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粗大臍茸如何手術
定義:臍茸是小兒臍部的卵黃管殘余組織(胚胎殘余組織)增生物,又稱為臍部卵黃管息肉或臍息肉。
通俗的講,臍茸是小兒臍帶脫落後,創面上出現的櫻紅色、表面光滑濕潤的息肉樣增生物,可有少量「膿水」樣分泌物(如果被碰傷,分泌物可呈血性)。
來源:胎兒通過臍帶與母體的胎盤相連,臍帶根部和胎兒腹部正中連接處稱為臍。
臍帶內有臍靜脈和臍動脈(和胎兒體內的血管相連接,出生後閉鎖——成為肝圓韌帶),以及卵黃管(和胎兒的小腸連接)、臍尿管(和胎兒的膀胱連接)等結構。 正常情況下,卵黃管等結構在胎兒發育過程中和斷臍後,或閉塞、或纖維化、或消失,最後僅殘留一皮膚瘢痕凹陷——臍。
臍茸正是卵黃管閉塞後,其遠端的粘膜(腸粘膜)未完全消失,在小兒臍部出現的息肉樣增生物。
治療
1、普通外用葯物不能治癒臍茸,臍茸也不會自然癒合。
2、體積小的臍茸,可用10%硝酸銀燒灼(葯物腐蝕)。
3、有蒂的臍茸,可先以線結扎,殘留部分再用10%硝酸銀燒灼。
4、粗大的臍茸,一般需要手術切除。
5、其它治療方法,如激光治療等也可選用。
6、有合並症者需住院檢查和治療。
2. 請問愈臍胎毒清怎麼用說明書沒看懂。
把有葯的那部分對准孩子的肚臍,然後在腰部纏一圈就成了。
3. 女性肚臍眼兩側是什麼 附件在肚臍下方大概多少CM
女性肚臍眼兩側是:右側是盲腸,左側是乙狀結腸。 在女性內生殖器官中,輸卵管、卵巢被稱為子宮附件。 卵巢的位置:位於盆腔髂內的卵巢窩內,左右成對,偏圓形。 可分為:(1)內外兩面,內面朝向盆腔,外面鄰近骨盆側壁。 (2)上、下兩端,上端接近輸卵管腹腔口,有卵巢懸韌帶懸系在盆腔,下端靠卵巢固有的韌帶連於子宮底。
4. 新生兒臍帶擦拭的步驟
新生兒臍帶擦拭的步驟
新生兒臍帶擦拭的步驟,嬰兒臍帶發揮的作用是很強大的,那麼在出生之後醫生會用一些消毒工具,把媽媽和嬰兒的之間連接的臍帶剪斷,這樣就成為了單獨的新個體,那麼新生兒臍帶擦拭的步驟是什麼呢?
一、幫助新生兒臍帶消毒的方法
新生兒臍炎的發生,一方面是由於出生時斷臍消毒不嚴而感染,更常見的是由於臍帶殘端被污染而發生感染。
現在天氣炎熱,家長給孩子洗澡比較勤,臍部很容易沾上水,如果不及時擦乾,或者消毒不完全就裹上紗布,使臍帶浸在潮濕的環境下,就很容易造成臍部感染。
1、洗干凈雙手後輕輕提起臍帶結扎線,如果臍帶已經脫落,用手指將臍部微微撐開即可。
2、用醫用棉簽蘸取75%的消毒酒精,由中心向四周呈螺旋狀擦拭,擦拭的同時旋轉棉棒。
3、將臍部分泌物、滲血、細菌全部擦掉。
4、每日消毒護理臍根1-2次,保持清潔。
5、臍根部位結痂,則把結痂下的分泌物擦乾凈。
6、臍帶脫落前記得不能洗澡,如果臍部沾了水,要先用棉棒把水沾干,再用蘸酒精的棉棒消毒。
二、新生兒臍帶護理的主要原則
一般情況下,寶寶的臍帶被剪斷之後顏色會逐漸的變黑,傷口也在慢慢的癒合。大概在1-2周的時間內,臍帶就可以自然脫落。在給寶寶護理臍帶的時候,媽媽要遵循以下原則。
觀察臍帶是否出血
寶寶出生後臍帶被結扎的24小時候內,家長要仔細觀察臍帶是否有出血現象,如果臍帶的紗布上沒有血或者少量血漬不必驚慌,如果紗布被染紅了則需要及時通知醫生重新包紮。
不要讓臍帶沾水
臍帶沒有脫落之前,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避免讓寶寶臍部沾到水,如果不小心把寶寶臍帶的部位弄濕,要及時用干凈的棉簽把水分吸收,然後再進行臍帶護理,潮濕不利於傷口恢復。
