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簡述一種常用的單糖測定方法

簡述一種常用的單糖測定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2 07:11:42

A. 多糖及單糖的測定方法

苯酚-硫酸法需要多糖的純品和特定的酶。

蒽酮-硫酸法 多糖在濃硫酸水合產生的高溫下迅速水解,產生單糖,單糖在強酸條件下與苯酚反應生成橙色衍生物。

在波長490nm左右處和一定濃度范圍內,該衍生物的吸收值與單糖濃度呈線性關系,從而可用比色法測定其含量,所用的單糖對照品盡量採用與其多糖組成一致或為含量較高的單糖,這樣測得的值較准確。


(1)簡述一種常用的單糖測定方法擴展閱讀:

由一種類型的單糖組成的有葡萄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由二種以上的單糖組成的雜多糖(hetero polysaccharide)有氨基糖的葡糖胺葡聚糖等,在化學結構上實屬多種多樣。就分子量而論,有從0.5萬個分子組成的到超過106個的多糖。

比10個少的短鏈的稱為寡糖。不過,就糖鏈而論即使是寡糖,在寡糖上結合了蛋白質和脂類的,就整個分子而論,如果是屬於高分子。

則從廣義上來看也屬於多糖,因此特稱為復合多糖 (conjugated polysaccharide,complex poly-saccharide)或復合糖質(glycoconjugate)(糖蛋白、糖脂類、蛋白多糖)。

B. 一種植物樣品中單糖、多糖、寡糖的分離測定方法

先把植物樣品磨碎,榨汁;
再將汁液取出,
其實這個實驗的思路不應是先全部分離在測定,
而是應該分離一種測定一種。。。
先用斐林試劑把單糖測出(植物中的單糖都有醛基),洗滌,計算;
再加入二糖酶,充分反應;
再用斐林試劑把生成的單糖測出,洗滌,計算;
最後將樣品剩渣反復加熱,洗滌,晾乾;
剩下的即是纖維素,稱量即可。。。

C. 還原糖的測定方法有哪幾種

總糖:主要指具有還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測定條件下能水解為還原性的單糖的蔗糖(水解後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麥芽糖(水解後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澱粉(水解後為2分子葡萄糖)。 還原糖:在糖類中,分子中含有游離醛基或酮基的單糖和含有游離醛基的二糖都是還原糖。還原性糖包括所有單糖(除二羥丙酮)、乳糖、麥芽糖等。非還原性糖有蔗糖、澱粉、纖維素等,但它們都可以通過水解生成相應的還原性單糖。 分光光度計:分光光度法則是通過測定被測物質在特定波長處或一定波長范圍內光的吸收度,對該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常用的波長范圍為:(1)200,400nm的紫外光區(2)400,760nm的可見光區,(3)2.5,25μm(按波數計為4000cm<-1>,400cm<-1>)的紅外光區。所用儀器為紫外分光光度計、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或比色計)、紅外分光光度計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為保證測量的精密度和准確度,所有儀器應按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或本附錄規定,定期進行校正檢定。分光光度計採用一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光源透過測試的樣品後,部分光源被吸收,計算樣品的吸光值,從而轉化成樣品的濃度。樣品的吸光值與樣品的濃度成正比。單色光輻射穿過被測物質溶液時,被該物質吸收的量與該物質的濃度和液層的厚度(光路長度)成正比。糖含量的檢測方法

D. 有幾種方法測定葡萄糖含量各自的原理是什麼

有兩種方法來測定。

第一種用菲林試劑來測定,原理為:

CH2OH(CHOH)4CHO+2[Ag(NH3)2OH](水浴加熱)→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注意事項:⑴ 試管內壁必須潔凈

⑵ 銀氨溶液隨用隨配不可久置;

⑶ 水浴加熱,不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⑷ 可加入氫氧化鈉,以促進反應進行;

⑸ 銀鏡可用稀HNO3浸泡洗滌除去。

加熱還原生成的銀附著在試管壁上,形成銀鏡,所以,這個反應也叫銀鏡反應。

第二種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溶液來測定,原理為:

葡萄糖溶液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濃度高時生成黃色沉澱)

