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肺俞正確取穴方法及攻效圖片

肺俞正確取穴方法及攻效圖片

發布時間:2022-09-05 04:44:15

1. 肺俞的定位

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見圖1)。
取穴: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背部上方取穴標志:頸部前屈時項部最高骨性突起——第七頸椎,再向下數至第三胸椎棘突下方,根據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內側緣與脊柱之間為3寸,兩線的中點即脊柱旁開1.5寸處為肺俞穴所在。

2. 肺俞穴的補充內容

(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准)肺俞穴 fèi shù(BL13)
【取穴方法】人體肺俞穴位於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肌;有第三肋間動、靜脈後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三胸神經後支外側支。
【主治疾病】咳嗽,氣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
【人體穴位配伍】配風門穴治咳嗽喘;配合谷穴、迎香穴治鼻疾。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註】肺的背俞穴。
【穴義】肺臟的濕熱之氣由此外傳於膀胱經。
【名解】肺,指肺臟。俞,輸也。肺俞名意指肺臟的濕熱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肺臟外輸的濕熱之氣,其質輕。
【運行規律】快速地散熱冷降,所散之熱循膀胱經上行,冷降之液歸降地部後循膀胱經下行。
【功能作用】調補肺氣,補虛清熱。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3. 肺俞穴的哮喘要穴

肺俞穴為足太陽經背部的腧穴,俞同輸,因其內應肺臟,是肺氣轉輸、輸注之處,為治療肺臟疾病的重要腧穴,故名肺俞。
肺俞穴是主治肺臟疾患的重要腧穴,《針灸甲乙經》說:「肺氣熱,呼吸不得卧,上氣嘔沫,喘氣相追逐,胸滿脅膺急,息難,……,肺俞主之」,《針灸資生經》雲:肺俞治療「喘與哮」。近人指出,肺前穴主治肺臟病變,對改善肺臟功能,消除肺臟功能失常所產生的理證候,具有一定功效,故有解表宣肺、肅降肺氣的作用。臨床上用於治療咳嗽、哮喘、咳血、肺癆及過敏性鼻炎等病症,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一些呼吸系統疾病。
俞穴是臟腑經脈之氣轉輸、輸注之處。《素問‧長刺節論》雲:「迫臟刺背,背俞也」,說明背俞穴可以治療相應臟腑的病症。哮喘是肺臟的主要病變,肺俞穴是肺臟經氣輸注之處,近迫於肺臟,與肺有直接內外相應的關系,能調節肺臟經氣,故能治療哮喘病。臨床觀察,不論針刺、挑刺以及溫灸等方法作用於肺俞穴都能治療哮喘病。有人認為,肺俞穴治療喘症,既可用於風寒束肺、痰濁壅肺、肺失宣降的實喘,又可用於肺氣不足、肺腎兩虛、肺脾俱虛的虛喘。
由於俞穴與其相應的臟腑有生理上和病理上的密切聯系,當臟腑發生病變時,常在其相應的俞穴出現異常現象,如壓痛、敏感點、硬結等,故肺俞穴也可以用於診斷肺部疾病的反應點。《穴位壓痛辨病診斷法》提到,呼吸系統疾病在其俞募穴出現壓痛的陽性率也很高,以100例肺結核患者為例,肺俞穴出現壓痛的佔93%。 1.梅星氏報導,挑刺肺俞穴治療咳喘病50例,經1-6次挑刺,痊癒10例,有效40例。臨床觀察,不論虛證、實證均有較好療效。手法上要注意實證挑刺宜重,虛證挑刺宜輕。
2.運用挑刺法應注意,挑刺後忌食生冷、魚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並應適當休息。 肺失肅降哮喘發,呼吸困難氣急促,
反復發作痰仗伏,不易根治病頑固,
魚際斜刺入五份,哮喘發作此穴主,
郄穴孔最治急症,只刺一針喘即除,
四縫四指中縫取,小兒哮喘效尤著,
肺俞身柱旁寸半,挑刺治喘效驗殊。

4. 肺俞穴的介紹

肺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屬膀胱經。擊中後,沖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俯卧姿勢,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詳見此人體背部穴點陣圖相關圖示)

5. 哮喘灸貼在哪個部位

膻中穴

1.位置:

膻中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頸百勞

1.位置:

頸百勞穴在頸部,第七頸椎棘突直上2寸,後正中線旁開1寸。

2.取穴方法:

先找到大椎穴以上兩寸的位置,在往兩旁挪1寸即是,兩邊各有一個頸百勞穴。

3.功效

疏通血管,通筋活絡。

膏肓穴

1.位置:

膏肓俞穴(簡稱膏肓穴)在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2.取穴方法:

尋找穴位時通常採用俯卧姿勢,膏肓穴位於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或左右四指寬)處,肩胛骨內側,一壓即疼。

3.功效

散熱排脂。膏肓俞有補肺健脾、寧心培腎、治癆益損、補虛益損、調理肺氣的作用。

6. 您好!您知道肺俞穴在哪嗎最好有圖像,因為我比較笨!謝謝!期待您的回答!!!

