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冬期施工的常用方法

冬期施工的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2 22:43:41

A. 混凝土冬期施工養護的方法有哪幾種

冬期混凝土養護與常溫下混凝土養護,最大的不同在於對澆築的混凝土需要進行保溫,使混凝土在嚴寒的大氣溫度下,仍然在正溫度環境中完成自身的硬化過程,從而實現應有的強度指標。

一方面是在嚴寒的大氣溫度環境下澆築,另一方面要求在正溫度的環境中養護,這就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使混凝土真正能在正溫度的環境中得到養護,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採取一系列的措施,這些措施構成了混凝土冬期養護的方法,至於選擇什麼樣的養護方法應根據工地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1)蓄熱法:利用加熱混凝土的原材料產生(水泥除外)的熱量及水泥水化產生的熱量,再加以保溫材料覆蓋保溫,延長混凝土的冷卻時間,使混凝土凍結前達到或超過臨界強度。

這個方法在工地冬施時廣泛得到使用,但要注意採用蓄熱法養護時,室外大氣溫度最低不要超過-15℃,否則會縮短混凝土的冷卻時間,使混凝土未達到臨界強度就受凍,從而破壞了混凝土結構的質量。

使用的保溫材料各地都有不同的選擇,比如稻草簾、蛭石、珍珠岩等,但是由於冬期天氣乾燥、風大,使用易燃的保溫材料存在著防火問題,目前在一些地區使用無紡布和稻草加工成的保溫被,效果也不錯,但必須注意無紡布必須是阻燃材料的。

無論使用哪種保溫材料,一定要對保溫的結構遮蓋嚴密,保證不透風不失水,對邊、稜角部位的保溫厚度應是大面部位的2~3倍,並保持不斷的測溫。對於採用組合鋼模板澆築的牆體混凝土,宜採用整裝整拆方案,當混凝土達到1N/mm2後,可將側模板輕輕脫離混凝土後,再合上繼續養護到拆模。

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蓋的保溫層,不宜採用潮濕狀態的材料,也不應將保溫材料直接鋪蓋在潮濕的混凝土表面,新澆築混凝土表面應鋪一層塑料薄膜。

(2)蒸汽加熱法: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對新澆築的混凝土進行加熱養護。具體有四種做法:一種做法是在模板外加密封的套板,套板內通入蒸汽來加熱,以便養護混凝土。這種方法稱為蒸汽套法,它適用於現澆的梁、板、框架結構牆和柱。再一種做法是在混凝土構件表面罩以塑料膜或帆布膜,內通蒸汽養護混凝土。

這種方法稱為棚罩法,它適用於預制梁、板、地下基礎溝道等。還有一種做法是當澆築大模板混凝土、柱模混凝土等垂直結構時,可以採用在模板內或背面設蒸汽循環管道加熱養護混凝土。這種方法稱為熱模法,它適用於牆、柱及框架結構。

最後一種做法是在混凝土構件內部預留孔道,將蒸汽通入孔道內加熱養護混凝土,養護完畢後再灌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將通氣孔封閉。這種方法稱為內部通汽法,它適用於預制梁、柱、桁架、現澆梁、柱、框架單梁。

(3)電加熱法:是在新澆築的混凝土中按一定間距插入電極,利用混凝土本身的電阻將電能轉變為熱能對混凝土進行加熱養護。還可以利用各種電加熱器。例如,電阻絲、電磁感應加熱器,遠紅外加熱器和電熱毯等對混凝土加熱養護。

由於電加熱法是用電進行加溫,相應的要求就會很多,比如選擇什麼樣的電壓,電極與混凝土中鋼筋之間的距離等等,規范都有具體的要求。實際工作採用時,可以詳細閱讀。

(4)暖棚法:對於地下結構工程和混凝土量比較集中的結構工程,使用暖棚法是比較適宜的,在需養護的混凝土周圍搭設一個棚子,可以依靠火爐或電取暖,使混凝土在溫暖的環境中逐漸硬化,達到設計的強度要求。

(1)冬期施工的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在使用蒸汽養護混凝土時要注意的是:

1)採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時最高養護溫度不超過80℃,採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時可提高到85~95℃,但採用內部通汽法時最高加熱溫度不應超過60℃。

