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梅子的營養成分及食用功效作用
梅子的營養非常豐富,深受群眾的喜愛。梅子裡面有什麼營養成分呢?食用梅子的功效有哪些?下面我就來介紹梅子的營養成分及食用功效。
梅子含有豐富的鈣、鎂、鉀、鈉、磷、鐵、錳、銅、鋅……等多樣化礦物質。其中鈣、磷、錢等單位含量較其他種類水果高出甚多。此外梅子含有含量極高的檸檬酸,占青梅有機酸含量的 85%以上。其他尚有蘋果酸、草酸、琥珀酸…等有機酸。蛋白質含量更是草莓、柑橘的兩倍以上,可以說青梅營養成分極為豐富,是一種絕佳的保健水果。
梅子性溫、味甘、酸,入肝、脾、肺、大腸經;
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除煩靜心、生津止渴、殺蟲安蛔、止痛止血的作用;
主治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等病症。
梅子治療角質化肌膚,尤其對乾燥角質化的肌膚更有效。
唐·杜牧。《初春舟次》:“蒲根水暖雁初下,梅經香寒蜂未知。”
宋·王安石。《西江月·紅梅》:“梅紅微嫌淡佇,天教薄與胭脂。真妃初出華清池,酒人瓊姬半醉。東閣詩情易動,高樓玉管休吹。北人渾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清·王士禎。《董起男送風雨梅戲占為謝》:“吳中五月梅黃雨,想像千年舶棹風。珍重遺來看軟齒,不須將醋浸曹公。”
《食療本草》:‘嚎破水漬,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亂心腹不安,及痢疾。治瘧方多用之。”
《本草綱目》:“斂肺澀腸,治久痢,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
《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諸血症,自汗,口燥咽干。”
《本草拾遺》:“去疾,去瘧瘴,止渴調中,除冷痢,止吐逆。”
1.梅子洗干凈後曬幾天,把水分曬掉。
2.用粗鹽搓一下,裝壇子。秘訣是,壇子底撒一層鹽放一層梅子,然後再撒一層鹽再放一層梅子,一直放滿,最後用鹽封住。
2. 梅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梅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梅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梅子具有獨特的酸、甜、苦味,不僅具有食用價值,還有一定葯用價值和保健作用,有開胃健脾、鎮咳止痛、解熱止渴之功效。下面是梅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功效與作用
梅子營養豐富,果實含水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灰分、鈣、磷、鐵、鉀,另含檸檬酸、琥珀酸、谷甾醇、蠟樣物質、齊墩果酸樣物質。每100克果實含水分91.1克,蛋白質0.9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5.2克,熱量138千焦,粗纖維1.0克,灰分0.9克,鈣11毫克,磷36毫克,鐵1.8毫克,鉀424毫克。
1、廣譜抗菌:實驗證明,烏梅水煎液對炭疽桿菌、白喉和類白喉桿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皆有抑製作用,對大腸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腸內致病菌也有效;其乙醇浸液對一些革蘭陽性和陰性細菌,及人型結核桿菌均有顯著抗菌作用;烏梅水煎液在試管內對須瘡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小芽孢菌等致病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
2、抗過敏:經動物實驗表明,烏梅水煎劑及其合劑能減少豚鼠蛋白性休克的動物死亡數,對離體兔腸也有明顯抑製作用,證明烏梅可以抗蛋白質過敏。
3、促進膽汁分泌:烏梅能夠使膽囊收縮,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為治療膽道蛔蟲症之良葯。
