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地質錘使用方法

地質錘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2 10:44:39

A. 地質錘尖頭與扁頭區別

區別如下:
1.形狀,地質錘分為尖頭和平頭(鴨嘴)他們可以應對不同的底層,也根據個人的使用習慣而選擇。國外很多地質學者喜歡使用尖頭地質錘,國內則普遍認為平頭好用。
2.材質,由於地質錘需要長時間的應對硬度不同的岩石,並且經常敲擊,所以地質錘的采樣一定要高硬度,高韌性的材質,比如現今Estwing使用堅持使用美國軍規特種鋼材進行鍛造,這種鋼材的強度要遠大於普通鋼材,是地質錘的理想材料。
3.鑄造工業,普通錘子會採用分體結構,這樣節省成本,而地質錘的廠家則使用一體沖壓製造,這樣大大的提高了錘體的強度,確保了錘子被敲斷的風險。
4.人體工程學,地質人員由於需要經常使用地質錘,人體工程學的介入成為了畫龍點睛之筆,它是的地質錘握感更好,切更好發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B. 基本工具與裝備

無論是從專業技術角度還是從安全形度,野外工作都應該准備適當的基本工具和個人裝備(表1-1)。作為個人裝備,登山鞋、雙肩背包(裝不常用行李)、單肩背包(裝隨時需用的記錄簿、相機、比例尺、塑料片、筆、放大鏡等)和一套防雨的醒目亮色(如黃色或紅色)工作服是地質工作者必不可少的。

表1-1 沉積岩(區)野外工作基本裝備

按照Tucker(2003,2011)的總結和現代技術條件,除「三大件」(地質錘、羅盤、放大鏡)外,野外記錄簿、相機、比例尺、鉛筆、皮尺、稀鹽酸瓶、樣品袋和記號筆等,都是地質工作者的基本裝備。數字地形圖和地質圖,以及有關文獻也必不可少。此外,帶一塊透明或半透明的軟塑料片(約15cm×20cm)為野外直接測量傾斜岩層上的古流向、線理構造等都非常高效,這在以後的章節中還要作專門介紹。

現代地質工作中,攜帶裝有GE和GPS的iPad也是十分必要的。GPS除導航外,它為定位提供了更為快捷與精確的技術方法,但地質點位置的文字描述與記錄仍不可缺,因為在綜合整理中,文字記錄可非常直接地告訴你地質點在地質單元中的相對位置。數碼照相絕不能取代地質素描圖,更不可能取代剖面結構圖,這在野外描述記錄一節中還要強調。激光測距儀和其他專業設備視工作任務而定,有特殊專業目標任務的地質工作,還應具備相應的基本工具與裝備,例如,從事沉積盆地油氣資源調查,除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裝備外,野外檢驗油氣顯示的CCl4溶液及油氣苗采樣與包裝工具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特殊地區工作,安全、交通、環保等不能忽視,例如,目前交通條件下,在藏北高寒缺氧高海拔地區工作,安全、交通、環保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系統工程。

放大鏡是「三大件」之一,是辨認岩石礦物成分和結構特徵必不可少的工具,通常採用放大10倍的,用它可觀察小到0.1mm或更小的顆粒和特徵。羅盤也是「三大件」之一,是測定地層傾向、走向、剖面方位、古流向、線理節理等地質要素的重要工具。使用羅盤前,要對羅盤進行校正;測量時,要注意高壓電線、鐵塔、金屬器物(如鐵錘)和某些岩石(基性-超基性火成岩體)等對磁針的影響。通常地表露頭都是受地表風化作用的影響,因此,地質錘應該是使用最多的工具,觀察岩石露頭新鮮面或取下岩石碎片觀察,有利於獲得客觀准確的信息;對於有采樣任務的,還應准備較大的地質錘和一把鏨子。測量岩層厚度和沉積構造的大小要用皮尺或鋼尺(有條件時,可使用激光測距儀)。稀鹽酸(濃度5%~10%)對於鑒別鈣質沉積物很有用,而茜素紅S可以區分石灰岩和白雲岩。聚乙烯或布制樣品袋及記號筆也是必備的。易碎樣品和化石宜用紙包好,以防損壞。研究未固結岩石或現代沉積物時,需備有小鏟和鍬,採集這些易碎樣品可用環氧樹脂固化。

