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質量管理中常用統計方法有哪些
質量管理中常用統計方法有:檢查表、層別法、柏拉圖、因果圖、散布圖、直方圖、管制圖。
⑵ 三大類質量管理統計方法分別是什麼
1.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主要包括:QC七工具即分層法、調查表、控制圖、因果圖、相關圖、排列圖、直方圖。運用這些工具,可以從經常變化的生產過程中,系統地收集與產品質量有關的各種數據,並用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整理、加工和分析,進而畫出各種圖表,計算某些數據指標,從中找出質量變化的規律,實現對質量的控制。
2.中級統計管理方法;包括抽樣調查方法、抽樣檢驗方法、功能檢查方法、假設檢驗、回歸分析、試驗計劃法等。沒種方法都有它自身特有的作用這里我就不展開講了。不過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作用就是都用於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
3.高級統計管理方法;包括高級試驗計劃法、多變數解析法。作用: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減少質量的波動,提高產品質量水準。
不知道你問的「適用於質量管理的什麼階段」是指質量管理的發展史的哪階段,還是企業內部質量管理的階段。如果是前者那麼以上三大類管理方法都是處於全面質量管理階段。如果是後者的話,QC七工具應該適用於企業推行的全面質量管理。中級統計管理方法適用於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高級統計管理方法個人覺得在前期質量策劃的時候使用效果更好。
⑶ 質量管理的統計方法
統計推斷是根據收集的數據(大樣本或小樣本)的分析和統計計算所得到的特徵值,用來對物進行預測和推斷的技術,如統計抽樣的應用。 統計控制是根據收集的數據(大樣本或小樣本)的分析和統計計算所得到的特徵值,用來對事物進行預測和控制的技術,如控制圖的應用。 可見,統計技術在質量的產生、形成和實現的全過程中,在每一個環節都會有用武之地。 在GB/T 19004.1-1994 idt ISO 9004-1:1994 標准中,"20.1應用范圍"中講到: 確定和正確應用現代統計方法是控制組織的過程的每一階段的重要因素。應建立並保持選擇統計方法並將其用於下列工作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a) 市場分析; b) 產品設計; c) 可信性規范,壽命和耐用性預測; d) 過程式控制制和過程能力研究; e) 確定抽樣方案的質量水平;f) 數據分析、性能評定和不合格分析; g) 過程改進; h) 安全性評價和風險分析。 可見,任何一個組織都不存在統計技術應用的有無問題。認識到統計技術的重要性,在質量環的任何階段都是可以應用的。
三、統計方法應用中應明確的幾個概念
1.統計方法研究的是統計規律 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有規律性問題。統計技術,就是研究其規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從廣義上講,經驗是統計,常識也是統計,統計就是規律。 有人說,一些老工匠,沒有文化更不懂得統計方法,但他們可以製造出技藝精湛的工藝品。其實這不過是掌握了規律的結果,但這種掌握規律的過程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和畢生精力,況且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的。但是,如果真正掌握了統計技術,運用統計技術去掌握規律,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學會控制產品質量。因此,統計技術應用可以取得多快好省的效果。 應用統計技術可以多快好省地獲得統計規律。在過程式控制制中,統計技術可以及時捕捉異常波動的先兆,從而提示生產者和管理者採取糾正措施,把不合格消滅在過程之中,起到預防的作用。統計技術每捕捉一個異常波動的先兆,就使我們消除一個異常因素。而在過程之中異常因素是有限的,因此應用統計技術可以使過程達到只有隨機因素起作用的狀態,即穩定受控狀態。 2.應用統計方法要掌握分布理論 統計方法是研究隨機現象中確定的數學規律的科學,而這種確定的數學規律就反映在質量數據的分布上。許多統計方法的分析和判斷准則都是根據分布理論確定的。最常用的分布是正態分布,還有二項分布、泊松分布等。 3.應用統計方法要符合大數定律 研究證明,只有大量的隨機現象的平均值才具有有穩定性,這就是大數定律。也就是說只有取樣在一定數量之上,統計結果才具有比較准確的結論。 統計規律是建立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上才能得到的,如擲硬幣,字(或圖)顯示的概率,只有在大量試驗時才會接近50%。 4.小概率事件原理的應用
小概率事件原理又稱為小概率事件不發生原理。指"若事件A發生的概率很小(如0.01),但當一次或少數次試驗中事件A居然發生了,就有理由認為這是異常的,不應該發生的"。 統計方法的判斷准則就是根據小概率事件原理得到的。因此,應用統計方法必然存在風險,"小概率"就是判斷的風險度[記為a>,與其相反的是置信度[記為b>,二者的關系是a+b=1。
四、應用統計方法需具備的基本條件
1.企業的基礎管理比較扎實,有正常的管理秩序,產品質量具有可追溯性; 2.生產過程穩定,人機料法五大因素已經標准化,工序處於穩定受控狀態; 3.廣大職工,特別是質量管理專職人員和技術人員接受過統計方法的系統培訓,具有靈活應用各種統計方法的能力; 4.具備必要的技術、物質條件,如:配備了品種齊全、示值准確的測量儀器、器具及先進的測試手段,配備了必要的計算器具和記錄表格等。
⑷ 質量管理體系數據分析有哪些統計分析方法
按過程分類收集數據,然後進行分析。