CH2OH(CHOH)4CHO+2Cu(OH)2---加熱→CH2OH(CHOH)4COOH+Cu2O↓+2H2O

注意事項:⑴ 新制2Cu(OH)2懸濁液要隨用隨配、不可久置。

⑵ 配製新制Cu(OH)2懸濁液時,所用NaOH溶液必須過量。

⑶ 反應液必須直接加熱至沸騰。

⑷ 葡萄糖分子中雖然含有醛基,但是d-葡萄糖中不含有醛基。


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廣且最為重要的一種單糖,它是一種多羥基醛。

純凈的葡萄糖為無色晶體,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一般人無法嘗到甜味),易溶於水,微溶於乙醇,不溶於乙醚。天然葡萄糖水溶液旋光向右,故屬於「右旋糖」。

葡萄糖在生物學領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細胞的能量來源和新陳代謝中間產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質。植物可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在糖果製造業和醫葯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化學性質

它是自然界分布最廣泛的單糖。葡萄糖含五個羥基,一個醛基,具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質。


用途:

生物培養基。金屬還原劑。滴定硼酸的絡合物形成劑。微量分析。測定全血葡萄糖。可直接被人體吸收。

正常人體每分鍾利用葡萄糖的能力為每公斤體重6毫克。是一種能直接吸收利用,補充熱能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在體內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並同時供給熱量,或以糖原形式貯存。能促進肝臟的解毒功能,對肝臟有保護作用。是生物體內最為常見的能源物資。

E. 測定糖的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糖的測定方法
一般有四種方法:
1、 直接滴定法。

原理為 糖還原天藍色的氫氧化銅為紅色的氧化亞銅。缺點:水樣中的還原性物質能對糖的測定造成影響。

2、 高錳酸鉀滴定法。

所用原理同直接滴定法。缺點:水樣中的還原性物質能對糖的測定造成影響,過程較為復雜,誤差大。

3、硫酸苯酚法。

糖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形成的糠醛和羥甲基糠醛能與苯酚縮合成一種橙紅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圍內其顏色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長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長下測定。苯酚法可用於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測定,方法簡單,靈敏度高,實驗時基本不受蛋白質存在的影響,並且產生的顏色穩定160min以上。

缺點:如果水樣呈橙紅色(大部分水樣為黃色),會對比色法造成較大的干擾。

4、蒽酮法

糖在濃硫酸作用下,可經脫水反應生成糠醛和羥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羥甲基糠醛可與蒽酮反應生成藍綠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圍內,顏色的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於糖的測定。

缺點:,不同的糖類與蒽酮試劑的顯色深度不同,果糖顯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較淺,五碳糖顯色更淺。

綜合比較;採用蒽酮法能將最為准確地測定尾水中糖的含量。

(一) 直接滴定法

Ⅰ、原理

v 一定量的鹼性酒石酸銅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澱,這種沉澱很快與酒石酸鈉反應,生成深藍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鉀鈉銅絡合物。在加熱條件下,以次甲基藍作為指示劑,用標液滴定,樣液中的還原糖與酒石酸鉀鈉銅反應,生成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待二價銅全部被還原後,稍過量的還原糖把次甲基藍還原,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即為滴定終點。根據樣液消耗量可計算出還原糖含量。
樣品經除去蛋白質後,在加熱條件下,以次甲基藍做指示劑,滴定標定過的鹼性酒石酸銅溶液(用還原糖標准溶液標定鹼性酒石酸銅溶液),根據樣品溶液消耗體積計算還原糖量。

Ⅱ、儀器和試劑
1.儀器
酸式滴定管,可調電爐(帶石棉板),250ml容量瓶。
2.試劑

1. 鹽酸。

2. 鹼性酒石酸銅甲液:稱取15g硫酸銅(CuSO4·5H2O)及0.05g次甲基藍,溶於水中並稀釋至1000mL。

3. 鹼性酒石酸銅乙液:稱取50g酒石酸鉀鈉與75g氫氧化鈉,溶於水中,再加入4g亞鐵氰化鉀,完全溶解後,用水稀釋至1000 ml,貯存於橡膠塞玻璃瓶內。

4. 乙酸鋅溶液:稱取21.9 g乙酸鋅,加3ml冰乙酸,加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

5. 亞鐵氰化鉀溶液:稱取10.6g亞鐵氰化鉀,用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

6. 葡萄糖標准溶液:准確稱取1.0000g經過96℃±2℃乾燥2h的純葡萄糖,加水溶解後加入5ml鹽酸,並以水稀釋至1000L。此溶液相當於1mg/ml葡萄糖(註:加鹽酸的目的是防腐,標准溶液也可用飽和苯甲酸溶液配製)。

