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辯論常用的方法

辯論常用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1 17:45:17

『壹』 辯論的技巧有什麼

1、攻其要害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雙方糾纏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例子或表達上爭論不休,結果,看上去辯得很熱鬧,實際上已離題萬里.這是辯論的大忌.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對方一辯、二辯陳詞後,迅速地判明對方立論中的要害問題,從而抓住這一問題,一 攻到底,以便從理論上徹底地擊敗對方。

2、利用矛盾

由於辯論雙方各由四位隊員組成,四位隊員在辯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矛盾,即使是同一 位隊員,在自由辯論中,由於出語很快,也有可能出現矛盾.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應當 馬上抓住,竭力擴大對方的矛盾,使之自顧不暇,無力進攻我方。

3、順水推舟

表面上認同對方觀點,順應對方的邏輯進行推導,並在推導中根據我方需要,設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礙,使對方觀點在所增設的條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與對方觀點截然相反的結論。

4、正本清源

所謂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義而言,就是指出對方論據與論題的關聯不緊或者背道而馳,從根本上矯正對方論據的立足點,把它拉入我方「勢力范圍」,使其恰好為我方觀點服務.較之正向推理的「順水推舟」法,這種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5、李代桃僵

當碰到一些在邏輯上或理論上都比較難辯的辯題時,不得不採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來化解困難。