每天給臍帶消毒
給寶寶洗澡之後,要用棉簽蘸取濃度75%的酒精給寶寶消毒,消毒的時候棉簽不要過於深入臍帶根部,也無需過於用力去擦拭分泌物,防止戳破感染,最好沿著臍帶底部旋轉,輕輕擦拭。
不要摩擦到寶寶的臍帶
在臍帶傷口還沒有復原的時候,給寶寶穿衣服和尿不濕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要摩擦到寶寶的臍帶,最好把尿不濕穿在寶寶肚臍眼的下面,避免摩擦出現紅腫發炎的狀況。
新生兒臍帶護理步驟
臍帶是胎兒從母體吸取營養排泄代謝物的通道。
嬰兒出生後,臍帶失去保留意義,因此臍帶逐漸會從根部脫落。從出生剪斷臍帶到從根部脫落大約需一周的.時間。
在長出痂而從根部脫落前需保持清潔,避免造成細菌感染,因此需要家長精心護理。將室溫調節至28℃,准備3-5支棉簽,75%的酒精,新生兒干凈衣物、防水肚臍貼新生兒臍帶護理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一隻手拿起棉簽蘸酒精備用,另一隻手輕輕拿起新生兒結扎的臍帶,擦拭臍帶周邊,以免臍窩與臍帶粘連;
2、更換棉簽,用打圈的方式以臍窩為中心由內向外擦拭,避免使用同一根棉簽重復擦拭已消毒部位;
3、臍帶和臍周消毒完成後,需使用新棉簽,將手拿過的臍帶結扎線進行消毒;向外擴擦到肚臍周圍,切記不可以到處塗抹,其間至少換三次棉簽;
4、酒精消毒後,待其風干,貼上防水肚臍貼,再給新生兒穿衣服。
臍帶被切斷後便形成了創面,這是細菌侵入新生兒體內的一個重要門戶,輕者可造成臍炎,重者往往導致敗血症和死亡,所以臍帶的消毒護理十分重要:在臍帶未脫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潔乾燥,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後濕到臍部創面。
要經常檢查包紮的紗布外面有無滲血,如果出現滲血,則需要重新結扎止血,若無滲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簽輕拭臍帶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脫落。
新生兒臍帶消毒要注意什麼問題
1、在剪斷臍帶時,一般護士會用一個塑料夾子夾住臍帶,這個塑料架子需要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才能摘掉。
2、寶寶的臍帶在頭幾天可能出現腫脹情況,像果凍一樣,幾天後就會變干、萎縮,通常在2-3周內會徹底脫落。在分娩住院的這幾天里,護士會每天檢查寶寶臍帶的狀況。
3、為了不刺激臍帶,給寶寶穿尿布或紙尿褲的時候,一般都穿在臍帶下面,尿布或紙尿褲不能蓋住臍帶位置,否則空氣不流通,容易引發感染。
4、在臍帶脫落前最好不要讓肚臍浸到水裡。關於洗澡的時候,寶寶肚臍浸到水好不好現在仍有爭議,有的醫生認為臍帶弄濕了會增加感染的幾率,有的醫生則不認同。不過不管行不行,保險起見,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最好不要弄濕臍帶部位。
5、臍帶脫落時,有時候會流幾滴血,這是很正常的。變乾的臍帶會有一股輕微的味道,也是正常的。但如果這個味道很刺鼻難聞,則要小心臍帶部是否感染,應該及時告訴醫生。
