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地形圖定向常用的方法

地形圖定向常用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7 10:42:42

① 在一張地形圖上怎樣定指北針的方向

一般電子地圖都會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位置排布。如何定向方法有兩個。
使用方法一:平行法--地圖和指北針在同一隻手
1、把地圖折疊成你拿的舒適的大小,使磁北線與地圖的邊際平行。
2、要到那裡去!(向目標前進)把6-JET SPECTRA式指北針平放在地圖上,並將指北針上方向指示線設定到要前進的方向。北對北--旋轉身體---調節方向--出發!
3、地圖定位--記住此時指北針所指的羅盤上的顏色和符號,如此時指針所指的羅盤上的標識為蘭色,一個點。
4、動身!仔細分辨實際地形的地物特徵是否與奔跑中地圖上的記號相吻和,並在奔跑中不斷讀圖並隨時使用指北針重新定位,確保所在的位置與地圖上所標的位置是一致的。
使用方法二:地圖與指北針分兩只手拿。
1、一隻手拿著地圖,另外一隻手拿著6-JET SPECTRA式指北針。
2、把地圖折疊成你拿著舒適的大小,並使磁北線與地圖的邊緣平行。將指北針上方向指示線設定到要前進的方向。
3、要去那裡!(向目標前進)把6-JET SPECTRA式指北針放在地圖上,並沿著它指示的方向前進。旋轉身體--地圖定位--指北針指北
4、地圖定位--記住此時指北針所指的羅盤上的顏色和符號,如此時指針所指的羅盤上的標記為蘭色,一個點。

② 地形圖測繪方法有哪些

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模擬法測圖和數字測圖兩種。目前,地形圖測繪主要採用數字測圖方法。

工程地形圖的測繪方法

(1)全站儀數字測圖

全站儀數字測圖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測繪的主要方法,基於全站儀的數字測圖系統主要有兩種類型:

1、分為數字測記模式(全站儀+電子手簿或人工記錄數據再傳輸至成圖系統中經處理生成數字圖,內業成圖) ;

2、電子平板模式(全站儀+便攜計算機或PDA個人數據助理,實地成圖),實現「所見即所測,所見即所得」。

數字測圖系統具有基本數據編輯加工、圖形分層、符號配置等功能外,有些還具有屬性數據錄入與掛接、由離散點構建不規則三角網進而生成等高線、影響數據集成與疊加和不同數據格式轉換等功能。

(2) GPS RTK數字測圖技術,此方法完全與全站儀類似,利用RTK系統代替全站儀或與全站儀組合使用。

(3)數字攝影測量和遙感測圖:對於大范圍的地形圖以及大型工程建設場地測繪等,可以利用航攝影像、遙感影像、機載激光雷達掃描系統LIDAR或使用輕型飛機攝取影像, 使用數字攝影測量或遙感圖像處理系統生產生成DOM (數字正射影像圖)、DEM (數字高程模型)、DRG (數字柵格地圖)、 DLG (數字線劃地圖)以及復合模式組成。

(4)車載移動測圖系統測圖,又稱移動道路測量系統(MMS) , 以車輛為平台,集成GPS接收機,視頻感測器CCD,慣性導航系統INS,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快速採集道路和兩旁的地形數據成圖。

(2)地形圖定向常用的方法擴展閱讀

大地測量

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方法。大地測量學是測繪學各個分支的理論基礎,基本任務是建立地面控制網、重力網,精確確定控制點的三維位置,為地形圖提供控制基礎,為各類工程施工提供依據,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重力場以及變化,地殼形變及地震預報提供信息。

測繪儀器

三維激光掃描儀、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GPS接收機、GPS手持機、超站儀、陀螺儀、求積儀、鋼尺、秒錶等如今在攝影測量方面,相機也成為了測繪中使用的儀器。

③ 簡述地圖的作用,並說說地圖上通常是怎樣定方向

地圖的作用:
(1)地圖的傳輸功能,地圖是空間信息的圖形傳遞形式,是信息傳輸工具之一。地圖具有以多種方式表達現實世界的獨特功能,可以全面且直觀地傳達地物或目標的空間分布、屬性信息,並能為讀圖者提供 定位參照。
(2)地圖的模擬分析功能,地圖作為再現客觀世界的形象符號模型,不僅能反映制圖對象空間結構特徵,還可反映時間系列的變化,並可根據需要,通過建立數學模式、圖形數字化與數字模型,經計算機處理完成各種評價、預測或決策。
(3)地圖認識功能,包括通過圖解分析可獲取制圖對象空間結構與時間過程變化的認識;通過地圖量算分析可獲得制圖對象的彩色暈渲圖、各種數量指標;通過數理統計分析可獲得制圖對象的各種變數及其變化規律;通過地圖上相應要素的對比分析可認識各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通過不同時期地圖的對比分析,可認識制圖對象的演變和發展。發揮地圖認識功能,就要充分發揮地圖在分析規律、綜合評價、預測預報、決策對策、規劃設計、指揮管理中的作用。
(4)地圖的信息載負功能,地圖包含了大量自然與社會經濟信息,是大量信息的綜合載體,具有信息量大、信息構成復雜的特點。
地圖的定向:
可以分為:一般定向法、經緯定向法和指向標定向法
(1)一般定向法』是地圖上普遍採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指向標定向法」是在特定條件下所採用的方法,畫法有多種,但必須標注出正北方向。
(3)「經緯網定向法」是最准確的定向方法。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弧線叫經線,與赤道平行的線叫緯線。在地球儀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④ 野外如何定方向

