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盆花修剪方法有哪些
俗話說花木「七分管、三分剪」,這是一條重要的養花經驗。通過剪去不必要的雜技,病蟲枝或為新芽的萌發而適當處理枝條,可以節省養分、減少消耗,保證營養集中供應所需的枝葉或促進開花,達到多開花、多結果的目的。並且還可以調節樹勢,使花木的枝條分布均勻,控制徒長,保證花木的株形整齊、優美。此外,修剪還可以使花木達到理想的高度和粗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利於提高花木成活率。 修剪方法 修剪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修剪方法: (l)短截:就是把枝條的一部分剪掉,一般是剪掉枝條前端的1/3 - 3/4,目的是阻止枝條伸長,同時促進剪口下的腋芽萌發,保證長出更多側枝,使樹冠的外圍延伸擴大,增加開花部位,使樹冠分布均勻,株形變得豐滿圓渾。還有利於增加著花點,保證植株多開花、多結果。 (2)疏剪:在植株生長茂盛的時候,剪掉層疊枝、內向枝、病蟲枝、徒長枝和衰老枝條,剪掉受病害蟲傷的葉片或過密葉片,目的是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發生,有利於植物健康茁壯地成長,還能調整樹形,使它們層次分明,整齊美觀。 疏剪不像短截那樣還要留下殘樁,疏剪庇靠基部修剪,不留殘樁。對於帶斑紋及花葉的觀葉花卉,如果綠色枝條的長勢比帶斑紋及花葉的枝條旺盛,應該及時修剪掉綠色枝條,以免綠色枝葉遮蓋住帶斑紋及花葉的枝條,保持原品種的特色: 注意,針葉樹不宜摘除葉片。 (3)摘心:也稱去尖、打頂,用手指直接摘去幼嫩的梢端頂芽,破除其頂端優勢,促使其下部腋芽的萌發,達到抑制枝條的徒長,促使植株多分枝,形成多花頭和優美的株形的目的。如四季海棠、一串紅、荷花、八月雪、九里香、金鍾等都需要摘心 (4)抹芽:把花卉的腋芽、嫩枝抹去,以便節省養分,保證主幹養分供給充足 (5)除葉:為「使花卉更美觀,除掉黃葉、殘葉、病害的葉片和遮花蓋果的葉片: (6)疏花和疏果:對大部分觀果花卉來說,開花數量太多,影響花開效果以及成果質量,所以應該對過密的花、果進行疏剪 因為留下的花不一定都能結果,所以,留下的花應該為預計產果數的2-3倍,等到果實坐穩後,再把多餘的幼果疏掉。 比如,茶花等盆花常會形成過多的花蕾,為了使其開袍更好看,可以適當疏除花蕾。疏除花蕾應該盡早進行,以免多餘花蕾消耗過多營養成分。一般在花芽和葉芽剛剛能夠區分開時就進行,把多餘的花蕾掰掉,每一小枝留1-2朵花便可。 對水準備收獲種子的盆花,成在其開放後及時除去殘花,以免其消耗營養: (7)抹頭:如橡皮樹、鵝掌柴、大王黛粉葉等大型花卉,植株過於高大,在室內栽培有困難,所以需要進行抹頭。
2. 觀賞花木的疏法修剪是怎樣做的
疏(又稱疏刪或疏剪):把一年生枝從基部剪除稱為疏通常用疏剪可以控制旺長或調節植株整體和局部的生長勢因為疏枝減少樹體總生長量,所以對植株整體的生長有削弱作用,對局部的刺激作用與枝條的著生位置有關,對同側的剪口以下的枝條有增強作用;對同側剪口以上的枝條有削弱作用疏枝愈多,傷口間越近,距傷口越近的枝條,這兩種作用越明顯雖然總體來說疏剪會造成枝條數量的減少,減弱了樹木的生長勢,但如果疏剪恰當,對改善樹木的通風透光有很大好處,能加強光合作用的效率,對樹木生長是有利的為了改善樹冠內的通風透光狀況,增強同化作用,促進花芽分化,同時增加樹木的觀賞效果無論何時,對花木修剪首先應進行常規修剪。常規修剪指的就是疏弱枝、病蟲枝、枯枝、交叉枝、過密枝、萌櫱枝、徒長枝及擾亂樹形的其他一切枝條觀賞花木的常規下分剪示意圖
