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糯稻根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糯稻根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9 15:42:16

Ⅰ 虛汗停顆粒有什麼功效

奇星 虛汗停顆粒¥20.80 虛汗停顆粒為黃棕色的顆粒;味甜、微澀。益氣養陰,固表斂汗。用於氣陰不足之自汗、盜汗及小兒盜汗。 虛汗停顆粒主要由黃芪、浮小麥、大棗、糯稻根、牡蠣(煅)製成。輔料為蔗糖。各成分的作用如下: 1. 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2. 浮小麥味甘、性涼,除虛熱;止汗。主止陰虛發熱;盜汗;自汗 3. 大棗味甘、性溫,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 4. 糯稻根體輕,氣微,味淡。用於治療陰虛發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肝炎、絲蟲病等疾病。 5. 牡蠣咸,微寒。歸肝、膽、腎經。有收斂、鎮靜、解毒、鎮痛的作用 虛汗停顆粒的成分都是中草葯,副作用很小,臨床上應用療效顯著。 康愛多葯店關愛老百姓健康,致力於提高百姓的用葯水平、降低用葯費用、為病患朋友提供優質實惠的葯品。廠家直銷,購買方便快捷。如果想購買廣州奇星葯業生產的虛汗停

Ⅱ 糯稻根有什麼作用

糯稻根有養陰,止汗,健胃的作用。

葯材性狀:全體集結成疏鬆的團狀,上端有分離的殘莖,圓柱形,中空,長2.5-6.5cm,外包數層灰白色或黃白色的葉鞘;下端簇生多數須根。須根細長而彎曲,直徑1mm,表面黃白色至棕黃色,表皮脫落後顯白色,略具縱皺紋。體輕,質軟,氣微,味淡。

一年生草本,是稻的一個變種,形態大體與稻相似,唯小穗通常帶褐紫色,葉色較淡,稻粒飽滿,米粒較白,稍圓,煮熟後粘性較大。

(2)糯稻根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糯稻根特徵:

一年生水生草本。稈直立,高0.5-1.5米,隨品種而異。葉鞘鬆弛,無毛;葉舌披針形,長10-25厘米,兩側基部下延長成葉鞘邊緣,具2枚鐮形抱莖的葉耳;葉片線狀披針形,長40厘米左右,寬約1厘米,無毛,粗糙。

圓錐花序大型疏展,長約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彎垂;小穗含1成熟花,兩側甚壓扁,長圓狀卵形至橢圓形,長約10毫米,寬2-4毫米;穎極小,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跡,退化外稃2枚,錐刺狀,長2-4毫米。

兩側孕性花外稃質厚,具5脈,中脈成脊,表面有方格狀小乳狀突起,厚紙質,遍布細毛端毛較密,有芒或無芒;內稃與外稃同質,具3脈,先端尖而無喙;雄蕊6枚,花葯長2-3毫米。穎果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厚約1-1.5毫米;胚比小,約為穎果長的1/4。染色體2n=24。

Ⅲ 浮小麥的功效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浮小麥具有益氣、除熱和止汗的功效,凡由陽虛引起的自汗和由陰虛引起的盜汗患者,均可應用浮小麥治療。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浮小麥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浮小麥的功效和作用

自汗,盜汗。

本品甘涼入心, 能益心氣、斂心液;輕浮走表,能實腠理、 固皮毛、為養心斂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盜汗者,均可應用。可單用炒焦研末,米湯調服。治氣虛自汗者,可與黃芪、煅牡蠣、麻黃根等同用,如牡蠣散(《和劑局方》);治陰虛盜汗者,可與五味子、麥冬、地骨皮等葯同用。

骨蒸勞熱。

本品甘涼並濟,能益氣陰,除虛熱。治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等證,常與玄參、麥冬、生地、地骨皮等葯同用。

