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圖寫話的技巧和方法
1、仔細推敲寫話要求找出要素
認真看圖,培養觀察力。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首先應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
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2、對比前後圖畫的不同之處
理清圖意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例如給你兩幅圖,第一幅圖呈現了一條小魚在魚缸里、一個貓站在魚缸邊上正朝著魚缸看,第二幅圖呈現了一個魚缸和一隻舔著嘴巴笑眯眯的貓。
在觀察時,就要對比兩幅圖的不一樣,細心的你會發現第二幅圖中魚缸里的魚不見了,而貓正在舔著嘴巴。經過你的認真思考,你會想到魚被貓吃了。圖中省去了貓吃魚的過程,就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理清圖的意思。
3、從圖中場面及人物加以推測
看圖寫話要求中常常會問圖上是什麼時間,小朋友在觀察圖畫時就要從圖中現有的一些場面來推測。例如呈現一幅圖,公園里人們在鍛煉身體,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極拳,還有的在打羽毛球。
從哪裡能看出時間呢?小朋友就要仔細觀察人們身上穿了什麼,如果人們都穿了短袖、還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測是夏天。如果人們穿著厚厚的衣服,還有人戴手套、戴帽子,就可以推測是冬天。
4、按順序觀察才能表達有序
看圖寫話訓練的一個重點就是按順序觀察,只有按順序觀察了才能使你的表達有序,而不是雜亂無章。
按順序觀察常常出現在場面描寫中,例如出示一幅圖是小朋友們三兩成群地在雪地里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滾雪球。
小朋友在觀察的時候可以按照從前到後、從後到前、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的順序觀察,並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描寫,這樣你的表達就顯得條理清晰。
5、發揮合理想像豐富語言
很多同學在寫話的時候既表達了圖意,也能夠有條理地描寫,但是語言很簡單,僅僅是就圖說圖,缺乏合理的想像。其實想像可以使你的寫話充滿靈氣和活力。
『貳』 少兒看圖說話
少兒看圖說話
少兒看圖說話。開始寫看圖說話練習的時候,不少家長都會遇到啟發難的問題。學生不會寫,一幅圖還能簡單說上幾句話,碰上兩幅圖以上的,就不會說了。以下是少兒看圖說話的教育方法
看圖,這個是非常有必要的,要讓小孩能夠看懂圖上說的是什麼,有哪些東西,這樣慢慢的去引導小孩子,讓他們能夠自己看東一張圖片。
讓小孩自己說,看懂了圖片之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小孩自己說出來,根據圖上的東西,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一個小孩子所說的東西看出來小孩哪些東西沒懂。
給適當的補充,根據孩子說的情況,適當的引導孩子,並且給孩子適當的補充,這樣可以給孩子提一些建議,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發現哪些地方他們沒有說正確
幫助孩子理清楚大概的思路,因為在小時候,孩子的邏輯思維是比較差的,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起到一個歸納整理的作用,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加清楚的來進行寫作。
不會寫的用拼音代替,由於孩子的漢字水平是有限的,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是可以要求孩子用漢字代替的,但是應當盡量用自己會的字來代替,實在不行的情況下,是可以用漢字代替的。
保持語句通順,這個年紀的孩子,不需要他們使用很多華麗的詞藻,而是保持語句的通順流暢就可以了,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要求。
多給孩子對話,多給孩子引導
教孩子看圖說話方法
幫助孩子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
五六歲的孩子觀察能力有些弱,缺乏細致有序的觀察方法。這就需要父母在旁邊好好引導。
首先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從遠到近,或從左到右,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
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幼兒教育溫馨提示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他在干什麼,想什麼;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等等。
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讓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連貫的事件,故事情節才能更加曲折動人。
不要以圖畫所提供的答案為唯一標准
在教孩子看圖說話時,成人習慣於按圖畫的方案說明,過於拘泥單一的答案。比如說,畫面上有一個人拿著一個裝著透明液體的杯子,文字說明是喝水,就教孩子說:「喝水」。
合理想像,培養想像力
