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羊肚菌的吃法大全
羊肚菌燉排骨
材料:
羊肚菌5~6隻,排骨適量(主要看想吃多少~),冰糖適量,蚝油適量,生抽適量,老抽適量,蔥白適量,蒜適量,姜適量。
做法:
(1)1.將乾的羊肚菌浸泡在清水裡,水量要適度,以剛剛浸過菇面為宜,大約二三十分鍾後水變成酒紅色(發泡羊肚菌很有技巧得吆…不能用開水,當然也不能用冷水,要用四五十度左右的溫水,這種溫度的水既能保證羊肚菌的香味發散出來,又不會破壞羊肚菌的口感,讓羊肚菌保持了最好的口感和營養),羊肚菌完全變軟即可撈出洗凈備用。
2.泡發羊肚菌的原湯是一個好東西,千萬不能倒掉了,讓它放一邊沉澱。
3.另取適量清水,倒入泡好的羊肚菌快速的打圈清洗,反復2-3次,撈出備用。
4. 原湯倒出最上面的部分,碗底黑色淤泥部分丟棄,然後再沉澱1次,最後保留完全無雜質的原湯,放一邊備用。
(2)排骨洗干凈,鍋里加入少量油,放入處理好的排骨煸炒,同時放入薑片大蒜蔥段冰糖炒出香味,加入適量老抽、生抽、一點蚝油翻炒均勻,接著倒入處理好的羊肚菌翻炒均勻;羊肚菌本身味美,所以燉肉無需添加其他增香的鹵料,比如花椒,八角等。
(3)接著倒入沉澱好的原湯大火煮開,然後小火慢燉40-45分鍾。
(4)燉至排骨酥爛脫骨時,轉大火收干湯汁,撒蔥花即可出鍋。最後的湯汁收的不要太干,讓每顆羊肚菌吸滿醬汁尤其好吃。😆
『貳』 羊肚菌煲湯一般放幾顆
一般一人份的湯,放入2-3顆羊肚菌就夠了。
發泡羊肚菌很有技巧,不能用開水,也不能用冷水,要用四五十度左右的溫水,這種溫度的水既能保證羊肚菌的香味發散出來,又不會破壞羊肚菌的口感。
水的量要適度,以剛剛浸過菇面為宜,大約二三十分鍾後水變成酒紅色,羊肚菌完全變軟即可撈出洗凈備用,發菌的酒紅色原湯經沉澱泥砂後要用於燒菜。
切記這酒紅色的原湯是羊肚菌味道和養分的精華所在。羊肚菌炒雞蛋是中國民間常見的食用方法。
法國人喜歡用奶油來烹燒羊肚菌,據說這樣能把羊肚菌的味道帶到最好。
羊肚菌葷素皆宜,既可燒菜也可煲湯,只要用上發菌的原湯,任何家常方法均可燒出美味絕倫的佳餚。
營養經:
羊肚菌為馬鞍菌科,屬珍稀的食、葯兩用真菌,是一種很珍貴的天然補品,
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20多種氨基酸,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它與冬蟲夏草功能相同,是一種不含任何激素,無任何副作用的天然滋補品。
『叄』 菌類的正確食用方法
樓主,你會享用,人家已經早已有人給你回答啦,俺幫你上傳一下; 菌類的營養價值及食用方法
菌類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等,還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多吃可增人體免疫力。
碳水化合物:野山菌中含有豐富的單糖、雙糖和多糖。德國科學家已經發現一些野山菌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核糖以及其他的醛糖和酮糖,野生菌中還含有高分子多糖可以顯著提高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
蛋白質:野山的蛋白質含量大大超過其他普通蔬菜,同時避免了動物性食品的高脂肪、高膽固醇危險。據測定,菌類所含蛋白質約占乾重的30%~45%,是大白菜、白蘿卜、番茄等普通蔬菜的3~6倍。野山菌不僅蛋白質總量高,而且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也十分齊全,約有十七八種。尤其是人類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幾乎都可以在野山菌中找到。豐富的蛋白質提供鮮味,這也是野山菌口味鮮美的奧妙所在。
維生素:食用菌的營養價值之所以高,還在於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脂溶性的維生素D含量也較高。
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野山菌中的鐵、鋅、銅、硒、鉻含量較多,經常食用野山菌既可補充微量元素的不足,又克服了盲目濫用某些微量元素強化食品而引起的微量元素流失。
以下就為大家介紹幾種營養美味的菌類植物的價值:
蘑菇:它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高纖維素的食品。既適合兒童生長發育期食用,又適合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中老年人食用,而且它含有一種抑制腫瘤生長的物質,有明顯的抗癌作用,對肺癌、皮膚癌患者尤其有益。