4、解暑生津:梅果肉含有較多的鉀,用烏梅製作的酸梅湯,可防止汗出太多引起的低鉀現象,如倦怠、乏力、嗜睡等,是清涼解暑生津的良品。
5、防癌抗癌:烏梅體外試驗表明,其對人體子宮頸癌有抑製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常食烏梅肉可以防癌抗癌,益壽延年。
禁忌
胃酸過多者、外感咳嗽、濕熱瀉痢者忌食。不可多食,多食損齒。
功效與作用
梅子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等功效。
梅子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以及各種皮膚真菌等均有抑製作用,並能收縮膽囊,促進膽汁分泌,還有一定的抗過敏作用。
梅子含有豐富的檸檬酸與蘋果酸,檸檬酸能促進腸胃蠕動,增進食慾,消化蛋白質。檸檬酸與鈣結合後,能強化骨骼,促進鐵的吸收和血液循環,具有消除疲勞與減緩衰老的功效;同時檸檬酸在血液中囤積,因而也可防止肩膀酸痛等症。另外梅子中富含維生素,可預防感冒,改善宿醉造成的.不適症狀。
禁忌
1、梅子可以鮮食,可以製作梅子茶、梅子酒等,也可以製作成果脯,還可以用做各種點心或菜餚的配料。
2、肺虛久咳、虛熱煩渴、久瀉、久瘧、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蟲腹痛患者宜食。梅子含鉀量較高,而含鈉量較少,長期服用利尿葯者,適宜食用梅子或梅汁。
3、胃酸過多者應慎用。梅子具有較強的酸斂性,內有濕熱積滯者不宜食用。
4、此外,青梅中含有的氰酸可使人中毒。
5、多食梅子對牙齒不好。
營養:每100克烏梅肉中約含蛋白質6.5克,能量879.2千焦,脂肪2.3克,粗纖維35克,碳水化合物42.5克,維生素B1 0.06毫克,維生素B2 0.26毫克,維生素C3毫克,煙酸1.2毫克,鈣67毫克,磷18毫克,鐵0.1毫克,鉀256毫克。另含各種無機鹽並富含枸櫞酸、蘋果酸、檸檬酸和琥珀酸。梅子的最大特點是含鉀量高,每7個大梅子中約含有0.5克的鉀,而含鈉量很少。
宜忌:中醫認為梅子有生津止渴,開胃澀腸,消炎止痢之功效。適宜於虛熱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消化不良以及慢性痢疾腸炎之人食用。
在夏季,各地歷來都有用梅子和白糖煎水而製成的酸梅湯飲料消暑的習慣,可見梅子是清涼解暑的佳品。
在熱茶中放一枚梅干,喝後能很快解酒。
烏梅是一味著名的中葯,味酸而溫,有除煩、安神、斂肺、止瀉、驅蛔等功效,可用於久痢、久嗽和蛔厥吐逆諸症,膽道蛔蟲絞痛者服用本品有解除疼痛之效。
烏梅不能生吃,生吃後會引起腹瀉甚至中毒,這是因為青梅中含有微量氰酸,能產生劇毒品氰酸鉀而造成的。多食梅會損齒,可嚼些核桃肉來解。
用法:除生食和人葯外,還可製成蜜餞、果脯、果醬。各地製成的梅脯在市場上很受婦女和兒童們的歡迎。將梅子汁與白糖共煎熬即成消暑用的酸梅湯。
3. 梅子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梅子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梅子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梅子酸甜爽口,是日常休閑食用的絕佳選擇,營養價值是很高的,梅子以其酸甜可口的滋味深受人們的喜愛,感興趣的來看看梅子的功效與作用禁忌及相關資料。
食材:梅子
中葯:梅子
做法:梅子的做法
別名:梅、青梅、梅實。
性味:性平,味酸。
季節:夏
適宜人群:肺虛久咳、虛熱煩渴、久瀉、久瘧、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蟲腹痛患者宜食。
功效與作用
梅子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等功效。
梅子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以及各種皮膚真菌等均有抑製作用,並能收縮膽囊,促進膽汁分泌,還有一定的抗過敏作用。
梅子含有豐富的檸檬酸與蘋果酸,檸檬酸能促進腸胃蠕動,增進食慾,消化蛋白質。檸檬酸與鈣結合後,能強化骨骼,促進鐵的吸收和血液循環,具有消除疲勞與減緩衰老的功效;同時檸檬酸在血液中囤積,因而也可防止肩膀酸痛等症。另外梅子中富含維生素,可預防感冒,改善宿醉造成的不適症狀。
