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芩種植農戶很多,黃芩有什麼炮製方法
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在應用上有生用、炒用、酒炒、炒炭的區別,由於炮製方法不同,功效有一定的差異。
❷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包括哪些
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
黃芪在中醫學里認為其葯性甘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的作用。它首先善於補益脾氣、升舉中陽,可以治療脾氣虧虛、中氣下陷、脾虛失血的患者,表現是久瀉脫肛、倦怠乏力、胃口不好、大便稀爛,代表方有補中益氣湯、黃芪建中湯,其次能補肺氣、固皮毛肺衛、治肺氣虛弱、表虛不固的自汗。病人通常會表現出不自覺的經常出汗,代表方有玉屏風散。對脾虛水濕浮腫的患者,也有利水消腫的作用,代表方有當歸六黃湯。最後生發脫毒、生肌斂瘡,可以治療瘡瘍中後期。特別是瘡口難潰的病人,代表方有十全大補湯。現代的葯理研究表明,黃芪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和非特異性的免疫力,具有利尿和抗腎損傷,降血壓、血糖、血脂的作用。
❸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哪些人適宜食用黃芩
一、黃芩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呢
黃芩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因為黃芩苷,提高巨噬細胞、NK細胞功能。那黃芩有什麼食用方法?不知道的,就一起跟著媽網網路去看看吧。
1、阿膠黃芩湯
功效:秋燥。肺燥腸熱,上則喉癢乾咳,咳甚則痰粘帶血,血色鮮紅,胸脅串痰;下則腹熱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門熱痛,甚或腹痛泄瀉,瀉必艱澀難行,似痢非痢,腸中切痛,有似鞭梗,按之痛甚,舌苔乾燥起刺,兼有裂紋。
材料:青子芩15克、甜杏仁10克、陳阿膠15克、生桑皮10克、生白芍5克、甘蔗梢25克、生甘草4克、鮮車前草25克。
做法:先用生糯米30克,開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葯。
2、黃芩泡酒
功效:清熱燥濕,涼血解毒止痛,治療復發性口瘡。
材料:黃芩20g 冰片2g
用法:使用時用棉簽蘸葯酒塗於口瘡處,每日三四次。
3、黃芩花茶
功效:清熱燥濕,解毒;抗炎抗變態反應,降壓、利尿,利膽解痙,鎮靜。治熱病煩躁;濕熱瀉痢、黃疸;熱淋;目赤腫痛;癰腫疔瘡;肺炎;肝炎;腎炎。
材料:黃芩6g、綠茶3g。
做法:將黃芩用200ml水煎沸後,沖泡綠茶5~10分鍾即可,沖飲至味淡。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4、黃芩燉豬腰
材料:黃芩9克,豬腰2個。
做法:將豬腰洗凈去腰臊切片,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鍾,然後每片再切成三片,與黃芩一起放進陶瓷罐隔水旺火清燉至豬腰煮熟,吃豬腰喝湯。
二、黃芩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黃芩有什麼功效與作用?黃芩,以根入葯,並入選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葯材物種名錄,下面媽網網路告訴你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1、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2、抗菌:黃芩對多種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
3、抗病毒:黃芩能夠抑制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4、抗炎:黃芩素、黃芩苷能夠抑制急性炎症反應。
(1)機制:抑制炎性介質產生、釋放。
(2)抑制組胺釋放
(3)抗花生四烯酸代謝,抑制前列腺素E(PGE)、白細胞三烯(LT)的生成,減輕炎性介質擴張血管、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白細胞的趨化作用。
5、黃芩葯性寒涼,清熱瀉火,安胎,用治胎熱所致的胎動不安。
6、續斷葯性微溫,補肝腎,安胎,用治肝腎不足所致的胎動不安。
7、黃芩對中樞抑制,能夠起到鎮靜的作用。
三、黃芩的宜忌人群有哪些呢
黃芩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黃芩性味苦寒,被古代名醫朱丹溪視為「安胎妙葯」,在懷孕的期間可以用來清熱涼血、除胎熱。那麼黃芩有哪些宜忌人群?下面媽網網路告訴你吧。
1、黃芩的適宜人群:黃芩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因此有此症狀者可適用黃芩。清熱多用生黃芩, 安胎多用炒製品;清上焦熱可用酒黃芩;止血則多用黃芩。
2、黃芩的禁忌人群:黃芩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禁服。脾肺虛熱、血虛腹痛等帶有這些症狀的患者不要服用黃芩,否則的話,會導致不良的反應,從而傷及身體健康。
3、黃芩用葯禁忌:脾肺虛熱者忌之黃芩。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腎虛而少腹痛,血虛腹痛,脾虛泄瀉,腎虛溏瀉,脾虛水腫,血枯經閉,氣虛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虛胎不安,陰虛淋露,法並禁用。
小貼士
黃芩食物相剋:黃芩惡蔥實;畏丹砂、牡丹、藜蘆。
四、黃芩有沒有副作用呢
黃芩可用於熱病高熱煩渴,或肺熱咳嗽,或熱盛迫血外溢以及熱毒瘡瘍等。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梔子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牡丹皮、側柏葉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與金銀花、連翹等葯同用。那麼黃芩有沒有副作用呢?下面小編來為你解答吧。