『貳』 辯論技巧的方法有哪些

辯論技巧

下文試以技法理論結合對實際辯例的分析,介紹幾種反客為主的技巧。
(一)借力打力
武俠小說中有一招數,名叫"借力打力",是說內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對方攻擊之力反擊對方。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論辯中來。
例如,在關於"知難行易"的辯論中,有這么一個回合:
正方:對啊!那些人正是因為上了刑場死到臨頭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嚴,可謂"知難"哪,對方辨友!(熱烈掌聲)
當對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難"的實例論證於知易行難"時,正方馬上轉而化之從:"知法不易"的角度強化己方觀點,給對方以有力的回擊。扭轉了被動局勢。
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證反治其身,是因為他有一系列並沒有表現在口頭上的、重新解釋字詞的理論作為堅強的後盾:辯題中的"知",不僅僅是"知道"的"知".更應該是建立在人類理性基礎上的"知";守法並不難,作為一個行為過程,殺人也不難,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剋制內心滋生出惡毒的殺人慾望,卻是很難。這樣,正方寬廣、高位定義的"知難"和"行易"借反方狹隘、低位定義的"知易"和"行難…的攻擊之力,有效地回擊了反方,使反方構建在"知"和"行"表淺層面上的立論框架崩潰了。
(二)移花接木
剔除對方論據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換上於我方有利的觀點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我們把這一技法喻名為"移花接木"。
例如.在《知難行易》的論辯中曾出現過如下一例:
反方:古人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是說蜀道難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難,孫行者為什麼不叫孫知者?
正方:孫大聖的小名是叫孫行者,可對方辯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孫悟空,"悟"是不是"知"?
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辯例。反方的例證看似有板有眼,實際上有些牽強附會:以"孫行者為什麼不叫孫知者"為駁難,雖然是一種近乎強詞奪理的主動,但畢竟在氣勢上佔了上風。正方敏銳地發現了對方論據的片面性,果斷地從"孫悟空"這一面著手,以"悟"就是"知"反詰對方,使對方提出關於"孫大聖"的引證成為抱薪救火、惹火燒身。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論辯理論中屬於強攻,它要求辯手勇於接招,勇於反擊,因而它也是一種難度較大、對抗性很高。說服力極強的論辯技巧。誠然,實際臨場上雄辯滔滔,風雲變幻,不是隨時都有"孫行者""孫悟空"這樣現成的材料可供使用的,也就是說,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辯手對對方當時的觀點和我方立場進行精當的歸納或演繹。
比如,在關於"治貧比治愚更重要"的論辯中,正方有這樣一段陳詞:"…對方辯友以迫切性來衡量重要性,那我倒要告訴您,我現在肚子餓得很,十萬火急地需要食物來充飢,但我還是要辯下去,因為我意識到論辯比充飢更重要。"話音一落,掌聲四起。這時反方從容辯道:"對方辯友,我認為』有飯不吃』和』無飯可吃』是兩碼事……"反方的答辯激起了更熱烈的掌聲。正方以"有飯不吃"來論證貧困不足以畏懼和治愚的相對重要性,反方立即從己方觀點中歸納出"無飯可吃"的旨要,鮮明地比較出了兩者本質上的天差地別,有效地扼制了對方偷換概念的傾向。
(三)順水推舟
表面上認同對方觀點,順應對方的邏輯進行推導,並在推導中根據我方需要,設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礙,使對方觀點在所增設的條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與對方觀點截然相反的結論。
例如,在"愚公應該移山還是應該搬家"的論辯中:
反方:……我們要請教對方辨友,愚公搬家解決了困難,保護了資源,節省了人力、財力,這究竟有什麼不應該?
正方:愚公搬家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可愚公所處的地方連門都難出去,家又怎麼搬?……可見,搬家姑且可以考慮,也得在移完山之後再搬呀!
神話故事都是誇大其事以顯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絕對不能讓反方迂旋於就事論事之上,否則,反方符合現代價值取向的"方法論"必占上手。從上面的辯詞來看,反方的就事論事,理據充分,根基扎實,正方先順勢肯定"搬家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既而均人"愚公所處的地方連門都難出去"這一條件,自然而然地導出"家又怎麼搬"的詰問,最後水到渠成,得出"先移山,後搬家"的結論。如此一系列理論環環相扣。節節貫穿,以勢不可當的攻擊力把對方的就事論事打得落花流水,真可謂精彩絕倫!
(四)正本清源
所謂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義而言,就是指出對方論據與論題的關聯不緊或者背道而馳,從根本上矯正對方論據的立足點,把它拉人我方"勢力范圍",使其恰好為我方觀點服務。較之正向推理的"順水推舟"法,這種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例如,在"跳槽是否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的論辯中,有這樣一節辯詞:
正方:張勇,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的冠軍,就是從江蘇跳槽到陝西,對方辯友還說他沒有為陝西人民作出貢獻,真叫人心寒啊!(掌聲)
反方:請問到體工隊可能是跳槽去的嗎?這恰恰是我們這里提倡的合理流動啊!(掌聲)對方辨友戴著跳槽眼鏡看問題,當然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的流動都是跳槽了。(掌聲)
正方舉張勇為例,他從江蘇到陝西後,獲得了更好地發展自己的空間,這是事實。反方馬上指出對方具體例證引用失誤:張勇到體工隊,不可能是通過"跳槽"這種不規范的人才流動方式去的,而恰恰是在"公平、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下"合理流動"去的,可信度高、說服力強、震撼力大,收到了較為明顯的反客為主的效果。
(五)釜底抽薪
刁鑽的選擇性提問,是許多辯手慣用的進攻招式之一。通常,這種提問是有預謀的,它能置人於"二難"境地,無論對方作哪種選擇都於己不利。對付這種提問的一個具體技法是,從對方的選擇性提問中,抽出一個預設選項進行強有力的反詰,從根本上挫敗對方的銳氣,這種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例如,在"思想道德應該適應(超越)市場經濟"的論辯中,有如下一輪交鋒:
反方:…我問雷鋒精神到底是無私奉獻精神還是等價交換精神?
正方:…對方辨友這里錯誤地理解了等價交換,等價交換就是說,所有的交換都要等價,但並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交換,雷鋒還沒有想到交換,當然雷鋒精神談不上等價了。(全場掌聲)
既然談不上等價,那麼自然不可能是等價精神,反方應該立即打蛇隨棍上,指出這一點,並將問題展開深入
反方:那我還要請問對方辯友,我們的思想道德它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是求利的精神?
正方:為人民服務難道不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嗎?(掌聲)
正方的回答其實很不恰當,而此時反方的知識儲備或者應變能力嚴重不足,如果反問一句「難道毛澤東同志提出為人民服務是為了順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么」,則立刻將正方推至風口浪尖,迫使其選擇迴避。
第一回合中,反方有"請君人瓮"之意,有備而來。顯然,如果以定勢思維被動答問,就難以處理反方預設的"二難":選擇前者,則剛好證明了反方"思想道德應該超越市場經濟"的觀點;選擇後者,則有背事實,更是謬之千里。但是,正方辯手卻跳出了反方"非此即彼"的框框設定,反過來單刀直入,從兩個預設選項抽出"等價交換",以倒樹尋根之勢徹徹底底地推翻了它作為預設選項的正確性,語氣從容,語鋒犀利,其應變之靈活、技法之高明,令人嘆為觀止!
當然,辯場上的實際情況十分復雜,要想在論辯中變被動為主動,掌握一些反客為主的技巧還僅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為主還需要仰仗於非常到位的即興發揮,而這一點卻是無章可循的。