看圖說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孩子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家長適當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像,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引導孩子把不會思維的想像成為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像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個動作,有時,還可以只提供一種情境,讓孩子的想像自由馳騁。
我們要積極引導他們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讓他們插上想像的翅膀,使創新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因為小朋友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盡量讓孩子創新思維,在符合圖畫內容和生活實際的基礎上進行大膽想像,想別人還沒有想到的,說別人還沒有說過的。
讓孩子成為看圖說話的主角
在孩子看圖講述時,家長要讓孩子獨立自主地完成這件事,過程中適當啟發孩子,凡事要多問為什麼,如果是多幅圖,除了解每幅圖的意思,還要多問問什麼了?怎麼辦?怎麼回事?等,以弄清圖與圖之間的關系和故事的發展。讓孩子自己看並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講述,必要時給與一定的補充與糾正。這對於孩子理解能力及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都大有好處。
總之,我們在輔導幼兒講述故事是要知道講述的主要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做什麼。物/景+怎麼樣(外形、給人的感覺);主要的用詞:
1、多用幾個形容詞。如:美麗的、燦爛的、可愛的。
2、記住幾個修辭句式:......好像......,一......就......。
3、可以運用的詞語:「好像」、「有的......有的......還有的......」同時指導孩子說話要到位,要耐心地指導孩子有條理地說,連貫地說,用普通話大聲地說,及時糾正語病,孩子說不清楚家長要引導,必要時可以示範。
一、引導學生看圖,首先,教給觀賞方法。
就是訓練學生根據圖畫的具體情況,確定觀察順序、主次,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形成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的能力。其次,強調看圖有序就是訓練學生按照自己確定的觀察順序,細致、准確地觀察圖畫。最後,必須看準圖意,發揮想像,就是要正確地理解圖所要表達的全部意思,從而對圖展開合理想像。
二、引導說話。
1、說完整的一句話。
說好一句完整的話,是一年級說話訓練的起點、基礎,訓練時應幫助學生夯實基礎。首先讓學生說出句子要素,採用提示、填空等方式讓學生說清楚句子的誰、干什麼或什麼、怎麼樣及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等主要內容。進而把教學著力點放在學生較難說清楚的做什麼、怎麼樣上,通過比較畫面、回答問題,擴充句子等形式,讓學生逐步把句子說得更具體。
2、激發學生的說話興趣。
為了培養學生的說話興趣,拿一些有代表性的圖面,組織鼓勵學生參加說話游戲,說話比賽。如看圖演演圖中小主人、我們來爭當小主持、我也能講故事等,這些活動更能促進學生的說話水平,對看圖寫話,寫作都有很大的影響和幫助。
『叄』 小學一年級的看圖寫話技巧如何掌握
看圖寫話寫作技巧
一、從圖中場面及人物加以推測
看圖寫話要求中常常會問圖上是什麼時間,小朋友在觀察圖畫時就要從圖中現有的一些場面來推測。例如呈現一幅圖,公園里人們在鍛煉身體,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極拳,還有的在打羽毛球。從哪裡能看出時間呢?小朋友就要仔細觀察人們身上穿了什麼,如果人們都穿了短袖、還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測是夏天。如果人們穿著厚厚的衣服,還有人戴手套、戴帽子,就可以推測是冬天。
再看場地是在公園,人們都在鍛煉身體,顯然人們是在公園里晨練,從而知道圖上畫的是早晨。因此理清圖意,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以及合理推測很重要。
二、仔細推敲寫話要求找出要素
看圖寫話,通常都會配有這樣一段文字。「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麼?想一想他們會說什麼?請用幾句話把圖上的意思連起來寫一寫。」這段文字很重要,小朋友千萬不可一看而過,要細細推敲,這段文字就是對寫話的要求,也提示我們如何寫話。
寫話要求通常提示我們觀察圖畫要關注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還要發揮想像他們會說什麼。因此在寫話的時候你就要寫上這幅圖所告訴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還要發揮想像他們會說什麼。只有這些要素都具備了,才是合格的寫話。
三、對比前後圖畫的不同之處
理清圖意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例如給你兩幅圖,第一幅圖呈現了一條小魚在魚缸里、一個貓站在魚缸邊上正朝著魚缸看,第二幅圖呈現了一個魚缸和一隻舔著嘴巴笑眯眯的貓。你在觀察時,就要對比兩幅圖的不一樣,細心的你會發現第二幅圖中魚缸里的魚不見了,而貓正在舔著嘴巴。經過你的認真思考,你會想到魚被貓吃了。圖中省去了貓吃魚的過程,就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理清圖的意思。
請看這篇佳作:「有一隻小花貓看到一個魚缸裡面有一條金魚,她想來想去:怎麼能吃到這條金魚呢?