黃芩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梔子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牡丹皮、側柏葉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與金銀花、連翹等葯同用。而黃芩的副作用主要體現有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黃芩可用於上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肝膽系統感染。具瀉實火、除濕熱、止血、安胎的功效。另外,黃芩有較廣的抗菌活性,對皮膚真菌亦有一定程度的抑製作用,但是葯三分毒,適量就好,過量了,也不免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
❹ 黃芩有什麼功效
清熱燥濕,涼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
❺ 酒黃芩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酒黃芩主要是黃芩的根,含黃酮類化合物,包括黃芩素,黃芩新素,黃芩甙等有效成分。酒黃芩入葯的話,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可以幫助治療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1、益氣固表
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
2、補氣養血
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3、降血壓
現代醫學證明,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
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和營養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癒合者有效。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5)黃芩酒炙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黃芪泡酒的功效
清熱燥濕,涼血解毒止痛,治療復發性口瘡。
黃芩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1、用於濕溫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濕熱瀉痢、黃疸等症。
2、對濕溫發熱,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
3、對濕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
4、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5、用於熱病高熱煩渴,或肺熱咳嗽,或熱盛迫血外溢以及熱毒瘡瘍等。
6、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梔子等配伍;
7、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
8、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牡丹皮、側柏葉等同用;
9、對熱毒瘡瘍,可與金銀花、連翹等葯同用。
10、該品又有清熱安胎作用,可用於胎動不安,常與白術、竹茹等配合應用
❻ 酒黃芩的主要功效
酒黃芩是一種加工類的中葯材,它是把中葯黃芩用酒灸以後再炒幹得到的中葯,它的葯用功效比黃芩更加出色,而且濃郁的酒香,平時可以煎制服用,也可以研末以後內服。功效:清熱燥濕,涼血解毒止痛,治療復發性口瘡。
4、保肝利膽
酒黃芩還能保肝利膽,它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減少身體內的自由基,可以保護肝膽細胞不受自由基傷害,能讓它們的功能保持穩定,對人類高發的肝炎、肝硬化以及膽囊炎和膽結石等症都有明顯預防作用。
❼ 黃芩酒的功效與作用點
黃芩酒的功效與作用點
黃芩酒的功效與作用點,可能很多人都是吃過這種食物的,因為很多食材都是可以入葯的,對這些功效和作用還不要了解的話,這種食材可以補血養氣,黃芩酒的功效與作用點,教你正確養生。
酒黃芩主要是黃芩的根,含黃酮類化合物,包括黃芩素,黃芩新素,黃芩甙等有效成分。酒黃芩入葯的話,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可以幫助治療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黃芩的臨床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葯性。
另外,酒黃芩對於以下疾病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1、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
2、治療慢性氣管炎
3、治療急性菌痢
4、治療鉤端螺旋體病
5、治療傳染性肝炎
6、治療腎炎、腎盂腎炎
7、治療高血壓病
但是脾肺虛熱的'人不能食用黃芩。尤其是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腎虛而少腹痛,血虛腹痛,脾虛泄瀉,腎虛溏瀉,脾虛水腫,血枯經閉,氣虛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虛胎不安,陰虛淋露的人。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主要治療症狀:
1、治小兒心熱驚啼:黃芩(去黑心)、人參各一分。搗羅為散。每服一字匕,竹葉湯調下,不拘時候服(《聖濟總錄》黃芩散)
2、瀉肺火,降隔上熱痰:片子黃芩,炒,為末,糊丸,或蒸餅丸梧子大。服五十丸。(《丹溪心法》清金丸)