浮小麥與小麥,兩者均能益氣養心除熱,然前者走表,除浮熱止汗力強,故對骨蒸及其盜汗用之較多,後者益氣養心,除煩止渴里勝,臟躁、心煩不安、消渴之證用之較多。

浮小麥與麻黃根,兩者均能止汗,常配伍用於盜汗、自汗證,浮小麥益氣除熱而止汗,具有扶正驅邪之功,並行收斂,麻黃根只具有收斂之性,無扶正之力。

浮小麥的禁忌

浮小麥是一種雜糧,副作用是寥寥無幾的。浮小麥主要是針對身體出現虛熱的症狀可以緩解。一般身體出現虛熱後,都會覺得口乾舌燥,並且還伴有習慣性的口腔疾病,流鼻血,疲乏,頭暈等等,浮小麥可以緩解虛熱引起的症狀。並且對於出現盜汗,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浮小麥也是屬於一種中葯的成分,不要吃的過多,適量的使用是有益而無害的。

浮小麥的食用 方法

浮小麥麻黃根豬展湯

材料:

浮小麥(30克),麻黃根(10克),豬展(100克)。

做法:

豬展切小塊焯水。全部材料加5碗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喝時以少許鹽調味,分2—3次喝。

象牙絲浮小麥豬骨湯

材料:

象牙絲(10克),浮小麥(30克),排骨頭(100克)。

做法:

(1)排骨頭斬小塊焯水。全部材料加適量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2)喝時以少許鹽調味,分2—3次喝。

糯稻根浮小麥酸棗仁茯苓瘦肉湯

材料:

浮小麥30克,糯稻根15克,酸棗仁10克,茯苓10克,瘦肉150克。

做法:

(1)瘦肉切小塊焯水。全部材料加5碗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2)喝時以少許鹽調味,分2次喝,連續喝3日。

浮小麥黃芪泥鰍湯

材料:

泥鰍250g,浮小麥15g,黃芪30g,大棗12粒,姜適量。

做法:

(1)浮小麥洗凈。

(2)大棗清水洗凈。

(3)黃葯剪短一些並洗凈。

(4)泥鰍洗凈,瀝干水份。

(5)熱鍋倒入點油,將洗凈的泥鰍倒入鍋中,爆香一下,撈起。

(6)燉盅里放入浮小麥,黃芪與大棗。

(7)再將泥鰍放入,注入2碗清水。

(8)加蓋,隔水燉2小時。

浮小麥大棗粥

固表斂汗,養胃健脾

浮小麥即小麥未成熟的穎果,以水淘之,浮起者為佳。其主要含多量澱粉及B族維生素等,性味甘涼,有止汗作用,用治療自汗、盜汗,可免去患者過多損失津汁。糯米味甘,性微溫,能補脾胃,益脾氣。大棗益氣和血,養心安神。三者合成此粥,可以起到固表斂汗,養胃健脾的功效。每日早晚1次溫服。

原料:浮小麥50克,大棗6枚,糯米60克。

做法:將浮小麥、大棗、糯米分別洗凈,去雜,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水,先用旺火,再中火,後文火煮成粥。

特點:粥粘潤,爛熟,稍甜,喂幼兒也可加點糖。

猜你喜歡:

1. 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2.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使用方法

3. 麥芽的功效與副作用以及禁忌

4. 石榴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5.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Ⅳ 糯稻根中葯

糯稻根,中草葯材,又稱稻根須、糯谷根、糯稻草根。為不規則的段片或集結成疏鬆團狀。根莖段呈圓柱形,黃棕色,直徑3-6mm,中空。根段外表棕黃色或黃白色。體輕,氣微,味淡。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用於治療陰虛發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肝炎、絲蟲病等疾病。
【性味】甘,平。
①《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平,無毒。"
②《中國醫學大辭典》:"甘,寒,無毒。"
【歸經】《本草再新》:"入肝、肺、腎三經。"
【功能主治】益胃生津,退虛熱,止盜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附方】止渴,止虛汗:糯稻根燒灰浸水飲。

Ⅳ 中草葯中的糯米根與粉根是否是一種葯,作用的區別是什麼

糯米根又叫糯稻根。也就是水稻的根.葯名糯稻根別名糯稻根須、稻根須、糯谷根、糯稻草根。用於陰虛發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糯稻根有一定的養胃作用.
粉根是啥?我就不知了!!