其他用得著的非專業用品,如手電筒、口哨、救急葯品、打火機或火柴、壓縮食品、小刀、雨布等也要帶在地質包中。

C. 求推薦好用的地質錘,最好是進口的,國產的不太好用

相對來說,還是進口的牌子好一些,奧普斯,島津,安捷倫等生產的液相色譜柱是進口品牌中相對比較好用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D. 參加洞穴探險活動需要帶哪些裝備

安全帽:安全帽的種類很多。攀登用的合成樹脂做的安全帽,最適合於洞穴探險。在選擇安全帽時,不僅要求強度高,而且要求受沖擊後有良好的吸收性,可以減輕頭部的震動。頭燈:頭燈比手燈和電筒都好,可以解放雙手。頭燈的光源,最好是電池。若使用碳化物式光源,應配備點火器。如果想觀察地下在廳的全貌,據筆者體會,五節手電筒較理想,它照射的距離比頭燈要遠好幾倍。為了安全,隨身攜帶幾支蠟燭也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有二:一是可以照明;二是幫助檢查洞里氧氣是否充足。
探險服:可保護身體免遭銳利的岩角或碎石擦傷。服裝料子最好是堅固,防水的棉布,既可以防止擦傷,又能防潮。
長筒膠靴:主要用於地下河,地下湖中作業,起到防寒,防潮的作用。
手套:棉紗手套和橡膠手套各備一雙。
食品:在洞內用的食品,其需要量要看停留的時間而定。若時間短,帶上幾塊巧克力,餅干之類和水果就足夠了;如需在洞內停留數日,那就要帶壓縮餅干。
標簽或路標:洞穴是錯綜復雜的。為了不致迷路,凡經過一個交叉洞口,應在洞底或洞壁上劃出路標或留下標簽,這一點千萬不可疏忽。否則,易進不易出,造成麻煩或不安全。
探險繩:應用尼龍製品,要求拉力強,便於攜帶,其長度每根在30米左右為宜。
急救葯品:洞穴探險,或者科學考察,難免會發生擦傷,扭傷,骨折等外傷。隨身帶點消毒紗布,綳帶,消毒葯棉,解痛劑,止血劑,好得快噴霧劑等常備葯物,可應急需。
地質錘,羅盤儀,放大鏡:這三件簡便的考察工具,是專業人員常備物品。一般旅遊者,可以不必攜帶。
下降及攀登:洞穴的形態各式各樣,不是高就是低,七上八下崎嶇曲折。在高差兩米以內的情況可以跳下;若超過兩米,或垂直爬上兩米,就要求掌握下降或攀登技術。如果狹窄的垂直洞穴,僅有人體可進的寬度,可用手攀岩壁,兩腳分開踏壁;或背靠一壁,手攀另一壁,進行攀登或下降。如果溶洞較寬,人手無法達到另一壁,或無踏腳之處,可用輔助繩攀登或下降。把繩子按適當的間隔打上結,也可以用升降器進行升降或下降。如果坡度很陡,可使用懸垂下降技術,或者利用裝配式的梯子或繩梯,金屬絲梯。但要記住,使用金屬絲梯或繩梯時,必須加有安全繩,以利他人給予必要的保護;同時,在金屬梯平行的安全繩上,安裝攀登器,也是確保自身安全的措施之一。
編輯於 2013-09-12
查看全部3個回答
專業洞穴探險,溶洞探測,困難解決