缺點:話梅吃多了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在加工過程中一些蜜餞或是果脯往往加入了太多的糖或鹽也有些果脯等食品中可能還含有防腐劑、色素、香精經常食用會影響健康如話梅等零食的含鹽量就很高多吃無益長期攝入大量的鹽分會誘發高血壓。
話梅含鹽量過高,如果長期攝入大量的鹽分會誘發高血壓。
【性徵】梅子,又稱青梅、梅、烏梅、花梅和酸梅等,是落葉喬木梅子樹的果實,性平,味酸,可生食。梅子樹在我國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現主產於浙江、福建、廣東、湖北、河南和四川等地。呈圓形,比杏子大但又比桃子小,未成熟時為青色,成熟後為黃色或青紫色、紫黃色。依採收時的不同果色,可分為白梅、青梅和花梅(帶紅色)等類型。白梅、青梅(又叫烏梅)可人葯或做飲料;花梅可在小滿前後上市,以肉厚、清脆而又不帶苦味者為佳。較為著名的梅子是浙江長興梅和湖北黃崗的黃梅。烏梅是未成熟果實的乾燥體,可入葯。
【營養】每100克烏梅肉中約含蛋白質6.5克,能量879.2千焦,脂肪2.3克,粗纖維35克,碳水化合物42.5克,維生素B1 0.06毫克,維生素B2 0.26毫克,維生素C3毫克,煙酸1.2毫克,鈣67毫克,磷18毫克,鐵0.1毫克,鉀256毫克。另含各種無機鹽並富含枸櫞酸、蘋果酸、檸檬酸和琥珀酸。梅子的最大特點是含鉀量高,每7個大梅子中約含有0.5克的鉀,而含鈉量很少。
【宜忌】中醫認為梅子有生津止渴,開胃澀腸,消炎止痢之功效。適宜於虛熱口渴,胃呆食少,胃酸缺乏,消化不良以及慢性痢疾腸炎之人食用。
在夏季,各地歷來都有用梅子和白糖煎水而製成的酸梅湯飲料消暑的習慣,可見梅子是清涼解暑的佳品。
在熱茶中放一枚梅干,喝後能很快解酒。
烏梅是一味著名的中葯,味酸而溫,有除煩、安神、斂肺、止瀉、驅蛔等功效,可用於久痢、久嗽和蛔厥吐逆諸症,膽道蛔蟲絞痛者服用本品有解除疼痛之效。
烏梅不能生吃,生吃後會引起腹瀉甚至中毒,這是因為青梅中含有微量氰酸,能產生劇毒品氰酸鉀而造成的。多食梅會損齒,可嚼些核桃肉來解。
【用法】除生食和人葯外,還可製成蜜餞、果脯、果醬。各地製成的梅脯在市場上很受婦女和兒童們的歡迎。將梅子汁與白糖共煎熬即成消暑用的酸梅湯。
芒種最宜吃梅子
芒種時節,是梅子成熟的季節,所以長江中下游這一時期的連綿陰雨天被稱為「梅雨」。新鮮梅子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要經過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就是煮梅。
梅分觀賞的花梅和食用的果梅。我們這里主要討論食用的果梅。果梅的果實稱為青梅、梅子、酸梅。梅子經煙熏烤或置籠內蒸後,其色烏黑,稱為烏梅。
梅子不僅具有食用價值,還有一定葯用價值和保健作用。梅子性溫,味甘、酸,入肝、脾、肺、大腸經,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除煩靜心、生津止渴、殺蟲安蛔、止痛止血的作用,可用於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尿血、血崩、嘔吐等病症。
梅子屬綠色水果,含有單寧酸、酒石酸等,生食能生津止渴、開胃解郁。梅果肉含有較多的鉀,用烏梅製作的酸梅湯,可防止汗出太多引起的低鉀現象,如倦怠、乏力、嗜睡等,是清涼解暑生津的良品。
優點:飯後偶爾吃一兩顆是可以促進消化的。 由於梅子產生我國南方,所以許多話梅類食品的產地為廣東、廣西、福建與江浙等地。梅子含油脂低,含鈉低,不含膽因醇,而且富含纖維質、鉀、鈣,維生素A、B1與B2,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絕好食品。由於梅子的這些營養特性
可幫助我們改善一些營養問題。便秘無論成年人還是嬰幼兒都可能遇到,而梅子的高纖維質含量使它儼然是一種天然的`軟便劑,是改善便秘的一種好食物。上班族中不少人士也存在著缺少膳食纖維質的問題。因為中國人一般沒有早餐吃蔬菜水果的習慣,午餐又多是隨便而快速的解決掉
一天當中只剩下晚餐有較多的機會接觸到大量的水果蔬菜,但再怎麼吃也很難僅憑一餐獲取足夠的纖維質。營養專家建議的健康飲食,每天最好能攝取20克---35克的纖維質,而梅子中每100克含7克左右的纖維質,換句話說,每天只要吃10粒左右的梅子就滿足了我們人體一天對纖維質的需求。對希望保持身材的女性來說,更是一個福音。同時,梅子的高含鐵量,也可以補充青春期少女的高鐵質需求量。