怎樣預防新生兒臍炎
一般寶寶出生後3-7天臍帶脫落。在斷臍前後,如果消毒處理不嚴,護理不當的話,很容易造成細菌污染,引起臍部發炎。常見的病原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其次為溶血性鏈球菌,或混合細菌感染等。
1、臍帶根部發紅,或脫落後傷口不癒合,臍窩濕潤、流水,這是臍帶發炎的最早表現。以後臍周圍皮膚發生紅腫,臍窩有漿液膿性分泌物,帶臭味,臍周皮膚紅腫加重,或形成局部膿腫,敗血症,病情危重會引起腹膜炎,並有全身中毒症狀。
發熱,不吃奶,精神不好,煩躁不安等。慢性臍炎時局形成臍部肉芽腫,為一小櫻紅色腫物突出、常常流粘性分泌物,經久不愈。
2、臍帶脫落後,傷口延遲不愈,潮濕滲液,為受感染的最初症狀,繼之臍圍皮膚紅腫,波及皮下。殘端有膿性分泌物,膿汁惡臭,還可見腹壁水腫、發亮,形成蜂窩組織炎及皮下壞疽。慢性炎症常形成臍肉芽腫,而妨礙臍創癒合。
3、輔助檢查 膿汁塗片可見細菌及中性粒細胞增多。膿汁培養陽性率很高。
新生兒出生時臍部應採取無菌處理,不可用不潔物品覆益臍部,並要保持臍部乾燥。如臍部潮濕、滲液或臍帶脫落後傷口延遲不愈,則應作臍局部消炎處理,必要時靜脈使用抗生素,以防敗血症的發生。
幫新生寶寶解臍帶,是胎兒在母體內由母親供給胎兒營養和胎兒排泄廢物的通道。胎兒出生後,醫務人員會將臍帶結扎,切斷。斷臍後,臍帶殘端逐漸乾枯變細,而成為黑色。
一般在寶寶出生後後3-7天臍帶脫落,臍帶脫落前傷口很容易感染而發生臍炎。
5. 自製臍疝帶方法及圖片
准備材料
A. 尿不濕(紙尿褲)
B. 當年懷寶寶最後幾個月進行胎心監測的胎監帶。(沒有的話,一般寬的松緊帶也可,5-8cm的那種)。
c.細紗布一塊。
D. 中葯丸吃過後剩下的塑料葯丸殼(去掉蠟層)。
E.剪刀針線。
臍疝帶:臍疝帶是治療小孩兒臍疝的一種有效方法,比較安全療效也很好,屬於保守療法范疇,對身體的副作用較小,適用於小兒疝氣的治療。
臍疝帶的優點:觀察嬰兒臍疝的非手術法的臨床療效.方法 對本院2001~2006年9月收治的42例嬰兒臍疝經非手術法治療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42例嬰兒臍疝經非手術方法治癒39例,治癒率93%,3例未愈者經手術方法治癒,佔7%.結論 嬰兒臍疝早期採用非手術療法,經濟方便,療效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6. 肚臍眼是怎樣扎的
肚臍眼又稱臍痕,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扎的。胎兒娩出後,在距臍帶根部15~20cm處,用兩把血管鉗鉗夾,在兩鉗之間剪斷臍帶。剩餘的部分繼續留在嬰兒身上,待嬰兒的呼吸、循環系統可以正常運轉時,剩餘的部分便自動脫落,原來的臍血管與卵黃管閉鎖,皮膚處的缺口自動癒合成瘢痕。
7. 女性附件在什麼位置女性附件位置圖
在女性子宮左右兩側。
女性子宮左右兩側的輸卵管和卵巢統稱為「子宮附件」,簡稱「附件」。
輸卵管為卵子與精子結合場所及運送受精卵的管道,細長而彎曲。
卵巢是卵子產生排出、並分泌甾體激素的性器官。其中輸卵管又分為輸卵管間質部、輸卵管峽部、輸卵管壺腹部、輸卵管傘部。
(7)愈臍附件使用方法圖擴展閱讀:
呵護子宮健康的一些方法:
1、減少高脂食物
