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的致炎造模方法

常用的致炎造模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6 01:35:50

㈠ 請闡述常用的滅菌方法

加熱滅菌法

加熱可破壞微生物中酶、蛋白質和核酸,導致微生物死亡。加熱滅菌又分乾熱滅菌法和濕熱滅菌法。在同一溫度下,濕熱滅菌的效果比乾熱滅菌好。主要是因濕熱滅菌時,有水分存在,蛋白質容易變性。水分又易使微生物膜壁潤濕,濕熱的穿透力比乾熱大。

乾熱滅菌法 常用的有火焰滅菌法與乾熱空氣滅菌法兩種。

紫外線滅菌法

是指用紫外線照射殺滅微生物的方法。一般用於滅菌的紫外線波長是200~300nm,滅菌力最強的波長是253.7nm。紫外線作用於核酸蛋白促使其變性,同時空氣受紫外線照射後產生微量臭氧,從而起共同殺菌作用。紫外線進行直線傳播,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穿透力微弱,但較易穿透清潔空氣及純凈的水。因此本法適用於照射物體表面之滅菌、無菌室的空氣及水的滅菌;不適用於葯液的滅菌、固體物質深部的滅菌;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線,因此裝於玻璃容器中的葯物不能用此法滅菌。紫外線對人體照射過久,會發生結膜炎,紅斑及皮膚燒灼等現象,故一般在人入室前開啟紫外線燈1~2小時,關閉後人才進入潔凈室。如果必須在人進去後仍要開紫外線滅菌,則人的皮膚及眼睛應有有效的防護措施。一般在6~15m3的空間可裝置30瓦紫外線燈一盞,離地面2.5~3m為宜。

用紫外線照射滅菌時要注意下列問題:

1、紫外線的殺菌力,隨使用時間增加而減退,一般使用時間達到額定時間70%時應更換紫外線燈管,以保證殺菌效果。國產紫外線燈平均壽命一般為2000h。
2、紫外線的殺菌作用隨菌種不同而不同,殺黴菌的照射量要比殺桿菌大40~50倍。

3、紫外線照射通常按相對濕度為60%的基礎設計,室內濕度增加時,照射量應相應增加。

4、紫外線滅菌效果與照射的時間長短有關,這需要通過驗證來確定照射時間。
5、紫外照射燈的安裝形式及高度,應根據實際情況,參考使用說明決定。滅菌方法的驗證採用生物指示劑挑戰試驗,生物指示劑多用枯草芽孢桿菌。

微波滅菌法

微波是指頻率在30~3000MHz之間的電磁波。水可強烈地吸收微波,使其極性分子轉動,分子間的磨擦而生熱,且升溫迅速,靠熱力而滅菌。在數十秒至幾分鍾之內可達100~150℃,並全部殺死液體中的微生物,適於水溶性注射液的滅菌。另外,固體葯材飲片及固體制劑(丸劑、散劑、膠囊粉等)也含少量水分,微波能穿透到固體內部,由表至里被均勻加熱,而起乾燥、滅菌的作用。多用於口服液體制劑的滅菌,有望用於注射液的滅菌。但可能對某些葯品的PH值、含量、顏色有影響。

輻射滅菌法

輻射滅菌是應用γ射線、β射線殺滅細菌的方法,又稱電離輻射,前者由鈷-60或銫-137發出,穿透力強;後者由電子加速器產生,帶電荷,穿透力弱,滅菌效果差。

化學滅菌法

化學滅菌法系指用化學葯品來殺滅微生物的方法。同一種化學葯品的低濃度時呈現抑菌作用,而在高濃度時則能起殺菌作用。其殺菌機理可能是:能使微生物蛋白質變性死亡,或與酶系統結合影響代謝,或改變膜壁通透性使微生物死亡等。常用的方法有消毒劑消毒法和化學氣體滅菌法等。

