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質檢工作的准確度
檢驗結果准確性的評價方法 「測量准確度」就其計量學意義而言,指單次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之間的一致程度,受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的影響。在臨床實驗室中,由於檢測的樣本是源自人體的標本,成份及結構復雜,對檢驗結果准確度的評價,可以採用多種方法進行,並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價。常用的方法評價有回收實驗、干擾實驗、方法比較實驗等,臨床評價的內容包括敏感性、特異性、陽性和陰性預測值等。 2溯源性與准確度 在講到檢驗結果的可溯源性時,通常是關心實驗室的檢驗結果與國際單位、國家法定單位、行業標准單位或其他權威部門所承認的單位之間的關聯和可追溯性。通常情況下,溯源性只解決「正確度」問題,對檢驗方法性能的其他方面,如精密度、線性、抗干擾力等,「溯源」則顯得蒼白無力。實驗室檢驗結果的准確度,取決於測定方法的綜合性能,對臨床實驗室來說,由於其檢驗結果或數據是臨床醫學的輔助信息,測定方法的精密度與再現性有時顯得更為重要。當檢驗結果要在不同的醫院或被不同的醫生使用時,溯源性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檢驗結果的可溯源性是在保證准確度基礎上實現實驗室間檢驗結果可比性和一致性的基本要求。 3影響准確度的因素 在臨床實踐中,實驗室檢測結果的准確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除檢測過程外,還包括患者采樣前的准備、標本的採集和處理、參考區間的使用等。患者的飲食、用葯、生活習慣、生理變化等都可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准確性。對兒童的檢驗結果使用成人的參考區間,也會導致臨床作出錯誤判定,可能實驗室測定結果的數值很「准確」,但仍達不到准確檢驗的目的。人體生理、病理狀態的變化存在較大的波動性,因此,對檢驗方法的准確度要求也需在合理的范圍內。 要獲得准確的檢驗結果,實驗室應選擇性能優良的檢測方法,除一般方法學指標外,應考慮其結果的可溯源性。同時,還要注意采樣前的准備工作,樣本的處理、轉運和保存,相應參考區間的設立等。 4准確的檢驗結果對檢驗人員的要求 4.1檢驗質量是檢驗人員自身修養的體現,因此檢驗人員自身要加強自身修養、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本著嚴謹、科學的態度做好本職工作,加強與臨床醫生的交流與合作,時刻不忘以質量為中心,實事求是。 4.2檢驗人員要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只有具備堅實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才能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更好的服務於臨床和患者。檢驗人員需要有扎實的檢驗醫學基本理論與嫻熟的基本技能、操作,同時,也要熟知所開展的檢測項目的原理、方法以及其使用設備的性能、特點、操作。 4.3檢驗人員要確保儀器設備處於最佳運行狀態,對儀器設備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維護、校正和保養,對其所有的附件要及時檢查,尤其是各類管道要不定期清洗,以防止一些纖維蛋白、試劑結晶及黴菌等附著管壁,導致管道阻塞,造成檢測結果的准確性下降。 4.4檢驗人員要有較強的臨床意識,多與臨床醫生溝通,特別是當發現明顯異常或自己也不能解釋檢驗結果時。與臨床醫生的交流,一方面有利於檢驗工作者學習臨床知識,增強臨床意識和提高自身素質,另一方面有利於臨床醫生正確的選擇檢驗項目、有效利用檢驗報告、達到共同學習進步的作用,同時也盡到自己救死扶傷的職責。 4.5檢驗人員要認真聽取被檢者與臨床醫務人員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落實完善,以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和可靠性。檢驗人員首先要加強分析前的質量控制,包括臨床醫生正確的選擇檢測項目、被檢者的准備、標本的採集、運輸等,其中任何一環疏漏都可造成檢測結果的准確性下降。其次,應加強分析中的質量控制,包括標本處理、分析過程、室內復核、登記及填發報告等。只有在分析中正確處理標本,選用可靠的方法、合格的試劑、正常狀態的儀器設備,具有完善的室內質量控制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並對檢測結果進行認真復核檢查後填發和等級報告,才能確保整個分析過程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最後,認真對待分析後的質量反饋,檢驗工作者所發出的報告直接評價服務對象的身體狀況,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
