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ug常用快捷鍵
內容如下:
一、「文件」菜單快捷鍵 :新建 , Ctrl+N ;打開 ,Ctrl+O ;保存,Ctrl+S ;另存為,Ctrl+shift+A ;繪圖,Ctrl+P ;執行→Grip,Ctrl+G ;執行→Grip調試,Ctrl+shift+G ;執行→NX,OpenCtrl+U 。
二、「編輯」菜單快捷鍵: 撤銷列表(取消當前操作), Ctrl+Z;剪切,Ctrl+X ;復制,Ctrl+C ;粘貼,Ctrl+V ;刪除,Ctrl+D ;變換,Ctrl+T ;對象顯示,Ctrl+J ;移動對象,Ctrl+Shift+M ;顯示和隱藏→顯示和隱藏,Ctrl+W ;顯示和隱藏→隱藏,Ctrl+B;顯示和隱藏→顛倒顯示和隱藏,Ctrl+shift+B ;顯示和隱藏→立即隱藏,Ctrl+shift+I 。
三、「視圖」菜單快捷鍵:刷新,F5 ;操作→適合窗口,Ctrl+F ;操作→縮放,Ctrl+Shift+Z或F6;操作→旋轉,Ctrl+R或F7 ;操作→編輯工作截面,Ctrl+H ;可視化→高質量圖像,Ctrl+Shift+H;信息窗口,F4;當前對話框,F3 ;布局→新建,Ctrl+Shift+N;布局→打開,Ctrl+Shift+O;布局→適合所有試圖,Ctrl+Shift+F;全屏 Alt+Enter。
四、「格式」菜單快捷鍵:圖層,Ctrl+L ;在視圖中可見,Ctrl+Shift+V。
五、「工具」菜單快捷鍵:表達式,Ctrl+Shift+E ;宏→開始錄制,Ctrl+Shift+R;宏→回放,Ctrl+Shift+P;宏→步進,Ctrl+Shift+S。
六、「開始」菜單快捷鍵:建模,Ctrl+M或M;NX鈑金,Ctrl+Alt+N;外觀造型設計,Ctrl+Alt+S;制圖,Ctrl+Alt+D 。
七、「首選項」菜單快捷鍵:對象,Ctrl+Shift+J ;選擇,Ctrl+Shift+T。
相關內容解釋
UG是基於C語言開發實現的。UG NX是一個在二維和三維空間無結構網格上使用自適應多重網格方法開發的一個靈活的數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軟體工具。一個給定過程的有效模擬需要來自於應用領域(自然科學或工程)、數學(分析和數值數學)及計算機科學的知識。
首先,當然得先入門UG,軟體會應用了,再去學別的模塊就容易得多了。模具設計的流程很多,其中分模就是其中關建的一步。分模有兩種:一種是自動的,另一種是手動的,當然也不是純粹的手動,也要用到自動分模工具條的命令,即模具導向。
㈡ UG的使用
UG主要適合於大型的汽車、飛機廠建立復雜的數模,而PRO/E主要適合於中小企業快速建立較為簡單的數模。在建模較為復雜的時候,往往是任何參數都是沒有用處的,我一般用PRO/E建立開始較為簡單的線框、曲面,然後轉到ug裡面進行高級曲面的建立、倒角。由於產品反復更改,參數大多數都被刪掉了。兩種軟體各有優點,應該混合建模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零件較大、較復雜的時候,加工一般用ug做好數模,cimatron做粗加工,ug精加工。
比較之二
一個使用者的想法:
本人使用Pro/E已經有幾年的時間,最近在學習UG。我一直覺得這兩種軟體在建模思路上非常接近(事實上總體的確是這樣),但可能是UG尚未到家的緣故,總感覺很多地方非常不適應。以下列出幾個問題,請高手指點:
1. 關於混合建模。UG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混合建模,我理解就是在一個模型中允許存在無相關性的特徵。如在建模過程中,可以通過移動、旋轉坐標系創建特徵構造的基點。這些特徵似乎和先前創建的特徵沒有位置的相關性。因為NAVIGATOR TREE中(類似Pro/E中的模型樹)沒有坐標系變換的記錄。又如創建BASIC CURVE,在NAVIGATOR TREE中也沒有作為一個參數化特徵的記錄,比如我如果想把一條圓弧曲線改成樣條曲線就非常困難,而且有時改變並不影響子特徵的變化。而在Pro/E中極為強調特徵的全相關性,所有特徵按照創建的先後順序及參考有著嚴格的父子關系。對父特徵的修改一定會反映到子特徵上。我曾就這個問題在上海問過EDS的UG技術工程師,他們說全相關性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對於經驗豐富的設計師,設計修改會非常方便,而對於經驗不多的設計者,則非常容易出現修改後無法生成的錯誤,此時混合建模就比較適用。
2. 關於Datum point,Pro/E中的Datum point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功能,而且所有的參考點是全相關的,它會隨著父特徵的變化而變化。而在UG中很多情況下,點是不相關的。比如選取一個長方體的某一條邊的中點做參考作另一個特徵。當把長方體的邊長加大,此時中點的位置並不隨著邊長的變化而變化,後面所做的特徵位置也不會改變,因此無法真實反映設計意圖。(也可能是我UG道行太淺,沒掌握)
3. 關於curve和Sketch,在Pro/e中所有草繪的截面都是參數化尺寸驅動的,而在UG中只有Sketch草繪的截面才是參數化的,而curve則是非參數化特徵。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我曾經看一本UG的書(誇克的),上面的曲面造型示例中曲線都是用curve構造,象樣條曲線都是通過輸入中間控制點來構造,我想通過修改curve來修改模型可能非常困難吧。另外在UG中,允許Sketch中存在欠約束的情況,而在Pro/e中是完全不可以的。
4. 曲面造型方面,很多人說UG的曲面功能非常強大,同Pro/e(2000版)比較後,我覺得的確如此。UG不僅提供的更為豐富的曲面構造工具,而且可以通過一些另外的參數(在Pro/e中相對少一些)來控制曲面的精度、形狀。另外,UG的曲面分析工具也極其豐富。
5. 關於界面,Pro/e雖然有一張Windows的「臉面」,但它實際上是從UNIX操作系統移植過來的一個Dos程序,對Windows的文件類型鏈接不支持,啟動Pro/e實際是在執行一個proe2000.bat的批處理文件。而且基於UNIX的安全性,對一個文件的多次存檔會產生同一個文件的多個版本,這是同UG非常大的區別。在Pro/e中,工作路徑對於一個裝配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不在config.pro中作search path的設置,當裝配中的零件不在工作路徑下就會出錯,因為打開裝配意味著將裝配中所有的子裝配及零件調入內存,沒有search path的設置則使程序無法找到零件。在UG中似乎不太相同,打開一個裝配有時可以採用partially load的方法,這樣系統資源會佔用的較少。
6. 關於操作,UG中將很多規格化的特徵(類似Pro/e中的點放特徵)劃分的非常細致,如Pocket、Slot等,這相當於將幾個Pro/e的特徵合並成為一個。而在Pro/e中更多的是草繪特徵,或許沒有UG建模效率高,但卻有更大的柔性。比如,在UG中如果想將一個圓孔改為方孔可能非常困難,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特徵,而在Pro/e中,卻是非常輕而易舉的事情。
以上是我對這兩個軟體的一些比較,可能是因為我對Pro/e更為熟悉的緣故,我個人認為如果所從事的設計沒有太多的曲面造型,使用Pro/e會比較有靈活性。當然,如果要作曲面,UG可能會更好一些。
需要說明的是,我對UG的了解實在是不深,上面的一些看法不正確的地方,我也希望和大家交流,謝謝!