(六)攻其要害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雙方糾纏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例子或表達上爭論不休,結果,看上去辯得很熱鬧,實際上已離題萬里。這是辯論的大忌。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對方一辯、二辯陳詞後,迅速地判明對方立論中的要害問題,從而抓住這一問題,一 攻到底,以便從理論上徹底地擊敗對方。如「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這一辯題的要害是 :在不溫飽的狀況下,是否能談道德?在辯論中只有始終抓住這個要害問題,才能給對方以致命的打擊。在辯論中,人們常常有「避實就虛」的說法,偶爾使用這種技巧是必要的。比如,當對方提出一個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時,假如強不知以為知,勉強去回答,不但會失分 ,甚至可能鬧笑話。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機智地避開對方的問題,另外找對方的弱點攻過去 。然而,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的是「避虛就實」,「避輕就重」,即善於在基本的、 關鍵的問題上打硬仗。如果對方一提問題,我方立即迴避,勢必會給評委和聽眾留下不好的印象,以為我方不敢正視對方的問題。此外,如果我方對對方提出的基本立論和概念打擊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於敏銳地抓住對方要害,猛攻下去,務求必勝,乃是辯論的重要技巧。
(七)利用矛盾
由於辯論雙方各由四位隊員組成,四位隊員在辯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矛盾,即使是同一 位隊員,在自由辯論中,由於出語很快,也有可能出現矛盾。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應當 馬上抓住,竭力擴大對方的矛盾,使之自顧不暇,無力進攻我方。比如,在與劍橋隊辯論時 ,劍橋隊的三辯認為法律不是道德,二辯則認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這兩種見解顯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機擴大對方兩位辯手之間的觀點裂痕,迫使對方陷入窘境。又如對方一辯起先把「溫飽」看作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狀態,後來在我方的凌厲攻勢下,又大談「飢寒」狀態 ,這就是與先前的見解發生了矛盾,我方「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使對方於急切之中,理屈詞窮,無言以對。
(八)「引蛇出洞」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膠著狀態:當對方死死守住其立論,不管我方如何進攻,對方只用幾句話來應付時,如果仍採用正面進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這種情況下,要盡快調整進攻手段,採取迂迴的方法,從看來並不重要的問題入手,誘使對方離開陣地,從而打擊對方,在評委和聽眾的心目中造成轟動效應。 在我方和悉尼隊辯論「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時,對方死守著「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只能是醫學問題」的見解,不為所動。於是,我方採取了「引蛇出洞」 的戰術,我方二辯突然發問:「請問對方,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號是什麼?」對方四位辯手面面相覷,為不致於在場上失分太多,對方一辯站起來亂答一通,我方立即予以糾正,指出今年的口號是「時不我待,行動起來」,這就等於在對方的陣地上打開了一個缺口,從而瓦解了對方的堅固的陣線。
(九)「李代桃僵」
當我們碰到一些在邏輯上或理論上都比較難辯的辯題時,不得不採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來化解困難。比如,「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這一辯題就是很難辯的,因為艾滋病既是醫學問題,又是社會問題,從常識上看,是很難把這兩個問題然分開的。因此,按照我方預先的設想,如果讓我方來辯正方的話,我們就會引入「社會影 響」這一新概念,從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社會影響」,但不是「社會問題」,並嚴格地確定「社會影響」的含義,這樣,對方就很難攻進來。後來,我們在抽簽中得到了辯題的反方,即「艾滋病是社會問題,不是醫學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完全否認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也會於理太悖,因此,我們在辯論中引入了「醫學途徑」這一概念,強調要用「社會系統工程」的方法去解決艾滋病,而在這一工程中,「醫學途徑」則是必要的部分之一 。這樣一來,我方的周旋餘地就大了,對方得花很大力氣糾纏在我方提出的新概念上,其攻擊力就大大地弱化了。 「李代桃僵」這一戰術之意義就在於引入一個新概念與對方周旋,從而確保我方立論中 的某些關鍵概念隱在後面,不直接受到對方的攻擊。
辯論是一個非常靈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技巧。 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使知識積累和辯論技巧珠聯璧合,才可能在辯論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十)緩兵之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如下情況:當消防隊接到求救電話時,常會用慢條斯理的口氣來回答,這種和緩的語氣,是為了穩定說話者的情緒,以便對方能正確地說明情況。又如,兩口子爭吵,一方氣急敗壞,一方不焦不躁,結果後者反而佔了上風。再如,政治思想工作者常常採用「冷處理」的方法,緩慢地處理棘手的問題。這些情況都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慢」也是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好辦法。論辯也是如此,在某些特定的論辯局勢下,快攻速戰是不利的,緩進慢動反而能制勝。
例如,1940年,丘吉爾在張伯倫內閣中擔任海軍大臣,由於他力主對德國宣戰而受到人們的尊重。當時,輿論歡迎丘吉爾取代張伯倫出任英國首相,丘吉爾也認為自己是最恰當的人選。但丘吉爾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採取了「以慢制勝」的策略。他多次公開表示在戰爭爆發的非常時期,他將准備在任何人領導下為自己的祖國服務。
當時,張伯倫和保守黨其他領袖決定推舉擁護綏靖政策的哈利法克斯勛爵作為首相候選人。然而主戰的英國民眾公認在政壇上只有丘吉爾才具備領導這場戰爭的才能。在討論首相人選的會議上,張伯倫問:「丘吉爾先生是否同意參加哈利法克斯領導的政府?」能言善辯的丘吉爾卻一言不發,足足沉默了兩分鍾之久。哈利法克斯和其他人明白,沉默意味著反對。一旦丘吉爾拒絕入閣,新政府就會被憤怒的民眾推翻。哈利法克斯只好首先打破沉默,說自己不宜組織政府。丘吉爾的等待終於換來了英國國王授權他組織新政府。
再舉一例,在某商店裡,一位顧客氣勢洶洶找上門來,喋喋不休地說:「這雙鞋鞋跟太高了,樣式也不好……」商店營業員一聲不吭,耐心地聽他把話說完,一直沒打斷他。等這位顧客不再說了,營業員才冷靜地說:「您的意見很直爽,我很欣賞您的個性。這樣吧,我到裡面去,再另行挑選一雙,好讓您稱心。」「如果您不滿意的話,我願再為您服務。」這位顧客的不滿情緒發泄完了,也覺得自己有些太過分了,又見營業員是如此耐心地回答自己的問題,也很不好意思。結果他來了個180°的大轉彎,稱贊營業員給他新換的實際上並無太大差別的鞋,說:「嘿,這雙鞋好,就像是為我訂做的一樣。」營業員以慢對快,以冷對熱,讓顧客把怒氣宣洩出來,達到了心理平衡,化解了這一場糾紛。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概括出在論辯中要正確使用「以慢制勝」法,至少要注意以下三點:
其一,以慢待機 後發制人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在時機不成熟時倉促行事,往往達不到目的。論辯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必須的。「以慢制勝」法實際上是論辯中的緩兵之計,緩兵之計是延緩對方進兵的謀略。當論辯局勢不宜速戰速決,或時機尚不成熟時,應避免針尖對麥芒式的直接交鋒,而應拖延時間等待戰機的到來。一旦時機成熟,就可後發制人,戰勝論敵。如第一例中,丘吉爾在時機不成熟時,不急於成功,以慢待機。在討論首相人選的關鍵時刻,以沉默表示反對,最終贏得了勝利。
其二,以慢施謀 以弱克強
「以慢制勝」法適用於以劣勢對優勢、以弱小對強大的論辯局勢。它是弱小的一方為了戰勝貌似強大的一方而採取的一種謀略手段。「慢」中有計謀,緩動要巧妙。這里的「慢」並非反應遲鈍,不擅言辭的同義語,而是大智若愚、大辯若訥的雄辯家定計施謀的法寶之一。如第一例中,丘吉爾面對張伯倫的追問,裝聾作啞,拖延時間,實際上是假痴不癲的緩兵之計。在這一種韌性的相持中,張伯倫一方終於沉不住氣了,丘吉爾以慢施謀終於取得了勝利。
其三,以慢制怒 以冷對熱
「慢」在論辯中還是一種很好的「制怒」之術。論辯中唇槍舌劍,自控力較差的人很容易激動。在這種情況下,要說服過分激動的人,宜用慢動作、慢語調來應付。以慢制怒,以冷對熱,才能使其「降溫減壓」。只有對方心平氣和了,你講的道理他才能順利接受。如第二例中的營業員,就是以冷靜的態度、和緩的語氣,平息了對方的怒氣,化解了矛盾。
總之,論辯中的「快」與「慢」也是一種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兵貴神速,「快」當然好。可是,有時「慢」也有「慢」的妙處。「慢」可待機,「慢」可施謀,「慢」 可制怒。「慢」是一種韌性的戰術,「慢」是一場持久戰,「慢」是舌戰中的緩兵之計。緩動慢進花的時間雖長,繞的彎子雖大,然而在許多時候,它卻往往是取得勝利的捷徑.