消毒劑消毒法

消毒是指殺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化學消毒劑大多僅能殺死微生物的繁殖體而不能殺死芽孢,能控制一定范圍的無菌狀態。可將消毒劑配成適宜濃度,採用噴淋、塗擦或浸泡等方法對物料、環境、器具等進行消毒。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有0.1%~0.2%苯扎溴銨溶液、3%~5%的酚或煤酚皂溶液、75%乙醇等。常用於物體表面滅菌。但要注意其濃度不要過高,以防止化學腐蝕作用。潔凈室的牆面、天花板、門窗、機器設備、儀器、操作台、車、桌、椅等表面以及人體雙手(手套)在環境驗證及日常生產時,應定期清潔並用消毒劑噴灑,無菌室用的消毒劑必須在層流工作台中,用0.22μm的濾膜過濾後方能使用。

化學氣體滅菌法

系指利用化學葯品的氣體或產生的蒸汽進行殺滅微生物的方法。

1.環氧乙烷滅菌法

環氧乙烷滅菌法是利用環氧乙烷氣體進行殺菌的方法。它是一種傳統的滅菌方法,可應用於工衣滅菌、不耐加熱滅菌的葯品、醫用器具、設施、設備等的滅菌。

環氧乙烷滅菌系統,主要有下列四項互相制約的重要因素影響滅菌效果:
1、溫度;2、濕度;3、氣體濃度;4、滅菌時間。因為環氧乙烷是易燃易爆物質,明火可以引起燃燒,同時由於氣體分解還可能引起爆炸,環氧乙烷滅菌中應十分注意安全問題。

2.甲醛等蒸汽熏蒸法

採用甲醛、丙二醇或過氧醋酸等化學品,通過加熱產生蒸汽進行空氣環境滅菌。
(1)、計算房間體積,按10g/m3的比例稱出甲醛。
(2)、將甲醛倒入甲醛發生器或加熱盤或燒杯中,並放好加濕用水,必要時還需加入高錳酸鉀(2~3g/m3),然後加熱(甲醛發生器用蒸汽加熱,加熱盤或燒杯用熱水盛入其中加熱)使其蒸發成氣體。
(3)、滅菌流程:空調器停止運轉→啟動甲醛氣體發生器或在加熱盤中加熱甲醛 →讓甲醛氣體擴散約30分鍾→啟動空調器讓甲醛氣體循環約30分鍾→停止空調器,房間熏蒸消毒,時間不少於8小時→ 房間排氣,用新鮮空氣置換約2小時→ 恢復正常運行。當相對濕度在65%以上,溫度在24~40℃時,甲醛氣體的消毒效果最好。

3、臭氧消毒法

臭氧(O3)的消毒原理是:臭氧在常溫、常壓下分子結構不穩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2)和單個氧原子(O),後者具有很強的活性,對細菌有極強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解了細菌內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須的酶,從而破壞其細胞膜,將其殺死。多餘的氧原子則會自行重新結合成為普遍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害殘留物,故稱為無污染消毒劑。它不但對種種細菌(包括肝炎病毒、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及雜菌等)有極強的殺滅能力,而且對黴菌也很有效。

㈡ 骨膜炎常用的治療方法哪些

骨膜炎一般是因為外傷或過度運動而造成骨膜的炎症反應。在情況比較輕的時候可以給予活血化瘀,消炎,消腫止痛治療。可以用中葯骨膜骨方 醫-貼。可以配合遠紅外線,熱敷,電療等等。嚴重時最好的治療辦法是局部封閉治療。同時必須限制患肢的活動,減少炎症的進一步加重。如果在關節周圍,應該用彈力綳帶固定關節,限制關節周圍的活動。

㈢ 搔刮損傷血管內膜法和球囊內皮剝脫法的操作和工具

1 體外血栓形成法

1.1 混合血栓形成法 即取動物自身血自然凝固形成血栓。此法製作簡單,且可根據需要製成合適大小和形狀,以栓塞特定部位。如建立大鼠冠狀動脈微栓塞模型〔1〕,取大鼠自身尾靜脈血凝固成血栓,玻璃研磨器研磨5分鍾,使之成為較均勻顆粒狀懸液備用。大鼠麻醉後,取仰卧位,術區備皮消毒,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取第2肋間水平橫切口,剪斷胸骨,切開心包,暴露主動脈根部, 鉗夾升主動脈,同時使用直徑0.5mm細針刺入主動脈根部注入血栓微粒,10s後松開鉗夾的升主動脈,以栓塞微動脈。由於血栓來源自身,且富含血小板,纖維蛋白,紅細胞等,符合冠脈微栓塞時病理生理改變。