1、平時參考地圖和指南針,同時積極觀察周圍的地形以及身邊的植物來判斷正確位置。

2、利用太陽

冬季日出位置是東偏南,日落位置是西偏南;夏季日出位置是東偏北,日落位置是西偏北;春分、秋分前後,日出正東,日落正西。

只要有太陽,就可以使用手錶來辨別方向。按24小時制讀出當時的時刻,將小時數除以二,將得到一個小時數。把手錶水平放在手上或者地上,讓手錶的這個時刻對准太陽所在的方位,這時手錶表面12點所指的方向是北方,6點所指的方向是南方。

立竿見影,在地上垂直樹立一根桿子,上午影子指向西北,下午影子指向東北,影子最短時是正中午,這時影子指向正北方。

3、利用星星

以北極星為目標。首先找勺狀的北斗七星,以勺丙上的兩顆星的間隔延長5倍,就能再此直線上找到北極星,北極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4、利用地物判斷方位。

獨立的大樹通常南面枝葉茂盛,樹皮光滑,北面樹枝稀疏樹皮粗糙。其南面,通常青草茂密,北面叫潮濕,長有青苔。

建築物和土堆等,北面積雪多融化慢,而土坑等凹陷地方則相反。

中國北方較大的廟宇,寶塔的正門和農村獨立的房屋的門窗多向南開放。

森林中空地的北部邊緣青草較茂密。樹樁斷面的年輪,一般南面間隔大,北面間隔小。

在中國北方草原,沙漠地區西北風較多,在草叢附近常形成許多雪龍,沙龍,其頭部大,尾部小,頭部所指的方向是西北。

草原上蒙古包的門多向南開放。樹葉稀疏一面為南,濃密一面為北
樹樁年輪濃密一面為北
別針沾上油脂放於水坑中,尖頭指北

⑤ 地形圖在野在定向的常用方法有哪幾種

下面介紹幾種量算距離的方法。

依直線比例尺量取距離:用直線比例尺量取距離時,先用兩腳規(或紙條、草棍等)量出兩點間的長度,並保持此長度,再到直線比例尺上比量;使兩腳規的一端對准一個整公里數,另一端放在尺頭部分,即可讀出兩點間的實地距離。
依數字比例尺計算距離: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我們可以得出圖上長、相應實地水平距離和比例尺三者之間的關系式:
實地距離=圖上長×比例尺分母。這是我們計算距離的基本公式。具體計算時,先用直尺在圖上量取兩點間的厘米數,然後將該厘米數代入公式,就得出兩點間實地距離。如在1:5萬圖上量得甲、乙兩點為3.4厘米,則實地距離為:
3.4厘米×50000÷100厘米=1700(米)
究竟要加多大的改正數?由於實地地形情況比較復雜,很難提出一個最准確的改正數,只能根據部隊實驗的結果,提供一個改正參考數據,這個數據是:坡度為0°—5°時,加改正數3%;坡度為5°—10°時,加改正數10%;坡度為10°—15°時,加20%;坡度為15°—20°時,加30%;坡度為20°—25°時,加40%;坡度為25°—30°時,加50%。這只是個實驗平均數,有的地方可能大於這個數,有的地方可能小於這個數,使用是要加以注意。
(三)地形圖概貌 1. 地形圖的顏色
地圖上居住的「客人」,其實都是我們經常耳聞目睹的老相識,比如,高山、低嶺、大江、小溪、房屋、公路等等,都是我們很熟悉的。為什麼一搬到地圖上就不認識了呢?這是因為制圖人員給它們化了妝,換了一種面孔,所以,就感到陌生了。地圖的顏色有四種,即黑、藍、綠和棕色。
居民地、道路、獨立地物、境界、方里網、地名和注記等,都是要突出表示的,所以用黑色;
水是透明的藍色,所以江河、湖泊、水庫、水渠、池塘等都用藍色;
各種植物都是綠色的。地圖上就把森林、苗圃、果園等地區染成淺綠色;一九七八年以後出版的地圖,除突出樹和獨立樹叢仍用黑色外,其餘植被符號,都一律印成綠色了。
地表面多為土黃色,所以地圖上就用近似土黃的棕色表示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態。 
2. 圖廊外各部名稱和作用
地形圖每幅圖廓的四周,都有許多「標號」,它們各有各的名稱和用途。 在圖幅上方中央的,叫「圖名、圖號」。如圖上寫著「新華縣」,就是圖名,它在這幅圖里是最大最著名的地方。「8-48-85-甲」,叫圖號,它是告訴你這幅圖的位置,就是地圖的「門牌號碼」。圖號下邊的一行小字,如:「四川省新華縣〓上邊縣〓康縣」,是說明這幅圖里都包括哪些縣、區,誰占的面積大,就把誰寫在前邊。
圖廓外左上角有個井字格,叫小接圖表,它是表明周圍「鄉鄰」關系的;中間有暈線的是本幅圖,四周八個格里寫的是「鄰居」的圖名,看著它,就可以拼接地圖了。
圖的下方中央,是比例尺,它是地圖大小、內容詳略、精度高低的標准,也是量算距離的尺碼。
