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步是先打開光學瞄準鏡的物鏡蓋和目鏡蓋,然後將眼睛靠近目鏡,通過瞄準鏡去看我們的目標,這個時候,我們的眼前會出現一個十字線,這個十字線是專門來幫助我們進行瞄準的,只有將十字線對准了目標的部位才能確保能夠擊中。
2、第二步在使用的是變倍的瞄準鏡,在瞄準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去調節變倍瞄準鏡的瞄準倍數,這樣才能清晰的觀察到目標。調整的時候主要就是對倍數進行加減,這個要看當時的實際情況,再確定是加還是減。
3、光學瞄準鏡的最主要功能是使用光學透鏡成像,將目標影像和瞄準線重疊在同一個聚焦平面上,即使眼睛稍有偏移也不會影響瞄準點。
『貳』 光學瞄準鏡老是偏左 該怎麼調求大神
十字瞄準鏡調節方法
首先大家要注意,所有瞄都是微調的,當偏差太大的情況下是不能去調節的,不要一直去轉圈擰調節輪,要想辦法把夾具裝正,接近蛋點位置,在開始擰調節輪去調,瞄中間位置上面的調節輪,順時針擰十字往上移動,逆時針擰十字往下移動,右邊調節輪,順時針擰十字往右移動,逆時針往左移動(注意這里說的是十字的移動方向,)例:蛋點在十字的左邊,就應該把十字往左移動。取出瞄後首先將瞄固定好,看瞄的時候離眼睛8厘米左右,注意在沒有打靶調試瞄的時候,請不要去擰上下左右的調節輪,,固定瞄之後一般你打多少米的距離就選擇多少米的距離去校準瞄,一般選擇15-25米的距離靶心調瞄最佳,選好靶心後,看準十字對准目標射擊,然後看蛋蛋與十字的偏離方向,在進行上下左右將十字調節,讓十字與蛋蛋點重合,就好了。以上介紹是簡單的調瞄方法
大致的調節方法相同
『叄』 瞄準鏡十字架不垂直怎麼能調好
方法/步驟
1、消除視差
要想准確的瞄準,精確的射擊,先要消除光學瞄準鏡的視差,也就是將視差歸零,這樣才能保證在你瞄準時,眼睛位置稍有變化時,瞄到的位置依然是准確的,這時候才可以校準瞄準鏡的瞄點與彈著點盡量重合!瞄準鏡不能像望遠鏡那樣貼在眼睛上看,正確的使用方法應當是留有大概4~7cm的距離,因為射擊的時候有後坐力,後坐力會導致射擊設備以及瞄準鏡後撞,容易磕傷眼睛,所以一般瞄準鏡都會設計合理的出瞳距離。
2、必要掌握的參數含義
瞄準鏡機身上常見到的一些數字,是瞄準鏡的參數,比如3-9x40,就代表這是一個最小3倍最大9倍,鏡頭口徑為40mm的變倍瞄準鏡;比如4x40就帶便這是一款定倍瞄準鏡,倍率是4倍,鏡頭口徑為40mm;還有我們最常見的位於正上方的距離補償旋鈕調節旋鈕,位於右側的是風偏旋鈕。(旋轉旋鈕的時候,不管是上面那個還是側面那個,咔噠旋轉一下的偏移量是1/4英寸調節量。咔嗒值是1/4MOA(1英寸=2.54cm),最近調焦10Y(1Y = 0.9144m,也就是說10Y≈9.1m,1/4咔嗒值意味著100碼外彈著點發生2.54/4=0.635cm的移動)。如果需要調節的話,過程也很簡單。如果彈著點在十字中心下方,那麼上方的調節鈕順著箭頭up方向調節合適的量;如果彈著點偏十字線右側,就調節左右的風偏調節鈕順著箭頭left調節,構成分劃線縱向和橫向的調節組成,反之亦然。
3、調節瞄準鏡
調節彈著點的時候,首先要確定一個瞄準距離,如果預先設定到目標的距離為10米,3次一組試驗校正,那麼一共四步。
1)找出實際彈著點
首先放好靶圖,或者目標物,我建議新手還是最先用靶圖練習比較明確,也比較好上手,對著中心打上3次。
2)找准射擊點中心
10米的瞄準距離,如果射擊三次,都沒有在靶心,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校正瞄準鏡了,找到剛才射擊三次的三個點,連接起來,並且找出中心點。
3)測量實際射擊中心距離靶子中心點垂直距離
假如測量三角形中心點距離靶子中心點的水平距離為40.74mm,垂直距離為45.66mm,上面有提過,瞄準鏡的上下左右旋鈕上都標注有1/4『』100YD,四分之一英寸等於6.35mm。也就是說,水平方向右偏了(40.74÷6.35)X10 = 64.15748格(這里的10是指10米處校瞄),調節左右的風偏旋鈕,往L方向旋轉約64格左右,也就是咔噠64下。同理,我們可以得出,垂直方向下偏了(45.66÷6.35)X10 =71.90551格,上下調節旋鈕,往UP方向旋轉72格左右,也就是咔噠72下。一般到這步的時候,基本的校瞄算完成了,還剩最後一步的修正。
