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佩蘭的功效與作用
佩蘭的全草功效:利濕,健胃,清暑熱。
佩蘭的全草作用: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症,頭脹胸悶。
佩蘭的全草禁忌:陰虛、氣虛者忌服,胃氣虛者禁用。
佩蘭分布范圍:中國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及陝西。日本、朝鮮也有。野生罕見,栽培者多。野生者生路邊灌叢及山溝路旁。
(1)佩蘭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佩蘭生理特性
莖呈圓柱形,長30~2500px,直徑0.2~12.5px;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有的帶紫色,有明顯的節和縱棱線;質脆,斷面髓部白色或中空。
葉對生,有柄,葉片多皺縮、破碎,綠褐色;完整葉片3裂或不分裂,分裂者中間裂片較大,展平後呈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基部狹窄,邊緣有鋸齒。
不分裂者展平後呈卵圓形、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氣芳香,味微苦。
Ⅱ 佩蘭都有什麼作用
佩蘭主要作用是濕阻中焦證:治脾為濕困,脘腹痞滿,食少苔膩等,常與廣藿香相須為用。治脾經濕熱,口中甜膩、多涎口臭等脾痹證,單用煎服,或與黃芩、白芍、甘草等同用。
暑濕表證,濕溫初起:治暑濕表證,常配廣藿香、荷葉、青蒿等。治濕溫初起,常與藿香葉、薄荷葉、蘆根等同用。
Ⅲ 佩蘭的功效、作用及做法
佩蘭為菊科植物佩蘭(蘭草)的地上部分,又名:雞骨香、水香(《本經》)。以全草入葯。有解熱清暑、化濕健胃、止嘔的作用。分布於河北、山東、江蘇、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浙江、福建等省區。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佩蘭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佩蘭的功效和作用:
1、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症、頭脹胸悶。
2、佩蘭具有抗炎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還具有抗癌作用。
佩蘭的做法
1、治療濕溫病症要葯,常與藿香、黃芩、苡仁等葯配合應用。
2、用於內蘊、畏寒、發熱、頭脹、胸悶、胃獃等症,常配合藿香、厚朴、荷葉同用。
3、鮮品用於夏令作用尤佳。
4、佩蘭毒素可通過乳汁排泄,可能對會新生兒產生副作用。
佩蘭的傳統方劑
①驗方(《素問》):蘭草,治療脾癉口甘;
②芳香化濁法(《時病論》):佩蘭、藿香、陳皮、半夏、大腹皮、厚朴、鮮荷葉,治療五月霉濕,並治穢濁之氣;
③七葉蘆根湯(《增補評注溫病條辨》):佩蘭葉、藿香葉、薄荷葉、鮮竹葉、冬桑葉、大青葉、青箬葉、鮮蘆根,水煎服,治療秋後伏暑,感後復發。
佩蘭的附方
①治脾癉口甘:蘭草(煎湯服)。(《素問》)
②治五月霉濕,並治穢濁之氣:藿香葉一錢,佩蘭葉一錢,陳廣皮一錢五分,制半夏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酒洗),厚朴八分(薑汁炒),加鮮荷葉三錢為引。煎湯服。(《時病論》芳香化濁法)
③治秋後伏暑,因新症觸發:藿香葉一錢五分,佩蘭葉二錢,薄荷葉-錢,冬桑葉二錢,大青葉三錢,鮮竹葉三十片。先用青箬葉一兩,活水蘆筍二兩,煎湯代水。(《增補評注溫病條辨》七葉蘆根湯)
④治溫暑初起,身大熱,背微惡寒,繼則但熱無寒,口大渴,汗大出,面垢齒燥,心煩懊憹:藿香葉-錢,薄荷葉一錢,佩蘭葉一錢,荷葉一錢。先用枇杷葉一兩,水蘆根一兩,鮮冬瓜二兩,煎湯代水。(《重訂廣溫熱論》五葉蘆根湯)
Ⅳ 佩蘭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佩蘭的功效與作用:
性平,味辛,利濕,健胃,清暑熱。
感受暑濕;寒熱頭痛;濕潤內蘊;脘痞不飢;惡心嘔吐;口中甜膩;消洵。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症,頭脹胸悶。
用葯禁忌:
①陰虛、氣虛者忌服。
②《得配本草》:胃氣虛者禁用。
(4)佩蘭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佩蘭薄荷苦丁茶去口臭
佩蘭味辛性平,歸脾、胃、腎經,功效主要是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臨床可用於口中黏膩、口臭多痰、經常流口水等症狀,對口臭尤其有較好的療效。
薄荷味辛性涼,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解毒、清利咽喉的功效。其質地較輕、口感清涼,臨床上還利用其促消化之功,來幫助緩解消化不良引起的口臭。苦丁茶味苦甘,性寒,可以清熱、利咽,適合證屬濕熱且平時易睏倦、水腫的患者。
佩蘭醒脾化濕,薄荷、苦丁茶清熱解毒,三葯相伍,祛脾胃濕熱,助其恢復正常運化功能,進而減輕諸症。此方簡便易行,長期飲用效果佳。
Ⅳ 佩蘭的作用與功效
佩蘭有化濕解暑、用於濕阻中焦症。中葯佩蘭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佩蘭的地上部分。它的主產地一般在江蘇、河北、山東等地。夏秋二季分兩次采割,切段鮮用或晾乾曬用。它歸脾、胃、肺經。佩蘭的功效主要有化濕解暑的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用於濕阻中焦症。本品氣味芳香,其化濕和濕之功與藿香基本類似。治療濕阻中焦之證,一般和藿香相須為用,並且配合蒼術、厚朴等,可以增強芳香化濕的功效。以其能化濕,也能治脾經濕熱、口中甜膩、多涎、口臭等等可以配合薏仁效果比較明顯。
其次,佩蘭還可以用於治療外感暑濕或濕溫初起。本品既能化濕,又能解暑。治療暑濕證常與藿香、荷葉、青蒿等葯物相須為用,濕溫初起也可以與滑石、薏苡仁、藿香等葯物同用。
Ⅵ 佩蘭能泡茶喝嗎
可以。 功效
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症,頭脹胸悶。
禁忌
陰虛、氣虛者忌服。
佩蘭之名始於《本草再新》,《神農本草經》謂之蘭草,列為上品,葯用菊科植物蘭草的莖葉,為中醫臨床常用葯之一。在我國分布極廣,全國各地均產,多年生草本,多生長在池澤、溪澗水旁,夏、秋季採收,割取地上部分。
佩蘭有良好的化濕解暑之功效。佩蘭氣味芳香,性平味辛,歸脾胃經。辛能發散,香能去穢,故有化濕解暑的功效。《中葯志》:「發表祛濕,和中化濁,治傷寒頭痛;無汗發熱,胸悶腹滿,口中甜膩,口臭」。可治濕阻脾胃之證,每與藿香相須為用,並配伍蒼術、厚朴等。因其能化濕,且性平而不溫燥,脾經濕熱,口中甜膩、多涎、口氣腐臭者,也可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