比例尺左邊的圖形,是表示地圖方位的。線畫正直,頂上有個小五角星,是表示指向地球北極的,叫真子午線,又叫真北方向線;線畫頂端有個小箭頭的,表示磁針所指的方向,叫磁子午線,又叫磁北方向線;線畫頂端有個「V」的,表示縱坐標線所指的北方,這三條方向線合起來叫三北方向。由於地球的質量各處不一樣,在不同的地方,這三個方向得不一致的,三者之間就構成三種角度。以子午線為准;與縱坐標線之間的夾角,叫坐標縱線偏角(又叫子午線收斂角);與磁子午線之間的夾角,叫磁偏角;磁子午線與縱坐標線之間的夾角,叫磁坐偏角。根據測繪人員實地測量的結果,這三個偏角的方向和大小,在各地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每幅圖上的圖形也不一樣。以真子午線為准:磁子午線在東邊時叫東偏,東偏為正,用「+」表示,就畫在真子午線東邊;在西邊時叫西偏,西偏為負,用「-」表示,就畫在真子午線西邊。夾角內的數字是偏角的度數,沒有括弧的是360°制,括弧里的是密位制,它是標定地圖方位時,供修正指北針用的。
偏角圖的左邊,是坡度尺,它是供比量坡度用的。尺的水平線下邊有兩行數字,「1°2°4°……30°」,是360°制的度數;「3.5、7、11……58%」是用百分數表示的度數,如45%,表示水平距離100,垂直距離45,坡度約為24°。百分數是供工程設計時用的。
右圖廓的外邊是圖例,上面印的都是常用地形符號。
3. 地形圖的測制說明
在圖幅下方的右端,是地圖的測制出版說明,這是告訴你測圖的方法,測制時間和依據,用圖時要加以特別注意:
凡是有「航攝」、「調繪」等字的,表明這幅圖是用航空攝影測量方法測制的,地形准確可靠。註明的測制年月愈近,地圖內容愈新穎,反之,則愈陳舊。
圖上寫有「1954年北京坐標系」,「1956年黃海高程系」,是計算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依據。比方說,公路里碑上的公里數,通常是從大城市起算的;說某某建築有多高,一般是從地面算起。這就是說,地球上任何一點的位置都是相互聯系,都有一定相對關系。我們測繪地面上點的位置,也是一樣,也要有一個起算標准,不然就分不出高低、這了。測繪地面上某個點的位置時,需要兩個起算點:一是平面位置,一是高程。計算這兩個位置所依據的系統,就叫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 「1954年北京坐標系」,是採用蘇聯克拉索夫斯基橢圓體,在1954年完成測定工作的,所以叫「1954年北京坐標系」,我國地形圖上的平面坐標位置都是以這個數據為基準推算的。「956年黃海高程系」,是在1956年確定的。它是根據青島驗潮站1950年到1956年的黃海驗潮資料,求出該站驗潮井裡橫按銅絲的高度為3.61米,所以就確定這個鋼絲以下3.61米處為黃海平均海水面。從這個平均海水面起,於1956年推算出青島水準原點的高程為72.289米。我國測量的高程,都是根據這一原點推算的。
為了把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描畫在圖紙上,讓用圖的人能認出是什麼物體,測繪部門制訂了簡明易懂的符號和有關規定,這個規定,就叫「地形圖圖式」,簡稱「圖式」。我國現行的「圖式」是由國家測繪總局和總參測繪局共同制定的,它是測制、出版地形圖的法定依據,也是識別和使用地形圖的基本工具。有了統一的圖式,測圖的人和用圖的人就有了共同的語言。使用地圖時,如果對某個符號不認識,查閱一下圖式,就能找到答案。但查閱圖式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查閱的圖式要與使用的地圖比例尺一致。二是查閱圖式時,要注意圖式的版本,不然符號就會弄錯。
(四)地物符號
地面上的物體,種類繁多,千姿百態,因受比例尺的限制,測圖時不可能按照它們的形狀全部描繪在圖紙上,只能把有軍事意義的重要地物表示出來,有些不需要的物體,還要舍棄。為了使地圖簡明、美觀,便於識別物體,判定方位和圖上量測計算,制定了一些圖形和注記,分別來表示實地某種物體,這些圖形和注記,就叫地物符號。
1. 符號的特點
在制定地物符號時,通常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原則和特點:
一是符號要有統一性。沒有統一的規定,不僅不利於測制、生產地圖,也不利於使用地圖。
二是圖形要形象醒目,容易識別記憶。符號的圖形,盡可能地反映地物的外形和特徵,使用圖者一目瞭然,很容易聯想到它所代表的地物。所以,地物符號在構圖上力求做到三點:

與地物的平面形狀相似,如居民地、公路、湖泊等,它們的圖形與實地地物的平面輪廓對應相似,這種符號,稱為輪廓符號或正形符號;

與地物的側面形狀相近,如突出樹、煙囪、水塔等符號的圖形與實地地物的側面形狀相似,比較形象、直觀,這種符號,稱做側形符號;

與地物的意義相關,如氣象台的風向標、礦井的錘子等,這種符號,稱為象徵性符號。
了解了它們的特點,用圖時,只要注意看圖形、想意義,就容易識別記憶了。
三是符號要合理分類,能反映地圖內容的有機聯系和區別,保證圖面清晰,易於識別。
2. 符號的分類
實地上面積較大的地物,如居民地、森林、江河、湖泊等,其外部輪廓都是按比例尺測繪的,叫做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這類符號,可以在圖上量取其長、寬和面積,了解其分布和形狀。
對長度很長,寬度很窄的線狀地物,如道路、長城、土堤、垣柵、小的河溪等,其長度是按比例尺測繪的,因寬度太窄若按比例尺縮繪,就表示不出來,就只能放大描繪,所以叫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這類符號,在圖上只能量取其相應實地的長度,而不能量取它們的寬度和面積。
地面上很小的獨立地物,如亭子、獨立房、寶塔、紀念碑、路標、石油井等,這類地物,若按比例尺縮繪到圖上,就表示不出來;但在軍事上,對判定方位、指示目標、炮兵聯測戰斗隊形、實施射擊、指揮作戰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就採用規定的符號,在不同比例尺圖上,按不同的大小繪出;所以,叫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這類符號,不能用來判定地物的大小,只能表明物體的性質和准確位置。它們對應實地的准確位置,是在圖形的那一點上,這是根據圖形的特點規定的。
上述三類符號,只能表示地物的形狀、位置、大小和種類,但不能表示其質量、數量和名稱,因此,還有文字和數字注記,作為符號的補充和說明,所以叫注記和說明符號。注記和說明符號的形式有三種:
1. 地理名稱的注記,如市、鎮、村、山、河、湖、水庫,各類道路和行政區的名稱等,是用各種不同大小的字體來表示。
2. 說明地物質量特徵的文字注記,如井水的鹹淡,公路路面質量、橋梁性質,渡場、森林種類,塔形建築的性質等,均用細等線體以略注形式配在符號的一旁。
3. 說明地物數量特徵的數字注記,如三角點、土堆、斷崖的高度,森林密度和樹的平均高、粗,道路的寬度,河流的寬、深和流速等均用大小不同的數字表示。
此外,有些地物的分布較零亂,如沙地、石塊地、梯田坎、疏林、行樹、果樹等,很難表示它們的具體位置和數量,就採取均勻配置的圖案形式表示,所以叫做配置符號。這種符號,只表示分布范圍,不代表具體位置。
只要我們掌握了符號的特點,再識別地物符號就比較容易了。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有高山,有深海,有丘陵和平原,有沙漠和草原,還有江河和湖泊等等,這些高低不平,形狀各異的地貌是怎樣表示在平面圖紙上的呢?
地貌的表示方法,是人們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的基礎上,逐漸完善和豐富起來的。在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時候,我國的制圖先驅是用∩∩圖形表示山峰位置和山脈大體走向的,直到清朝初期,才開始採用等高線表示地貌的方法。
用等高線表示地貌,能精確地反映地面的高低、斜坡形狀和山脈走向,我們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圖,主要是用這種方法表示地貌的。這種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立體感。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地圖的要求提高了,希望能一目瞭然地看出廣大區域的地勢總貌,迅速得到高程分布和高差對比的印象,於是,在等高線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分層設色和暈渲表示地貌的方法。
分層設色法,就是將地貌按一定的高度分出層次,每層普染以不同的顏色。用圖時就可以根據顏我迅速判別高度。我們常見的地圖冊以及航空圖,小比例尺圖,多是採用這種方法。 暈渲法,就是按一定的光源方向和地形起伏,用青鋼色(或彩色),在坡或背光坡上塗繪暗影,以構成地勢起伏的立體形象,給用圖者在視覺上以生動形象、蜿蜒起伏、景觀自然的感覺。地貌圖、游覽圖多是採用這種方法。