值得一看的溶洞相關信息推薦
溶洞探險-中國專業洞穴探險探測,勘查,溶洞困難解決,規劃設計公司數十年豐富經驗,案例遍布全國,專業的技術裝備和專家人員,歡迎咨詢。
xtanxian.com廣告 
洞穴探險十餘年洞穴探險,測量 洞穴,景觀設計經驗

值得一看的洞穴探險相關信息推薦
集洞穴探險,勘測,旅遊資源評價及洞穴景觀設計施工為一體的專業團隊。先後完成國內外數百個洞穴勘測,景區概念性規劃,洞穴景觀設計及施工等項目。
重慶探路者戶外運動..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官」「九游」免費下載_九游App
九游游戲中心2020新版免費下載,超人氣游戲APP九游免費禮包領取,刷好游,上九游!下載登錄領禮包!
572020-06-23
洞穴探險需要的裝備及注意事項
1、服裝:考慮當地的氣候和洞內氣溫、水溫,以輕便簡潔為原則,不需要太考慮服裝的防水,因為洞內的濕度接近飽和,防水面料會阻礙汗水和熱量的快速排出。可以使用兼顧耐磨和透汗的TC材料的連體服。服裝顏色鮮艷有利於辨識。 2、鞋:扎實高質的高筒塑膠工作靴,目前國內普通商店較少見,可考慮外貿工靴及消防靴;如遇涉水的情況可加穿潛水襪以保暖。登山鞋不能完全適應洞穴內復雜的地質條件。 3、頭盔:宜選用專業探險頭盔。 4、背包:攜帶個人物品和工具宜選用帶密封防水卷口的背囊,材質以夾網PVC材料為佳。探洞宜用直筒的20升PVC熱壓合防水包;裝備包、繩包宜用帶排水網的PVC直筒包。 5、燈:頭燈為首選,單組電源連續工作時間應在8小時以上。LED燈光功率應大於1瓦,其他光源光照度應在300流明以上,越亮越好。同時每次進洞都應攜帶備份電池以及2組備份照明。 6、繩:根據情況帶路繩或主繩。平洞一般30米路繩足夠;豎井則需要更多,視情況以雙倍於估計的深度帶繩。 7、SRT:為使用單繩在任意地形安全移動的技術裝備總稱,包括上升下降器還有安全帶、牛尾、腳踏和若干鎖扣,需要經過培訓和不斷練習才能掌握好。 8、食品和水:真空包裝食品為首選,應攜帶2倍於計劃時間的食品,因此盡量選擇高能壓縮食品以減少負重。水應攜帶1.5倍於計劃的量。
5 瀏覽28852020-05-13
洞穴探險需要准備一些什麼裝備?
樓主你好:1手電筒2繩子3手套4靴子5指南針6干糧7葯物 祝你探險愉快,還要小心!!謝謝採納O(∩_∩)O~
32 瀏覽609
戶外洞穴探險需要哪些基本裝備
安全帽:安全帽的種類很多。攀登用的合成樹脂做的安全帽,最適合於洞穴探險。在選擇安全帽時,不僅要求強度高,而且要求受沖擊後有良好的吸收性,可以減輕頭部的震動。頭燈:頭燈比手燈和電筒都好,可以解放雙手。頭燈的光源,最好是電池。若使用碳化物式光源,應配備點火器。如果想觀察地下在廳的全貌,據筆者體會,五節手電筒較理想,它照射的距離比頭燈要遠好幾倍。為了安全,隨身攜帶幾支蠟燭也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有二:一是可以照明;二是幫助檢查洞里氧氣是否充足。 探險服:可保護身體免遭銳利的岩角或碎石擦傷。服裝料子最好是堅固,防水的棉布,既可以防止擦傷,又能防潮。 長筒膠靴:主要用於地下河,地下湖中作業,起到防寒,防潮的作用。 手套:棉紗手套和橡膠手套各備一雙。 食品:在洞內用的食品,其需要量要看停留的時間而定。