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幼兒園建構區搭建方法平鋪圖片

幼兒園建構區搭建方法平鋪圖片

發布時間:2022-09-04 22:22:59

㈠ 小班建構區目標和指導要點是什麼

發展目標:

  1. 學會簡單的堆疊、平鋪、圍封。

  2. 能了解各種拼插玩具的名稱。

  3. 能初步認識各種形狀的積木。

  4. 嘗試小型拼插玩具,掌握初步的插法。

指導要點:

  1. 提供類多量少的建構材料,讓幼兒有機會探索不同積木在顏色、形狀、大小上的不同特點,探索各種積木可能的連接方法和搭建技巧等。

  2. 引導幼兒認識積木、紙盒等材料,引起幼兒進行建構的興趣。

  3. 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堆疊、平鋪、圍封、加寬、延長等,搭建簡單物體,例如馬路、圍牆。

  4. 引導幼兒建立建構區的游戲規則,並學習收拾整理材料的方法。

幼兒園以游戲為主要活動,逐步進行有組織的作業,如語言、手工、音樂等,注重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各國對幼兒園定義中非常明確游戲是幼兒園里幼兒教育與生活的最主要內容。

如英國對幼兒園解釋為「用實物教學、玩具、游戲及發展幼兒智力的學校」,德文解釋為「尚未進學校的游戲學校。」另外,幼兒園一年中舉行的重要活動還有:幼兒園的入學典禮、六一兒童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運動會、聖誕節、元旦、結業典禮等。

分類:

幼兒園按照時間可以分為全日制幼兒園和寄宿制幼兒園,按照對象可以分為幼兒園、殘疾兒童幼兒園和特殊兒童幼兒園,按照服務可以分為雙語幼兒園,音樂幼兒園,按照規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可以分為大型幼兒園(10個班至12個班)、中型幼兒園(6個班至9個班)和小型幼兒園(5個班以下)。

為了便利教養,一般按照年齡劃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其中小班為3–4歲幼兒,每班20-25人,中班為4-5歲幼兒,每班25–30人,大班為5–6歲幼兒,每班31–35人。

㈡ 建構區規則是什麼

建構區規則是有序地進入,輕拿輕放,大膽使用各種材料及輔助材料,建構有創意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合作完成作品,愛護玩具,活動後玩具要歸類好,操作材料分類放回原處。建構區要用泡沫墊、地毯等做地毯,保證玩具的衛生與不破損,有利於第二次的循環使用。

建構區的策略

提供類多量少的建構材料,讓幼兒有機會探索不同積木在顏色、形狀、大小上的不同特點,探索各種積木可能的連接方法和搭建技巧等,引導幼兒認識積木、紙盒等材料,引起幼兒進行建構的興趣。

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堆疊、平鋪、圍封、加寬、延長等,搭建簡單物體,例如馬路、圍牆,引導幼兒建立建構區的游戲規則,並學習收拾整理材料的方法,提供作品構造圖,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紙搭建。

建構材料以類少量多為宜,中班幼兒對建構的興趣點已經從探索積木本身慢慢過渡到利用積木實現搭建目的,在小班搭建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架空、覆蓋、橋式和塔式等建構技能,形成里外空間的概念。

㈢ 建構區搭建的24種方法名稱

平鋪,直線平鋪,平面平鋪,彎曲平鋪,規則平鋪,壘高,單一壘高,半圓壘高,單一間隔壘高,架空,組合,對稱組合,規律組合。
平鋪是把積木一塊接一塊地,首尾相接地放在地面上,包括直線平鋪和平面平鋪和彎曲平鋪和規則平鋪。壘高是先放一塊積木,再垂直放一塊積木,反復重復同一動作模式,包括單一積木封閉壘高和半圓相對壘高和單一積木間隔壘高。架空是用一塊積木蓋在兩塊相互之間有一定距離的積木上,從而把它們連接起來。圍合是運用多塊積木形成一個包圍圈,把一塊空間完全地包圍在裡面。組合是搭建一個建築物時,運用對稱和按規律排序等方法,將多種建構技能進行組合。
積木通常是立方的木頭或塑料固體玩具,一般在每一表面裝飾著字母或圖畫,容許進行不同的排列或進行建築活動積木有各種樣式,可開發兒童智力,可拼成房子,各種動物等。

㈣ 幼兒搭建的基本方法

開學了幼兒園里的老師們又開始忙碌了,孩子們在學校里 玩得最多的就是建構區,那怎樣搭建才能開發孩子的大腦呢?
材料/工具
電腦
方法
1/3
建構區一般採用的是搭建拼接玩具和插接積木,品種很豐富形狀多樣化,幼兒在玩時會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已有經驗或模仿旁邊的幼兒進行搭建。年齡小的幼兒會把積木拿在手裡敲桌子,放嘴巴里添吸允,還會將積木扔來扔去,會使老師很頭疼。對於年齡小的孩子,老師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數量不要太多,太小的積木不要給,以免吞食或塞進耳朵鼻子里,引導幼兒以分類、數數、比較的方式進行探索,分類法按照形狀、顏色、大小、品種分類:數數引導幼兒數1---10的數量;比較法比較積木的大小、多少等。