比較之三:
1、UG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混合建模
2、可以用約束的方式控制相關。 UG18 SKETCH 中有相關的點,是參數化的,點也可以標注尺寸!
3、台灣版書有誤人子弟之嫌,但也說明了建模的另外一種方法。
有一點要清楚,對於CURVE構造的面及實體,修改CURVE一樣是可以使實體或面變更的!
4、曲面就不用說了!
5、UG也是工作站移植過來的。 界面算是比較友好。
UG的文件格式只有PRT,可以包含工程圖和加工。。。等所有信息!
6、UG中圓孔改成方孔(其他也一樣)是很簡單的事情,重新定義特徵使用的線就可以了!
比較之四:
我本來要說說UG和PRO/E的,但想來想去,論大家在實際中的使用,總的來說是差不多的,只是各有各的使用習慣。本人從九六年就開始接觸和使用UG,九八年開始用PRO/E,現在UG和PRO/E在我的工作中占相同的地位,最好兩個軟體能取長補短。我個人來說,PRO/E偏向於設計,UG能力更強一點,在各個方面都能做到得心應手,對於一些亂糟糟的面啊、線啊,改模啊、改設計啊、UG用起來還是更順利些,至少可以隨時把參數去掉,減少特徵樹。PRO/E在裝配設計方面也有長處,草圖功能非UG所能比,所以。。。。看個人習慣吧。
比較之五:
既然大家都說了這么多,那我也來說兩句:
1。應該說UG的綜合能力是很強大的:從產品設計到模具設計到加工到分析到渲染幾乎無所不包;
2。pro強調的是單純的全相關產品設計,顯得有點力單勢薄;
3。至於哪個更好,其實要看我們能用到什麼程度,對於大部分用戶我相信兩個軟體都能完成我們所要求的功能;
4。如果要求多面手,那當然首選UG,如果單做產品設計都可以不過一定要學精不要單純的講哪個軟體好關鍵是你能用它做到多少東西!
5。從初學的角度出發,我個人意見是UG入門及自學能更快上手!
6。GUI的界面,功能可以記圖標,一目瞭然,再加上現在UG的資料也多了!
如有得罪,請賜教!
比較之六:
學模具設計,UG是第一選擇,模具標准件都有,一套簡單的模具,5分鍾模,5分鍾裝模胚,再裝頂針及其它標准件,布水路,30分鍾搞定,不過你要有模具設計實際經驗才好.
比較之七:
支持用UG,因為PROE的分模確實比不上UG。小弟我用PROE分模兩年啦,用UG一年,請多指教。
比較之八:
UG為混合建模,可以局部參數化(當然完全參數化更沒問題),對於模型更新有利。
PTC為完全參數化,編輯更新小的設計(家電)可以,大的(飛機,汽車),一更新不死機,其刷新時間會影響到設計師的思路。
比較之九:
Pro/E 很具有市場意識,想當年AutoCAD佔領中國CAD市場,在國外還有一個軟體IntelliCAD,該軟體並不比AutoCAD差,聽說很多功能比AutoCAD還強,但因為國內盜版事業的發達,以及AutoDesk公司的先進頭腦,從而AutoCAD迅速佔領國內市場,這在其他國家是很少看到的,Pro/E也學習了AutoCAD的做法,讓盜版佔領中國市場,會的人多了,企業也認了,所以逐漸會形成規模效應。
市場上有一條規律最好的不一定是用的最多的,Windows操作系統可不是最好的,但可是最多的,特別是那個破98。為了幫助UG公司能更好的對抗PTC,是不是建議多盜版一些UG?
還與UG公司也老笨,為什麼不編寫中文的CAST跟Document呢,這樣的話對UG市場的擴展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比較之十:
說說格式的轉換!UG的核心PARASOLID是一般以上的三維軟體都支持的只有PROE堅持最簡單的!加工軟體用的最多的是MASTERCAM,PROE只能通過原始的IGES或者STEP轉吖
比較之十一:
這是ug的曲面與渲染,可以說是很完美!
proe搞這種東西好像,大家說是不是有點腰軟!
我還沒看到proe出這種渲染質量的圖片
㈢ ug加工中使用方法是什麼意思
UG進入加工模式之前你必須選擇一種模式(使用方法)進入加工環境,分別有以下幾種:
1.
MILL_ROUGH 粗銑,
2.
MILL_SEMI_FINISH 半精銑、
3.
MILL_FINISH 精銑、
4.
DRILL_METHOD鑽削,
5.
用上面這些「方法」進入加工環境,進入加工模式時你要選擇的使用方法,是這個組你要用那個方法來加工零件的意思.
6.
