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的供氧方法有

常用的供氧方法有

發布時間:2022-09-07 16:35:42

『壹』 工業上常用製取氧氣的方法化學方程式

(1)實驗室常用高錳酸鉀、氯酸鉀、雙氧水製取氧氣,而工業上常用分離液態空氣製取氧氣,故答案為:丁; (2)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故答案為:2KMnO 4 △ . K 2 MnO 4 +MnO 2 +O 2 ↑; (3)①要緩緩加入雙氧水需要有類似分液漏斗的裝置,需要注射器,需要氣體發生裝置試管,收集裝置集氣瓶以及導氣裝置,故答案為:bahd; 雙氧水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故答案為:2H 2 O 2 Mn O 2 . 2H 2 O+O 2 ↑; 使用注射器可以隨時的添加液體,可以控制反應的快慢,故答案為:可以控制反應速率,以便得到較平穩的氧氣流; ②除了發生裝置,還需要驗證氣泡的快慢的裝置,以及導氣裝置,故答案為:fhg; 在驗證催化劑時,除了要驗證化學性質之外,還需要驗證反應前後的質量,故答案為:驗證紅磚粉在反應前後的性質沒有改變,應先對實驗前所用紅磚粉的質量進行分析稱量; (4)氯酸鉀和高錳酸鉀都有大量的附屬產物,工業制氧需要一定的壓強,需要消耗能量,雙氧水制氧產物是水,不會污染環境,故答案為:乙;

『貳』 吸氧的正確方法

吸氧就是氧療,是一種緩解缺氧的方法。在臨床上廣泛用於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呼吸衰竭、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或有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如腦梗、冠心病。產婦或外科手術前、後的病人,大出血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氧療治療。吸氧主要有幾種方法:第一種,鼻導管吸氧,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將鼻導管插入鼻腔頂端,進行吸氧。第二種,面罩吸氧法,用面罩掩蓋住患者的口鼻給氧。第三種,經口吸氧法。如果患者是經口呼吸,可以用導管放入口腔來進行吸氧。還有一些吸氧的方法,是要通過呼吸機來進行供氧。要注意吸氧時,必須用醫用的氧氣。鼻導管吸氧的時候,一般氧流量不會開得太大。還有一些慢阻肺的患者,吸吸氧就是氧療,是一種緩解缺氧的方法。在臨床上廣泛用於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呼吸衰竭、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或有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如腦梗、冠心病。產婦或外科手術前、後的病人,大出血的患者,都可以使用氧療治療。吸氧主要有幾種方法:第一種,鼻導管吸氧,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將鼻導管插入鼻腔頂端,進行吸氧。第二種,面罩吸氧法,用面罩掩蓋住患者的口鼻給氧。第三種,經口吸氧法。如果患者是經口呼吸,可以用導管放入口腔來進行吸氧。還有一些吸氧的方法,是要通過呼吸機來進行供氧。要注意吸氧時,必須用醫用的氧氣。鼻導管吸氧的時候,一般氧流量不會開得太大。還有一些慢阻肺的患者,吸氧的時候應該低濃度。氧的時候應該低濃度。

『叄』 中心供氧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中心供氧是一個系統工程制氧機組只是制氧的設備,中心供氧由制氧設備、儲氧罐、減壓系統、報警系統、脫脂紫銅管道、氧氣終端等組成,不同的供氧方式採用的制氧設備也不同,有的是匯流排,有的制氧機組,還有的是液氧罐供氧。