香菇:含有豐富的鉀、鈣等,還含有核糖類物質。可抑制肝臟內膽固醇增加,促進血液循環,有降血壓、滋養皮膚等作用。此外,還有良好的抗癌和預防流感的作用。
金針菇: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多種維生素、胡蘿卜素和人體所需的八種氨基酸等有益成分,含鋅量也較高,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和健腦的作用。由於它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可用於各種早、中期癌症的治療。
猴頭菌:含有17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和多酞類物質,助消化,對胃癌、食道癌有特殊的療效。
竹蓀:減肥的代表性食用菌,對高血壓、高血脂病人有好處。
多吃菌類可增人體免疫力
菌類食物口感好、健康,時下的飲食店喜歡以菌類做菜或做湯。一些常見的菌類食物,烹調簡便,與隨意與肉類搭配,燉雞、炒魷魚、炒肉絲等均可。
最好還是以清炒或清燉方法為主,才不失蘑菇的原汁原味。市面上常見的菇類最流行的做法是大雜燴,三菇乃至多個菇菌齊齊上陣。個頭小、味道甜的茶樹菇、杏鮑菇、袖珍菇等最適合炒制。而個大、肉厚、味道清淡的菇類則適合燉制,如鮑汁百靈菇。
食用前先用開水燙
菌類生長過程中可能帶有部分有害物質,故食用前最好先用開水燙,將該有害物質去除,然後再燜或炒。
家庭自製菌菇菜
你在菜市場轉了一圈,便會發現菇類品種不少,草菇、蘑菇、鳳尾菇、茶樹菇、猴頭菇、杏鮑菇、秀珍菇、豬肚菇、金針菇,少說也有十來種,時間充足的主婦,可以在家自製菌菇菜,美味又健康。
以清炒或清燉方法為主
蘑菇炒雞丁,用蘑菇200克,土雞肉脯200克,花生米100克,姜蔥適量,可以潤肺補脾。
香菇牛肉粥,用香菇、粳米各100克,牛肉50克,蔥、姜各適量。牛肉煮熟切成薄片,與香菇、粳米共入鍋內加水煮粥,調入蔥、姜、精鹽等調味食用,能夠和中理氣。
黃芪猴頭菇湯,用猴頭菇150克,黃芪30克,嫩雞肉250克,蔥、姜、味精、料酒、胡椒粉、精鹽等各適量。該湯能夠補益氣血,健腦強身。
食用菌(ediblefungi)人類食用的大型真菌。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多屬擔子菌亞門,常見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鬆口蘑(松茸)、口蘑、紅菇和牛肝菌等;少數屬於子囊菌亞門,其中有:羊肚菌、馬鞍菌、塊菌等。上述真菌分別生長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生態環境中。在山區森林中生長的種類和數量較多,如香菇、木耳、銀耳、猴頭、鬆口蘑、紅菇和牛肝菌等。在田頭、路邊、草原和草堆上,生長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長較多的是高溫結實性真菌;高山地區、北方寒冷地帶生長較多的則是低溫結實性真菌。
『肆』 請問長得像木耳的蘑菇是什麼
棱柄馬鞍菌
棱柄馬鞍菌分布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青海、甘肅、陝西、江蘇、四川、雲南、新疆、西藏等。形態特徵:子囊果小。褐色或暗褐色,菌蓋馬鞍形。菌蓋直徑2-5cm,表面平整或凸凹不平,蓋邊緣不與菌柄連接。菌柄長3-9cm,粗0.4-0.6cm,灰白至灰色,具縱向溝槽。
子囊200-280μm×14-21μm。孢子橢圓形或卵形,光滑,無色,含一大油滴,15-22μm×10-13μm。每個子囊里有8個孢子。側絲細長,有或無隔,頂部膨大,粗達5-10μm。
(4)馬鞍菌的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棱柄馬鞍菌分類地位:盤菌目、馬鞍菌科、馬鞍菌屬
棱柄馬鞍菌生態習性: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單個或成群生長。
棱柄馬鞍菌經濟用途:此種可食用,但也有記載有毒不宜採食。有時此種菌蓋多皺曲,外形又近似於鹿花菌。
『伍』 羊肚菌可以和清補涼煲湯嗎
材料:
羊肚菌適量,仔雞一隻,蔥段薑片,鹽。
製作步驟:
1,羊肚菌流水沖一下,入40度左右的溫水中浸泡30分鍾左右。(我水加的太多了)
2,仔雞斬塊兒,開水中氽燙1分鍾,撈入湯煲中,
3,將雞塊兒與羊肚菌一起入湯煲中,
4,泡羊肚菌的水,沉澱過後也一起倒入湯煲中。
5,加入適量清水,蔥段,薑片,大火燒開,小火燜煮30分鍾以上,撒適量鹽調味兒即可。
小貼士:
發泡羊肚菌很有技巧,不能用開水,也不能用冷水,要用四五十度左右的溫水,這種溫度的水既能保證羊肚菌的香味發散出來,又不會破壞羊肚菌的口感。
水的量要適度,以剛剛浸過菇面為宜,大約二三十分鍾後水變成酒紅色,羊肚菌完全變軟即可撈出洗凈備用,發菌的酒紅色原湯經沉澱泥砂後要用於燒菜。
切記這酒紅色的原湯是羊肚菌味道和養分的精華所在。羊肚菌炒雞蛋是中國民間常見的食用方法。
法國人喜歡用奶油來烹燒羊肚菌,據說這樣能把羊肚菌的味道帶到最好。
羊肚菌葷素皆宜,既可燒菜也可煲湯,只要用上發菌的原湯,任何家常方法均可燒出美味絕倫的佳餚。
營養經:
羊肚菌為馬鞍菌科,屬珍稀的食、葯兩用真菌,是一種很珍貴的天然補品,
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20多種氨基酸,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它與冬蟲夏草功能相同,是一種不含任何激素,無任何副作用的天然滋補品。
『陸』 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嗎屬於菌類嗎
羊肚菌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痰壅氣逆喘咳。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葯用菌。羊肚菌於1818年被發現。其結構與盤菌相似,上部呈褶皺網狀,既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後的兩至三年內產量特高,因此北美的採摘者會根據山火來採集羊肚菌。然而,當火災被控制後,在同一個地區內,它的生長數量會年復一年地減少。
中文學名
羊肚菌
別稱
羊肚蘑、編笠菌、羊肚菜
二名法
Morchella vulgaris
界
真菌界
門
真菌門 Eumycota
亞門
子囊菌亞門 Ascomycotina
綱
子囊菌綱 Ascomycetes
目
盤菌目 Pezizales
科
羊肚菌科 Morohellaceae
屬
羊肚菌屬 Morchella
種
羊肚菌 M. conica
分布區域
陝西、河南、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
1形態特徵
羊肚菌為馬鞍菌科羊肚菌屬珍稀的食、葯兩用真菌,早已被收錄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書中。野生羊肚菌,子實體較小或中等,6-14.5cm,菌蓋不規則圓形,長圓形,長4-6cm,寬4-6cm。表面形成許多凹坑,似羊肚狀,淡黃褐色,柄白色,長5-7cm,寬粗2-2.5cm,有淺縱溝,基部稍膨大。 羊肚菌由羊肚狀的可孕頭狀體菌蓋和一個不孕的菌柄組成。菌蓋表面有網狀棱的子實層,邊緣與菌柄相連。菌柄圓筒狀、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
2生長環境
生長於闊葉林地上及路旁,單生或群生。
3分布范圍
野生羊肚菌分布於我國河南、陝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北、北京等地區。羊肚菌是一種野生珍貴菌,由於它的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故名羊肚菌。
4物種分類
青川羊肚菌
1、羊肚菌:菌蓋近球形、卵形至橢圓形,高4-10cm,寬3-6cm,頂端鈍圓,表面有似羊肚狀 的凹坑。凹坑不定形至近圓 形,寬4-12mm,蛋殼色至淡黃褐色,棱紋色較淺,不規則地交叉。柄近圓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並有不規則的淺凹槽,長5-7cm,粗約為菌蓋的2/3。子囊圓筒形,(280-320)μm×μm。孢子長橢圓 形,無色,每個子囊內含8個,呈單行排列。側絲頂端膨大,粗達12μm。
2、小頂羊肚菌:菌蓋狹圓錐形,頂端尖,高2-5cm。基部寬1.7-3.3cm,凹坑多長方形,蛋殼色。棱紋黑色,縱向排列,由橫脈連接。柄乳白色,近圓 柱形 ,長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子囊(210-250)μm×(15-20)μm。孢子單行排列,(22-26)μm×(12-14)μm,側絲頂端膨大,直徑達11μm。
3、尖頂羊肚菌:菌蓋長,近圓 錐形,頂端尖或稍尖,長達5cm,直徑達2.5cm。凹坑多長方形,淺褐色,棱紋色較淺,多縱向排列,由橫脈 相連。柄白色,長達6cm,直徑約等於菌蓋基部的2/3,上部平,下部有不規則凹槽。子囊(250-300)μm×(17-20)μm,孢子單行排列,(20-24)μm×(12-15)μm。側絲頂部膨大,直徑達9-12μm。
