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家果樹如何修剪
一、果樹修剪方法
①短截。即剪去枝上的一部梢段和芽,使養分集中供應,促進剪口芽處於優勢,萌發為強壯的分枝(圖 2)。對多年生枝的回縮,也是短截的一種。剪截口以下留有營養枝可再次延伸者,稱"縮剪",起更新作用;截口以下不留帶頭枝者,稱"堵截",作用在於抑制其生長,常迫使其轉為枝組。一般短截愈重,對剪口及其下部的局部刺激愈強,對植株整體乃至根系的抑制愈烈。如幼樹修剪過重,常使結果推遲。
②摘心。即對正在生長的新梢摘除其幼嫩部分。作用是抑制該枝繼續生長,促使養分轉向其下部各芽或其鄰近部位,利於成花或座果。
③疏剪。即將部分枝、芽從基部疏除(圖 2)。由於減少了母枝的營養面積,並造成一定的傷口,可導致疏枝上部枝勢減緩,下部轉強。疏枝對整體的影響依疏除枝類、枝量而異。疏除弱枝、密枝或徒長枝可減少無益消耗,增加有效光合面積而有利於整體營養;但疏除過多營養枝,則將減少養分積累,削弱根系和樹勢。生長季節的除芽、抹梢等作業也屬疏枝,對常綠果樹較為常用。
④緩放。是對營養枝不加剪截,任其自然延長,以便利用弱頂芽延伸,逐步減緩、削弱其頂端優勢,而提高該枝芽的萌發率,促生短枝,誘導成花。緩放通常與加大枝角相結合,枝向近於水平或斜下生長時效應明顯。但對過旺直立的背上枝一般不採用。
⑤其他如通過刻傷、環割(環剝)、扭梢或拿枝軟化等手段,傷及器官或輸導組織的一部分,使營養物質暫時改變輸送方向或速度,對於緩和旺長,促使成花和提高座果也有較好效果。 各種修剪方法的應用要因樹、因地制宜,既依據不同樹種、品種的生長與結果特性,以及砧木和樹齡、樹勢等因子,又考慮自然條件的特點和栽培管理水平。一般對骨幹枝應保持其健壯長勢;對輔養枝則應及時緩和生長勢,使其轉化為結果枝;對於老弱枝組需及時短截更新。修剪時盡可能採用最低的必要修剪量,對幼樹尤宜輕剪;同時注意各種修剪方法的綜合應用以及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的相互配合。
二、果樹修剪時間的選擇
落葉果樹的正常修剪在落葉後至萌芽前的休眠期間進行。寒冷地區以萌芽前為宜,以防剪口越冬受害;暖地則宜在落葉以後,因此時養分已迴流,傷口也可在年內癒合。核桃需在采果後帶葉修剪,以免因枝髓大而造成傷流。延遲修剪(即萌動後修剪)可破壞頂端優勢而提高萌發率,並能明顯緩和樹勢;但不宜連年使用,以免削弱過度。常綠果樹以采果後或春季萌發新梢前修剪為常規。
在生長季節進行的修剪,通稱夏季修剪。其反應迅速,作用強烈,大都用於幼樹、旺樹,藉以緩和生長勢促使開花,或調節生長與結果的關系。夏剪方法包括摘心、環割和拿枝軟化(落葉果樹)、適時"抹芽"和"放梢"(柑橘類)、結合採果將結果母枝短截回縮(如柿、板栗、荔枝)等。此外,也可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代替部分夏季修剪措施。
果樹的幾種修剪方法如下
1、短截
就是剪去一年生枝條的一部分。果樹枝條經短截後,可刺激剪口下側芽萌發。如為了形成較多中、短枝,加大總生長量,使樹勢緩和,促進花芽的形成,可採取剪去枝條的1/4或1/3
輕短截;為了復壯樹勢及用於
各級骨幹枝的延長枝,使截後形成較多成枝力高,生長勢強的中、長枝,可採取截去枝條中上部飽滿芽處1/3或1/2
處的中短截;用於縮小樹體,培養枝組,改造長枝和競爭枝或者降低枝位,緩和樹勢,可採取剪去枝條的2/3或3/4重短截或枝條基部留2~3個癟芽的極重短截。
