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播種前如何進行種子處理
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是一項經濟有效的增產措施。它不僅可以提高種子品質,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和幼苗健壯生長,還可防治種子病蟲害。
首先要進行種子精選。精選種子的方法有風選、篩選、鹽水選,大粒種子亦可進行粒選。精選是為了除去雜質和不合格的種子。其次,為防止種子和苗木感染病蟲害,經常要對種子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葯劑和方法有:福爾馬林(甲醛)溶液消毒,在播種前1~2天,用濃度0.15%的福爾馬林溶液(1份濃度40%的福爾馬林原液加260份水稀釋而成),浸種15~30分鍾,取出後蓋上潔凈的干麻袋約半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數次,將種子攤開陰干後,即可播種。第三,對發芽慢或不易發芽的種子,要進行催芽。催芽可以打破種子休眠,加速種子內部生理活動變化,使種皮軟化,果膠物質轉變為滲透性物質,增強吸收作用,利於種子發芽。常用的催芽方法有:浸種催芽,將種子放在冷水或熱水中浸泡,使其在短時期內吸收水分,軟化種皮,增加透性,加速種子的生理活動,縮短後熟過程,促進種子萌發。曬種催芽,將種子薄攤在竹席或竹匾上曬,能促進種子的後熟,提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還能防治病蟲害。層積沙藏催芽,將種子和干凈的河沙分層裝於花盆或木箱內,種子和沙的比例約為1∶3~5,層積時間和溫度視不同種子和不同地區而異,如東北人參種子採收後,在 15℃左右的溫度下層積80~90天,再經冬季低溫處理,翌年春可很快出苗。層積期內必須經常檢查,以防腐爛或提早發芽以及預防鼠獸等為害。化學葯劑催芽,生產中常使用植物激素處理種子,促進發芽。如赤黴素(GA)能促進某些休眠種子發芽,加快發芽速度,刺激幼苗生長。赤黴素的使用濃度依葯材種類而異,通常用100~1000毫克/升的水溶液浸種24小時。細胞分裂素也可刺激一些葯材的種子發芽,一般用100毫克/升溶液中浸種3分鍾。
Ⅱ 種子在播種前應如何處理
不同種類的樹木,由於其種皮構造及生理機制不同,種子發芽的時間長短也不同,有些需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發芽,因此,必須進行人工催芽,以打破種子的休眠。一般常用以下4種處理方法:
(1)層積催芽
將種子與濕潤物混合或分層放置,促進種子達到發芽狀態的處理,叫層積催芽。
這種方法在生產上廣泛應用。適用於所有種子(含水量高或含水量低的種子均可適應)。尤適於休眠期長,內含抑制物質,種皮堅硬和生理後熟的種子。
層積催芽的作用主要是:促進種皮軟化,增加通透性和吸脹能力;使種子內含物脫落酸、酸化物等抑制劑逐漸分解,赤黴素、細胞分裂素等生長激素逐漸增加;提高各種酶的活動能力,並使復雜的化合物轉變為可溶性物質;促進種胚發育,完成後熟過程。
①低溫層積催芽 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的層積催芽。催芽時的溫度0~5℃,濕度60%。
具體方法如下: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背風、背陰的地方挖坑。坑深:60~80厘米(根據當地土壤結凍深度而定,原則上要在地下水位以上、凍土層以下);坑寬:80~100厘米;坑長:依種子數量而定。坑的周圍要挖小排水溝。