2/3
較大一點的幼兒能力較強一點,可以變難一點,堆積法、拼接法、插接法都可以使用,堆積法培養幼兒的耐心,向上堆幼兒能堆多高不倒,不斷挑戰自我;拼接法需要幼兒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在桌面上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還可以通過想像力,搭建模型比如城堡、汽車、人物、動植物等立體感強一點的東西;插接法也是如此,先向幼兒說明如何使用插接玩具,不會的可通過教師引導完成,比如教師可以在一旁提示,你這是什麼呀?它在干什麼呀?幼兒會說出自己的作品,這是怪獸機器人、大炮、房子等,可以向他建議少了什麼或應該加點什麼會更好;最後除了示範、引導、提示等方法外,還可以建議幼兒模仿其他幼兒的作品,鼓勵表揚幼兒,提高其對建構玩具的興趣,提高其自信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3/3
最主要的還是要對孩子有益處和有良好的教育方式

聲明 本文系本人根據真實經歷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㈤ 建構區規則是什麼

建構區規則如下:

1、有序地進入,輕拿輕放。

2、大膽使用各種材料及輔助材料,建構有創意的作品。

3、與同伴共同合作完成作品。

4、愛護玩具,活動後玩具要歸類好。

5、操作材料分類放回原處。

相關介紹:

建構區是展示幼兒發起游戲主題、記錄游戲過程、展示問題解決辦法、分享建構經驗等歷程的最佳載體。建構區要用泡沫墊、地毯等做地毯。一方面有益於防止幼兒衣服等衛生;另一方面保證玩具的衛生與不破損,有利於第二次的循環使用。

(5)幼兒園建構區搭建方法平鋪圖片擴展閱讀

建構區提供類多量少的建構材料,讓幼兒有機會探索不同積木在顏色、形狀、大小上的不同特點,探索各種積木可能的連接方法和搭建技巧等。

基本的建構技能技能技巧包括:平鋪、壘高、圍封、架空、組合等。任何一件復雜的建構作品都是由基本的建構技能組合而成,掌握基本的建構游戲技能,是幼兒開展建構游戲的必要條件。

融合多種建構技能,在總體設計、功能、藝術風格上綜合多元,組成完整的建築群,一般作品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形象。

㈥ 幼兒園小,中,大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分別是什麼

1、幼兒園小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

(1)圍合:能用不同材料形成一個包圍圈,把一塊空間完全包圍在裡面,在包圍空間里放「動物」、「車子」、「娃娃」代表「動物園」、「停車場」、「娃娃家」。

(2)能用平鋪加寬,延長的方法搭建物體。

(3)嘗試用壘高的方法搭建部分物體,或者用平鋪加寬等方法搭建3種及以上物體即為優秀。

(4)大部分幼兒學會輕拿輕放

2、幼兒園中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

(1)能在平鋪的基礎上嘗試用壘高、架空的方法,搭建圍牆。

(2)能將平鋪和壘高相結合搭建不同物體。

(3)嘗試用架空的方法搭建大型一點的物體,或者平鋪和壘高相結合的技能搭建的物體總數達到3種及以上即為優秀。

(4)大部分知道用多少拿多少

3、幼兒園大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

(1) 能在壘高的基礎上嘗試用架空的方法搭建不同的房屋。

(2)綜合利用平鋪、延長、架空、圍合等技能搭建圍牆。

(3)嘗試用曲線平鋪、直線平鋪、延長等技能搭建不同小路。

(4)能為不同的房子加蓋房頂,或者搭建4種及以上不同造型的房子即為優秀。

(5)保持場地基本干凈、整潔。(搭建過程中)。

(6)幼兒園建構區搭建方法平鋪圖片擴展閱讀:

在文化研究、社會科學和文學批評上的使用,建構是指在已有的文本上,建築起一個分析、閱讀系統,使人們可以運用一個解析的脈絡,去拆解那些文本中背後的因由和意識形態。

因此,建構既不是無中生有的虛構,亦不是閱讀文本的唯一定案,而是一種從文本間找到的系統。

與建構相對的是解構,解構著重在對各文本間的剖析、閱讀,建構著重在系統的建立。

建構一詞是對英文「tectonic」的中文翻譯。在西方如德國、義大利、希臘和美國等國,「tectonic」一詞歷經產生和發展變化,它強調建造的過程,注重技術、結構、材料和表現形式等。

