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可以和魚一起燉,魚200克,白芷12克,把魚沖洗干凈,放入鍋底加入鹽小火慢燉。
⑵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芷為傘形科植物禹白芷、興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雲南牛防風的根,以根入葯,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白芷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白芷的功效和作用
祛風散寒
白芷能夠治療因風寒引起的風寒感冒、頭痛、鼻炎、牙痛。
活血排膿
用於瘡瘍腫痛。如乳癰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蔞同用,膿出不暢配金銀花、天花粉同用。
生肌止痛
白芷對於腰肌勞損,肌肉酸痛有祛瘀生肌消炎止痛的作用。
燥濕止帶
白芷溫燥寒濕,主要用治寒濕白帶,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屬濕熱帶下,也可配清熱燥濕葯如黃柏、椿根皮等同用。
降血壓作用
白芷其所含異歐前胡素和印度榲桲對貓有降血壓作用,作用時間維持1.5小時。
白芷的食用 方法
①治頭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錢,生烏頭一錢。上為末,每服一字,茶調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驗醫方》白芷散)
②治諸風眩暈,婦人產前產後乍傷風邪,頭目昏重及血風頭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傷寒頭目昏暈等證:香白芷(用沸湯泡洗四、五遍)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荊芥點臘茶細嚼下。(《百一選方》都粱丸)
③治半邊頭痛:白芷、細辛、石膏、乳香、沒葯(去油)。上各味等分,為細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種福堂公選良方》白芷細辛吹鼻散)
④治眉框痛,屬風熱與痰:黃芩(酒浸炒),白芷。上為末,茶清調二錢。(《丹溪心法》)
⑤治鼻淵:辛夷、防風、白芷各八分,蒼耳子一錢二分,川芎五分,北細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連服四劑。忌牛肉。(《瘍醫大全》)
⑥治腸風:香白芷為細末,米坎調下。(《百一選方》)
⑦治大便風秘:香白芷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入蜜少許,連進二服。(《十便良方》)
⑧治痔瘡腫痛:先以皂角煙熏之,後以鵝膽汁調白芷末塗之。(《醫方摘要》)
⑨治帶下,腸有敗膿,淋露不已,腥穢殊甚,臍腹冷痛,須此排膿:白芷一兩,單葉紅蜀葵根二兩,芍葯根(白者)、白礬各半兩(礬燒枯,別研)。為末,同以蠟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飯前,米飲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膿盡,仍別以他葯補之。(《本草衍義》)
白芷的基本介紹
白芷為傘形科植物杭白芷或祁白芷的根。杭白芷栽培中於江蘇、安徽、浙江、湖南、湖南、四川等地,祁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河北、河南等地有栽培。秋種者在次年秋季葉枯萎時採收;春種者由當年 寒露 時採收,挖出根後,抖去泥土,除去須根,洗凈,曬干或烘乾。
1.杭白芷呈長圓錐形,長10~20cm,直徑2~2.5cm。上部近方形或類方形,表麵灰棕色,有多數橫向皮孔樣突起,多四縱行排列,端有凹陷的莖痕。質堅實,較重,斷面白色,粉性,皮部密布棕色油點,形成層環棕色,近方形,氣芳香濃烈,味辛、微苦。
2.祁白芷根呈圓錐形,長7至24厘米,直徑1.5至2厘米,表麵灰黃色或黃棕色,皮孔樣橫向突起散生,並有支根痕,質硬,斷麵灰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散在棕色油點,開成層環圓形,棕色,氣香濃,味辛,微苦。
以獨枝、條粗壯、體重、粉性足、香氣濃者為佳。
⑶ 白芷的正確用法用量是什麼
