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鮮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鮮地黃俗稱生地,很多葯店都有出售,一般情況都是用作中葯配伍,很少直接食用,鮮地黃長得跟生薑有點相像,但無論是氣味還是功效都是有所不同的,那麼鮮地黃有什麼功效呢?那麼我們一起來了解鮮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吧。
功效與作用
第一, 鮮地黃可以起到止血的功效。對於產婦產後小便出血、外傷流血不止等出血,能起到止血,存進傷口癒合的效果。
第二, 鮮地黃還能治療乾咳、肺熱咳嗽等疾病。現在很多中成葯中,都加有鮮地黃的成分。
第三, 鮮地黃能治療女性婦科疾病,對於痛經,月經不調的女性,鮮地黃配合其他中葯,能幫助月經不調、經常痛經的女性減輕病痛。
第四, 鮮地黃能有效緩解便秘,有些人因大腸乾燥,導致大便不暢,治療時,加用鮮地黃,能增加腸道內的潤滑作用,使大便通暢!
第五, 鮮地黃能清熱解毒,對於因體內熱量過多,導致口渴的病人,運用鮮地黃能起到滋陰、消渴之功效。
食用方法
做法一:薑汁地黃粥
原料:地黃汁50ml(或乾地黃50g),大米50g,生薑3片。
做法:將鮮地黃洗凈,切段,榨汁;或將乾地黃水煎取汁備用。將大米淘凈,與生薑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地黃葯汁或鮮地黃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 1劑,連續3~5天。
功效:清熱養陰,生津止渴。
做法二:蜂蜜地黃粥
烹飪方法:
1、將十月份出土的新地黃5000克,洗凈搗汁,每500克汁入白蜜120 克,熬成膏狀收貯,封好,每次用10克。
2、將米約50克煮粥,粥熟,入地黃膏10克及酥油少許。
用法:於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菜餚特點: 滋陰,養血,潤肺。適用於肺、腎陰虛,乾咳少痰,骨蒸勞 熱,咯血,血崩,陰傷便秘等症。
與熟地黃的區別
首先,鮮地黃與熟地黃的顏色就不一樣,鮮地黃外皮薄,表面淺紅黃色,具彎曲的縱皺紋、芽痕、突起及不規則疤痕。肉質,易斷,斷麵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導管呈放射狀排列。而熟地黃表面為烏黑色,有光澤,黏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斷面烏黑色,有光澤。
其次,熟地黃的形狀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而鮮地黃的形狀呈紡錘形或條狀。
再者,兩者氣味也不太相同鮮地黃的氣味味微甜、微苦。熟地黃的氣味微,味甜。
注意事項
鮮地黃泡水喝,一天10-15克就可以了,經常喝對人體有抗衰補益的作用。如果有條件的話煮幾分鍾,如果沒有條件的話就用熱水泡一下就行,特別適合容易上火的人。
鮮地黃是地黃常見的一個種類,鮮地黃泡水喝對人體有不少益處呢!鮮地黃為玄參科草本植物地黃的新鮮塊根。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用於溫熱病、高熱、舌絳、身發斑疹,以及血熱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症,對於熱入營血,灼傷陰液,津少口渴之症尤為適宜,常與犀角,丹皮,玄參等同用。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鮮地黃畢竟是葯,其性寒,長期飲用的話,會導致寒氣入侵體內,所以,鮮地黃泡水偶爾喝可以,長期喝就要掂量著體質是否適合哦!