7. 果糖標准溶液:按⑹操作,配製每毫升標准溶液相當於1mg的果糖。

8. 乳糖標准溶液:按⑹操作,配製每毫升標准溶液相當於1mg的乳糖。

9. 轉化糖標准溶液:准確稱取1.0526g純蔗糖,用100ml水溶解,置於具塞三角瓶中加5ml鹽酸(1+1),在68℃~70℃水浴中加熱15min,放置至室溫定容至1000ml,每ml標准溶液相當於1.0mg轉化糖。

Ⅲ、實驗步驟
1.樣品處理
⑴ 乳類、乳製品及含蛋白質的食品:稱取約2.50~5.00g固體樣品(吸取25~50ml液體樣品),置於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搖勻。邊搖邊慢慢加入5ml乙酸鋅溶液及5ml亞鐵氫化鉀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勻。靜置30 min,用乾燥濾紙過濾,棄去初濾液,濾液備用。(注意:乙酸鋅可去除蛋白質、鞣質、樹脂等,使它們形成沉澱,經過濾除去。如果鈣離子過多時,易與葡萄糖、果糖生成絡合物,使滴定速度緩慢;從而結果偏低,可向樣品中加入草酸粉,與鈣結合,形成沉澱並過濾。)

⑵ 酒精性飲料:吸取100ml樣品,置於蒸發皿中,用1 mol/L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發至原體積1/4後,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⑶ 含多量澱粉的食品:稱取10.00~20.00g樣品,置於250ml容量瓶中,加200ml水,在45℃水浴中加熱1h,並時時振搖(注意:此步驟是使還原糖溶於水中,切忌溫度過高,因為澱粉在高溫條件下可糊化、水解,影響檢測結果。)。冷後加水至刻度,混勻,靜置,沉澱。吸取200ml上清液於另一250ml容量瓶中,慢慢加入5ml乙酸鋅溶液及5ml亞鐵氫化鉀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勻,沉澱,靜置30 min,用乾燥濾紙過濾,棄去初濾液,濾液備用。

⑷ 汽水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飲料:吸取100ml樣品置於蒸發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後,移入250ml容量瓶中,並用水洗滌蒸發皿,洗液並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勻後備用。(注意:樣品中稀釋的還原糖最終濃度應接近於葡萄糖標准液的濃度。)

2. 標定鹼性酒石酸銅溶液:吸取5.0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及5.0ml乙液,置於150ml錐形瓶中(注意:甲液與乙液混合可生成氧化亞銅沉澱,應將甲液加入乙液,使開始生成的氧化亞銅沉澱重溶),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從滴定管滴加約9 ml葡萄糖標准溶液或其他還原糖標准溶液,直至溶液蘭色剛好褪去為終點,記錄消耗的葡萄糖標准溶液或其他還原糖標准溶液總體積,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計算每10 ml(甲、乙液各5 ml)鹼性酒石酸銅溶液相當於葡萄糖的質量或其他還原糖的質量(mg)。(注意:還原的次甲基藍易被空氣中的氧氧化,恢復成原來的藍色,所以滴定過程中必須保持溶液成沸騰狀態,並且避免滴定時間過長。)

3. 樣品溶液預測:吸取5.0 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及5.0 ml乙液,置於150 ml錐形瓶中,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控制在2 min內加熱至沸,趁沸以先快後慢的速度,從滴定管中滴加樣品溶液,並保持溶液沸騰狀態,待溶液顏色變淺時,以每兩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藍色褪去,出現亮黃色為終點。如果樣品液顏色較深,滴定終點則為蘭色褪去出現明亮顏色(如亮紅),記錄消耗樣液的總體積。(注意:如果滴定液的顏色變淺後復又變深,說明滴定過量,需重新滴定。) 當試樣溶液中還原糖濃度過高時應適當稀釋,再進行正式測定,使每次滴定消耗試樣溶液的體積控制在與標定鹼性酒石酸酮溶液時所消耗的還原糖標准溶液的體積相近,約在10ml左右。當濃度過低時則採取直接加入10ml樣品溶液,免去加水10ml,再用還原糖標准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的體積與標定時消耗的還原糖標准溶液體積之差相當於10ml試樣溶液中所含還原糖的量。