分層設色和暈渲法,如與等高線配合使用,效果將會更好,不但便於識別地貌,也便於圖上計算高程。
1. 等高線表示地貌的原理 ?為了說清楚這個原理,讓我們先回憶一下某些自然現象。
你到過水庫吧!在水庫的岸坡上,有一道道的水涯線痕跡,一條條,一層層,隨著山形的凸凹,蜿蜒曲折,多麼規律!真象雕刻家專門刻畫的一樣;其實,那是水平面從最高水位的變化過程中,撞擊岸坡留下的標記。
再看海島,在島的四周陡坡上,和水庫一樣,這是海水漲潮和落潮時留下來的痕跡。想想水涯線的痕跡,再看等高線表示地貌的原理,就容易理解了。
等高線表示地貌的原理是:假設把一座山,從底到頂,按相等的高度,用一層一層地水頰橫截該山,則山的表面便會留下一條一條的彎曲截口痕跡線,再將這些截口痕跡線垂直投影到一個平面上,便呈現出一圈套一圈的曲線圖形。因為每條曲線上各點的高度都相等,所以這種曲線叫等高線;各相鄰的兩條等高線間的垂直距離相等,叫等高距。地形圖就是根據這個道理來表示地貌的。
2. 等高線的特點
根據等高線表示地貌的原理,從圖18可以看出這樣幾個特點:
等高線都是閉合曲線,同一條等高線上任何一點的高程都是相等的;
等高線多,山就高,等高線少,山就低;
等高線密,坡度陡,等高線稀,坡度緩; 等高線的彎曲形狀和相應實地地貌形態保持水平相似的關系。
對於同一地形而言,等高線的多少,取決於等高距的大小。等高距大,等高線就稀少,地貌顯示就簡略;等高距小,等高線就密集,地貌顯示就詳細。為了制方便,利於用圖,應選擇適當的等高距。我軍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等高距規定為:
比例尺 1:1萬 1:2.5萬 1:5萬 1:10萬 1:20萬
等高距 2.5米 5米 10米 20米 40米
3. 等高線的種類
在地形圖上,我們所看到的等高線,為何有細的,有粗的,還有斷續的?這是為了更好地表示地形和用圖的方便而規定的。
凡是按規定的等高距測繪的等高線,都叫基本等高線,又稱首曲線,是用細實線表示的;
為了便於計算高程,把首曲線每逢五條或十條加粗描繪一條,叫做加粗等高線,例如,一座一千米的高山,在1:5萬圖上,就要畫一百條首曲線,計算高程時,如果一條一條地數,就很不方便,有了加粗等高線,就能一五一十地數,計算就方便了,所以,又叫計曲線。
因為地貌起伏變化多端,用首曲線往往不能詳細表示地貌的細部特徵,就在首曲線的中間加繪長虛線,表示其細部,這叫半距(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等高線,也叫間曲線。
有些地方的細貌,用間曲線仍然顯示不出來時,就在四分之一等高距的位置上用短虛線表示其細貌,補助間曲線的不足,所以叫做補助等高線,又叫助曲線。 ~
間曲線與助曲線,線段不長,只在傾斜變換和地形復雜的地方用,如丘陵地區的地圖上使用較多。
用等高線表示地貌,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具有圖形簡單、便於計算、清晰醒目等優點。但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因為等高線是按一定的等高距測繪的,有些細貌可能被捨去;不能完全逼真地反映地貌的細部和景觀;立體感不夠明顯,給判讀帶來一定的困難。用圖時,既要掌握它的特點,也要知道它的不足之處,才能更好地發揮地形圖的作用。
4. 怎樣識別地貌
我們懂得了等高線表示地的原理和特點,就有了判讀地貌的基礎,但是,由於地貌類型復雜,要正確認識地貌,仍有不少困難。
盡管每座山賭陰自己的特點,形態萬千,但只要我們認真分析一下,仍然可以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徵。概括地說,它們都是由山頂、凹地,山背、山谷,鞍部、山脊等構成。只要抓住這些基本特徵,識別地貌就比較容易了。
在識別這些特徵時,只要聯想一下等高線表示地貌的原理和特點,就能立刻認出:凡是最小的閉合小圓圈都是山頂。根據這些圓圈的大小和形狀,還能分辨出是尖頂山、圓頂山或平頂山。凹地也是小圓圈,怎麼和山頂區別呢?這個問題,制圖人員早就想到了,就是在圓圈上加上個垂直小短線,它是指示下方向的,叫做示坡線。如果你看到示坡線是在圓圈的外面,就是山頂,示坡線是在圓圈的裡面,就是凹地了。
以山頂為准,等高線向外凸出的是山背;等高線向里凹入的,就是山谷。兩個山頂之間,兩組等高線凸彎相對的是鞍部,若干個山頂與鞍部連接的凸起部分就是山脊。