『肆』 呼吸衰竭給氧通常有哪些,給氧量,時間,方法

你好,氧療法
有普通給氧和特殊給氧二種方法。
普通給氧方法有三種:
1)鼻導管或鼻塞給氧。氧流量成人1~3L/min,嬰幼兒0.5~1L/min,吸入氧濃度可達30~40%左右,此法只適用於血氧分壓中度不降患者,鼻堵塞、張口呼吸者效果不好。
2)開式口罩。口罩置於患者口鼻前,略加固定而不密閉。氧流量成人3~5L/min,嬰幼兒2~4L/min,吸入氧濃度可達40~60%左右。此法較舒適,可用於病情較重,氧分壓下降較明顯的患者。
3)頭罩給氧。常用於嬰兒。將患兒頭部放在有機玻璃或塑料頭罩內,吸入氧濃度與口罩相似,但所需氧流量更大。此法吸入氧濃度較有保證,但夏季濕熱時,罩內溫度和濕度都會較室溫罩外尤高,患兒感到氣悶不適,而影響休息康復。
特殊的給氧方法 有四種:
1)控制性低流量給氧,用於慢性氣管炎、肺氣腫和慢性肺心病患者合並急性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時。這些患者血壓下降同時常合並通氣不足,吸氧後不少病人可因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增高而意識朦朧,甚至昏迷。為此可採用控制性低流量給氧,每分鍾氧流量不要超過 1~2L,或用特製的文圖里氏口罩氧氣療法,使吸入氧濃度保持在24~28%,此法可使病人動脈氧分壓從有危害的50mmHg(6.7kPa)以下,升到較安全的 60mmHg(8kPa)左右,而不至有二氧化碳瀦留加重的危險。
2)呼吸道持續正壓給氧(簡稱CPAP)。此法對因肺內分流增加所致低氧血症效果明顯。適用於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和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等嚴重血氧下降患者。"肺內分流"是因肺泡內滲出,肺不張等使肺泡不能通氣,流經此部分肺泡的血液未經氣體交換而混入動脈血流,形成靜動脈混摻的現象。CPAP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呼吸道保持的正壓(特別在呼氣時),使已經或將要萎縮的肺泡擴張,避免肺泡早期閉合,改善氧氣交換。此法不僅提高氧濃度,而且可以因減少肺內分流而改善換氣功能。
3)機械呼吸給氧。如應用呼吸器時的間歇正壓通氣給氧(簡稱IPPV)和呼氣終末正壓給氧(簡稱PEEP)。後者的原理和作用與CPAP相同。
4)高壓氧,在2~3個絕對大氣壓下於特殊加壓艙內給患者供氧,主要用於一氧化碳中毒及減壓病患者。

『伍』 正壓式氧氣呼吸器的供養方式有哪些

正壓式氧氣呼吸器的供養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定量供氧、自動補給供氧和手動補給供氧。
(1)定量供氧。佩戴人員在中等勞動強度下作業時,氧氣呼吸器以1.1 L/min - 1.3L/min的氧氣流量向氣囊中供氧,以滿足作業人員呼吸需要。
(2)自動補給供氧。當勞動強度增大定量供氧無法滿足佩帶人員呼吸需要時,自動補給裝置就會以大於60L/min的流量向氣囊中自動補給氧氣,氣囊充滿時自動關閉。
(3)手動補給供氧。當自動補給供氧方式也不能滿足呼吸需要或發生故障,這時就可以採用手動補給供氧來滿足作業人員呼吸需求。