若時間短,帶上幾塊巧克力,餅干之類和水果就足夠了;如需在洞內停留數日,那就要帶壓縮餅干。 標簽或路標:洞穴是錯綜復雜的。為了不致迷路,凡經過一個交叉洞口,應在洞底或洞壁上劃出路標或留下標簽,這一點千萬不可疏忽。否則,易進不易出,造成麻煩或不安全。 探險繩:應用尼龍製品,要求拉力強,便於攜帶,其長度每根在30米左右為宜。 急救葯品:洞穴探險,或者科學考察,難免會發生擦傷,扭傷,骨折等外傷。隨身帶點消毒紗布,綳帶,消毒葯棉,解痛劑,止血劑,好得快噴霧劑等常備葯物,可應急需。 地質錘,羅盤儀,放大鏡:這三件簡便的考察工具,是專業人員常備物品。一般旅遊者,可以不必攜帶。 下降及攀登:洞穴的形態各式各樣,不是高就是低,七上八下崎嶇曲折。在高差兩米以內的情況可以跳下;若超過兩米,或垂直爬上兩米,就要求掌握下降或攀登技術。如果狹窄的垂直洞穴,僅有人體可進的寬度,可用手攀岩壁,兩腳分開踏壁;或背靠一壁,手攀另一壁,進行攀登或下降。如果溶洞較寬,人手無法達到另一壁,或無踏腳之處,可用輔助繩攀登或下降。把繩子按適當的間隔打上結,也可以用升降器進行升降或下降。如果坡度很陡,可使用懸垂下降技術,或者利用裝配式的梯子或繩梯,金屬絲梯。但要記住,使用金屬絲梯或繩梯時,必須加有安全繩,以利他人給予必要的保護;同時,在金屬梯平行的安全繩上,安裝攀登器,也是確保自身安全的措施之一。
5 瀏覽1722017-07-19
山洞探險需要配帶什麼裝備?
攀登繩是出洞和求援的必須品,安全扣配合攀登繩使用或者傘繩,傘繩是保護探路人員失足安全,可同時配合攀登繩使用。 巧克力食物是保證探洞人員的熱量和體力,必需品。 手電筒,信號燈,熒光棒,手電筒使用中白光的,在戶外探洞容易分辨景物,信號燈是標示隊員所在位置,熒光棒一般是測試山洞深度和探路,不要以為使用手電筒就能解決以前,不要妄想,手電筒AA電池比較理想。 石蠟,在洞區做回程標記使用,因為山洞一般都是比較陰暗潮濕的,粉筆不一定起作用,如果經費合適,可以使用熒光粉。 小刀么就不說了,切割食物,處理危急情況。 V底是目前戶外最好的鞋底,戶外鞋一般都是V底,防滑鞋因為山洞叫陰暗潮濕,可能會發生危險,衣服么視天氣決定,一般夏天的話就T恤短褲進洞就行,因為越簡便越好,洞內可以還有積水,如果衣物進水容易貼在身上導致體溫過度流失。追問: 我有幾次進山洞都是無功而返,因為裡面道路洞口繁多,不論是熒光粉、粉筆都沒用,左轉右轉回到原點。恐怖有大型猛獸的腳印、蝙輻之類的東西很多,有陰河。所以很難前進啦。我看你們說的這些可進普通一般山洞…。失望回答: 你問的是裝備,實際情況是靠戶外經驗來判斷的,我看你描述的情況,困難在於地形多變繁雜,未知野獸和蝙蝠或者蛇,老鼠之類的生物。 地形其實多走幾遍配合繩子,石蠟和熒光棒,不是困難的事情,野獸之類是主要障礙,通過腳印,自己估算生物體型多大,自己是否應付得了,應付不了還是決定放棄的好,蝙蝠通過敲打山壁驅趕,或者做個火把,蛇老鼠之類的到沒啥好怕的,一般進洞的話手電筒基本能照射到,岩壁縫隙之間少經過,多留心周圍變化,主要還是經驗,如果長期喜歡探洞的,那麼從已經開發的山洞先玩起,然後慢慢發展,如果就為了這個山洞去探洞,個人覺得不值得追問:
11 瀏覽203
戶外洞穴探險需要哪些基本裝備?
頭燈、頭盔是必須的,其他就看去的什麼類型的洞了,更多專業信息可以咨詢奧特多洞穴救援隊

