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番瀉葉怎麼煮
取番瀉葉3-5g,用開水沖泡,像泡茶葉一樣,十分鍾以後就可以服用了。大便通暢後就不必再服了。番瀉葉不能長期使用,超過半年連續使用,容易導致結腸黑變病。
B. 做腸鏡之前喝番瀉葉,該怎麼服用
就是用番瀉葉沖熱水服用,清腸道作用,有一定瀉下作用的。大概4-8小時左右排空。若明天需要做腸鏡,現在可以服用了,做腸鏡前不能亂吃食物了。溫熱時候服用番瀉葉水。
C. 番泄葉怎麼服用
番瀉葉只要當茶喝就行的,清腸的辦法有很多種可以口服甘露醇250毫升加等量的開水。另外用二十毫升的針管抽取十多毫升的醬油灌腸也能迅速的起效。
D. 番瀉葉的正確服用方法
番瀉葉為豆科植物狹葉番瀉或尖葉番瀉的小葉,性味甘、苦、寒,有小毒,歸大腸經,可瀉熱,利腸府,通大便,治熱結便秘,積滯腹脹。現代葯物化學研究表明,番瀉葉主要成份為番瀉葉甙、大黃酚、蘆薈大黃素及大黃酸等,具有瀉下和抗菌作用。番瀉葉對腸道刺激作用強烈,用於急性便秘比慢性便秘更合適。最適用於熱結便秘、胃腸積熱、食物積滯、胸腹脹滿,表現為大便干結,口乾口臭,面赤身熱,小便短赤,腹滿脹痛等。脾胃虛寒者忌用。
番瀉葉不能大量服用,應在有效劑量3—6克內短期服用。
番瀉葉過量主要是對胃腸系統產生毒副作用,番瀉葉中所含的番瀉甙能抑制大腸對水分的吸收,使腸內容物急劇增加,同時還能增加大腸的張力,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嚴重者可誘發上消化道出血,表現為上腹疼痛、嘔吐咖啡樣液體或出現柏油樣便。
對於長期服用的患者,因為過量所導致的副作用更嚴重。因為番瀉葉含有蒽醌類物質,這種物質對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時間長了會造成腸道黏膜病理性改變,臨床上叫結腸黑病變。結腸黑病變目前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可引起結腸癌。
友情提示,泡番瀉葉的時候要注意時間,不能時間太長,建議泡25分鍾。如果用水煮的話,建議煮15分鍾。晚飯後喝
E. 番瀉葉怎麼吃注意什麼
番瀉葉可以用於診治熱結便秘引起的腹痛、腹脹等,可以每天取適量的番瀉葉,一般正常在10克左右,不要量太大,用開水泡20分鍾左右。
番瀉葉性寒,服用之後會導致身體出現瀉下的症狀,如果這種瀉下問題比較嚴重則會損害正氣。體虛以及長期便秘的患者就不適合服用番瀉葉。
老年人便秘的情況也不適合服用番瀉葉,因為雖然服用番瀉葉具有導瀉的作用,也可以幫助腹氣通暢,但是並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導致體內的陰虛損耗加重。老年人建議應該將肉蓯蓉、鎖陽以及地黃等中葯材和番瀉葉一起服用,這樣對身體才是更好的保健。
(5)番瀉葉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哺乳期若喝番瀉葉水,首先要看寶寶的大便是否正常,若正常才可以服用。
2、忌過量服用番瀉葉。番瀉葉致瀉作用因人而異,有人服用10克,並無通便作用,亦無不良反應。但有人服10克則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表現為腹痛、黑便。所以常規用量也應先以小劑量試用,逐漸加量。
3、番瀉葉、金銀花、決明子、荷葉等,都不能長期服用(和山葯、枸杞等補益葯不一樣)。特別是不要用這些葯減肥,因為這些葯吃多了會損傷人體正氣,特別是脾胃,比如腹瀉、大便不成形,食慾不好等等。
F. 番瀉葉用量
番瀉葉用於便秘.大多單味愛泡服,小劑量可起緩下,大劑量則峻下。緩下1.5-3.0克,攻下5--10克,用開水泡服,入湯劑後下.