白芷本品為傘型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乾燥根,是一種中葯,我們平常可能也聽說過這種葯材。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白芷的正確用法,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芷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8~2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白芷的禁忌注意
陰虛血熱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當歸為之使。惡旋覆花。"
②《本草經疏》:"嘔吐因於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陰虛火熾血熱所致者勿用。癰疽已潰,宜漸減去。"
白芷的選方
①治頭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錢,生烏頭一錢。上為末,每服一字,茶調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驗醫方》白芷散)
②治諸風眩暈,婦人產前產後乍傷風邪,頭目昏重及血風頭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傷寒頭目昏暈等證:香白芷(用沸湯泡洗四、五遍)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荊芥點臘茶細嚼下。(《百一選方》都粱丸)
③治半邊頭痛:白芷、細辛、石膏、乳香、沒葯(去油)。上各味等分,為細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種福堂公選良方》白芷細辛吹鼻散)
④治眉框痛,屬風熱與痰:黃芩(酒浸炒),白芷。上為末,茶清調二錢。(《丹溪心法》)
⑤治鼻淵:辛夷、防風、白芷各八分,蒼耳子一錢二分,川芎五分,北細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連服四劑。忌牛肉。(《瘍醫大全》)
⑥治腸風:香白芷為細末,米坎調下。(《百一選方》)
⑦治大便風秘:香白芷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入蜜少許,連進二服。(《十便良方》)
⑧治痔瘡腫痛:先以皂角煙熏之,後以鵝膽汁調白芷末塗之。(《醫方摘要》)
⑨治帶下,腸有敗膿,淋露不已,腥穢殊甚,臍腹冷痛,須此排膿:白芷一兩,單葉紅蜀葵根二兩,芍葯根(白者)、白礬各半兩(礬燒枯,別研)。為末,同以蠟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飯前,米飲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膿盡,仍別以他葯補之。(《本草衍義》)
⑩治腫毒熱痛:醋調白芷末敷之。(《衛生易簡方》)
⑪治癰疽赤腫:白芷,大黃等分。為末,米飲服二錢。(《 經驗 方》)
⑫治刀箭傷瘡:香白芷嚼爛塗之。(《瀕湖集簡方》)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1.白芷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
2.白芷有解熱鎮痛作用。
3.白芷有抗炎、抗菌作用。
4.白芷有降血壓作用。
5.白芷有光敏作用,其所含的香柑內酯、花椒毒素、異歐前胡素等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為“光活性物質”,可用於治療白癜風。
6.白芷有活化交感系統激素、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7.白芷有止血作用。
⑷ 白芷怎麼服用
白芷:味香色白,為古老的美容中葯之一,市場上以其為原料的化妝品和美容品層出不窮,而純正的白芷,其美容效果更為顯著:白芷對美白祛斑有顯著的作用,並可改善微循環,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延緩皮膚衰老。讓肌膚潤澤光滑,滋潤的容顏呈現出水一樣的靈氣。 控油、祛痘面膜 材料:綠豆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蜂蜜(牛奶)適量 做法:將綠豆粉與白芷粉混合,再混入牛奶或蜂蜜適量,用純凈水拌勻,敷於面上約15分鍾後清水洗凈便可。 每周可做2—3次。美麗秘訣:這種面膜最適合油脂分泌過多或暗瘡肌膚使用,因為該面膜具有消炎抗菌及深度清潔的功能。 美白、祛斑面膜 材料:薏仁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蜂蜜(牛奶)適量 做法:將薏仁粉與白芷粉混合,再混入牛奶或蜂蜜適量,用純凈水拌勻。敷於面上約15分鍾後清水洗凈便可。 每周可做2—3次。美麗秘訣:這種面膜適合臉色偏暗、毛孔粗大、面部有色斑、豆印者使用。 它是中葯,當然是可以吃的了,但一般還是外用,吃的話還是吃薏仁粉比較好。