2、疏枝
就是將枝條從基部剪去。一般是為了有利於通風透光,促進樹體健壯和花芽分化,把過密、交叉、重疊、競爭、徒長、枯死、病蟲等無利用價值的枝條疏去。
3、縮剪
即回縮修剪,就是對多年生枝短截。縮剪可減少全樹的總生長量,削弱樹勢。主要是用於控制樹冠和多年生換頭,改變發枝部位的延伸方向和老樹更新。
4、緩放
就是對一年生營養枝不做任何修剪任其自然生長。枝條緩放後,有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和花芽形成。為了使幼樹、旺樹早結果,常以緩放緩和樹勢。
5、抹芽、疏梢
就是抹去嫩芽或疏除過密新梢。抹芽、疏梢可留優去劣,節約養分,改善光照,提高枝條質量。常用於柑
桔、葡萄栽培及嫁接除砧櫱和老樹更新除萌櫱等,利用柑桔枝節的復合芽,採用抹芽、疏梢技術,可使基梢壯實,增加萌芽量,使樹冠矮小緊湊,是「矮、密、早、豐」栽培的主要措施。
6、摘心
就是摘去幼嫩新梢頂部。摘心後可抑制新梢的生長,促進萌芽分枝,利於枝梢提早成熟,使養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如為了促生二次梢,可在新梢旺長期摘心;為了促進花芽分化,可在新梢緩慢生長期摘心。
7、環剝、環割
用剪刀割樹皮至木質部,不去外皮叫環割;去外皮的叫環剝。環剝、環割果樹枝幹後,使養分相對積累在上部,促進生殖生長,利於花芽形成和提高坐果率,此法常用於幼齡壯旺樹。
8、扭梢和拿枝
扭梢是將直立生長的新梢在基部扭轉90~180o
;拿枝是用手將枝條逐條壓彎。扭梢和拿枝都是為了緩和新
梢生長,提高萌芽率,促進中短枝和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和促進果實生長,一般情況下是了為實現幼齡壯旺樹的早結豐產。
『叄』 怎樣修剪果樹枝條
1、摘心打頂:將果實頂部的枝頭剪去,防止果樹徒長消耗養分。2、修剪病枝:果樹發生病蟲害後及時剪去病枝,避免對健康的枝條造成傳染。3、修剪密枝,修剪部分果樹營養枝,為植株生長節省養分。4、注意事項:使用多菌靈對切口進行消毒。
1、摘心打頂
果樹枝條在生長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養分,可能會對果實的生長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將植株頂部的枝頭剪去,避免果樹徒長消耗果樹的養分,為果樹果實期的發育節省養分。
2、修剪病枝
果樹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可能會導致枝葉發病,無法進行光照作用,而且還會消耗植株的養分,因此要及時剪去發病的枝條,同時可以預防病枝對其它健康的枝條造成傳染。
3、修剪密枝
果樹營養枝過多會影響果實枝條生長的空間,而且會消耗大量養分,因此需要剪去多餘的營養枝,保證果實生長所需的養分,但是也要保留部分營養枝條,以免影響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
4、注意事項
修剪果樹枝葉後應該使用稀釋後的多菌靈塗抹切口進行消毒,而且修剪枝條的時間要選擇在晴天進行,如果是雨季則可能導致切口和雨水接觸出現感染腐爛的情況,使果樹出現病害。
『肆』 果樹剪枝怎麼剪
果樹小妙招:如何修剪果樹,修剪果樹的技巧!
