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金雀根食用方法

金雀根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3 01:59:45

『壹』 我家有金雀花,我媽媽說很補,請問金雀花怎麼

金雀花可以煎蛋吃,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金雀花是錦雞兒的花,在4-6月份的時候最常見,金雀花主要生長在山坡上,在我國的很多省份都可以見到。金雀花主要在4月中旬的時候採集下來,曬干,就可以作為食用和葯用的金雀花了。金雀花也叫作壩齒花、金鵲花、黃雀花、陽雀花、豬蹄花、斧頭花、甲魚嘴花、陽鵲花,金雀花的營養豐富,葯用價值高,可以滋陰和血、健脾利肺。今天講的是另一種做法,漂洗 干凈後,用鹽水泡好。可以一直保持新鮮,吃的時候用清水漂洗2-3回就可以吃。
金雀花是帶葯性的,功效非常不錯,金雀花性微溫、味甜,入肝、脾二經;具有滋陰,和血,健脾的功效;主治勞熱咳嗽,頭暈腰酸,婦女氣虛白帶,小兒疳積,乳癰,跌撲損傷。金雀花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從食物葯性來看,金雀花性味微溫甜,具有滋陰、和血、健脾的功效。
竹筍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具有清熱消痰、利膈和胃的功效。兩者搭配同食,具有潤肺化痰、健脾補腎的功效。最適合於治療肺熱咳嗽、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腰膝酸痛、白帶增多等病證.

『貳』 斧頭花能壯陽嗎

金雀花



別名:壩齒花、金鵲花、紫雀花、黃雀花、陽雀花、豬蹄花、斧頭花、陽鵲花

性味:味酸、澀,性溫。

歸經:歸脾、肝經。

金雀花的功效與作用:
滋陰,和血,健脾。
金雀花主治:
主治勞熱咳嗽,頭暈腰酸,婦女氣虛白帶,小兒疳積,乳癰,跌撲損傷。

金雀花食用方法:
泡水喝的功效
日常用法:20~25g,外用適量,鮮全草搗爛或干品研粉敷患處。

金雀花選方
1、健脾補腎,明目聰耳:陽雀花,同豬肉做湯或蒸雞蛋服。

2、治干血勞:陽雀花四兩至半斤或鮮品1000~1500g,蒸後分多次服。

3、治頭暈頭痛:陽雀花50g,天麻八分。水煎服。

4、治虛勞咳嗽:陽雀花(蜜炙)50g,枇杷芋、羌活各15g。水煎服。

金雀花葯用部位
為豆科植物錦雞兒的花。

金雀花食療方:

1、金雀花煮蛋
功效作用:適用於眩暈、頭痛。

2、金雀花瘦肉湯
功效作用:適用於眩暈、頭痛。

『叄』 產婦催奶民間偏方

眾所周知,母乳是對寶寶最好的。但是 產後 很多媽媽們都出現了奶水少的現象, 中葯 下奶 偏方 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中葯下奶偏方的資料,僅供參考。

中葯下奶偏方
下奶偏方1.黃芪燉雞湯

材料:黃芪50克,枸杞15克,紅棗10個,母雞一隻,適量的生薑、鹽

做法:將雞洗凈、處理干凈,先後將雞氽燙、沖涼、切塊,與紅棗一起放鍋內。再將生薑、黃芪都加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鹽。煮熟後即可出鍋。

功效:這款下奶偏方,可是非常適合產後媽媽哦!黃芪是民間有名的催乳偏方,不僅可以補齊益血,還能通經下乳呢!

下奶偏方2.豬蹄通草湯

材料:豬蹄2隻,通草6克,蔥白3根,適量的鹽

做法:將豬蹄洗凈,切成塊狀。蔥白切段,通草洗凈。然後將所有的材料都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鹽。煮熟後即可出鍋。

功效:這款豬蹄通草湯的中葯下奶偏方,能夠幫助產後媽媽下奶。通草有 清熱 通乳的功能,奶水不足的媽媽們可以試下哦!

