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農村常見的麥藍菜,又被稱為「王不留行」,都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沒有留心過山間麥田長著的這么一種植物,綠色根莖,末端長出一個花苞樣的形狀,開出玫紅色的小花朵,這就是石竹科植物——麥藍菜,我們今天說的「王不留行」,就是麥藍菜的種子,也叫奶米、大麥牛。
雖然知道了王不留行的作用,但如果健康出現了問題,還是建議大家提早去看醫生,千萬不要盲目食用!要知道,葯物的不恰當食用,可能會導致肝臟或者腎臟出現損傷,也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部分患者食用後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損害身體健康。畢竟術業有專攻。
㈡ 王不留行和通草加黃芪可以一起煮嗎,用量多少這幾種燉豬蹄湯下奶嗎
王不留行15克,通草15克,分三副葯,穿山甲9克(找紗布包好,需要用三次。),每天放一副葯,把穿山甲一起放入使用豬蹄或者羊排燉湯,當時去醫院復查的時候跟醫生講奶水少的事,醫生給推薦的哺泉催奶湯。
㈢ 有人用過通草或是王不留行麽好像是煲湯的時候放,一次放多少呢會有什麼副作用么
通草煲湯一般是產婦吃,下奶的。通草本身是利濕通淋葯物。一次只要放一點點,0.8-1錢的樣子。王不留行的功效也差不多,主要用於消除乳癰及其他癰腫,也有下奶的功效。同時它也是許多傷葯的配伍葯物之一。個人推薦如果是用於下奶,這兩者葯物還是使用通草。兩外下奶也可以不使用中葯,用些鯽魚湯之類的湯都是對下奶有幫助的。望採納!
㈣ 田地常見植物「王不留行」,都有哪些葯效和作用
什麼是王不留行王不留行屬於石竹科,是石竹科植物麥藍菜成熟的種子,麥藍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cm。全株平滑無毛,惟稍有白粉。莖直立,上部呈二叉狀分枝,近基部節間粗壯而較短,節略膨大,表面呈乳白色。單葉對生;無柄;葉片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5-7.5cm,寬0.5-3.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稍連合抱莖,全緣,兩面均呈粉綠色,中脈在下面突起,近基部較寬。疏生聚傘花序著生於枝頂,花梗細長,下有鱗片狀小苞片2枚;花萼圓筒狀,花後增大呈5棱狀球形,頂端5齒裂;花瓣5,粉紅色,倒卵形,先端有不整齊小齒;雄蕊10,不等長;子房上位,1室,花柱2。蒴果包於宿存花萼內,成熟後先端呈4齒狀開裂。種子多數,暗黑色,球形,有明顯的疣狀突起。花期4-6月,果期5-7月。
2、王不留行有活血消腫的功效,一般用於瘀血、腫塊及瘡瘍腫毒時,也需要配伍使用;
3、王不留行有消炎的功效,對於膿腫及蜂窩織炎,可以採取王不留行鮮葉砸碎外敷,起到消炎、散腫、鎮痛的作用;
4、王不留行還有消腫活血的功效,可以治療腮腺炎、睾丸炎,使用時都要配伍其它的葯物同用,效果更好。
注意事項
孕婦、血虛無瘀滯者均禁服。
㈤ 王不留行的功效
王不留行的功效:
王不留行別名王不留、麥藍菜。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的乾燥種子,具有活血通經,消腫止痛,催生下乳的功能。主治月經不調,乳汁缺乏,難產,癰腫疔毒等症,是臨床常用下乳的重要葯。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王不留行、炒王不留行,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別名】禁宮花,剪金花,金盞銀台。奶米、大麥牛、不母留、王母牛。
【性味歸經】苦,平。歸肝,胃經。
【功效】活血通經,下乳消癰,利尿通淋。
【主治】血瘀經閉,痛經,難產;產後乳汁不下,乳癰腫痛;熱淋,血淋,石淋。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1、痛經、經閉由肝氣郁滯所致者,可與香附、鬱金等配伍,以使氣行血活。
2、肝氣郁滯而致乳汁不通,乳房脹痛者,可與穿山甲、瞿麥等配伍。
3、小便不利,淋瀝澀痛者,可與石韋、滑石、瞿麥等配伍。
㈥ 王不留行和通草煮排骨下奶,煮多長時間
通草作用是通氣下乳,通草10克,兩只豬蹄。加水煎服。它是通脫木的莖髓。一般單獨使用即可。 王不留行是下乳消腫,一般和瞿麥,龍骨,炮甲珠合用,但很少有人用來煮豬蹄。 建議你還是單獨使用。如果通草質量沒有問題,就應該會管用,還有通草有利尿的作用,如果尿頻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