猜你喜歡:
1. 地黃的栽培技術
2. 地黃丸的主要功效
3. 地黃丸的類似配方
4. 地黃的作用及鑒別
5.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㈡ 六味地黃丸治什麼的
六味地黃丸,是 補腎名方。這一稱謂來自錢仲陽所著的《小兒葯證直訣》,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葯、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中葯組成。最早是「八味地黃丸」,見於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後來,宋代名醫、兒科專家錢乙把八味地黃丸裡面的附子和桂枝這種溫補的葯物去掉了,變成了現在的六味地黃丸,並用它來治療小兒...先天不足,發育遲緩等病症。 後來,明代中醫有一派非常推崇「腎」的作用,認為腎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時間,很多名醫倡導補腎,比如明代名醫薛己最善補腎,他就主張,腎陰虛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用八味地黃丸。薛己的實踐為許多後世醫家認可,他們倡導的補腎觀點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
㈢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和禁忌有哪些
六味地黃丸中的山萸肉含有大量有機酸,能導致利福平的腎臟重吸收而引起腎中毒,因此服用利福平時禁服六味地黃丸。另外,用葯期間不宜服感冒葯,忌辛辣食物。明顯是陽虛的人不宜服用陽虛的人常表現為畏寒肢冷、四肢不溫、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小便清長、大便溏薄、完谷不化。如若此類人群服用六味地黃丸,症狀無疑會「雪上加霜」。
在選擇六味地黃丸濃縮丸前,一定要先看自己的脾胃是否健康,因為補陰的葯都比較滋膩不易消化,如果在脾胃不健康情況下去吃,這樣會加重脾虛,造成體內濕氣嚴重,病沒治好,反而增添了其他毛病。葯對於健康人以及感冒發燒、腹痛、腹瀉者、痰多咳嗽、舌苔白膩者都是禁止服用。還需要注意六味地黃丸是屬於偏於補陰的葯,因此在服用時,對於脾胃功能不強者,服用時需要謹慎,不可以長時間連續服用。
㈣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地黃的葯用價值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地黃的葯用價值
中葯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專區,為您詳細介紹地黃的功效與作用、地黃圖片、地黃的葯用價值、六味地黃丸的副作用等。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地黃的功效與作用的知識,歡迎閱讀。
地黃簡介
地黃,中葯名,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或乾燥塊根。秋季採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鮮用或炮製後用。分為鮮地黃,乾地黃和熟地黃。
鮮地黃,呈紡錘形或條狀,長8~600px,直徑2~225px。外皮薄。表面淺紅黃色,具彎曲的縱皺紋、芽痕、橫長皮7L樣突起及不規則疤痕。肉質,易斷,斷麵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導管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黃,多呈不規則的團塊狀或長圓形,中間膨大,兩端稍細,有的細小,長條狀,稍扁而扭曲,長6~300px,直徑2~150px。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極皺縮,具不規則的橫曲紋。體重,質較軟而韌,不易折斷,斷面棕黑色或烏黑色,有光澤,具黏性。氣微,味微甜。
熟地黃,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黏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斷面烏黑色,有光澤。氣微,味甜。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
鮮地黃,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咽喉腫痛;乾地黃,用於熱人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熱病傷陰,知絳煩渴,津傷便秘,咽喉腫痛;熟地黃,用於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眩暈,耳鳴,頦發早白。
1、清熱涼血
用於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神昏,口乾舌絳。如清營湯。
2、治溫病
治溫病後期,余熱未盡,陰液已傷,夜熱早涼,舌紅脈數者,如青蒿鱉甲湯。
3、治溫熱病
可用於治溫熱病熱入營血,血熱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4、養陰生津
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治溫病傷陰,腸燥便秘,如增液湯。