E. 誰能告訴我,地質錘的原理及用途,急。。。

樓上說的不對,真正的地質錘都是錘柄一體的,哪裡有什麼「手把加鐵托」?非一體化的錘子對著岩樣幾錘下去,手把子就鬆掉了。

主要分兩種:尖嘴方頭錘和平嘴方頭錘

尖嘴方頭錘我還沒見過實物,類似於鐵路上的點檢錘吧,就是《肖申克的救贖》裡面那種錘子。

淘寶上大把的是後者:平嘴方頭錘

平嘴方頭錘的平嘴功能是控制岩石劈裂方向,普通錘子開某些頁岩,很容易把頁岩打成一堆碎片,而用平嘴方頭錘可以很好地把岩石分層。方頭的功能不用說了,地球人都知道。

F. 地質需要用哪些工具

1、衛星電話
2、GPS
3、氣體檢測儀
4、強光電筒
5、護目鏡
6、錄音筆
7、相機
8、地質錘
9、捲尺
10、電筆
11、太陽能充電器

G. 尖嘴地質錘是干什麼用的

簡單說,尖嘴地質錘是針對變質岩和岩漿岩的,平嘴地質錘是針對沉積岩的

H. 地質舊三件和新五件的區別是什麼

舊三件指:地質羅盤,地質錘,放大鏡。
個人認為新三件應該有GPS,數碼相機和筆記本。

一直以來,地質錘、羅盤和放大鏡,這三件不起眼的小工具就被地質工作者親切地叫做「三大件」,它們的確是野外從事地質勘查工作不可缺少的裝備。在渺無人煙的野外,指引方向、看圖、量產狀、采樣和觀察標本可少不得它們。如果哪個伙計得到把趁手的地質錘、一個指針靈活的羅盤或者一個倍數高視域好的放大鏡准會讓他樂上半天,像士兵得了把好槍似的開心。
剛參加工作那會,便聽說單位有個盧勞模,出了名的吃苦耐勞。那時,他已經接近退休年齡,卻仍然活躍在深山老林踏勘找礦,爬起山來如豹子,連年輕人都自愧弗如,和他的敬業精神一樣被人津津樂道的還有他的地質錘。嚴格說來那已經不能算地質錘,因為地質錘為了便於攜帶,一般做得輕巧而堅固,而他的地質錘是特製的,份量比常用的重許多,把子也特別長,這哪是地質錘呵,簡直就是個八磅錘啊 ,但是在野外敲標本可好使了,就像黃宏演的小品里說的,按錘計量,一錘下去抵人家敲好幾錘呢。開始我以為這老頭一定身材魁梧,遒勁有力,後來一見,卻原來如「李元霸」般瘦削,但腰桿挺得筆直,非常精神,也不由得被他那份地質情結而深深地感動。
在野外,我們如果看到細直的茶籽樹干,總會把它採回來,因為茶籽樹干堅韌而有彈性,是上好的鐵錘把的材料,晾幹了留著備用。我曾從老表的柴火堆里揀得一根檀木做鐵錘把子,非常結實好用,一直用了好多年。
羅盤,就是指南針,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地質用的羅盤是特製的,除了具指向作用外,還可以量俯仰角,打水平,是野外測量產狀和地質數據的專用工具,功能多且攜帶方便。看一個地質隊員野外工作時間的長短,只要看他的羅盤破損程度就知道了,羅盤是屬於相對貴重的裝備,不允許輕易更換,所以一般損壞了都是自己修理,用的年限一長,經多了摔打磨蹭,漆皮斑駁,轉軸不靈便是很正常的事了。但是我們經常會把頂針拿出來細磨,保證指南針的運轉靈活,照樣好用,地質人講究的就是經久耐用和艱苦樸素,常有老地質隊員拿著羅盤自豪地跟小輩說他的羅盤跟了他多少多少年了,愛撫的神情讓人想起老將對待小兵的親切。地質包里放大鏡也是必備的,是地質隊員野外觀察岩性礦物的「眼睛」,特別是粒度細小的岩石全靠它來辨別。放大鏡的好壞差別很大,同樣標二十倍,我們用的國產的普通雙鏡片視域非常小,由於焦距小到要鏡片快帖近岩石標本,光線非常暗,很難看清楚,而有人從國外帶回來的放大鏡,視域大,焦距長,看得又亮又清楚,製作還非常精巧,實在讓人喜愛。可那是稀罕物,不是人人都能配發的,有時想從老總那來個「順手牽羊」,可人家也是愛不釋手的,寶貝著呢。