『叄』 求辯論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借力打力
武俠小說中有一招數,名叫"借力打力",是說內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對方攻擊之力反擊對方。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論辯中來。
二)移花接木
剔除對方論據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換上於我方有利的觀點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我們把這一技法喻名為"移花接木"。
三)順水推舟
表面上認同對方觀點,順應對方的邏輯進行推導,並在推導中根據我方需要,設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礙,使對方觀點在所增設的條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與對方觀點截然相反的結論。
(四)正本清源
所謂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義而言,就是指出對方論據與論題的關聯不緊或者背道而馳,從根本上矯正對方論據的立足點,把它拉人我方"勢力范圍",使其恰好為我方觀點服務。較之正向推理的"順水推舟"法,這種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五)釜底抽薪
刁鑽的選擇性提問,是許多辯手慣用的進攻招式之一。通常,這種提問是有預謀的,它能置人於"二難"境地,無論對方作哪種選擇都於己不利。對付這種提問的一個具體技法是,從對方的選擇性提問中,抽出一個預設選項進行強有力的反詰,從根本上挫敗對方的銳氣,這種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六)攻其要害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雙方糾纏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例子或表達上爭論不休,結果,看上去辯得很熱鬧,實際上已離題萬里。這是辯論的大忌。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對方一辯、二辯陳詞後,迅速地判明對方立論中的要害問題,從而抓住這一問題,一 攻到底,以便從理論上徹底地擊敗對方。
七)利用矛盾
由於辯論雙方各由四位隊員組成,四位隊員在辯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矛盾,即使是同一 位隊員,在自由辯論中,由於出語很快,也有可能出現矛盾。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應當 馬上抓住,竭力擴大對方的矛盾,使之自顧不暇,無力進攻我方。
(八)「引蛇出洞」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膠著狀態:當對方死死守住其立論,不管我方如何進攻,對方只用幾句話來應付時,如果仍採用正面進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這種情況下,要盡快調整進攻手段,採取迂迴的方法,從看來並不重要的問題入手,誘使對方離開陣地,從而打擊對方,在評委和聽眾的心目中造成轟動效應。
(九)「李代桃僵」
當我們碰到一些在邏輯上或理論上都比較難辯的辯題時,不得不採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來化解困難。
十)緩兵之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如下情況:當消防隊接到求救電話時,常會用慢條斯理的口氣來回答,這種和緩的語氣,是為了穩定說話者的情緒,以便對方能正確地說明情況。

