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日常常用什麼方法來判斷是否染菌

日常常用什麼方法來判斷是否染菌

發布時間:2022-08-31 06:08:00

如何判斷液體培養基是不是染菌,有哪些方法可以檢測

除了鏡檢,還有更為放心的,就是將屬於正常的菌體的引物來做16s的PCR作為對照,然後將通用引物來做所有菌的16s的PCR,讓上述一起跑膠,看看是幾條條帶,如果是一條且在同一位置就是純菌,其他的均為染菌了

⑵ 怎樣判斷細胞是否染菌

細胞培養裡面是否染菌還是主要靠顯微鏡觀察.直接觀察細胞培養瓶的細胞,若發現有密集的小點,還在動的.多半是細菌.400倍鏡下就能看出來了.很明顯.還有有細菌的情況下,培養基很容易變黃.很容易渾濁.靜止一段時間後,會了沙沙的沉澱.都是比較明顯的.我們一直這樣判斷.

⑶ 初始污染菌的檢測方法

您試過鏡檢的方式嗎?可以結合染色。通過觀察培養物形態來判斷是否有污染,需要有微污染菌種的對照樣。
再者,可以通過監測培養液溶氧量、pH變化的曲線來判斷是否有污染,也需要有未污染的培養批次的數據曲線對照。

⑷ 檢測一個樣品的時候,為什麼要做細菌培養培養出細菌來,證明樣品裡面就有細菌嗎直接用顯微鏡看可以嗎

直接用顯微鏡容易出現實驗誤差
因為樣品里的細菌數量太少,在顯微鏡下不一定找的到,容易造成結果是假的,因此需要做細菌培養,如果樣品不含細菌,是培養不出來細菌的,如果樣品有細菌,通過培養,可以擴大細菌數量,容易在培養基上直接看到或者用顯微鏡也容易找到

⑸ 跑瓊脂糖電泳可否判斷細胞是否染菌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少年,你的膠背景亮說明你的UV開得太亮了,正常時候不需要這么強光就能看到條帶。從你膠的樣子可以看出,你跑膠的時間太長了,看樣子你用的是SYBR green,這種染料在你電泳的時候是會向條帶相反方向移動的,跑時間太長,造成你的膠這樣下面一部分已經看不到marker和背景亮光了。而過長時間跑膠造成的溫度升高(拿在手裡熱乎乎的軟軟的,聽起來像便便。。。),使膠中的樣品和染料很多都擴散出去了,造成你的maker和條帶整個的不夠亮。從你marker的位置可可以看出你跑膠的時間很長,因為最大的條帶的位置比較低了。 即使你的背景這么強,也可以看出在你樣品孔的下方很近的地方有條帶,我不知道你樣品的大小和來源,但是可以給出以下幾個可能原因:你的loading buffer不正確,造成樣品條帶異常移動最可能原因是你的樣品中DNA就那麼大。如果你是提取質粒的話,你做錯某步,把細菌的核DNA提取出來了,所以才那麼大。你做錯的可能是裂解那步,裂解時間超過5分鍾了或者你劇烈混合裂解液和細菌了,只有invert就可以了。你上樣量也要保證,測一下濃度,一般200ng的條帶就非常亮了。 跑膠時候,電壓一般80-120,可以低,也可以高到200,但是室溫下推薦80-100。時長20-60分鍾為宜,一般推薦30分鍾,不過你可以跑一段時間拿出來UV照一下,這時候你可以看到條帶,如果分得不夠開,再放回去跑一會就好了。如果實在需要長時間跑,放4度跑。

⑹ 怎樣檢驗製作的培養基是否染菌

放在你要養的細菌所適宜的溫度下12-24h,不長菌就可以了。

怎麼樣判斷菌落是革蘭氏陰性菌還是陽性菌

用革蘭氏染色法來判斷.
革蘭氏染色法,能夠把細菌分為兩大類:採用這種染色方法,是先用龍膽紫(亦稱結晶紫)來染菌,所有細菌都染成了紫色,然後再塗以革蘭氏碘液,來加強染料與菌體的結合,再用95%的酒精來脫色20~30秒鍾,有些細菌不被脫色,仍保留紫色,有些細菌被脫色變成無色,最後再用復紅或沙黃復染1分鍾,結果已被脫色的細菌被染成紅色,未脫色的細菌仍然保持紫色,不再著色.這樣凡被染成紫色的細菌稱為革蘭氏陽性菌(G﹢菌);染成紅色的稱為革蘭氏陰性菌(Gˉ菌)。
大多數化膿性球菌都屬於革蘭氏氏陽性菌,它們能產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數腸道菌多屬於革蘭氏陰性菌,它們產生內毒素,靠內毒素使人致病。常見的革蘭氏陽性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等;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有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百日咳桿菌、霍亂弧菌及腦膜炎雙球菌等。在治療上,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都對青黴素敏感(結核桿菌對青黴素不敏感);而革蘭氏陰性菌則對青黴素不敏感(但奈瑟氏菌中的流行性腦膜炎雙球菌和淋病雙球菌對青黴素敏感),而對鏈黴素、氯黴素等敏感。所以首先區分病原菌是革蘭氏陽性菌還是陰性菌,在選擇抗生素方面意義重大。