地黃的.葯用價值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乾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1、墮胎下血不止:代赭石末一錢,生地黃汁半盞調。日三、五服,以瘥為度。(《聖濟錄》)
2、吐血衄血:胡黃連、生地黃等分。為末,豬膽汁丸梧子大,卧時茅花湯下五十丸。(《普濟方》)
3、口乾心躁:熟地黃五兩,水三盞,煎一盞半,分三服,一日盡。(《聖惠方》)
4、吐血不止:鱉甲、蛤粉各一兩(同炒色黃),熟地黃一兩半(曬干)。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下。(《聖濟錄》)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六味地黃丸是中葯方劑和中成葯的統稱。由熟地、山茱萸、山葯、澤瀉、丹皮、茯苓組成,其中熟地黃為君葯,故名為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
1、降糖作用
對於二型糖尿病,具有降低血糖,減少糖尿病的並發症的作用,還能減輕糖尿病的基本症狀。
2、滋陰補腎
六味地黃丸是偏於補陰的葯,配方中陰柔的葯多一些,對於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四肢無力,頭暈耳鳴有很好的作用。
3、降脂降壓
對於老年高血脂高血壓患者有很好的調理治療作用,還有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
4、延緩衰老
六味地黃丸能明顯增加陰虛動物體重,增強其抗疲勞、耐低溫和耐缺氧能力。
5、調節免疫
六味地黃丸對多形核白細胞的免疫功能有明顯的雙向調節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六味地黃丸的副作用
六味地黃丸的作用是滋陰補腎,主要用於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等。具有顯著的增強免疫、抗衰老、抗疲勞、抗低溫、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改善腎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及較強的強壯作用。
不少人視“六味地黃丸”為“補腎秘方”,長期食用,卻感覺越補越虛,原有的一些症狀越來越嚴重,有的甚至“補出”胃腸不適的毛病。據了解,六味地黃丸不能“瞎吃”,因為它有著非常明確的適應症,需要根據不同體質進行調整和搭配,才能獲得最好效果。
一般中成葯是沒有什麼副作用的,短時期服用不會有什麼副作用。但是葯三分毒,如果長期服用的話,有可能出現腹滿、便溏、食慾不振等不良反應。
地黃丸的種類
1、六味地黃丸
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葯、澤瀉、牡丹皮、茯苓等6味中葯組方而成。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山葯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澤瀉利小便、清濕熱,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
2、桂附地黃丸
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肉桂、附子組成。對腎陽虛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長、大便稀溏、陽萎、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較為適用。從更嚴格的意義來講,桂附地黃丸就是在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的基礎上加用溫補腎陽葯物,達到陰陽雙補的目的。
3、杞菊地黃丸
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它們有清熱及補氣的作用。治療肝腎陰虛所致之眩暈、耳鳴、視物模糊、眼目干澀疼痛等,可收到補精、清肝、明目的目的。
4、歸芍地黃丸
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入養血柔肝的當歸、白芍。當歸有很好的養血功效,而白芍是比較溫和的柔肝之物。具有填精養血之功,對頭暈、崩漏等療效顯著。
5、麥味地黃丸
治肺腎陰虛對於這種地黃丸大家很少看見,其實它只是多添加了五味子和麥冬兩種成分。它們都是用來增加六味地黃丸的養陰生津、斂肺澀精之效,專治肺腎陰虛所致的肺癆、喘咳、遺精等。
地黃醫書記載
1、《本草綱目》:生地黃(諸經血熱,滋陰退陽。蜜丸服,治女人發熱成勞。蜜煎服治小兒壯熱,煩渴昏沉。)熟地黃(血虛勞熱,產後虛熱,老人虛燥。同生地黃為末,薑汁糊丸,治婦人勞熱。)
2、《本經逢原》:生地黃治心熱,手心熱,益腎水,涼心血,其脈洪實者宜之。若脈虛者,則宜熟地黃。
;㈤ 六味地黃丸都有哪些作用吃這個葯,需要注意什麼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今天介紹一下六味地黃丸的功效和作用,還有吃這個葯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