①弱枝這種枝條合成的有機物不能自給自足,由於養分不足,多數不能形成花芽,枝條細弱短小②病蟲枝被病蟲為害生長不良的枝條剪除是為了防止病害和蟲害蔓延③枯枝因多種原因而致乾枯或死亡的枝條剪除是為了衛生和觀賞,使花木呈現出健康、整潔的外貌
④交叉枝兩個枝條相互交叉不但影響生長,同時使枝條紊亂,影響整個植株的美觀⑤過密枝由於芽的萌發力強,使樹冠內小枝生長過多,擁擠而雜亂;養分分散,枝條強弱不均,根據需要疏除弱枝。
⑥萌櫱枝從根或幹上由不定芽萌發抽生的枝條一般成叢生狀,數量較多,如果不用來更新復壯和填補株叢凸缺,一定要全部自基部疏除因為這種枝條生長勢強,不剪除,則會使植株抽梢短而少,嚴重影響生長
⑦徒長枝從植株基部或莖乾的某一部位,抽生的直立性枝條,生長特別旺盛,枝條粗大,節間長、芽小,含水分多,組織不充實如果有位置可以控制,可改造成枝組;如果對原有樹形起破壞作用,要及早疏除。生長季應用的抹芽、摘葉、去櫱、疏花、疏果等也屬於疏的范疇抹芽是把多餘的芽從基部抹除此措施可改善留存芽的養分供應狀況,增強其生長勢。如行道樹每年夏季對主幹上萌發的隱芽進行抹除,一方面為了使行道樹主幹通直,不發分枝,以免影響交通;另一方面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保證行道樹健康的成長有的為了抑制頂端過強的生長勢或為了延遲發芽期,將主芽抹除,而促使副芽或隱芽萌發摘葉是帶葉柄將葉片剪除。摘葉可改善樹冠內的通風透光條件,使觀果樹木的果實充分見光,著色好,增加果實的美觀程度,從而提高觀賞效果;對枝葉過密的樹冠進行摘葉有防止病蟲害發生的作用;通過摘葉還可以進行催花,如丁香、連翹、榆葉梅等春季開花的花木用摘葉法進行催花,在國慶節即可開花去櫱(又稱除萌)是指嫁接繁殖的花木或易生根櫱的花木,隨時都要除去萌櫱。桂花、榆葉梅和月季在栽培養護過程中經常要去萌,以免萌櫱條擾亂樹形,並防止養分無效的消耗疏花、疏果是指在生長期對過多的花果進行疏除的修剪措施疏花、疏果分別在開花期和幼果期進行,時間越早越好,疏除越早,節省養分越多,越有利於所留花果和枝梢的發育。
3. 先花後葉的花木應怎樣修剪
修剪要選擇適宜的時間,掌握正確的修剪方法,一般在休眠期和生長期都可以進行修剪,但在具體掌握時,應根據它們的習性,耐寒程度和修剪目的決定。一般是:早春先開花後長葉的花卉,如梅花,迎春等,花芽都生在二年生枝上,一定要在花後修剪,如果在早春發芽前修剪,就會把花枝剪去,造成無花現象。故修剪應在花後1-2星期內進行,但此時花木已開始生長,樹液流動比較旺盛,修剪量不宜過大。夏秋季開花的花木,如紫薇,月季,茉莉等,它們的花芽都生在當年生的枝條上,可在發芽前的休眠期進行修剪。觀葉的花卉也可以在休眠期。在進行休眠期修剪時,耐寒性強的可以晚秋和初冬進行,不宜過早修剪,以免誘發秋梢,不利於來年開花結果和禦寒防凍。怕憐的則應在早春樹液開始流動,但尚未萌芽前進行。另外,花木整形,據截粗枝或修剪的目的是為了更新,因而需要強行修剪時,均宜於休眠期進行。花卉生長期中的修剪,大都是為了通風透光,除去病蟲枝,徒長枝或為了調節營養,使花姿更加雅緻,茂密,健壯,修剪程度一般宜輕。還要注意剪口的芽要留外側的,使枝條向外伸展,而剪口成一斜面,留芽應在剪口的對方。剪口斜面頂部宜略高出留芽1-2毫米,不宜過高或過低。
1剪稍與摘心:剪梢與摘心是將正在生長的枝梢去掉頂部的工作。枝條已硬化需要用剪刀的稱剪稍,枝條柔嫩,用手指即可摘去嫩稍的為摘心。前梢與摘心的目的是為了抑制向高生和工,有利養分積累,使枝條組織充實,促使萌發側枝,增加開發枝數和朵數,或使植株矮化,株形圓滿,開花整齊等,如大立菊能在一株上開花3,000餘朵,就是反復摘心的結果,此外摘心也可抑制生長,延遲花期。
2抹芽:抹芽是將花卉的腋芽,嫩枝或花蕾抹去,目的是為了集中養分,促使主幹通直健壯,花朵大而艷麗,果實豐碩飽滿。
3疏枝:為了調整樹姿,利於通風透光,一般常將枯枝,病蟲枝,纖細枝,平行枝,徒長枝,密生枝,等剪除掉,疏枝時殘不能過長,也不能切入下一級枝幹,上切口在分枝點起,按45度斜角剪截,切口要平滑,萌芽力弱的花木,如廣玉蘭,白墳蘭等,疏枝量宜少。