小花貓伸出貓爪在魚缸里抓魚,小金魚游得非常快,就像一道紅色的閃電。小花貓怎麼也抓不到它,急得滿頭大汗。小花貓抓抓腦袋想出了一個辦法。她對小金魚說:「你游泳的技術真棒,可是你會跳嗎?」小魚得意地說:「我當然會跳啦!」「那你跳幾下給我看看,我就不吃你了。」小花貓剛說完,小金魚就跳了起來,水花濺了一地。小花貓看準時機在空中抓住了小魚塞進了嘴裡。
小花貓閉上眼睛,舔著嘴巴,得意洋洋地走開了。」
四、發揮合理想像豐富語言
很多同學在寫話的時候既表達了圖意,也能夠有條理地描寫,但是語言很簡單,僅僅是就圖說圖,缺乏合理的想像。其實想像可以使你的寫話充滿靈氣和活力。
例如一幅圖上呈現四個小朋友,他們有的扛著小樹苗、有的提著水壺、有的拿著鐵鍬,很顯然小朋友們是准備植樹了。在小朋友的頭頂上還有兩只小鳥在飛。如果在寫話的時候只是寫你觀察到的兩只小鳥在小朋友的頭頂上飛翔,就顯得簡單無趣。這時你就要展開合理的想像:小鳥可能在給小朋友們唱歌,小鳥可能在說:「太好了,我們又有新家啦!」這樣的想像就比寫小鳥在飛要生動有趣的多。
想像可以給你的作文添彩,但如果不根據圖畫進行合理想像,就會使你的作文變成「胡編亂造」。如果你想像圖中的小鳥要去南方過冬、圖中的小鳥正在覓食,就與四個小朋友去植樹沒有關聯,背離了圖意。
五、按順序觀察才能表達有序
看圖寫話訓練的一個重點就是按順序觀察,只有按順序觀察了才能使你的表達有序,而不是雜亂無章。
按順序觀察常常出現在場面描寫中,例如出示一幅圖是小朋友們三兩成群地在雪地里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滾雪球。小朋友在觀察的時候可以按照從前到後、從後到前、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的順序觀察,並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描寫,這樣你的表達就顯得條理清晰。
按順序觀察是前提,能詳略得當地描寫可以使你的作文更顯張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觀察的時候還要有所側重。你可以重點觀察小朋友是如何堆雪人的,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手都是什麼做成的。也可以重點觀察小朋友是如何打雪仗的,他們的動作和表情怎樣。重點觀察後再寫出來,那你的寫話就更出彩了。
以上就是我們在寫話中要掌握的幾個技巧,每一環節都把握好了,才能寫出優秀的看圖作文。
『肆』 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看圖說話及範例
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看圖說話及範例 看圖寫話是培養、提高兒童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如 何指導孩子們寫好看圖寫話,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指導看圖,培養觀察力 看圖寫話, 看圖是基礎, 但是一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 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 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 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 內容。指導學生看圖時先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弄清時間、 地點、 什麼人在干什麼,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 力。 1、仔細觀察,判定時間。時間的判定需要學生把圖片內容提示與生活經驗相結 合, 綜合分析。 要想判定圖片的時間, 需要讓學生首先明確什麼圖像能代表時間, 這要有一個生活的積累。舉例說明:圖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著了,孩子們自然 想到時間是晚上;遍地的積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饋給我們冬日的信息。特殊 的時間可以從圖片的提示加以具體判斷。 2、地點和人物的觀察。地點的發現一般來講比較直觀甚至一目瞭然,地點判斷 也得建立在社會生活基礎上,特殊的地點判斷也要求孩子多方考慮,再下定論。 在時間地點基本得到明確後就要觀察人物了,這是觀察重點。人物身份的觀察可 從年齡、衣著、動作、行為等方面統一考慮,喜、怒、哀、樂的表現能一目瞭然, 人物的外在表現與周圍環境只要結合起來統一考慮,是不難判斷的。 3、事情的觀察分析。圖上的人物動作,表情一般能比較直觀反映出畫面人物在 做什麼?在怎樣做?在事情的觀察上需要孩子們有極大想像空間, 敘事要完整有 連續性和必然性, 從最初的訓練出發要培養學生寫完整話的習慣。這對他們表達 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在比較准確地全面地觀察畫面以後,要進一步培養他 們有步驟地、按一定順序來觀察畫面的能力。就順序來說:在低年級指的是主次 順序和方位順序。方位順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後、里外四組。注意從畫面 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 在干什麼,想什麼 二、展開合理想像,培養想像力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仔 細觀察畫面,通過老師適當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像,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 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引導學生把不會思維的想像成為會 思維的, 把不會說話的想像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幅圖由 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個動作。有時,還可以只提供一種情境,讓學生的 想像自由馳騁。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 插上想像的翅膀, 使創新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 但是看圖想像也要力求百花齊放, 從「異」字入手。因為低年級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盡量讓學生創新思 維,進行大膽想像,想別人還沒有想到的,說別人還沒有說過的。正所謂「一花 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三、說寫結合 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看圖說話是說話訓練的一種主要形式,它是讓學生充分觀察圖畫,思考圖意的基 礎上進行口頭表達訓練。在看圖寫話前,首先指導學生看好圖,說好話。注意遵 循看——想——說這一順序, 在學生明確圖意要求後,讓學生說說圖畫的主要意 思是什麼,抓住重點,尤其是針對圖中想像部分的描述鼓勵孩子敢想敢說。