『陸』 氧療方法方式有哪幾種

常用的吸氧方法有:
(1)鼻塞和鼻導管吸氧法:這種吸氧方法設備簡單,使用方便。鼻塞法有單塞和雙塞兩種:單塞法選用適宜的型號塞於一側鼻前庭內,並與鼻腔緊密接觸(另一側鼻孔開放),吸氣時只進氧氣,故吸氧濃度較穩定。雙塞法為兩個較細小的鼻塞同時置於雙側鼻孔,鼻塞周圍尚留有空隙,能同時呼吸空氣,病人較舒適,但吸氧濃度不夠穩定。鼻導管法是將一導管(常用導尿管)經鼻孔插入鼻腔頂端軟齶後部,吸氧濃度恆定,但時間長了會有不適感且易被分泌物堵塞。鼻塞、鼻導管吸氧法一般只適宜低流量供氧,若流量比較大就會因流速和沖擊力很大讓人無法耐受,同時容易導致氣道粘膜乾燥。
(2)面罩吸氧法:可分為開放式和密閉面罩法。開放式是將面罩置於距病人口鼻1~3厘米處,適宜小兒,可無任何不適感。密閉面罩法是將面罩緊密罩於口鼻部並用松緊帶固定,適宜較嚴重缺氧者,吸氧濃度可達40%~50%,感覺較舒適,無粘膜刺激及干吹感覺。但氧耗量較大,存在進食和排痰不便的缺點。
(3)經氣管導管氧療法:是用一較細導管經鼻腔插入氣管內的供氧方法,也稱氣管內氧療。主要適宜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間質纖維化等所致慢性呼吸衰竭需長期吸氧而一般氧療效果不佳者,由於用導管直接向氣管內供氧,故可顯著提高療效,只需較低流量的供氧即可達到較高的效果,且耗氧量很小。
(4)電子脈沖氧療法:是近年開展的一種新方法,它通過電子脈沖裝置可使在吸氣期自動送氧,而呼氣期又自動停止送氧。這比較符合呼吸的生理狀態,又大大節省了氧氣。適宜鼻塞、鼻導管和氣管內氧療。
(5)機械通氣給氧法:即用各種人工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時,利用呼吸機上的供氧裝置進行氧療。可根據病情需要調節供氧濃度(21%~100%)。氧療的氧源一般多用氧氣鋼瓶,並安裝有壓力表表明瓶內的儲氧量,供氧時安裝流量表,根據需要調節氧流量。大多數大醫院現在採用中心供氧,開關設在牆壁上,更為方便。

吸氧的主要注意事項有:
(1)密切觀察氧療效果,如呼吸困難等症狀減輕或緩解,心跳正常或接近正常,則表明氧療有效。否則應尋找原因,及時進行處理。
(2)高濃度供氧不宜時間過長,一般認為吸氧濃度>60%,持續24小時以上,則可能發生氧中毒。
(3)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給予高濃度吸氧可能導致呼吸抑制使病情惡化,一般應給予控制性(即低濃度持續)吸氧為妥。
(4)氧療注意加溫和濕化,呼吸道內保持37℃溫度和95%~100%濕度是粘液纖毛系統正常清除功能的必要條件,故吸入氧應通過濕化瓶和必要的加溫裝置,以防止吸入乾冷的氧氣刺激損傷氣道粘膜,致痰干結和影響纖毛的「清道夫」功能。
(5)防止污染和導管堵塞,對鼻塞、輸氧導管、濕化加溫裝置,呼吸機管道系統等應經常定時更換和清洗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吸氧導管、鼻塞應隨時注意檢查有無分泌物堵塞,並及時更換。以保證有效和安全的氧療。

『柒』 常見的三種制氧的方法

你好:
一 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採用固固加熱裝置,用排水法收集 ,原理 :2 KClO3 ===加熱 MnO2 === 2 KCl + 3 O2 ,二 加熱高錳酸鉀 ,裝置同上 ,原理 :2 KMnO4 === 加熱 ==== K2MnO4 + MnO2 + O2 ,三 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過氧化氫 ,裝置採用固液型, 用排水法 ,原理 :2 H2O2 == MnO2 === 2 H2O + O2 ,以上均是初中常見的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方法,至於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 ,超氧化鉀和二氧化碳等。
如果滿意記得採納哦!
求好評!
(*^__^*) 嘻嘻……

『捌』 怎麼人工給魚缸加氧氣,加氧氣的方法有哪幾種

想要人工給魚缸加氧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安裝一個氧氣泵,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定期換水的方式提高溶氧量。通常只有養一些大型魚的時候才需要加氧氣,如果養的魚體型比較小,而且飼養密度也不高的話,不用打氧也可以,只要有水泵保證水流,一樣不會有缺氧的情況發生。


