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果樹施肥量如何計算
計算施肥量前應先測出果樹各器官每年從土壤中吸收各營養元素量,扣除土壤中能供給量,再考慮肥料的損失,其差額即為施肥量。計算時可用下列公式:施肥量=(果樹吸收肥料元素量-土壤供給量)/肥料利用率,式中土壤供給量一般可按氮為吸收量的1/3、磷30%、鉀40%,由於施液肥和灌水施肥,可顯著提高肥料利用率,故上述的肥料利用率可適當提高。
下面,以蘋果樹為例介紹果樹的施肥量及施肥方法。
(1)基肥
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施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混加少量的氮素化肥。施肥量按每生產1千克蘋果施1.5~2千克優質農家肥計算,每畝施3000~5000千克。
(2)追肥
每年施3次追肥,第一次在萌芽期,以氮肥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臨界期(5月末至6月上旬),以磷鉀肥為主;第三次在果實迅速膨大期,以鉀肥為主。最後一次追肥距果實採收期不得少於30天。施肥量根據當時的土壤條件和施肥特點來確定。結果樹一般每生產100千克蘋果需追施純氮1.0千克、純磷(P2O5)0.5千克、純鉀(K2O)1.0千克。根據果園土壤類型,可適當補充鈣、硼、鋅等微量元素。
(3)葉面噴肥
全年進行4~5次葉面噴肥,生長前期兩次,以氮肥為主;後期2~3次,以磷鉀肥為主。常用肥料及濃度: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2%~0.3%,硼砂0.1%~0.3%。最後一次葉面噴肥在距果實採收期20天以前進行。
② 果樹安全施肥的量是怎麼計算的
果樹栽培是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確定果樹的安全施肥量是一個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由於影響施肥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從而使施肥量有較大的變化幅度和明顯的地域差異。
養分平衡法是國內外施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是根據果樹需肥量與土壤供肥量之差來計算達到目標產量(也稱計劃產量)的施肥量,其計算公式為:
同理,可求出磷、鉀的利用率。
③ 樹木施肥的方法有哪幾種
給果樹施肥的方法:環形施肥法,溝性施肥法,還有撒肥法和點穴施肥法。
而具體的施肥方法要根據果樹的大小和果樹的品種活泛應用,不要單純的使用一種,而果樹最常見的施肥方法是環形施肥法。
環形施肥法這種方法簡單又提高效率,具體操作是,在樹的外面,挖出圓形的溝來,溝深30-60厘米,溝寬30-40厘米左右,然後將肥料倒入溝里,然後把土壤填回來就可以了,這種方法適用於5年齡的果樹。
合理施肥
充分發揮肥料的增產作用,是實現高產、穩產、低成本的一個重要措施。合理配合、互相促進有機肥料和化肥配合,氮、磷配合,是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則。
有機肥料養分全,肥效慢,化肥肥分濃,見效快。特別是有機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經微生物作用,形成腐殖質,能改良土壤結構,使其疏鬆綿軟,透氣良好,這不僅有利於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而且有助於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化肥可以供給微生物活動需要的速效養分,加速微生物繁殖和活動,促進有機肥料分解,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機酸,這就有利於土壤中難溶性養分的溶解。