其實:除了鑽孔要用DRILL_METHOD,其餘銑削可以用同一種「方法」進入加工模式,進入加工模式後按材料和機床特性要求設置相關參數即可
㈣ UG的操作技巧有哪些
1、UG工具欄備份恢復法
在布局好自己的工具欄之後退出UG,然後打開"C:\Documents andSettings\username(個人帳戶)\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UnigraphicsSolutions\NX",把user.mtx給備份一下即可,下一次想用的時候直接覆蓋現有文件即可,此法對UGNX3有用。
2、將UG-Drafting無縫轉換成DXF文件的具體步驟
(1) 在UG中,打開要轉換的零部件,進入Drafting,選擇要轉換的圖 紙名稱。
(2) 選擇File-Export-CGM,這時出現輸入CGM文件名稱的對話框, 要求用戶指定一個文件名稱 ,輸入文件名filename(擴展名可以 不輸入,系統會自動加上)後,再OK。
(3) 這時出現轉換設置對話框,先在圖形窗口中使用Fit,確信 要轉換的內容全部出現在圖 形窗口中;再按下面設置對話框中 各選項:
source: display
CGM size: scale factor 1
pen selection: width
text selection: polyline(必須設置,否則不能顯示中文)
VCD coordinates: real
fonts: 4 cals
然後OK,這樣就生成了CGM文件。
(4) 選擇File-New新建一個文件Newname。
(5) 在新文件中選擇File-Import-CGM�
(6) 這時出現選擇CGM文件對話框。選擇先前所建立的CGM文件,並OK,這時先前生成的 CGM文件被引入到當前的文件中。
(7) 選擇File-Export-DXF/DWG,出現轉換設置的對話框。按下面設置對話框中 各選項:
source specification method: select from displayed part
按class select按紐,選擇圖形窗口中的所有內容;
specify output file: 選DWG
按specify DWG file按紐,指定DWG文件名稱,預設為新建文件的名 稱,其擴展名為DWG。
如要轉換到R14版(默認為2000版)可按modify settings按紐,然後按advanced settings按紐,選擇R14版即可,選擇OK,OK,這樣就生成了DWG文件。�
(8) 將生成的DWG文件拷貝到安裝有AUTOCAD或其它二維CAD軟體的計算機上,再運行 AUTOCAD,你可以看到打開的圖形和UG-Drafting中的 圖形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圖信息丟失。
3、關於設置的應用
新建部件默認單位公制在 ug_english.def中設:
UG_initialUnits: English改為Metricr/>
中英文轉換:在我的電腦左鍵\屬性\高級\環境變數中設:
UGII_LANG simpl_Chinese(中文)english(英文)
裝配關聯:在 ug_english.def 和 ug_metric.def 兩文件中設
Assemblies_AllowPromotions: no改為yes
工程圖表面粗糙度符號設置:
在UGII目錄打開名為ugii_env.dat里查找UGII_SURFACE_FINISH=OFF 改為ON
圖框位置:
UG NX2.0\Program Files\EDS\Unigraphics NX 2.0\UGII\html_files
資源條中載入步驟:預設置-調色板-打開調色板文件-瀏覽-選擇metric_model_templates (english_model_templates模型模板) (visualization_templates可視化模板)文件-確定.
亦可以自定義位置和收改圖框,方法是把metric_model_templates
文件和A4-A0圖框復制到電腦的任何位置.(不能是中文路徑)
可視化模板和模型模板亦一樣做.
版面圖片位置:
UG NX2.0\Program Files\EDS\Unigraphics NX 2.0\UGTIPS
幫助文件位置:
Unigraphics NX 2.0\UGDOC\html_files
分模圖框、表格(公制)位置:
EDS\Unigraphics NX 2.0\moldwizard\drafting\assembly_drawing
資源條中載入步驟:預設置-調色板-打開調色板文件-瀏覽-選擇palette_drafting文件-確定.
制圖表格位置:
\Unigraphics NX 2.0\UGII\table_files
資源條中載入步驟:預設置-調色板-打開調色板文件-瀏覽-選擇tables (tables_tceng模板表格)文件-確定. 亦可以自定義位置和收改
在PNT資源條中插入多個電子表格:在電腦環境變數設置
UGII_UPDATE_ALL_ID_SYMBOLS_WITH_PLIST=0
背景圖片、材料理紋位置:
Unigraphics NX 2.0\UGPHOTO......
材料貼圖圖片位置:
Unigraphics NX 2.0\UGSTUDIO
分模設置----------------符合目前書籍教程:
載入產品單位默認設置:
MW_ProjectInitialUnit: 1 (默認公制)
2 (默認英制)
3 (默認原部件單位)
分模菜單中文包位置Unigraphics NX 2.0\moldwizard\localization(moldwizard_simpl_chinese)
分模中文設置:
MW_Language:moldwizard_simpl_chinese.lng (前面!號不要)
分型線顏色更改:
MW_PartingLinesColor: green(綠色)改為red(紅色)
電極標准設置:
MW_ElectrodeMethod: 3 (唯一標准方法)改為1 (標准方法)
冷卻設置:
MW_CoolUserInterface: 1(標准方法)改為 2(選擇或標准)
Sub-insert functions
MW_InsertMethod: 3改為1
4、應用中的小技巧
1.使用不同顏色來區分零件,在顏色不夠使用時可使用命名方法來區分。在選擇的時候會方便許多。
2.選擇時按左鍵可選擇下一個物體,按中鍵相當於按OK。按著SHIFT時按左鍵可取消已被選擇的物體。
3.在輸入參數時按TAB可輸入下一項,SHIFT+TAB可返回上一項。
4.錯誤操作後盡量不使用UNDO(CTRL+Z),在可能的情況下應使用刪除的方法。因為UNDO時將重新刷新圖象,速度較慢。
5.將兩個SHEET 縫合就可以象實體一樣倒角,而不必使用FACE BLEND
6.當你的圖形太大時,顯示會不完全,本來的實體看起來象片體,還會有部分沒了不被顯示的
解決:預設置-可視化-透視,修改加大兩個距離項-OK
7.當你的文件較大時,在旋轉或縮放的時候你的圖形將會顯示成一個大的塊
解決:預設置-可視化性能-大模型-選影藏對象箱-OK
8.要重復同一命令,右鍵-----APPLY
5、UG的規律曲線畫法
繪制Y=X^2曲線
第一步 選擇Tool -> Expression,
輸入t=1 變數t是內部系統變數(t = 0 ~1)
xt=t 建立變數X的表達式,定義了曲線繪制范圍. (xt=2*t, xt=t/2, etc).
yt=xt^2 建立變數Y的表達式,定義了曲線變化規律.
第二步 選擇 Insert -> Curve -> Law Curve
選擇By Equation 用公式定義X規律
OK 確認 t t為定義X的參數表達式
OK 確認 xt 函數表達式(function expression) 為xt
選擇By Equation 用公式定義Y規律
OK確認yt 函數表達式(function expression) 為yt
選擇 constant (常數) 定義z規律為常數
在function value對話框中鍵入0, 定義曲線繪制在XY平面(Z=0).