在坑底放一層10~15厘米厚的干凈濕河沙,其含水量為飽和含水量的60%(即沙子的濕度,以手用力握不漏水,松開手沙成團不散開即可)。中層放種沙混合物(或分層放),厚約40~50厘米,種沙體積比為1∶3,然後再蓋濕沙15~20厘米,最後覆土呈土丘形。
在埋種沙時,坑中央應設有通氣孔(豎著埋上一根塑料管,或插草把),高出土丘30厘米,以利於種子呼吸,及測量坑內溫度。如發現坑內溫度超過5℃,應及時採取降溫措施,如發現已有霉味時,應及時倒坑。
注意事項:a.要保持低溫條件,一般控制在0~5℃,最高也不能超過7℃;溫度太高會使種子處於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容易腐爛。b.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一般控制在60%左右。c.要保持通氣條件,無論種子多少,在坑積時,都應設通氣孔。因為在種子催芽過程中,種子內部進行一系列的物質轉化活動,呼吸作用較明顯,需要氧氣。所以在催芽中要有通氣孔(通氣設備),使種子能得到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d.不受鼠害。e.經常檢查。如果有30%的種子露白時(裂嘴),即可播種。如達不到播種季節,趕快出坑,放入更低溫的條件下。
經過低溫層積催芽,有些針葉樹種,如油松和樟子松的種子,未能達到催芽要求,可以把種子置於陽光下曬數小時至數日,種子即裂嘴,既達到了催芽的效果又起到了殺菌的作用。不同樹種的催芽時間見表1。
表1 不同樹種催芽時間
②變溫層積催芽 是用高溫和低溫交替進行的催芽方法。先用高溫(15~25℃)處理,時間短;再用低溫(0~5℃)處理,時間長。此法比恆溫或低溫更接近於種子所經歷的自然條件。可在室外、室內進行。先在室內高溫處理,然後在室外低溫處理。適用於冬季土壤結凍較厚的地區。
一般對難發芽的種子,低溫層積催芽時間較長的種子(如紅松,檜柏,水曲柳等),用變溫層積催芽效果好,時間短。
(2)水浸催芽(又叫發芽促進)
目的是使種子充分吸水膨脹,種皮軟化,加速酶的活動,促進貯藏物質水解,給種子發芽裂嘴創造條件。浸種時間一般1~3天,種皮薄的可短至幾小時,種皮厚、透水性差的種子可5~7天(如核桃)。
包括浸種和催芽二個過程。
①浸種 水溫分三個梯度。
高溫水浸種:水溫80℃以上,甚至100℃。適於一些含水量很低的硬粒種子,如刺槐、合歡、皂角、國槐等。
中溫水浸種:水溫45~70℃,一般60℃左右。適用於休眠期短,種皮薄的種子,如針葉樹種子:油松、落葉松等;另外,桑、構樹也可採用。
常溫水浸種:水溫20~30℃。適於中、小粒,種皮很薄的種子,如泡桐,香椿、臭椿、側柏、榆樹等。
注意事項:
要使水的溫度逐漸增高,尤其是高溫水浸種,先80℃,再90℃,再100℃。
先放種子後倒水,使種子吃水均勻。
用水量一般為種子體積的3倍,即種子與水的容積比1∶3。
浸種過程中,超過24小時以上的,每天要用常溫水換水,一般換水1~2次。
勤檢查。如大粒種子:種仁充滿種腔即可;小粒種子:水面有氣泡,但不出現白沫即可。如發現白沫,則表明浸種時間過長,蛋白質被浸出來。
②催芽 把浸好的種子撈出來放在適宜的溫度下,使種子發芽。撈出來的種子要用清水反復清洗,不能帶水催芽。有的種子可放在陰涼通風處吹、晾,種子抓起來不黏即可。
催芽有兩種方法:
「生豆芽」法:浸好的種子放在容器中,底部最好放上濕布,上面蓋上濕布,置於較濕暖的環境中,催芽溫度20~25℃,每天攪拌2~3遍,種子層10厘米即可,勿太厚。種子有30%裂嘴時即可播種。
混沙催芽:將浸好的種子混入干凈的河沙,種沙比例1∶3,放入木箱中,將木箱置於10~20℃環境中,經常攪動,保持濕潤。有30%裂嘴時,即可播種。
對於深休眠的種子,每天用水淘一下,涼、熱水交替淘洗。
(3)葯劑催芽
即用化學葯劑,微量元素,植物激素等溶液在播種前,浸泡種子。