『肆』 辯論的技巧都有些什麼

辯論的技巧 知識積累是重要的,但是不懂得辯論技巧也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辯論的技巧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擊中要害 俗話說的好,打蛇要打在三寸,就是說只有抓住了要點,攻擊才能見效。論壇上的辯論,要在閱讀完對方的文章,看清對方的觀點後,要抓住對方觀點中的要害問題,一攻到底,從理論上徹底地擊敗對方。在辯論中只有始終抓住要害問題,才能給打蛇打在三寸上。 必要時要使用「避實就虛」的方法。當對方的問題或觀點自己無法回答,不要勉強去回答,那樣不但會失面子,甚至可能導致辯論的全盤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機智地避開對方的問題,另外找對方的弱點攻過去。同時要合理地「避虛就實」、「避輕就重」,既要善於在關鍵的問題上攻擊對方,保護自己。又要善於敏銳地抓住對方要害,猛攻下去,務求必勝。 ` 2.利用矛盾,擴大矛盾 由於論壇上辯論雙方往往有許多斑油組成,在辯論過程中出現觀點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在辯論中,也往往出現自相矛盾的現象。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應當馬上抓住,竭力擴大對方的矛盾,擴大對方的觀點裂痕,迫使對方陷入窘境。使之自顧不暇,無力進攻自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之於急切之中,理屈詞窮,無言以對。 3.引蛇出洞 在辯論中,如果正面進攻效果較差時。可以採取迂迴的方法,從看來並不重要的問題入手,誘使對方亂說或者亂答,在對方的觀點上找到了一個缺口後,立即進行猛烈進攻,瓦解了對方的堅固的防線,從而沉重打擊對方。 ~ 4.李代桃僵 在辯論中,如果自己的觀點或這證據有些不是強有力,可以充分運用「李代桃僵」的戰術,所謂李代桃僵就是在和對方辯論中使用模糊概念與對方周旋,把自己某些說不清楚或者模稜兩可的觀點隱蔽起來,使之不直接受到對方的攻擊。 四、辯論的方法 1.必須講究辯論的邏輯性 在辯論中,辯論的邏輯性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使辯論顯得嚴謹、條理,使自己的觀點顯得牢不可破。 分析對方的觀點和自己觀點時必須要分析其邏輯關系、真實的邏輯地位和邏輯困難,知道了雙方在觀點上的邏輯關系也就確定對方觀點的要害之處。在表述自己的觀點時,必須講究邏輯層次。辯論時應層次分明,第一點講什麼,第二點講什麼,第三點講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辯論中還應擅長進行歸納。用簡明扼要的語言來闡明自己的見解,不要一說就是一大套並且不得要領,只有這樣才能在辯論中是占據有利的位置;同樣地,要能用簡明扼要的話來歸納對方的見解,否則往往會隨波逐流,甚至迷失方向。只有在邏輯上善於歸納的人,才會在辯論中緊緊抓住對方的要害,有針對性地打擊對方,使對方真正陷入被動的局面。 在辯論中需要使用歸謬法。所謂歸謬法就是沿著對方的邏輯把其觀點推向極端,使其荒謬性明顯地表現出來,從而對其觀點予以根本否定。對方的本來不明顯或者小的邏輯錯誤,使用歸謬法後就會使其錯誤被放大到婦孺皆知的地步,這樣,往往能夠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當然,歸謬法的使用要注意適度性,如果運用不當,會給人以強詞奪理的感覺。 2.盡量做到辯論生動形象和語言風趣 在論壇上本來大家就是釋放精神壓力,享受輕松人生,如果辯論過於生硬,缺乏活力和幽默,大家上網的意義就沒有了,所以只有在辯論中融入生動、形象、風趣的語言,整個論壇的辯論才會充滿活力,論壇上的人氣才會旺盛。 要充分運用生活中形象例子,盡量少使用抽象的、教條的說理,俗話說,事實勝於雄辯。 多多使用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避免使用枯燥無味的大白話。 用具體的、有據可查的數據取代經院式的說教,避免使用可能、大概、好像、應該、你想之類的不準確的詞句。在辯論中,准確無誤的數據往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能用數字說明的地方要盡可能用數字,因為數字只要有據可查,不管准確與否,對方往往無法反駁,也無法否定。 3.必須講究進攻和防守的平衡 辯論猶如戰斗,進攻和是一對基本的矛盾關系。在辯論中辯護是防守,反駁就是進攻。 在辯論中經常出現兩個極端:一是只講防守,結果辯來辯去,戰斗都在自己一方進行,對對方的觀點根本不構成任何威脅,這樣就不可能取得勝利;二是只講進攻,對對方提出的證據和問題,不敢正面回答和辯論,在心理首先已經膽怯,這樣往往是自己還沒有攻破對方的堡壘,自己卻已經失去陣營。 要取得最後的勝利必須講究進攻和防守的平衡。 防守是基礎。當對方對自己的觀點或者證據提出一些枝節質疑的時候,可以不予以回答,但當對方對自己的基本觀點提出質疑時,則必須簡明扼要地回復,並進行辯護和解釋。

『伍』 辯論技巧和方法

1.投其所好,請君入瓮

論辯往往使參辯雙方針鋒相對,僵持不下。要想突破僵局,取得論辯的勝利,不妨另闢蹊徑,變逆為順。

採用一種「投其所好」的戰術,從順向的角度,向對方發起一場心理攻勢,在順向過程中化解對方的攻勢,發現對方的破綻,捕捉突破的戰機,從而出其不意地戰勝對方。

2.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矛與盾」的故事:

古代有個賣長矛和盾牌的人,吹噓自己的矛盾是天下最鋒利的,可以擊破任何盾牌,過了一會,他又拿起自己的盾牌吹噓道:我的盾牌是天下最堅固的,可以抵擋任何武器的攻擊。

於是有人就問:「既然如此,如果用你的矛,去攻擊你的盾牌,結果會是怎樣的呢?」結果當然是,賣矛與盾的人啞口無言,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技巧,就是讓對方自相矛盾,並可在辯論的同時,產生一定的幽默效果。

3.運用類比,反駁詰難

在辯論中,常常遇到對方的詰難。如果僅僅從邏輯上來說明,你就可能陷入一場無休止的爭論之中。

聰明人會用類比的方式,找一個相似的事物所具有的屬性或特點,來證明對方詰難的荒謬。這是一種以曲為直的方法,在達到反駁目的地同時,讓對方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你的觀點。



4.洞察荒謬,高點強攻

洞察對方的荒謬論點,就要看對方的論點是否真實,其論據是否有能力支持論點,推理過程是否符合邏輯。

如果結論是否定的,就要把對方的荒謬觀點引申開來,使其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使對方的荒謬觀點暴露得更為明顯,這種「放大」對方謬誤的方法,就是「引申荒謬」辯術,也叫歸謬法。

5.聯類比物,由此及彼

我們之前也曾看到過,辯論者為了更形象、更明了地表達觀點,往往會編造或借用一些小故事。

由此及彼使得某些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這種由於不便直說本意,而藉助類比物闡明本意的方法,就是我們所說的聯類比物術。

辯論口才技巧在辯論中有很大的用處,所以在辯論中運用一些必要的技巧是有幫助的,以上就是分享給大家的關於辯論口才的技巧。

『陸』 辯論賽的主要方法

辯論場上最考驗人的是反駁,辯論場上最激動人心的也正是反駁和對反駁的反駁.首屆中國大學生電腦大賽電視辯論賽就將二、三辯陳詞改為 " 反駁陳詞 " ,時間 1 . 5 分鍾,總決賽時又將反駁陳詞時間增至 2 分鍾,一時間風雲驟起,一場圍繞 " 反駁 " 而鬥智斗勇的大戰拉開了序幕.

-,以理服人,正面反駁這是最常用的反駁手法.它是用最簡單的語言和最簡單的邏輯推理證明對方觀點的錯誤.這種方法適用於己方准備充分而對方又未加以充分證明的觀點.正面說理反駁由於頗費口舌,在辯論場上只宜用於與辯題最緊密相關的論點上,請看一例:論題:體育比賽應該引進電腦裁判.

價段:反駁陳詞.

反方二辯: …… 當電腦裁判滿懷自信步入賽場後,過分地強調准確,將嚴重弱化體育比賽的觀賞性和參與性 ……

正方二辯: …… 觀賞的是什麼?是一種體育美,美的基礎是什麼?是真.公平就是對真的一種保證.如果連公平都得不到保證,欣賞性從何而來? ……

正方二辯用了兩個簡潔的設問和一個反問就把體育比賽的觀賞性與體育比賽的真實性之間的關系講得清楚明了,使對方觀點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圓滿地完成了反駁使命.需要注意的是,簡潔是正面說理反駁致勝的關鍵.

二,針鋒相對,以牙還牙

辯論場上,倘若對方辯友妙語連珠,千萬不要慌張.針鋒相對的思想就是讓觀眾把給對方辯友的掌聲加倍償還回來.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對方精彩的言辭引導下,立即找到一個相似的卻對己方有利的事實出來,回敬之,則給人技高一籌之感.看看下面一段反駁,大家就清楚它的成功了.