④ 蘋果樹的施肥量是怎樣確定的
蘋果樹體每年養分的吸收量近似等於樹體中養分含量與第二年新生組織中養分含量之和。Levin(1980)建議,在蘋果上的最佳施肥量是果實帶走量的2倍,這樣有近50%的剩餘。因此,確定蘋果施肥量最簡單可行的方法是:以結果量為基礎,並根據品種特性、樹勢強弱、樹齡、立地條件及診斷的結果等加以調整。
施肥量=(果樹吸收肥料各元素的量-土壤供給量)/肥料利用率果樹吸收肥料各元素量=果樹單位產量養分吸收量產量土壤供給量=土壤養分測定值.15校正系數。(1)根據產量:根據化肥試驗網的資料,一年中,幼樹期果樹每株施0.25~0.45千克氮,初果期0.45~0.90千克氮,生長結果期0.90~1.4千克氮,盛果期1.4~1.9千克氮。
山東地區蘋果盛果期,平均畝產2500千克以上的,每生長100千克果實施純氮0.7千克、純磷(P2O5)0.35千克、純鉀(K2O)0.7千克、有機肥150千克。
陝西渭北成齡果園,畝產1500~200千克,每生產100千克蘋果施純氮0.5~0.7千克、純磷(P2O5)0.3千克、純鉀(K2O)0.5~0.6千克、有機肥150千克。(2)根據樹齡:根據試驗結果(顧曼如,1994)及綜合有關資料確定不同樹齡的蘋果年施肥量。
不同樹齡蘋果的施肥量
為了方便計算,只列出幾種常見的肥料,
氮肥的主要成分、性質和施用注意事項
氮肥的主要成分、性質和施用注意事項(續)
可以根據純養分量進行換算,在生產上提倡採用復合肥或專用肥。
蘋果秋施復合肥(20-10-10)每畝20~30千克;3月上中旬施復合肥(20-10-10)每畝55~70千克,6月上中旬施復合肥(10-10-20)每畝46~56千克;對晚熟品種在8月上旬增施復合肥(10-10-20)每畝14~28千克。(3)根據土壤分析結果:土壤分析在診斷過程中的作用:土壤的物理、化學特性可以提供許多有用的信息。首先土壤中各元素的有效濃度可以告知土壤能提供多少可用元素,而土壤物理結構特點又是施肥時考慮肥料利用率的重要依據。土壤分析可以使營養診斷更具針對性,分析土壤的組成可知在一定階段內哪些元素可能缺乏,哪些基本不缺,哪些肯定會缺,從而可以有目的地針對這些元素進行施肥。
但大量研究表明,土壤中元素含量與樹體元素含量間並沒有明顯的相關關系,因而土壤分析並不能完全回答施多少肥的問題,所以它只有同其他分析方法相結合,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中等肥力水平的土壤條件下,成齡果園一般每畝施純N12.5千克、P2O5:5千克、K2O:15千克。根據山東果園土壤有效養分與產量品質關系制定的分級標准見。
⑤ 確定不同果園土壤測試值相應的氮肥施用量的方法有哪些
土壤有效氮含量受各種環境條件的影響而變化很大,因此,只有經常性的土壤有效氮的測試值才能作為氮肥用量推薦的依據。在一般果園施肥中,根據土壤有機質含量水平,結合產量目標進行氮肥用量的推薦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確定氮肥用量的原則是通過試驗研究,來確定不同有機質含量的土壤上達到目標產量所應施用的氮肥最佳量。
(1)試驗原理。在不同有機質含量的土壤上,果樹達到一定目標產量的氮素需要量各異。通過不同梯度的氮肥用量試驗,可確定在一定的土壤肥力條件下(以有機質含量為衡量依據)達到目標產量所需要的氮肥用量,以此作為果園氮肥用量的推薦。
(2)試驗方法。
A.試驗點的選擇。在一個果樹主栽區選擇土壤有機質含量不同的果園多個,至少包括有機質含量為高、中、低的土壤2個,以便最後經統計分析確定肥力分級以及不同肥力土壤上不同目標產量相應的合適肥料用量。