4、粗柄羊肚菌:菌蓋近圓 錐形,高約7cm,寬5cm。凹坑近圓 形,大而淺,淺黃色,棱紋薄,不規則地相互交織。柄粗壯,淡黃色,長約10cm,基部粗5cm,稍有凹槽,向上漸細。子囊圓 柱形,有孢子部分150×18μm。孢子8個,單行排列,橢圓 形,無色,(22-25)μm×(15-17)μm。側絲無色,頂部膨大。
5、小羊肚菌:菌蓋圓錐形至近圓 錐形,高17-33mm,寬8-15mm。凹坑往往長形,淺褐色。棱紋常縱向排列,不規則相互交織,顏色較凹坑淺。柄長15-25mm,粗5-8mm,近白色或淺黃色,基部往往膨大,並有凹槽。子囊近圓 柱形,有孢子部分約100×16μm,孢子單行排列,橢圓 形,(18-20)μm×(10-11)μm。側絲頂部膨大。
5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蓋部分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化痰理氣葯效。羊肚菌的營養相當豐富,據測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特別是谷氨酸含量高達1.76 %。因此,有人認為是「十分好的蛋白質來源」,並有「素中之葷」的美稱。人體中的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搭配而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種,其中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能製造的,但在人體營養上顯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稱之為「必需氨基酸」。
羊肚菌
另外,據測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種維生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泛酸、吡噦醇、生物素、葉酸等。羊肚菌的營養成份,可與牛乳、肉和魚粉相當。因此,國際上常稱它為「健康食品」之一 。羊肚菌含抑制腫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諸多作用;日本科學家發現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劑,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質的形成。
冰凍羊肚菌
羊肚菌所含豐富的硒是人體紅細胞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可運輸大量氧分子來抑制惡性腫瘤,使癌細胞失活;另方面能加強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變致癌物 的代方向,並通過結合而解毒,從而減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險。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負盛名的食補良品,民間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樣滿山走』的說法。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腸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氣、補腎、壯陽、補腦、提神之功能,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痰多氣短、頭暈失眠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羊肚菌有機鍺含量較高,具有強健身體、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羊肚菌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礦質元素,每百克干樣鉀、磷含量是冬蟲夏草的7倍和4倍,鋅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頭的4倍;鐵的含量是香菇的31倍、猴頭的12倍等」(引自徐錦堂,中國葯用真菌學,1997年出版;也見李時珍《本草綱目》等)。
葯品價值