三先三後順序剪,三稀三密有高產
紅富士蘋果樹的修剪順序是:先修剪大樹枝,再修剪小枝條;先修剪下部枝條,再修剪上部枝條;先修剪樹冠內的枝條,再修剪樹冠外的枝條。為了更好地通風果樹,獲得豐產,在修剪紅富士蘋果樹時,應遵循「三稀三密」的原則,即大枝細、小枝密、上枝薄、下枝密;樹冠外的樹枝很薄,樹冠內的樹枝很密。這棵蘋果樹先砍三次,然後依次砍。
(10)果實在果實結實期後期提高並切碎。在紅富士果實後期,必須提高枝條的角度,注重更新,適應生長的剪截。
『伍』 果樹剪枝方法
概括為:通風透光、自然開心、橫向拉枝、短截憋果
要遵循自然規律,慢慢的對果樹進行調整,按照樹齡的大小,管理由輕到重
上圖右側所使用的方法就是拉枝整形,盡量讓果樹的側枝橫向生長,以獲得最佳的通風採光條件,而且控制了樹高。以上各圖都是比較理論化的圖形,實際上,因管理不當,果樹會長的「亂七八糟」,只要我們按照以下原則進行修剪就一定會讓果樹慢慢變成理論模型的。
去除向上直立生長的枝條,去除向樹心生長的枝條,適當去除側枝保留前方一個枝條向前生長,去除向地下方向生長枝條,去除和側枝平行生長枝條,適當去除主枝上的小枝條。即去除徒長枝、回遊枝、競爭枝、向下枝、平行枝。最後在剩餘的最前面的枝條上短截三分之一,以便當年形成短果枝。
『陸』 怎樣給果樹剪枝
果樹成形之前,由株行距為3×5米的自由紡錘形,逐年培養為6×5米開心形,7年內逐年培養,10年成形。優質高產果樹樹形應該是高定干,光照良好,大枝少、小枝多,主從分明,單軸延伸。
一、修剪順序及思考方案
1.修剪要考慮3年樹態。
2.首先繞樹轉幾圈,遇特殊樹形多轉幾圈,才能仔細制訂方案。
3.多留枝、多結果,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應從不同角度觀察,選留方位好、角度好、大小適宜的永久性主枝3—4個,主枝與地面的角度為35度為宜。第一主枝最好留在南面,最上層主枝不能留南面,總之是南低北高、西低東高。主枝的層間距為20—40厘米,螺旋上升排列,主枝與主幹粗度之比為1:3—4。
二、修剪技術要點
1.永久性主枝的修剪。決定3—4年永久性主枝後,先剪主枝,再剪臨時枝就不會失敗。主枝修剪應從枝頭往下,即從外向里留單頭。主枝上多留枝、少去枝,臨時枝給主枝的側枝組讓路,旁枝影響主枝上的側枝,應去掉旁枝。主枝上的側枝間距為20厘米左右排列,側枝與主枝的粗度之比是1:3—4為好。枝組的培養目標是以鬆散下垂類型為主體。
2.臨時枝修剪。在不影響永久主枝生長的前提下,每株選留3—4個臨時性主枝,用來補充空間和結果。當臨時性主枝影響永久性主枝時要進行改造,使其主從分明,一是疏除大側生枝和過大枝組;二是適當回縮。回縮到長勢中庸或較緩和有大量花芽的大枝組或分枝處。
三、整形較理想的模式樹形
1.樹體高2.5米左右,具備以永久枝為主體,臨時性主枝為補充的開心形基本框架。
2.全樹主枝6—8個,永久性主枝3—4個,臨時性主枝3—4個,分布在主幹上1.5—2.5米之間。永久性主枝與臨時性主枝的大小、枝組和修剪手法有明顯區別,一目瞭然。
3.枝組培養與配備合理得當,並留有足量的優質花芽。
4.主幹、主枝、側枝、枝條間的粗度大小比例適當,主從分明。
5.樹體上下左右、東西南北、內膛外圍通風良好,且樹勢能得到有意識的調整與平衡,由強到中庸,由弱到中庸。
『柒』 各種果樹的修剪方法
果樹的8種修剪方法。(1)短截
。短截是指將一年生枝剪去一部分,短截的作用是促進抽枝,刺激剪口芽萌發,對枝條有局部刺激作用。(2)疏枝。