2. 如何評價一個化學分析方法的准確度
可以使用平均相對誤差來衡量,首先必須知道真值X。假設分析了y次,第m次的結果為Xm,那麼平均准確度為:【(X1-X)絕對值+(X2-X)絕對值+...+(Xy-X)絕對值】/【y·X】。平均相對誤差在0-100%之間,越小則結果越准確。
滿意請採納,謝謝^_^
3. 如何提高測定的准確度和測定結果的可靠性
檢測結果是質檢機構依據國家各級現行標准檢驗各類樣品的質量向社會和政府部門提供的特殊「產品」,它還是技術監督部門、法院等單位執法的重要依據。關於檢測結果的處理,在日常檢測工作中發現幾種不當做法:一是檢測過程中記錄的有效位數過少。特別是遇到以「0」結尾的數字時,不記錄末尾的「0」,認為這樣做不影響檢測結果。實際上雖不影響檢測結果數值的大小,但影響檢測結果的有效位數,即影響檢測結果的准確程度。
二是檢測結果保留的有效位數過多。第一種原因是不懂有效數字的計算規則,無意中多保留,第二種原因是故意多保留,希望以此「提高」結果的准確程度。
三是在對外出具的檢驗報告或者提交各級主管部門的總結材料中照搬檢驗原始數據,不知按檢驗方法要求合理保留檢測結果的有效數字位數,更不知按評判(限量值、指標值)標准換算計量單位,或換算計量單位時任意增減有效數字位數,這些做法都會影響檢驗機構的公正性、權威性。
因此質檢機構的質量管理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對檢測結果的質量控制,它是確保檢測數據的准確性,檢驗結論的科學性和公正性,並具有可追溯性的重要環節。
質檢機構對檢測結果質量控制的技術要點筆者認為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1 嚴格數據處理與控制
計算機在科研、實驗以及各方面管理上的應用已成為發展趨勢,對檢驗機構而言,檢驗人員除了日常的檢驗工作以外,相當一部分時間花在儀器設備物資的管理上。另外在檢驗工作中,已廣范利用微機進行數據採集、結果處理以及檢驗報告的輸出上。如何藉助計算機進行有效地科學管理?這就需要檢驗人員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和經驗,以及掌握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應用,藉助計算機使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提高工作效率。實驗室應有適當的計算和數據轉換及處理規定,並有效實施。
2 正確記錄測量觀察值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檢驗人員由於概念模糊不清楚怎樣准確無誤的記錄測量觀察值,從而影響最終的檢驗結果准確性,正確記錄測量觀察值要掌握的原則就是:首先,要正確理解有效數字的概念,它是指測量中實際能測得的數字,包括全部准確值和一位可疑值。其次,記錄測定結果的有效數字位數應與所有計量器具、儀器設備的測定精度一致,不能任意多取或少取,這里的儀器精準度還包括標准物質的有效示值,下面對分析中常用的幾類儀器、量具、標准物質舉例說明。
(1)用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為0.1mg)進行稱量時,有效數字可以記錄到小數點後面第四位,如2.1453g此時有效數字為五位;稱取0.5687g,則為四位,用百分之一天平(最小分度值為0.01g)稱取25克試樣,應記錄為25.00 g,記錄為25g就是錯誤的。
(2)常量滴定管和移液管記錄至毫升為單位的小數點後2位數字;2ml以下的微量滴定管,其讀數應記錄至毫升為單位的小數點後3位數字。也就是說滴定管最多可取4位有效數字,如10.23ml,有時只有3位,如5.23ml,有時也有2位與1位的,如0.48ml與0.03ml等。100~1000ml容量瓶應記錄至小數點後1位數字,50 ml以下的容量瓶應記錄至小數點後2位數字。如單標線A級50 ml容量瓶,准確容積為50.00 ml,有效數字為四位。比色管在檢驗中的稀釋至刻度的操作可視同容量瓶的定容,可取4位有效數,但要注意的是其精度不如容量瓶。
(3)分光光度計最小分度值為0.005,因此,吸光度一般可記錄到小數點後第3位,有效數字一般最多也只有3位。