B.試驗地的選擇。試驗地所在的自然條件和農業條件要有代表性,能代表該地區的地勢、土質、土壤肥力、耕作條件、氣候條件等方面的一般情況,以便試驗結果能推廣應用。試驗地土壤肥力應均勻一致。
C.試驗樹的選擇。果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同一品種間的生長結果常因自然條件、栽培管理和樹齡、繁殖方法、砧穗組合等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不同年份乃至同一年份也會有差異。蘋果、柑橙等株間果實產量的變異系數為30%~40%,且一般實生樹株間的變異系數比嫁接樹或自然樹要大,因此對試驗樹的選擇要特別注意。在對試驗樹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選擇品種、砧木、樹齡和生育狀況近似的植株為試驗樹,並適當地增加試驗樹株數,增強試驗的代表性,提高試驗結果的可靠性。最好建立果樹生長發育的田間檔案,將該果園歷年單株的產量以及干周、樹冠大小、枝量、花芽量或花量等記錄下來,從中選擇生長與結果相對一致的果樹供試驗對象。供試樹的選擇還根據試驗目的要求和試驗指標不同而異,如以產量為試驗指標,應選盛果期樹並有3~5年的累計產量作為判斷試驗結果是否有代表性的參考。此外,還應注意試驗樹的田間管理需一致,授粉條件需相同,以降低試驗條件造成的誤差。
D.試驗時間。果樹具有貯藏營養的特性,對施肥反應不敏感,因此一定要進行3年以上的肥料試驗,以提高肥效試驗的可靠性,長期定位試驗的結果更能驗證實際肥效。
E.試驗方案。鑒於我國果園面積小,果園間土壤肥力差異較大的特點,肥料效應田間試驗的處理不能過多,通常果樹試驗方案採取隨機區組設計的方法,設置完全試驗。建議果樹氮肥田間試驗處理如
表6-11果樹測土配方施肥試驗方案處理
所示。
a.試驗方案中氮肥水平的設計分別為:N0——不施氮;N1——當地目標產量下氮素吸收量的100%減去0~60厘米土層土壤無機氮供應量。N2——當地目標產量下氮素吸收量的200%(期望達到的推薦量)減去0~60厘米土層土壤無機氮供應量;N3——當地目標產量下氮素吸收量的300%減去0~60厘米土層土壤無機氮供應量。
0~60厘米土層土壤無機氮的供應量,可根據土壤測試值計算得到。如土壤容重按1.33克/厘米3計;則0~60厘米土層中土壤無機氮的供應量(千克N/公頃)=土壤硝態氮含量(毫克/千克)×1.33×6。
土壤硝態氮含量可由土壤測試結果獲得。
氮素吸收量的獲得公式為:氮素吸收量=目標產量×單位產量的氮素吸收量
單位產量的氮素吸收量參見
表6-7主要果樹形成100千克經濟產量所吸收的養分量(參考)
或經研究更新的參數,幾種果樹不同產量下氮素水平的設計參考
表6-12幾種果樹不同產量下氮素水平的設計參考
。
b.P2、K2水平的設計(相當於「3414」設計方案中的P2、K2水平,做了適當調整)。試驗前進行土壤測試,根據土壤有效磷、鉀養分的測試值,結合推薦的土壤肥力指標(
表6-2我國果園土壤磷、鉀養分的分級
)來確定,推薦原則如下。
土壤有效磷、鉀水平高:P2、K2水平分別為當地目標產量下磷和鉀吸收量的0.5~1.0倍。
土壤有效磷、鉀水平中:P2、K2水平分別為當地目標產量下磷和鉀吸收量的1.0~2.0倍。
土壤有效磷、鉀水平低:P2、K2水平分別為當地目標產量下磷和鉀吸收量的2.0~3.0倍。
磷吸收量=目標產量×單位產量的磷吸收量(參考
表6-7主要果樹形成100千克經濟產量所吸收的養分量(參考)
)鉀吸收量=目標產量×單位產量的鉀吸收量(參考
表6-7主要果樹形成100千克經濟產量所吸收的養分量(參考)
)。
F.試驗小區和區組布置。考慮到我國果農小戶經營、果園面積小的特點,採取隨機區組設計的方法,試驗處理和每小區果樹株數不能過多。較為合適的小區株數:蘋果、梨、柑橘、桃、核桃等大株為5~8株,重復3次;小型果樹為15株以上,也重復3次。區組劃分時需考慮表層土壤和供試果樹個體的差異。一般狹長形較長方形好;山地、坡地區組依等高線排列(數據採用協方差分析);由於果樹當年結果產量與果樹多年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因此,試驗開始前有必要對果樹進行2~3年的觀察記載,據此劃分小區和區組(相關記載項目如
