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兒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兒推拿的手法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運動稱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種。「直推」是在表皮進行操作,不要推擠皮下組織。「直推法」常用於「線狀」穴位。「旋推」也是只作用於表皮,不得帶動皮下組織。「旋推法」主要用於手部「面狀」穴位。「分推」可橫如直線,也可彎曲如弧線。
小兒推拿的手法二、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兩指相對用力(或用拇指和其餘4指相對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緊、一松的拿捏。拿法動作要緩和而有連貫性,不要斷斷續續;用力要由輕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刺激較強,常配合其他手法應用於頸項、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較豐滿的部位。
小兒推拿的手法三、按法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壓小兒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漸用力向下按壓。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分別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和「掌按法」。「按法」是一種刺激較強的手法,常與「揉法」結合應用,組成「按揉」復合手法。「按揉」就是先按後揉,或者邊按邊揉。
小兒推拿的手法四、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帶動前臂,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做環形撫摩。頻率是每分鍾摩動120次。
小兒推拿的手法五、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輕輕捏拿肌膚,作用於背部正中,又叫「捏脊」。從「長強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線;操作時應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後;另一種是拇指在後,食、中兩指在前。在捏脊時每捏3~5遍後,在第4或第6遍時,每捏3次,將肌膚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稱「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② 能有效緩解小兒發燒鼻塞的推拿手法,是怎樣的
平時更冷靜的媽媽,孩子發燒的話,會心急如焚,總是馬上給孩子吃葯,或者趕緊抱著去醫院難受。如果高燒不退,就會更加焦慮不安。孩子發燒的話,吃葯去醫院的時候,可以用按摩手法加強治療效果。
6、兒童按摩技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勻、柔軟、輕快、持久。
7.實施手法時要注意兒童的體位,原則上讓兒童放鬆為宜,消除恐懼感,方便操作。
8、小兒按摩禁忌:骨折、外傷性出血;皮膚損傷,皮膚潰瘍;燒傷,燒傷;急性、強大的傳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等。
9.每次給孩子按摩最好只針對一個缺點。保健和治療目的太多,按摩的血液太雜,會影響最終效果。
10、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兒童按摩治療前要有明確的診斷,如果父母不確定,請先到醫院就診。
③ 盤點小兒推拿的6種方法,你可能沒見過,趕緊看看
小兒推拿主要就是以陰陽五行以及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基礎進行的治療方法。目前小兒推拿是對於小兒疾病治療的有效手段,可以通過手法進行穴位刺激,來達到調整臟腑功能的目的,不僅如此,在知道的同時也能夠加強兒童的身體素質。
1、推法
這種手法是推拿手法中的主要手法之一,主要是對局部使用手指進行推按,一般是在患者的四肢或者胸背部進行的,因為這些部位的經絡循行比較直觀,可以對整條經絡進行按摩。推法可以起到活血祛瘀舒筋通絡的效果,對於兒童腹脹腹痛的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拿法
