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枝棕的做法
梔粽,潮州鳳凰端午節傳統美食。在鳳凰,端午節包梔粽的習俗由來已久。
用料
草木灰(鹼) 適量
糯米 適量
潮州梔粽(鹼水粽)的做法
普荊(黃荊葉)
曬干
燒成灰水,浸泡糯米
浸泡一夜的糯米
包成粽子
小貼士
B. 梔粽的簡介
在鳳凰,端午節包梔粽的習俗由來已久。小小的梔粽,製作工序卻十分繁瑣:首先將雜柴的灰燼用開水淋上,再攪拌、過濾,便製成了製作梔粽的主要材料——黃色的梔水。再將糯米浸於梔水十多個小時,糯米變成了金黃色,此時便可用與包粽子。包粽子是葉必須是干凈的,而且還不能有水。要包得漂亮,還得壓得整齊,所用的蘆葦也不能太粗。包好的粽子得煮上六、七個小時才有粘性。煮熟的梔粽,沾上砂糖,入口甘香爽口,別有一番風味。
C. 在傳統的端午粽子中,你覺得甜味和鹹味哪個更好吃
這個主要看個人的口味,還有每個地方的人的飲食習慣,如潮汕的粽子就有雙拼口味,一邊甜一邊咸,但不是所有潮汕人都喜歡這種甜咸混合的口感,還有人喜歡鳳凰梔粽,口味較淡,需要蘸著糖粉吃。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兩大類。北方粽子的餡料多以紅棗,蜜餞,豆沙的甜粽子,南方粽子的餡料多以五花肉,火腿,冬菇
市場經濟的發展,粽子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正在走向大融合,南方的肉餡兒咸粽子正在湧入中原,大有不可阻擋之勢。走親戚,拜朋友,總要在傳統甜粽子中間加一箱咸粽子。不過大多數對咸粽子還是很冷漠,北方很少有人吃肉粽,都是用大棗蜜餞做餡,感覺南方是把粽子當成當成了一種主食所以花樣翻新,對北方而言就是一種小吃!
D. 潮州鳳凰梔粽怎麼保存
放陰涼環境,冷藏或冷凍。潮州鳳凰梔粽屬於梔粽(又叫「灰水粽」)的一種,因產地在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而得名,因粽子長條狀似枕頭,也叫「鳳凰枕頭粽」。都是純手工新鮮製作,陰涼環境下可放三天,冰箱冷藏可放七八天,放急凍可保存一年。
E. 潮汕的美食有哪些
改革開放以來,牛肉丸成為潮汕特色美食美名遠揚,其中尤以用料上等口味正宗的--壟美齋牛肉丸著稱。
傳統製法是選用新鮮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後切成塊,放在大砧板上,用特製的方形錘刀兩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醬,加入少量雪粉、精鹽、上等魚露和味精,繼續再槌15分鍾,隨後用大缽盛裝,加入方魚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勻,用手使勁攪撻,至肉漿粘手不掉下為止,然後用手抓肉漿,握緊拳擠成丸,用羹匙掏進溫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約8分鍾,撈起牛肉丸。
據說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或許能作此表演,由於全由人工操作,所以成本比機制的要高。80年代初出現打丸機後,手打的傳統製作方式也便日漸稀少。
隨著來汕的外地人及老汕頭人希望嘗到那種"掉地上還能彈得老高"的手打牛肉丸的要求也日益強烈,這才使美味的手打牛肉丸重現"江湖"。
食時用原湯和牛肉丸下鍋煮至初沸(煮時水不能太沸,否則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適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醬或辣椒醬佐食。吃牛肉丸有不少人蘸辣椒醬,不過還是蘸本地特產沙茶醬最為地道。
牛肉丸還可烤著吃,燒烤時把牛肉丸剖成兩半,抹上醬料和蜂蜜烤熟即可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