度。再以少量葯液加熱,用棉簽蘸葯液塗患處,每日二次。二將備用之葯液倒入小容器內2~5毫升,加熱,再扣在疣上3~5分鍾,連續五次即可。(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㈣ 香附子其實是珍貴野生草葯,它究竟有什麼功效
香附子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乾燥根莖,其別名有很多,諸如莎草根、香附米、三棱草根、雀頭香、雷公頭等,主產於我國的山東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南省等地。香附子在每年的九月到十月採收,將莎草的根莖採集後洗凈、曬干,燒去須根,未炮製的香附子稱為生香附,經炮製的香附子稱為制香附,並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別稱為醋香附、姜香附、黑香附、四制香附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方法炮製的香附子,其功效也有所明顯的不同。
香附子
㈤ 醋香附的作用和副用
香附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莖。植物形態詳莎草條。 香附主產山東、浙江、湖南、河南。其他地區亦多有生產。其中山東產者稱東香附,浙江產者稱南香附,品質較佳。
功能主治
理氣解郁,止痛調經。治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對子宮的作用
香附子(購自南京,據說產於廣東)5%流浸膏,能抑制豚鼠、家兔、貓、犬等離體子宮(已孕及未孕)的收縮,對子宮肌張力的弛緩作用,與當歸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較弱。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鎮痛作用
用小鼠電盤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貴陽)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體重皮下注射,能明顯提高小鼠痛閾。
抗菌作用
塊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對某些真菌有抑製作用。
理氣解郁
用於肝氣郁結之胸脅及胃腹脹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脅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調經止痛
用於肝氣郁結之月經不調、小腹脹痛。配艾葉治寒凝氣滯之行經腹痛。
①《別錄》:」主除胸中熱,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氣,長須眉。
②《唐本草》:「大下氣,除胸腹中熱。
③《醫學啟源》:」快氣。
④李杲:「香附治一切氣,並霍亂吐瀉腹痛,腎氣,膀胱冷,消食下氣。
⑤《湯液本草》:」香附治崩漏。
⑥《滇南本草》:「調血中之氣,開郁,寬中,消食,止嘔吐。
⑦《綱目》:」散時氣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飲食積聚,痰飲痞滿,跗腫,腹脹,腳氣,止心腹、肢體、頭、目、齒、耳諸痛,癰疽瘡瘍,吐血,下血,尿血,婦人崩漏帶下,月候不調,胎前產後百病。【離散時間氣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除飲食積聚,痰飲痞滿,浮腫,腹脹,腳氣,只有心臟、肢體、頭、眼睛、牙齒、耳朵等疼痛,癰疽瘡瘍,吐血,下血,尿血,婦女崩漏帶下,月等不協調,胎前產後疾病。】
㈥ 醋香附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醋香附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醋香附有哪些功效與作用,想必大家都對這種食物的功效和作用不陌生吧,它的功效和作用都十分豐富,對身體有很好的好處,下面跟大家分享醋香附有哪些功效與作用,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一、醋香附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1、醋香附有一定的抗菌消炎的作用
因為它當中含有多種天然的抗菌成分,如果和柴胡和青皮等中葯材搭配,效果會更好,臨床上常用於真菌性皮炎以及多種細菌性疾病的治療。
2、醋香附還可以起到理氣解郁的效果
這是醋香附比較主要的一個功效,像因肝胃不和與肝氣不舒引起的身體不適和胸部脹滿等情況,通過煎服醋香附,可有效緩解。
3、醋香附還可以幫助調理月經的周期和出血量
幫助月經恢復正常,因為它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刺激子宮,讓其收縮,讓子宮內膜更快的脫落,同時還能促進女性雌性的分泌,對調經有很大的幫助。
4、醋香附還可以起到一定的鎮痛作用
曾經有人用動物進行試驗證實了這一說法,試驗時用小鼠電盤刺激法,20%醋香附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經皮下注射,能明顯提高小鼠痛閾。
5、醋香附還有理氣解郁的效果
如果和柴胡、青皮等葯材搭配,效果會更好。
6、醋香附還有強心和減慢心率的作用
這主要是因為它當中含有生物鹼、黃酮、苷類、酚類等可具有強心效果的成分。並且,服用香附還能使得血壓降下來,老年人可以經常服用。
7、醋香附還能解熱降溫
這是因為香附中的醇提取物對發熱有一定的抑製作用,而也有實驗研究表明,香附可以降低直腸的.體溫。
二、醋香附的禁忌
1、雖然醋香附沒有什麼毒性,但是也不能盲目使用,尤其是像那些身體異常虛弱、體內有熱症、孕婦等人群,是不建議食用醋香附的,容易對身體造成不利的影響。像孕婦的話,如果使用醋香附,有流產的風險,因為香附屬於一種理氣葯。
2、醋香附不能過量使用,也不能長期使用,不然很容易耗氣損血。
香附子的功效與作用有什麼?