下奶偏方3.當歸生薑羊肉湯

材料:羊肉400克,當歸20克,生薑片、鹽、料酒、醬油各適量。

做法:把當歸洗凈,切成片。羊肉剔去筋膜,剁成小塊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在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當歸片、羊肉塊、生薑片、料酒,用大火煮沸,去浮沫,改用中火煲至羊肉熟爛,加鹽調味。

功效:裡面放有當歸的中葯下奶偏方,有 滋陰 補血,潤腸通便的作用。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胡蘿卜素等。適合媽媽們 分娩 後血虛乳少,惡露不止等症狀。

下奶偏方4.黃花通草豬肝湯

材料:黃花菜30克,花生米30克,通草6克,豬肝200克

做法:將黃花菜30克、通草6克加水煮湯,去渣取汁,入花生米、豬肝煲湯。以花生米熟爛為度。吃豬肝、花生米,飲湯,每日一劑,連服3天。

功效:這款中葯下奶偏方里有黃花菜、花生米、豬肝均能補血益氣,化生乳汁,通草一味通絡下乳,全方補中有通。適合產後乳汁量少,食慾不振的產婦。

下奶偏方5.歸芪鯽魚湯

材料:鯽魚1-2條,當歸10克,黃芪15克

做法:將鯽魚洗凈,去內臟和魚鱗,與當歸、黃芪同煮至熟即可。飲湯食魚,每日服一劑。

功效:鯽魚湯味美, 營養 豐富,可補陰血、消積滯、通絡下乳。加當歸、黃芪益氣養血,為民間常用的催乳方。這款中葯下奶偏方適合產後氣血不足,乳汁量少的媽媽。
產婦催奶民間偏方
1、米酒蝦米湯

蝦米(或海米)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鋅和多種維生素,有 補腎 和通乳功能;米酒能通血脈。每次放蝦米100---200克,米酒3--4兩,加清水煮湯飲用,每日一次,連服3---4次。

2、花生煲豬

據《陸川本草》記載,花生煲豬腳可治“乳汁少”。每次用花生150克,豬腳一隻切塊,加水適量,慢火燉爛為止。食時加少許食鹽和味精調味。

3、萵苣子粥

先將萵苣子10--15克搗碎與甘草3--5克同煎,取汁去渣,加糯米煮粥,每天服3次,連服5天,可使乳汁增加。

4、鯰魚煮蛋

先將雞蛋7個煮熟去殼,與鯰魚250克加水500毫升同煮,每日1次,5 日見效。

5、豬蹄粥

豬啼1---2個,燉爛取濃湯,再用通草3---5克,漏蘆40---45克煎取葯汁。用兩種湯汁加粳米100在煮粥,煮熟後加入蔥白兩條稍煮,每日2次,趁熱服用。

6、南瓜子泥

取生南瓜子30克,去殼取俚仁搗成泥狀,加白糖少許,早晚空腹開水沖服。

7、豆腐米酒湯

取豆腐4兩,紅糖1兩,加水1碗,煮熟後加入米酒1兩,溫熱時服食。

8、豬蹄葯湯

1)豬蹄一隻加通草25--35克,燉爛服用。

2)豬蹄一隻加薜荔果(爬牆呆或木瓜)4個。燉爛後服用。

3)豬蹄一隻加土黃茂(金雀根)1兩,燉服。

9、鯽魚湯:鹽一定要少放喝淡點。鯽魚奶湯用鯽魚1條,牛奶50毫升,蔥、鹽、黃酒等調味料

製作方法:將鯽魚去磷及內臟後,洗凈,下油鍋略煎,再加蔥、鹽、黃酒、水適量共燉,湯至乳白色將好時,放入牛奶,煮開即可。食用方法:吃魚喝湯,每日一次。功效:補益氣血,健脾開胃,促進乳汁分泌,鯽魚還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可促進產婦體內多餘水份的排出。

10、酒釀蛋花湯:酒釀1塊,雞蛋1個製作方法:將酒釀加水煮開,再打入雞蛋,煮成蛋花狀即可,可趁熱服用。功效:益氣生津,活血止血,促進泌乳。

11、中葯方:當歸50克,黃芪40克,漏蘆10克,甲珠15克,留行子5克,括萎10克,花粉5克,川芑10克,白芍10克,通草10克,木通15克。用豬足1對,多加水,用砂鍋燉爛,去浮油,煎葯服下。

母乳喂養的成敗在於寶寶出生後的1-2周,這期間,媽媽的意志力是 決定 性因素。首先,需要克服寶寶開始吮吸乳頭時的疼痛,以及脹奶的疼痛,堅持哺乳;其次,在發現奶水不足時,增加餵奶頻率,只要寶寶有吃的需求,就盡量去喂,以刺激乳汁分泌。