OK確認,曲線從x=0開始繪制,至x=1終止.
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在坐標軸中畫出,x=1, y=x^2, z=y^3的三維曲線
6、ug保存個性設置
1、nx1,nx2:將注冊表中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Unigraphics Solutions項導出,在新機子上導入即可。當然,這里只是用戶界面,不包括預設置值,改動這些值,必須修改文件;
2、nx3:將以下目錄中文件: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Data\UnigraphicsSolutions\NX備份出來,(其中"a"為windows當前用戶名!)復制到新機子相應目錄(注意當前用戶名)即可。這里包括所有個性設置!
7、UG NX粗糙度的標注
UGNX1.0默認無粗糙度選項,須用記事本打開ugii_env.dat文件(在UGII文件夾內),找到UGII_SURFACE_FINISH=OFF,將OFF改成ON存檔,打開UG,在制圖模式下,insert下最後一項就出現surface finish symbol項,如圖:
修改文件ugii_env.dat可設置預設值。
如將文件中UGII_DEFAULTS_FILE=${UGII_BASE_DIR}\ugii\ug_english.def一句的ug_english.def改為ug_metric.def則默認值就成了毫米。
8、3D數據轉換的技巧
在結構設計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要把PROE和UG的3D數據進行轉換,但如果我們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則會出現很多的破面,給我們分模和加工帶來很多的不便。值得一提的是,我很討厭去修補破面,最多讓PROE系統自動修補一下。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種基本不需要修補破面的方法。值得申明的是,這里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首先,大家要明白3D數據轉換過程中出現破面的原因主要是軟體之間的演算法和精度不同所導致的。
(1) UG轉PROE
一般情況下我們把UG檔轉到PROE中時採用的格式是STP或CATIA,最好不要採用IGS,因為前面兩種格式是針對實體,而IGS則是針對曲面。在轉換過程中,我們首先要知道模型的尺寸大小,如果模型很小,而且又有很多小圓角、倒角特徵則我們最好做個操作:把模型放大數倍,放大後的模型中就沒有小特徵了。之後我們在UG中以STP的格式將模型導出。在PROE中導入STP格式時,我們首先新建一個空的零件文檔,再插入要導入的文件就OK了,一般系統已經直接生成了實體,如果還有破面可以再把精度調到系統的最大值0.01(這一點有時特別重要),再有破面的話就讓系統自動修補一下。當然
如果UG中的模型本來就很大,那就沒有必要將模型放大了,但是當我們導入PROE中發現有破面時你不妨試試放大模型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如果STP格式還有破面的話,可以試試CATIA格式!
(2) PROE轉UG
PROE轉到UG中就簡單多了,我們可以用TRANSMAGIC這個軟體先把PROE檔打開,然後另存為UG格式,再在UG中導入時選擇parasolid 格式即可。一般得到的就是實體了。
(3) IGS轉PROE或UG
首先我們要知道手頭的IGS格式文檔是PROE還是UG中轉來的,如果是PROE中轉來的我們就用PROE將其導入,如果是UG中轉來的當然要選擇在UG中導入,因為軟體接收自己導出的文件格式肯定錯誤是最小的。當然,用PROE導入時如果有破面別忘了更改精度,用UG導入時,如果縫合生成不了實體別忘了改大縫合的公差。如果在PROE或UG中得到實體後需要相互轉換,可以參照上面所講到的(1)和(2)。
還有若在PROE和UG中都不能直接將IGS轉為實體,我建議用TRANSMAGIC將其數據修補一下(都是軟體自動修補,不需要我們辛勞)再另存為UG檔,再在UG縫合(不能生成實體時可以考慮改大縫合公差)。
9、Gn連續的定義
1、 Gn表示兩個幾何對象間的實際連續程度。
G0兩個對象相連或兩個對象的位置是連續的。G0連續(也稱為點連續)在每個表面上產生一次反射,這種連續僅僅保證曲面間沒有縫隙而是完全接觸。 UG網,首選ugproe.com
G1兩個對象光順連續,一階微分連續,或者是相切連續的。G1連續(也稱為切線連續)將產生一次完整的表面反射,反射線連續但是扭曲狀,這種連續僅是方向的連續而沒有半徑連續。我們通常的倒圓角就是這種情況。
G2兩個對象光順連續,二階微分連續,或者兩個對象的曲率是連續的。G2連續(也稱為曲率連續)將產生橫過所以邊界的完整的和光滑的反射紋。曲率連續意味著在任何曲面上的任一"點"中沿著邊界有相同的曲率半徑。外觀質量要求高的產品需要曲率做到G2連續,其實曲面做到這一點難度是很大發。在我們一般的產品設計中G1連續就能滿足大部分產品開發需要。
G3兩的對象光順連續,三階微分連續等。
Gn的連續性是獨立於表示(參數化)的。
2、 G1意味著切向矢量的方向相同,但模量不同。
G2意味著曲率相同,但二階導數不同。
如何分析出一個曲面是G1還是G2?