1、調經止痛
香附辛行苦泄,善於疏理,調經止痛,為婦科調經之要葯。常用於治療治、痛經,可單用,或與柴胡、川芎、當歸等同用。
2、理氣解郁
因心情不暢導致氣悶郁結,從而產生胸悶,胸痛,噫氣、腹脹的症狀,可配伍香附、柴胡、青皮等中葯材熬制湯葯,服用可以有效的緩解這些症狀。
3、安神寧心
香附能夠安神,對於浮躁的心情導致的,心煩意亂,香附可以穩定情緒,安神寧心。
4、止嘔吐
中醫認為,香附可以止嘔吐,對於嘔吐犯惡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嘔吐。但是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否則不但不能治病,還會引起相反的作用。
㈦ 醋香附的功效
香附有理氣解郁、調經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腹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而醋香附是香附醋制而成,不僅理氣止痛的作用加強,在治療肝鬱氣結所致的月經不調、胸腹脹痛方面也是有奇效。
醋香附一般指制香附,是一種中葯,味辛、微苦、甘,性平。功效為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主要含揮發油等成分,含量達0.65%~1.4%。主要為β-蒎烯、莰烯、1,8-桉葉素、檸檬烯、對一聚傘花素、芹子三烯、β-芹子烯、香附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香附醇、異香附醇、香附醇酮、綠葉萜烯酮、α-莎草醇、β-莎草醇、環氧莎蘋奧、莎草奧酮等。還含三萜類、黃酮苷類、生物鹼、葡萄糖、果糖、澱粉、蛋白質、無機元素等成分。
因香附自身具備小量的毒副作用,因此不清除醋香附也具備副作用的狀況,可是對身體的影響並不大。迄今也未發覺因服食醋香附而出現副作用的實例,但是不意味著它不會有,這就規定我們要恰當服食醋香附。一般來說,服食醋香附最好在大夫的具體指導下准時按量服食,以防出現意外。
㈧ 醋香附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麼
由於醋香附具有不錯的抵抗細菌的能力,所以對於人體裡面的細菌產生很強的抑製作用,可以用於抑制人體真菌性的疾病治療,另外肝氣不暢造成的胃腸疾病,也可以通過醋香附的不同選方進行處理,並且效果還是非常不錯。
醋香附本身是一種沒有任何毒性的中葯材,但也不表示可以隨意的服用或者每個人都可以傳福音本葯材。其中身體異常虛弱的人、體內有熱症的人、懷孕的女性、產婦等是不可以吃醋香附的,所以還是不要隨意的食用任何一種中葯材。
(8)醋香附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醋香附和炒香附都是中葯香附,只是他們的加工方式不同,醋香附在加工過程中會加入適量的。
服用香附,可以使得血壓緩慢下降,可持續0.5~1小時。香附有強心和減慢心率作用,其強心的有效成分與生物鹼、黃酮、苷類、酚類等均有關。醋香附有理氣解郁,調經止痛的作用,凡氣虛無滯、陰虛血熱者是禁用此葯物的。
㈨ 中葯里的醋香附和酒香附一樣么
調制方法不一樣,但酒和醋葯理是一樣的!
可以相互替代!
醋香附:每100kg香附用20kg醋拌勻,悶透,文火炒至微黃色。
酒香附:每100kg香附用20kg酒拌勻,悶透,文火炒至微黃色。
功用主治:
理氣解郁,止痛調經。
治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1)理氣解郁:用於肝氣郁結之胸脅及胃腹脹痛。
配柴胡、青皮治胸脅痛。
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調經止痛:用於肝氣郁結之月經不調、小腹脹痛。
配艾葉治寒凝氣滯之行經腹痛。
①《別錄》:主除胸中熱,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氣,長須眉。
②《唐本草》:大下氣,除胸腹中熱。
③《醫學啟源》:快氣。
④李杲:治一切氣,並霍亂吐瀉腹痛,腎氣,膀胱冷,消食下氣。
⑤《湯液本草》:治崩漏。
⑥《滇南本草》:調血中之氣,開郁,寬中,消食,止嘔吐。
⑦《綱目》:散時氣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飲食積聚,痰飲痞滿,跗腫,腹脹,腳氣,止心腹、肢體、頭、目、齒、耳諸痛,癰疽瘡瘍,吐血,下血,尿血,婦人崩漏帶下,月候不調,胎前產後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