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茯苓的食用方法
最好煮開再食用茯苓是寄生於松樹根下的腐生真菌,其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作用。因其葯用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和功用。赤茯苓為茯苓皮層下赤色的部分,利濕作用強,治療小便黃赤,尿澀痛。茯苓皮為茯苓的黑色外皮,其利水作用較好,用於治療水腫、小便短赤。茯神為帶有松根的部分,安神利水作用較強,治療心悸健忘,小便不利。茯神木為茯神中的松根,能平肝安神,用於治療心區憋悶、失眠等。而朱茯苓則是用茯苓與硃砂加工炮製而成,寧心安神作用強,用來治療心悸失眠。
中國魏晉時期,茯苓就被當作養生佳品,王公大臣們常用茯苓與白蜜同服。而清宮中,慈禧長年讓御廚為她製作茯苓餅食用。其葯用價值最好的當屬雲南出產的茯苓稱為雲苓。老年人經常用白茯苓粉與粳米同煮粥服用,有養生之效。
2. 白茯苓可以直接吃嗎,需要怎麼吃
可以直接吃,但一般用於葯膳、食療的茯苓,多數是炮製過的,即將鮮茯苓去皮、磨漿,曬成白色的粉末。這種白色的茯苓粉末俏生生色如白霜,質地細膩,因而得名「茯苓霜」。而我們多見到的茯苓顆粒,比霜更易攜帶和使用。
白茯苓的功效:
1、用於脾虛泄瀉,白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白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白茯苓常與黨參、白術、山葯等配伍。白茯苓又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葯。
2、用於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白茯苓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3、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
4、對久病瘦弱、食慾不振或兼有體倦乏力、腹瀉的氣虛脾弱病人來說,茯苓有扶脾益氣的作用。
5、茯苓算得上是美容上品,可以凈面、養顏,除去黑色素。
(2)白茯苓的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食用茯苓禁忌:
1、不宜與一些中葯使用。有白斂、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另外服用茯苓是要忌米醋。
2、虛寒體質的人不適合食用茯苓,如腎虛病人,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3、對於近年來民間喜用茯苓粉製作面膜、口紅,茯苓的中葯成分能否通過皮膚、黏膜組織,進入血管從而為人體保健,需要更多的研究尋找答案,不過,此類美容品在自製、保存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細菌污染,易變質腐敗,需要非常謹慎。
3. 茯苓的作用,和食用方法
茯苓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中醫入葯,有利尿、鎮靜作用 [葯性]甘、淡、平、歸肺、胃、腎經。 [葯效] 敗毒抗癌、利水化飲、健脾寧心。 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 [原料]獲苓20克,大棗10克,山葯2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大棗去核,與茯苓、山葯、粳米同煮成粥,加適量紅糖調味即可。 經驗方 【原料】茯苓細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製作】上3味加水適量,調成糊,以微火在平鍋里攤烙成極薄的煎 餅。 【用法】可經常隨量吃。 【功效】健脾補中,寧心安神。適用於氣虛體弱所致的心悸、氣短、 神衰、失眠以及浮腫、大便溏軟 [用法]分3次佐餐食用。 [作用]健運脾胃,滲濕止瀉。小兒脾胃氣虛、食少便溏、體倦乏力者可經常食用。 [評注]茯苓甘平,淡滲利水去濕,補脾益胃,與山葯、大棗佐用,葯性平和,滋補脾胃,除濕止瀉之功更著 買回茯苓粉,按照2∶5的比例,與蜂蜜一起沖水,可以提高抵抗力,利水消腫。蒸制饅頭、包子等麵食時,可在麵粉中加入茯苓粉混勻一起蒸,或者將茯苓和山葯、松仁、芡實、蓮心一起和面,做成烙餅,對糖尿病患者有較好療效。此外,茯苓還可以做湯、泡酒,在500毫升的酒中,放100克茯苓,每天喝5—10毫升,具有寧心安神、健脾延年的功效。 當歸茯苓燉雞湯:當歸50克,茯苓20克,烏雞一隻,生薑一塊,水適量,文火共燉,至肉爛 湯濃時,調味裝盤即可食用。 ◆蓮子茯苓糕 材料:茯苓、蓮子、麥冬各等份 做法:茯苓、蓮子、麥冬共研細末,加入白糖、桂花適量拌勻,用水和面蒸糕食用。 功效:寧心健脾,適宜於因心陰不足,脾氣虛弱而引起的乾渴、心悸、少食、神疲者。 ◆栗子茯苓粥 材料:茯苓15克,栗子10枚,糯米30克 做法:將茯苓洗凈入鍋,加冷水,用小火煎半小時,棄渣留湯,加入栗子肉、糯米,再煮成粥食用。 功效:健脾益腎,利濕止瀉,適宜於小便不利、慢性腎炎者。 ◆山葯茯苓肚 材料:豬肚1隻,茯苓100克,淮山100克 做法:將豬肚洗凈,茯苓、淮山裝入肚內,淋上黃酒2匙,撒細鹽適量,扎緊口,入鍋內加水慢燉至肚子酥爛;將豬肚撈出剖開,倒出茯苓、山葯,冷卻後烘乾,研末裝瓶,每次服6-10克,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取豬肚切片,適當調味後食用。 功效:補腎益胃,健脾滲濕,適宜於糖尿病患者荷葉茯苓粥 荷葉1張(干鮮均可),茯苓50克,粳米100克。先將荷葉煎湯後去渣,再加入茯苓、粳米煮成粥,分早晚兩次食用。對感受暑熱所致的腦脹、胸悶、小便黃、濕熱瀉痢有較好的療效,對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神經衰弱都有一定的療效。消食健胃心苓粥 桂心2g,茯苓10g,桑白皮3g,粳米100g。先煎茯苓、桂心、桑白皮,濾渣取汁,與粳米同煮成粥。每日1劑,作早餐食之。主治飲食停蓄胃脘、上逆犯胃胸滿、咳逆、欲嘔、飲食不下等症。 祛濕解乏芡苓粥 芡實、茯苓、山葯、蓮肉、薏苡仁、白扁豆、黨參、白術各6g,加水適量,同煎40分鍾後撈出黨參和白術葯渣,再加入洗凈粳米150g,繼續煮至米爛粥稠,即可分次調糖食用,連吃數日。主治體虛乏力、虛腫、泄瀉等症。