4)在10米瞄準距離位置再次調節測試三次
因為沒有仔細測量和調節,基本上還是存在誤差的,不過誤差大約應該是1mm左右,再進行一次調節,也就是上旋轉一格,右旋轉一格以後10米可以做到復點。這個時候再次射擊應該就會瞄準靶心。
如果為了更精準、更簡單的測量距離的話,可以選擇測距瞄準鏡,這種瞄準鏡不需要拿尺子測量,也不需要有參照物,基本上自動測距、無誤差,尤其是面對移動的目標或者打獵,不好估計距離的時候最有效果,像一般打靶場或者固定射擊的話,都會有參照物,或者事先測量等等。還是要看你在什麼環境下做什麼事。
『肆』 狙擊槍的瞄準鏡怎麼用像這個一樣的,怎麼測距,還有十字線四周的幾個點在多少米距離表示多長
十字線上的格子代表多長是不一定的,和當時使用的瞄準鏡的倍數和距離有關。而測距則一般用瞄準鏡上的人的肩寬或身高佔多少格子來換算出大概距離,不同倍數也會不一樣。。。所以你應該首先知道這個瞄準鏡是多大倍數的,然後在利用參照物在鏡中的大小來測算距離。最後就知道瞄準鏡里的一格是多少距離,就可以根據目標的速度來計算射擊提前量和瞄準位置了。
『伍』 十字瞄準鏡的原理是什麼
瞄準鏡里有一個分劃(就是十字線)鏡片,上面有用玻璃上蝕刻出十字線,和目標像重疊在一起
『陸』 瞄準鏡的那個十字叉叉 ,是什麼原理做出來的,又是怎樣調節的
起源 起源已經很難考證。據說至少在16世紀的歐洲,就已經有人嘗試過在槍托上固定眼鏡鏡片。有文字記載,在19世紀以前,火器上已經有瞭望遠 鏡式的瞄準裝置,可用於在弱光條件下的瞄準。到了19世紀40年代,一些美國槍械技工就開始製造帶光學瞄準裝置的槍械。1848年紐約州的摩根·詹姆斯設 計了一種與槍管同樣長度的管形瞄準裝置,該裝置的後半部安裝了玻璃透鏡,並有2條用於瞄準的十字線。後來,類似的瞄準裝置在美國內戰中得到應用。但真正具 有實用價值的瞄準鏡,則誕生在1904年,由德國的卡爾蔡司研製,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瞄準鏡開始發展成熟。簡介 光學瞄準鏡的最主要功能是使用光學透鏡成像,將目標影像和瞄準線重疊在同一個聚焦平面上,即使眼睛稍有偏移也不會影響瞄準點。通常光學瞄準鏡可以放大影像倍數,也有不放大倍數 光學瞄準鏡 的。而可放大倍數的瞄準鏡又可分固定倍數或可調倍數兩類,如 4x28 指的是物鏡直徑 28 公釐,固定放大倍率 4 倍的瞄準鏡,3-9x40 則是物鏡 40 公釐,可調整放大倍率從 3 倍到 9 倍的瞄準鏡。 組成 一個光學瞄準鏡至少有三個光學透鏡組,一個是物鏡組(Objective Lens),一個是校正鏡管組(Erector Tube),和目鏡組(Onicular Lens),還可能有其他鏡組。物鏡組負責集光,所以當物鏡越大,瞄準鏡中的景物就應該更明亮,目鏡組負責將這些光線改換回平行光線,讓眼睛可以聚焦,造就最大的視野;而校正鏡管組則是將物鏡的影像由上下顛倒、左右相反而修正成正確方向,並且負責調整倍率。瞄準線所在位置可以在校正鏡組前的第一聚焦平面,或是其後的第二聚焦平面,而風偏調整鈕、高低調整鈕、以及放大倍率環都是用來控制校正鏡管組的左右、高低、前後位置。 一個高級瞄準鏡鏡身內可能有多達 9 個以上的鏡片,透過適當的鍍膜,其透光率可能超過 95%。不過即使透光率沒這么高,視野內的明亮度可能還是高過肉眼視野的明亮度,因為一般物鏡的集光面積都大過眼睛的集光面積。分類 發展到現在,瞄準鏡主要分為以下三大類:望遠式瞄準鏡(Telescopic sight)、準直式瞄準鏡(Collimating optical sight)、反射式瞄準鏡(Reflex sight)。其中以望遠式瞄準鏡和反射式瞄準鏡最為流行。這兩類瞄準和普通的機械瞄具(iron sight)的效果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