4剪根:剪根工作多在移植,換盆(翻盆)時進行,例如,苗木移植時,剪短過長的主根,促使長出側根,花卉上盆或換盆時適度剪根,可抑制枝葉徒長,而促花蕾之形成。剪根一般在休眠期進行,但在植株過分徒長時,在生長期也可以行切根作業。
5立支架:俗稱「綁拍子」(支架俗稱「拍子」)栽培爬蔓的盆栽花卉如蔓生洋綉球,凌宵,紫藤等,應用細竹桿,蘆葦桿或粗鉛絲綁扎支架,用經綁縛枝蔓,使其攀緣生長,增加觀賞效果。
整形
整形的形式多種多樣,一般有單乾式(如獨本菊,單干大麗花等),多乾式(如海棠,石榴,花桃,花梅等),叢生式(如棕竹,南天竹,鳳尾竹等),垂枝式(如懸崖菊,長春藤等),總之,根據需要和愛好通過藝術加工處理,細心琢磨,精心養護,以達到預想的目的。
4. 家庭花卉的修剪的方法和技巧
網路知道【官方回收】該提問不適合精選。
主觀個性,回收。
修剪是養好花木的重要手段之一,所有花木如果任其自然生長都會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修剪不但可以創造良好的株形,還可以調節體內營養物質的合理分配和供應,防止枝葉徒長,有利於花芽分化和孕蕾;並能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5. 觀賞花木有哪幾種常用的整形方式
整形主要是為了保持整體樹勢的平衡和維持樹冠上各級枝條之間的從屬關系,使樹木形態是一個美觀的整體,達到觀花、觀葉、觀形、觀果等目的。
觀賞花木種類很多,其生長發育規律各有不同,加之在園林綠化中的作用多種多樣,所以其整形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1)自然式整形:各種樹木在自然狀態下有大致固定的樹形,稱自然樹形。
自然式整形即利用各種修剪技術,按照樹種本身的自然生長特性,對樹冠的形狀作輔助性的調整和促進,使之早日形成自然樹形。
本式整形對由於各種因子而產生的擾亂生長平衡、破壞樹形的徒長枝、冗枝、內膛枝、病蟲枝等,均應加以抑制或剪除,注意維護樹冠的勻稱完整。
自然式整形是在樹木本身特有的自然樹形基礎上,稍加人工調整和干預,符合樹種本身的生長發育習性,所以樹木生長良好,發育健壯,能充分發揮出該樹種的觀賞特性,提高了觀賞價值。
庭蔭樹、園景樹或有些行道樹多採用此種整形。
在園林綠地中,以本類整形形式最為普遍,施行起來亦最省工,而且最易獲得良好的觀賞效果。
(2)人工式整形:由於園林綠化的特殊要求,有時可人為地將樹木整剪成規則的幾何形體或非規則式的各種形體,這類整形方式的人工干預程度很強,基本上都是人工整形。
幾何形體式的整形是以幾何形體構成規律為依據進行的,如要把樹冠整剪成圓球形,就必須先定出半徑長度及圓心的位置才好動剪刀,如要剪成正方形樹冠應先確定每邊的長度。
非規則式的整形包括垣壁式和雕塑式兩類。
垣壁式整形首先要培養一個低矮的主幹,在其幹上左右兩側呈對稱或放射性配列主枝,並使枝頭保持在同一個平面上,在歐洲古典式庭院中經常可以見到此種整形方式,主要是為了垂直綠化牆面,常見的形式有U字形、叉形、肋骨形和扇形。
雕塑式整形要根據修剪者的意圖及其技術水平創造形體,常常藉助繩索鉛絲等物事先做成框架在其上縛扎整形,整形時應注意所作的形體要與周圍環境協調,線條不要過於繁瑣,以輪廓鮮明簡潔大方為佳。
人工式整形違背樹木生長發育的自然規律,抑制強度較大,不利於樹木的生長發育。
所採用的植物材料要求萌芽力和成枝力均強的種類,並且只要見有枯死的枝條要立即剪除,有死的植株還要馬上換掉,才能保持整齊一致。
一旦長期不剪,其形體效果就易破壞。
因此,往往為滿足特殊的觀賞要求才採用此種整形方式,在具體應用時應全面考慮。
6. 花卉的整形方式有哪些