4. 白茯苓怎麼吃
白茯苓有很多吃法都有效果。但最好將白茯苓打成粉,慘到麵粉或米粉里,蒸饅頭、烙餅、蒸糕、熬粥等都行,而且便於吸收,你可隨意吃。
白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但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5. 白茯苓怎麼吃
白茯苓的吃法,茯苓粉的吃法(一)開胃湯。茯苓15克,淮山葯12克,谷麥芽各 白茯苓
30克,鮮、干鴨胗各1個,煮湯飲服。治小兒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治小兒脾虛泄瀉,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餅。茯苓、薏米、白麵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陳皮薑汁茶。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薑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教您白茯苓粥怎麼做,如何做白茯苓粥才好吃
先將淘洗干凈的粳米入鍋,加入白茯苓粉和水1000毫升,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炎熬煮成稀粥,加入味精、精鹽和胡椒粉即成。
小帖士-健康提示:
1. 健脾益胃,利水腫。
2. 適用於老年性浮腫、肥胖症、脾虛水腫、泄瀉、小便不利等。
3. 凡陰虛無濕或老年人脫肛和小便多者不宜服。小帖士-食物相剋:
粳米:唐�6�1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6�1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茯苓:茯苓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忌米醋。
土茯苓的功效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肝、胃經,有除濕,解毒,通利關節功效。用於濕熱淋濁、瘰癧、疥癬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大多用來煲湯。土茯苓赤小豆煲排骨:土茯苓40克,赤小豆30克,祛濕豆50克,排骨300克,水10碗,陳皮1/4個。將土茯苓、赤小豆和祛濕豆略微浸泡,排骨切塊洗凈,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至2小時。飲用時加入適量食鹽便可。功效:預防手足口病,清濕熱解濕毒土茯苓燉草龜:土茯苓50克,草龜1到2隻,姜3片,瘦肉100克,水1500毫升。將土茯苓稍微浸泡,瘦肉切塊洗凈。草龜宰殺干凈,所有材料一起下鍋,隔水燉兩個半小時,即成。功效:清熱解毒,祛濕除痹,適合春夏季皮膚病尤其是牛皮癬患者。
6. 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茯苓是一種非常不錯的保健食材,對於人體的健康益處非常多,而且茯苓的食用方法也五花八門,那麼關於茯苓的食用方法到底有哪些呢?很多朋友都非常想了解這個問題,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做出相關的解答,希望能對各位提供一些食用茯苓的參考。
4、茯苓薏米餅
茯苓、薏米、白麵粉各三十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
5、茯苓陳皮薑汁茶
准備三十克茯苓,五克陳皮,水煎,飲服時加入生薑汁10滴。
功效:開胃健胃。以上就是關於茯苓的吃法介紹,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平時喜歡的口味來選擇製作,不僅能夠享受美味佳餚,更加能夠對自己的健康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可以調理滋補身體,但是對於茯苓的服用必須要控制量,不宜過量,希望本文對大家有用。
7. 白茯苓要怎麼吃才能發揮效用,直接泡水喝嗎
茯苓要熬水才能有作用。
8. 白茯苓怎麼吃
白茯苓有很多吃法都有效果。但最好將白茯苓打成粉,慘到麵粉或米粉里,白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不能治療扁平疣。
9.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茯苓 功效:1 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2 《本草衍義》:白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鬧也。《用葯心法》:白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葯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湯液本草》:白茯苓,伐腎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澀能利之,與車前子相似,雖利小便而不走氣。酒浸與光明硃砂同用,能秘真。《本草衍義補遺》:白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葯也,若陰虛者,恐未為宜。