另外,由於地殼的升降,剝蝕和堆積作用,使得一些局部地區改變了原來的面貌,如在黃土高原上,植被稀少,由於雨水沖刷形成的沖溝;陡峭的崖壁,坡度在70°以上,象廣西桂林的陡石山;山坡受風化作用而崩落的崩崖等。這些地形,軍事上統稱為變形地。因為這種地形面積很小,形狀奇特,用等高線不太好表示,只好用符號來表示。
根據等高線表示地貌的原理和特點,結合變形地符號,再考慮到自然習慣(如河水總往低處流,等高線上高程注記的字頭總是朝上坡方向,示坡線指向下坡)進行判讀,地貌的總體和細部就清清楚楚了。
5. 怎樣判定高程和高差
我們在使用地圖時,經常要判定點位的高程。如炮兵射擊,為了確定高低角,就要知道炮兵陣地、射擊目標和觀察所的高程。在圖上根據什麼判定點位的高程呢?主要是根據高程注記和等高線來推算。例如:
點位恰在等高線上時,該等高線的高程,就是這個點位的高程;
點位在兩條等高線之間時,先查出下邊一條等高線的高程,再按該點在兩等高線間隔中的位置目估出高度;
點位在沒有高程注記的山頂時,一般應先判定最上邊一條等高線的高程,然後再加上半個等高距。
知道了兩點的高程,然後相減,所得結果,就是兩點的高差。
6. 怎樣判定斜面形狀和坡度
部隊構築山頭陣地,總要觀察一下斜面情況,是否有利發揚火力。軍隊行軍,經常遇到上坡下坡。不同的斜面和坡度,對軍隊戰斗行動帶來不同的影響。比如汽車的爬坡能力是15°,如果道路的縱坡度大於15°,汽車就不便通行了。所以,我們使用地圖,要學會從圖上判定斜面的形狀和坡度。
所謂斜面,就是從山頂到山腳的傾斜部分。就拿敵對雙方控制的高地來說,朝向對方的斜面叫正斜面,背向對方的斜面為反斜面。斜面有幾種?它們在地形圖上是怎樣表示的呢?
等齊斜面 坡度基本上一致,站在斜面頂部可以看到全部,便於發揚火力的稱為等齊斜面,在圖上,各等高線的間隔大致相等。 vJl4.nk
凸形斜面 在實地,上面緩下面陡,站在斜面頂部看不見下部,形成觀察射擊的死角,稱為凸形斜面。在圖上,等高線的間隔上面稀,下面密。
凹形斜面 與凸形斜面相反,上面陡,下面緩,站在斜面的頂部能看到斜面的全部,便於發揚火力,稱為凹形斜面。在圖上等高線的間隔是上面密,下面稀。
實地的斜面,多數是凸凹互相交錯的形狀,但是,總離不開上面說的三種形狀。使用地圖時,只要注意等高線間隔的疏密情況,就能很容易地判明斜面的形狀。
那麼斜面的坡度,又怎樣從地圖上量取呢? .
量取坡度時,要先用兩腳規量取圖上兩條(或六條)等高線間的寬度,再到坡度尺上比量,在相應的垂線下邊就可以讀出它的坡度。
(六)地形圖的坐標系統
提起「坐標」這個詞,有些讀者可能有點陌生,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是經常碰到的,只是不這么稱呼罷了。比如我們到體育館看球賽,去禮堂聽報告,入場券上就有×排×號,按照這個排、號,就能找到自己的座位。這種用排和號兩個數確定座位的方法,在數學上就叫做坐標法。為了使用地圖的方便,制圖人員就把這個坐標法搬到了地圖上,成為確定地面點位的方法。因為地球比較大,坐標的起算點、計算的方法和表達的方式就必須有一系列的規定,這些規定,就是坐標系統。
地圖上的坐標系統分為兩種,即平面直角坐標系和地理坐標系。我國地形圖上採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標系」,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了。這里只打算介紹一下地形圖上的地理坐標和平面直角坐標的一些具體應用問題。
1. 地理坐標
確定地球表面上某點位置的經度和緯度數值,就是該點的地理坐標。
為了使用方便,在1:20萬、1:50萬和1:100萬地圖上,按照一定的間隔繪有經線和緯線,構成地理坐標網;在圖廓線的四周有經、緯度數值注記。在大於1:10萬圖上,只是在內圖廓外繪有分度帶,每個分劃為一分;在內圖廓的四角注有經、緯和值。需要用經緯度指示目標時,只要把南圖廓與北圖廓、東圖廓與西圖廓上分度帶的相應分劃連接起來,就構成了地理坐標圖。
埂坐標是世界各國通用的。在海上、空中、邊防或外交斗爭中,通常採用地理坐標指示目標。例如,知道了地理坐標為北緯25°02.5′,東經121°31′,就可以從圖上找到這是台北市。反之,找到了圖上位置,也可以求出這一點的地理坐標。 :
2. 平面直角坐標
由於經緯線在圖上多是弧線,不便於圖上作業,更不便於距離和角度的換算,因此,在大比例尺圖上都繪有平面直角坐標網。
確定平面上某點位置的長度數值,就是該點的平面直角坐標。平面直角坐標會值是用公里和米表示的。

