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火鍋底料怎麼用
可以做麻辣燙吃。
主料:火鍋底料150g。
輔料:牛肉丸50g、包心魚丸50g、魚豆腐50g、麵筋50g、腐竹50g、香菇50g、西蘭花50g、豆腐卷50g、火腿片50g、清水適量。
麻辣燙的做法
1、取一包火鍋底料底料。
2. 請問有人知道海底撈火鍋調料袋裡的粉包是干什麼用的怎麼吃啊
一般來說是調味的也就是雞精一類的,打包的應該是底料了
3. 火鍋底料怎麼用
火鍋(湯鍋也可)置於火上,加入開水1500—2000克,將油料包和調味料包開袋放入鍋內。也可放入適量鮮薑片、蔥段,大火燒開後用文火熬煮10分鍾以上,即可開涮,無需蘸料。
製作火鍋底料用到的原料有,牛油,清油,豬油,雞油,蔥姜蒜,豆豉,冰糖,各種香料,豆瓣醬,滋粑辣椒。
配料表:大豆油、食鹽、味精、雞精、白糖、八角、花椒、桂皮、小茴香、白鬍椒、橘皮、砂仁、月桂(香葉)、孜然(枯茗)、白芷、姜、百合、小蔥、蒜、山葯、高良姜、薏苡仁、蓮子、芡實、丁香、桂圓、肉豆蔻、棗、白果、黑芝麻、芫荽、山楂、枸杞子、甘草等。
(3)火鍋香料包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國際上辣度分15級,評定辣度的方法、基本過程是:把辣椒制備成一定量的辣椒素提取物,然後稀釋,由5名訓練有素的品嘗師品嘗。若仍感到辣味,則繼續稀釋,直到5名品嘗師都感覺不到辣味為止。這時稀釋倍數就是這種辣椒的辣度數值。辣度數值越高,辣椒也就越辣。
2003年重慶出台的「火鍋底料地方標准」中,酸價指標要求是不高於4,而國標則將標准提升至不高於3.5。周君記、胖子天嬌等參與國標起草的底料生產企業負責人介紹,酸價超標意味著油開始腐敗變質;老油如果過多地用在底料中,也會被檢測出來;那底料也就不達標。
4. 火鍋香料精確配方
火鍋香料
白扣5克 草果5克 三奈3-5克 丁香3-5克 砂仁5克 香果5克 孜然5克 桂皮5克 甘草5克 枝子5克 排草5克 老扣5克 甘松5克 陳皮5克 篳撥5克 香茅草5-8克 八角5克 香葉5克千里香5克 小茴香8克 香草5克
(4)火鍋香料包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一、什麼是香料?
香辛料這一術語指的是廣泛用於食品的物質;它們或有強烈的香氣,或有刺激性的味道,或可用於著色,或可用於提高食慾,或有利於消化。
概括地說,現通常所指的香辛料大都是香料植物的乾燥物,它們可以是植物的根、花、蕾、枝、皮、葉、果等,它們能給食物帶來特有的風味、色澤和刺激性味感。香辛料在中國食品和烹飪界可統稱為香料。
二、香辛料的種類有哪些?
1、 以芳香為主的香辛料,如大茴香、羅勒、芥子、黃蒿、小豆蔻、丁香、肉桂、芫荽、蒔蘿、茴香、肉豆蔻、洋蘇葉等。
2、 以增進食慾為主的香辛料:如生薑、辣椒、胡椒、芥末、山萮菜、花椒等。
3、 以脫臭性(矯臭性)為主的香辛料,如大蒜、月桂、蔥類、洋蘇葉、玫瑰、麝香草等。
4、 以著色性為主的香辛料,如紅辣椒、藏紅花、鬱金等。
三、火鍋底料炒制時為什麼要施放香料?
首先,是呈香、增香和抑臭的需要;其次,是防腐、滅菌、留香的需要;第三,飲食保健的需要。
5. 火鍋香料的應用
a.甘菘在麻辣火鍋湯料或鹵菜中常用的一種毛絨絨、黑褐色的根狀香料,成都人稱為香草,重慶人稱其為香菘,其實應該叫甘菘,又名甘菘香。甘菘氣味辛香,近似強烈的松節油氣味,具有理氣止痛、開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療胸腹脹痛、胃痛嘔吐、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葯。在麻辣火鍋湯料或鹵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濃郁。不過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過5克,否則香氣「膩人」。
b.丁香又叫公丁香、子丁香,為丁香的花蕾,烹調中常用的是干品,香味濃,嘗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味辛溫,有暖胃、止嗝逆、驅風、鎮痛的作用。在烹調中的用量應在1~2克以內,千萬不可多用。
c.八角應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這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一味香料。其特點是聞之芳香,嘗之微甜。其性味辛、溫,有溫中開胃,祛寒療疝的作用。在烹調中無論是火鍋、紅燒、鹵水均可使用。由於其香味是有人喜歡有人煩,故在使用中比較靈活,以5~10克為宜。
d.小茴香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全國多數地區都有栽培,且為人們所熟悉,其鮮品莖葉在烹調中常見用於製作茴香胡豆、茴香餡餃子等。其成熟果實猶如小稻穀粒或孜然,有特異芳香氣。作為香料使用,廣泛用於紅燒、鹵水、麻辣火鍋中。在火鍋中可適當加大用量,比如10~20克或更多一些。在葯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