4. 樣品溶液測定:吸取5.0 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及5.0 ml乙液,置於150 ml錐形瓶中,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在2 min內加熱至沸,快速從滴定管中滴加比預測體積少1 ml的樣品溶液,然後趁沸繼續以每兩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終點。記錄消耗樣液的總體積,同法平行操作兩至三份,得出平均消耗體積。

5. 計算
樣品中還原糖的含量(以某種還原糖計)按下式計算。
X=〔A/(m×V/250×1000)〕×100
式中:X--樣品中還原糖的含量(以某種還原糖計),單位 g/100g;
A—鹼性酒石酸銅溶液(甲、乙液各半)相當於某種還原糖的質量,單位 mg;
m--樣品質量,單位 g;
V--測定時平均消耗樣品溶液的體積,單位 ml;
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後一位。

注意:

滴定結束,錐形瓶離開熱源後,由於空氣中氧的氧化,使溶液又重新變藍,此時不應再滴定。

(二)高錳酸鉀滴定法

v 原理 將樣液與一定量過量的鹼性酒石酸銅溶液反應,還原糖將二價銅還原為氧化亞銅,經過濾,得到氧化亞銅沉澱,加入過量的酸性硫酸鐵溶液將其氧化溶解,而三價鐵鹽被定量地還原為亞鐵鹽,用高錳酸鉀標准溶液滴定所生成的亞鐵鹽,根據高錳酸鉀溶液消耗量可計算出氧化亞銅的量,再從檢索表中查出氧化亞銅量相當的還原糖量,即可計算出樣品中還原糖含量。

(三)硫酸苯酚法

Ⅰ、原理

糖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形成的糠醛和羥甲基糠醛能與苯酚縮合成一種橙紅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圍內其顏色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長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長下測定。苯酚法可用於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測定,方法簡單,靈敏度高,實驗時基本不受蛋白質存在的影響,並且產生的顏色穩定160min以上。

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單糖,並迅速脫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後與苯酚生成橙黃色化合物。再以比色法測定。

Ⅱ、試劑

1. 濃硫酸:分析純,95.5%

2. 80%苯酚:80克苯酚(分析純重蒸餾試劑)加20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長期儲存。

3. 6%苯酚:臨用前以80%苯酚配製。(每次測定均需現配)

4. 標准葡聚糖(Dextran,瑞典Pharmacia),或分析純葡萄糖。

5. 15%三氯乙酸(15%TCA):15克TCA加8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長期儲存。

6. 5%三氯乙酸(5%TCA):25克TCA加47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長期儲存。

7. 6mol/L 氫氧化鈉:120克分析純氫氧化鈉溶於500ml水。

8. 6mol/L 鹽酸

Ⅲ、操作。

1.製作標准曲線:准確稱取標准葡聚糖(或葡萄糖)20mg於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分別吸取0.4、0.6、0.8、1.0、1.2、1.4、1.6及1.8ml,各以蒸餾水補至2.0ml,然後加入6%苯酚1.0ml及濃硫酸5.0ml,搖勻冷卻,室溫放置20分鍾以後於490nm測光密度,以2.0ml水按同樣顯色操作為空白,橫坐標為多糖微克數,縱坐標為光密度值,得標准曲線。

2.樣品含量測定:

①取樣品1克(濕樣)加1ml 15%TCA溶液研磨,再加少許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於10毫升離心管中,再加少許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重復3次。最後一次將殘渣一起到入離心管。注意:總的溶液不要超出10毫升。(既不要超出離心管的容量)。

②離心,轉速3000轉/分鍾,共三次。第一次15分鍾,取上清液。後兩次各5分鍾取上清液到25毫升錐形比色管中。最後濾液保持18毫升左右。(測肝胰腺樣品時,每次取上清液時應過濾。因為其脂肪含量大容易夾帶殘渣。)

③水浴,在向比色管中加入2毫升6mol/L 鹽酸之後搖勻,在96℃水浴鍋中水浴2小時。

④定容取樣。水浴後,用流水冷卻後加入2毫升6mol/L 氫氧化鈉搖勻。定容至25毫升的容量瓶中。吸取0.2 ml的樣品液,以蒸餾補至2.0ml,然後加入6%苯酚1.0ml及濃硫酸5.0ml,搖勻冷卻室溫放置20分鍾以後於490nm測光密度。每次測定取雙樣對照。以標准曲線計算多糖含量。