Ⅵ 糯米粟有何營養

作用:【性味】甘、溫、無毒。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維生素(B1、A、E)及鈣、磷、鐵等物質。有補中益氣、和胃止瀉功效。對脾胃虛弱、食後不能健運、消化不良、乏力自汗、多小便等症宜用(糯米有縮小便作用,故消渴、小便頻數、夜尿多等症可用),因脾胃虛寒而發生食後即吐逆、霍亂、瀉痢等症,食用有和胃、平逆、止瀉之功。糯稻根止虛汗,糙糯米或半搗糯米煮稀飯,適用於一切慢性虛弱病人。《醫葯六書葯性總義》中說:「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特別適用於老年人晨起食粥,以益胃生津。河北的廣大農村婦女有產後吃江米紅糖粥的習慣,認為可溫養胃氣、安神定志、補脾生血功效。
【注】糯米又稱江米,是一種有黏性的稻米。糯米有上糯、中糯之分,米色有白及紫色之別。其性黏,可蒸糕、煮粽、粥食。但其性溫黏滯,煮熟性熱,多吃發濕熱,動痰水,故熱病者及小兒有病者不宜食,多食則熱,容易發生大便乾燥。糯稻的桿、根皆可入葯。糯稻根有治虛汗、多汗和治療血絲蟲、乳糜尿的作用。糯稻草水煎服有預防和治療傳染性肝炎的作用。
另在中醫方劑中,常有「谷芽」(發芽的稻穀)。谷牙甘平無毒,主要用於健脾、開胃、下氣、消食,能助消化而不傷胃氣,且谷芽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故還可以用於治療腳氣病。谷芽又名櫱米、谷櫱

Ⅶ 浮小麥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浮小麥具有益氣、除熱和止汗的功效,凡由陽虛引起的自汗和由陰虛引起的盜汗患者,均可應用浮小麥治療,再配上寧心安神的茯苓,以及清心除煩的麥冬,這例葯茶就有養心、安神、斂虛汗的作用。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浮小麥的功效作用,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浮小麥的功效和作用

治盜汗及虛汗不止:浮小麥,文武火炒令焦,為末。每服二錢,米飲湯調下,頻服為佳。一法取陳小麥用干棗煎服。(《衛生寶鑒》)

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麥加童便炒為末,砂糖煎水調服。(《奇方類編》)

產後盜汗:浮小麥15—30克,黃芪10—15克,紅棗10枚,煅牡蠣20克。水煎服,每日1劑。

體虛盜汗:浮小麥20克,紅棗、烏梅肉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熱病後盜汗:浮小麥、玉米芯各30克,煎湯代茶飲。汗多者服用3劑即可。

肺結核盜汗:浮小麥、百部各15克,百合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浮小麥的食用 方法

浮小麥麻黃根豬展湯

材料:

浮小麥(30克),麻黃根(10克),豬展(100克)。

做法:

豬展切小塊焯水。全部材料加5碗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喝時以少許鹽調味,分2—3次喝。

象牙絲浮小麥豬骨湯

材料:

象牙絲(10克),浮小麥(30克),排骨頭(100克)。

做法:

(1)排骨頭斬小塊焯水。全部材料加適量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2)喝時以少許鹽調味,分2—3次喝。

糯稻根浮小麥酸棗仁茯苓瘦肉湯

材料:

浮小麥30克,糯稻根15克,酸棗仁10克,茯苓10克,瘦肉150克。

做法:

(1)瘦肉切小塊焯水。全部材料加5碗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2)喝時以少許鹽調味,分2次喝,連續喝3日。

浮小麥黃芪泥鰍湯

材料:

泥鰍250g,浮小麥15g,黃芪30g,大棗12粒,姜適量。

做法:

(1)浮小麥洗凈。

(2)大棗清水洗凈。

(3)黃葯剪短一些並洗凈。

(4)泥鰍洗凈,瀝干水份。

(5)熱鍋倒入點油,將洗凈的泥鰍倒入鍋中,爆香一下,撈起。

(6)燉盅里放入浮小麥,黃芪與大棗。

(7)再將泥鰍放入,注入2碗清水。

(8)加蓋,隔水燉2小時。

浮小麥大棗粥

固表斂汗,養胃健脾

浮小麥即小麥未成熟的穎果,以水淘之,浮起者為佳。其主要含多量澱粉及B族維生素等,性味甘涼,有止汗作用,用治療自汗、盜汗,可免去患者過多損失津汁。糯米味甘,性微溫,能補脾胃,益脾氣。大棗益氣和血,養心安神。三者合成此粥,可以起到固表斂汗,養胃健脾的功效。每日早晚1次溫服。

原料:浮小麥50克,大棗6枚,糯米60克。

做法:將浮小麥、大棗、糯米分別洗凈,去雜,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水,先用旺火,再中火,後文火煮成粥。

特點:粥粘潤,爛熟,稍甜,喂幼兒也可加點糖。

浮小麥附方

治盜汗“專家”:浮小麥

治盜汗及虛汗不止:浮小麥,文武火炒令焦,為末。每服二錢,米飲湯調下,頻服為佳。一法取陳小麥用干棗煎服。(《衛生寶鑒》)

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麥加童便炒為末,砂糖煎水調服。(《奇方類編》)

產後盜汗:浮小麥15—30克,黃芪10—15克,紅棗10枚,煅牡蠣20克。水煎服,每日1劑。

體虛盜汗:浮小麥20克,紅棗、烏梅肉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熱病後盜汗:浮小麥、玉米芯各30克,煎湯代茶飲。汗多者服用3劑即可。

肺結核盜汗:浮小麥、百部各15克,百合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猜你喜歡:

1. 黑豆的營養價值和葯用附方

2. 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

3. 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症

4. 1-3歲的寶寶春季飲食食譜

5. 小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6. 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Ⅷ 糯稻根入葯的用法為何

收和儲藏:夏、秋兩季,糯稻收割後,控取根莖及須根,除去殘莖,洗凈,曬干。

【原形態】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稈直立,叢生,高約1m左右。葉鞘無毛,下部者長於節間;葉舌膜質而較硬,披針形,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合,長5-25mm,幼時具明顯的葉耳;葉片扁平,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30-60cm,寬6-15cm。圓錐花序疏鬆,成熟時向下彎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長圓形,兩側壓扁,長6-8mm,含3小花,下方兩小花退化僅存極小的外稃而位於1兩性小花之下;穎極退化,在小穗柄之頂端呈半月形的痕跡;退化外稃長3-4mm,兩性小花外稃,有5脈,常具細毛,有芒或無芒,內稃3脈,亦被細毛;鱗被2,卵圓形,長1mm;雄蕊6;花葯長2mm;花柱2枚,筒短,柱頭帚刷狀,自小花兩側伸出。穎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

資源分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區。

【性狀】性狀鑒別 全體集結成疏鬆的團狀,上端有分離的殘莖,圓柱形,中空,長2.5-6.5cm,外包數層灰白色或黃白色的葉鞘;下端簇生多數須根。須根細長而彎曲,直徑lmm[8u58葯材網www.8u58.com],表面黃白色至黃棕色,表皮脫落後顯白色,略具縱皺紋。體輕,質軟,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表皮細胞少數殘存,壁略木栓化,棕黃色。皮層寬廣,外皮層細胞與表皮細胞上下交錯排列;下方為I列小形木化厚壁細胞,4-6角形;其內為多列薄壁細胞,放射狀排列;多數細胞分離解體,形成大的氣腔,僅有細胞壁殘存,近內皮層的薄壁細胞小,內皮層細胞的內側壁加厚。中柱鞘為1列薄壁細胞;初生木質部多原型,韌皮部束位於木質部弧角間,後生木質部有5個大導管,木纖維發達。髓部細胞壁厚,木化。