e.草果一種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嘗之味怪,不好受。其葯性溫、味辛,有燥濕健脾、祛痰溫中、逐寒抗瘧疾的作用。烹調中可拍破或整粒使用,作為香料與牛肉同燒或同鹵,其風味尤佳。草果在麻辣火鍋和鹵水中也不得多用,放3~5個較為合適。
f.砂仁又叫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葯性溫,味辛。有行氣寬中,健胃消食之功,葯用於胃腹脹痛、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腸炎、痢疾、胎動不安等症。用於火鍋和鹵菜中則不可過多,以3克以內為宜。
g.三奈有的地方也叫沙姜、山辣,為根狀莖。雜貨店、中葯店出售的為其干制切片,其味芳香。葯性溫、味辛,能溫中化濕、行氣止痛,主治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腹痛泄瀉,胃寒疼痛,牙痛,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等。在烹調中多用於燒、鹵、麻辣火鍋,用量多在5~10克之間。廣東人把沙姜用於製作鹽�雞。近年來,四川江湖菜中有「三奈菜」的製作,即是說主料加上大量的三奈和干紅辣椒、乾花椒烹制而成。這道菜因其味芬香奇特,故受人稱道,不過還未見有報道。
h.靈草為近幾年廣泛用於火鍋的一味香料。因為市場所售皆為干品,故不好辨認。經過多方請教,將干品拿給我校徐江普副教授驗證:應叫靈香草,又名零陵香,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植物。屬多年生草本,有濃烈香氣,性味甘平。在麻辣火鍋中運用,一般用量不超過5克。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靈草,名羅勒,可代替上面一種,但屬唇形科植物,也叫零陵香,又叫九層塔、香草、香佩蘭、鴨頭、雀頭草等,其性味辛溫。在葯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治風寒、感冒頭痛等作用。
i.排草與靈草一樣,也是近年來在麻辣火鍋中運用普遍的一味香料。前幾天,我請熊四智教授幫助查找相關資料,很快得到結果:排草又叫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也屬報春花科植物,其性味甘平。具有治感冒、咳嗽、風濕病、月經不調等作用。在麻辣火鍋中用量也不宜多,3~5克即可,也可在鹵水中使用。
有人說,在麻辣火鍋和鹵水中,「靈草增香,排草防腐」,其實很多辛香味調料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抑菌防腐作用。
j.白豆蔻又叫圓豆蔻,市場上或葯店有寫為百叩、叩仁的。口嘗之有澀味,因其葯性味辛溫,故有行氣理氣,暖胃消食,化濕止吐,解酒毒的作用。在麻辣火鍋中加入3~5克即可。因其香味佳,故用量少。
k.肉豆蔻別名玉果。近年來在火鍋中運用十分普遍,不過嘗之味亦不好受,其葯性味辛溫,具有暖脾胃、澀腸、下氣的作用。此物不可多用,2-3個即可。
l.桂皮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油性大,香味濃烈。嘗之味辛辣、回味略甜。在麻辣火鍋和鹵菜中運用很普遍,用量5~10克為宜。
m.孜然別名,阿拉伯小回香,安息茴香,屬傘形科植物,孜然芹的種子,主要產於我國邊域一帶,果形呈橢圓形。兩端細長約5毫米,寬3毫米,淡綠灰色,形同小茴香,使用時注意保存,盡量密封,以免跑味達不到效果。
n.香葉即桂樹之葉呈灰綠狀,以體無霉癍,香氣濃郁味上品。作用,增香去異味,促進食慾。
6. 海底撈火鍋底料中得的菌類粉包如何使用
使用方法:
等水燒開,直接放鍋里,菌類粉包是作為火鍋底料使用的。
7. 濃香型火鍋香料配方
原料:
蔥、姜、蒜、花椒、辣椒、調料包、調味醬、香辣醬、蒜蓉醬、各種蔬菜等。
做法:
1、火鍋第一步:熬湯,雖然有湯底調料,但是直接用清水是絕對不行滴!所以每次我都要熬兩鍋大骨湯,為什麼是兩鍋呢?一鍋做湯底,另一鍋用來加湯呀!嘿嘿,這樣火鍋才不會越吃越淡嘛……
2、這是用電砂鍋熬了五個鍾頭的大骨頭,入口即化,瞧那湯色,都是白色的!准備做第一道湯底用;還有一鍋大骨湯,就用電壓力鍋的「營養燉」功能,熬了一個小時做成;
3、這是買來的湯底:辣味和不辣兩種,准備做鴛鴦鍋底;
4、准備好鴛鴦鍋;
5、鍋底調料直接煮是不行的,一定要炒一下才香的!准備好大蔥、姜、蒜,還有花椒,因為我喜歡辣味裡面帶點麻;
6、小火,加少許油,放入花椒,大概抓一小把的樣子,用小火炸出香味;
7、放入辣味調料包中的醬料包,炒勻;
8、再放入兩個段大蔥,一個獨頭蒜(切兩半),兩片姜,炒香;
9、加香料包,炒勻;即可
8. 火鍋粉料包使用方法
配了酒~嗦粉
用料
花椒花生 15克
蔬菜 油菜
丸子火腿,火鍋底料 若干包
粗粉 濕粉一袋
火鍋底料火鍋粉的做法步驟
將做法保存到手機
步驟 1
space
各種菜菜
步驟 2
space
切香菜吧
步驟 3
space
切花生吧
步驟 4
space
除了花生香菜都大火沸水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