Ⅳ、注意

(1)此法簡單、快速、靈敏、重復性好,對每種糖僅製作一條標准曲線,顏色持久。

(2)製作標准線宜用相應的標准多糖,如用葡萄糖,應以校正系數0.9校正μg數。

(3)對雜多糖,分析結果可根據各單糖的組成比及主要組分單糖的標准曲線的校正系數加以校正計算。

(4)測定時根據光密度值確定取樣的量。光密度值最好在0.1——0.3之間。比如:小於0.1之下可以考慮取樣品時取2克,仍取0.2ml樣品液,如大於0.3可以減半取0.1ml的樣品液測定。

(四)蒽酮法

Ⅰ、實驗原理

糖在濃硫酸作用下,可經脫水反應生成糠醛和羥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羥甲基糠醛可與蒽酮反應生成藍綠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圍內,顏色的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於糖的測定。

該法的特點是幾乎可以測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測定戊糖和己糖,而且可以測所有的寡糖類和多糖類,其中包括澱粉、纖維素等(因反應液中的濃硫酸可以把多糖水解成單糖而發生反應。所以,用蒽酮法測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實際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總量。在沒有必要細致劃分各種碳水化合物的情況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測出總量。此外,不同的糖類與蒽酮試劑的顯色深度不同,果糖顯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較淺,五碳糖顯色更淺。故測定糖的混合物時,常因不同糖類的比例不同造成誤差,但測定單一糖類時,則可避免此種誤差。

Ⅱ、試劑:

蒽酮試劑,0.20 g蒽酮溶入100 mL 95%濃硫酸中,冰箱保存;

Ⅲ、方法:

樣品2.0 mL加5.0 mL蒽酮試劑,混勻,然後水浴煮沸10 min,取出冷卻至室溫,在620 nm處測定其吸光度,根據標准曲線計算水樣中糖的濃度。(標線以葡萄糖為標樣)

F. 植物組織中糖的測定方法有很多種,舉例說明他們的原理和優缺點

有許多不同的分析技術用於糖的分離和測定,包括化學分析、比色分析、紙色譜、薄層色譜、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等。本文總結了近十年植物組織中糖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為其含量測定提供理論依據。

1 分光光度分析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於長鏈多糖在水溶液中離解後可與染料等陽離子相互結合發生反應,從而引起染料吸收光譜的變化進行測定。這種方法具有較好的選擇性,可以用於實際樣品的測定,通常有兩種常見方法。

1.1 蒽酮 - 硫酸比色法

糖在濃硫酸作用下,可經脫水反應生成糖醛或羥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羥甲基糠醛可與蒽酮反應生成藍綠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圍內,顏色的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於糖的定量。糖類與蒽酮反應生成的有色物質,在可見光區的吸收峰為 630 nm,可在此波長下進行比色。該法的特點是幾乎可以測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測定戊糖和己糖而且可以測寡糖和多糖,在沒有必要細致劃分各種碳水化合物的情況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測出總量。蒽酮比色法是一種快速而簡便的定糖方法,但測定結果誤差較大,只能測定樣品中可溶性糖總量。陳鴻英等人用蒽酮硫酸法測定淫羊藿多糖的含量,得到的結果較穩定。

1.2 苯酚 - 硫酸比色法

植物體內的糖主要是指能溶於水及乙醇的單糖和寡聚糖。苯酚法測定糖的原理是在濃硫酸作用下,糖脫水生成的糠醛或羥甲基糠醛能與苯酚縮合成一種橙紅色化合物,在10mg~100 mg 范圍內其顏色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 nm 波長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長下測定。苯酚法可用於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測定,方法簡單,試劑便宜,靈敏度高,實驗時基本不受蛋白質存在的影響,並且產生的顏色可穩定 160 min 以上。

2 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是以氣體作為流動相的一種色譜分析方法氣相色譜法測定糖類,具有選擇性好、樣品用量少、解析度高、快速准確、靈敏等優點。曾昭睿採用三 - 端烯丙基 - 不對稱二苯並 14- 冠 - 4- 二羥基冠醚做固定相分離了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的乙酸酯衍生物。吳建元等人利用氣相色譜法分析茯苓多糖的單糖組成結果 6 種標准單糖的衍生物實現了良好的分離並具有良好的峰形。胡磊等人用 1 一甲基咪唑為溶劑和催化劑、鹽酸羥胺和乙酸酐為肟化和乙醯化試劑,對植物樣品中糖與糖醇進行乙醯化衍生化利用氣相色譜分離和質譜鑒定的分析方法。