因為寶寶的力氣有限,可以藉助“吸奶器”來幫助,刺激乳房,達到催奶的效果。 不少媽媽都有 經驗 ,通過寶寶的吮吸,母乳的分泌會越來越多。現在很多醫院,在嬰兒出生後的半小時,就讓寶寶吸吮母親的乳頭。通過寶寶的吸吮,能有效地刺激母親的激素分泌,繼而促進乳房內腺體分泌乳汁。另外,新生嬰兒在母親懷內吸吮,能增加母子之間的默契,這種微妙的情感也會增加母體乳汁的產生。

媽媽們要採取正確的喂養頻率,對 新生兒 的喂哺應該做到“按需喂養”。當寶寶一哭鬧、有吃奶意思的時候,母親就應該及時喂哺;每當母親感覺乳房脹奶厲害的時候,都可以讓寶寶吸吮,確保乳汁無積聚,是預防乳腺 疾病 的重要原則。

有些新媽媽在脹奶的時候,喜歡用吸奶器吸出乳汁,然後再用奶嘴喂寶寶。但如果還沒考慮給孩子斷奶就採用奶嘴,容易讓寶寶產生“奶嘴依賴”,因為吸吮奶嘴比吸吮乳頭更容易吃到乳汁,這樣會繼而放棄費勁地吸吮母親乳頭。隨著孩子吸吮刺激的減少,母親分泌的乳汁會逐漸減少,甚至停乳。

另外,媽媽們要保持心情愉快並保證充足睡眠,新媽媽的奶水肯定能滿足寶寶需要。如果還不放心,可以到醫院營養科咨詢醫師,開些催奶中葯。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同時,也可多吃些催奶食物,比如鯽魚湯、豬腳煲花生米、木瓜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 乳液 分泌。 若新媽媽仍然擔心寶寶吃不夠,也可通過下列一些指標,來判斷自己乳量是否充足:嬰兒體重的增長是否適量——如第一個月體重增長大於300g/周,大、小便次數和量是否足夠,睡眠質量是否良好,母乳喂養間隔時間和單次哺乳花費的時間等。其實,只要寶寶的拉、撒、睡都正常,則表明媽媽的乳量充足了。
產後下奶小偏方
一、湯水方法催奶

1、黑芝麻250克,炒熟研末,用豬蹄湯送服。

2、豬蹄1對,茭白15克,通草10克,煨湯或煮熟吃。

3、花生米燉豬蹄或燉豬肚,或用花生米與大米同煮粥。

4、冬瓜皮煮鰱魚。

5、紅小豆煮粥,加紅糖。

6、鮮鯉魚湯或用鯉魚與大米同煮粥吃。

7、黃花菜煨豬蹄或黃花菜燉老母雞湯。

8、鮮蝦、鮮木瓜煮魚湯。

9、黃花菜30克,黃豆200克,豬蹄1隻,清水適量,燉熟後調味服食,每日1次,連用5日。

10、豆腐150克,紅糖50克,米酒50克,先將豆腐、紅糖加適量水煮,待紅糖溶化後,倒入米酒煮片刻,吃豆腐喝湯,1次食完,連食5天。

二、中葯類方法催奶

1、絲瓜衣、通草各3克煎水喝,或加豬蹄煮湯。若效果不大,可用北芪6克,當歸9克,白芷3克,穿山甲6克與絲瓜子3克燉豬蹄,飲湯吃肉,效果極明顯。

2、黨參、黃芪30g,當歸、路路通各18g,柴胡、青皮、陳皮、穿山甲、王不留各12g,香附15g,通草、漏蘆各10g,主治產後缺乳〔催奶〕乳汁缺少。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一般服葯2-3劑,效佳。

3、豬蹄2隻,炒川芎、當歸、木通、王不留行各9克。將豬蹄洗凈,加水煮爛撈出,再在湯中加入上述葯物,煎好去渣服用。

4、豬蹄2隻,王不留行、穿山甲各9克。一起燉湯食用。

5、豬蹄4隻或蹄膀1隻,通草2克。一起加水充分煎煮,食肉喝湯。

6、花生豬蹄湯:豬蹄2個,花生150克,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豬蹄除去蹄甲和毛後洗凈,和花生一起放入燉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燉熟,加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評價」花生性味甘平,入肺脾經,其功能益氣、養血、和胃。豬蹄補血通乳,主治產婦產後乳汁缺乏。