2)整體結構採用蒸汽養護時,水泥的用量不宜超過350kg/m3,水灰比採用0.4~0.6為宜,坍落度不宜大於50mm。

3)蒸汽加熱養護混凝土時,應排除冷凝水,並防止滲入地基土中。當有蒸汽噴出口時,噴嘴與混凝土外露面的距離不得小於300mm。

4)用蒸汽養護的混凝土,可摻入早強劑或無引氣型減水劑,但不宜摻用引氣劑或引氣減水劑。

5)在蒸汽養護的混凝土中,不要使用礬土水泥,因為這種水泥經蒸養後,強度損失太大。

6)蒸汽養護法應使用低壓飽和蒸汽,當工地有高壓蒸汽時,應通過減壓閥或過水裝置後方可使用。

B. 砌築工程在冬期施工的方法有

有摻鹽砂漿法、凍結法、蓄熱法、暖棚法、快硬砂漿法。砌築工程的冬期施工應以摻鹽砂漿法為主,對保溫、絕熱、裝飾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採用凍結法或其他施工方法。
希望能幫助你?!

C. 混凝土冬期施工養護的方法有哪幾種

如果氣溫不會低於零度(澆築後一周以上期間),做好混凝土保溫即可。如果在負溫下(最低溫度低於零下5°C)環境澆築混凝土,需要注意的主要是早期混凝土防凍。防凍需要從兩個方面操作:1)使用防凍劑:防凍劑可以大幅度降低拌合水的冰點,防止在塑性狀態和早期混凝土內部水分結冰膨脹,凍傷混凝土。防凍劑對混凝土強度性能沒有明顯危害,但有些防凍劑含尿素,混凝土會長期釋放氨味,需要特別注意。2)保溫:盡可能使用膠合板、木板等具有一定保溫作用的模板,用保溫材料如棉被、草簾或泡沫保溫板等覆蓋暴露混凝土表面和包裹鋼模板,使混凝土強度較快發展。冬季施工,最好使用早強型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因為強度發展快,水化熱相對較高。不過,只要做好保溫,什麼水泥都可以使用,強度發展慢些,對防止熱應力裂縫更好。在最低溫度2°C環境,澆築混凝土可以不使用防凍劑,但必須做好保溫,並且密切注意氣溫變化趨勢。如果溫度還會降低,需要加強混凝土保溫隔並且密切注意氣溫變化趨勢。如果溫度還會降低,需要加強混凝土保溫隔冷。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 為了提高混凝土的出機口溫度,應優先考慮拌和水加熱,如不滿足要求才考慮骨料加熱;水泥不能直接加熱。 對拌和水加熱時,水溫不宜超過60℃,如超過60℃,應改變加料順序:將骨料與水先拌和、然後再加入水泥,以免造成水泥假凝,影響混凝土質量。 對砂石骨料加熱一般是採用排管通熱水或通蒸汽加熱。骨料加熱的最高溫度不宜超過60oC。採用蒸汽加熱時,粗骨料可直接加熱,但不能影響混凝土的水灰比。 混凝土拌和前應用熱水或蒸汽將拌和機沖洗,拌和時間應比一般季節延長50%左右。冬季的混凝土運輸應盡可能減少轉運次數,最好採取一次直接運送。運輸設備要有可靠的防風措施,並盡可能加以保溫。各種運輸設備在工作結束時,必須立即用蒸汽或熱水沖洗干凈;恢復工作時要首先加熱。 冬季混凝土澆築的防凍措施主要有蓄熱法和暖棚法。蓄熱法一般適用於氣溫在-10℃ 以上,暖棚法適用於氣溫在一10℃以下。 蓄熱法就是在混凝土澆築塊的外表面用導熱性能低的材料進行保溫,熱源為預加到混凝土組成材料的熱和水泥水化熱。施工用的模板應為保溫模板,澆築完畢的混凝土頂面 要立即用保溫材料覆蓋。蓄熱法實質上就是表面保溫法,它和混凝土壩的表面保護,在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它們的目的和要求卻是不同的。表面保護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面裂縫,它要求混凝土的內表溫差不超過允許標准。蓄熱法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層凍害,它要求混凝土表層溫度不低於其正常凝固硬化的溫度。 暖棚法就是在混凝土澆築倉位上搭設暖棚,棚內通常用蒸汽排管或暖風機供熱,使棚內溫度保持在0~5℃左右。 暖棚主要由棚蓋、支承結構和保溫層的圍護結構等組成。我們通常採用的型式有三種。 綁扎式暖棚是一種簡易暖棚。用10×10cm的預制混凝土柱作支承,高3.5~4.Om。棚蓋採用圓木現場綁扎。保溫層採用草簾、草墊及帆布等。棚頂的混凝土下料口設活動料口蓋,並用麻袋片包草墊保溫。 組裝式暖棚,其棚蓋採用單片鋼桁架組裝而成。因其跨度較大,支承結構可以設置在模板以外。棚頂同樣須設混凝土下料口及活動料口蓋。 裝配式暖棚,主要包括鋼桁架組合梁、定型保溫支承結構、吊裝結構及圍護結構等部分。整個棚蓋為一整體吊裝單元。其主要優點是安裝拆除方便。 綜上所述,混凝土冬季施工根據不同的溫度,採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使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根據混凝土強度等級、結構厚度、施工季節和養護條件變化,來滿足混凝土施工質量標准。