一、怎麼人工給魚缸加氧氣

想要人工給魚缸加氧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安裝一個氧氣泵,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定期換水的方式提高溶氧。通常只有養一些大型魚的時候才需要加氧氣,如果養的魚體型比較小,而且飼養密度也不高的話,不用打氧也可以,只要有水泵保證水流,一樣不會有缺氧的情況發生。

二、加氧氣的方法有哪幾種

1、設備充氧:設備充氧是比較常見的充氧方法,一般要根據魚缸的大小選擇功率合適的氧氣泵。氧氣泵最好全天開啟,這樣才能避免缺氧浮頭。如果想階段開啟,那麼上午下午就要各開兩個小時,有水草的話,傍晚還要開一段時間。
2、生物充氧:生物充氧就是依靠水草進行光合作用,這樣也能釋放少量的氧氣。需要注意的是,光合作用製造的氧氣含量不高,而且植物本身也需要進行呼吸作用,所以針對飼養密度較大的情況,靠這種方式是行不通的。
3、葯物充氧:葯物充氧一般在池塘養魚的時候比較常見,家庭養魚很少會准備增氧片等葯物。這種方式一般是應急使用的,由於某些原因導致溶氧快速降低,這就需要用增氧片來補充氧氣了。

『玖』 哪幾項是新生兒常壓給氧的適宜方法

新生兒常用氧療方式安全性的評價 隨著對早產兒視網膜病及氧自由基損傷認識的深入,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吸氧安全性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因兒科資料的缺乏,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氧療方案,大多參照成人經驗制定。由於兒童及新生兒在病理生理方面與成人差異較大,簡單應用成人經驗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改良鼻導管吸氧、頭罩吸氧和暖箱內供氧是新生兒常用的三種低流量吸氧方式,因其成本低、操作簡便且無創,在各級醫院均得到廣泛應用。20 世紀50年代,發現不適當氧療可能導致早產兒視網膜病,近年來對氧自由基損傷和新生兒慢性肺疾病(CLD)的認識也逐漸深入,新生兒用氧的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視。 由於兒科臨床資料缺乏,在兒童或新生兒氧療時,往往以成人的氧療經驗估計患兒的實際吸入氧濃度及而兒科病人尤其是新生兒在呼吸頻率、呼吸方式、吸氣時間、潮氣量、呼吸系統解剖、體重等許多方面與成人顯著不同,這些因素將導致相同氧流量下實際吸入氧濃度與成人產生明顯差異,對成人安全的氧流量如果簡單地應用於兒童特別是新生兒,可能造成高濃度吸氧,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 改良鼻導管通過患兒自主呼吸將氧氣送入鼻前庭,並在鼻咽部與空氣混合,達到氧療的目的。相對於鼻塞和鼻導管吸氧,它對新生兒刺激較小,不佔據氣道,不易被患兒鼻腔分泌物堵塞,且鼻導管吸氧的指導流量為0.3-- 0.6L/min,在實際工作中,我國普遍使用的氧流量表並不具備0.1L/min的精細調節能力,實際調節精度最多能達到 0 5--1 L/min左右,且實際輸出流量常隨氣源壓力波動,往往不能在臨床實現。國外有研究表明,鼻導管吸氧下實際吸入氧濃度與患兒體重呈負相關,參照此結果,鼻導管吸氧對於極低出生體重兒是否安全,有待進一步研究。基於以上因素,改良鼻導管在國內外得到一定程度應用,但目前既無詳盡資料,也無公式可循,國內對新生兒的指導氧流量為0 5--1 L/min。本研究分別測定了!、 1、 2、3L/min氧流量時患兒的咽下部氧濃度,發現實際吸入氧濃度隨氧流量增加而升高,兩者呈正相關,低流量下可得到低濃度,但由於新生兒的呼吸生理特點,如上呼吸道相對狹窄、鼻腔易充血、受分泌堵塞、潮氣量小、吸氣時間短等因素,不能通過本研究結果簡單地認為新生兒改良鼻導管吸氧不易導致高濃度氧環境,環境氣流影響、患兒哭鬧、改良鼻導管的口徑、開口大小,尤其是導管口距鼻孔的距離和氧流量等都是影響實際吸入氧濃度的重要因素。此外,患兒的病理生理狀況的變化也會對呼吸生理如呼吸頻率、吸氣時間、潮氣量等產生顯著影響,同樣可造成同一氧流量在疾病的不同階段實際吸入氧濃度的差異,故密切監測氧濃度仍為必要。通常認為,頭罩吸氧的氧流量應>5L/min(,否則可能造成罩內CO2瀦留,但對於該流量下氧濃度可能達到的水平,並沒有特殊的提示。選用容積5L/min的頭罩,隨氧流量的增加,罩內氧濃度也逐漸升高,二者呈正相關。但同時也觀察到實測氧濃度的變異系數較高,提示氧濃度波動范圍較大。部分學者認為,2--3L/min的氧流量就可避免頭罩內CO2的蓄積,實驗結果的差異可能與頭罩的容積、開孔大小及患兒的潮氣量有關。以上結果表明,新生兒頭罩吸氧在較低氧流量時即可能出現較高的吸入氧濃度,因其波動范圍大,對體重較小的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監測PaO2和PaCO2是防止氧中毒和CO2瀦留的必需手段。 當供氧流量為1--3L/min時,暖箱內氧濃度變異程度較大,並未因氧流量的增加而出現顯著性差異,低流量下基本為低濃度,這可能與箱內容積大,開關箱等操作影響,以及箱內濕度不同等因素有關。但因高流量下所能達到的氧濃度尚不明確,流量加大可能對暖箱的溫度、濕度控製造成影響,且增加箱內病原菌繁殖的可能性,所以WHO不推薦將其作為常規新生兒用氧方式。 由於新生兒病理生理狀況的特殊性,常規的低流量氧療方式對於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並不完全適用。本研究中改良鼻導管吸氧在低氧流量下可得到低濃度及相對安全的要求。氧療時應考慮不同患兒的個體差異,以及同一患兒不同病期可能對呼吸功能產生的影響。