用高斯曲率分析:兩個面之間公共線左右如果顏色有分界線就是G1; 如果沒有分界線就是G2
用加亮曲線分析:如果加亮曲線條紋在公共線左右斷開就是G1;如果沒有分界線就是G2。
G0-位置連續,G1-切線連續,G2-曲率連續,G3-曲率變化率連續,G4-曲率變化率的變化率連續
3、 這些術語用來描述曲面的連續性。曲面連續性可以理解為相互連接的曲面之間過渡的光滑程度。提高連續性級別可以使表面看起來更加光滑、流暢
G3-曲率變化率連續
這種連續級別不僅具有上述連續級別的特徵之外,在接點處曲率的變化率也是連續的,這使得曲率的變化更加平滑。曲率的變化率可以用一個一次方程表示為一條直線。
這種連續級別的表面有比G2更流暢的視覺效果。但是由於需要用到高階曲線或需要更多的曲線片斷所以通常只用於汽車設計。
G4-曲率變化率的變化率連續
"變化率的變化率"似乎聽起來比較深奧,實際上可以這樣理解,它使曲率的變化率開始緩慢,然後加快,然後再慢慢的結束。這使得G4連續級別能夠提供更加平滑的連續效果。
但是這種連續級別將比G3計算起來更復雜,所以幾乎不會在小家電一類的產品設計中出現。實際上,就算出現了,我們也未必看得出來。
總結一下這幾種連續級別:
G0由於使模型產生了銳利的邊緣,所以平時都極力避免,甚至想盡辦法擺脫這種效果。不常用
G1由於製作簡單,成功率高,而且在某些地方及其實用,比如手機的兩個面的相交處就用這種連續級別。比較常用
G2由於視覺效果非常好,是大家追求的目標,但是這種連續級別的表面並不容易製作(一些高手們出的題目基本上就是和這種連續級別表面的製作方法拚命的),這也是Nurbs建模中的一個難點。這種連續性的表面主要用於製作模型的主面和主要的過渡面。 Proe網 ugproe.com
G3,G4這兩種連續級別通常不使用,因為他們的視覺效果和G2幾乎相差無幾,而且消耗更多的計算資源。這兩種連續級別的優點只有在製作像汽車車體這種大面積、為了得到完美的反光效果而要求表面曲率變化非常平滑的時候才會體現出來。
10、如何調整標注尺寸與尺寸線之間的間隙
修改ugii_env.dat, 查找"DRAFT_DIM_TO_DIM_LINE_SPACING", 將這個變數前的"#"號去掉,將值改為"0.1"(或比原值"1.0"小的數)
11、如何調整名義尺寸與公差值之間的間隙
修改ugii_env.dat, 查找"DRAFT_DIM_TOL_SPACING", 將這個變數前的"#"號去掉,將值改為"0.1"(或比原值"1.0"小的數)
12、UG死機或跳出後的自動存檔
重新啟動UG,找到UG LOG FILE的位置{C:\Documents and Settings\(電腦用戶名)\Local Settings\Temp}及名稱及最近的*.syslog文件。
在UG里TOOL欄MACRO的目錄下PLAYBACK MACRO(回放)對話框中,打開相應的*.syslog文件及可恢復相應的操作。
13、如何不打開UG的part文件,就知道part所包含的信息?
UG的用戶經常會有如下需求: 不打開UG part文件,就可以知道UG part 文件的一些信息:多少實體?多少片體?多少點?多少B-曲線?…
只需照如下步驟:
Startà Programsà Unigraphics V16.0à Unigraphics Toolsà UG Command Prompt, 出現Dos 窗口,敲入命令如下:
C:\> cd part文件所在路徑
C:\ part文件所在路徑> ug_inspect ***.prt
即可看到該 part 的所有有關信息
14、怎麼改UG3的默認的背景顏色啊?
我已在用戶默認裡面設置好了背影顏色,新建一文件,畫好產品圖,存檔,進入注塑模向導,裝載產品,這之後UG自動建立的那些文件又全部都變成了他原來的默認背景了
哪裡有得調啊?有誰知道嗎?
想永遠默認的話, 在UG的安裝目錄中搜索 UG_METRIC.DEF 文件, 用計事本打開, 再找到 UG_systemColor: 為設定系統顏色 , 顏色從0-255, 隨你自己設置.
我說的只是在那個位置, 當然漸變的顏色是由很多種顏色組成, 接著我說的位置下面幾個都是的, 所以你要設置9個
15、圖框的製作和保存問題
把圖框文件都放到UGii目錄下面
用UG日誌文件重現你的操作過程
1.什麽是日誌文件?
每當你開始一個新的UG進程時,系統便為該進程建立一個日誌文件。該 日誌將記錄你對UG進行每一個操作及系統運行結果。
通常情況下該文件被存放在C:\temp目錄下。文件名為: 模具網 ugproe.com
"你的用戶名 + 一個隨機字串.syslog"
2.如果你找不到你的日誌文件
你需要對UG進行設定以保存你的日誌文件,方法如下:
編輯UGS150\ugii\ugii_env.dat
查找並修改實現以下設定
UGII_KEEP_SYSTEM_LOG=yes
1.如何用日誌文件重現你的操作過程?
在C:\temp\目錄下找到相應的日誌文件(可以按你的用戶名和修改時 間進行查找)
啟動一個新的UG進程
Macro -> Playback -> 選定你的日誌文件 -> OK
16、如何編寫後綴為pax的模版文件
在資源條里用MB3 復制(Copy), 到wordpad里paste就可以了,裡面是XML的語句,看看就會了
17、創建沿任意曲線纏繞的彈簧
1. 啟動UG,選擇Application---modeling:
2. 選擇Tools---Expression,加入如下表達式:
r=10 //螺旋線半徑
wire_dia=5 //彈簧直徑
n=25 //彈簧圈數
a=0 //角度方法掃掠起始角
b=n*360 //角度方法掃掠終止角
㈤ 誰有UG命令大全及快捷鍵和用法用處說明
UG6快捷鍵大全
1、【文件】菜單快捷鍵
1)【文件】——新建 Ctrl+N
2) 【文件】——打開 Ctrl+O
3)【文件】——保存 Ctrl+S
4)【文件】——另存為 Ctrl+shift+A
5)【文件】——繪圖 Ctrl+P
6)【文件】——執行——Grip Ctrl+G
7)【文件】——執行——Grip調試 Ctrl+ shift+G
8) 【文件】——執行——NX Open Ctrl+U
6、【信息】菜單快捷鍵
【信息】——對象 Ctrl+ I
7、【首選項】菜單快捷鍵
1)【首選項】——對象 Ctrl+ shift+J
2)【首選項】——選擇 Ctrl+ shift+T
8、【開始】菜單快捷鍵
1)【開始】——建模 Ctrl+ M或M
2)【開始】——NX鈑金 Ctrl+ Alt+N
3)【開始】——外觀造型設計 Ctrl+ Alt+S
4)【開始】——制圖 Ctrl+ Alt+D
5)【開始】——加工 Ctrl+ Alt+M
9、【定向視圖】快捷 Home
2)【正等測視圖】 End
3)【俯視圖】 Ctrl+ Alt+ T
4)【前視圖】 Ctrl+ Alt+F
5)【右視圖】 Ctrl+ Alt+R
