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衛生經濟學評價的幾種方法對比
衛生經濟分析與評價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以最低的成本去實現確定的計劃方案目標,一般有以下三種方法。
①成本相同時比較其效果的大小。它是指方案成本總額相同,比較其效果。
②效果相同時比較其成本的高低。它是指方案的效果相同,比較其成本。
③比較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率。當衛生計劃方案的投資不受預算約束的情況下,成本可多可少,效果也隨之變化,這時對衛生計劃方案的評價可採用增量成本與增量效果的比率指標。
(2)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過比較各種備選方案的全部預期效益和全部預計成本的現值來評價備選方案的一種方法。它的主要內容就是研究任一方案的效益是否超過它的資源消耗的機會成本。只有效益不低於機會成本的方案才是可行的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種:
①凈現值法。凈現值法是根據貨幣時間價值的原理,消除貨幣時間因素的影響,對計劃方案的總效益的現值與總成本現值進行比較,並根據其差值即凈現值對方案作出評價和決策的方法。
②年當量凈效益法。年當量凈效益就是將方案各年實際發生的凈效益折算為每年平均凈效益值,它是凈現值考慮貼現時的年平均值。
③效益成本比率法。效益成本比率是衛生計劃方案的效益現值總額與成本現值總額之比。
④內部收益率法。內部收益率法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因素,反映了方案計劃期內單位資金的收益率,參照基準貼現率或最低期望收益率可對方案進行比較、評價和決策。
(3)成本效用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通常用於同一健康問題不同方案的防治成本與結果的比較,往往難以對不同健康問題的衛生計劃或方案的成本效果進行比較分析。可適用於不同健康問題的衛生計劃或方案的評價指標,是質量調整生命年和失能調整生命年,使用其進行評價的方法稱為成本效用分析。
(4)成本最小化分析
成本最小化分析法用於比較具有同樣結果的2個或多個方案。如果已知要比較的方案最終結果相同,這時就只需要比較各方案哪個成本最小,成本最小者為最佳。在有些情況下,要比較的幾個項目對個人的效益可能是相同的,但對社會來說意味著醫療成本的節省,這些節省下來的成本可視為額外收益並轉化為貨幣形式從而達到成本最小化,提高效率。
『貳』 四種葯物經濟學評價方法的特點比較
1、時間性指標 用時間反映方案對投入的回收或清償能力;2、價值型指標 用於反映方案所獲凈收益絕對值的大小;效率型指標 用於反映單位投資的獲利能力。 四種葯學經濟學評價方法的特點:1、最小成本分析 指對預防、診治或干預的收益相同的兩個或多個備選方案的成本進行比較,選擇成本最小方案的一種分析方法。2、成本-效益分析 對備選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均以貨幣單位計量和描述,並對貨幣化了的成本和收益進行比較評價的一種方法。3、成本-效果分析 對本宣方案的成本以貨幣單位計量,收益或效果以臨床指標、生命質量指標或健康指標表示,進而對兩個或多個備選方案的成本和效果進行比較評價的一種分析方法。4、成本-效用分析 是將預防、診治或干預項目的成本以貨幣單位計量,收益則以效用指標(即人們對接受預防和診治項目給自身健康狀態帶來的結果和影響的滿意程度)進行描述,並對備選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進行比較評價的一種方法。
『叄』 簡述成本一效益分析的常用評價指標,並比較四種葯物經濟學評價方法的特點
成本-效益分析是衛生經濟學中的一種投入(成本)和產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的常用評價指標有3種:時間性指標、價值型指標、效率型指標。
常用的葯物經濟學評價方法主要有四種: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
(3)臨床經濟學評價的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核算成本分析
XX年醫院一季度核算支出XX萬元,比同期增長XX萬元,增幅XX%,其中固定成本增幅XX%,變動成本增幅XX%。
1、電費支出XX元,比同期減少XX元,減幅XX%,工人核算成本分析表中看出各核算科室的電費都有所下降,說明各科在電費支出加強了控制。
2、衛生材料支出XX元,比同期只增加XX元,增幅XX%,大部分科室都隨業務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幅,但產科病人減少的情況下,萬元收入材料費比上年增加了,希望科室負責人要加強成本控制的管理,杜絕浪費。
3、洗滌品支出XX元,比上年同期增加XX元,增幅了XX%,原因有:①洗滌中心的洗滌費漲價;②醫療質量的保證,消毒的費用增幅較大。
通過對以上的分析,提出建議:樹立成本效益觀念,逐步完善成本核算體系,改變以前的粗放管理模式。
促使職工利益與科室經濟效益緊密掛鉤,科室領導和員工自覺加強經濟管理,節約開支,減少浪費。各科室積極挖掘潛力,降低成本,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肆』 葯物經濟學的評價方法
(1)最小成本分析(CMA):
最小成本分析又稱為成本分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種特例,它是在臨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況下,比較何種葯物治療(包括其他醫療干預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須證明兩個或多個葯物治療方案所得結果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然後通過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於它要求葯物的臨床治療效果,包括療效、副作用、持續時間完全相同,所以應用范圍較局限。
(2)成本效果分析(CEA):
成本效果分析是較為完備的綜合經濟評價形式之一,主要比較健康效果差別和成本差別,其結果以單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分析比值)表示。其特點是治療結果不用貨幣單位來表示,而採用臨床指標,如搶救病人數、延長的生命年、治癒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採用兩種表示方法:①成本與效果比值法,即每產生一個效果所需的成本。②增量成本與增量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給予一增量成本,是否能產生增量效果呢?成本效果分析雖然受到其效果單位的限制,不能進行不同臨床效果之間的比較,但其結果易於為臨床醫務人員和公眾接受,是葯物經濟學研究的常用手段。
(3)成本效用分析(CUA):