G. 番瀉葉的用途
番瀉葉是瀉下的葯物,使用注意用量 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甘,苦,寒,歸大腸經. 瀉下導滯:主治熱結便秘,習慣性便秘,多單用泡服.此外,本品兼可行水治水腫腹脹.用量用法 緩下1.5-3g,攻下5-10g.開水泡服,入湯劑後下. 使用注意 劑量不宜過大,否則引起惡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及月經過多者忌用。
工具/原料
治療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症及消化道出血:一般每次服番瀉葉膠囊4粒(每粒含生葯2.5g)每天3次,24小時內未大便者加服1次。
用於便秘:一般每日用干番瀉葉3~6g,重症可加至10g,開水浸泡後服用。
用於促進術後腸功能早期恢復:以番瀉葉4g開水泡服。
於肛腸病術前應用以代替清潔灌腸:於術前1天下午禁食,下午3時以番瀉葉10g開水泡服。
治療產褥期便秘:取番瀉葉2.5錢, 沖開水約150ml,經3-5分鍾,棄渣1次服下。如便秘時間過久,隔10分鍾後將葯渣再泡服1次。治療100例,多數服1次即見效。服葯後少數有輕度下腹疼痛。未見乳汁減少、惡露增多或全身不適等不良影響;且通便後子宮復舊良好,惡露減少。但平素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方法/步驟
1
瀉下作用對小鼠、大鼠、家兔等多種動物及人均有顯著的瀉下作用,小鼠和兔於葯後2-4b致瀉,人口服後約6h引起瀉下。本品致瀉有效成分主要為番瀉甙A和B,尤其是番瀉甙A,番瀉甙C雖致瀉作用與A相近然含量很少。番瀉甙A20mg/kg即可引起小鼠瀉下。但倘於A中混入20%的C,則可使番瀉甙A的作用增強1.6倍。番瀉甙於小腸可以有部分吸收,後經血流或膽汁進入大腸,而主要則由小腸直接進入大腸,在腸內細菌作用下經水解、還原等變化成為大黃酸蒽酮或大黃酸蒽酮-8-葡萄糖甙。由於直接注入大黃酸蒽酮的瀉下作用不受影響,且可見腸內大黃酸蒽酮的生成量顯著減少,故認為大黃酸蒽酮才是番瀉甙引起瀉下的真正成分。另一方面,在翻轉小腸和結腸囊番瀉甙可阻止葡萄糖和Na的跨腸壁轉運,表明抑制腸道對葡萄糖、鈉和水的吸收,增加腸腔內容積繼而刺激腸壁反射性地使小腸和結腸蠕動增強,也可能是其致瀉機制之一,且小腸也是其瀉下成分的作用部位。
2
止血作用對胃、十二指腸出血有效。用本品水浸液於胃鏡下噴灑於胃出血處,直視可見有即刻止血作用。番瀉葉總甙200mg/kg腹腔注射可明顯縮短小鼠出血時間。番瀉葉口服,可便血小板數及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時間、凝血活酶時間、血漿復鈣時間和血塊收縮時間縮短。此外,本品對鹽酸和消炎痛所致大鼠胃粘膜損傷的保護作用也有利於對胃、十二指腸出血的防治。
3
抗菌作用番瀉葉浸液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如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甲型鏈球菌以及白色念珠和某些致病性皮膚真菌。
4
其他作用對於實驗性腸梗陰大鼠,番瀉甙50mg/kg腹腔注射可使降低的腸粘膜組胺含量恢復至正常水平。此外,曾報告本品有箭毒樣作用,能阻斷神經-肌肉接頭沖動的傳遞、阻止乙醯膽鹼與M受體的結合而使肌肉鬆弛。
5
毒性番瀉葉總甙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為1.414g/kg,摺合生葯為36.3g/kg。
END
注意事項
用量過大 番瀉葉致瀉作用因人而異,有人服用10克,並無通便作用,亦無不良反應。但有人服10克則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表現為腹痛、黑便。所以常規用量也應先以小劑量試用,逐漸加量。用量過大可致惡心、嘔吐、腹 痛、腹瀉,並可見頭暈、行走不穩、面部麻木等。一般用於緩瀉勿大於2克,峻瀉勿大於6克。
葯不對證 番瀉葉性寒,瀉下的同時可傷正氣,所以體虛津虧而長期便秘者不宜用此峻下。臨床可見一些老年病人長期自服番瀉葉導瀉,雖一時腹氣通暢,但並非治本之法,而且會加重氣陰虛損,不利於從根本上解決便秘症狀。此時應配肉蓯蓉、鎖陽、炎麻仁、地黃等補腎、養陰、潤下之品,以小量番瀉葉緩下,並逐漸撤減番瀉葉。
婦女哺乳期、月經期及孕婦忌用。劑量過大,有惡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
番瀉葉的副作用:現代葯物化學研究表明,番瀉葉主要成份為番瀉葉甙、大黃酚、蘆薈大黃素及大黃酸等,具有瀉下和抗菌作用。番瀉葉對腸道刺激作用強烈,用於急性便秘比慢性便秘更合適。最適用於熱結便秘、胃腸積熱、食物積滯、胸腹脹滿,表現為大便干結,口乾口臭,面赤身熱,小便短赤,腹滿脹痛等。脾胃虛寒者忌用。番瀉葉雖然瀉下作用明顯,但不能作為常用通便葯長期服用,尤其是大劑量服用會產生較大的副作用,主要表現為有的患者服葯後頻繁嘔吐,不能進食,食後即吐,或腹痛,腹瀉;有的患者服葯後出現全身發冷,寒戰,胸悶,呼吸困難,口唇發干,體溫升高,脈搏加快等症狀,少數老年患者服葯後出現頭痛、頻繁嘔吐、躁動不安、血壓下降,四肢濕冷、甚至昏迷。
H. 急!!!番瀉葉怎麼用
直接開水沖上就行啦,只喝水。效果最好的時候就是晚上空腹喝點,第二天肯定有反映,少喝點啊,是不是便秘啊,不要養成依賴性啦。呵呵。
I. 番瀉葉怎麼用
番瀉葉有通便的作用,把番瀉葉洗干凈用滾燙的開水泡過之後就可以喝了。
平時要多吃芹菜,韭菜、地瓜等食物,常吃香蕉、梨子等水果,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J. 番瀉葉該怎樣服用
番瀉葉一般是開水浸泡後服用,主要用於便秘。副作用主要是胃腸道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