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系統動力學中常用的檢驗方法

系統動力學中常用的檢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3 21:58:38

⑴ 系統辨識的檢驗

通過參數估計得到的模型,雖然按某種准則在選定的模型類中是最好的,但是並不一定能達到建模的目的,所以還必須進行適用性檢驗。這是辨識過程的重要一環,只有通過適用性檢驗的模型才是最終的模型。
造成模型不適用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模型類(模型的結構)選擇不當;實驗數據誤差過大或由於實驗條件限制,數據的代表性太差;辨識演算法存在問題(例如沒有考慮必要的約束)。
模型是否適用與建模的目的緊密相關,所以很難得出統一的檢驗方法,而是要根據問題的性質採取不同的方法。一般來說,適用性檢驗在得到模型後進行,但也可以在辨識過程的各個階段進行。例如,考察模型的結構可辨識性本身就是一種適用性檢驗,不可辨識的模型當然是不適用的。 適用性檢驗的方法主要有兩類:利用先驗知識檢驗和利用數據檢驗。利用先驗知識是適用性檢驗的一條重要途徑。有一些模型從數據的擬合上看不出問題,但是根據對模型已有的知識卻可以斷定模型是否適用。例如辨識一個化學反應動力學模型:已經知道反應物濃度增大並不抑制反應,如果參數估計的結果反應系數是負的,就可斷定這是不合理的。又如辨識生理動力學模型:如果參數估計得到的參數值已超過生理學已知的可能范圍,這樣的模型也是不適用的。適用性檢驗的另一條途徑是,利用數據在同一模型類中或在不同的模型類中進行比較。在得到模型後常常用一組不同於辨識時用的數據去檢驗模型的精度。如果檢驗的結果有過大的誤差,則可能存在兩個問題:辨識用的數據缺乏代表性或所選的模型類不合適。在不同類的模型中進行比較所用的方法主要是統計檢驗(如F檢驗、似然比檢驗)或者是在擬合誤差的基礎上加上評價模型的懲罰項(如赤池的AIC准則)。

⑵ 系統動力學方法的主要特點

(1)適用於處理長期性和周期性的問題。如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人的生命周期和社會問題中的經濟危機等都呈現周期性規律並需通過較長的歷史階段來觀察,已有不少系統動力學模型對其機製作出了較為科學的解釋。
(2)適用於對數據不足的問題進行研究。建模中常常遇到數據不足或某些數據難於量化的問題,系統動力學籍各要素間的因果關系及有限的數據及一定的結構仍可進行推算分析。
(3)適用於處理精度要求不高的復雜的社會經濟問題。上述總是常因描述方程是高階非線性動態的,應用一般數學方法很難求解。系統動力學則藉助於計算機及模擬技術仍能獲得主要信息。
(4)強調有條件預測。本方法強調產生結果的條件,採取「如果……則的形式,對預測未來提供了新的手段。

⑶ 系統動力學分析方法有多種,比較典型的方法

力學是一門獨立的基礎學科,是有關力、運動和介質(固體、液體、氣體是撒旦和等離子體),宏、細、微觀力學性質的學科,研究以機械運動為主,及其同物理、化學、生物運動耦合的現象。力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同時又是一門技術學科。它研究能量和力以及它們與固體、液體及氣體的平衡、變形或運動的關系。力學可粗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三部分,靜力學研究力的平衡或物體的靜止問題;運動學只考慮物體怎樣運動,不討論它與所受力的關系;動力學討論物體運動和所受力的關系。現代的力學實驗設備,諸如大型的風洞、水洞,它們的建立和使用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的科學技術項目,需要多工種、多學科的協作。