『拾』 制氧氣的4種方法有哪些

一是雙氧水(過氧化氫)通過二氧化錳催化生成氧氣:
2H2O2=MnO2=2H2O+O2↑

二是電解水 : 2H2O=通電=2H2+O2 ↑

三是高錳酸鉀加熱生成次錳酸鉀,水和氧氣:
2KMnO4=△=K2MnO4+MnO2+O2↑

四是加熱氯酸鉀並用二氧化錳催化:
2KClO3=△,MnO2= 2KCl+3O2↑

閱讀全文

與常用的供氧方法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嘴唇燙傷用什麼方法好的最快 瀏覽:648
電信卡手機充值方法 瀏覽:51
視頻賣貨方法 瀏覽:578
治療黃褐斑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359
手機鈴音效卡頓的維修方法 瀏覽:790
研究動植物的辨認方法 瀏覽:901
用煮方法的菜的圖片 瀏覽:566
家電給手機充電方法 瀏覽:532
用什麼方法消滅皮膚蟎蟲 瀏覽:292
小攝像頭安裝方法 瀏覽:358
密封件硫化產能測量方法 瀏覽:54
芹菜豆苗種植方法 瀏覽:35
汽車電路電壓降測量方法 瀏覽:452
邊際量和彈性的計算方法 瀏覽:437
手機玩游戲狀態欄設置方法 瀏覽:115
巫毒娃娃的使用方法 瀏覽:895
lamy鋼筆墨囊如何使用方法 瀏覽:838
浴霸安裝在塑料扣板的視頻方法 瀏覽:14
100種關燈方法視頻 瀏覽:450
立式注塑機原點解決方法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