將枝條從基部剪去叫疏枝。疏除對象有病蟲枝、乾枯枝、徒長枝、過密的交叉枝和重疊枝等。疏枝的作用是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葉片光合作用,增加養分積累。疏枝對全樹有削弱生長勢的作用。疏枝時要去強留弱,疏枝量較多,則削弱作用大;特別是疏除大枝要分期疏除,一次或一年不能疏除太多。
(3)縮剪
縮剪是對多年生枝進行短截。將過長的枝條從外向里剪截稱回縮;由上向下剪截的技術叫壓縮。多用於骨幹枝、枝組的更新以及控制樹冠輔養枝等,起到更新復壯的作用。
(4)緩放
緩放是指對一年生枝條不剪。緩和枝條的生長勢,促進花芽的形成。多用於幼旺樹以緩和樹勢,促進早結果。
(5)抹芽除萌
生長季節抹去疏枝後的剪鋸口周圍、雙芽枝節上過多的新梢。減少養分的消耗,有利於花芽的形成。(6)摘心
摘心是指生長季節摘去新梢的生長點或掐去嫩梢頂端。摘心時期不同,作用差異非常大。新梢旺盛生長期摘心,有利於分枝,形成二次枝;新梢緩慢生長期摘心,能夠促進花芽分化和形成,提高坐果率。
(7)拉枝
拉枝是指改變枝梢的生長方向,緩和枝條生長勢。拉枝可開張骨幹枝的角度。拉枝後會出現直立的旺枝,需要及時抹除。(8)扭梢和拿枝
扭梢是在生長季節將直立的旺梢基部半木質化部位向下扭轉180°。拿枝是指用手對旺梢從基部捋一捋,傷及木質部,響而不折。扭梢、拿枝都能夠阻礙養分運輸,緩和生長,促進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和促進果實發育。
『捌』 小果樹如何修剪
小果樹的修剪主要有以下幾種:
短截。即剪去枝上的一部梢段和芽,使養分集中供應,促進剪口芽處於優勢,萌發為強壯的分枝。對多年生枝的回縮,也是短截的一種。剪截口以下留有營養枝可再次延伸者,稱「縮剪」,起更新作用;截口以下不留帶頭枝者,稱「堵截」,作用在於抑制其生長,常迫使其轉為枝組。一般短截愈重,對剪口及其下部的局部刺激愈強,對植株整體乃至根系的抑制愈烈。如幼樹修剪過重,常使結果推遲。
摘心。即對正在生長的新梢摘除其幼嫩部分。作用是抑制該枝繼續生長,促使養分轉向其下部各芽或其鄰近部位,利於成花或座果。
疏剪。即將部分枝、芽從基部疏除。由於減少了母枝的營養面積,並造成一定的傷口,可導致疏枝上部枝勢減緩,下部轉強。疏枝對整體的影響依疏除枝類、枝量而異。疏除弱枝、密枝或徒長枝可減少無益消耗,增加有效光合面積而有利於整體營養;但疏除過多營養枝,則將減少養分積累,削弱根系和樹勢。
生長季節的除芽、抹梢等作業也屬疏枝,對常綠果樹較為常用。緩放。是對營養枝不加剪截,任其自然延長,以便利用弱頂芽延伸,逐步減緩、削弱其頂端優勢,而提高該枝芽的萌發率,促生短枝,誘導成花。緩放通常與加大枝角相結合,枝向近於水平或斜下生長時效應明顯。但對過旺直立的背上枝一般不採用。
其他如通過刻傷、環割(環剝)、扭梢或拿枝軟化等手段,傷及器官或輸導組織的一部分,使營養物質暫時改變輸送方向或速度,對於緩和旺長,促使成花和提高座果也有較好效果。各種修剪方法的應用要因樹、因地制宜,既依據不同樹種、品種的生長與結果特性,以及砧木和樹齡、樹勢等因子,又考慮自然條件的特點和栽培管理水平。一般對骨幹枝應保持其健壯長勢;對輔養枝則應及時緩和生長勢,使其轉化為結果枝;對於老弱枝組需及時短截更新。修剪時盡可能採用最低的必要修剪量,對幼樹尤宜輕剪。
『玖』 如何修剪果樹
一年上枝條——短截
短截的方法是將一年生的枝條剪去前端一部分,保留基部一段。短截對剪口以下的2~3個芽有刺激作用,能促進其萌發,增加分枝的數量和單枝生長量。通常是為了減少養分消耗,集中供應保留芽和枝的生長,改變枝的生長方向,改變樹冠內膛的通風透光條件,刺激在枝條某一部位及其附近多抽枝,有效促進果樹局部枝、芽的生長發育。
果樹修剪技法有哪些?短截、疏剪、回縮最常用!剪哪裡?怎麼剪?