⑸ 白芷的用法與功效
【別稱】興安白芷、走馬芷、芬香、澤芬、香白芷。
【形態特徵】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高1~2米。根圓柱形或圓錐形,有分枝,表面黃褐色。莖中空,有縱長溝紋,基部粗大,無毛,通常紫色。葉互生,呈羽狀分裂,先端尖急,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七~八月開花,花白色,排成復傘形花序生於枝頂或側生。八~九月結果,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近海綿質,側棱翅狀。根可入葯,夏、秋間採挖,曬干備用。
【生長環境】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以及東北、華北有產。多生於林下、河岸、溪旁,山穀草地等處。
【性味功效】味辛,性溫。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
【驗方精選】第一方:生白芷適量。
用法:取上葯,研為細末。用黃酒調敷於患處,每日換葯1次。
主治:膝關節積水。第二方:白芷3克,冰片1克。
用法:共研細粉,吹入鼻腔內。
主治:蟲牙痛第三方:新鮮白芷全草60~70克。
用法:取上葯,越鮮越好,最好隨采隨用。水煎服,每日1劑,半月為1個療程。
主治:肝硬化腹水。第四方:白芷15克,白及15克,硫黃15克,枯礬15克,爐甘石15克,月石(硼砂)10克。
用法:共研細粉,桐油調勻塗患處,塗葯前用於葛煎水洗。
主治:下肢潰瘍。第五方:白芷適量。
用法:取上葯,洗凈曬干,研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次嚼服1丸,以清茶或荊芥湯化下,每日2次。
主治:頭風關痛、眩暈。第六方:白芷、忍冬藤(金銀花藤)、紫草、白前、冰片各適量。
用法:共研細粉,香油調敷患處。
主治:燒傷。第七方:白芷10克,黃芩10克(酒炒)。
用法:水煎服。
主治:感冒風寒,眉棱骨痛。第八方:白芷30克。
用法:取上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主治:腰麻後頭痛。
⑹ 白芷怎麼用
白芷,又名香白芷。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燥濕止帶。
用於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
現代葯理研究證明白芷還具有消炎、解熱鎮痛等作用。
白芷外用為美容要葯。《本草綱目》謂白芷「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古代美容方中多用之。挑選大而色純白無霉跡的白芷飲片30—40克,用小刀剔除其黃棕色粗皮,碾為極細末,摻入普通護膚品一小瓶中,充分攪拌和勻。氣溫在20℃以上時宜放入冰箱冷藏。用法:每晚取此膏適量代替常用護膚品搽面,至少保留1小時,臨睡前用軟紙揩去(勿用水洗),次晨才洗臉。連用半月後可改為2~3天搽1次。堅持3~6個月,可使面部皮膚柔嫩細滑,且有一定增白作用。
單方白芷面膜:用白芷加上水或蜂蜜,敷於長痘痘處可以消炎、增白。
另外還可以燉湯 很香 他是一味香料
⑺ 白芷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芷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安白芷或川白芷及杭白芷的根。其味香、辛,性溫。歷代被視為美容佳品。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白芷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白芷的功效和作用
關於治療感冒鼻塞和頭痛
白芷原為辛溫解表葯,香氣濃烈,直沖鼻腔。冬季受風寒後以頭痛、鼻塞和發熱為主的感冒,在復方中加入本品以治頭痛,可與荊防、川芎等同用。對鼻塞能通鼻開竅,與薄荷等同用。有退熱作用,發熱可與柴胡等同用。
對僅有鼻塞症狀的感冒輕症,很多醫患都以為中葯通鼻效果不如西葯。實際上本品是一味很好的通鼻葯,對於解除感冒鼻塞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對頸椎病引起的後枕部頭痛、偏頭痛、眉棱骨頭痛,用白芷與白蒺藜、蔓荊子等同用,也有效果。