⑻ 糖發酵管中的指示劑常用什麼

你所說得發酵指示劑是指判斷是否染菌嗎?如果是這樣,就要看你的發酵本身ph值變化大不大,如果發酵過程本身ph變化不大,就可以尋找合適的指示劑判斷是否染菌,如果發酵過程本身ph變化比較大,就不行了

⑼ 酒精發酵工段如何判斷發酵醪液是否染菌,如果染菌如何處理

在酒精發酵過程中,判斷雜菌感染,一個重要的指標是揮發酸。揮發酸是微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類,它直接反映了發酵醪被雜菌感染的程度。未感染雜菌時揮發酸一般在0.012%以下。酒精發酵醪液酸度如果大於這個值,就有染菌的可能。雜菌大多是醋酸菌或乳酸菌。
如果是發酵早期染菌,盡早判斷,盡早實消,對發酵醪液進行高溫滅菌,滅菌時最好進行攪拌。冷卻後再加入酒母進行發酵。

如果是中期染菌,是最不好辦的。中止發酵不合算,不中止發酵可能損失更大。通常如果含糖還較高,酒精不多,加熱滅菌,一罐分成兩罐,補充新料,再發酵。如果已經有相當量的酒精了,直接進提取(蒸餾)吧。
如果是後期染菌,直接中止發酵,進蒸餾工段。其實,很多酒精發酵時後期多少都會染些雜菌的。

⑽ 怎麼判斷發酵過程的染菌是由哪種微生物引起的

發酵染菌原因分析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雜菌的類型

空氣中的微生物大多數是細菌和芽孢,還有一定數量的黴菌、酵母和病毒。細菌的大小有零點幾微米至幾個微米,見表5-3。

根據以上特點我們應得出如下結論:

A:這些微生物在空氣中極少單獨游離存在,基本上是附著於灰塵、液滴等微粒的表面上。 B:介質過濾除菌就是把空氣中的各種微粒和極少量的游離微生物捕集起來予以除掉。 因此我們通常所用的空氣過濾器為什麼0.3u可以保證無菌發酵生產的原因。 2)無菌檢查與染菌的處理

在抗生素生產過程中,為了及早發現染菌並進行恰當處理,保證生產正常進行,對菌種制備、種子罐、發酵罐的接種前後和培養過程中,須要按工藝規程要求按時取樣,進行無菌檢驗。 A:無菌檢查

培養液是否污染雜菌可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a:無菌試驗

b:培養液的顯微鏡拉查 c:培養液的生化指標變化情況。 其中無菌試驗是判斷染菌的主要依據。

無菌試驗

現在採用的無菌試驗方法有肉湯培養法、雙碟培養法、斜面培養法。其中以酚紅肉湯培養法和雙碟培養法結合起來進行無菌檢查用的較多。

(1)肉湯培養法 直接用裝有酚紅肉湯的無菌試管取樣,然後放入37℃恆溫室(箱)內培養。定時觀察試管內肉湯培養基的顏色變化,同時進行顯微鏡觀察。

(2)斜面培養法 先用空白無菌試管取樣,然後在無菌條件下接種於斜面培養基上,置於37℃恆溫室(箱)內培養。定時觀察有無雜菌菌落生長。。

(3)雙碟培養法 種子罐樣品先取入肉湯培養基中,然後在無茵條件下在雙碟培養基上面劃線,剩下的肉湯培養物在恆溫室(箱)內培養6小時後復劃線一次,發酵罐培養液直接取入空白無菌試管中,於37℃下培養6小時後在雙碟培養基上劃線。24小時內的雙碟定時在燈光下檢查有無雜菌生長。24小時~48小時的雙碟1天檢查一次,以防生長緩慢的雜菌漏檢。正常生產過程中,種子罐和發酵罐每隔8小時取樣一次,進行無菌檢查。該方法經常用於單菌落挑選,可以從染有雜菌的培養液中經多次劃線挑取單菌落進行分離培養,得到純種的種子。

閱讀全文

與日常常用什麼方法來判斷是否染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硬碟放在光碟機位置安裝方法 瀏覽:805
外部存儲的計算方法 瀏覽:740
金剛石液壓塊安裝方法 瀏覽:113
資金貨物比例計算方法 瀏覽:270
快速削水果皮的方法 瀏覽:827
路燈電壓過低閃爍解決方法 瀏覽:500
掛車改短方法圖片 瀏覽:443
嘴上起皮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440
礦泉水桶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170
pvz系統使用方法和技巧 瀏覽:85
尿蛋白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3
肚子撐脹右側脹氣有什麼方法 瀏覽:619
手腕腱鞘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304
一般分析化學的方法 瀏覽:249
如何用數數的方法做減法 瀏覽:455
水彩碼頭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45
如何激勵孩子的學習方法 瀏覽:999
八年級物理學中常見的測量方法 瀏覽:154
防蚊扣使用方法 瀏覽:323
夏天洗衣服衣領技巧方法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