7、黃芪燉雞湯

「原料」黃芪50克,枸杞15克,紅棗10個,母雞1隻(1000克左右),生薑2片,鹽、米酒適量。

「做法」黃芪、枸杞、薑片放濾袋內,母雞洗凈,氽燙、沖涼、切塊,與紅棗一起放鍋內。加入清水,小火燉燜1小時後加鹽、米酒即可食用。

「評價」黃芪可補氣健脾、益肺止汗,民間常用於治療產後乳汁缺少,又可補虛固表,治療產後虛汗症。母雞性味甘溫,能溫中健脾、補益氣血。此湯適用產後體虛、面色萎黃、乳汁過少、易出虛汗等症。需要注意的是,黃芪燉雞湯宜在產後5~7天後食用。

8、豬蹄通草湯:

「原料」豬蹄2隻,通草6克,蔥白3根。

「做法」將以上3味共同加水煮湯。

「評價」通草有清熱通乳的功能。此湯每日分3次服,連服3日,適用於產後缺乳。 西醫對於奶水不足,除了乳房 按摩 及催產激素注射外,並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而 中醫 則建議食補重於葯補。例如: 懷孕 時若有妊娠 貧血 ,要服用鐵劑補充,以預防產後大出血,造成體營養不足;產後則要增加營養,尤其要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和新鮮蔬菜;若是為了鈣的補給,最好多吃些連骨一起的小魚(如:仔魚),及吃些芝麻豆腐、芝麻拌菜,用油以 植物 油較理想。

中葯中具有通乳作用的葯物有下面幾種:

1、冬葵子:下乳滑胎,可治產後乳汁稀少或排乳困難、乳房脹痛。

2、王不留行、穿山甲:婦人服之,乳長流。治乳汁稀少或排乳不暢,可用王不留行煮豬蹄膀,配穿山甲、通草、黃耆等。

3、通草:用於產婦乳汁少,為下乳常 用葯 ,常配合王不留行、穿山甲使用,如下乳房。

4、王瓜、土瓜根:通乳葯多用之。

5、滑石:通乳滑胎。

6、赤小豆:下胞衣、通乳汁,出自《本草綱目》;煮赤小豆汁飲,可下乳汁,出自《產書方》

中醫常用 方劑 :

1、通乳丹:內含當歸、麥冬,可以養血滋陰,豬蹄可以補益通乳,通草也有宣絡通乳的作用。

2、湧泉散:王不留行、天花粉、豬蹄、有行氣通乳的作用。

『肆』 土茯苓的用法

在眾多中草葯,具有祛在眾多中草葯,具有祛濕功效的自然不少,而土茯苓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佼佼者。這種生長在灌木叢或山坡陰處,在解毒、去濕方面卻有所長,那麼土茯苓該怎麼用?讓我來告訴你吧!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

1、土茯苓排骨湯

材料:土茯苓一塊,排骨兩根,鹽、雞精適量。

做法:將土茯苓切片,排骨切段放入鍋中,加水燒開,文火煮一個小時。起鍋前加鹽、雞精調味就好了。

2、土茯苓煲淮山豬骨湯

主料:鮮土茯苓250g、鮮淮山250g、豬骨350g、薏米50g、鹽適量、薑片3片。

做法:將土茯苓,豬骨,薏米,薑片放進湯鍋里,加足量清水,約2500毫升左右,大火煲開改小火煲1小時。放進鮮淮山煲10分鍾,最後放入適量鹽調味。

3、 土茯苓綠豆糖水

材料:綠豆50克,紅糖適量,土茯苓50克。

做法:綠豆洗凈,土茯苓洗凈,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紅糖,再煮片刻湯成,可飲食。

4、土茯苓三米湯

材料:柴魚、白茅根、茶樹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實、蜜棗、桂圓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雞。

做法:將材料放入12碗滾水中,煲約1個半小時便可飲用。

土茯苓與茯苓的區別

茯苓是利水滲濕葯,還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歸心脾腎經。茯苓是清熱解毒葯,可除濕利關節,性味甘淡平,歸肝胃經。在功效上,土茯苓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止癢,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梅毒、濕疹有很好的療效;而茯苓是健脾利濕的要,常常配伍在益氣健脾的葯方中,增強健脾利濕的作用。