關於香燥化濕理氣
本品有香燥化濕理氣功效。白芷對胃腸道、子宮和支氣管平滑肌有解痙作用,類似於木香、砂仁的功效和葯理作用,因此將之歸類在理氣葯一章中。
白芷香燥,夏天濕阻口淡乏味,胸脘痞悶,舌苔白膩者,用少量白芷3~6g。可以開胃通氣,化濕化苔。
關於理氣活血化膿
本品芳香馥郁,研末,可製成香囊掛在胸前給小孩,以開胃,增加食慾,給失眠者填在枕下,可以安睡,也可治療頭痛。
本品是乳腺小葉增生、乳房結節、乳腺感染的常用葯,既有疏肝理氣功效,又有活血化膿功效。
關於光敏感
白芷能引起光敏感,能治療銀屑病、白癜風,可與補骨脂、虎杖、紫草等同用。這些葯也有光敏性。白芷由於過於香燥,劑量小了療效不明顯,劑量稍大服之很不舒服所以臨床使用受到了限制。
對有光敏性皮炎和紅斑狼瘡光敏感者,不宜使用白芷。
用於感冒風寒,頭痛,鼻塞等症
白芷發散風寒,且有止痛、通鼻竅等作用,故主要用治風寒表症兼有頭痛鼻塞的病症。如頭痛劇者加羌活、細辛;鼻塞者配藿香(主要為理脾肺之氣)、薄荷等。
用於頭痛、眉棱骨痛、齒痛
白芷祛風止痛,主要適用於病在陽明經者,頭額、眉棱骨、上下齦都屬於陽明經循行部位,因此都可用白芷進行治療。治頭痛可配藁本、蔓荊子等;治眉棱骨痛屬風寒者可單獨應用;屬風熱者可配黃芩同用。
白芷的食用 方法白芷美容湯
[材料]川芎17克,白芷11克,細辛7克,蒼耳子11克,蜂蜜適量。
[製作方法]首先是要把川芎、白芷、細辛、蒼耳子這些葯材裡面的雜質去掉,然後洗干凈並且曬干。然後把這些葯物都切碎,一起放到砂鍋裡面放水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先用大火燒開,再用文火慢煮大概半個小時的時間。再用紗布進行過濾,去除殘渣。等到變得溫熱的時候再加入少許的蜂蜜,攪拌均勻就可以喝了。
[吃法]早上和晚上各飲用一次
[效果] 讓你的血液流動更加的順暢,而且還可以緩解鼻炎的疼痛感。
川芎白芷蜜飲
[原料]川芎15克,白芷10克,細辛5克,蒼耳子10克,蜂蜜30克。
[製法]先將川芎、白芷、細辛、蒼耳子分別揀雜,洗凈,晾乾或曬干,切碎後,同放入沙鍋,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鍾,用潔凈紗布過濾,去渣,取濾汁放入容器,待其溫熱時,兌入蜂蜜,拌和均勻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行氣通竅,活血止痛。本食療方適用於鼻咽癌疼痛。
[評介]川芎擅長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且多用於婦產科血瘀氣滯所致的一切痛證;白芷消癰腫、止痛,且通鼻竅,是臨床用於治療鼻竇炎的常用有效葯;細辛擅長散寒止痛、宜通鼻竅,能通閉塞;蒼耳子有散寒止痛、通鼻竅功效。
川芎白芷燉魚頭
原料:川芎、魚頭
做法:購買一個魚頭,加入3-9克川芎以及6-9克白芷(兩者都不宜過多),放在瓦煲內一起燉即可。
功用:川芎白芷都能夠活血、行氣、祛風,再配上味甘、性溫的魚頭,更相得益彰。此道食譜可治療男女頭風、四肢拘牽痹痛。
白芷當歸鯉魚湯
[原料]:白芷15克、北芪12克、當歸、杞子各8克、紅棗4個、鯉魚1條、生薑3片。
[操作]:各葯材洗凈,稍浸泡且紅棗去核;鯉魚宰洗凈,去腸雜等,置油鑊慢火煎至微黃。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里,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白芷當歸北芪煲鯉魚則能通經活血、滋補肝腎,雖略帶一股淡淡的中葯味,卻是香醇可口的春日靚湯。白芷性溫,味甘、辛,歸肺、腸、胃經,具有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的功效。以它為主配伍當歸北芪煲鯉魚,對女士有豐胸健體的作用。
白芷的副作用及禁忌1.陰虛血熱者忌服。
2.《本草經疏》:嘔吐因於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陰虛火熾血熱所致者勿用。癰疽已潰,宜漸減去。
經過多年的研究證明,白芷效果非常的多,但是相應的白芷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說白芷雖然能夠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但是如果服用的劑量過大,很容易就造成了全身痙攣以及麻痹抽搐;其次,白芷有光敏性的作用,能夠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線,曬太陽過多很容易造成皮膚發黑;再者,不是所有人都適用服用白芷,比如那些陰虛血熱的人群就不適宜服用白芷。