6【)左視圖】 Ctrl+ Alt+L
7【)補捉基本視圖】 F8
㈥ UG的坐標系怎麼用
UG的坐標系的使用方法
1、打開ug,界面上沒有工作坐標,說明工作坐標此時是屬於隱藏的狀態。
絕對坐標系:位置與方向始終不變,可以讓其顯示,也可以讓其關閉,但無論其是否顯示還是關閉,它的作用一直在起作用,其最大的作用在於決定XYZ軸的絕對方向和絕對零點,從而判斷俯視圖,仰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前視圖,後視圖提供依據。
工作坐標系:又稱相對坐標系,它的位置和方向可以隨意更改,它的作用在於所構建的二維曲線圖是建立在哪個三維空間面上,UG默認的二維曲線是構建在所屬工作坐標系XY平面上的。
加工坐標系:進入加工模塊後用來編刀路算程序的一種坐標系,它的作用是編刀路算程序的零點,程序中所算出來的XYZ等坐標值都是以它為零點的。
總結:在同一個UG圖形文件中,以上三個坐標系可以各在不同的點位上,方向也可以不一樣,但讓三個坐標重合是最好的,這樣人為的看錯數據出錯的幾率會大大降低,尤其是用UG編刀路算程序更應該如此。
㈦ UG2000銑削控制命令怎麼用
使用方法:
UG NX中有一個平面文本銑削功能,該功能主要是對於注釋文字的直接選取加工,不需要另外生成拉伸實體特徵,直接可以通過曲線文字來指定深度范圍。
1、建立一個正方體模型,進入加工模塊。創建工件坐標系,創建幾何部件和毛坯體。
2、創建一個直徑1.5的銑刀,點擊插入/注釋,輸入文字,在注釋界面選擇下面的文字樣式,指定字體和文字大小,選擇文字放置面,
3、選擇平面文本加工方式,選取需要加工的文本,指定底面,設置加工深度和每刀下刀深度,生成刀路。
㈧ ug有沒有使用技巧
1、UG工具欄備份恢復法
在布局好自己的工具欄之後退出UG,然後打開"C:\Documents andSettings\username(個人帳戶)\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 Data\UnigraphicsSolutions\NX",把user.mtx給備份一下即可,下一次想用的時候直接覆蓋現有文件即可,此法對UGNX3有用。
2、將UG-Drafting無縫轉換成DXF文件的具體步驟
(1) 在UG中,打開要轉換的零部件,進入Drafting,選擇要轉換的圖 紙名稱。
(2) 選擇File-Export-CGM,這時出現輸入CGM文件名稱的對話框, 要求用戶指定一個文件名稱 ,輸入文件名filename(擴展名可以 不輸入,系統會自動加上)後,再OK。
(3) 這時出現轉換設置對話框,先在圖形窗口中使用Fit,確信 要轉換的內容全部出現在圖 形窗口中;再按下面設置對話框中 各選項:
source: display
CGM size: scale factor 1
pen selection: width
text selection: polyline(必須設置,否則不能顯示中文)
VCD coordinates: real
fonts: 4 cals
然後OK,這樣就生成了CGM文件。
(4) 選擇File-New新建一個文件Newname。
(5) 在新文件中選擇File-Import-CGM?
(6) 這時出現選擇CGM文件對話框。選擇先前所建立的CGM文件,並OK,這時先前生成的 CGM文件被引入到當前的文件中。
(7) 選擇File-Export-DXF/DWG,出現轉換設置的對話框。按下面設置對話框中 各選項:
source specification method: select from displayed part
按class select按紐,選擇圖形窗口中的所有內容;
specify output file: 選DWG
按specify DWG file按紐,指定DWG文件名稱,預設為新建文件的名 稱,其擴展名為DWG。
如要轉換到R14版(默認為2000版)可按modify settings按紐,然後按advanced settings按紐,選擇R14版即可,選擇OK,OK,這樣就生成了DWG文件。?
(8) 將生成的DWG文件拷貝到安裝有AUTOCAD或其它二維CAD軟體的計算機上,再運行 AUTOCAD,你可以看到打開的圖形和UG-Drafting中的 圖形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圖信息丟失。
3、關於設置的應用
新建部件默認單位公制在 ug_english.def中設:
UG_initialUnits: English改為Metricr/>
中英文轉換:在我的電腦左鍵\屬性\高級\環境變數中設:
UGII_LANG simpl_Chinese(中文)english(英文)
裝配關聯:在 ug_english.def 和 ug_metric.def 兩文件中設
Assemblies_AllowPromotions: no改為yes
工程圖表面粗糙度符號設置:
在UGII目錄打開名為ugii_env.dat里查找UGII_SURFACE_FINISH=OFF 改為ON
圖框位置:
UG NX2.0\Program Files\EDS\Unigraphics NX 2.0\UGII\html_files
資源條中載入步驟:預設置-調色板-打開調色板文件-瀏覽-選擇metric_model_templates (english_model_templates模型模板) (visualization_templates可視化模板)文件-確定.
亦可以自定義位置和收改圖框,方法是把metric_model_templates
文件和A4-A0圖框復制到電腦的任何位置.(不能是中文路徑)
可視化模板和模型模板亦一樣做.
版面圖片位置:
UG NX2.0\Program Files\EDS\Unigraphics NX 2.0\UGTIPS
幫助文件位置:
Unigraphics NX 2.0\UGDOC\html_files
分模圖框、表格(公制)位置:
EDS\Unigraphics NX 2.0\moldwizard\drafting\assembly_drawing
資源條中載入步驟:預設置-調色板-打開調色板文件-瀏覽-選擇palette_drafting文件-確定.
制圖表格位置:
\Unigraphics NX 2.0\UGII\table_files
資源條中載入步驟:預設置-調色板-打開調色板文件-瀏覽-選擇tables (tables_tceng模板表格)文件-確定. 亦可以自定義位置和收改
在PNT資源條中插入多個電子表格:在電腦環境變數設置
UGII_UPDATE_ALL_ID_SYMBOLS_WITH_PLIST=0
背景圖片、材料理紋位置:
Unigraphics NX 2.0\UGPHOTO......