⑷ 系統動力學檢驗一定要用靈敏度檢驗嗎

這個是一定的,數量級很小,

⑸ 機械繫統動力學方程的方法有哪些

一、共振分析
隨著機械設備的高速重載化和結構、材質的輕型化,現代化機械的固有頻率下降,而激勵頻率上升,有可能使機械的運轉速度進入或接近機械的「共振區」,引發強烈的共振。所以,對於高速機械裝置(如高速皮帶、齒輪、高速軸等)的支承結構件乃至這些高速機械本身,均應進行共振驗算。
這種驗算在設計階段進行,可避免機械的共振事故發生;而在分析故障時進行,則有助於找到故障的根源和消除故障的途徑。
二、振動分析與動載荷計算
現代的機械設計方法正在由傳統的靜態設計向動態設計過渡,並已產生了一些專門的學科分支。如機械彈性動力學就是考慮機械構件的彈性來分析機械的精確運動規律和機械振動載荷的一個專門學科。
三、計算機與現代測試技術的運用
計算機與現代測試技術已成為機械動力學學科賴以騰飛的兩翼。它們相互結合,不僅解決了在振動學科中許多難以用傳統方法解決的問題,而且開創了狀態監測、故障診斷、模態分析、動態模擬等一系列有效的實用技術,成為生產實踐中十分有力的現代化手段。
機械動力學的各個分支領域,在運用計算機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如MATLAB、AnAMS、CATIA、ANSYS等大型模擬軟體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四、減振與隔振
高速與精密是現代機械與儀器的重要特徵。高速易導致振動,而精密設備卻又往往對自身與外界的振動有極為嚴格的限制。因此,對機械的減振、隔振技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所以,隔振設備的設計、選用與配置以及減振措施的採用,也是機械動力學的任務之一。

⑹ 系統動力學方法的相關概念

(1)因果反饋。如果事件A(原因)引起事件B(結果),AB便形成因果關系。若A增加引起B增加,稱AB構成正因果關系;若A增加引起B減少,則稱為負因果關系。兩個以上因果關系鏈首尾相連構成反饋迴路,亦分正、負反饋迴路。
(2)積累。本法視社會經濟狀態變化為由許多參變數組成的一種流,通過對流的研究來掌握系統性質和運動規律。流的規程量便是積累,用以描述系統狀態,系統輸入輸出流量之差為積累增量。流率表述流的活動狀態,亦稱決策函數,積累則是流的結果。任何決策過程均可用流的反饋迴路描述。
(3)流圖。流圖由積累、流率、物質流、信息流等符號構成,直觀形象地反映系統結構和動態特徵。
某庫存系統的流圖如圖16-8。圖中,庫存量(L)和勞力(A)為積累變數,產出率(R1),發貨率(R2),僱用率(R3)為流速變數。可以根據流圖寫出系統動力學方程。
如:積累(L)公式為:L=L0+(R1-R2)△t
(4)延遲。任何決策實施均需一定時間,此現象即為延遲。圖上不易表述,通常用計算機程序中延遲指令來實現。
(5)模擬語言。為使用方便,設計了DYNAM0專用語言,備有20多種函數,只需輸入系統動力學議程和必要參數,即可向用戶提供結果。
系統動力學方法在我國已開始用於地區和國家級規劃模型,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及專業學術團體正在進行研究和推廣應用。

⑺ 系統動力學為什麼要進行靈敏度檢驗

男性患者主訴排尿困難,無其它不適,尿常規正常,前列腺體積增大。在沒有其它輔助檢查信息時直接給予α受體阻滯劑治療,患者有50%的機會可以改善症狀。假如葯物治療失敗,對患者施行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TURP)手術治療,則患者有75%的機會得到治療。若患者的治療結果良好,那皆大歡喜。但如果患者正常落在那25%的的范圍之內,特別是患者的症狀反而加重時,其結局將十分糟糕。 女性患者主訴壓力性尿失禁 ,沒有其它不適,同樣地對患者直接施行經陰道懸吊手術,則患者可能獲得治癒,但也有可能變得更差。 根據我們的經驗,不常規進行尿動力檢查對患者和醫生均有害。對患者而言,如果沒有尿動力檢查結果,僅憑經驗可能得不到最精確的治療,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失敗的結局。對於醫生而言,則失去一次對患者進行明確鑒別診斷的機機,若一直按照老傳統「先進行簡單的無創治療,再進行有創的外科治療」的規則辦事,則永遠無法真正從診治過程中獲益。 為此我們認為:作為醫生,在診治具有LUTS症狀患者之前,你必須首先用尿動力學知識來武裝自已。作為患者,精確的檢查可能要比先吃到嘴裡幾片葯片要好。