(4)帶有計算機處理系統的分析儀器,往往根據計算機自身的設定列印或顯示結果,可以有很多位數,但這並不增加儀器的精度和可讀的有效位數,在一系列操作中,使用多種計量儀器時,有效數字以最少的一種記錄儀器的位數表示。因此,色譜類的一般取3位有效數字,最多取4位,如液相的紫外檢測器其實就是分光光度計,氣相類的如FID檢測器,其實就是電流檢測器,盡管儀器給出的信號值很多位,但其有效數與一般的電流表一樣同時色譜的有效數又受制於進樣針的有效位數,如氣相的1.00微升,液相的20.00微升。
(5)買來的標准溶液一般是4位有效數,我們在稀釋後特別是高倍數稀釋後,一般要降低其有效位數方為合理。如是自己配製的標液,還要注意原配試劑的含量示值的有效位數,如其標明為≥99.95%,可取4位,如為≥99.9%,則只能取3位。
3 准確計算檢測結果
檢驗人員在檢測中不僅要精確測定各種數據、正確記錄,而且要按運算規則進行准確計算檢測結果。因為檢測結果數值不僅表示被測項目含量多少,還反映了檢測方法、檢驗過程的准確程度,所以正確地處理檢測數據至關重要。其一,檢測人員對檢測方法中的計算公式應正確理解,保證檢測數據的計算和計量單位之間轉換不出差錯,計算結果進行自校和復核。其二,檢測結果的有效位數應與檢測方法中的規定相符計算中間所得數據的有效位數應多保留一位。
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
(1)首先根據測試過程中的分析方法和儀器精準確度,確定各參與運算的數值的有效位數,先進行運算,按《GB8170-2008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進行修約,得出原始的檢測數據這一過程要掌握有效數字的確認、數字修約和有效數字運算的原則。
4 合理報告與判定檢測結果
(1)檢測結果報告的示例
常量組分分析中,含量≥10%的結果用四位有效數字表示;含量在1~10%的用三位有效數字表示,含量≤1%微量組分分析通常用兩到三位有效數字表示分析結果。如用滴定法或質量法檢驗,當被測物的濃度含量較高且取樣量較大時,測量的相對誤差可低至千分之一,則檢測結果可報告4位有效數字。使用各類儀器分析法檢驗時,檢驗結果的有效位數一般為2至3位,在檢測限附近時常為1位,所以實驗室審核者應注意檢測報告中不應出現5位及以上有效數字的檢測結果。
測定結果的計量單位應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且一般要求與判定標准,如產品標准或限量標准,保持一致,以便比較和評判,如按方法標准GB/T5009.22中9檢驗,稻穀黃麴黴B1為8.6ng/g,檢測報告應按限量標准GB2715-2005的規定換算報告為8.6ug/kg; 如按方法標准GB/T5009.15-2003第一法檢驗,小麥鎘含量為35 ug/kg,檢測報告應按限量標准GB2715-2005的規定換算報告為0.035mg/kg;
分析結果在檢出限以下,可以用「未檢出」表述,並註明檢出限數值或以最低檢出限報告測定結果,如0.02mg/kg。
平行樣測定結果在允許偏差范圍之內時,報告用其平均值表示測定結果,並報告計算結果表示到小數點後的位數或有效位數,首先,結果要保留到檢測方法要求的有效數字;其次,測定值的有效數的位數應能滿足衛生標準的要求。如大豆、菜籽等原油溶劑殘留GB2716-2005衛生標准要求是≤100mg/kg,而檢測方法GB/T5009.37要求保留3位有效數字,假如做出的數值是100.3 mg/kg,就可報告為100mg/kg。結論為合格, 而大豆、菜籽等三、四級成品油溶劑殘留衛生標准要求是≤50mg/kg, 假如做出的數值是50.34 mg/kg,就只可報告為50.3mg/kg,結論為不合格。
當被測物濃度含量太高或太低時, 應使用科學計數法,因有效數字來源於測量儀器,反映了測量儀器的測量精確程度,所以單位的變換不應改變有效數字的位數,如檢測數據12.2g/kg若標准中要用mg /kg和ug /kg作單位時,雖然從數學角度來看,可記為12200mg/kg和12200000ug/kg,但從測量角度來看,這一做法改變了有效數字的位數,是錯誤的採用科學計數法可以保證在單位變換下,有效數字位數的不變,因此,檢測報告中要求盡量使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實驗數據。
通常情況下,實驗做雙實驗,平行樣測定結果在允許偏差范圍之內時,報告用其平均值表示測定結果,但檢測分析也有一些特例,如油脂的色澤、麵粉的磁性金屬物等測定結果要以高的試驗結果為測定結果,而不是平均值,這要引起注意,不要按習慣性處理數據,否則也將導致檢驗結論錯誤。
5 總結