D. 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方法

一、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方法主要理論
1.負溫混凝土(機理)方法。根據混凝土在負溫下硬化的基本理論,要保證混凝土在負溫下硬化並獲得強度,首要條件就在於必須有液相存在。加入抗凍外加劑是使水的冰點下降,促使混凝土在負溫下硬化。摻加抗凍外加劑時,其劑量應適宜,當氣溫降至設計溫度以下,允許有30%~50%的水變為冰。摻抗凍外加劑生成的冰,不對混凝土產生顯著的損害。當水泥水化所需要的水隨著水化進程增多時,可由融冰來補充,直到含冰量減少並逐漸消失。
盡管摻抗凍外加劑,仍需提防第二種受凍模式造成的損害發生。產生這種受凍現象的條件是正負溫度反復交替出現,混凝土的冷卻及受熱的速率是1~5℃/h,一般是初春及初冬,以及冬季氣候轉暖出現融冰時刻。當空氣中相對濕度增加,混凝土中水泥及抗凍外加劑用量大時,受凍模式就會加速進行。這時外加劑溶液會在混凝土中發生遷移現象,並可能在構件中某些部位集中。這些部位多是表面、截面變動處,構件內有缺陷處,然後有結晶析出,並可能體積增大,在構件內造成局部損害。因此造成負溫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不只是遭受寒流的襲擊,還要注意突然來臨的暖流。
2.臨界強度(理論)方法。受凍臨界強度是指混凝土抵抗負溫凍害時的最小強度。對於不同負溫下凍結或用不同品種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或不同等級的混凝土,其受凍臨界強度值不同,當採用不同防凍劑時其受凍臨界強度值也不同。臨界強度,即混凝土受凍模式所需的最低強度,和最短養護齡期(即I臨界齡期)。在這過程中必須根據水泥的水化程度、水化生成物的結晶度、孔結構特徵等綜合考慮,一般來說混凝土的強度是一個重要參數,是判斷混凝土中結構形成與破壞過程的標准,所以選用臨界強度作為允許受凍的指標。
二、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
1.選擇冬期施工方法考慮的因素。在混凝土冬期施工中,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根據設計強度要求,如何確定最短的養護齡期;二是在冬期如何防止混凝土遭受初期凍害,以免損害混凝土的其他性能。通常在選擇冬期施工方案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有:自然氣溫情況、結構類型、水泥的品種、工期的限制條件以及經濟情況。但是,人們在確定某項施工方案時,往往單純從經濟比較著手,而且只是從混凝土的單項經濟比較著手,忽視整體工程經濟分析,因而常常拖延工期。
2.冬期施工方法。
(1)蓄熱法施工。蓄熱法是將混凝土的原材料(水、砂、石)預先加熱,經過攪拌、運輸、澆築成型後的混凝土仍能保持一定正溫度,以保溫材料覆蓋保溫,防止熱量散失過快,充分利用水泥的水化熱,使混凝土在正溫條件下增長強度。蓄熱法適用於氣溫不太寒冷的地區或是秋冬和冬末季節。蓄熱法施工應進行熱工計算。
(2)蒸汽養護法施工。在混凝土冬期施工中,當要求混凝土強度增長較快,採用蓄熱法等無法滿足要求時,通常採用蒸汽養護法。
(3)電熱法施工。電熱法設備簡單,收效快,可以在任何溫度下使用,所以當工程要求緊迫且條件具備時可以採用。我國使用電熱法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直接加熱法和間接加熱法。
(4)化學外加劑法我國混凝土冬期施工使用化學外加劑始於1954年,到現在大致可分為五種類型,即氯鹽及其復合劑、三乙酵胺及其復合劑、硫酸鈉及其復合劑、亞硝酸鈉及其復合劑、減水劑及其復合劑。氯鹽冷混凝土的優點是不需加熱,施工簡便,可降低工程費用20%左右,但存在硬化慢、早期強度低、加劇鋼筋銹蝕的缺點。因此,對氯鹽的摻量和使用范圍做了限制。
(5)遠紅外線法養護。利用遠紅外輻射器向新澆築的混凝土輻射遠紅外線,新拌混凝土與遠紅外線的吸收介質,在遠紅外線的共振作用下。介質分子做強烈運動,將輻射能充分轉換成熱能,對混凝土進行密封輻射加熱,使其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要求的強度。由於遠紅外線養護時間短、質量佳,且能源多樣,隨著這項技術的研究應用,將為混凝土冬期施工開辟一條新的途徑。
三、混凝土冬期施工工藝
1.混凝土的攪拌在常溫條件下施工,攪拌塑性混凝土常選用自落式攪拌干硬性混凝土宜採用強制式攪拌機。在冬期施工時,除考慮上述條件外,還應考慮混凝土的水灰比減少和外加劑的摻人等因素,宜選擇強制式攪拌機。為確保混凝土的攪拌質量。冬期施工時除合理選擇攪拌機型號外,還要確定裝料容積、投料順序和攪拌時間等。