⑻ 系統動力學方法

系統動力學法(system dynamics,簡稱SD法)是一種連續型模擬模型,它具有下面的性質:①動態性:它強調系統是在不斷發展變化著的,SD方法就是在系統的動態變化中,跟蹤和模擬系統的發展和變化趨勢的;②反饋性:它強調系統內部的各種因素的相互依賴關系,在系統內部存在著多種反饋環,相互影響,相互制約;③整體性:它的基本出發點是強調「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對於一個復雜的大系統,任何個別部分和個別因素的研究只能得到片面認識。

一、系統動力學與地下水資源管理

在水文地質學研究中,特別是進行水資源管理時,往往要強調系統性和整體性,如強調整個流域或盆地的水資源利用最優化,而不是局部的優化。水資源管理工作也具有反饋性。任何一個水資源管理方案都可能帶來兩方面的效應,那就是正效應和負效應。正效應包括滿足各方面的供水需求,帶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繁榮等;負效應則可能是地下水位持續下降,不良水體入侵含水層,地面沉降,水資源枯竭和不同程度的生態環境惡化等。所以,水資源的管理應具有反饋性,應對管理方案所帶來的正效應和負效應進行評價、分析。必要時,對方案進行調整,直至最大限度地滿足供水要求,最小限度地影響環境,減少負效應。此外,水資源管理也具有動態性,無論水文地質條件還是整個地下水盆地或地下水系統都是隨時間而變化的。從系統的角度出發,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由於受天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輸入、輸出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整個系統發生變化。由於水資源管理中的上述性質,我們可以把SD方法應用到水資源管理中去。實際上,J.Forrester等於1968年已經把SD方法應用到與水資源規劃和管理有關的社會系統的模擬中。

二、SD方法原理

Forrester認為,系統是由三種變數組成的,即水平(狀態)、變數(level variable),速率變數和輔助變數(圖15-2)。這些變數可以被各種「線」相連形成「反饋循環」,而且這個「反饋循環」可以用描述系統的方程來表達。

現代水文地質學

式中:P·L——在現時的人口總數;

P·K——在前一時期K時的人口數;

BR·KL——從K到L時間內出生的人口。

用式(15-9)和式(15-10)可以描述圖15-3所示的過程。

在系統動力學方法中,「反饋循環(或迴路)」是構成系統的要素,也是最基本的元素。系統的動態性就是用這種「迴路」來體現的。而水平和速率則是「迴路」中兩種類型的變數,水平(狀態)和速率(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水平反映了系統的條件,速率導致了系統的動態變化。

閱讀全文

與系統動力學中常用的檢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保護分娩接產方法研究目標 瀏覽:430
29x55的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58
膽管癌預防性治療方法 瀏覽:689
天然氣流量計安裝方法 瀏覽:938
井字樓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251
羽毛球快速入門反手的方法 瀏覽:811
魯班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412
小車如何除霧的正確方法 瀏覽:647
用白醋祛痣的正確方法 瀏覽:248
老疤怎麼去除最有效方法 瀏覽:660
cfoutofmemory解決方法 瀏覽:705
惠普m436列印機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22
c型鋼的安裝方法 瀏覽:491
中醫治濕疹有哪些方法治療 瀏覽:356
小烏龜怎麼養在家的方法 瀏覽:309
聯想的設備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99
雙電機順序控制接線方法圖片 瀏覽:309
扣費失敗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84
腰疼什麼方法治療快 瀏覽:661
化學葯物分析評價方法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