3 高效毛細管電泳法

除了少數帶有羧基和磺酸基的糖類化合物,絕大多數糖類化合物不帶電荷,極性很大且沒有發色基團。所以用一般的高效毛細管電泳系統無法得到分離和檢測。為了使糖類化合物能產生電遷移而得以相互分離,可採用的方法有:(1)衍生化使之帶上發色、熒光基團或電荷;(2)與硼酸鹽等絡合;(3)與緩沖液中的添加劑形成包合配合物;(4)高 pH緩沖條件下使之電離;(5)加入表面活性劑使形成膠束。20世紀 90 年代以來毛細管電泳因具備分離快速,所需樣品量少和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已廣泛應用於糖化合物的分析。

4 高效液相色譜法

HPLC 用於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快速、靈敏、樣品處理簡單等優點。從大量的文獻報道和綜述中可以看出,由於糖的特殊結構及它本身不含強紫外和熒光吸收的官能團,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方法來分析所有的單糖和低聚糖。分析糖的色譜柱有化合鍵合烷基柱、陰陽離子交換柱、氨基鍵合硅膠柱和硅膠柱等。

文獻來源:孫艷濤,由欣. 植物組織中糖化合物測定方法的研究進展.科教文匯(上旬刊). 2011,10(上旬刊) :134-135.網頁鏈接

G. 食物中總糖或碳水化合物的快速檢測方法有哪些

碳水化合物是各種不同類型糖的總稱,它主要包括:
1、單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這些糖不需要在腸道中分解,吸收入血的速度最快。
2、雙糖:甜食中的蔗糖,奶中的乳糖及麥芽糖等,雙糖只分解一次,吸收速度僅次之單糖。
3、可消化的多糖:米、面等各種食物中的澱粉,不宜消化;
4、不可消化的多糖:蔬菜、水果中的纖維素(即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很廣泛的一類物質,是食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碳水化合物又稱糖。
碳水化合物分類
碳水化合物分單糖、二糖、低聚糖、多糖四類。糖的結合物有糖脂、糖蛋白、蛋白多糖三類。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用
(1)供給能量:每克葡萄糖產熱16千焦(4千卡),人體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經消化變成葡萄糖或其它單糖參加機體代謝。每個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沒有規定具體數量,我國營養專家認為碳水化合物產熱量占總熱量的60—65%為宜。平時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較高,攝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時,能獲得蛋白質、脂類、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其它營養物質。而攝人單糖或雙糖如蔗糖,除能補充熱量外,不能補充其它營養素。
(2)構成細胞和組織:每個細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為2%—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細腦膜、細胞器膜、細胞漿以及細胞間質中。
(3)節省蛋白質: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機體不得不動用蛋白質來滿足機體活動所需的能量,這將影響機體用蛋白質進行合成新的蛋白質和組織更新。因此,完全不吃主食,只吃肉類是不適宜的,因肉類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少,這樣機體組織將用蛋白質產熱,對機體沒有好處。所以減肥病人或糖尿病患者最少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要低於150克主食。
(4)維持腦細胞的正常功能:葡萄糖是維持大腦正常功能的必需營養素,當血糖濃度下降時,腦組織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腦細胞功能受損,造成功能障礙,並出現頭暈、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
(5)其它:碳水化合物中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有潤滑作用。另外它可控制細腦膜的通透性。並且是一些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質的前體,如嘌呤、嘧啶、膽固醇等。

H. 簡述常用單糖組成分析的方法,並說明各方法的原理

摘要 實驗原理】

I. 可溶性糖含量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測定方法有以下幾種:
1.蒽酮法測定可溶性糖
2.苯酚法測定可溶性糖
3.3 ,5 –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還原糖
4.斐林試劑比色法測定還原糖