功效作用方面,羊肚菌具有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等功效,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益腸胃,是治療消化不良,痰多氣短的良好中葯,有獨特的保健作用。
6挑選方式編輯
羊肚菌是一種極為珍貴的野生菌。挑選羊肚菌一般以個大為優,圓頂為上品。才為野生羊肚菌。尖頂多為種植,肉薄香味不濃郁。故次之。
野生羊肚菌顏色不統一,有褐色、黃色 。家種羊肚菌均為很褐色,尖頂。選擇時應予以區分。
7泡發方式
市面上出售的羊肚菌有新鮮和干貨之分。新鮮的通常被超市冷凍於凍庫保鮮。乾的羊肚菌則是經過晾曬後得到的干品,味道也更加醇厚。乾的羊肚菌需要經過泡發後才能食用。泡發羊肚菌水的量要適度,以剛剛浸過菇面為宜,大約二三十分鍾後水變成酒紅色,羊肚菌完全變軟即可撈出洗凈備用,發菌的酒紅色原湯經沉澱泥 砂後要用於燒菜,燉湯。切記這酒紅色的原湯是羊肚菌味道和養分的精華所在。
8食用方法
【食療作用】羊肚菌性平,味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助消化、化痰理氣、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等功效,另外還具有強身健體、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食用注意】由於羊肚菌的營養豐富,因此食用方面老少皆宜,特別是青少年、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品,每次約30克。
羊肚菌燉雞
原料:童子雞1隻、羊肚菌、姜、蔥、紅棗、枸杞子、鹽、清水。
做法:
1、童子雞洗凈將雞爪和雞屁股去掉。姜切片。蔥打成結;
2、將蔥姜和雞注入清水,上鍋開煮。羊肚菌先用涼水清洗幾遍;
3.清洗好後再用溫水開始泡。泡軟後,在把根蒂部分去掉,因為裡面有大量沙土。再清洗幾遍,瀝干備用;
4、用溫水將棗和枸杞子泡軟。這時候,鍋已經要開了,要將過面上浮著的血沫撇干凈;
5、撇凈血沫待鍋開後,將羊肚菌、棗、枸杞子一起放進鍋內。燉1小時30分鍾後,調入一點鹽,即可。
紅燒羊肚菌
主要材料:羊肚菌200克,火腿肉50克,青椒1個。
調味料:豆瓣醬10克,醬油10克,味精3克,高湯適量,生粉10克,麻油5克,花生油25克
1、將羊肚菌泡洗干凈;火腿、青椒切成菱形片備用;
2、凈鍋放在旺火,倒入花生油燒熱、放入豆瓣醬炒香,加入高湯、火腿、青椒、羊肚菌、醬油燒3分鍾左右,加入味精調味,用生粉兌水勾芡,淋入麻油即可。
羊肚菌燒肉
1、 原料:羊肚菌干品20克、帶皮五花肉200克、豌豆苗50克、雞蛋清、醬油、精鹽、味精、蜂蜜、料酒、胡椒粉、大豆油、水豆粉。
2、 作法:
(1)羊肚菌干品用溫水浸泡約30分鍾,洗凈。
(2)帶皮五花肉洗凈後切成六分見方的塊,加入醬油、料酒、蜂蜜拌勻20分鍾後再加入蛋清及豆粉混勻。
(3)油鍋燒至五成熱,放入五花肉炸至金黃色,撈起,鍋內留油,加入羊肚菌煸炒。再加入味精、醬油燒一會兒,加入肉湯煮沸,投入五花肉移至文火燒約20分鍾,加入雞精、胡椒粉、豌豆苗,起鍋後淋上麻油即成。
羊肚菌魚湯片
1、原料:羊肚菌干品20克、鯉魚一條(約1.2斤)、薑片、蔥段、蒜片、精鹽、味精、胡椒粉、大豆油、料酒。
2、作法:
(1)羊肚菌干品用溫水浸泡約30分鍾,洗凈。
(2)鮮魚宰殺洗凈後切成片狀。
(3)油鍋燒至五成熱,放入薑片、蒜片煸出味,加入適量水、料酒、精鹽燒至沸騰,加入羊肚菌約5分鍾後放入魚片,煮沸後加入蔥、胡椒粉、味精即可起鍋。
9栽培技術
熟料脫袋栽培
將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約500克,然後高壓或常壓滅菌。滅菌後接種,置25℃下培養,待菌絲滿袋後再延長培養5-6天,使菌絲充分生長,即可栽培。
(1)室內脫裝栽培。菇房消毒後,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然後鋪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後再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個,排完菌棒後輕噴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蓋2cm厚的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空氣濕度85%-95%,一般一個多月,氣溫在4.4-16℃就可出子實體。