花卉整形的形式多種多樣,一般有單乾式(如獨本菊、單干大麗花等),多乾式(如海棠、石榴、花桃、梅花等),叢生式(如棕竹、南天竹、鳳尾竹等),垂枝式(如懸崖菊、長春藤等),總之,根據需要和愛好通過藝術加工處理,細心琢磨,精心養護,以達到預想的目的。常見的整形方法有以下幾種:1.觀葉花卉T形修剪所謂T式株型,是木本觀葉花卉的標准株形,是指讓葉子只生長在主幹頂部,而主幹其他部位(頂部以下)不留樹葉,植株形成一種傘狀的生長勢,好似英文字母T的形狀。對於某些高大的木本類觀葉花卉,修剪成T式株形的裝飾效果極好,植株會顯得格外挺拔而瀟灑,比如巴西木。
為使植株的主幹筆直伸展,待植株長到合適的高度時,就要把主幹下部不必要的側枝和葉子剪去,留下頂部枝葉,然後把頂部生長過高、雜亂不齊的枝葉剪掉,最後根據確定下來的高度,邊生長邊修剪。這樣植株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以後,頂部的枝葉就會越來越繁茂,T式標准株形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2.鐵絲牽引整姿法對於帶匍匐蔓的花卉可用鐵絲或繩索等牽引,使之長成形如心形、圓形、角錐形、花籃形以及動物形。其中蔓莖粗細不同的花卉適於造型整姿的形狀不同,如比較粗壯的匍匐蔓可整形為塔形或角錐形較為適宜,這樣顯得壯觀;比較細密的則適於造型整姿為心形或花籃形。
3.編絞主幹整姿法這是一種發揮花卉莖干美的造型技巧,並綜合運用單干樹形整姿技巧,將主幹編絞成螺旋干狀造型,常用於垂榕、馬拉巴栗(發財樹)等花卉上,可使這些盆栽、高大花木增添新的情趣。
4.立支架俗稱「綁拍子」(支架俗稱「拍子」),栽培爬蔓的盆栽花卉如蔓生洋綉球、凌宵、紫藤等,應用細竹竿、蘆葦稈或粗鉛絲綁扎支架,用繩綁縛枝蔓,使其攀緣生長,增加觀賞效果。
7. 花卉修剪的方法有哪些
1.摘心是指將植株主枝和側枝上的頂芽摘除。摘心的目的是為了抑制主枝生長,促使多發側枝並使植株矮化、粗壯、株型豐滿,增加著花部位和數量。另外,摘心還能推遲花期,或促使其再次開花。
需要進行摘心的花卉有一串紅、百日草、翠菊、金魚草、矮牽牛、倒掛金鍾、天竺葵等;但是對於植株矮小,分枝又多的三色堇、雛菊、石竹等,以及主莖上著花多且花朵大的雞冠花、醉蝶花、鳳仙花、虞美人、水仙花等,還有要求盡早開花的花卉也要採取摘心的修剪方式。
2.抹芽是指剝去過多的腋芽或挖掉腳芽。抹芽可限制花卉枝數的增加或過多花朵的發生,使營養相對集中,花朵充實且豐滿,如菊花、牡丹等。
3.折枝捻梢是將新梢折曲,但不斷開。捻梢是指將梢捻轉。折枝和捻梢均可抑制新梢徒長,促進花芽分化,有時也可使樹形扭曲婉轉、富有美感。牽牛、蔦蘿、石榴等用此方法修剪。
4.曲枝為使枝條生長均衡,將生長勢過旺的枝條向側方壓曲,將長勢弱的枝條順直,這一過程叫做曲枝。曲枝可起到抑強扶弱的效果,使植株發展均衡、株型美觀。如大麗菊、一品紅等的修剪。
5.剝蕾剝蕾就是剝去花卉的側蕾和副蕾。剝蕾可使花卉的營養集中於主蕾開花,保證花朵品質。如芍葯、牡丹、菊花等。
6.摘葉是指在植株生長過程中,適當剪除部分葉片。摘葉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新陳代謝,促進新芽萌發,減少水分蒸騰,同時可保持植株整齊美觀。夏、秋之間,紅楓、雞爪槭、石榴等剪掉老葉,可促使新葉萌發,更加清新艷麗,但須在摘葉前施肥澆水。
7.剪除殘花對不需要結種子的樹木花卉,像杜鵑、月季、朱頂紅等,花開過後及時摘掉殘花,剪除花柄。剪除殘花可節省養分,促使花芽分化。
8.剪根就是露地落葉花木在移栽前,將花卉的損傷根、衰老根和死根等全部剪除的修剪方法。盆栽花卉換盆時,也應將多餘的和捲曲的根適當進行疏剪。剪根可促使樹體萌發更多的須根、消除根系分泌物及殘留物沉積造成的連作障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