(1)裝料容積。混凝土攪拌機的規格常以裝料容積表示,裝料容積通常只為攪拌幾何容積的1/2~1/3。一次攪拌好的混凝土體積稱為出料容積,約為裝料容積的55%-75%。混凝土攪拌機以其出料容積(m2)×1000標定規格,常用規格有150L,250L,350L等。
(2)投料J頃序。冬期攪拌混凝土的合理投料順序應與材料加熱條件相適應。一般是先投骨料和加熱的水,待攪拌一定時間後,水溫降到40℃左右時,再投入水泥繼續攪拌到規定的時間,要絕對避免水泥出現假凝。
(3)攪拌時間。為滿足各組成材料間的熱平衡,冬期拌制混凝土時應比常溫規定的攪拌時間適當延長。對攪拌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時,攪拌時間應取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
2.混凝土的運輸和澆築。 (1)混凝土的運輸。混凝土拌和物出機後,應及時運到澆築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採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熱量散失和凍結等現象。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加強運輸工具的保溫覆蓋、製作定型保溫車或運輸採暖設備。途中混凝土溫度不能降低過決,一般每小時溫度降低不宜超過5~6℃。
混凝土澆築時人模溫度除與拌和物的出機溫度有關外,主要取決於運輸過程中的蓄熱溫度。因此,運輸速度要快,運輸距離要短,倒運次數要少,保溫效果要好。
(2)混凝土澆築。在澆築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表面的冰雪和污垢。在施工縫處接槎澆築混凝土,應去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將表面濕潤沖洗干凈,並使接縫處原混凝土的溫度高於2℃,然後鋪抹水泥漿或與混凝土砂漿成分相同的砂漿一層,待已澆築的混凝土強度高於1.2MPa時,允許繼續澆築。
有條件宜採用熱風機清除模板、鋼筋上的冰雪和進行預熱。分層澆築厚大整體式結構時,已澆築層的混凝土溫度,在被上層混凝土覆蓋時,不應降至熱工計算的數值以下,也不得低於2'C。澆築隨內力接頭的混凝土(或砂漿)宜先將結合處的表面加熱到正溫。澆築後的接頭混凝土(或砂漿)在溫度不超過45℃的條件下,應養護至設計要求強度;當設計無要求時,其強度不得低於設計標號的70%。冬期一般不得在強凍脹性地基上澆築混凝土;-在弱凍脹性地基上澆築混凝土時,地基土應保溫;在非凍脹性地基上澆築混凝土時,可不考慮土對混凝土的凍脹影響,但在受凍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得低於受凍臨界強度。
3.蓄熱法養護。混凝土蓄熱法養護是利用原材料加熱及水泥水化熱的熱量,通過適當保溫延緩混凝土冷卻,使混凝土冷卻到0℃以前達到預期要求強度的一種施工方法。
(1)蓄熱法的適用范圍:蓄熱法適用於初冬或早春季節室外日平均氣溫為-10℃最低氣溫不低於-15℃的環境,由於蓄熱法施工簡單,冬期施工費用低廉,容易保證施工質量,故在冬期施工時應優先考慮採用。蓄熱法使用的保溫材料應該以傳熱系數小,價格低廉和易於獲得的地方材料為宜。
(2)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在寒冷地區進行混凝土冬期施工,由於各種因素,欲使混凝土完全不受凍是不現實也不經濟的。因為這要增加許多防護措施,而且工期拖長。在一定條件下允許混凝土早期受凍,而不致損害混凝土各項性能,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新澆混凝土在受凍前達到某一初始強度值,然後遭到凍結,當恢復正常溫度後,混凝土強度仍會繼續增長,經28d養護後,其後期強度可達設計標准值的95%以上。這一受凍前的初始強度值叫做混凝土早期受凍允許臨界強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冬季混凝土結構施工的質量控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施工中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技術人員要掌握好冬季施工的方法原來及實踐操作的技術要求,才能保證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質量。