列如:與顧客有關的過程,可以選擇一個方向為顧客訂單數量和按時交付數量來分析。
公式:按時交付數量/顧客訂單數量*100%=按時交付率
最後根據每個過程得出的數據總結一個KPI報告。
⑸ 質理控制常用的統計方法有哪些
直方圖法、控制圖法與相關圖法 一、直方圖法 (一)直方圖的用途
直方圖法即頻數分布直方圖法,它是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製成頻數分布直方圖,用以描述質量分布狀態的一種分析方法,所以又稱質量分布圖法。
作用——①通過直方圖的觀察與分析,可了解產品質量的波動情況,掌握質量特性的分布規律,以便對質量狀況進行分析判斷。
②可通過質量數據特徵值的計算,估算施工生產過程總體的不合格品率,評價過程能力等。 二、控制圖法
(一)控制圖的定義及其用途 1.控制圖的定義
控制圖又稱管理圖。它是在直角坐標系內畫有控制界限,描述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波動狀態的圖形。利用控制圖區分質量波動原因,判明生產過程是否處於穩定狀態的方法稱為控制圖法。 2.控制圖的用途
控制圖是用樣本數據來分析判斷生產過程是否處於穩定狀態的有效工具。它的用途主要有兩個:
(1)過程分析,即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為此,應隨機連續收集數據,繪制控制圖,觀察數據點分布情況並判定生產過程狀態。
(2)過程式控制制,即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狀態。為此,要定時抽樣取得數據,將其變為點子描在圖上,發現並及時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失調現象,預防不合格品的產生。 (二)控制圖的種類 1.按用途分析
(1)分析用控制圖。分析生產過程是否處於控制狀態;連續抽樣。
(2)管理(或控制)用控制圖。用來控制生產過程,使之經常保持在穩定狀態下;等距抽樣。 2.按質量數據特點分類 (1)計量值控制圖 (2)計數值控制圖 (三)控制圖的觀察與分析
當控制圖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點子幾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內;二是控制界限內的點子排列沒有缺陷。我們就可以認為生產過程基本上處於穩定狀態。如果點子的分布不滿足其中任何一條,都應判斷生產過程為異常。
⑹ 質量控制七種統計分析方法的用途各有哪些
現代工業生產通常是按照同一設計、採用同樣的原料、在相同的設備和操作條件下進行的,產品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均勻的,又由於許多不可避免的隨機因素的作
用,產品質量又必然會有波動。若沒有系統性因素的作用,則產品質量特徵是服從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這使數理統計方法有可能應用到質量管理中去,從而產生了統
計質量控制的理論和方法。那麼,常用的統計質量控制的分析方法及用途都有哪些?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一:排列圖法
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二:統計調查表法
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態的一種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三:直方圖法
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製成頻數分布直方圖,用以描述質量分布狀態的一種分析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四:分層法
將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五:因果分析圖法
利用因果分析圖來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結果)與其產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六:控制圖
用途主要有兩個:過程分析,即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過程式控制制,即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狀態。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七:相關圖
在質量控制中它是用來顯示兩種質量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圖形。
以上就是統計質量控制的幾種分析方法及用途,它不僅適用於質量控制,更可應用於一切管理過程。採用統計質量控制的這幾種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在質量控制上真正作到"事前"預防和控制。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路搜盈飛無限,登陸官網,您可以了解到更多關於質量控制方面的資料。
⑺ 質量的統計方法和工具是什麼,QC怎樣去發現問題去監督別人
你好!
質量的統計方法和工具較多。首先要明確產品實現過程的的控制點與控制參數是什麼,同時明確這些數據是計數型的還是計量型,並采適宜的方法,明確標准,利用適宜的工具進行管理控制,發現異常,查找原因並及時解決。常見的工具有:正交試驗、相關分析(含回歸分析)、假設檢驗、方差分析、控制圖、CPK、直方圖、箱線圖、排列圖、時序圖等等
如有疑問,請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