化學葯劑處理主要是對一些特殊的種子,如花椒、槭樹、火炬樹,這些種子含有油脂,要先進行脫脂處理。
①小蘇打(或洗衣粉) 主要作用是使種皮脫脂,增加種子的吸水能力,經脫脂以後,再進行層積催芽或浸種催芽。
具體方法:按1000克種子加25克小蘇打的比例放水,水量淹沒種子為度。反復搓洗種子,種子不亮有麻面即可。之後用水反復沖洗,撈出進行催芽。
②濃硫酸 主要是針對種皮特別堅硬,而不透水的種子,如山楂、黑棗等,用濃硫酸,使種子皮炭化,使其變薄,然後催芽。
具體方法:將種子倒入耐酸的容器中,將容器放入冷水盆中,然後倒入濃硫酸,隨倒隨攪拌,用量約為種子體積的一半,能淹沒種子即可。30分鍾左右就行了。以後用冷水反復沖洗硫酸,搓去炭皮,再用冷水浸種2天,每天要換水2~3次。隨後層積催芽,約240天,也可用暴曬的方法。
目前進行研究實驗的還有各種微量元素催芽,但是目前生產上應用很少,而且不同的樹種的用量不同;同一種葯劑對不同樹種的作用也不同。例如;錳對刺槐能刺激發芽,但對椴樹卻抑制發芽。
植物激素,如赤黴素、吲哚乙酸、吲哚丁酸,2,4-D等,用於浸種可以解除種子休眠。
(4)物理方法處理
利用各種射線、超聲波、激光、同位素等物理方法促進種子發芽。如用超聲波處理馬尾松、杉木種子,頻率25千赫,時間20分鍾,分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25%以上。用氦—氖激光器處理毛泡桐種子,劑量6毫克,時間5分鍾,苗高比對照提高41%,地徑增大4.19%。
一般來說,生理休眠的種子用層積催芽和葯劑催芽;強迫休眠的種子用浸種催芽。
綜上所述,無論採用何種方法催芽,其目的是首先軟化種皮,增加種子對水分的吸收能力,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促進各種酶的活化,在各種酶的作用下,促使種子內含物質的轉化。從而供給發芽時生長之所需。通過催芽提高了種子發芽率和苗木質量。
Ⅲ 種子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種子處理有三種方式:曬種、拌種和種子包衣。
(1)曬種
在貯藏條件差或種子含水量較高的情況下,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播種前應曬2~3天。晾曬時應薄鋪勤翻,防止中午強烈日光曝曬造成種皮破裂。晾曬後,將種子攤開散熱降溫,再裝入袋子備用。
(2)拌種
根瘤菌拌種:在新開墾地、重迎茬地或多年未種過大豆的地塊,有必要進行根瘤菌接種。每公頃大豆種子用根瘤菌劑7.5千克,具體方法:用適量清水將固體粉劑、液體劑稀釋,將種子與菌劑拌勻,或先將種子浸濕,然後將固體粉劑均勻地粘在種子上,使每一粒種子表面都粘上菌劑,拌後放在陰涼地方,防止陽光直射殺傷根瘤菌,接種根瘤菌後,稍陰干便可播種。
微肥拌種:根據土壤微量元素缺乏情況,可選用鉬酸銨、硼砂等進行拌種。鉬酸銨拌種:用量每千克大豆種子拌鉬酸銨2~4克,將2~4克鉬酸銨先用少量熱水溶解,然後加水稀釋至20毫升左右,噴灑在豆種上混拌均勻,陰干後播種。硼砂拌種:用量每千克大豆種子拌硼砂1~3克,將1~3克硼砂溶於20毫升水中,噴灑在豆種上混拌均勻,陰干後播種。
(3)種子包衣
選用已登記的大豆專用種衣劑(如26%多克福種衣劑1∶60或15%福克種衣劑1∶60)進行種子包衣處理。
微肥拌種和種子包衣同時應用時,應先微肥拌種,陰干後再進行種子包衣。根瘤菌應避免與酸性農葯同時應用。
Ⅳ 花生播種前種子的幾種處理方法
1、播前曬種
在20℃~30℃條件下曬種子莢果2~3天,播前3~5天脫殼,選擇飽滿、無損、無病蟲害的籽粒下種。曬種可以有效提高種子的活力,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