E. 混凝土冬期施工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混凝土冬期施工主要方法有:蓄熱法、綜合蓄熱法、蒸汽養護法、暖棚法、負溫養護法、電加熱法等。

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具體介紹如下:

  1. 蓄熱法:是以保溫材料覆蓋減少砼溫度損失,利用砼熱量和水泥水化熱,使砼強度增長達到受凍臨界強度的養護方法。

  2. 綜合蓄熱法:摻早強劑或復合型早強外加劑的混凝土澆築後,利用原材料加熱及水泥水化放熱,並採取適當保溫措施延緩混凝土冷卻,使混凝土溫度降到0℃以前達到受凍臨界強度的施工方法。

  3. 蒸汽養護法:混凝土的蒸汽養護可分靜停、升溫、恆溫、降溫四個階段,混凝土的蒸汽養護。

  4. 暖棚法:將被養護的混凝土構件或結構置於搭設的棚中,內部設置散熱器、排管、電熱器或火爐等加熱棚內空氣,使混凝土處於正溫環境下養護的方法。

  5. 負溫養護法:在混凝土中摻入防凍劑,使其在負溫環境下能夠不斷硬化,在混凝土溫度降到防凍劑規定溫度前達到受凍臨界強度的施工方法。

  6. 電加熱法:冬期澆築的混凝土利用電能加熱養護,包括電極加熱、電熱毯、工頻渦流、線圈感應和紅外線加熱法。

F. 冬季施工措施有哪些

1、蓄熱保溫法,即採用具有保溫效果的覆蓋物來保持混凝土人模溫度和由水泥水 化熱產生的溫度在一段時間內不降低或緩慢降低。

2、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低於5°C的施工過程稱為冬季施工。冬季氣溫下降,不少地區溫度在0°C之下(即負溫),土壤、混凝土、砂漿等所含的水分凍結,建築材料容易脆裂,給建築施工帶來許多困難。

3、在低溫時間較長、土粒較細、補給水較充裕地區,其土壤在凍結期間,由於土粒周圍薄膜水和毛細水的作用,土中水分不斷地向凍結線積聚,形成冰層,體積增大,以致土粒間的空隙無法容納而向上隆起,造成凍脹,其脹力可大至0.5~1.0兆帕。

冬季施工措施,冬期施工一般是指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低於五度時進入冬期施工;東北的北部一般有五到六個月的冬期施工期間,大概在十月中旬到四月中旬。

根據《建築施工手冊》中的氣象資料,哈爾濱冬期施工期間為10.18--4.14,牡丹江為10.16--4.13,齊齊哈爾、佳木斯等與它們相差不多,伊春就要長些;至於冬期停工還要看工程的具體情況,一般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室內工程話就短些,一兩個月。