斐林試劑比色法測定還原糖步驟

一、原理
植物組織中的可溶性糖可分為還原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和非還原糖(主要是蔗糖)兩類。還原糖具有醛基和酮基,在鹼性溶液中煮沸,能把斐林試劑中的 Cu 2+ 還原成 Cu + ,使藍色的斐林試劑脫色,脫色的程度與溶液中含糖量成正比,在 590 nm 波長下比色測定吸光度,查標准曲線,即可計算出所測樣品中還原糖的含量。本方法也可用於測定蔗糖及總糖含量。

二、實驗材料、試劑與儀器設備
(一)實驗材料
新鮮植物樣品或烘乾粉碎過的植物樣品。

(二)試劑
1. 斐林試劑 A 液: 40 g CuSO 4 · 5H 2 O 溶解於蒸餾水定容至 1000 mL 。
2. 斐林試劑 B 液: 200g 酒石酸鉀鈉( KNaC 4 H 4 O 6 · 5H 2 O )與 150g NaOH 溶於蒸餾水中,並定容至 1000 mL 。
A 、 B 兩液分別貯存,使用前等體積混合。
3. 0.1 %葡萄糖標准液:取 80 ℃下烘至恆重的葡萄糖 0.1000 g ,加蒸餾水溶解,定容至 100 mL 。
4. 0.1mol/LNaOH 。
5. 甲基紅指示劑: 0.1 g 甲基紅溶於 250 mL 60 %乙醇中。 6. 10 % Pb(Ac) 2 。 7. 飽和 Na 2 SO 4 。

(三)儀器設備
分光光度計,分析天平,離心機,水浴鍋,具塞刻度試管,刻度吸管,容量瓶,研缽。

三、實驗步驟
1 . 標准曲線的製作 取 7 支試管,按表 24 – 4 分別加入各溶液。 將以上各管混合後加塞,於沸水浴中加熱 15 min 。取出後自來水冷卻, 1500 r/min 離心 15 min 。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計在 590 nm 波長下比色,以蒸餾水作對照,讀取吸光度。用空白管的吸光度與不同濃度糖的各管的吸光度之差為橫坐標,對應的糖含量為縱坐標,繪制標准曲線。
2. 樣品中還原糖的提取 取新鮮的植物樣品洗凈、擦乾、剪碎,稱取 3.00 g ,放入研缽中研磨至糊狀,用水洗入大試管中。體積為 10 ~ 15 mL 時,加 2 ~ 3 滴甲基紅指示劑,如呈紅色,可用 0.1 mol/L 的 NaOH 中和至微黃色。若用風干樣品,可稱取乾粉 3.00 g ,先在燒杯中用少量水濕潤,然後用水洗入 250 mL 容量瓶中,如顯酸性,可用上法中和。 將大試管置於 80 ℃的恆溫水浴中保溫 30 min ,其間搖動數次,以便將還原糖充分提取出來。對含蛋白質較多的樣品,此間可加 10 % Pb(Ac) 2 ,除去蛋白質,至不再產生白色絮狀沉澱時,加飽和 Na 2 SO 4 除去多餘的鉛離子。 30 min 後取出冷卻,將提取液全部轉入 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搖勻後過濾待測。
3. 樣品測定 吸取 6 mL 待測液,加 4 mL 斐林試劑,其他操作與標准曲線相同,在 590 nm 波長下讀取吸光度。以不含樣品的空白管的吸光度減去樣品管的吸光度,在標准曲線上查出糖含量。

閱讀全文

與簡述一種常用的單糖測定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癬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420
黛珂白檀乳液使用方法 瀏覽:847
考科二坡道定點停車方法視頻 瀏覽:540
獨詞式標題選材常用方法 瀏覽:748
一天解決一本書的方法 瀏覽:239
沂蒙山楂的食用方法 瀏覽:179
系統思維的訓練方法 瀏覽:41
組合數計算方法高中數學例題 瀏覽:305
如何用物理方法卷發 瀏覽:194
穿絲襪的正確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20
簡單鍛煉方法視頻捂臉 瀏覽:274
如何喚醒孩子的方法 瀏覽:567
雙開雙控插座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704
gps手持測畝儀使用方法 瀏覽:152
有什麼方法可以安眠 瀏覽:215
種大蒜的視頻種植方法 瀏覽:172
什麼樣的方法能瘦下來 瀏覽:431
蟲牙打洞治療方法 瀏覽:889
糖尿病檢測方法題 瀏覽:528
2012年汾酒鑒定方法及技巧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