傳統中醫認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肝、胃經,有解毒、除濕、利關節等功效。西醫認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葯,是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葯。土茯苓也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與金雀根、山稔根、徐長卿、紅藤等同用。土茯苓對免疫病之過敏性皮炎、天皰瘡、濕疹等也有效。

土茯苓的副作用

肝腎陰虧者慎服。土茯苓的中葯後致過敏,周身皮膚瘙癢,並起散在性大小紅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後不發生過敏症狀,如再加土茯苓則過敏症狀又出現。

1、《萬氏家抄方》:“不犯鐵器。”

2、《綱目》:“服時忌茶。”

『伍』 金雀花能不能吃有啥功效

春天是開花的季節,滿山遍野都是成簇的花朵擠滿枝頭,熱烈奔放,遠遠望去,只見金黃一片,那就是金雀花,金雀花因其顏色金黃,形似小雀而得名,也叫「陽雀花」,主產地為四川、雲南、西藏,除此之外山東、河南、甘肅等地也有種植,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非洲東部等地也有分布。

金雀花的功效與作用

從食物葯性來看,金雀花未開之時其色青,全開色黃,五行應屬木屬土,故屬肝、脾二經,可療肝脾兩經之病;花輕,主升,故可以治療人體上部的疾病;其味甜入脾,故具有補益作用,可以生肌強壯、緩急止痛、解毒。

綜合來看,金雀花性味歸經可以歸納為:性微溫、味甜,入肝、脾二經。功用主治:滋陰,和血,健脾。治療勞熱咳嗽,頭暈腰酸,婦女氣虛白帶,小兒疳積,乳癰,跌撲損傷等。


金雀花食葯兩用的 歷史 由來

①《滇南本草》:"主補氣血癆傷,寒熱撈熱,咳嗽,婦人白帶日久氣虛下陷者效。並頭暈耳鳴,腰膝酸疼,一切虛癆損傷用之良。或豬肉、筍、雞煨食。"

②《綱目拾遺》:和血祛風,亦入乳癰葯用。解毒攻邪,能透發痘瘡。祛風活血,止痛,利尿,補氣益腎。治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乳汁分泌不足,浮腫,痛經。

③《植物名實圖考》:"滋陰,補陽。蒸雞蛋,治頭痛。"

④《上海常用中草葯》:"活血祛風,止咳,強壯。治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肺虛久咳,小兒疳積。"

食用方法:

1、燉:可以與豬肉,筍,雞等燉煮煨食,治一切虛癆損傷、勞熱咳嗽、婦人白帶日久氣虛下陷、乳汁不足。

2、蒸:蒸雞蛋或單蒸後分多次服用,治治干血勞、小兒疳積、消化不良。

3、炒:雲南人最愛之「金雀花煎雞蛋」。治頭暈腰酸,婦女氣虛白帶,小兒疳積等。

4、泡酒:治跌撲傷損、頭昏頭痛。

四、葯用小單

1、治頭暈頭痛:陽雀花一兩,天麻八分,水煎服。

2、治虛勞咳嗽:陽雀花(蜜炙)一兩,枇杷芋、羌活各三錢。水煎服。《陝西草葯》

3、治跌撲傷損:金雀花干研一錢,酒下。《百草鏡》

五、食用金雀花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金雀花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成分,現代葯理研究金雀花可以降低血壓,雖然金雀花好處多多,但是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無論吃哪一種食物都要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去選擇,對金雀花過敏者,或食用後有腹瀉、頭昏等症狀的人不宜食用。

雲南是鮮花之鄉,春天來臨,雲南人愛花、吃花是有名的,但不是每一種花都可以食用,我們要身體 健康 ,也要注意營養的均衡,花花不可多食哦!

作者簡介


楊紹麗: 在職研究生學歷,副主任醫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嚴繼林教授傳承人,雲南戴氏經方醫學流派工作室成員,中華中醫葯學會感染病分會第六屆委員,雲南省中醫葯學會學術流派傳承專業委員會委員。昆明市衛健委2015年「十百千」工程學科帶頭人,主持昆明市局級科研項目一項,參與多項省市級科研項目,發表論文十餘篇,參與編寫著作一部。

擅長診治 :熟練運用雲南戴氏醫學流派學術思想、辨證體系、臨證經驗治療:胃痛、腹痛、脅痛、嘔吐、泄瀉、眩暈、心悸、血證、不寐、痹證、頭痛、咳喘、蕁麻疹、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綜合征等。