(2)室外脫袋栽培:室內培養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選擇光照為3陽7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20-25cm,長度不限,整好畦後噴或輕澆水一次,用10%石灰水殺滅害蟲和雜菌。脫袋排菌棒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只是底層可不鋪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陽光直射。
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選擇3陽7陰或半陰半陽、土質疏鬆潮濕、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澆濕,將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稱好,用水拌勻,在底層鋪一層料,壓平後約4-5cm,每平方米用菌種(12×28cm)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塊,均勻撒在料上,然後用薄層細腐殖土覆蓋。再在其上鋪第二層料,厚仍為4-5cm,壓平後再以同法播種。播完後用疏鬆腐殖土覆蓋、厚度為3-5cm,再蓋一層闊葉樹葉,以保溫保濕。蓋完後適當灑些水,為防止人或牲畜踐踏及強光直射,在樹葉上搭蓋一些樹枝。
『柒』 羊肚菌,巴西菇,猴頭菇,的營養和如何食用
羊肚菌
又稱羊肚蘑、羊肝菜、編笠菌。真菌學分類屬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雲南有4種:黑脈羊肚菌、尖頂羊肚菌、高羊肝菌和羊肝菌。羊肚菌由羊肚狀的可孕頭狀體菌蓋和一個不孕的菌柄組成。菌蓋表面有網狀棱的子實層,邊緣與菌柄相連。菌柄圓筒狀、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蓋部分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化痰理氣葯效。春末夏初單或群生於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地上或林緣空曠處。產菇期短,自然產量較低,採用半人工栽培接種於林中腐植質落葉層中可增加自然發生量。
它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又是主治消化不良、痰多氣短的良好中葯。羊肚菌是低溫型真菌,在春季盛產期,每當雨過天晴,人們便成幫結隊地背簍提籃競相採摘。除了出售國家外,還鮮食或烘乾、曬干以備節日的佳餚。民間還用羊肚菌三枚煮食喝湯、治療婦女乳腺炎效果良好。 羊肚菌是大型食用真菌,隸屬子囊菌綱、盤菌耳、馬鞍菌科、羊肚菌屬。在全世界現發現了20種左右,國內在《中國真菌總匯》上記載了8種。
羊肚菌的營養相當豐富,據測定每100克於羊肚菌就含有蛋白質24.5克。因此,有人認為是「十分好的蛋白質來源」,並有「索中之暈」的美稱。人體中的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搭配而組成的, 而羊肚菌就含有18種,其中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能製造的,但在人體營養上顯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稱之為「必須氨基酸」。另外,據測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種維生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 生素B12、煙酸、泛酸、吡吵醇、生物素、葉酸等。羊肚菌的營養成份,可與牛乳、肉和魚粉相當。因此,國際上常稱它為「健康食品」之一。
巴西菇:
巴西菇,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世界推薦的食用菌新品種之一
巴西菇原產於巴西、秘魯等地,所以名為巴西菇。日本又稱姬松茸 ( アガリクス ) ,屬於食、葯兼用菇類,經過美國、日本、中國專家研究證實:巴西菇具有抗癌、降血壓、美容養顏、滋陰壯陽和調節人體免疫等功效。其抗癌效果為食用菌之首。
巴西菇菌蓋嫩,菌柄脆,味純鮮香,口感極好,適於加入肉類烹飪、燉煮,香脆異常。可做成鍋仔,更可以做火鍋、肉類炒菜及煲湯配料。同時,科學研究證明,巴西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氨基酸和維生素,具有抗癌、降血壓、美容養顏、滋陰壯陽和調節人體免疫等功效,已被浙江方格葯業公司製成抗癌膠囊,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葯用價值。
猴頭菇
猴頭菇學名:Hericium erinaceus.