平面直角座標的構成 平面直角坐標,是在頰上由兩條垂直相交的直線建立起來的坐標系統。縱線為縱軸,以X表示;橫線為橫軸,以Y表示;兩直線的交點為坐標原點,以0表示。確定某點的位置時,以該點到橫軸的垂直距離為縱坐標(X),到縱軸的垂直距離為橫坐標(Y)。並規定,X值在橫軸以上的為正,以下的為負;Y值在縱軸以右的為正,以左的為負。如甲點的坐標:X=250,Y=300。用這種方法確定點位的,就叫平面直角坐標法。
我國地形圖上的平面直角坐網,是按高斯投影構成的。高斯投影是以6°為一帶,每個投影帶的中央經線是直線,與中央經線相垂直的另一條直線是赤道。地形圖上的平面直角坐標,就是以中央經線為縱軸(X),以赤道為橫軸(Y),其交點為坐標原點(0),這樣,每個投影帶便構成一個獨立的坐標系。我國領土位於赤道以北,所以縱坐標(X)值均為正值;橫坐標(Y)值,位於中央經線以東的為正,位於中央經線以西的為負。為了計算方便,消除負數,又將橫坐標(Y)值均加上五百公里常數,(即等於將縱軸西移500公里)橫坐標以此縱軸起算,Y值也就全是正數了。
因為一個投影帶的范圍很大,分的圖幅也很多,為 能迅速確定點的坐標,制圖時,就用平行線的辦法,以一公里(或兩公里)為單位,分別作中央經線和赤道的平行線,構成正方形方格網,叫做平面直角坐標網,在1:5萬地形圖上,每個方格的面積是一平方公里,所以又叫方里網。
圖上平面直角坐標的注記 地圖上縱向的線(即中央經線的平行線),都叫縱坐標線,它的長度數值是由南向北增加的,注記在左右圖廓間(公里數)。 地圖上橫向的線(即赤道的平行線),都叫橫坐標線,它的長度數值是由西向東增加的,注記在上下圖廊間(公里數)。
用平面直角坐標指示目標 有了X、Y一組數值,在圖上是不是就能確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點的位置了呢?這在一個投影帶中是可以的。但是,按高斯分帶投影的辦法,全球就分六十個帶,我們中國佔十三個帶,每一帶都是一個獨立的坐標系;這樣,相同的一個坐標值,將會在所有六十個帶里同時出現。例如呼和浩特市和承德市,它們的坐標幾乎相等,而兩地實際相距將近五百公里,就因為所在的投影帶不同。為了避免這種現象,還要在Y坐標值的前面寫上帶號,就是在呼市的橫坐標值前寫上19,在承德的橫坐標值前寫上20,這樣,才能用X、Y值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位置。
平面直角坐標網的作用,主要是指示目標和確定目標在圖上的位置,也可以估算距離和面積。利用坐標指示目標時,可以用概略坐標,也可以用精確坐標。例如,報告龜山的概略坐標,只要指出龜山所在方格左下角的坐標值即可。
報告坐標的順序是:先縱坐標值,後橫坐標值,切記不要報錯。
為了避免報錯順序,簡便的方法是:用左手的虎口對正這個方格的左下角,先沿拇指方向找出縱坐標值(X)為85,再沿食指方向找出橫坐標值(Y)為49。口頭報告時,先說坐標,後說地名,如:85、49,龜山。如果在文件中,就寫成:「龜山(85、49)」。
炮兵射擊,常常要用精確坐標,此時應先找出概略坐標,再加上該點到下邊和左邊方格線的垂直距離的米數即可。最方便的辦法是用坐標尺量讀。量讀的方法是:使坐標尺的縱邊與縱坐標線密合,橫邊通過所量地物之定位點,即可讀出縱、橫坐標的米數,然後與概略坐標的公里數相加,就是精確坐標。例如發射點的精確坐標為:X85620,Y49300。
反之,用同樣的方法,知道了坐標值,也可以確定目標點在圖上的位置,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
3. 鄰帶補充坐標網
地形圖上的平面直角坐標網,是按投影帶建立的各自獨立的坐標系,縱、橫坐標線都只平行於本帶的縱、橫坐標軸;所以,在兩帶相接的地方,圖上的坐標線就拼接不起來。但是,在實戰中,常會碰到這種情況:比
為了便於相鄰兩帶的圖幅能使用統一的坐標網,制圖時規定,凡是在兩帶相接地方1~2幅圖的外圖廓線上都要加繪鄰帶坐標網短線,並註上相應的公里數。用圖時,就要規定統一使用某一帶坐標網,並將兩對應圖廊間的短線連成直線,即可構成鄰帶統一的坐標網

