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ccm200plus使用方法
方法如下:
1、ccm200plus是攜帶型葉綠素儀。
2、把植物放在ccm200plus上,就能測量被測物的葉綠素相對含量。
② 如何快速診斷田間果樹植株養分含量(葉綠素儀或比色卡法)
答:快速診斷的方法如下:
(1)果樹氮素營養管理與診斷調控的基本原理
果樹實時實地田間營養快速診斷可借用IRRI提出的氮營養管理與診斷調控技術,其基本原理是根據不同地點的土壤供肥能力與目標產量的差值,決定施肥量的范圍;在果樹的整個生長期可利用葉綠素儀、葉色比色卡等來診斷果樹氮素營養狀況,並據此調整實際氮肥施用量,以達到適時適量地平衡供給養分,促進果樹健壯生長,減少病蟲害,提高產量和施肥效益的目標。這一養分資源優化管理技術已在我國部分果樹主栽區得到驗證。
(2)果樹氮素營養管理與診斷調控技術
果樹對氮素的需求決定了果園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時間,通過快速簡便測定果樹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一方面可實時監測果樹吸氮動態,另一方面可進行果樹的氮素追肥調控。
葉綠素儀(SPADmeter)或葉色比色卡(LCC)是一種簡便、快速和非破壞性地測定葉片中葉綠素含量的方法,它可指示果樹植株的氮素營養狀況。不同樹種、品種的果樹每個生育期的實際追肥量按照植株氮素的營養狀況,用葉綠素儀或葉色卡進行精細調控。各果樹主栽區應用時,應通過田間試驗進行校驗,建立相應的適合當地生產實際情況的指標體系,以實現氮肥的准確調控。果樹氮素養分管理及診斷調控方法可參考國際水稻研究所在中國的研究結果和農業部「948」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的校驗結果。
(3)葉綠素儀的使用方法
開關打到ON鍵,出現CAL字樣(圖5-2)按住SPAD右上方手柄3秒鍾,屏幕出現N=0,並有3條下劃線。
圖5-2 葉綠素儀
將新梢或結果枝葉片的最新完全展開葉中間部分置於兩只測試手柄中間測試孔正上方(葉片正面朝上),按住手柄約2秒鍾,讀數後記錄。如數據異常,按「1DATA DELETE」鍵刪除後重測。
完成後按「AVERAGE」鍵,讀取並記錄平均值。按「ALL DATA CLEAR」鍵,准備下一小區的測定。
③ SPAD502葉綠素含量測定儀的基本資料
SPAD-502葉綠素儀 SPAD-502 葉綠素儀通過測量葉片在兩種波長范圍內的透光系數來確定葉片當前葉綠素的相對數量。
型號:SPAD-502 Chlorophyll Meter Model SPAD-502
全世界廣泛使用的葉綠素活體測定方法,非常簡便
SPAD-502 葉綠素儀通過測量葉片在兩種波長光學濃度差方式650nm 和940nm來確定葉片當前葉綠素的相對數量。
④ 葉綠素測定儀的儀器原理
根據葉綠體色素提取液對可見光譜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計在某一特定波長測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計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據朗伯—比爾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與其中溶質濃度C和液層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數。當溶液濃度以百分濃度為單位,液層厚度為1cm時,α為該物質的吸光系數。各種有色物質溶液在不同波長下的吸光系數可通過測定已知濃度的純物質在不同波長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數種吸光物質,則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長下的總吸光度等於各組分在相應波長下吸光度的總和。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測定葉綠體色素混合提取液中葉綠素a、b和類胡蘿卜素的含量,只需測定該提取液在三個特定波長下的吸光度A,並根據葉綠素a、b及類胡蘿卜素在該波長下的吸光系數即可求出其濃度。在測定葉綠素a、b時為了排除類胡蘿卜素的干擾,所用單色光的波長選擇葉綠素在紅光區的最大吸收峰。
