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選:平面可以採用的加工方法A 車削 B銑削 C刨削 D鑽削 E磨削
平面可以採用的加工方法?A 車削 B銑削 C刨削 E磨削.
車削,可以車端面;立式車床,可以車削殼體平面.
平面加工方法主要有車削、銑削、刨削、拉削和磨削等。
1、車削方式
即車床加工,車床加工是機械加工的一部分。車床加工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在車床上還可用鑽頭、擴孔鑽、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於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製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加工。
2、銑削方式
銑削是平面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此外,銑削還適於加工台階面、溝槽、各種形 狀復雜的成形表面(如齒輪、螺紋等),還用於回轉體表面、內孔和切斷加工。
銑削是以銑刀作為刀具加工物體表面的一種機械加工方法。銑床有卧式銑床,立式銑床,龍門銑床,仿形銑床,萬能銑床,杠銑床。
用圓柱銑刀加工平面的方法叫周銑法。
用面銑刀加工平面的方法叫端銑法。
周銑法有逆銑和順銑兩種銑削方式,銑刀主運動方向與進給運動方向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時稱為逆銑,為鈍角時稱為順銑,端銑根據銑刀和工件相對位置不同,可分為對稱銑削、不對稱逆銑和不對稱順銑三種不同的銑削方式。
3、刨削方式
刨削可以在牛頭刨床或龍門刨床上進行,刨削的主運動是變速往復直線運動。因為在變速時有慣性,限制了切削速度的提高,並且在回程時不切削,所以刨削加工生產效率低。
刨削所需的機床、刀具結構簡單,製造安裝方便,調整容易,通用性強。因此在單件、小批生產中特別是加工狹長平面時被廣泛應用。
4、拉削方式
拉削是指利用特製的拉刀逐齒依次從工件上切下很薄的金屬層,使表面達到較高的尺寸精度和較低的粗糙度,是一種高效率的加工方法。
拉削時,拉刀使被加工表面一次切削成形,所以拉床只有主運動,沒有進給運動。拉削加工的切屑薄、切削運動平穩,因而有較高的加工精度和較小的表面結構值。
5、磨削方式
磨削加工,在機械加工隸屬於精加工(機械加工分粗加工,精加工,熱處理等加工方式),加工量少、精度高。
在機械製造行業中應用比較廣泛,經熱處理淬火的碳素工具鋼和滲碳淬火鋼零件,在磨削時與磨削方向基本垂直的表面常常出現大量的較規則排列的裂紋--磨削裂紋,它不但影響零件的外觀,更重要的還會直接影響零件質量。
平面加工選用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依據:
1、表面粗糙度
2、表面的形狀、位置精度
3、工件材料的且削加工性能
4、工件的形狀結構特點
5、工廠現有設備情況
(2)最常用的平面加工方法有擴展閱讀
平面加工的的技術要求主要有兩方面:
1、平面的形狀精度
2、平面的位置精度
常用的粗加工方法:銑平面,刨平面
最常用精加工方法:磨平面
平面的光整加工方法:科研平面,研磨平面
3. (機械基礎中)常用切削加工的方法有哪些哪幾種能夠進行平面的加工
常用切削:車,鉗,銑,刨,磨,鑽,電火花,電切割。除鑽之外都可進行平面加工。
4. 加工平面和孔各有哪些方法
加工面的方法有: 車、刨、銑、鏜、磨
加工孔的方法有:鑽、鉸、鏜、銑、插
5. 簡述機械製造中幾種常用平面加工方法的特點
平面加工方法有刨、銑、拉、磨等,刨削和銑削常用作平面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而磨削則用作平面的精加工。此外還有刮研、研磨、超精加工、拋光等光整加工方法。採用哪種加工方法較合理,需根據零件的形狀、尺寸、材料、技術要求、生產類型及工廠現有設備來決定。
一、刨削
刨削是單件小批量生產的平面加工最常用的加工方法,加工精度一般可達IT9~IT7級,表面粗糙值為Ra12.5~1.6μm。刨削可以在牛頭刨床或龍門刨床上進行。刨削的主運動是變速往復直線運動。因為在變速時有慣性,限制了切削速度的提高,並且在回程時不切削,所以刨削加工生產效率低。但刨削所需的機床、刀具結構簡單,製造安裝方便,調整容易,通用性強。因此在單件、小批生產中特別是加工狹長平面時被廣泛應用。
二、銑削
銑削是平面加工中應用最普遍的一種方法,利用各種銑床、銑刀和附件,可以銑削平面、溝槽、弧形面、螺旋槽、齒輪、凸輪和特形面,如圖8-5所示。一般經粗銑、精銑後,尺寸精度可達lT9~1T7,表面粗糙度可達Ra12.5~0.63μm。
銑削的主運動是銑刀的旋轉運動,進給運動是工件的直線運動。
(一)銑削的工藝特徵及應用范圍
銑刀由多個刀齒組成,各刀齒依次切削,沒有空行程,而且銑刀高速回轉,因此與刨削相比,銑削生產率高於刨削,在中批以上生產中多用銑削加工平面。
當加工尺寸較大的平面時,可在龍門銑床上,用幾把銑刀同時加工各有關平面,這樣,既可保證平面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也可獲得較高的生產率。