猜你喜歡:
1. 中葯大全及功效白芷
2. 白芷的功效及功能主治
3. 白芷的功效:桃花白芷酒
4. 川弓白芷最有營養的吃法
5. 白芷的食用方法和禁忌
6. 白芷的美容功效與作用簡介
⑻ 白芷的用法、功效和作用
白芷本品為傘型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乾燥根,用於醫治感冒頭痛,眉棱骨痛等病症,那麼要如何正確去使用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白芷的用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白芷的應用】
1、白芷能夠治療頭痛鼻塞以及外感風寒的症狀。
2、白芷對風邪入侵引起的頭風痛和牙痛以及眉棱骨痛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3、白芷可以用於治療瘡瘍腫痛,效果顯著,對於未潰者可以消散,對於已潰者可以排膿,是外科里常用的葯物。
4、白芷對於寒濕帶下,包含色白清稀的症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並且可以治療濕熱帶下的情況。
5、白芷能治療皮膚瘙癢的症狀,有祛風止癢的功效。
【白芷的用法】白芷通常用於入湯劑。
【白芷的用量】白芷的用量通常在3到9克之間。
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用於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陰虛血熱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當歸為之使。惡旋覆花。"
②《本草經疏》:"嘔吐因於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陰虛火熾血熱所致者勿用。癰疽已潰,宜漸減去。"
①治頭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錢,生烏頭一錢。上為末,每服一字,茶調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驗醫方》白芷散)
②治諸風眩暈,婦人產前產後乍傷風邪,頭目昏重及血風頭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傷寒頭目昏暈等證:香白芷(用沸湯泡洗四、五遍)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荊芥點臘茶細嚼下。(《百一選方》都粱丸)
③治半邊頭痛:白芷、細辛、石膏、乳香、沒葯(去油)。上各味等分,為細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種福堂公選良方》白芷細辛吹鼻散)
④治眉框痛,屬風熱與痰:黃芩(酒浸炒),白芷。上為末,茶清調二錢。(《丹溪心法》)
⑤治鼻淵:辛夷、防風、白芷各八分,蒼耳子一錢二分,川芎五分,北細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連服四劑。忌牛肉。(《瘍醫大全》)
⑥治腸風:香白芷為細末,米坎調下。(《百一選方》)
⑦治大便風秘:香白芷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入蜜少許,連進二服。(《十便良方》)
⑧治痔瘡腫痛:先以皂角煙熏之,後以鵝膽汁調白芷末塗之。(《醫方摘要》)
⑨治帶下,腸有敗膿,淋露不已,腥穢殊甚,臍腹冷痛,須此排膿:白芷一兩,單葉紅蜀葵根二兩,芍葯根(白者)、白礬各半兩(礬燒枯,別研)。為末,同以蠟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飯前,米飲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膿盡,仍別以他葯補之。(《本草衍義》)
⑼ 白芷應如何服用
白芷是一種中葯材,性溫味辛有祛風解表、除濕通竅等功效,通常可以用來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牙痛等症狀,一般可以煎湯服用,一次服用0.8~2錢。此外,白芷還有很好的美容效果是一種古老的美容中葯,可以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起到美白祛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