4. 青梅的功效與作用
青梅當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和纖維素,能夠促進胃酸的分泌提高人體胃腸的蠕動能力,青梅成熟的果實當中,有機酸的含量在3%到6%,比一般的水果都要高。而且青梅當中含有的有機酸主要都是檸檬酸,蘋果酸,能夠生津止渴,還能夠消除我們的疲勞,大大的刺激食慾,尤其是其中的檸檬酸,在所有的水果當中含量是最高的。所以可以有健胃消食的功能,幫助人體更快的消化食物。
還含有各種有機酸,能夠起到殺菌的作用,能夠有效的抑制細菌的繁殖,提高腸道的殺菌能力,特別的適合腹瀉、菌痢的患者。青梅能夠調理腸胃,其中的兒茶酸能夠促進我們腸胃的蠕動,而且還能夠促進收縮腸壁,對於那些便秘的人來說,效果非常的顯著。青梅的酸味還能刺激我們的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這樣以來,消化功能就會大大增強,腸胃也沒有那麼乾燥了。
青梅還含有多種維生素,比如說像維生素C、維生素E,具有美容養顏的功能,能夠促進肌膚的新陳代謝,防止黑色素的堆積,讓皮膚更加細膩。此外還含有氨基酸,檸檬酸、維生素B、胡蘿卜素、煙酸等等,可以起到抗疲勞、抗缺氧。增加身體的活力,改善人體這種亞健康狀態。
青梅還含有像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維生素C、維生素B2、胡蘿卜素、煙酸等有機酸,還有其他的一些維生素,有調節胃腸功能,促進腸道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對便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能夠消除疲勞,增加身體活力。青梅含有的像丙酮酸、齊墩果酸等等活性物質對肝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能夠提高肝臟的解毒功能,增強人體中毒的解救能力。
青梅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它能促進肌膚新陳代謝,防止黑色素堆積,可以讓肌膚更加細膩,還能延緩肌膚衰老。青梅不能夠多吃。一般來說一天吃一兩顆就可以了,因為青梅是一種很酸的食物,如果吃得太多的話,會很刺激腸胃,對身體建康也是沒有好處的,因此,如果想用青梅來減肥的話,只能夠把青梅當做是減肥的輔助水果,但是不能夠僅僅吃青梅來減肥。
5. 梅花的功效與作用
核心功效
健脾養胃、生津止渴、治療肝胃痛
簡介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果實可食、鹽漬或干制,或熏製成烏梅入葯,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
功效與作用
1、健脾養胃,梅花泡水喝有很多功效,其中對脾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梅花具有和胃、化痰及疏肝健脾的作用,特別適合咳嗽患者服用。
2、生津止渴,梅花具有開胃、生津止渴的作用,適合夏天泡水服用,能夠有效保健身體。梅花可以有緩解食慾不振的作用,對於開胃生津有幫助,還可以促進食慾。
3、治療肝胃痛,如果身體出現肝痛及胃痛的情況,可以將梅花和柴胡以及佛手一起搭配,然後煎煮服用葯液。梅花對於治療胃痛的情況有好處,還可以抗炎。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適宜
禁忌人群
潰瘍病患者
不宜同食
無特殊同食禁忌
1、梅花茶
取梅花10克、綠茶4克,放於杯中,沖入適量開水,靜置30-60秒後,代茶頻飲即可。
6.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
1、烏梅的功效與作用:斂肺止咳。用於肺氣虛所致的久咳、乾咳。
2、澀腸止瀉。治療脾氣虛弱、久瀉久痢。
3、生津止渴。適用於虛熱引起的消渴、熱病傷津的口乾渴。
4、安蛔止痛。治療蛔蟲引起的膽絞痛。
5、《隨息居飲食譜》中講:「梅,酸溫,溫膽生津,孕婦多嗜之。」《本草新編》提及「烏梅止痢斷瘧,每有速效」。
6、《本經》:「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惡肉。」