表6-13果樹試驗樹體產量記載
所示)
表6-13果樹試驗樹體產量記載(續)-1
;小區的形狀一般為狹長形,長邊應與行向一致。一共6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設計的試驗田間區組排列如
圖6-6田間肥料試驗區組排列示意(6個處理、3次重復)
所示。
注意事項:第一要設置保護行或保護株,消除根系交叉的影響:為了避免肥料試驗中相鄰不同肥料處理果樹由於根系交叉而互相影響,原則上果樹試驗需要設置保護行,但在短期試驗以及面積比較小的果園進行時,如果試驗樹間距比較大、而試驗期間不同肥料處理小區間根系不會明顯交叉的,也可不設保護行。為了避免邊際影響及處理間的相互影響,小區間應有保護行,可以用授粉樹作保護行和保護株。如果果園比較小,試圖在有限的株數進行試驗並獲得可靠試驗結果,可參考採用株間埋設塑料隔膜的方法以減少根系交互影響。塑料隔膜埋設深度應根據不同的果樹種類酌情處理。第二要設置各生育期肥料分配比例:由於果樹施肥是分次進行的,因此,試驗方案中還必須包括不同施肥時期肥料的分配比例。一般果樹除基肥外,生長期追肥2~3次。如
表6-14果樹測土配方試驗中氮、磷、鉀肥料分配比例(結果期)
表6-14果樹測土配方試驗中氮、磷、鉀肥料分配比例(結果期)(續)-1
所示,根據果樹營養特性與長期施肥實踐而總結的主栽果樹各生育期養分分配比例,可根據當地生產實際修正後用於田間試驗中,同時也可應用於測土配方施肥推薦中。
G.施肥方法。為配合測土配方施肥,建議沿果樹滴水線附近環行施肥。肥料施於實線所包圍的土壤區域內,虛線為果樹樹冠投影線(滴水線)。在實際果樹生產中還有其他的施肥方法,如放射狀溝、條溝狀、穴狀等也可採用,但採用的施肥方法需要與土壤樣品採集的方法相匹配。
H.試驗管理。除施肥外,其他管理如噴葯、澆水、修剪等與常規習慣相同。
I.測定項目。分為必須測定項目和建議增加的測定項目。必須測定項目有果園土壤基礎養分含量(包括有效氮、有機質等含量);試驗結束後土壤有效氮含量;各小區產量(方法見
表6-13果樹試驗樹體產量記載
後說明);果樹干周增長量(方法如
表6-5果樹試驗生長量記錄-干周生長量
所示);果樹新梢生長量(方法如
表6-6試驗樹體生長記錄-每棵樹新梢生長量
所示)。建議增加的測定項目包括果實品質指標,如可溶性固形物、著色度等;果實、葉片、枝條中的氮素含量(用於估算氮素吸收量)。
J.數據處理。一是單個試驗的數據處理,包括不同處理間果實產量的統計分析(同大田作物,有條件時應進行協方差分析);不同處理間產量的差異性比較;不同處理間果樹生長量(干周增長量、新梢生長量)的統計分析;不同處理間果樹氮素吸收量的比較;氮素供應量(土壤生長季前有效氮+肥料氮)與產量和生長量的關系;果樹氮素葉片診斷指標的建立;單位肥料的增產作用;肥料的增產效果;土壤氮素含量的變化等。二是多點數據的處理分析,包括:根據一個地區不同試驗土壤有機質測試結果及產量整體水平,將土壤肥力分為高、中、低3個等級;分析每一個肥力等級下各點氮素供應量與產量、生長量等的關系,確定不同肥力水平下基於產量目標的合理施氮量;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某種果樹的復合肥配方以及基於產量目標的復合肥用量。
⑥ 蘋果樹施肥有哪些方法
果樹施肥除按樹齡、結果多少確定施肥量外,還要考慮年周期內不同物候期對肥料的需求狀況(即蘋果樹年需肥規律),以及各種肥料的性質來確定施肥時期、施肥種類和各時期的施肥量,於需肥前及時施入適量的肥料。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肥效,滿足果樹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果樹施肥分為基肥、地下追肥和葉面噴肥3種。