⑤ 葉綠素測定儀是利用什麼與原理去檢測的
葉綠素儀通過測量葉片在兩種波長范圍內的透光系數來確定葉片當前葉綠素的相對數量,也就是在葉綠素選擇吸收特定波長光的兩個波長區域根據葉片透射光的量來計算測量值。
⑥ 葉綠素測定儀的注意事項有哪些行情
維持儀器的使用壽命,同時保證測量結果的准確性,必須注意:
1、測量面積只有 2mm×3mm(厚度不超過 1.2mm),對於狹小的葉片來說,測量也毫不費力。中心線指示所測面積的中心。所以在進行測量厚度超過該測量的范圍就不能使用這款儀器來進行測量了,這樣就能夠保證測量的結果的准確性。
2、葉綠素儀是防水的,在下雨天可以照常使用,用後請用干軟布擦凈,但機器絕對不能浸泡在水中或用水洗。避免因水的進入而導致儀器裡面的一些功能破壞,注意這一點可以適當的延長儀器的壽命。
3、在使用儀器的時候,不要劇烈振動。
4、不要強壓顯示屏和測量頭,避免儀器的損壞,從而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
5、不要將儀器放在陽光下或熱源附近,減少實驗誤差的出現。
6、在使用完這個儀器之後,一定要記得關機,因為在測量的時候使用的電池,避免長期開機導致低電量自動關機,使數據丟失。
7、儀器臟了,要用干布擦凈,不能用酒精或化學葯品接觸儀器表面,減少這些化學物質對儀器造成損傷。
8、不要拆卸儀器,儀器本身裡面的裝置比較繁瑣,拆卸之後有可能會出現無法還原。
9、保存溫度在-20~55℃,不要放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應與一些乾燥劑放在一起,這樣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
10、如果保存期將在二星期以上,應將電池取出,減少電池腐爛在儀器內,從而使黨的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
⑦ 葉綠素A研磨儀對葉綠素的提取測定方法有哪些,是怎樣進行葉綠素的提取的
1水樣保存
2抽濾
3提取。先研磨,再加乙醇溶解,離心,在黑暗低溫處提取6一24小時。
4離心
5測定
⑧ SPAD502葉綠素含量測定儀的工作原理
測量值是通過對在二個不同波長區域,葉片傳輸光的數量進行計算,在這二個區域葉綠素對光吸收不相同的。這二個區域是紅光區(對光有較高的吸收且不受胡蘿卜素影響)和紅外線區(對光的吸收極低)。
Spad值是指葉綠素的相對含量,通過spad值可以了解植物硝基需求量,還可以推算出氮肥的含量。
因為spad值跟植物葉綠素含量是相關的,所以只要測量植物中葉綠素的含量,就能知道spad值,
葉綠素是吸收光線的主要物質,不同波長的光線,葉片的吸收量不同,於是通過兩種波長范圍內的透光系數來確定葉片當前葉綠素的相對數量。SPAD-502葉綠素儀就是通過測量葉子對兩個波長段里的吸收率,來評估當前葉子中的葉綠素的相對含量。
⑨ PAM-2100 葉綠素熒光儀原理及使用
Krause等(1980,1982)利用DCMU(敵草隆Diuron)阻斷PSII受體測的原初電子受體QA到二級電子受體QB的電子傳遞,從而阻止了因光化學反應導致的光化學淬滅,為定量研究分析葉綠素熒光與光合作用的關系提供了可能。Bradbury等(1981,1984)利用將植物葉片快速曝光於強光下(飽和光閃)的技術,定量分析了葉綠素熒光的光化淬滅和非光化淬滅。Dietz等(1985)及Schreiber等(1986)利用微弱的調制測量光技術和飽和光閃,定量確定光化淬滅和非光化淬滅,並可持續測量葉綠素熒光相對光量子產量;Genty(1989)進一步的實驗研究表明,葉綠素熒光測量可以作為一種快速非損傷的CO2同化「探針」。所有這些上世紀80年代的創造性實驗研究,奠定了葉綠素熒光技術的應用基礎,其中脈沖調制技術(PulseAmplitude Molated technique,簡稱PAM)成為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葉綠素熒光測量儀器的通用技術方法。Nedbal教授與PSI公司總裁Trtilek博士等首次將PAM葉綠素熒光技術與CCD技術結合在一起,研製成功了FluorCam葉綠素熒光成像技術(Nedbal等,2000),並於1997年為美國華盛頓大學提供了第一台商業FluorCam系統。FluorCam葉綠素熒光成像技術成為上世紀90年代葉綠素熒光技術的重要突破,使科學家們對光合作用與葉綠素熒光的研究一下子進入二維世界。