因為作為對外服務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報告的嚴謹性、科學性集中體現在檢測數據和檢驗結論的准確性上,要確保檢測數據的科學性和准確性,質檢機構的管理者應採取多種方式有重點地培養和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素質,培訓突出基本技能和高精尖技能並重,工作中按照國家標准和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操作,掌握各環節檢測數據處理和質量控制的技術要點,才能提高檢測技術水平和實驗室管理水平,更好地向社會和政府部門出具真實的檢測結果和准確的檢測結論。答案來自
4. 什麼是准確性
准確性也叫准確度,即指某一事件的准確程度。在統計學上,准確性也叫准確度,指在試驗或調查中某一試驗指標或性狀的觀測值與其真值的接近程度。
准確度是指在一定實驗條件下多次測定的平均值與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誤差來表示。它用來表示系統誤差的大小。
在實際工作中,通常用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進行對照試驗,在無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時,常用加入被測定組分的純物質進行回收試驗來估計和確定準確度。反映系差的大小,指數據的均值偏離真值的程度。
(4)准確度常用的評價方法擴展閱讀:
一、准確度評定內容
計量學范疇內的測量儀器可以包括計量器具(單獨或連同輔助設備一起用以進行測量的器具)、實物量具、標准物質、測量系統等各類用於測量和量值溯源的儀器。
測量儀器的特性主要包括准確度等級、重復性、響應特性、靈敏度、鑒別力、分辨力、穩定性、漂移、響應時間等內容,根據儀器的不同而有差異。
評定測量儀器的特性的項目、技術要求和方法,必須依據相應的檢定規程、校準規程、技術標准、儀器說明書以及其他相關的技術文件,評定形式一般採用型式評價、檢定及校準3種形式。
其中檢定是「依照檢定規程的要求,通過具體的操作,確定測量儀器的計量特性是否符合法定要求,並出具證書或加蓋印記以判斷其是否合格」的過程,它由於具有法律性和符合性,因此更為常用,而且在我國往往是強制執行的。
二、准確度基本方法
在檢定中,測量儀器的准確度等級根據常見應用劃分,從而保證在應用中可以便捷地選用適當的測量儀器。
經檢定合格的測量儀器,檢定證書中通常提供信息說明其達到某准確度等級要求,或其達到的最大允許誤差或極限誤差,這就是檢定的符合性的具體體現。因此,准確度等級是測量儀器特性評定需要考慮的一個基本特徵量。
准確度等級指符合一定的計量要求,使誤差保持在規定極限以內的測量儀器的等別、級別。將測量儀器的多個相關計量特性要求進行合理組合,規定為特定的准確度等級,目的是有利於量值傳遞或溯源,有利於測量儀器的組織生產和合理選用。
其中等別根據計量器具、特別是標准計量器具的實際值的擴展不確定度檔次劃分,以等別劃分的儀器按實際值或依據示值誤差評定結果對示值修正後使用。
級別根據計量器具最大示值允許誤差大小的檔次劃分,以級別劃分的儀器直接使用示值,不需要修正。有些儀器的准確度等級只能按等劃分,如活塞式壓力計;有些計量器具的准確度等級只能按級劃分,如經緯儀;有些儀器的准確度既可以用等表示又可以用級表示的,如量塊。
然而參考國外的使用慣例,按照準確度級別進行儀器的特性評定仍然是主流,在國內的眾多量具特性評定中,也是主要以准確度級別為劃分依據。
5. 分析化學 什麼事准確度 具體說明准確度的高低用什麼來衡量
准確度是指測得值與真值之間的符合程度。准確度的高低常以誤差的大小來衡量。即誤差越小,准確度越高;誤差越大,准確度越低。
指在一定實驗條件下多次測定的平均值與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誤差來表示。它用來表示系統誤差的大小。在實際工作中,通常用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進行對照試驗。
在無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時,常用加入被測定組分的純物質進行回收試驗來估計和確定準確度。在誤差較小時,也可通過多次平行測定的平均值 作為真值μ的估計值。
(5)准確度常用的評價方法擴展閱讀:
不損失所要求之准確度和精密度的前提下,方法簡便,步驟少,這就意味著節省時間、人力和費用。例如,金店收購金首飾時,是將其在試金石板上劃一道(科學名稱是條紋),然後從條紋的顏色來鑒定金的成色。這種條紋法在礦物鑒定中仍然採用。
當然,該法不及火試金法或原子吸收光譜法准確,但已能達到鑒定金器之目的。又如,糖尿病人的尿糖量可用特製的含酶試紙進行檢驗,從試紙的顏色變化估計含糖量的多寡,其方法之簡便連患者本人也會使用。另一方面,用原子吸收光譜法雖然也能間接測定尿樣中含糖量,但因為不經濟而沒有被採用。