六味地黃丸並不是包治百病,但據統計,在各種文獻報道中,六味地黃丸治療的病症涉及137種。最常見的是用於治療亞健康狀態、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所以很多人把它當作保健葯品在長期服用。同時,作為治療葯品,它在高血壓、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等疾病的治療和輔助治療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慎用;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
其實,所有的葯不管是中葯還是西葯都應該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服用,而不能自以為是。
(圖片來自網路。)
㈥ 八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六味地黃丸和八味地黃丸的區別
八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六味地黃丸和八味地黃丸的區別
八味地黃丸是干什麼用的?該葯能治療什麼疾病呢?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臍腹疼痛,夜多漩溺,或陰格陽,內真寒而外假熱等證。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八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及六味地黃丸和八味地黃丸的區別的知識,歡迎閱讀。
八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熟地黃八兩,忌,杵膏 山茱萸酒潤,去核 干山葯炒,各四兩 牡丹皮酒洗微炒 白茯苓去皮,乳制 澤瀉去毛酒浸,焙,各三兩 肉桂去皮,忌火,一兩 熟附子如法詳制,一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淡鹽湯送下三錢,忌蘿卜。腎有兩枚,皆屬於水,雖有左右之分,初無水火之別。
考之《內經》昭然可曉。《仙經》曰:兩個一般無二樣,中間一點是真精。又曰:兩腎中間一點明,夫真精也,明也。即命門相火也。命門乃穴名,而其穴在兩腎中間。蓋一陽生於二陰之間,所以成乎坎,而象天之北也。《經》曰:少火生氣。人無此火,生化之原或幾乎息矣。是丸也,肉桂、附子味厚而辛熱,味厚則能入陰,辛熱則能益火,故能入少陰而益命門之火。
地黃、山茱萸味厚而質潤,味厚則能養陰,質潤則能壯水。
故能滋少陰而壯坎中之水。火欲實則澤瀉、丹皮之咸酸可以引而瀉之。
水欲實則山葯、茯苓之甘淡可以滲而制之。水火得其養則腎復其天矣。
水欲實則山葯、茯苓之甘淡可以滲而制之
王太僕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八味丸是也。
讀完上文後你是否對八味地黃丸的養生功效有所了解呢,對於某些疾病,我們必須要去醫院檢查後再治療,如果醫生告訴你可以適當服用八味地黃丸的話,你才能服用,否則不可隨便亂服。
八味地黃丸能壯陽嗎
我們可能只是知道六味地黃丸可以用來治療陽痿等男性格疾病,對於八味地黃丸這種葯物是了解比較少的,根本就不知道有這一種葯物。
其實,八味地黃丸跟六味地黃丸是同一樣的種類,都是可以用來壯陽的葯物,所以對於男性患者來說,食用一些八味地黃丸可以更好的提高你們夫妻之間的性生活。
八味地黃味也就是將地黃丸與八仙長壽丸一系列丸子放在一起的葯物,對於治療男性腎虛、陽痿效果非常明顯。
八味地黃丸:加味地黃丸、八仙長壽丸、冬味地黃丸、八仙長壽丹、麥味地黃丸、麥味丸用於治療腎虛(腎陽虛),即病證名。即腎臟陽氣虛衰。症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頭目眩暈,精神萎靡,氣短而喘,陽痿,面色蒼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脈沉遲而弱等。
用現代說法來說,就是:腎陽虛--以上中樞神經、泌尿生殖系統的功能低下。通常情況下,陽虛用桂附。明代名醫薛己最善補腎,他就主張,腎陰虛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用八味地黃丸。
經確診後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是很關鍵的,腎虛多為積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於求成而用大補之葯進補,而應慢慢調理。治療的關鍵在於通經活絡,促進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循環,血氧交換飽和度,才能真正加強腰部肌肉,恢復腰部肌肉,周圍韌帶的腰椎保護作用。這樣可有效的治療腎虛。
對於文章介紹的八味地黃丸可以用來壯陽,希望在座的男性朋友們來好好的去利用這種葯物,但是我們在生活中食用這種葯物應該要注意它的服用量才可以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因為這種葯物是有副作用的,食用太多效果是相反的。
六味地黃丸和八味地黃丸的區別
北京的傍晚,葯店裡的顧客依然熙熙攘攘,葯師老王忙裡偷閑的去了趟茶水間。剛一回來,社區的老張就踱了過來,老張今年五十齣頭,特愛保養身子,老張神秘地向葯師老王問道:“有沒有桂附地黃丸這種葯啊?”
老王樂了,笑著說道:“老張你怎麼神神秘秘的,這葯又不是稀罕葯,怎麼沒有啊。”
“哦,是嗎?那你拿一瓶我來研究研究一下。”老張頓了頓,然後一本正經地說道。
六味地黃丸和八味地黃丸的區別