2、葯劑拌種
每30千克種仁用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克拌種,也可用花生專用拌種劑拌種。
(4)播種前種子處理不常用的方法擴展閱讀
花生對於地質土壤的相求相對較高,在花生種植的而選擇上,宜選擇地勢較為平坦且排水能力強的沙壤土地。
花生忌重茬,第一年中國花生的土壤不適合連續栽種花生,選擇花生種植土壤最好選擇連續幾年都沒有種過花生的地質。
除此之外,土壤有機質大於1.0%,土壤的 PH 值要在 6.5~7.5 之間。花生的種植還對空氣質量狀況有一定的要求,要求空氣污染指數小於1。只有同時滿足這些地質條件,才有可能種出高產花生。
播種期:春季5cm土層地溫穩定在12℃時,珍珠豆型花生即可播種。在4月底至5月上旬,地膜覆蓋栽培可稍提前7~10天。
Ⅳ 播種前花卉種子的處理方法
一、播種前的種子處理
1、一般容易發芽的種子,可在播種前用冷水或溫水浸種,水溫控制在40度以下,使種皮變軟或種子吸脹後播種,如牽牛、旱金蓮等。細小的種子不用浸種。
2、種皮堅硬的種子,由於種皮堅硬,不透氣,不透水,可採用刻傷種皮、葯劑處理等方法。像美人蕉等的種子可用剛銼或刀刻傷外種皮,使水分直接與子葉接觸。由於子葉等吸水膨脹,堅硬的外種皮可自然破裂,很快發芽。
3、對要求在低溫和濕潤條件下完成休眠的種子,常採用冷凍和低溫層積(即砂藏)的方法處理。
二、播種期
室內盆栽花卉通常在春季天氣已經變暖時播種。但室內花卉種類比較多,一些冬春季開花的種類,常在夏末秋初播種,生長期短的也可秋末冬初播種。
三、播種
室內花卉一般用泥炭土3份加沙1份配成的播種用土;也可用腐葉土或細砂土作播種用土;現在還可以用買來的培養土直接播種。盆中裝上8分滿的土,刮平並浸水,使盆土濕透待用。細小的種子,如矮牽牛、翠蝶花(六倍利)、風鈴草等,要細心均勻地撒在已濕透的盆土表面。
Ⅵ 播種前花卉種子要怎樣處理
一、播種前的種子處理
1、一般容易發芽的種子,可在播種前用冷水或溫水浸種,水溫控制在40度以下,使種皮變軟或種子吸脹後播種,如牽牛、旱金蓮等。細小的種子不用浸種。
2、種皮堅硬的種子,由於種皮堅硬,不透氣,不透水,可採用刻傷種皮、葯劑處理等方法。像美人蕉等的種子可用剛銼或刀刻傷外種皮,使水分直接與子葉接觸。由於子葉等吸水膨脹,堅硬的外種皮可自然破裂,很快發芽。
3、對要求在低溫和濕潤條件下完成休眠的種子,常採用冷凍和低溫層積(即砂藏)的方法處理。
二、播種期
室內盆栽花卉通常在春季天氣已經變暖時播種。但室內花卉種類比較多,一些冬春季開花的種類,常在夏末秋初播種,生長期短的也可秋末冬初播種。
三、播種
室內花卉一般用泥炭土3份加沙1份配成的播種用土;也可用腐葉土或細砂土作播種用土;現在還可以用買來的培養土直接播種。盆中裝上8分滿的土,刮平並浸水,使盆土濕透待用。細小的種子,如矮牽牛、翠蝶花(六倍利)、風鈴草等,要細心均勻地撒在已濕透的盆土表面。
Ⅶ 播種前的種子一般都如何進行處理呢
種子消毒。種子消毒可以殺死種子本身攜帶的細菌,保護種子免受土壤病蟲害的侵害。
種子消毒方法:
溫湯浸種把種子投入到其體積5倍左右的55~60℃的熱水中浸燙,並按一個方向不斷攪動,使種子受熱均勻。保持恆溫15~30分鍾,處理過程中要隨時添加熱水並不斷攪動。待水溫降至室溫時,停止攪動,轉入常規浸種催芽。溫湯浸種要嚴格掌握水溫和燙種時間,才能達到既殺死病菌又不燙傷種子的目的。
葯劑浸種用葯劑溶液浸漬種子,使之吸收葯液,經一定時間後取出,用清水洗滌干凈,然後晾乾催芽或直接播種。浸種必須嚴格掌握葯液濃度、浸種時間、葯液溫度等,否則將會影響葯效或出現葯害。浸種葯液必須是溶液或乳濁液,不能用懸浮液。葯液用量一般為種子體積的2倍左右。常用葯劑有多菌靈、托布津、福爾馬林、磷酸三鈉等。
Ⅷ 種子播種前處理的方法與措施有哪些