建構是對結構(力的傳遞關系)和建造(構件的相應布置)邏輯的表現形式。

建構的內容

從建築設計到建成過程中,既符合力學規律,又遵循結構特徵;同時也符合從藝術審美角度去審視其自身所應具有的美學法則;加之能在建造實施過程中保持其以上特徵的過程。

建構包括設計、構建、建造等內容,是一個三位一體的集合,是一個全過程的綜合反映。

㈦ 幼兒園建構區可以提供些什麼材料

1、材料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投放。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尤其是幼兒,興趣可以吸引幼兒去參加各種活動,思考各種問題,從而發展各種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深入觀察了解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才能使材料投放更具有針對性。我們都知道活動區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及發展目標設置的。由於發展的變化,游戲內容和所投放的游戲材料也要相應地進行調整。中班幼兒由於在小班階段在建構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礎,隨著認知經驗的豐富和建構技能的增強,現在的他們開始注意他人的建構行為,並把自己的動作與他人的行為匹配、與頭腦中的經驗匹配,開始追求建構作品與物體本身的形似。他們對模仿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樂意模仿構建物,模仿他人的構建。幼兒之間有了更多的合作,喜歡兩三人坐在一塊兒,你看我,我瞧你,相互學樣。活動中的目的性日漸明顯,初步會按命題進行構建,他們在游戲中通常會先定一個建構目標,這個目標可能來自幼兒的直接生活經驗,也可能是受到教師、電視、圖片等的啟發,其作品還可能初具創造性。依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興趣,我們給幼兒投放的基本材料有中型的雪花片、中型的實心積木、塑料彩色積塑、子彈頭積木、百變積木等和一些成品或是半成品的輔助材料,如:紙杯製作的樹、花草;動物、車子等實物玩具;紙杯、紙盒等等。 2、材料針對目標、幼兒不同能力差異投放。材料的選擇應服從於目標,目標是創設學習性區域環境、投放材料的依據,也是教師觀察、指導、評價幼兒活動的依據。教師應該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投放、變更和調整建構游戲材料,科學地指導幼兒使用和操作。每次的建構游戲開展,教師應該做到心中有計劃、有目標,明確此次建構活動的進行,孩子們能掌握怎樣的建構技能,從而有針對性、有目的的投放相應的建構材料。如:在"美麗的秋天"主題建構中,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幼兒學會構建直立的樹和花。為了讓能力不一的幼兒更好地建構各種能站立的樹和花,我們為幼兒提供了不同形式、不同造型的範例,有的是分解步驟圖片,有的是實物模型,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學會構建,從而掌握一定的建構技能。 3、材料針對主題式情境性投放。幼兒心中的"建構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想讓幼兒盡情地表現想像中的建構世界,必然要有一個能支持他們自主游戲、自由創造的環境。在多年的游戲指導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幼兒在建構游戲中往往是無目的、無計劃的,因而他們的游戲意願不強,一旦遇到難題就容易放棄,也容易對游戲產生厭倦的情緒。因此,我們往往是採用創設主題情境的方法,激發幼兒的想像和創造,調動幼兒的游戲積極性。由於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表現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創設情境,滿足他們不同的游戲需要,推動他們在游戲中的發展。根據中班幼兒的特點,結合本學期我們開展的主題活動,我們創設了相應的擴展的小型主題情境,如:在創設"秋天的人樂小區"主題情境時,我們在創設了"住宅小區""花園""池塘"等情景的同時,還收集一些相關的圖片、照片、實物模型等,供幼兒觀察模仿,並創設了作品展示區,這里陳列了的作品,有的是教師的,也有的是幼兒的。當幼兒遇到難題時,可以引導他們觀察這些作品,探討是否有值得借鑒之處。還不斷添加新的道具或材料,以推動游戲的發展。幼兒持續玩了一段時間後,已明顯對"秋天的人樂小區"的建構主題產生厭倦,他們不再有新的創意出現,有時還會故意在建構時搞些小"破壞"。這時,我們在建構游戲區新增了"斑馬線""人行道"" "動物園",很快游戲又掀起了一個新的高潮。建構游戲在教師一步步有目的的推動下不斷延伸,幼兒的認知經驗和動作技能也在游戲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建構區搭建方法平鋪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鐵路工程成本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瀏覽:286
548除以72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370
之大聖歸來畫法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32
商品品種名稱及命名方法有哪些 瀏覽:440
胸針的使用方法 瀏覽:251
分控開關的安裝方法 瀏覽:700
引流袋寶塔頭尿袋連接軟管的方法 瀏覽:915
正方形數圖形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5
步行的正確方法 瀏覽:728
最簡單的肥羊圈方法 瀏覽:461
治療脫發的方法土方 瀏覽:39
上下肢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638
電腦電源啟動線槽查找方法 瀏覽:722
idea快速main方法 瀏覽:351
信息型方程式計算方法 瀏覽:319
怎麼方法讓別人永遠進不了qq空間 瀏覽:635
手機散熱方法圖片 瀏覽:258
華為手機有哪種方法可以喚醒屏幕 瀏覽:276
理解決定訂貨的方法 瀏覽:677
如何做鹽焗雞的方法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