【鑒別】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0.1g,加70%乙醇2ml,溫浸30分鍾,過濾。濾液供點樣用,以果糖烯酸液對照。分別點樣於硅膠G薄板上,用乙酸乙酯-甲醇-乙酸-水(12:3:3:2)展開,以α-萘酚硫酸試液噴霧後加熱顯色,供試品與對照品在相應位置處顯相同色斑。

【炮製】取原葯材,除去雜質及殘莖,洗凈,撈出瀝干水,初段,乾燥。

飲片性狀:本品為不規則的段片或集結成疏鬆團狀。根莖段呈圓柱形,黃棕色,直徑3-6mm,中空。根段外表棕黃色或黃白色。體輕,氣微,味淡。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性味】甘;平

【歸經】肝;

【功能主治】養陰除熱;止汗。主陰虛發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肝炎;絲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場,15-30g,大劑量可用60-120g。以鮮品為佳。

【臨床應用】用於陰虛發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糯稻根有一定的養胃陰、除虛熱和止汗作用。對病後陰虛發熱及肺癆蒸熱盜汗者,尤為適宜。單用力薄,常隨證配伍,如陰虛發熱,口渴咽干者,配生地、麥冬、地骨皮之類以養陰清熱;自汗盜汗者,配浮小麥、牡蠣之類以斂汗。《四川中葯志》1960年版:「配苡仁、白蔻、陳皮、谷芽,治胃弱食少;配黃芩、白術能安胎。」

Ⅸ 糯米根的功效與作用

糯稻根是禾本科稻屬植物糯稻,糯稻根別名:糯稻根須、稻根須、糯谷根、糯稻草根。以根狀莖及須根入葯。養陰除熱;止汗。用於陰虛發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糯稻根有一定的養胃陰、除虛熱和止汗作用。對病後陰虛發熱及肺癆蒸熱盜汗者,尤為適宜。單用力薄,常隨證配伍,如陰虛發熱,口渴咽干者,配生地、麥冬、地骨皮主治應用。

Ⅹ 請問糯稻根是不是糯米根 急需

是的,別名:糯米根、糯稻根須、稻根須、糯谷根、糯稻草根。

葯材性狀:全體集結成疏鬆的團狀,上端有分離的殘莖,圓柱形,中空,長2.5-6.5cm,外包數層灰白色或黃白色的葉鞘;下端簇生多數須根。須根細長而彎曲,直徑1mm,表面黃白色至棕黃色,表皮脫落後顯白色,略具縱皺紋。體輕,質軟,氣微,味淡。
味甘,性平。
歸心、肝經。
功效:養陰,止汗,健胃。
主治:用於自汗,盜汗,肝炎,乳糜尿。

閱讀全文

與糯稻根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改成自動獲取的方法 瀏覽:129
怎麼治腳臭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瀏覽:163
自製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834
黃酒加什麼飲用方法 瀏覽:726
全站儀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235
天然氣自動上水器安裝方法 瀏覽:991
向大大護墊使用方法 瀏覽:625
lol圖標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89
二次元防盜的正確方法 瀏覽:989
徒手鍛煉胸部的方法 瀏覽:492
快速正錢方法 瀏覽:174
樓梯的構造計算方法 瀏覽:553
紅掌的修剪方法視頻 瀏覽:225
凈化大師使用方法 瀏覽:720
ve使用方法 瀏覽:448
採集視頻的方法 瀏覽:878
天貓快速下店方法 瀏覽:461
疤克正確的塗抹方法視頻 瀏覽:993
男士電腦使用方法 瀏覽:156
抓地的最佳方法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