論題:信息戰能取代傳統武力戰.

階段:反駁陳詞.

反方二辯: …… 我請問對方辯友:在取得信息優勢之後,就一定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嗎?難道說,為了信息戰的火眼金睛,就不要傳統武力戰的金箍棒了嗎?

(掌聲) ……

正方三辯:金箍捧當然可怕,但卻阻擋不了唐三藏緊箍咒的信息流.

(熱烈的掌聲) ……

這樣反駁不在於展示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而在於表現辯手臨場的機智.要想做到這一點,一方面辯手要在平時注意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是加強自身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做到在對已不利時保持冷靜與樂觀.當然,這樣的較量回合太多也不好,一來給人跑題的印象,二來有嘩眾取寵之嫌.

三,順水推舟,將計就計

這一招與前一招一樣,都是借對方之力攻其自身.所不同的是,前面以牙還牙是借對方語言的魅力.而這一把順水推舟是借對方邏輯的力量.說白了,就是用對方的論據證明我方的論點.還是看一段實例吧.

辯題:信息戰能取代傳統武

階段:自由辯論.

正方一辯: …… 面對鋪天而來的軟體炸彈、邏輯炸彈,親愛的對方辯友難道還能對著敵人說: " 親愛的敵人啊,我們的祖宗家法不可變,讓我們打一場傳統武力戰吧 !" 你知道敵人在哪嗎?

反方三辯:而對方辯友所說的威力無比的軟體炸彈、邏輯炸彈不正說明信息網路不可靠,所以我們不能把國家安全系於 " 信息戰 " 這一根繩上嗎?(掌聲)

正方一辯本來是想說有了信息戰,傳統的武力戰英雄再無用武之地;可到了反方三辯那兒,卻得出信息網路不安全,不能單純依靠之的結論來.搞得正方一時無語以對.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關鍵在於透徹的邏輯分析.如果我們能設計一個二難問題,也就可以 " 順水推舟 " 了.反方三辯用的實際就是一個二難問題:如果信息戰沒什麼威力,那麼從戰爭選用最有效的手段出發,傳統武力戰顯然不會被淘汰;如果信息戰威力強大,而它又是一場網路之爭,那麼從防禦的角度來看,單純依賴網路本身又是危險的,傳統武力戰還是不會被淘汰.經過這樣的邏輯設計之後,反方當然可以 " 將計就計 " 了.

四,巧作類比,一針見血

在很多情況下,單純的說理正面反駁枯燥無味,而且艱澀冗長.而運用類比,既能活躍氣氛,又能使反駁生動形象,易於理解.讓我們一起欣賞一個實例:

辯題:信息戰能取代傳統武力戰.

階段:自由辯論.

正方二辯,請問未來戰爭的制高維是什麼? ……

反方四辯:信息 ……

…………

正方三辯: …… 高位勢支配低位勢,高層次決定低層次,對方辯友既然已經承認未來戰爭的制高維是信息,也就是說,對方辯友也承認:信息就是未來戰爭的主導了?

反方二辯:對方辯友的邏輯就是建房子只要最高層,不要下面的基礎、(掌聲)

反方二辯短短一句語,就把正方精心設計的圈套給破解了,這不能不說是類比的功勞.類比反駁簡單好用,但要注意: ① 類比的兩對象要相似性強,免得觀眾、評委在極短的時間內反應不過來. ② 類比的格調要高,切忌想到什麼就比什麼,以免起反作用. ③ 類比的事物一定要大家熟悉,否則毫無效果.

五,未雨綢繆,先發制人

一般情況下,反駁在後,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這里,我要介紹的一招是反駁在先.一即我料定你的論點了,在你發言之前,我就先把你的這個論點駁得體無完膚,當你再抬出這個論點時,已如吃現成飯般索然無味.

在電腦大賽電視論辯賽總決賽的大決賽中,一、四辯陳詞採用了多媒體圖像支持,使得觀眾能邊聽陳詞,邊看事先准備好的圖像資料.大決賽的辯題是:電腦的智能化可能導致人腦的簡單化.我們(華中理工大學隊)作為正方料定對手會把人腦的簡單化定義為大腦結構的退化以及功能的喪失.而我方則將人腦定義為意識與物質的統一體, ?quot; 內宇宙 " ,將人腦簡單化定義為:思維的單一化、情感的淡漠化,信仰的虛無化等等.為避免概念上的爭論不休,我們冒險採用了 " 先發制人 " 的戰術,在多媒體光碟中,我們事先做了這樣的圖案:上面是一行醒目的字: " 人腦就是這個嗎? " 下面一幅是人腦的結構圖.當我們一辯陳詞結束後,我們欣喜地看到對方一辯陳詞過程中的圖像里,果然有 " 人腦就是 ……" 下面也是一張人腦結構圖.由於聲像要配合,對方一辯也不敢擅改辯詞.這樣一來,對「脫離人腦的社會性本質談人腦」 的致命弱點,在其一辯中就已暴露無遺,我方從此掌握先機,處處主動.

上面,我介紹了我隊使用 " 反駁在先 " 的實例,可以說這是一個成功的範例.原因是: ① 我們賽前透徹地分析了辯題,完全做到了知己知彼. ② 賽制決定了一、四辯不能隨意修改辯詞,看似死的東面被我們活用了. ③ 我方立論圓滿,大家易接受.否則會弄巧成拙,讓對方後發制人.注意了這三條,大家也可以放心運用 " 反駁在先 " 的 " 絕招 " 了.

六,迂迴進攻,抓住主線

辯論場上處處講究主動,如果只為反駁而反駁,就必然會顯

得被動,處處跟著對手跑,即使反駁得很精彩,也非上乘.怎樣才能既有力地駁斥對方,又不知不覺地把對方牽到對我方有利的領域中討論呢?意識到對方在說什麼,我方說什麼才有利是首先應當做到的,頭腦清醒、反應敏捷的辯手這會兒就會有上佳的表現.

辯題:象形文字比拼音文字更適用於電腦.

階段:自由辯論.

正方四辯:事有不能與不為之別.挾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為長者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象形文字更適用於電腦,對對方辯友而言,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為何能而不為呢?請對方辯友正面回答!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優美的詞句,如果拿到電腦上讓它去分詞,它如何能也,為也呢?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在這個辯題中,正方顯然在感情上占優勢 , 所以正方有希望籠而統之打 " 煽情戰 " ;但反方在具體的技術事實上占優勢,所以反方希望談具體的技術細節.依據這種思路,反方三辯找到一個很特殊的角度既巧妙地反駁了對方,又回到了 " 分詞 " 這一具體技術領域,可謂一箭雙雕.

七,排炮齊射,氣勢磅礴

辯論場上一個常見的現象是,一方先把時間耗完.那麼另一方如何把握這個有利時機呢?這個時候,經歷了整場自由辯論,能說得清的道理早已說清,觀眾也已疲憊.所以此時重要的是氣勢,而不是道理.此刻是宜駁不宜立;宜排比短句,不宜繁瑣辯理.請看下面反方是如何進「缺席審判」 的:

辯題:信息戰取代傳統武力戰.

階段:自由辯論之 " 缺席審判 " .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孤立地看戰爭,殊不知不同的政治動因要採用不同的作戰方式.

反方四辯;對方辯友一廂情願地看戰爭,認為只許你打我,不許我打你.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靜止地看戰爭,殊不知不同的戰爭進程也有不同的戰爭方式呀!