肺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屬膀胱經。擊中後,沖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

7. 艾灸的作用與功效

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據臨床應用觀察,如果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現在,就來看看以下兩篇範文來了解一下艾灸的作用和功效吧!

艾灸肺俞穴的功效與作用

秋季溫差大,天氣也隨之變得愈發乾燥。在這個季節里,不少人都會出現口鼻乾燥、咽干口渴、皮膚干澀等秋燥症狀。這時,大家可以通過艾灸肺俞穴來溫肺潤燥、止咳平喘。

在上一篇文章里,為大家介紹了關於肺俞穴的知識。在對肺俞穴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後,今天繼續為大家講解艾灸療法對於肺俞穴的功效與作用,我們一起來學習:

首先燥為秋季之主氣,燥邪為干澀之病邪,是最易耗傷人體的津液而出現口乾舌燥、皮膚干澀等症。而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易受燥邪所傷,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司,出現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甚至喘息胸痛等症

深秋時節的秋燥與初秋的秋燥是有不同之處的。夏秋之交的燥為“溫燥”,大都偏熱;秋冬之交的燥為“涼燥”,大都偏寒。故而艾灸肺俞穴可以起到溫肺潤燥、止咳平喘之功效,可有效預防和改善涼燥的各種症狀。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開竅於鼻。因此,艾灸肺俞穴,還可溫肺潤燥、強壯皮毛、開通鼻竅,防治過敏性鼻炎、皮膚乾燥瘙癢等病症。

同時艾灸肺俞穴也可調理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也可以調理咳嗽、哮喘、咳血、肺癆及過敏性鼻炎等症。

1、肺俞穴的取穴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找到頸項部最突出的棘突,即第7頸椎棘突。向下沿棘突逐個觸摸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就是肺俞穴。

2、艾灸肺俞穴的操作方法:

(1)懸灸法: 取穴時俯卧位或低頭正坐。艾條點燃後放於穴位上方,距離皮膚2~3厘米左右進行熏灸,使局部有舒適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鍾,以局部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2)按摩法:患者取舒適俯卧位,操作者兩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肺俞穴上,逐漸用力下壓,按而揉之,使患處產生酸、麻、脹、重的感覺。再用大魚際緊貼於穴位,稍用力下壓,來回摩擦穴位,以局部有熱感、皮膚微紅為度,再輕揉按摩放鬆。如此反復操作5~10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

3、艾灸肺俞穴的注意事項

(1)深秋季節,早晚應注意保暖,以免加重症狀。

(2)秋季乾燥,平時多喝水,食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軟、含水分較多的甘潤食物。

4、艾灸肺俞穴功能主治

(1)止痰,緩解治療咳嗽氣喘、吐血、盜汗等。

(2)緩解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肺結核、肺炎等。

(3)緩解治療皮膚瘙癢等。

艾灸肺俞穴主治肺臟病變,對改善肺臟功能、消除肺臟功能失常所產生的理證候,具有一定功效,故有解表宣肺、肅降肺氣的作用。

艾灸同時可以調理咳嗽、哮喘、咳血、肺癆及過敏性鼻炎等症。

湧泉穴的功效與艾灸知識

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據臨床應用觀察,如果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

據統計,推搓湧泉穴療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秘結等五十餘種疾病。而且每晚睡前用艾條在湧泉穴灸治20分鍾,可治療失眠。

艾灸施灸時,對准湧泉穴,距離1寸左右高度,讓患者局部有溫熱感,使皮膚出現紅潤為止(防止被燒傷)。在治療期間停用安眠葯。患者可自己施術或由家人幫著施術。10天為1療程,一般1個療程即可見效,中間休息2-3天,再進行第2療程。若治療過程中患者配合熱水泡足10分鍾後再灸,效果更佳。

湧泉穴為足少陰腎經的井穴,具有寧神蘇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陰腎經經氣所出之處,可交通陰陽,啟閉開竅。《名醫別錄》載:“艾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綜上所述,下取湧泉,以艾溫通,使任、督協調,髓生腦健,心神內守,陰陽平衡,寐寤有序。所以使用本法,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1、湧泉穴功效

湧泉穴的功效有:補腎強體、備孕暖宮、引火下行、養生安眠、調節血壓、解頭痛等。

首先湧泉穴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也就是腎經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頭的意思,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固本扶正、強身健體!