除了這「三大件」,地質隊員還會隨身攜帶幾樣小物件,那就是鉛筆、針管筆和繪圖板。鉛筆是野外記錄和描圖必需的,幾十年來地質隊員一直用鉛筆作記錄是有道理的,它不會像水筆那樣出現沒有墨水或出故障而寫不出來的情況,記錄的筆跡更不會因野外天氣環境的影響而遭到破壞,有時翻看幾十年前的原始資料,鉛筆的痕跡依然,而水筆的卻很難保存良好。我們上山前都會預先削好幾只鉛筆放在鉛筆盒裡,還得帶上刀片以便隨身削筆。打開地質隊員的鉛筆盒,齊刷刷的一排筆尖削得那麼整齊勻稱,真像是一盒工藝品。你會為此奇怪:那麼粗糙的手,怎麼會削得出這么漂亮的鉛筆。針管筆是圖文著墨的專用筆,它的筆尖是根細細的針管,根據所需線條的粗細,有0.13-2.0mm各種不同的規格,我們常用的是0.3-0.5mm的,地質手圖、清圖或記錄文字著墨都合適,用著方便。它所用的墨水也有講究,是不容易沉澱結塊的專用繪圖墨水,但你仍然得勤洗筆頭,不然會出水不暢。繪圖板是野外小組必帶的一件東西,因為野外工作遠離都市,條件較差,住在老百姓家裡,不可能有那麼平整的桌面可供畫圖,因此帶上一塊繪圖板,才好把地質勘查的數據和要素繪到地質圖上去。收隊回來,我們也習慣把繪圖板鋪在辦公桌上,無論畫圖寫字都很平整。
九十年代末,數碼產品和電腦逐漸在中國普及,地質行業也興起了一股數碼電子化熱潮,三大件依然必不可少,但是悄然出現了「新三件」: GPS定位儀、數碼相機和筆記本電腦。
GPS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可以通過小小的GPS信號終端即GPS定位儀可在全球任何位置立刻得到你的經緯度海拔等方位。它在海灣戰爭中美國大兵身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這些年逐漸擴展到民用,在野外地質勘查時可謂大顯身手,它的運用大大減小了野外對圖和定位的難度,小小的收音機似的盒子和天上的定位衛星之間的信號傳輸,可以方便快捷而且精確地把你所在地點的經緯度分秒不差地顯示出來,猶如天上有支無形的手在指引著你,告訴你此時身處何方,再也不用只靠羅盤地圖來定位那麼費腦筋了。無論你身處廣袤的戈壁沙漠還是茫茫的熱帶雨林,手拿GPS定位儀就再也沒有迷路之虞了。
數碼相機最近幾年已經非常普及,野外地質現象基本上可以不用現場素描了,回到駐地就著現場拍攝的圖片輕松繪制素描圖,真的是很方便。更重要的是節省了大量野外筆錄逗留時間,現在每個項目組都配備了一個高像素的數碼相機。假如沒有電腦,那GPS或數碼相機的作用也會減小很多。
大量的數據和圖片都需要在電腦上處理,所以,這些年電腦越來越普及,現在基本上人手一台筆記本電腦了,地質圖件的編繪在專用地質繪圖軟體MAPGIS的幫助下,效率提高了許多倍,巨量的數據都在筆記本電腦里運算處理,非常快捷准確,攜帶也很方便。當年我們畫一條剖面時,產狀、真厚度以及方位,用多功能計算器輸入公式要算好半天,而且容易算錯,現在只需把它輸入軟體,點幾下滑鼠就能輕松搞定了。原來收隊回到駐地,整理野外資料有時需要比野外更長的工作時間,很難想像這么多資料,我們當年要帶上多少個箱子來裝它,要多少個人協同來完成。而現在有了電腦和高效率的軟體,很多資料在野外就已經整理好,一個原來要整理大半年的礦區資料可能幾天功夫就可以圖文並茂地呈現在你面前,讓你不得不感慨科技發展帶來的高效率。還有讓人覺得更玄乎的,原來採集到的地質樣品,運回實驗室通過化學分析,前後至少一個禮拜時間才能得出樣品的元素分布和品位等信息,現在一個手執的攜帶型礦物元素分析儀,半分鍾就可以把標本的元素含量測試出來,及時指導野外地質勘查。這樣的巨大的變化在我們的地質工作中可謂隨處可見。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國家對地質找礦的投入源源不斷地增加,勘查方法和手段不斷地革新。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地質勘查事業有了巨大的進步,從老的「三大件」和現在新出現的「三大件」,還有未來將不斷涌現的更多的新手段、新方法、新設備無不顯示著我們地質行業的欣欣向榮,作為一名地質工作者,我為此感到了無比的欣慰和自豪。(王駿)