7、《別錄》:「止下痢,好唾口乾。」「利筋脈,去痹。」
8、烏梅的使用方法:烏梅湯,材料:烏梅3顆,甘草5片,玫瑰茄5個,山楂片,6片,陳皮,1小把,桂花1小把,冰糖適量。
9、做法:主料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洗凈後濾網濾干。將湯鍋注滿水,放入主料。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煮2小時。加入桂花煮一會兒,關火,加冰糖。晾涼後過濾網,倒入容器內,入冰箱。
10、烏梅茶,材料:玫瑰5g,烏梅3顆,蜂蜜2湯匙。
11、做法:烏梅先用冷水沖洗一下,然後和玫瑰一同放入茶壺中。在茶壺中沖入開水,加蓋悶5分鍾。待水溫降至50℃以下,調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可。
7. 硒芽五梅是什麼怎麼吃
硒芽五梅是木蘭科植物硒芽五梅或華中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後者習稱「南五味子」;硒芽五梅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質比南五味子優良。
硒芽五梅如果食用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方可,切不可自己不聽從醫囑胡亂服用;並且要結合自身身體情況來確定。
(7)梅芽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五味子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類黃酮、植物固醇及有強效復原作用的木脂素,是兼具精、氣、神三大補益的少數葯材之一,能益氣強肝、促進肝臟的解毒過程、保護肝臟免受毒害,並能再生因濫用酒精、葯物或肝炎而受損的肝臟組織。
硒芽五梅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位子能夠促進膽汁的分泌有助於促進肝細胞的再生,並且通過攝入之後還有增強肝細胞抗病毒能力的功效,可以保護以及修復受損的肝細胞減輕毒性物質對於人體肝臟部位的損害 再加上可以較多的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硒元素,能夠增強身體免疫起到良好的養肝護肝功效。
8. 梅子的功效與作用
梅子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澤、肉厚、核小、質脆細、汁多、酸度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具有酸中帶甜的香味,被譽為“涼果之王”、“天然綠色保健食品”。下面是我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的梅子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梅子可以緩解疲勞
壓力纏身的現代人,總是滿懷疲勞,飽受困頓,此時,可以食用幾顆青梅,就能恢復活力,你會覺得頓時神清氣爽起來。這是因為梅子中富含許多礦物質,如鈣、鎂、鈉等。礦物質能夠中和人體血液酸鹼性,增強人體的維生素,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作用,所以能夠達到緩解疲勞的作用。
2、梅子具有殺菌作用
梅子中含有機酸,機酸能夠有效殺菌抑制細菌繁殖,提高我們體內的防菌水平,達到消炎,止瀉的功效。
3、梅子能夠生津止咳
成語望梅止渴,其實有一定的來源理由,這是因為梅子能夠促進我們唾液分泌,而唾液有助於增進我們的食慾而且食用梅子有助於唾液腺激素的分泌,能夠能促進細胞代謝以防止細胞老化,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
1、烏梅麥冬湯:烏梅30克,麥門冬15克,加水煎湯,徐徐服用,本方取烏梅收澀腸道、止瀉痢,以麥門冬與烏梅生津止渴,用於瀉痢而口乾渴者,無瀉痢者亦可服。
2、烏梅罌粟散:烏梅、罌粟殼各等分,微炒研末,每次3~6克,沸水沖入蜂蜜送下或調服,罌粟殼為斂肺止咳要葯,故可以增強烏梅的療效,用於久咳不愈。
3、青梅酒:青梅250克,以白酒適量浸泡,每次服用1杯,有和胃止嘔、止瀉之功,用於夏服腸胃不和,嘔吐腹瀉。