高脂肪食物促進了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釋放,而子宮肌瘤的形成與大量雌激素刺激有關,堅持低脂肪飲食,要多喝水,忌食辛辣、酒類、冰凍等食品。
2、少用美白產品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很多美容院為了追求「速白」效果,在自製的所謂「天然」面膜等產品中加入大量雌激素,會使子宮壁韌性降低、變得薄弱。如果一定要去美容院,可以自己帶保養品去,這樣就不用顧慮產品中的激素超標。
3、不要憋尿
不要強忍內急,因為會導致代謝廢物被重新吸收回體內。研究顯示,強忍內急時,尿液中的殘渣容易沉積在膀胱里,引起尿路感染。女性的尿道和陰道離得很近,尿路感染很容易蔓延至生殖系統,引發炎症。強忍內急時膀胱膨脹,也會對子宮造成一定程度的壓迫。
8. 盆腔和附件在哪個位置 圖片
盆腔是女性生殖系統整個部分的總稱。盆腔包括生殖器官、盆腔腹膜結締組織、卵巢輸卵管、盆腔腹膜和子宮周圍的結締組織。肚臍下方、小腹部,這個位置屬於是盆腔的位置。一般情況下如果女性有盆腔炎的時候,會出現肚子疼痛的感覺。是卵巢或者子宮,或者是輸卵管有炎症感染導致的這種症狀,可以應用消炎葯,如婦科千金片或者是甲硝唑治療。女性的盆腔包括子宮、附件、卵巢、輸卵管等生殖器官,以及膀胱、直腸以及周圍的結締組織,在大腿根部兩邊的髖骨以上,肚臍以下的部位有一個骨盆,骨盆內的空間就叫做盆腔,盆腔位於下腹部,附件在肚臍稍下的左右兩側,膀胱在附件的上方,直腸在附件的後方。子宮位於盆腔的正中央,有前傾位、平位和後傾位三種,子宮口朝下位於盆底腹膜的上方,子宮底兩側有左右兩條彎曲而長的輸卵管,輸卵管連接卵巢,卵巢位於子宮底的後外側,一般位於卵巢窩內,但其位置受大腸的充盈度影響,當妊娠時因為子宮發生變化,卵巢的位置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9. 臍疝帶的正確使用方法
剛出生的小寶寶容易出現臍疝的問題,這是因為寶寶的兩側腹肌還沒有完全的合攏,或者是有缺陷導致的。在寶寶哭鬧、腹瀉或者是劇烈咳嗽的時候,寶寶腹內的壓力會增高,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臍疝。帶臍疝帶是治療臍疝的一種方式,那麼,帶臍疝帶對於寶寶的健康是否會有影響呢?
寶寶使用臍疝帶對於健康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要注意不要給寶寶綁太緊,避免壓迫到寶寶的腸道。如果寶寶在使用臍疝帶後出現了肚子疼通或者是食慾下降的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如果有發炎問題的話,需要及時的消炎,做好衛生。
正確使用臍疝帶對於寶寶來說還是比較健康的,但是如果家長給寶寶勒太緊的話,就會影響寶寶的呼吸,嚴重的情況下還有可能會讓寶寶的腸管損傷,甚至出現穿孔的情況。如果家長不知道怎麼使用臍疝帶的話,一定要先咨詢醫生,不要胡亂使用。
總的來說,正確給寶寶帶臍疝帶一般不會有什麼影響的,當然,如果帶臍疝帶不正確的話,就容易引起各種問題。寶寶出現臍疝問題的時候家長需要特別注意,不要讓寶寶的情緒過於激動,避免寶寶哭鬧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