『陸』 土伏岑與伏岑的區別:我淺表性胃炎

土茯苓與茯苓的區別

土茯苓和茯苓聽起來差不多,甚至看起來也是很相似,但是千萬不要將它們兩者搞混淆!因為土茯苓和茯苓的功效、作用、食用方法是不一樣。土茯苓和茯苓的區別其實非常大。

土茯苓和茯苓的區別
土茯苓與茯苓雖然名字差不多,但是它們完全是不同的,其功能與作用也各不相同,那土茯苓與茯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茯苓是利水滲濕葯,可健脾安神。茯苓性味甘淡平,歸心脾腎經,茯苓也是清熱解毒葯,可除濕利關節。此外,茯苓是健脾利濕葯,其常常配伍在益氣健脾的葯方中。而土茯苓就不一樣啦,土茯苓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止癢,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梅毒、濕疹有很好的療效,土茯苓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葯,是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葯,同時土茯苓對於類風濕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症有相當好的療效。在口感上,土茯苓偏於味苦,茯苓味淡,因此在選擇上就不會混淆了。 ...
查看詳情>>
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性甘平,利濕熱解毒,健脾胃,因富含澱粉,所以也可用來制糕點或釀酒。
傳統中醫認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肝、胃經,有解毒、除濕、利關節等功效。西醫認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葯,是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葯。土茯苓也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與金雀根、山稔根、徐長卿、紅藤等同用。土茯苓對免疫病之過敏性皮炎、天皰瘡、濕疹等也有效。
除此之外,土茯苓還有解毒、抗腫瘤的功效。 ...
查看詳情>>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
土茯苓常常被用來熬粥或者煲湯,經過土茯苓熬煮過的食物,功效價值變得更高了。媽網網路介紹3種土茯苓的吃法給大家參考。
1、綠豆土茯苓糖水
綠豆土茯苓糖水的材料:綠豆50克,紅糖適量。葯物:土茯苓50克。
綠豆土茯苓糖水的功效:祛濕熱,解毒涼血。
綠豆土茯苓糖水的做法:綠豆洗凈,土茯苓洗凈,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紅糖,再煮片刻湯成,可飲食。
綠豆土茯苓糖水的食用說明:綠豆有解毒清熱作用,加土茯苓祛濕利水,使癤瘡加速愈復。 ...
查看詳情>>
茯苓的功效
茯苓味淡,常被切成白色的正方形小方塊售賣。茯苓主要有利水滲濕、補中健脾、寧心安神三大功效。
1、茯苓可以利水滲濕。用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經常和豬苓、澤瀉、白術一起食用。
2、茯苓可以補中健脾。用治脾虛濕盛之食少便溏,經常和黨參、白術一起食用。
3、茯苓可以寧心安神。用冶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經常和龍眼肉、酸棗仁一起食用。
查看詳情>>
茯苓的食用方法
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但由於茯苓的味道淡,所以茯苓基本上扮演一種功效補品的角色。在市場上面,茯苓常常被切成小方塊,人們常常拿它泡水喝,其實茯苓也可以熬湯煮粥等等其它的食用方法。
1、茯苓栗子粥煮法的簡單介紹:茯苓15g,栗子25g,大棗10個,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棗、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時徐徐加入,攪勻,最後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調味食。茯苓栗子粥補脾利濕,補脾止瀉,益脾胃。茯苓栗子粥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 ...

閱讀全文

與金雀根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引出論點的方法 瀏覽:638
常用手術器材辨認及使用方法 瀏覽:959
青毛豆怎麼腌制方法 瀏覽:812
w7開機運行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1
新買的平板電腦正確的充電方法 瀏覽:88
電纜橋架快速連接方法 瀏覽:781
農村扎發簡單方法 瀏覽:514
彩鋼大棚安裝方法 瀏覽:40
簡述嬰兒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瀏覽:39
測定亞硫酸鹽的常用方法 瀏覽:492
縮陰啞鈴怎樣使用方法 瀏覽:969
快速練好薩克斯的方法 瀏覽:993
切線釣魚的正確方法 瀏覽:475
鐵路工程成本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瀏覽:289
548除以72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373
之大聖歸來畫法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35
商品品種名稱及命名方法有哪些 瀏覽:443
胸針的使用方法 瀏覽:252
分控開關的安裝方法 瀏覽:701
引流袋寶塔頭尿袋連接軟管的方法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