I. 在野外採集岩石標本可能需要用到的工具有

地質錘,羅盤,放大鏡,小刀,鹽酸,紙筆,gps(手機即可),相機(手機即可)

J. 工業采礦、裝修砸牆一般採用地質錘嗎

可以。
地質錘(geologicalhammer)是地質工作的基本工具之一,選用優質鋼材製成。其式樣隨工作地區的岩石性質而異。又稱手錘。地質工作的基本工具之一,選用優質鋼材製成。其式樣隨工作地區的岩石性質而異。
工業采礦、裝修砸牆可以採用沖擊錘、沖擊鑽、大錘、小錘、捲尺、墨斗等工具。其中墨斗主要用於彈線,能使牆體拆除的尺寸更精確;大錘的力度較大,主要用來拆除主體牆塊;小錘的力度較小,主要用來拆除牆面絲網,以及修邊。

閱讀全文

與地質錘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t恤衫改造方法視頻 瀏覽:836
淘寶常用電腦設置方法 瀏覽:362
減肥最簡單方法大全 瀏覽:442
ibm台式電腦進入bios方法 瀏覽:294
洗胃管連接方法 瀏覽:950
趙麗穎如何瘦臉方法 瀏覽:233
北京銅鋁暖氣片安裝方法 瀏覽:135
如何黑斑最快最有效方法 瀏覽:260
電子經緯儀的使用方法圖示 瀏覽:359
生地中考拿高分技巧方法視頻 瀏覽:356
K平均演算法屬於什麼分析方法 瀏覽:9
治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好方法 瀏覽:535
用什麼方法可以測出音量 瀏覽:46
電信手機測網速的方法 瀏覽:653
寬頻解決卡頓方法 瀏覽:300
鴨蛋用什麼方法不破 瀏覽:48
抗血管新生治療方法 瀏覽:939
電腦上的列印機使用方法 瀏覽:153
泡沫軸放鬆方法圖片 瀏覽:604
t恤的折疊方法有哪些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