材料貼圖圖片位置:
Unigraphics NX 2.0\UGSTUDIO
分模設置----------------符合目前書籍教程:
載入產品單位默認設置:
MW_ProjectInitialUnit: 1 (默認公制)
2 (默認英制)
3 (默認原部件單位)
分模菜單中文包位置Unigraphics NX 2.0\moldwizard\localization(moldwizard_simpl_chinese)
分模中文設置:
MW_Language:moldwizard_simpl_chinese.lng (前面!號不要)
分型線顏色更改:
MW_PartingLinesColor: green(綠色)改為red(紅色)
電極標准設置:
MW_ElectrodeMethod: 3 (唯一標准方法)改為1 (標准方法)
冷卻設置:
MW_CoolUserInterface: 1(標准方法)改為 2(選擇或標准)
Sub-insert functions
MW_InsertMethod: 3改為1
4、應用中的小技巧
1.使用不同顏色來區分零件,在顏色不夠使用時可使用命名方法來區分。在選擇的時候會方便許多。
2.選擇時按左鍵可選擇下一個物體,按中鍵相當於按OK。按著SHIFT時按左鍵可取消已被選擇的物體。
3.在輸入參數時按TAB可輸入下一項,SHIFT+TAB可返回上一項。
4.錯誤操作後盡量不使用UNDO(CTRL+Z),在可能的情況下應使用刪除的方法。因為UNDO時將重新刷新圖象,速度較慢。
5.將兩個SHEET 縫合就可以象實體一樣倒角,而不必使用FACE BLEND
6.當你的圖形太大時,顯示會不完全,本來的實體看起來象片體,還會有部分沒了不被顯示的
解決:預設置-可視化-透視,修改加大兩個距離項-OK
7.當你的文件較大時,在旋轉或縮放的時候你的圖形將會顯示成一個大的塊
解決:預設置-可視化性能-大模型-選影藏對象箱-OK
8.要重復同一命令,右鍵-----APPLY
5、UG的規律曲線畫法
繪制Y=X^2曲線
第一步 選擇Tool -> Expression,
輸入t=1 變數t是內部系統變數(t = 0 ~1)
xt=t 建立變數X的表達式,定義了曲線繪制范圍. (xt=2*t, xt=t/2, etc).
yt=xt^2 建立變數Y的表達式,定義了曲線變化規律.
第二步 選擇 Insert -> Curve -> Law Curve
選擇By Equation 用公式定義X規律
OK 確認 t t為定義X的參數表達式
OK 確認 xt 函數表達式(function expression) 為xt
選擇By Equation 用公式定義Y規律
OK確認yt 函數表達式(function expression) 為yt
選擇 constant (常數) 定義z規律為常數
在function value對話框中鍵入0, 定義曲線繪制在XY平面(Z=0).
OK確認,曲線從x=0開始繪制,至x=1終止.
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在坐標軸中畫出,x=1, y=x^2, z=y^3的三維曲線
6、ug保存個性設置
1、nx1,nx2:將注冊表中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Unigraphics Solutions項導出,在新機子上導入即可。當然,這里只是用戶界面,不包括預設置值,改動這些值,必須修改文件;
2、nx3:將以下目錄中文件: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ocal Settings\ApplicationData\UnigraphicsSolutions\NX備份出來,(其中"a"為windows當前用戶名!)復制到新機子相應目錄(注意當前用戶名)即可。這里包括所有個性設置!
7、UG NX粗糙度的標注
UGNX1.0默認無粗糙度選項,須用記事本打開ugii_env.dat文件(在UGII文件夾內),找到UGII_SURFACE_FINISH=OFF,將OFF改成ON存檔,打開UG,在制圖模式下,insert下最後一項就出現surface finish symbol項,如圖:
修改文件ugii_env.dat可設置預設值。
如將文件中UGII_DEFAULTS_FILE=${UGII_BASE_DIR}\ugii\ug_english.def一句的ug_english.def改為ug_metric.def則默認值就成了毫米。
8、3D數據轉換的技巧
在結構設計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要把PROE和UG的3D數據進行轉換,但如果我們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則會出現很多的破面,給我們分模和加工帶來很多的不便。值得一提的是,我很討厭去修補破面,最多讓PROE系統自動修補一下。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種基本不需要修補破面的方法。值得申明的是,這里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首先,大家要明白3D數據轉換過程中出現破面的原因主要是軟體之間的演算法和精度不同所導致的。
(1) UG轉PROE
一般情況下我們把UG檔轉到PROE中時採用的格式是STP或CATIA,最好不要採用IGS,因為前面兩種格式是針對實體,而IGS則是針對曲面。在轉換過程中,我們首先要知道模型的尺寸大小,如果模型很小,而且又有很多小圓角、倒角特徵則我們最好做個操作:把模型放大數倍,放大後的模型中就沒有小特徵了。之後我們在UG中以STP的格式將模型導出。在PROE中導入STP格式時,我們首先新建一個空的零件文檔,再插入要導入的文件就OK了,一般系統已經直接生成了實體,如果還有破面可以再把精度調到系統的最大值0.01(這一點有時特別重要),再有破面的話就讓系統自動修補一下。當然
如果UG中的模型本來就很大,那就沒有必要將模型放大了,但是當我們導入PROE中發現有破面時你不妨試試放大模型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如果STP格式還有破面的話,可以試試CATIA格式!
(2) PROE轉UG
PROE轉到UG中就簡單多了,我們可以用TRANSMAGIC這個軟體先把PROE檔打開,然後另存為UG格式,再在UG中導入時選擇parasolid 格式即可。一般得到的就是實體了。
(3) IGS轉PROE或UG
首先我們要知道手頭的IGS格式文檔是PROE還是UG中轉來的,如果是PROE中轉來的我們就用PROE將其導入,如果是UG中轉來的當然要選擇在UG中導入,因為軟體接收自己導出的文件格式肯定錯誤是最小的。當然,用PROE導入時如果有破面別忘了更改精度,用UG導入時,如果縫合生成不了實體別忘了改大縫合的公差。如果在PROE或UG中得到實體後需要相互轉換,可以參照上面所講到的(1)和(2)。
還有若在PROE和UG中都不能直接將IGS轉為實體,我建議用TRANSMAGIC將其數據修補一下(都是軟體自動修補,不需要我們辛勞)再另存為UG檔,再在UG縫合(不能生成實體時可以考慮改大縫合公差)。
9、Gn連續的定義
1、 Gn表示兩個幾何對象間的實際連續程度。
G0兩個對象相連或兩個對象的位置是連續的。G0連續(也稱為點連續)在每個表面上產生一次反射,這種連續僅僅保證曲面間沒有縫隙而是完全接觸。 UG網,首選ugproe.com
G1兩個對象光順連續,一階微分連續,或者是相切連續的。G1連續(也稱為切線連續)將產生一次完整的表面反射,反射線連續但是扭曲狀,這種連續僅是方向的連續而沒有半徑連續。我們通常的倒圓角就是這種情況。
G2兩個對象光順連續,二階微分連續,或者兩個對象的曲率是連續的。G2連續(也稱為曲率連續)將產生橫過所以邊界的完整的和光滑的反射紋。曲率連續意味著在任何曲面上的任一"點"中沿著邊界有相同的曲率半徑。外觀質量要求高的產品需要曲率做到G2連續,其實曲面做到這一點難度是很大發。在我們一般的產品設計中G1連續就能滿足大部分產品開發需要。
G3兩的對象光順連續,三階微分連續等。
Gn的連續性是獨立於表示(參數化)的。
2、 G1意味著切向矢量的方向相同,但模量不同。
G2意味著曲率相同,但二階導數不同。
如何分析出一個曲面是G1還是G2?