反方二辯:對方群友片面地看戰爭,看不到信息戰也是脆弱的呀 !

反方四辯:對方辯友脫離條件地看戰爭,認為索馬里人也可以打一場信息戰.

反方三辯:對方辯友簡單地看戰爭,居然認為一個信息戰可以包打天下.

反方利用最後的機會.輪番轟炸,幾位辯手心有默契,統一採用 " 對方辯友某某地看戰爭 " 的方式,氣勢磅礴,臨場產生了具有震撼力的效果.這比起拿起卡片乾巴巴地念一番,消耗時間了事要強得多.我們形象地把這樣的 " 缺席審判 " 稱之為 " 打排炮 " .自由辯論若處弱勢,排炮可以力挽狂瀾;自由辯論若已佔優勢,排炮更能摧枯拉朽.當然,打排炮時也要注意不要太凶,給人得理不饒人的感覺.也要做到言之成理,不要使人覺得在 " 扣帽子 " .

一場辯論賽能否獲勝,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反駁是否有力.辯論是思維的搏鬥,反駁則是交鋒的藝術.所謂 " 兵無定勢,水無常形 " ,或以退為進,或以攻為守;或正面迎擊,或迂迴包抄 …… 都需依據辯場形勢巧作安排.本文只想拋磚引玉,真正思維的火花還得朋友們自己在辯論場上去碰撞 .

『柒』 辯論有哪些技巧

1.擊中要害
俗話說的好,打蛇要打在三寸,就是說只有抓住了要點,攻擊才能見效。論壇上的辯論,要在閱讀完對方的文章,看清對方的觀點後,要抓住對方觀點中的要害問題,一攻到底,從理論上徹底地擊敗對方。在辯論中只有始終抓住要害問題,才能給打蛇打在三寸上。
必要時要使用「避實就虛」的方法。當對方的問題或觀點自己無法回答,不要勉強去回答,那樣不但會失面子,甚至可能導致辯論的全盤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機智地避開對方的問題,另外找對方的弱點攻過去。同時要合理地「避虛就實」、「避輕就重」,既要善於在關鍵的問題上攻擊對方,保護自己。又要善於敏銳地抓住對方要害,猛攻下去,務求必勝。
2.利用矛盾,擴大矛盾
由於論壇上辯論雙方往往有許多斑油組成,在辯論過程中出現觀點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在辯論中,也往往出現自相矛盾的現象。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應當馬上抓住,竭力擴大對方的矛盾,擴大對方的觀點裂痕,迫使對方陷入窘境。使之自顧不暇,無力進攻自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之於急切之中,理屈詞窮,無言以對。
3.引蛇出洞
在辯論中,如果正面進攻效果較差時。可以採取迂迴的方法,從看來並不重要的問題入手,誘使對方亂說或者亂答,在對方的觀點上找到了一個缺口後,立即進行猛烈進攻,瓦解了對方的堅固的防線,從而沉重打擊對方。
4.李代桃僵
在辯論中,如果自己的觀點或這證據有些不是強有力,可以充分運用「李代桃僵」的戰術,所謂李代桃僵就是在和對方辯論中使用模糊概念與對方周旋,把自己某些說不清楚或者模稜兩可的觀點隱蔽起來,使之不直接受到對方的攻擊。

『捌』 學好辯論的方法有哪些

辯論是有很多技巧的,但是也需要平時的多下功夫,下面是一些我不成熟的個人建議、技巧:
1.銳利柔和的語言。辯論的時候,不能有絲毫的仁慈,但也絕不能失去了君子風度。語言上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要注意:1.不能侮辱、評論對方辯手本人、人品。這並不是正當的手段,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利2.不能帶臟話,這個比較簡單。3.用詞細膩,比如說「傻」不能叫傻,要叫「做事不思考,沒有思想」。如果單說「傻」的話是很不禮貌的,而且傻也很抽象.......不說了,一定要注意分寸,內勁傷人。
2.靈活的大小范圍轉換。這是在利弊之間的權衡中需要靈活掌握的東西。一樣東西,如果是你方倡導的,就要會放大縮小,比如說工業發展,支持的話呢,就說工業發展是進步的一面,進步呢是人們都嚮往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是全人類都該支持的......反對呢,就說自然保護、太多工業發展危害了我們的母親地球,這是人類都該反對的.......一件事物是在許多個范圍中,是需要左右互換的。
3.看見事物的兩面性。有很多東西是矛盾的。生命(可貴吧?)、信仰(高尚吧?)、仁義道德(不可侵犯的威嚴吧?)、時代的進步(不能阻擋的改變吧?) 太多太多東西了。「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相反而被認同的東西太多了,是辯論題目就是模糊不清、模稜兩可的,總能找到對你有利的信條。
4.合理的狡辯:就像我上面說的,有對你有利的公理,也必定有對對方有利的,而這正是你的辯題的軟肋。對這些怎麼處理?不能跑,一跑就把後備給對手了,那就死定了,一次躲著了,以後對手追著打,死定了。怎麼辦?狡辯吧。「他是這么想的嗎?表面上是,可是上呢?人心叵測啊!對方辯友,如果他是這么想的呢?」「他這樣做是出於這個目的嗎?」「他這么做是否值得?為什麼不去用相同的代價喚醒更多人?」......只有把這一劫避過去,才能完成致命一擊。
5.語言的陷阱:在辯論時,腦子要飛快的運轉,在發現對手有某種朦朧但不成型的思想時,以一個看似是你方的觀點來印證他,然後他一旦拋出了他的新觀念,就極有可能放棄舊的中的一部分,自相矛盾,完美.......
6.致命一擊:要完美的致命一擊很困難,致命一擊不是一擊,一擊是目的,致命才是過程,要用前面所有的方法靈活運轉,方能將對手引入自己的圈子中,然後一擊,這個一擊很重要,這時候要注意語氣,在恰當的時機,注意,一定要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否則必然橫尷尬,必然會對你不利。大聲、氣定神閑的喊出你方辯題,最好用反問句加強語氣。