當孩 子在家中口述內容時,說得不清楚、不具體的地方,家長可以適當加以點撥,促 使他們說話水平的提高。 把自己想說的內容表達完整後,再瀏覽這樣做既可以使 大家互相交流對圖的理解, 相互填補彼此頭腦中的空白,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 表達能力。 寫就是在學生說得基礎上,把說得內容寫出來。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我剛開始 要求他們只要用幾句話寫清「時間、 地點、 人物, 干什麼, 幹得怎麼樣」就行了。 慢慢地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 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提升。我要求學生不僅要 寫完整,更是要寫得具體、生動,寫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等。當然,要 針對學生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多鼓勵,多表揚,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提 高學生寫話興趣。 四、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為寫話打基礎。 兒童從小聽故事、愛閱讀,會接受較多的刺激,對他的語言的積累和發展有很大 的幫助。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也認為, 那些愛聽故事和閱讀的兒童, 其想像力、 創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頭。為此,在平時,家長要經常講故事給孩子聽,並 鼓勵他們自己講故事。 為了擴大閱讀面,家長還要推薦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 如:童話、寓言、兒歌、謎語、兒童漫畫、中外名人故事、成語故事、古詩等。孩 子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有選擇地多讀、廣讀。在閱讀時,認認生字,劃劃優美 詞句,並鼓勵記下來,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伍』 二年級學生學習看圖說話,可以使用哪些辦法呢
一、二年級的看圖說話,其實是為以後的作文練習的鋪墊,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圖片描述事件的一次小練筆。
另外,除了要求孩子說完整的話之外,額外的提示也必不可少,那就是:學會串聯。就是要求孩子把心目中的這句話,用合適的字詞,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那麼,之前的問題就不夠用了,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記敘文的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開始、經過、結果。結果部分還可以加一條,感受如何。
如果一個看圖寫話,能夠看懂圖意,說清楚六要素,我們的習作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除非你的書寫被扣分,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陸』 怎樣教一年級看圖說話
看圖寫話是培養、提高兒童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如何指導孩子們寫好看圖寫話,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指導看圖,培養觀察力 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但是一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入學的孩子,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指導學生看圖時先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弄清時間、地點、什麼人在干什麼,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
1、仔細觀察,判定時間。時間的判定需要學生把圖片內容提示與生活經驗相結合,綜合分析。要想判定圖片的時間,需要讓學生首先明確什麼圖像能代表時間,這要有一個生活的積累。舉例說明:圖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著了,孩子們自然想到時間是晚上;遍地的積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饋給我們冬日的信息。特殊的時間可以從圖片的提示加以具體判斷。
2、地點和人物的觀察。地點的發現一般來講比較直觀甚至一目瞭然,地點判斷也得建立在社會生活基礎上,特殊的地點判斷也要求孩子多方考慮,再下定論。在時間地點基本得到明確後就要觀察人物了,這是觀察重點。人物身份的觀察可從年齡、衣著、動作、行為等方面統一考慮,喜、怒、哀、樂的表現能一目瞭然,人物的外在表現與周圍環境只要結合起來統一考慮,是不難判斷的。
3、事情的觀察分析。圖上的人物動作,表情一般能比較直觀反映出畫面人物在做什麼?在怎樣做?在事情的觀察上需要孩子們有極大想像空間,敘事要完整有連續性和必然性,從最初的訓練出發要培養學生寫完整話的習慣。這對他們表達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在比較准確地全面地觀察畫面以後,要進一步培養他們有步驟地、按一定順序來觀察畫面的能力。就順序來說:在低年級指的是主次順序和方位順序。方位順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後、里外四組。注意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麼,想什麼
二、展開合理想像,培養想像力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老師適當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像,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引導學生把不會思維的想像成為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像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個動作。有時,還可以只提供一種情境,讓學生的想像自由馳騁。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使創新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但是看圖想像也要力求百花齊放,從「異」字入手。因為低年級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盡量讓學生創新思維,進行大膽想像,想別人還沒有想到的,說別人還沒有說過的。正所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