3、治慢性氣管炎:黃芩、亭藶子各等分,共為細末,糖衣為片,每片含生葯0.8克,每日三次,每次五片。(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4、治上呼吸道感染,腸炎:黃芩切碎,加四倍量水浸泡四小時,過胳殘渣,再加二倍水浸泡兩次,合並濾液,用20%明礬液倒入浸液中,調節pH為3.5(每100公斤黃芩,需明礬6~8公斤),產生黃色沉澱,靜置四小時,棄去上層清液,將沉澱物裝人布袋中加水過濾,烘乾,粉碎,造粒打片。侮次服二至三片。(遼寧《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5、治少陽頭痛及太陽頭痛,不拘偏正:片黃莽,酒浸透。曬千為未。每服一錢,茶、酒任下。(《蘭室秘藏》小清空膏)
6、治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黃芥三兩,芍葯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傷寒論》黃芩湯)
7、治淋,亦主下血:黃芩四兩,細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方》)
8、治吐血衄血,或發或止,皆心臟積熱所致:黃芩一兩(去心中黑腐),搗細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溫服。(《聖惠方》黃芩散調)
9、治崩中下血:黃芥,為細未。每服一錢、燒秤錘淬酒調下。(《本事方》)
10、治婦人四十九歲已後,天癸卻行或過多不止:黃芩心枝條者二兩(重用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為細未,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日進二服。(《瑞竹堂經驗方》芩心丸)
11、安胎:白術、黃芩、炒曲。上為未,粥丸,服。(《丹溪心治》)
12、治肝熱生翳,不拘大人小兒:黃芩一兩。淡豉三兩,為未。每服三錢,以熟豬肝裹吃,溫湯送下,日二服。忌酒、面。(《衛生家寶方》)
13、治眉眶痛,屬鳳熱與痰:黃芩(酒浸,炒)、白芷。上為未,茶清調二錢。(《丹溪心法》)
14、治灸瘡血出:酒炒黃芩二錢。為未,酒服。(《怪證奇方》)
15、治火丹:杵黃芩末,水調敷之。(《梅師集驗方》)
16、治產後血渴,飲水不止:黃芩(新瓦上焙乾)、麥門冬(去心))各半兩。上件,細切。每服三錢,水一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
【備注】
無對濕溫發熱,可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濕熱瀉痢、腹痛,又常與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綿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山梔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丹皮、側柏葉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與銀花、連翹等葯同用。用於胎動不安,常與白術、竹茹等配合應用。
❽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點是什麼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1、抗菌作用
黃芩煎劑100%濃度,平板法試驗,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璉球菌(a,B)、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等有抑製作用。
2、抗真菌作用
黃芩煎液,試管斜面法試驗4%濃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癬菌,8%濃度抑制許蘭氏黃癬菌,10%濃度抑制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15%濃度抑制共心性毛癬菌及鐵銹色毛癬菌。
3、抗病毒作用
黃芩煎劑25-100%濃度,體外試驗對乙型肝炎病毒DNA復制有抑製作用。
4、抗炎抗變態反應
黃芩70%乙醇提取物200,500mg/kg 灌胃黃芩素、黃芩甙、漢黃芩素50,100mg/kg 灌胃,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滲出增加,對48/80(一種化合物名稱,Sigma 生產)引起的大鼠足腫也有抑製作用。
5、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黃芩煎劑4g/kg 腹腔注射,對小鼠防禦性條件反射可使陽性反射時延長,而對非條件反射及分化無影響,說明黃芩可加強皮層抑制過程。黃芩煎劑2g/kg,對傷寒混合疫苗致熱家兔有解熱作用。但也有報道黃芩水煎劑或酒浸劑5-9g/只灌胃,或2g/只im,均不能證明黃芩對傷寒疫苗致熱家兔有解熱作用。
6、對心血管的作用
黃芩醇提液1g/kg靜脈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壓下降。黃芩煎劑0。06g/kg 靜脈注射,對麻醉犬有明顯降壓作用。
7、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
黃芩素、漢黃芩素、千層紙素A、黃芩黃酮Ⅱ及白楊素(chrysin)於濃度1。0mM時,均可抑制膠原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白楊素對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製作用,黃芩素及漢黃芩素對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製作用。
8、降血脂
黃芩水浸液10%2ml/只灌胃,連續給葯7周,可使膽固醇喂飼的家兔血清膽固醇含量下降。
9、保肝、利膽、抗氧化
黃芩甲醇提取物1000mg/kg 腹腔注射,對異硫氰酸萘酯(ANIT)引起的大鼠肝損害有抑製作用,可抑制血清膽紅素的增加。黃芩醇提物50,100mg/kg,黃芩甙50,100mg/kg 灌胃,對家兔有利膽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細說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可抗癌降血脂
❾ 黃芩有什麼作用
你好!黃芩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還有一定降壓、利尿、消炎作用)可以運用於很多疾病但必須中醫辯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