腎中之元氣,是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對五臟六腑起著至關重要的溫煦、滋潤、濡養、激發等作用,女性各種疾病往往都是跟腎虛有關,其中就包括不孕。

而湧泉是腎氣的源頭,故而我們在此建議想要備孕的灸友:晚上睡覺之前都用熱水泡腳(艾草煎水更佳,家裡沒有點擊此處購買),然後通過艾灸或按摩刺激足心處的湧泉穴,可達到補腎養身、保養卵巢之目的,為懷孕打下好基礎。

湧泉穴是腎經的起點,腎經向上聯系著腎、膀胱、以及喉嚨和舌,所以他是人體火氣的源頭,具有很好的納火、引火下行的 作用,且中醫說“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所以湧泉雖然在腳上,卻能調理膀胱、咽炎等問題。

為了達到最好的引火歸源效果,可以先用熱水泡足10分鍾,然後再開始艾灸湧泉。同樣的道理,灸湧泉還可緩解艾灸後上火的症狀,如果你艾灸容易上火,不妨多灸灸湧泉。

腎水虧了,心火就相對地旺盛起來。火一旦蒸騰起來,水就不能夠遏制它,這時就會出現虛火上炎的情況,表現為心煩失眠,上面這位的失眠就是這種情況引起的。更嚴重的會出現五心煩熱,夜晚加重是典型的腎陰虛的表現。

此時,就需要交通心腎,艾灸湧泉和神門、內關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也是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如果經常按摩、艾灸湧泉穴,可以起到防病、治病、保健的功效,長期堅持按摩湧泉穴可以活血通絡,對於中老年防治高血壓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現代臨床研究表明按摩湧泉穴的降壓機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而按摩湧泉具有雙向調節機制,使血管彈性增大,血管舒張功能加強,血流加速,從而降低血脂,改善血壓,對於低血壓、高血壓都適合。

患心血管疾病時,血壓往往升高,出現頭痛、眩暈等症狀。根據中醫“病在上取治於下”的理論,按摩湧泉穴可引血下行,使頭部輕松,對頭痛、眩暈有很好的療效。

也有人說湧泉穴能開竅故不宜調理高血壓,但我們認為是可以的,事實也是這樣證明,也有灸友反饋好轉。灸湧泉除了可以調理頭痛,還可調理腳跟疼痛、腿腳無力。在《扁鵲心書》中有記載:“治腳氣腫痛,或腿沉重少力,灸湧泉穴五十壯。”

2、艾灸湧泉穴

由於湧泉在人體的最下部,居於腳心的位置,所以在刺激的方式上,所以艾灸最為常用。當然,湧泉也可以進行針刺,但是由於足底的角質層比較厚,針刺的時候非常疼痛,所以更多的時候用於急救昏迷等神志不清醒的病人。

8. 人體上有沒有什麼穴位可以用艾灸熏著減肥的

中醫艾灸之所以能夠走入尋常百姓家,與其簡便的操作、顯著的治療功效、經濟實惠是分不開的。艾灸除了治病的同時,還能夠起到養生保健作用,並且無副作用。正因為如此,成為廣大患者亞健康人群選擇,深受百姓喜愛。

人們對於身體上的十二條經脈眾多穴位很是頭疼,為了更好的掌握穴位,本編結合穴位、取穴方法和主治病症等方面相互結合,取身上的重要的30個重要穴位,供各位艾灸朋友們學習了解。了解並運用好這30個重要的穴位,便能夠解決身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症。

[百會穴]:百會穴位於背部,後發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取穴方法:腳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縫間,往上1寸(約一個拇指橫寬)處。

主治疾病:頭痛、眩暈、月經不調、遺尿、脅痛、腹脹、咽痛嗌干、目赤腫痛、下肢痿痹等。

[隱白穴]:位於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處。

取穴方法:取穴時正坐,足著地,在足大趾甲內側緣線與基底部線之交點處,按壓有痛感。

主治疾病:腹脹、便血、尿血、月經過多、崩漏、多夢、驚風。

[湧泉穴]: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取穴方法:取穴時你用力彎曲腳趾,腳底凹陷的那個地方就是湧泉穴。

主治疾病:高血壓病、神經性頭痛、急性扁桃體炎、過敏性鼻炎、子宮脫垂、下肢痙攣、下肢癱瘓、失眠、音啞、咳嗽、風疹、小兒驚風、心肌炎、糖尿病、怕冷、陽萎、遺精、更年期綜合征等。

閱讀全文

與肺俞正確取穴方法及攻效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電源啟動線槽查找方法 瀏覽:720
idea快速main方法 瀏覽:348
信息型方程式計算方法 瀏覽:316
怎麼方法讓別人永遠進不了qq空間 瀏覽:633
手機散熱方法圖片 瀏覽:254
華為手機有哪種方法可以喚醒屏幕 瀏覽:272
理解決定訂貨的方法 瀏覽:674
如何做鹽焗雞的方法 瀏覽:604
如何用粘土做草莓的方法 瀏覽:240
骨架穩定鍛煉方法 瀏覽:976
我沒有方法能鑒別羽絨服 瀏覽:289
六字環的安裝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391
怎麼減掉大肚子的方法 瀏覽:196
事假扣薪計算方法 瀏覽:641
塑料蒸箱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344
suv踏板安裝方法 瀏覽:858
電動保溫閥重量計算方法 瀏覽:392
格力空調異地安裝方法 瀏覽:635
美肌水使用方法 瀏覽:258
野外測量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