拿法主要就是以5個手指為主的推拿方法,需要用拇指與食指相互作對稱用力來進行推拿。一般可以針對四肢或者肩頸部位進行治療。男方需要的力度較大,如果要進行該方法的推拿,一般需要長期對手指進行鍛煉,推拿的時候可以起到解表發汗開竅提神的作用。
3、按法
這種方法主要就是垂直向下施加壓力,由輕到重的來對局部組織造成刺激。該推拿方法主要是針對單個穴位進行刺激的方法,可以起到溫經散寒解痙止痛的作用,對於小兒局部疼痛或者癃閉的症狀,就可以在對稱位置進行按法治療。
4、 摩法
這種方法是推拿之中比較柔和的方法,主要就是用手掌或指腹在局部進行有規律的摩動。在推拿過程中需要講究,不帶動皮膚,輕柔的對局部產生刺激。通常是對於小兒消化不良有很好的幫助,能達到消食導滯,疏肝理氣的作用。
5、揉法
揉法需要用到的部位比較多,除了指頭與掌根,有可能還會需要小魚際來進行局部的按揉,揉法在迴旋的同時需要帶動皮下的組織,對組織持續產生壓力才能達到效果。一般是對小兒的腹部進行揉法,以此來促進胃腸道蠕動。
6、捏法
這種方法也就與拿法比較相似,需要將皮膚提起並且進行揉捏。多半是對小兒的脊椎部位或者是背部膀胱經部位進行研發,這樣能夠有效的幫助小兒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能力。
推拿的治療效果非常明顯,尤其是對於孩子的各種疾病,能夠快速進行緩解。但是進行小兒推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力度,很多孩子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有可能控制不好力度就會傷到孩子。
#家庭醫生超能團## 健康 生活我看行#
④ 幼兒感冒發燒推拿按摩手法
小兒感冒發燒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其治療以葯物治療和物理療法為主,其中小兒推拿效果很好。
小兒推拿,退熱主要是清理小兒頭部、心肺部的熱,另外還要溫暖患兒的手腳,頭面部可選擇以下手法開天門、揉攢竹、推坎宮、揉太陽及揉耳後高骨;胸背部可選擇天突、肺俞及腹部揉臍;手部可選擇清肺、清肝、清天河水、清大腸、 清小腸;背部可採取工字形推拿,以上治療都有利於小兒退熱。孩子感冒發燒,可以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穴、清天河水、清肺經。偏風寒者,加推三關、拿風池穴、掐揉二扇門。偏風熱者,加推脊柱、多推天河水合300次以上。如果通過推拿治療效果不佳,可以口服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能夠治療和緩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發燒、頭痛、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咽喉疼痛等。如果是風寒感冒,可以口服中成葯,如正柴胡飲顆粒、傷風顆粒等疏風散寒葯物。如果是風熱感冒,可以口服中成葯,如藍芩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清熱解毒葯物。
⑤ 小兒推拿常見的手法有哪些
按摩手法
常用的方法有:推,取,揉,運,搗,捏,除,捏等八種方法。
1.推送方式:
用左手支撐孩子的左手。醫生使用右手拇指或中指的肋骨表面在孩子的某個穴位上向前推動。
有三種推送方式:
補充方法-推至指根(向心補充)
吹掃法(還原法)-從指根推至指尖(離心分離)
補水方法-從指尖到指根,前後推(所有往返都是補水)
一般規則是這樣,並且有諸如堆田河水洞之類的例外。
例如:退田河水,肝穴,健脾穴等。
2.持有方法
用右手的兩個手指同時用相對力握住孩子的某個穴位,這稱為握持方法。作為一種強大的刺激技術,它主要用於急救中。它通常用於穴位穴位,例如調和氣血,使肩部良好。調整外在情緒,以乘風破浪;緩解痙攣,取穴,也是小兒推拿的輔助手段之一。如按摩結束時的精神精神。
注意:應牢固,用力應輕柔。
3.揉捏
醫生將拇指,食物和中指的肋骨壓在孩子的某個穴位上。
4.操作方法
兒童的左手由左手支撐,開胃菜中間的右拇指或兩根手指的肋狀表面用於從某個點製作弧形或環形並將其傳送到另一個稱為雲發的點。主要用於面部穴位。
例如:運輸八卦,將水運輸到土壤等。
以上就是關於小兒推拿相關解答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⑥ 小兒陰虛內熱怎麼推拿
你好!孩子陰虛內熱,建議可以給孩子服用一些知柏地黃丸,也可以給孩子服用一些滋陰清熱補腎,之類的中葯.........但最好是先帶孩子去檢查一下才能明確具體的病因,祝你孩子健康!
............推拿主要是活血化瘀用的........