在蔬菜生產過程中,為了確保出苗快而整齊,幼苗健壯無病蟲害,須在播前進行種子處理。種子處理包括精選、消毒、浸種、催芽等。
一、種子精選
將挑選出的純度好、發芽率高、飽滿成實的種子用20-30℃的溫水淘洗。番茄種子上的絨毛、茄子種子上的粘膜、辣椒種子上的辣味以及黃瓜和西葫蘆種子上的粘液都可洗掉,以免影響出芽。
二、種子消毒
浸種前將種子消毒,可減少病害的最初侵染源,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1、沸水變溫燙種。先將種子浸入冷水中浸泡1-2小時,再將種子每50-100克包於紗布內,用細繩系住迅速放入80-90度的半沸水中。紗布內種子不要包緊,待浸燙到全部種子時再迅速抽出,稍晾一下後再放入,如此反復四五次後再浸種催芽。此法只適用於番茄、茄子、辣椒、西瓜等種皮較厚的種子。
2、熱水燙種。先將種子浸泡使其膨脹,病菌開始萌動,然後放入55-60度的熱水中,不停地攪拌,燙5-15分鍾後加入冷水,待水溫降至20-30度時進行正常浸種。
3、葯劑消毒。常用的消毒劑有磷酸三鈉、福爾馬林消毒、高錳酸鉀。
三、浸種催芽。
浸種水溫一般在20-30度之間。浸種時間因種類而異,一般瓜類5-6小時;茄類10-24小時;十字花科2-3小時。浸完要晾乾種子表面水分再催芽。
Ⅸ 蔬菜播種前種子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為了促進種子迅速發芽,播種前對一些發芽緩慢的種子要進行適當的處理。種子處理的方法有:
1、浸種。一般較易發芽的種子可不進行直接播種,對種皮較厚的種子可在播種前進行浸種。浸種可分為冷水浸種和溫水浸種(溫度40度左右為佳),浸水時間一般為24小時為宜,浸泡時間過長養分容易遭受損失。浸過的種子不能播種在過分乾燥的土壤中,因為乾燥土壤會奪取種子水分,使發芽中止。
2、銼傷種皮。對於種殼堅硬、不透水和不透氣的種子,可作銼傷種皮處理(注意不能銼傷種胚)。銼傷種皮法常用於美人焦、荷花、黃花夾竹桃等種子,方法是在播種前用小刀刻傷種皮或磨去種皮的一部分,再經溫水浸泡24小時。
3、草木灰拌種。凡外殼有油蠟的種子,都可用草木灰加水混合成糊拌成種子,利用草木灰中的鹼分幫助脫去油蠟。
4、凍裂。如榆葉梅的種子,在入冬封地前播種並澆透水,冬季土地結凍後,種子外殼破裂,第二年春天即可發芽。
5、沙藏。如桂花、薔薇類的種子,秋末採收後用濕沙拌好,裝在花盆裡,再放置在深半米左右的溝里,蓋上稻草,第二年開春後取出播種,則可迅速發芽。
6、葯物處理。對一些種皮堅硬的種子,也可進行葯物處理,以改變其堅硬種皮透性,使其迅速發芽。通常用2%~3%的鹽酸浸種,浸到種皮柔軟後取出種子,用清水漂洗干凈即可保重。芍葯、美人蕉等種子可採取此法。
Ⅹ 宿根花卉播種前的種子應該怎樣處理
一、播種前的種子處理
1、一般容易發芽的種子,可在播種前用冷水或溫水浸種,水溫控制在40度以下,使種皮變軟或種子吸脹後播種,如牽牛、旱金蓮等。細小的種子不用浸種。
2、種皮堅硬的種子,由於種皮堅硬,不透氣,不透水,可採用刻傷種皮、葯劑處理等方法。像美人蕉等的種子可用剛銼或刀刻傷外種皮,使水分直接與子葉接觸。由於子葉等吸水膨脹,堅硬的外種皮可自然破裂,很快發芽。
3、對要求在低溫和濕潤條件下完成休眠的種子,常採用冷凍和低溫層積(即砂藏)的方法處理。
二、播種期
室內盆栽花卉通常在春季天氣已經變暖時播種。但室內花卉種類比較多,一些冬春季開花的種類,常在夏末秋初播種,生長期短的也可秋末冬初播種。
三、播種
室內花卉一般用泥炭土3份加沙1份配成的播種用土;也可用腐葉土或細砂土作播種用土;現在還可以用買來的培養土直接播種。盆中裝上8分滿的土,刮平並浸水,使盆土濕透待用。細小的種子,如矮牽牛、翠蝶花(六倍利)、風鈴草等,要細心均勻地撒在已濕透的盆土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