6. 什麼是准確度准確度用什麼來量度
指在一定實驗條件下多次測定的平均值與真值相符合的程度,它用來表示誤差的大小。
誤差分為偶然誤差和系統誤差,其中隨機誤差的大小可用精密度來表示,系統誤差的大小可用正確度來表示,准確度是精密度和正確度的綜合,即准確度表示受偶然誤差和系統誤差的綜合影響。
在實際工作中,通常用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進行對照試驗,在無標准物質或標准方法時,常用加入被測定組分的純物質進行回收試驗來估計和確定準確度。反映系差的大小,指數據的均值偏離真值的程度。
(6)准確度常用的評價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誤差產生的原因及性質可分為系統誤差與偶然誤差兩類。
一、系統誤差又稱可測誤差,它是由分析操作過程中的某些經常發生的原因造成的。主要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1、儀器誤差:是由使用的儀器本身不夠精密所造成的
2、方法誤差:是有分析方法本身造成的
3、試劑誤差:是由所用蒸餾水含有雜質或使用的試劑不純造成的
4、操作誤差:是由操作人員掌握分析操作的條件不成熟、個人觀察器官不敏銳和固有的習慣造成的
5、主觀誤差:是由操作人員主觀原因,如觀察判斷能力的缺陷或不良習慣造成的
二、偶然誤差
產生偶然誤差的原因很多,例如讀數時,視線的位置不正確,測量點的位置不準確,實驗儀器由於環境溫度、濕度、電源電壓不穩定、振動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微小變化等等。這些因素的影響一般是微小的,而且難以確定某個因素產生的具體影響的大小,因此偶然誤差難以找出原因加以排除。
7. 評價方法的精密度可採用
採用重復測定樣品方法,可以用來評價方法的精密度。
重復性和再現性是精密度的兩個極端值,分別對應於兩種極端的測量條件:前者表示的是幾乎相同的測量條件,重復性衡量的是測量結果的最小差異;而後者表示的是在完全不同的條件,衡量的是測量結果的最大差異,此外還可考慮介於中間狀態條件的所謂中間精密度條件。
是指多次重復測定同一量時各測定值之間彼此相符合的程度。表徵測定過程中隨機誤差的大小。精密度通常以算術平均差、極差、標准差或方差來量度。精密度同被測定的量值大小和濃度有關。因此,在報告精密度時,應該指明獲得該精密度的被測定的量值大小和濃度。
(7)准確度常用的評價方法擴展閱讀:
准確度和精密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之間有一定的關系。應當指出的是,測定的准確度高,測定結果也越接近真實值。但不能絕對認為精密度高,准確度也高,因為系統誤差的存在並不影響測定的精密度,相反,如果沒有較好的精密度,就很少可能獲得較高的准確度。
可以說精密度是保證准確度的先決條件。精密度的實質在於它對數據准確度的影響,同時在很多情況下,它可以通過准確度得到體現。
8. 描述精確度有哪幾種常見的方法
比較常用的幾種:
控制變數法:如研究液體壓強和液體深度的關系是,保持液體種類(密度)不變。
轉換法:如研究電熱功率與電阻的關系時,用煤油柱上升的高度表示電阻通電後發熱的情況。
等效替代法:如在研究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時,用一個與兩個。
精密度
精密度是表示測量的再現性,是保證准確度的先決條件,但是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證高的准確度。
好的精密度是保證獲得良好准確度的先決條件,一般說來,測量精密度不好,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准確度。反之,測量精密度好,准確度不一定好,這種情況表明測定中隨機誤差小,但系統誤差較大。
9. 什麼是級差、偏差、標准偏差和誤差
次數分布中的數據不僅有集中趨勢,而且還有離中趨勢。所謂離中趨勢指的是數據具有偏離中心位置的趨勢,它反映了一組數據本身的離散程度和差異性程度。標准差能綜合反映一組數據的離散程度或個別差異程度。例如,甲、乙兩班學生各50人,其語文平均成績都是80分,但甲班最高成績98分,最低42分,而乙班最高成績86分,最低60分。初步看出,兩班語文成績是不一樣的,甲班學生的語文成績個別差異程度大、水平參差不齊;而乙班學生的語文成績差異程度小,語文水平整齊度大些。 怎樣用標准差 這個特徵量數來刻畫一組數據的差異程度呢?下面介紹標准差的概念及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