(1)基肥基肥是能較長時期供給蘋果樹養分的基礎肥料。因為基肥主要是有機肥料,釋放養分持續的時間較長,並含有多種營養元素,所以能保證蘋果樹全年對各種營養的不斷供應。通過施用基肥還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增加透氣性,使土壤疏鬆,提高地溫,減少根際凍害,調整酸鹼度等。
①施肥時間。
施用有機肥(基肥)最好在採收後進行,這段時間蘋果樹根系有一次生長高峰,施肥後根系傷口癒合快,並能很快生長、吸收利用養分,對促進當年後期葉片的光合作用,生產貯備營養物質有很好的效果。還有利於來年春天根系和枝葉的生長,提高坐果率。同時,施入的肥料經秋冬分解,次年發芽後可以得到及時利用,肥效發揮較快。而春施基肥,根系傷口不能很快癒合,肥效發揮較慢,早春根系不能吸收利用,而到後期則往往造成新梢二次生長旺盛,對蘋果花芽分化和果實發育均有不良影響。但在肥源不足的果園,施用基肥時期也可推遲到初冬上凍前和早春發芽前,或在全年裡隨有隨施。②肥料種類。
基肥主要施用遲效性肥料,如廄肥、土肥、熏肥、秸稈肥和餅肥(需腐熟)等有機肥料。這些有機肥料在養分含量(表4-7)、肥效發揮快慢方面是有差異的。此外,還有遲效性化學肥料,如過磷酸鈣、磷礦粉等。施用遲效性化學肥料,如過磷酸鈣等,要與有機肥料混合漚制,減少土壤對磷的固定。
表4-8 果樹葉面噴肥常用肥料種類與噴施濃度8070肥料名稱 元素養分含量(%) 噴布水溶液濃度 (%) 噴布時期 次數 0.3~0.5 花後至採收後 2~4 尿素 氮46 2~5 落葉前1個月 1~2 5~10 落葉前2周 1~2 硫酸銨 氮20~21 0.1~0.3 生長期 2~3 磷酸銨 氮18,磷46 0.3~0.5 生長期 2~3 過磷酸鈣 磷12~18 1~3(浸出液) 花後至採收前 3~4 磷酸二氫鉀 磷24,鉀27 0.2~0.3 生長期 2~4 硫酸鉀 鉀48~52 0.2~0.4 花後至採收前 2~4 硫酸亞鐵 鐵20 0.4 2~4 花後至採收期休眠期 2~31 尿素鐵 鐵9.3,氮35 0.2~0.5 生長期 2~3 黃腐酸鐵 鐵0.2~0.4 0.3 生長期 2~3 硫酸鋅 鋅35~40 0.1~0.4 3~5 萌芽時,採收前萌芽前 1 1 硼酸 硼17.5 0.1-0.5 花期落瓣前後 1 硼砂 硼11 0.1~0.25 花期落瓣前後 1 鉬酸銨 鉬50~54,氮6 0.1~0.2 生長期 1 沼液 澄清、紗布過濾後加水1~2倍 果實膨大期 2~3當表現出微量元素缺乏症時,要及時噴布微肥,如缺鐵可於生長季節多次噴施200~300倍液硫酸亞鐵或檸檬酸鐵,也可在發病初期對幼葉噴施硝基黃腐酸鐵1000毫克/千克1~2次;缺鋅可於發芽前噴布20~30倍液,發芽後噴布300~500倍液硫酸鋅液;缺硼時,在開花前、盛花期或落花後噴布200~300倍液硼砂或硼酸,若發芽前噴,濃度可提高到30~50倍液。缺鈣引起苦痘病為害的果園,可噴10%氨基酸鈣600~800倍液,幼果期每10天左右噴1次,噴2~3次;或9.5%~9.7%瑞恩鈣(英文名稱:Rexolin Ca)1000~1200倍液,在生長發育前期或顯現缺鈣症初期,每隔7~10天連續噴2~3次等。
⑦ 怎樣正確的給果樹施肥
所有健康的果樹需肥量較為大。盡管所有植物都需要16種元素,這些元素被認為是必需的,但大量元素是從土壤中消耗最多的元素。重要的是要定期施肥,以保持樹木的健康。我們應該定期應用的宏觀營養素是氮(N),磷(P),鉀(K),鈣(CA),鎂(MG)和硫(S)。碳,氫和氧也是大量需要的營養素,但這些元素是由空氣,水和有機物質提供的。
有兩類肥料可以區分植物營養素的來源。
有機肥。這些肥料來自植物或動物來源並且是天然存在的。這些包括:堆肥,餅肥,綠肥,魚粉等。
化肥。這些肥料是加工過的礦物質或化學鹽。