⑦ 小兒推拿的手法圖解小兒推拿的正確步驟
小兒推拿的手法圖解⑧ 給孩子做的按摩手法有哪些呢
推法稱為推法,它使用拇指或食指的螺紋表面作用於患者的體表。分為直接推送法、分離推送法和組合推送法。脊醫療法的病人仰卧著。醫生的空拳頭手掌向下,拳頭的眼睛相對。兩只大拇指和手指在孩子的龜尾尖附近的皮膚上施加力。食指中指的指面向前,三個手指用力抬起皮膚。他的手從上到下交替,一緊一松,向前移動。該運動方法以拇指為肋面,在兒童體表作圓周或圓弧運動。按摩方法是用中指、無名指、食指小指的指面或掌面貼在體表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做圓周有節奏的運動。
握法是用拇指和中指施加相對的力,將某些部位和穴位握得緊而松。保持動作應柔和且一致,而不是間歇性的。施力應輕到重,不允許突然施力。抱持法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常用於頸部、肩部、四肢及肌肉較飽滿部位的穴位,結合其他手法使用。按壓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壓兒童的某一部位或穴位,用力逐漸向下按壓。按壓法是一種刺激性較強的方法,常與揉捏法相結合,形成腹部揉捏法和手部揉捏法。揉捏是先按,然後揉捏或邊按邊揉捏。
⑨ 小兒推拿有哪些手法
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運動稱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種。「直推」是在表皮進行操作,不要推擠皮下組織。「直推法」常用於「線狀」穴位。「旋推」也是只作用於表皮,不得帶動皮下組織。「旋推法」主要用於手部「面狀」穴位。「分推」可橫如直線,也可彎曲如弧線。
二、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兩指相對用力(或用拇指和其餘4指相對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緊、一松的拿捏。拿法動作要緩和而有連貫性,不要斷斷續續;用力要由輕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刺激較強,常配合其他手法應用於頸項、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較豐滿的部位。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壓小兒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漸用力向下按壓。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分別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和「掌按法」。「按法」是一種刺激較強的手法,常與「揉法」結合應用,組成「按揉」復合手法。「按揉」就是先按後揉,或者邊按邊揉。
四、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帶動前臂,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做環形撫摩。頻率是每分鍾摩動120次。
五、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輕輕捏拿肌膚,作用於背部正中,又叫「捏脊」。從「長強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線;操作時應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後;另一種是拇指在後,食、中兩指在前。在捏脊時每捏3~5遍後,在第4或第6遍時,每捏3次,將肌膚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稱「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六、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的羅紋面、大魚際或手掌,作用於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環形揉動。一般以每分鍾揉120-160次為宜。「揉法」分為「指揉法」、「掌揉法」和「魚際揉法」。用手指的羅紋面作用於穴位做環形揉動叫「指揉法」;用手掌的大魚際作用於治療部位做環形揉動叫「魚際揉法」;用手掌(掌跟)作用於治療部位做環形揉動叫「掌揉法」。
⑩ 小兒鼻竇炎推拿按摩手法
鼻炎按摩手法
按摩要求
取坐勢,按摩時須全身抓緊,呼吸平和。病情輕者每日早晚可各按摩一次,一周內即有顯效;病情重者,每日早中晚須按摩三次,二十天左右即見療效。如堅持按摩,可獲康復。
詳細按摩方法
(一)熱指疾速推拿鼻樑:先將雙掌用力搓得熾熱熾熱,接著以左右兩手的中指指肚同時夾緊鼻樑兩側,並順著鼻樑用力向上推至神庭穴(發跡邊沿),緊接著又向下推至鼻翼旁,推行速度宜快,一上一下為一次,須疾速推一百次左右,使鼻腔內有熾熱熾熱感為佳。
(二)熱指按揉「三穴」位:上式完畢後,再將雙掌搓得熾熱熾熱,仍以左右兩手中指指肚辨別按揉以下三穴位:1.迎香穴(鼻翼兩旁凹陷處),按揉辦法:將雙手中指指肚壓在迎香穴上用力按揉一分鍾左右,以有酸疼感為佳。2.搓揉鼻準(俗稱鼻尖子),揉搓辦法:用左右兩手中指指肚同時夾緊鼻準,用力揉搓一分鍾左右,以鼻腔內有熾熱感為佳。3.按揉印堂穴(兩眉正兩頭),按揉辦法:將雙手中指指肚同時按在兩眉中心,並用力按揉一分鍾左右,以發生酸疼感為佳。
(三)熱掌撫揉面龐與鼻腔:上式完畢後,再將雙掌搓得熾熱熾熱,撫按於臉龐上,片刻,再以雙掌同時用力由上至下重復揉搓臉龐和鼻腔,搓揉次數宜多。要使臉龐和鼻腔都有熱感為佳。
按摩完畢後,你會感到鼻腔特溫馨,特痛快。
本術按摩的關鍵有兩點:1.必需先將雙掌搓得熾熱熾熱,再開端按摩始可無效;2.在按摩鼻樑和鼻準時,必需要使鼻腔內有燥熱感才有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