『玖』 辯論演講中常用哪十種證明方法

語言作為辯論的載體,一定要准確地表達出辯者嚴密的思維活動,一定要准確地表達辯者參辯的觀點、見解、主張、意圖,因此它就必須合乎邏輯。 一、知己知彼 辯論與一般演講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是一種。「針鋒相對」的「交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兵法的首要原則,對於辯論這種「舌戰」來說,無疑不能例外。知己,是指對於己方的立論自我詰難,反復推敲,以求嚴謹縝密,萬無一失。立論的詰難與推敲,大體有三個方面: 一是論點檢查。 論點是辯論中的「戰旗」。辯論者對於自己所持的論點,必須充滿自信,如同戰場上高舉戰旗一樣。但是,自信絕不是盲目的自我欣賞必須是科學分析的結果。 論點的檢查,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提煉過程的檢查,二是語言表達的檢查。從原始材料中提煉出一個論點,其中有復雜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等思維過程。對於論點形成過程進行自我詰難與反復推敲,是保證論點正確性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思維活動中,逐漸轉化而成的論點表達的語言形式,也是論點檢查的重要內容。語言表達的清晰度、邏輯性以及表現力,都應該逐項推敲,反復檢驗。 二是論據檢查。 論據是辯論中的「彈葯」。辯論者如果沒有掌握數量充足、威力巨大的「彈葯」,就不可能在「交鋒」中占優勢。因此,論據的准備是一種扎扎實實的物質准備。論據的檢查,也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論據的真實性,二是論據的邏輯性。真實可*,是論據選擇的首要原則。那些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論據必須堅決摒棄。推導嚴密,是論據選擇的又一重要原則,那些牽強附會、證明不力的論據也應該果斷刪去。 三是論證方法檢查。 論證方法是辯論中的「戰術設計」。辯論者必須根據論點的需要、論據的特點以及自身的條件,精心設計「戰術方案」,即論證方法的選擇與組織。只有經過論點、論據、論證方法的反復檢查,確信己方 「戰旗」鮮亮,「彈葯」充足,「戰術」精巧,方能在辯論中充滿自信。這就是知己。 知彼,即了解對方。除事先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對方的觀點、材料以及辯論特點以外在辯論現場的察言觀色是知彼的一條捷徑。也就是說,藉助觀察,發現辯論對方的優勢、弱點、情緒變化以及戰術運用等,以便採取相應的對策,這是辯論技巧運用的客觀依據之一。 辯論中的觀察,說到底是辯論雙方對於對方言談舉止、神態表情的微妙變化及其含義進行捕捉與判斷。其方法大體有三種:其一,「投石問路」。所謂「投石問路,是指先提出一兩個問題作為試探。探明虛實,才能選定主攻方向這往往用於情況不明的時候。當然,「問路」之「石」的選擇十分重要,也就是說,作為試探的問題的選擇與表述是否得當、巧妙,這是應用「投石問路」法的關鍵所在。太直、太露、太淺的「問路」,結果是暴露自己的淺薄和笨拙。其二,捕捉戰機。心理學研究證明,外界事物對人大腦的刺激往往會使人體內部某些相應組織的機能在一個短時間內出現異常現象。就是說,人往往會通過他的舉止神態以及習慣性動作,流露出他內心的活動。比如,雙手揉搓這個動作,顯示緊張的思考;顫抖的語言,顯示慌亂……在辯論中,要善於准確地判斷對方的情緒,捕捉戰機,或麻痹對方,或打亂對方的思緒或超對方慌亂而層層緊逼。這又是觀察的一種效用。其三,緩和氣氛。辯論,應該有良好的氣氛。辯論絕非爭吵,更不是鬥嘴。因此,辯論雙方都有責任調節氣氛,使辯論在心平氣和的條件下進行。觀察到對方情緒激動時,就應該設法用語言調節,使氣氛趨於平緩:當發覺對方怒形於色時,應該考慮用笑容調節,使氣氛得以鬆弛。 二、舉事證理 事實勝於雄辯。擺事實、講道理,這是辯論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邏輯技巧。可以舉事實淪證己方的論點進行立論,也可以舉事實反駁對立方的論自進行駁淪。例如:「文革」結束後,我國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曾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的大討論。1978年5月 《光明日報》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推一標准》為題發表過特約評論員的文章,文章在證明「正是實踐,也只有實踐 才能夠完成檢驗真理的任務」這一論點時,就列舉了大量的事實,如門捷列夫創立的元素周期表、哥白尼的太陽系學說、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都是在實踐中經受住考驗,被實踐證明確實是真理的。這 2006-8-12 14:39 回復 正義之劍永存 120位粉絲 2樓 種列舉已為世人所公認的事實來進行說理的方法,確實具有巨大的說服力。再如,:毛澤東同志在《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文中,在批駁艾奇遜的「革命的發生是由於人口太多的緣故」這一謬論時,為我們樹立了以事實進行駁論的典範。他指出:革命的發生是由於人口太多的緣故么?古今中外有過很多的革命.都是由於人口太多麼?美國174年以前的反英革命,也是由於人口大多麼?艾奇遜的歷史知識等於零,他連美國獨立宣言也沒有讀過。華盛頓傑佛遜們之所以舉行反英革命,是因為英國人壓迫和剝削美國人,而不是什麼美國人口過剩。中國人民歷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廷,是因為這些封建朝廷壓迫和剝削人民,而不是什麼人口過剩。俄國人所以舉行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因為俄皇和俄國資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而不是什麼人口過剩,俄國至今還是土地多過人口很垠遠的。蒙古土地那麼廣大,人口那麼稀少,照艾奇遜的道理是不能設想會發生革命的,但是卻早已發生了。毛澤東同志在這里列舉了中國、美國、俄國、蒙古等許多國家確實發生過的歷次革命這些事實,有力地駁斥了艾奇遜的唯心主義歷史觀,事實確鑿,不容置辯,說服力是很強的。 動用舉事證理的邏輯技巧,要注意兩點:一是所舉事實,越具有典型性,說服力越強。因為不論是歷史的還是現實的事例,越具代表性,越能體現客觀事物的本質與規律,所表現的道理也就越深刻。二是要對所舉事例進行深人的分析,揭示和闡發事例與道理之間的必然聯系,使舉事與證理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才能充分發揮擺事實、講道理的作用。 三、隱含判斷 辯論中,有時巧用隱含判斷會比運用直接表達判斷的語句顯得更有力量。例如,曾有一位胖得流油的大資本家想嘲笑一下瘦於蕭伯納。大資本家說:「我一看見你,就知道你們那兒在鬧帆荒。」蕭伯納回故道:「我一看見你,便知道了鬧飢荒的原因。在這段對話中,兩人都運用了隱含判斷。大資本家所用的隱含判斷無非是「蕭伯納瘦得像個討飯的」,而蕭伯納的回答中所隱含的判斷則十分巧妙而幽默地揭露了資本家剝削窮人的罪惡實質。這一隱含判斷是大家都能分析出來的。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隱含判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對隱含判斷的恰當運用能使辯論具有邏輯力量,富於藝術魅力。 六、以牙還牙 以牙還牙,就是在辯論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對方講歪理、不講理之類的情況。 有個驕傲自大、脫離群眾的人辯解說:「只有羊呀、豬呀,才是成群結隊的,獅子、老虎都是獨來獨往的。」作家馬鐵丁反問他:「獅子、老虎固然是獨來獨往的,刺蝟、癩蛤蟆、蜘蛛又何嘗不是獨來獨往呢?」這就是以人之歪理還擊人,使自比獸中之王的狂妄之徒如刺蝟、癩蛤蟆、蜘蛛之類的小動物一般。 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非常善於運用這種方法來反駁一些無賴之徒。他妙語連珠,辯論的語言蘊含著無可辯駁的力量。一次,馬雅可夫斯基演講剛完,一個胖子擠到講台邊嚷道:我應該提醒你,馬雅可夫斯基同志,拿破崙有一句名言:『從偉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不錯」,馬雅可夫斯基一邊用手指指自己又指指那個胖子,一邊說:「從偉大到可笑,正是一步之差。」那胖子的話意是,馬雅可夫斯基的演講有些可笑或者近似可笑,馬雅可夫斯基面對這擠*講台的無禮之徒,借用他的話,非常巧妙地向他反擊:可笑的正是與我只有一步之差的你!這是借用對方的語言還擊對方。 七、假言辯駁 在辯論中,運用假育推理進行辯駁 是極富於邏輯力量 的。例如: 1984年,上海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重大反革命案件,共 有八名被告,經法庭審判,結果其中七名被告分別被判處死刑二名、死緩一名、無期徒刑一名、有期徒刑三名,惟獨第六被告徐漢勇被宣告無罪,當庭釋放。 擔任本案第六被告徐漢勇辯護人的上海市第二律師事務所 副主任鄭傳本律師,通過認真閱卷調查,以及全面的分析研 究,在法庭辯論中,依據事實和法律,為徐漢勇作了無罪辯護。 2006-8-12 14:39 回復 正義之劍永存 120位粉絲 3樓 請看鄭傳本律師的一段法庭辯護詞: 被告徐漢勇在主觀上沒有共同犯罪故意,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一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根據刑法原理和司法實踐,反革命罪只有直接故意才能構成。而被告人徐漢勇卻沒有這種故意。 鄭傳本律師這段法庭辯護詞中就包含了一個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只有直接故意才能構成反革命罪;被告徐漢勇沒有共同犯罪故意(沒有直接故意);所以。被告徐漢勇沒有構成反革命罪。 以上推理符合必要條件假育推理否定前件式的公式,其形式是正確的,加之這,形式正確的推理又是建立在以法律為准繩,以事實為依據的基礎上的,因而,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正因為如此,鄭傳本律師被告徐漢勇的無罪辯護得到了法庭的採納。 在一些法庭審訊的質詢性辯論活動中,如果法官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用假言推理可以抓住被告的一些錯誤的推斷,並由此打開缺口,找到犯罪的證據。 八、演繹辯論 演繹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出個別性的結論的邏輯方法。由於其前提必然蘊涵結論,所以,只要其前提是真的,其結論也必然是真的。作為一種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推理過程,演繹對豐富知識、增長經驗、加強辯論能力大有幫助。在辯論過程中,正確地掌握和運用演繹推理方法,不僅有助於我們周密地進行論證,完美地表述自己的觀點,防止給論敵以可乘之機,而且可以及時地抓住論敵的把柄,揭穿其詭辯的伎倆。因而,演繹推理也是雄辯家經常運用的邏輯方法之一。在演繹推理中,演繹常見的類型就是由兩個直言判斷組成大、小前提推出結論的「三段論」。由於三段論是一種必然性推理,即其結論是由前提推導出來的,因此,三段論是一種很有力的辯論方法。我們知道,人們經常要對個別事物有所斷定。而對個別事物作斷定最方便,最有效,也最有說服力的方法就是引用一般原理作根據進行論證,這種引用一般原理來論證個別問題的演繹方法就是三段論法。例如:鄧小平同志在《答義大利記者奧琳娜. 法拉奇問》中說了這樣一句活:「當然我急是做了點事情,革命者還能不做事?」就是運用三段論進行回答的:凡革命者都為革命作了貢獻;我是革命者;所以,我也為革命作了貢獻。 結合上文來看這句話是在鄧小平同志向法拉奇陳述周恩來、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家對毛澤東思想的貢獻後,法拉奇問他「你為什麼不提自己的名字」時說的。在這句話的前面,還有一句「我算不了什麼」的話。這里,鄧小平同志不稱自己為「革命家」,只稱「革命者」,不說自己對毛澤東思想作了貢獻,只說「做了點事情」。其實,中外皆知鄧小平同志是一個對毛澤東思想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革命家,而他這里的回答不僅表現出了一個偉大革命家的謙虛品格、偉大人格,而且,充分體現出了他具有獨特風格的談話藝術,當我們翻讀這篇談話的全文後就會更清楚地體會到這一點。 三段論不僅是一種很有力的辯論方法,而且是一種很有力的辯駁方法 九、直接破的 這是在辯論中直接反駁對立方論與的方法。也就是直接去揭示對立方論點的錯誤、虛假,或邏輯上的混亂。直接反駁對立方論點的方法很多:可以舉事實反駁,也可以進行分析反駁,還可以澄清概念來進行反駁。 魯迅先生在《「友邦驚詫」論》中,為了反駁國民黨政府通電中加給請願學生的所謂「搗毀機關,阻斷交通,毆傷中委,攔劫汽車,襲擊路人及公務人員,私逮刑訊,社會秩序,悉被破壞」的種種罪名,特在文章結尾援引《申報》的南京專電再反駁:「考試院部員張以寬,盛傳前日為學生架去重傷,茲捆張自述,當時因車夫誤會,為群眾引至中大,旋出校回寓,並無受傷之事。至行政院某秘書被拉到中大,亦當時出來,更無蹤之事。」而「教育消息」欄內,又記本埠一小部分學校赴南京請願學生死傷的確數,則雲:「中公死二人,傷三十人,復旦傷二人,復旦附中傷十人,東亞失蹤一人(系女性)。上中失蹤一人,傷三人,文生氏死一人,傷五人……」可見學生並未如國府通電所說,將「社會秩序,破壞無余」,而國府則不但依何能夠鎮壓,而且依然能夠誣陷、殺戮。「友邦人士」從此可以不必「驚詫莫名」,只請放心來瓜分就是了。 在這里,魯迅先列舉確鑿的事實,直接反駁了國民黨政府的謬論,異常有力。這是舉事例直接破的方法的功效。 十、兩難逼進 「二難逼進」就是二難推理於辯論中的運用。二難推理是由假言判斷和選言判斷做前提構成的推理。之所以稱為「二難」,是因為它可以使人陷入左右為難、進退維谷的境地。由於它能較為明顯地表現辯論者進攻的鋒芒和力量,人們也叫它兩刀論法」。「二難推理」是極有力量的辯論工具,善用的人可以使對方逃不出他的結論而陷人兩難境地,無論古今中外雄辯大師們都極善於使用「二難術」,生活中也隨處可見用「二難推理」令對方進退維谷的生動例子。例如:在一次外交場合,前蘇聯霸權主義者曾說:「中國反對緩和世界局勢。」周恩來總理駁斥道:「你那麼想緩和世界局勢為什麼不做一兩件事情,比如從捷克斯洛伐克或蒙古撤退軍隊,歸還日本北方四島,來證明你的誠意呢?……」 周恩來總理的駁斥,雄辯地作了這樣的推理:如果前蘇聯霸權王義者真想緩和世界局勢,那麼就應該從捷克斯洛伐克或蒙古撤軍;如果前蘇聯霸權主義者真想緩和世界局勢,那麼就應該歸還日本北方四島;既然前蘇聯霸權主義者不肯從捷克斯洛伐克或蒙古撤軍,也不肯歸還日本北方四島,可見前蘇聯霸權主義者不是真的想緩和世界局勢,而是在製造世界緊張局勢。

閱讀全文

與辯論常用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產食用菌保存最多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247
茶花的嫁接方法視頻 瀏覽:933
天麻丸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252
提前還貸等額本金計算方法 瀏覽:941
新車除味有哪些方法 瀏覽:241
心的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366
百度地圖位置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07
如何改變電腦連接方法 瀏覽:22
vivo手機屏幕鎖定方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77
如何製作膠水最簡單方法 瀏覽:753
山東萊陽立碑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145
做事的方法論怎麼做 瀏覽:759
毛栗子剝殼的方法及如何保存 瀏覽:199
簡易縫紉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861
牆布透膠安裝方法 瀏覽:176
金陵肺癌免疫治療方法 瀏覽:983
各個季節的白菜種植方法 瀏覽:889
寶寶高燒如何降溫方法 瀏覽:326
解決無賴老闆可用的方法 瀏覽:169
怎麼在控制台執行main方法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