銑削工藝特點:
1.生產效率高但不穩定
由於銑削屬於多刃切削,且可選用較大的切削速度,所以銑削效率較高。但由於各種原因易導致刀齒負荷不均勻,磨損不一致,從而引起機床的振動,造成切削不穩,直接影響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2.斷續切削
銑刀刀齒切入或切出時產生沖擊,一方面使刀具的壽命下降,另一方面引起周期性的沖擊和振動。但由於刀齒間斷切削,工作時間短,在空氣中冷卻時間長,故散熱條件好,有利於提高銑刀的耐用度。
3.半封閉切削
由於銑刀是多齒刀具,刀齒之間的空間有限,若切屑不能順利排出或有足夠的容屑槽,則會影響銑削質最或造成銑刀的破損,所以選擇銑刀時要把容屑槽當作一個重要因素考慮。
6. 銑平面的方法和步驟
銑平面簡介:
銑平面是平面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有端銑、周銑和二者兼有三種方式。
所用刀具有鑲齒端銑刀、套式立銑刀、圓柱銑刀、三面刃銑刀和立銑刀等。
銑平面的方法和步驟:
一、在卧式銑床上銑平面應使用圓柱銑刀。圓柱銑刀分為直齒和螺旋齒兩種,由於直齒切削每次只有一個齒進行切削,不如螺旋齒切削平穩,因而多用螺旋齒圓柱銑刀銑削平面。
用圓柱銑刀進行加工時,有兩種不同的銑削方式,即逆銑和順銑。逆銑指銑刀的旋轉方向和工件的進給方向相反,而順銑則方向相同。兩者相比,順銑更有利於高速切削,更能提高工件表面的加工質量,並有助於工件的夾持;但順銑對消除工作台進給絲桿和螺母之間的間隙要求較高,並要求工件沒有硬皮;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採用逆銑進行加工。
圓柱銑刀在選用時應注意銑刀的寬度要大於所銑平面的寬度;螺旋齒圓柱銑刀的螺旋線方向應使銑削時產生的軸向切削力指向主軸承方向。
二、在立式銑床上銑平面應使用端銑刀。用端銑刀銑平面與用圓柱銑刀銑平面相比,其切削厚度變化較小,同時參與切削的刀齒較多,切削較平穩;端銑刀的主切削刃擔負著主要的切削,而副切削刃具有修光的作用,表面加工質量較好;另外端銑刀易於鑲裝硬質合金刀齒,刀桿比圓柱銑刀的刀桿短,剛性較好,能減少加工中的振動,提高加工質量。因此廣泛地用於銑削平面。
銑床上銑台階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卧式銑床上用三面刃盤銑刀進行銑削;二是在立式銑床上用大直徑的立銑刀進行銑削。在成批的生產中,則可用組合銑刀同時銑削幾個台階面。
7. 平面、外圓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是
平面的加工方法有:車(例如端面、台階面等)、銑、刨、磨、研磨等外圓的加工方法有:車當然鑄造、線切割、電火花及沖壓等都算是加工方法一般的加工精度(IT)為:車6--10 銑7--11 刨9--11 磨5--8 研磨01--5 鑄造為14
8. 常用的平面加工方法有哪些。
平面加工的方法通常有刨、銑、拉、車、磨及光整加工等。其中,銑、刨為主要加工方法。
由於平面作用不同,其技術要求也不同,故應採用不同的加工方案,以保證平面質量。
常用的平面加工方案
平面是箱體、盤形件和板形件的主要表面之一。根據平面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將其分為非結合面、結合面、導向平面、測量工具的工作平面等。
9. 5. 平面的加工方法有哪些各適用於什麼場合哪一種是應用最廣泛的平面加工方法
刨削是應用最廣泛的平面加工方法。平面加工方法有刨、銑、拉、磨等方法,刨削和銑削常用作平面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而磨削則用作平面的精加工,此外表面加工還有刮研、研磨、超精加工、拋光等光整加工方法。表面加工主要應用於復雜工件中的難以判斷各表面之間關系的平面加工;另外,表面加工也應用於流道的加工。
刨削是單件小批量生產的平面加工最常用的加工方法,加工精度一般可達IT9~IT7級,表面粗糙值為Ra12.5~1.6μm。
刨削可以在牛頭刨床或龍門刨床上進行。銑削是平面加工中應用最普遍的一種方法,利用各種銑床、銑刀和附件,可以銑削平面、溝槽、弧形面、螺旋槽、齒輪、凸輪和特形面。一般經粗銑、精銑後,尺寸精度可達lT9~1T7,表面粗糙度可達Ra12.5~0.63μm。
(9)最常用的平面加工方法有擴展閱讀
銑削的工藝特徵及應用范圍:銑刀由多個刀齒組成,各刀齒依次切削,沒有空行程,而且銑刀高速回轉,因此與刨削相比,銑削生產率高於刨削,在中批以上生產中多用銑削加工平面。
當加工尺寸較大的平面時,可在龍門銑床上,用幾把銑刀同時加工各有關平面,這樣,既可保證平面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也可獲得較高的生產率。
10. 常用的平面加工和孔加工方法
平面可以通過車,銑,刨,蘑來加工,孔有鑽,鉸,鏜,拉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