不管你是施用有機肥料還是常規肥料,重要的是要記住,只施用土壤缺乏和植物需要的肥料。施肥時機對保護地下水位和水道免受徑流和淋濾造成的無意污染非常重要。你只能在一年中果樹將利用你在土壤中提供的肥料的時候施肥。
四川地區的果樹能在各種各樣的土壤上生長,但在大多數地方,施肥會提高植物的活力和健康。要准確了解果園內存在的營養素和缺乏的營養素,您應該採取土壤樣本。當你得到土壤測試結果後,你就能提供土壤缺乏的養分。
確定適宜的施肥時期
果樹基肥宜秋施:有機果園適時施用基肥,不僅可以改良土壤、穩產高產,而且可使有機果樹生長健壯,增強有機果樹抗逆性。以果實採收後施基肥效果最好。因為秋施基肥時正值有機果樹根系第3次生長高峰,開溝挖穴碰傷的根最容易癒合,並能發出新根,有利於根系的恢復;秋施基肥時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強,增加樹體內養分,提高組織細胞濃度,有利於有機果樹抗寒越冬;秋施基肥有利於有機肥料在冬春分解轉化和連續釋放養分,及時供給有機果樹花芽分化;秋施基肥,可提高樹的坐果率。施肥標准結果樹一般不低於「1斤果2斤肥」。
⑧ 蘋果施肥量,如何確定蘋果每畝施肥量
1.畝產4500公斤以上的果園:氮肥(N)25-40公斤/畝,磷肥(P2O5)10-15公斤/畝,鉀肥(K2O)20-30公斤/畝。
2.畝產3500-4500公斤的果園:氮肥(N)20-30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15-25公斤/畝。
3.畝產3500公斤以下的果園:氮肥(N)15-25公斤/畝,磷肥(P2O5)6-10公斤/畝,鉀肥(K2O)15-20公斤/畝。
早熟品種、或土壤較肥沃、或樹齡小、或樹勢強的果園施有機肥2-3方/畝;晚熟品種、或土壤瘠薄、或樹齡大、或樹勢弱的果園施有機肥3-4方/畝。
土壤缺鋅、硼和鈣的果園,相應施用硫酸鋅1-1.5公斤/畝、硼砂0.5-1.0公斤/畝、硝酸鈣30-50公斤/畝,與有機肥混勻後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施用(晚熟品種采果後盡早施用)。
化肥分2-3次施用(晚熟品種3次),第一次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晚熟品種采果後盡早施用),在有機肥和硅鈣鎂肥基礎上氮、磷、鉀配合施用,適當增加氮磷肥比例;第二次在來年6月初果實套袋前後進行,根據留果情況氮、磷、鉀配合施用,增加鉀肥用量;第三次在來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根據降雨、樹勢和產量情況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進行,以沃葉鉀肥為主,配合少量氮肥。
蘋果施肥量的確定方法
①吸收量:每667平方米生產2500千克果實,需吸收氮7.875千克,磷2.15千克,鉀8千克。
②土壤肥力(天然供給量):中等肥力土壤可提供果樹營養吸收量的比例為氮1/3,磷1/2,鉀1/2,每667平方米可提供氮2.625千克,磷1.075千克,鉀4千克。
③肥料利用率:肥料施入土壤後,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固定,一部分流失掉。氮的利用率30%,磷的利用率30%,鉀的利用率40%。
④施肥量:667平方米產2500千克果實需施純氮17千克,純磷3.5千克,純鉀10千克。由於肥料質量不穩以及施用方法不當等原因,實際施肥量可上浮20%。
⑤有機質:土壤有機質每667平方米每年需補充120千克以上。
在這里,小編溫馨提醒大家,優質蘋果果品,以每667平方米產2500千克果實為宜,因此,大家在給蘋果施肥過程中要合理施肥,切記不要盲目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