成本效用的分析是成本效果的發展,與成本效果有許多相似之處。成本效用分析是在結合考慮用葯者意願、偏好和生活質量的基礎上,比較不同治療方案的經濟合理陛。從某種程度上講,兩者均用貨幣來衡量成本。並且測量結果也都採用臨床指標作為最終結果的衡量參數。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為一種單純的生物指標(如延長壽命時間、增加體重量等),成本效用分析的結果卻與質量密切相關,注意到病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採用效用函數變化[常用單位是生活質量調整年(QALY,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而非健康結果變化。其可以進行不同疾病葯物治療措施的比較,是近年來受到推崇的葯物經濟學研究方法。然而,不同疾病影響病人生活的不同方面,通用的生活質量指標不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因此,葯物經濟學研究界對於成本效用分析的合理性尚有爭議。
(4)成本效益分析(CBA):
成本效益分析是比較單個或多個葯物治療方案之間或其他干預所耗費的成本和由此產生的結果值(效益)的一種方法,它要求成本和效益均用貨幣來表示。效益可是多方面的。
『伍』 葯物經濟學評價指標包括哪些
如下參考:
成本-效益分析是衛生經濟學中的一種投入(成本)和產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的常用評價指標有3種:時間性指標、價值型指標、效率型指標。
常用的葯物經濟學評價方法主要有四種: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
核算成本分析:
XX年,醫院一季度支出較同期增加XX萬元,增加XX%,其中固定成本增加XX%,變動成本增加XX%。
1、電費為XX元,比同期少XX元,XX%。從工人會計的成本分析表可以看出,各會計部門的電費都有所下降,說明各部門對電費的控制有所加強。
2、保健材料費支出XX元,較上年同期僅增加XX元,XX%,大部分科室均隨業務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產科患者病例減少,萬元收入材料費較上年增加,希望部門負責人加強成本控制管理,杜絕浪費。
3、洗滌產品支出XX元,較去年同期增長XX元,增長XX%,原因有:(1)洗滌中心價格上漲;(2)為保證醫療質量,消毒費用大大增加。
『陸』 1葯物經濟學的定義及其研究(評價)方法。 2什麼是「薄利多銷」 3經濟學的定義 4葯物經濟學的應用
1:這是大學裡面才會學到的東西!葯物經濟學是衛生經濟學的一部分內容。也是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它需要有葯學,臨床學,經濟學,流行病學,臨床流行病學,葯物流行病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知識。2:薄利多銷是指低價低利擴大銷售的策略。「薄利多銷」中的「薄利」就是降價,降價就能「多銷」,「多銷」就能增加總收益
『柒』 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有什麼區別
我覺得效果分析是可以是好的一面也可以是不好的一面,效果有好壞嘛,效益分析就是說好的那一面,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捌』 工程經濟學功能評價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功能整理:
在對功能進行定義時.只是把認識到的功能用動同和名詞列出來.但是因實際情況很復雜.這種表述不一定都很准確和有條理。因此.需要進一步加以整理。
(1)功能整理的目的。功能整理是用系統的觀點將已經定義了的功能加以系統化.找出局部功能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並用圖表形式表達.以明確產品的功能系統。從而為功能評價和方案構思提供依據。通過功能整理,應滿足以下要求:
a、明確功能范圍。弄清楚幾個基本功能.這些基本功能又是通過什麼功能來實現的。
b、檢查功能之間的准確程度。定義下得正確的就確定下來,不正確的加以修改,遺漏的問題加以補充,不必要的就取消。
c、明確功能之間的上下位關系和並列關系,即功能之間的目的和手段時間的關系。
按邏輯關系,把產品的各個功能相互聯系起來,對局部功能和整體功能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達到掌握必要功能的目的。
(2)功能整理的一般程序。功能整理的主要任務就是建立功能系統圖。因此,功能整理的過程也就是繪制功能系統圖的過程,主要工作程序如下:
a、編寫功能卡片。把功能定義寫在卡片上,每條寫一張卡片,這樣便於排列、調整和修改。
b、選出最基本的功能。從基本功能中挑選出一個最基本的功能,也就是最上位的功能(產品的目的),排列在最左邊。其他卡片按功能的性質.以樹狀結構的形式向右排列,並分別列出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
c、明確各功能之間的關系。逐個研究功能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找出功能之間的上下位關系。
d、對功能定義做必要修改、補充和取消。
e、按上下位關系,將經過調整、修改和補充的功能,排列成功能系統圖。
功能系統圖是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式.將定義的功能連接起來,從單個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而形成的一個完整的功能體系。
『玖』 按照收益的不同計量方式對葯物經濟學評價方法進行分類,包括
成本和收益是葯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的兩大要素。正確識別並計量成本和收益是進行葯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的基礎。成本和收益的識別與計量的准確、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葯物經濟學研究與評價結果的准確性、合理性。葯物經濟學是經濟學原理與方法在葯品領域內的具體運用。廣義的葯物經濟學(pharmaceuticaleconomics)主要研究葯品供需方的經濟行為,供需雙方相互作用下的葯品市場定價,以及葯品領域的各種干預政策措施等。狹義的葯物經濟學(pharmacoeconomics)是一門將經濟學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術運用於臨床葯物治療過程,並以葯物流行病學的人群觀為指導,從全社會角度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現有醫葯衛生資源的綜合性應用科學。
『拾』 衛生經濟學評價方法有哪些
1.
常用的衛生經濟學評價方法:成本效果分析
2.
成本效益分析
3.
成本效用分析
4.
成本最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