用高斯曲率分析:兩個面之間公共線左右如果顏色有分界線就是G1; 如果沒有分界線就是G2
用加亮曲線分析:如果加亮曲線條紋在公共線左右斷開就是G1;如果沒有分界線就是G2。
G0-位置連續,G1-切線連續,G2-曲率連續,G3-曲率變化率連續,G4-曲率變化率的變化率連續
3、 這些術語用來描述曲面的連續性。曲面連續性可以理解為相互連接的曲面之間過渡的光滑程度。提高連續性級別可以使表面看起來更加光滑、流暢
G3-曲率變化率連續
這種連續級別不僅具有上述連續級別的特徵之外,在接點處曲率的變化率也是連續的,這使得曲率的變化更加平滑。曲率的變化率可以用一個一次方程表示為一條直線。
這種連續級別的表面有比G2更流暢的視覺效果。但是由於需要用到高階曲線或需要更多的曲線片斷所以通常只用於汽車設計。
G4-曲率變化率的變化率連續
"變化率的變化率"似乎聽起來比較深奧,實際上可以這樣理解,它使曲率的變化率開始緩慢,然後加快,然後再慢慢的結束。這使得G4連續級別能夠提供更加平滑的連續效果。
但是這種連續級別將比G3計算起來更復雜,所以幾乎不會在小家電一類的產品設計中出現。實際上,就算出現了,我們也未必看得出來。
總結一下這幾種連續級別:
G0由於使模型產生了銳利的邊緣,所以平時都極力避免,甚至想盡辦法擺脫這種效果。不常用
G1由於製作簡單,成功率高,而且在某些地方及其實用,比如手機的兩個面的相交處就用這種連續級別。比較常用
G2由於視覺效果非常好,是大家追求的目標,但是這種連續級別的表面並不容易製作(一些高手們出的題目基本上就是和這種連續級別表面的製作方法拚命的),這也是Nurbs建模中的一個難點。這種連續性的表面主要用於製作模型的主面和主要的過渡面。 Proe網 ugproe.com
G3,G4這兩種連續級別通常不使用,因為他們的視覺效果和G2幾乎相差無幾,而且消耗更多的計算資源。這兩種連續級別的優點只有在製作像汽車車體這種大面積、為了得到完美的反光效果而要求表面曲率變化非常平滑的時候才會體現出來。
10、如何調整標注尺寸與尺寸線之間的間隙
修改ugii_env.dat, 查找"DRAFT_DIM_TO_DIM_LINE_SPACING", 將這個變數前的"#"號去掉,將值改為"0.1"(或比原值"1.0"小的數)
11、如何調整名義尺寸與公差值之間的間隙
修改ugii_env.dat, 查找"DRAFT_DIM_TOL_SPACING", 將這個變數前的"#"號去掉,將值改為"0.1"(或比原值"1.0"小的數)
12、UG死機或跳出後的自動存檔
重新啟動UG,找到UG LOG FILE的位置{C:\Documents and Settings\(電腦用戶名)\Local Settings\Temp}及名稱及最近的*.syslog文件。
在UG里TOOL欄MACRO的目錄下PLAYBACK MACRO(回放)對話框中,打開相應的*.syslog文件及可恢復相應的操作。
13、如何不打開UG的part文件,就知道part所包含的信息?
UG的用戶經常會有如下需求: 不打開UG part文件,就可以知道UG part 文件的一些信息:多少實體?多少片體?多少點?多少B-曲線?…
只需照如下步驟:
Startà Programsà Unigraphics V16.0à Unigraphics Toolsà UG Command Prompt, 出現Dos 窗口,敲入命令如下:
C:\> cd part文件所在路徑
C:\ part文件所在路徑> ug_inspect ***.prt
即可看到該 part 的所有有關信息
14、怎麼改UG3的默認的背景顏色啊?
我已在用戶默認裡面設置好了背影顏色,新建一文件,畫好產品圖,存檔,進入注塑模向導,裝載產品,這之後UG自動建立的那些文件又全部都變成了他原來的默認背景了
哪裡有得調啊?有誰知道嗎?
想永遠默認的話, 在UG的安裝目錄中搜索 UG_METRIC.DEF 文件, 用計事本打開, 再找到 UG_systemColor: 為設定系統顏色 , 顏色從0-255, 隨你自己設置.
我說的只是在那個位置, 當然漸變的顏色是由很多種顏色組成, 接著我說的位置下面幾個都是的, 所以你要設置9個
15、圖框的製作和保存問題
把圖框文件都放到UGii目錄下面
用UG日誌文件重現你的操作過程
1.什麽是日誌文件?
每當你開始一個新的UG進程時,系統便為該進程建立一個日誌文件。該 日誌將記錄你對UG進行每一個操作及系統運行結果。
通常情況下該文件被存放在C:\temp目錄下。文件名為: 模具網 ugproe.com
"你的用戶名 + 一個隨機字串.syslog"
2.如果你找不到你的日誌文件
你需要對UG進行設定以保存你的日誌文件,方法如下:
編輯UGS150\ugii\ugii_env.dat
查找並修改實現以下設定
UGII_KEEP_SYSTEM_LOG=yes
1.如何用日誌文件重現你的操作過程?
在C:\temp\目錄下找到相應的日誌文件(可以按你的用戶名和修改時 間進行查找)
啟動一個新的UG進程
Macro -> Playback -> 選定你的日誌文件 -> OK
16、如何編寫後綴為pax的模版文件
在資源條里用MB3 復制(Copy), 到wordpad里paste就可以了,裡面是XML的語句,看看就會了
17、創建沿任意曲線纏繞的彈簧
1. 啟動UG,選擇Application---modeling:
2. 選擇Tools---Expression,加入如下表達式:
r=10 //螺旋線半徑
wire_dia=5 //彈簧直徑
n=25 //彈簧圈數
a=0 //角度方法掃掠起始角
b=n*360 //角度方法掃掠終止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