(6)冬期施工的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結合冬季施工特點,認真分析本地區冬季施工易發事故類型、原因,辯識查找各類重大事故隱患及安全生產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對本地區重大事故危險源真正作到心中有數並進行重點監管。強化上級對下級的層級監督和工作檢查,加強對安全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狠抓各項措施的執行和落實。

根據氣候變化,靈活安排不同工種工作,在遇到大風、雨、雪等惡劣天氣時應立即停止室外作業,及時清除施工現場的積水、積雪,在採取有效的防凍、防滑措施後方可進行正常施工。監理單位應嚴格把關,消除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的隱患。

G.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方法有哪些

混凝土冬季施工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溫。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主要有蓄熱法、外加劑和早強水泥法、外部加熱及綜合蓄熱發。
在選擇施工方法時,要根據工程特點,首先保證混凝土盡快達到臨界強度,避免遭受凍害;其次,承重結構的混凝土應盡快達到出模強度,保證模板周轉。一般情況下,應優先考慮使用蓄熱法。也可以在混凝土中摻外加劑或採用高強水泥、早強水泥,使混凝土提前或者在負溫下達到設計強度。
當上述方法不能滿足要求時,或採用外部加熱方法和改善保溫措施,以提高混凝土凍結前的強度。常用外部加熱法用蒸汽加熱法、電加熱法和暖棚法。
第一、蓄熱法
蓄熱法利用對混凝土組成的材料(水、砂、石)預加的熱量和水泥的水化熱,再加以適當的覆蓋保溫,從而保證混凝土能夠在正溫下達到規范要求的臨界溫度。
蓄熱法適用於氣溫不太寒冷的地區或是初冬和冬末季節。當室外最低溫度不低於-15℃時,地面以下工程或表面系數(即結構冷卻的表面積與結構體積之比)不大於5的結構,應優先採用蓄熱法施工。
由於蓄熱法施工簡單,費用較低,較易保證質量,國內外都把它作為冬期施工的基本方法。
第二、綜合蓄熱法
綜合蓄熱法是在蓄熱保溫基礎上,充分利用水泥的水化熱和摻加相應的外加劑或者進行短時加熱等綜合措施,創造加速混凝土硬化的條件,使混凝土溫度降到冰點溫度之前盡快達到受凍的臨界強度。
綜合蓄熱法一般分為低蓄熱養護和高蓄熱養護兩種。低蓄熱養護過程主要以使用早強水泥或摻負溫外加劑等冷操作方法為主,使混凝土在緩慢冷卻至冰點前達到允許受凍的臨界強度;高蓄熱養護過程則主要以短時間加熱為主,使混凝土在養護期間達到要求的受荷強度。這兩種方法的選擇取決於施工和氣溫條件。一般平均氣溫不低於-15℃,表面系數為6~12,且選用高效保溫材料時,宜採用低蓄熱養護;當平均氣溫低於-15℃,表面系數大於13時,宜用短時加熱的高蓄熱養護。
第三、外加劑和早強水泥方法
摻外加劑是指在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中加入一定劑量的外加劑,以降低混凝土中液相冰點,保證水泥在負溫條件能繼續水化,從而使混凝土在負溫下能達到抗凍害的臨界強度。摻外加劑法常與蓄熱法一起應用,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初始熱量及水泥在水化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熱量,加快混凝土強度的增長。

閱讀全文

與冬期施工的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散稱商品正確的書寫方法圖片 瀏覽:831
細菌無性繁殖計算方法 瀏覽:287
t恤衫改造方法視頻 瀏覽:836
淘寶常用電腦設置方法 瀏覽:362
減肥最簡單方法大全 瀏覽:442
ibm台式電腦進入bios方法 瀏覽:294
洗胃管連接方法 瀏覽:950
趙麗穎如何瘦臉方法 瀏覽:233
北京銅鋁暖氣片安裝方法 瀏覽:135
如何黑斑最快最有效方法 瀏覽:260
電子經緯儀的使用方法圖示 瀏覽:359
生地中考拿高分技巧方法視頻 瀏覽:356
K平均演算法屬於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9
治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好方法 瀏覽:535
用什麼方法可以測出音量 瀏覽:46
電信手機測網速的方法 瀏覽:654
寬頻解決卡頓方法 瀏覽:300
鴨蛋用什麼方法不破 瀏覽:48
抗血管新生治療方法 瀏覽:941
電腦上的列印機使用方法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