暗適應狀態下的葉片,其原初電子受體QA處於最大氧化狀態,此時我們稱PSII(光系統II)處於完全「開放」狀態。將充分暗適應後的葉片用微弱的調制測量光照射(光強約0.1 μmol m−2 s−1)後測得的葉綠素熒光為Fo(最小葉綠素熒光);然後再用飽和光閃(強度一般為3000μmol m−2 s−1左右或者更高,持續時間小於1s)照射葉片,QA在短時間內全部還原,PSII完全「關閉」,此時測得的葉綠素熒光稱為最大葉綠素熒光Fm,Fm與Fo之差為Fv,Fv/Fm即為PSII光化學反應的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可作為監測植物受脅迫的簡單快速的方法,正常高等植物葉片的Fv/Fm值約為0.83-0.84。
參考資料:http://www.eco-online.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8&extra=page%3D1
⑩ 測葉綠素的方法
葉綠素含量的測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熒光分析法、活體葉綠素儀法、光聲光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不過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還是分光光度法。
葉綠素提取液的吸收光譜表明:有兩個強吸收峰,分別在紅光區和藍紫區,不同提取溶劑和原料所得的葉綠素溶液的吸收光譜比較相似。葉綠素a、葉綠素b的紅區最大吸收峰分別在663nm、645nm附近,在藍紫區分別為429nm、453nm附近。由於提取溶劑和原料不同,對葉綠素提取液進行光譜掃描後,所得的最大吸收值可能有較小范圍的浮動。
高效液相色譜(HPLC)定量檢測葉綠素含量准確率較高,效果很好。用甲醇和丙酮作為流動相,體積比為80:20時,同時在流動相中加入質量分數為0.1%的冰醋酸,流速為1.0mL/min。利用每一種色素的色譜峰面積進行定量,葉綠素a、葉綠素b的定量可通過外標法由工作曲線求得。[8]
穩定性影響因子
光
在活體植物中,葉綠素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既可以發揮光合作用,又不會發生降解。但離體葉綠素對光照很敏感,光和氧氣作用可導致葉綠素不可逆的分解。在自然條件或以膠態分子團存在的水溶液中,葉綠素在有氧的條件下,可進行光氧化而產生自由基,因此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葉綠素的光氧化降解必需有氧分子參與,而且其降解速率隨氧分子濃度的升高而加快。單線態氧和羥基自由基是葉綠素光化學反應的活性中間體,可與葉綠素吡咯鏈作用而進一步產生過氧自由基和其他自由基,最終可導致卟啉環和吡咯鏈的分解既而造成顏色的褪去。當然影響光氧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體系中的水分、溫度、光照時間、光照強度、光的波長范圍等等,在這些影響因素中主要有光照時間、光照強度、光的波長范圍、氧的濃度。目前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光(復合光)對色素的影響而且大多數研究不是很深人。對於單色光(不同波段的光)對葉綠素穩定性的影響研究方面的報道卻較少。
葉綠素酶
已有研究表明,葉綠素酶是一種糖蛋白。葉綠素酶催化葉綠素結構中的植醇鍵而水解生成脫植葉綠素,是葉綠素降解中的關鍵酶。葉綠素酶是以葉綠素作為底物的,它是一種酯酶。脫鎂葉綠素也是葉綠素酶的底物,酶促反應的產物是脫鎂脫植葉綠素。葉綠素酶的最適反應溫度在60~80℃范圍,實驗證明,葉綠素酶在80℃以上其活性下降,100%時已完全失活。
溫度
一些研究表明,葉綠素提取液在不同受熱溫度下,其降解速率曲線有明顯的拐點,葉綠素在80℃以下,降解速度較慢,90℃以上降解速度急劇加快。總體而言,隨著溫度的升高,葉綠素降解的速率是逐漸加快的,只是較低的溫度下降解速率不明顯。
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