4、梅子漬白糖:每日吃1~2枚白糖梅子,既可生津解渴,又可預防腸道傳染病。
5、薑茶烏梅粥:生薑10克,烏梅肉30克,綠茶5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將前三味煎煮,取汁去渣,加粳米煮粥,粥將熟時調入紅糖即可,每日2次,溫熱服,具有溫中散寒、殺菌止痢的功效,適用於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症,但濕熱型菌痢忌用。
梅喜歡溫暖的氣候條件,從我國果梅栽培地域氣溫來看,年平均氣溫在12~23℃的地區均可栽培。若在北亞熱帶地區(如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區)應注意選擇早春較溫暖、雨水較少的地段建立商品基地。
梅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不論平原與山地,偏酸、偏鹼地均可種植,但要求土層較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坡度在30℃以下的丘陵山坡地最適宜栽培。一般應選擇朝南或東西的坡向為宜。梅對工業排放的廢氣特別敏感。尤其氟化物的危害已成為果梅栽培中的嚴重問題。因此建園時一定要選擇清潔的大氣環境,避開污染源。果梅部分品種有自花不孕現象,有些品種雖能自交結實,但異花授粉可明顯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故要配置授粉樹。授粉樹配置比例一般不應少於3∶1。栽植密度應考慮果梅壽命長、樹冠較大的特點,故不宜過密。具體密度應根據管理水平、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及整形方法等來定。一般株行距為4米×4米或4米×5米,畝栽41株或33株。土層瘠薄山地株行距為3.5米×4米,畝栽47株。
9. 梅菜的功效與作用
梅菜不僅是可以做非常多的菜餚,讓人們感覺到這道菜餚當中的味道都會因此變得更加豐富一些,而且梅菜當中也是包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元素,是可以用來治療很多的疾病,是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特別是當人們出現一些炎症疾病的時候就可以使用梅菜來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治療目的。
當時,從大陸各地來的華人數以千計,初來乍到,水土不服,皮膚過敏,頭昏腦脹;屢屢服葯仍未奏效。萬般無奈,只好朝北焚香,遙請大陸祖先保佑。因為記掛祖先,肖鵬想到過番時從大陸帶來的梅菜。
他想用家鄉的梅菜煮水沖涼,說不定能除去異鄉病呢!肖鵬一試,果然靈驗,沖涼後渾身輕松,精神爽快!原來故鄉物產成分與人有某種似血緣般的感應,梅菜果有清熱解毒除煩之葯用價值。經肖鵬現身說法,各地僑民紛紛前來索取測梅菜煮水沖涼,僑民們終於戰勝了初來的不適應症,同時也意識到來自唐山家鄉的梅菜是南洋僑民必備之寶。
不僅是珍貴佳餚,且是保健祛病之神菜。眾僑民便開展集資,並推選肖鵬為商會會長,每年回國采購梅菜。在春節後梅菜上市季節,僑民紛紛爭相購買,家家必備。來自祖國的嶺南特產「惠州梅菜」,從此在南洋名聲鵲起。
梅菜是廣東惠州的特產,又稱為「惠州貢菜」。鄉間民用新鮮的梅菜經晾曬、腌制、曬制、精選、漂鹽等多道工序製成,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不僅可獨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製成梅菜蒸豬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鮮魚等菜餚,在惠州以矮陂為中心的鄉鎮,梅菜種植面積已達6萬多畝,年產量超過10萬噸。
於1995年被農業部授予「中國梅菜之鄉」的美譽,在矮陂鎮有近四百年的種植歷史,並於2004年通過國家質檢總局關於「惠州梅菜」原產地標記的評審。梅菜與芥菜屬同一種類,外形相似,因其對氣候的要求較嚴,一般只在秋後入冬時分種植,收成後用鹽經特別的工藝腌制而成,是國內少有的一個蔬菜品種之一。腌制好的梅菜外觀黃中帶青,有少量鹽分淅出,手感柔軟,有濃郁的梅菜沉香味道,清脆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