另外,短截後還可以防止枝葉不發芽的情形,提高發芽率,徐進新梢的生長。這是因為,短截後減少了枝芽的數量,改變了原有的營養和水分的分配關系,使養分集中輸送給保留下來的枝芽。
平時我們可以主要靠短截來控制主幹、大枝的長度,並通過選擇剪口頂芽的方向,調節枝梢的抽生方位和強弱。短截之後,果樹的生長主要依靠枝條自身的強弱、枝芽的飽滿程度以及生長方向等,只有同時保證枝條強壯、飽滿以及枝芽生長再枝條的背部才能實現枝條長出的果樹產量高品質好。
從以上原理出發,就可以有根據和目的地進行修剪:如果想要促進枝葉的生長,就需要保留較為飽滿的枝芽;如果要抑制枝葉的生長,就保留較為弱小的枝條。例如,給李樹進行修剪時,應該主要保留能夠結果的兩類枝條,即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對其他枝條要按照具體的情況採取抑制生長措施,以保證李樹的產量以及果實的質量。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短截的程度不同,短截又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種。短截時具體採取哪一種方式,還要從果樹冠形的總體出發,根據短截的目的而定。
果樹修剪技法有哪些?短截、疏剪、回縮最常用!剪哪裡?怎麼剪?
短截枝條2/3以上為重度短截,對局部刺激大,特別是全枝的總生長量較小時。重度短截後,抽發的新梢少,長勢較強,成枝率也高,但花芽難以形成;短截枝條1/2的為中度短截,萌芽率高,萌發新梢量稍多,長勢和成枝率中等,同樣也不利於花芽的形成;短截枝條1/3~4/1的為輕度短截,抽生的新梢較多,但長勢較弱,有緩解營養需求、促進成花的作用。
無用的枝條——疏剪
疏剪的方法是將枝條從基部全部剪除,一般用於剪除多餘的密集弱枝、叢生枝、徒長枝等。疏剪對全樹起削弱作用,總的來講是減少樹體總生長量。但它的作用不同於短截,由於疏除過密枝,改善留樹枝梢的光照和營養分配,使樹體通風透光,生長健壯,增加光合能力,有利於花芽的形成和開花結果。
我們在修剪的時候,可以將短截與疏剪相結合,需疏則疏,需短則短。對仁果類果樹花芽頂生為主,宜以疏剪為主,疏短結合;而核果類果樹花芽側生則以短剪為主,短疏結合。
果樹修剪技法有哪些?短截、疏剪、回縮最常用!剪哪裡?怎麼剪?
但是疏剪對於果樹本身是有害的,容易給樹體留下傷口,不利於樹體的生長。另外,疏剪也有適用的對象,對不適合疏剪的枝條進行疏剪,只會造成樹木內部營養的缺乏。
因此,在疏剪法的應用中要注意幾點,一是疏枝要避免從基部開始剪;二是疏枝時要因樹因枝而異,注重對對枝葉較為茂密的果樹進行修剪,缺少光照的輪生枝和鄰枝進行疏剪,保證疏剪作用的有效發揮。
多年生枝條——回縮
生長多年的枝條,如果不經過定時、合理的修剪,就會造成支軸過長、部分枝條缺少養分、結果和生長的重心後移,果實質量和產量難以提升的問題。那麼為了讓縮短養分運輸路線,減少消耗,增加樹冠結果的負載能力,並梳理樹冠內部的枝條,提高受光率和空間利用率,促進枝條的有效生長,我們可以採取回縮修剪法。將包括大枝在內的枝條回剪到某一個生長旺盛枝帶頭的部位,達到控制果樹結果部位外移、形成立體結果和衰老樹額更新復壯的作用。
回縮修剪法常用於更新樹冠大枝或壓縮樹冠,防止大枝相互交叉閉合,是一種促進樹勢穩定的修剪方法。回縮後,一般能減少全枝生長量,削弱加粗生長,但由於枝芽量的減少,營養集中,縮短了營養運輸距離,能增強剪口附近枝的生長勢和促進後部發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