追問:

觀察這樣的地形圖從那著手,應該注意那些地方,比如每一戶的林地不在明顯的溝樑上,而是在它們之間,我應如何來把這塊地畫在地形圖上,因為每戶的面積是我們從地形圖上通過方格紙算出來的,所以繪圖很重要,麻煩您在多多留意,謝謝你!

⑥ 地圖的方向常用三種方法來表示;在有什麼的地圖上經線靠北極端的指向為北

三北方向圖

在中、小比例尺地形圖上,通常繪有地圖中央一點的三個基準方向之間的關系,這種地圖稱為三北方向圖。
三北方向圖主要用於地圖的定向,根據地形圖的不同位置,會有不同形式。三個基準方向分別指通過某一點的子午線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標北方向。可參考附圖。
真子午線北方向、磁子午線北方向、坐標縱線北方向三者之間關系的略圖。繪制時,真子午線北方向需垂直南北圖廓線,其他方向線按實際關系繪制,實際偏角值通過注記表明。標注偏角值時,不僅用六十進制角度制標注圖幅的各種偏角值,還需在其後的括弧內標注其6 000密位制的密位數,以適應軍事應用。六十進制偏角值標注至「分」,密位制偏角值標注至1個密位

⑦ 利用地形圖定點

地形圖定向後,要在圖上找到觀察者站立點在地形圖上的位置 ( 即定點) ,然後才能工作。定點可用下述方法:

1. 按明顯地物點定點

根據地形圖上的明顯地物,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如果觀察者恰好在某座橋上,或一房屋的某一位置,則可根據地形圖與實地相應位置迅速定位。如果觀察者不在明顯地物點上,則可根據距明顯地物點的距離和方位確定自己的位置。

2. 根據地形特徵點定點

明顯的地形點即山頂、山谷頂端、鞍部等,觀察者站在山脊上,左右兩側恰好對著溝谷,則可根據這個地形特徵點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圖 2-10 後方交會法定點

3. 交會法定點

兩點交會 當觀察者沿道路行進時,可根據道路與兩側明顯地物點的關系位置,用交會法確定點位。其方法是首先將地形圖定向,用直尺緊靠地形圖上的標志點符號,轉動直尺使之瞄準地面上的標志點,則直尺與地形圖上道路的交點,即為觀察者所在的位置。

三點交會法 三點交會法也叫後方交會法,它是根據地形圖和地面上相應的三個明顯地物點進行定位。如圖 2-10a,獨立樹、工廠和三角點為地面上三個目標點,圖 2-10b 為它們在地形圖上的相應定位的方法是,先將地形圖定向,然後分別通過地形圖上的地物符號,瞄準地面上相應的地物,向後引繪方向線,三條方向線在圖上的交點,即為所在點的位置。

⑧ 地圖上一般用哪兩種來確定方向地圖上的各種說明和符號叫做什麼文聖孔子是歷史名人他創立了什麼學派

一,有三種方法定方向包括:1 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 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指示北方。3經緯網定向法:有經緯網的地圖,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通常最常用的兩種方法是一般定向法,和經緯網定向法(比較精確)二,地圖上的各種說明和符號都稱為圖例三,孔子創立的是儒家學派

閱讀全文

與地形圖定向常用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點痣留下的紅印怎麼去除簡單方法 瀏覽:803
賓得k50跑焦解決方法 瀏覽:509
湖南情感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26
綁氣球串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88
骨頭疏鬆最佳鍛煉方法 瀏覽:267
蒼耳葉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瀏覽:86
優米手機root方法 瀏覽:292
鑄工塵肺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795
汽車點煙器偶爾斷電解決方法 瀏覽:48
萬能的鍛煉方法 瀏覽:114
後麓茸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841
電腦越獄使用方法 瀏覽:800
胎壓監測的使用方法和步驟 瀏覽:582
研學課題的研究方法和步驟怎麼寫 瀏覽:365
鍛煉清凈心的方法 瀏覽:81
解決牛市的方法 瀏覽:803
保護員工的最佳方法 瀏覽:837
小粉盒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290
蔥油手工面製作步驟和方法圖片 瀏覽:808
電腦主板排線的切割技巧和方法 瀏覽: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