英文名:Filamentous Fungi
別名:刺蝟菌。
猴頭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核黃素、煙酸以及多肽、多糖類和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具有組織修復和增強細胞活力、滋補機體的功效。"猴頭菌片"可治療消化道潰瘍,預防癌症。猴頭茹質脆嫩香醇,鮮美可口,是珍奇名貴的山珍。猴頭菌是著名的葯食兼用菌,子實體和發酵菌絲體入葯,性平味甘,具有助消化、利五臟的功能,對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等多種消化道疾病均有較好療效,能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素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說。猴頭菌中有效成分有:猴頭菌多糖、氨基酸。
食用方法:涼水沖洗,淡鹽水浸泡10--15分鍾,揩出擠干可烹調燕窩猴頭湯,干貝拌猴頭,猴頭燉雞肉,猴頭排骨湯等名名菜。
『捌』 裂蓋馬鞍菌怎麼做好吃
炒著吃或者煮湯都可以
裂蓋馬鞍菌子囊果較小。高3-8cm,菌蓋裂片3-4片,有的可達5片,暗褐至黑褐色,表面似絨狀,邊緣有的與柄連接,寬2-4(5)cm。菌柄長2-6cm,粗1-1.5cm,下部粗達1.2-2.8cm,白色至污白色,表面似有粉末,基部膨大處有溝和凹窩。子囊長棒狀至長圓柱形,250-300μm×16-20μm,孢子8枚單行排列。孢子光滑,無色或微帶黃色,寬橢圓至寬卵圓形,壁厚,17.7-22.9μm×12.7-16.5μm。側絲細長有隔,無色,頂部膨大帶黃色,粗5-8μm。蓋下面有棒狀物,無色,壁稍厚。
『玖』 羊肚菌怎麼吃法!對人體有沒有為害,人吃了以後有什麼好處.每天只能吃多少
羊肚菌是一種野生珍貴菌,由於它的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故名羊肚菌。羊肚菌為馬鞍菌科羊肚菌屬珍稀的食、葯兩用真菌,早已被收錄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書中。羊肚菌是一種很珍貴的天然補品,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20多種氨基酸,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它與冬蟲夏草功能相同,是一種不含任何激素,無任何副作用的天然滋補品。羊肚菌春末至秋初生長於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針葉闊葉林混交林中,在雲南、四川、西藏、貴州有分布。
羊肚菌含抑制腫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諸多作用;
2. 日本科學家發現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酪氨酸酶抑制劑,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質的形成。
3. 羊肚菌所含豐富的硒是人體紅細胞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可運輸大量氧分子來抑制惡性腫瘤,使癌細胞失活;另方面能加強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的抗氧化作用能改變致癌物的代方向,並通過結合而解毒,從而減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險。
羊肚菌的食用禁忌
羊肚菌為動風食物,過敏者勿食。
羊肚菌的搭配宜忌
忌 羊肚菌 + 粽子,
『拾』 羊肚菌雞肉湯的做法
羊肚菌雞湯
主料:羊肚菌8-10朵,雞肉¼ 只
輔料:薑片3片,食鹽少許
做法:
1,兩所需食材洗凈切好,羊肚菌不用切。
2,冷水下薑片,水開後下雞肉,稍微滾5分鍾。
3,放入羊肚菌,待湯再次沸騰,蓋上蓋子,中小火煲30分鍾左右,最後關火放鹽燜5分鍾即可食用。
烹飪技巧:
為保證食材最原始的鮮味,不要加任何的蔥、蒜 香菜以及除了鹽以外的調味品。
羊肚菌雞湯功效:
羊肚菌性平,味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助消化、化痰理氣、補腎壯陽、補腦提神等功效,另外還具有強身健體、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