老王走過去,拿了一瓶葯交給了老張。老張眯了眯眼,仔細地看了看,“咦咦咦,不對啊?怎麼是金匱腎氣丸呢,我要的是桂附地黃丸啊?”老張口裡嘟噥著。
老張把手中的葯又遞向老王,嘴裡說道:“忙暈了吧,忙暈了吧,葯都給我拿錯了,哈哈,你小子。”
葯師老王接過葯,不緊不慢地對老張說道:“都說你是個‘葯罐子’,什麼保健吃啥,什麼養身吃啥,這葯名也不知道?此葯就是彼葯啊。”
老張一聽很是納悶,心裡想不出是怎麼一回事。只好說道:“這此葯就是彼葯?請你講解講解。”
老王微笑著解釋說:“我就簡單地給你說說吧。金匱腎氣丸其實又叫八味地黃丸或者桂附地黃丸,方劑是由六味地黃丸中的熟地、山葯、山茱萸、茯苓、澤瀉、牡丹皮加桂枝、附子等八味中葯配伍組成的。而桂附地黃丸來源於漢張仲景之《金匱要略》腎氣丸方,所以本品即張仲景名方‘金匱腎氣丸’,具有煥趨陽火,壯腎益陽的功效。”
“哦,是由六味地黃丸加了兩味葯配伍組成的。真奇怪呀,六味、八味,這八味比六味多了兩味葯是起什麼作用的呢?”老張好奇地又問道。
“金匱腎氣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桂枝、附子二味葯組成的。附子和桂枝這兩味葯都是入心、腎、脾經的熱性葯物,能祛風通絡、溫補腎陽,所以用六味地黃丸加上桂枝、附子而組成的金匱腎氣丸不僅具有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的作用,而且還能在補陰中生火助陽,使之達到溫補腎陽的目的。因此,金匱腎氣丸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至的腰膝酸痛、肢冷、浮腫、小腹脹滿、小便不利、小便頻數、痰飲喘咳、舌淡、脈細無力等症。”老王仔細地說道。
“哦,這么一說,我懂了一些。金匱腎氣丸多了兩味葯就能夠治療腎陽虛所至的病症,而六味地黃丸主治因腎陰虧損所引起的諸種疾病,是滋腎陰、降虛火的良葯。醫生開我開的這葯還真對症呢。我那剩下的幾瓶六味地黃丸還真不能吃了,差點南轅北轍了。”老張興奮地小聲說道。
;㈦ 六味地黃丸功效有哪些
六味地黃丸,中成葯名。為補益劑,具有滋陰補腎之功效。用於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
方中重用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葯。山萸肉補養肝腎,並能澀精;山葯補益脾陰,亦能固精,共為臣葯。三葯相配,滋養肝脾腎,稱為「三補」。但熟地黃的用量是山萸肉與山葯兩味之和,故以補腎陰為主,補其不足以治本。
配伍澤瀉利濕泄濁,並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泄相火,並制山萸肉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濕,並助山葯之健運。
三葯為「三瀉」,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標,均為佐葯。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葯用量重於「瀉葯」,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並補,以補腎陰為主,這是本方的配伍特點。
㈧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六味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一、老年皮膚瘙癢症
該病的發病機理主要與老年人皮脂腺功能的減退、皮膚缺乏皮脂滋潤及老年人植物神經功能的退化有關。六味地黃丸具有滋補腎陰,增強雄激素分泌、興奮性腺軸、減慢皮脂腺萎縮、緩解皮膚乾燥等作用。
二、系統性紅斑狼瘡
本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漿膜炎」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和表現。
在病變的穩定期和應用皮質激素的減量階段,患者口服六味地黃丸,可通過其扶正培本、滋補腎陰的作用,調整機體免疫功能,緩解皮質激素「反跳」及其它一些不良反應,協助撤減激素用量,並可減輕皮質激素對腎上腺皮質內分泌功能的反饋性抑製作用。
三、緩解迪銀片的不良反應
迪銀片是目前治療銀屑病的常用葯物,其主要成分為氨肽素、撲爾敏、氨茶鹼及活性多肽等。患者服用後常出現口唇開裂、皮膚乾燥瘙癢等症狀,嚴重者還可出現全身皮膚發紅、脫屑。
四、口腔潰瘍
俗稱「口瘡」,由於經常反復發作,又稱為復發性口瘡。中醫認為本病是虛火上炎所致。六味地黃丸有滋陰降火的功效。
(8)四味地黃丸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切記三種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黃丸:
一、沒有明顯腎陰虛的症狀者不宜
腎陰虛表現為腰膝酸軟、煩熱、頭暈耳鳴等。六味地黃丸雖說有補腎的作用,即使健康者短時期吃了也不會有什麼副作用,但長期服用,很可能出現腹滿、便溏、食慾不振等情況。
二、明顯腎陽虛者不宜
腎陽虛多表現為面色偏白、腰膝酸冷、身體虛弱、喜暖畏寒。許多勃起功能障礙患者,以為是因為腎虛引起的,於是就自作主張服用六味地黃丸,但往往會適得其反。因為,腎只是泌尿系統的重要器官,與性功能強弱沒有直接聯系。
三、腎陰虛但脾胃功能不好者也不宜
雖說六味地黃丸是偏於補陰的葯,但方子內滋陰的葯偏多,胃功能不好的人吃了後會妨礙消化功能,所以,即使你是屬於腎陰虛者,但脾胃功能不好,也不建議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