《本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葯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雍。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醫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治溺黃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訣》雲,止瀉,除虛熱,開腠理,生津液。《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作用:1 利尿作用。 2 抗菌作用。 3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白茯苓對家兔離體腸管有直接鬆弛作用。 4 抗腫瘤作用:白茯苓中的主要成分為白茯苓聚糖,含量很高。 5 白茯苓多糖體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各種白茯苓多糖體在體內均能增強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 6 對血液系統的影響:能使環磷醯胺所致大白鼠白細胞減少加速回升。 7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白茯苓有鎮靜作用。 8 白茯苓可健脾,對那些久病瘦弱、食慾不振或兼有體倦乏力、腹瀉的氣虛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氣的作用,而且葯性平和。
如需獲得更多權威醫美知識,盡在檸檬愛美檸檬愛美
10. 白茯苓該如何食用
茯苓的各個部位都能治病,為了入葯方便,人們為它都起了相應的名字:外表被覆的一層褐色外皮叫茯苓皮,斷面靠外淡紅色疏鬆的一層叫赤茯苓,內部白色緻密的部分稱白茯苓。還有些茯苓中間有一道松根穿過,靠近樹根的部分稱茯神,中間的樹根則叫它茯神木。
白茯苓可健脾,對那些久病瘦弱、食慾不振或兼有體倦乏力、腹瀉的氣虛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氣的作用,而且葯性平和,治療上述症狀可與人參、白術、甘草和用稱四君子湯,主治脾胃氣虛、運化不利,以療效穩健著稱,後世的許多補氣益脾的方劑都依此方而來。赤茯苓和茯苓皮能利尿消腫,可用於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眩暈心悸等證,多與白術、豬苓、澤瀉、桂枝配伍,稱五苓散,是中醫治療各種水腫的基本方劑。茯神有扶脾、養心安神的作用,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導致失眠多夢、虛煩易驚、健忘等證的病人,可選用以茯神、人參、當歸、龍眼肉等配製的歸脾湯(丸)治療。茯神木則能舒筋活絡。
【白茯苓美容秘方】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潤澤皮膚,還可以增強免疫功能,擴張血管。《本草品匯精要》曰:「白茯苓為末,合蜜和,敷面上療面瘡及產婦黑皰如雀卵。」白茯苓既能去黑白面,又牢牙烏發,延年益壽。
1、茯苓蜂蜜面膜
材料:白茯苓粉15克白蜂蜜30克
做法:將蜂蜜與茯苓粉調成糊狀即成。晚上睡前敷臉,翌晨用清水洗去即可。
功效:本面膜有營養肌膚,消除老年斑黃褐斑的功效。古醫家認為茯苓能化解一切黑斑瘢痕,與蜂蜜搭配使用,既能營養肌膚又能淡化色素斑
2、三白面膜
材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蘆薈鮮汁、蜂蜜或牛奶適量
做法:將以上三種粉混和,冬天加蜂蜜適量調和如果感覺粘就加幾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膚就只加牛奶適量調和。每次20到30分種。
功效:此款面膜具有柔嫩肌膚、美白潤澤之功效。
3、杏仁茯苓敷
材料:杏仁粉30g,茯苓粉10g,蓮子10g,麵粉適量。
做法:將中葯材研為細末,再與麵粉混合均勻。加入溫水調至稀稠適度,均勻敷於面部。20~30分鍾後用清水將臉冼凈
說明:此面膜是清代太醫院的處方,具有光潔皮膚、延緩皮膚衰老的作用。
4、綠豆三白面膜
材料:綠豆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蜂蜜或牛奶適量
做法:綠豆粉、白芷粉、白茯苓、白芨粉混合,冬天加蜂蜜適量調和如果感覺粘就加幾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膚就只加牛奶適量調和。每次20到30分種。每周可做2—3次
美麗秘訣:這個可以去豆、去印。不過注意皮膚不同、天氣不同時,蜂蜜、牛奶的用法。
5、銀玉面膜
材料:白芷粉5克、白茯苓粉5克、銀耳湯(取干銀耳加水熬煮即可)適量
用法:將白芷粉和白茯苓粉用銀耳湯調成糊狀即成。晚睡時用此面膜敷臉,次日清晨洗去。連用1個月以上。
功效:本方有營養皮膚,淡化色素斑的功效。銀耳富含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鋅、膠元蛋白等成分,有營養皮膚的作用。白芷活血祛風,茯苓可淡化一切黑斑和疤痕。堅持用此面膜1個月,可消除皮膚色素斑。
6、三白湯
源於明代(16世紀)醫學著作《醫學入門》記載的三白湯,「白芍、白術、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溫服」。適於氣血虛寒導致的皮膚粗糙、萎黃、黃褐斑、色素沉著等。如果嫌麻煩,還可以自製袋泡茶,取白術粉、白芍粉、白茯苓粉各150克,甘草粉75克,混合均勻,裝入30個小包中,每天取1包用沸水沖泡,當茶喝,茶末可用於敷臉。內服外敷,其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