1.2 白色血栓形成法 取動物自身血,常溫下離心,後取上層血漿加入凝血酶,凝固成白色血栓。此血栓主要成分為纖維蛋白和血小板。人類缺血性腦梗死多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形成的白色血栓栓塞所致,施海濱等〔2〕用介入技術建立犬急性腦栓塞模型適用於影像診斷和溶栓治療的研究: 抽取犬自體靜脈血,常溫下以4000轉/min離心10min後,取出上層血漿1ml,加入凝血酶100U混勻並注入尖端縮細的玻璃試管中(縮細部分內徑1.0mm,長5cm),凝固後取出,置入生理鹽水中反復漂洗,剪成長為5~8mm的血栓條,再透視下將導管經股動脈插至頸內動脈,注入血栓條,即可形成腦栓塞。此法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易存活,栓塞可靠的優點,可用於腦梗死的早期診斷及溶栓治療研究。

2 體內血栓形成法

2.1 機械性損傷法 機械損傷血管內膜後,使內皮下細胞外基質裸露,促使血小板與膠原接觸而被激活和黏附,啟動凝血過程,導致血栓形成。根據機械損傷方法的不同又可再分為搔刮損傷血管內膜法〔3〕和球囊內皮剝脫法〔4〕通常採用家兔,麻醉後分離股動脈,然後用微型刮匙搔刮血管內膜或用球囊剝脫血管內皮,成功率達100%,操作簡便易行。

2.2 電流損傷法 利用電刺激,破壞局部血管,使血管內膜損傷,促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從而形成血栓。可根據需要建立冠狀動脈,頸總動脈〔5〕,髂動脈〔6〕等部位的血栓形成模型。

2.1.1 冠狀動脈內直流電刺激法 家犬分離冠狀動脈左旋支,放入電磁流量儀探頭記錄血流量。於電磁流量儀探頭遠端將正電極穿過左旋支管壁作刺激電極,負電極縫在胸部皮下,以形成迴路。用100uA直流電刺激300min〔7〕,即形成血栓。另外,血栓形成時,由於血流量的減少,冠狀動脈血流會出現反應性的增加,而影響血栓的形成,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可在電極刺激部位放置一縮窄器〔8〕,此時刺激時間可大大縮短。

2.1.2 冠狀動脈外直流電刺激法〔9〕家犬分離左冠狀動脈前降支,剪一塑料片置於游離的冠狀動脈下方,將雙型刺激電極置於塑料片上,直流電0~5mA范圍內可調,當刺激部位冠狀動脈外膜呈黃褐色並失去彈性及遠端冠脈充盈狀態消失後既停止刺激。此方法和冠狀動脈內直流電刺激法一樣,所形成的血栓與人類動脈血栓形態結構類似,其主要成分為血小板,白細胞等。該方法是國內外常用的冠狀動脈血栓形成方法。冠狀動脈外電刺激比冠狀動脈內電刺激法血栓形成耗時短,並保持了動脈管壁的完整,其關鍵是刺激電量的選擇。

2.3 動脈異物法 動脈管腔狹窄形成湍流以及異物的誘導,均可激活血小板,使其黏附性和聚集性增加,血小板黏附於受損內膜下的膠原和異物,激活凝血途徑形成血栓。犬麻醉後, 穿刺左頸總動脈,在導絲引導下,將固定有銅網圈的球囊送到左前降支中段,擴張球囊,將網圈固定在冠狀動脈內膜上,退出球囊,即可誘發血栓形成。本法除直接影響血小板功能外,銅網圈的植入也可能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加速血栓形成,對研究抗冠狀動脈血栓形成所致心肌梗死和葯理學的研究及溶栓治療是一種有價值的模型〔10〕。

2.4 結扎法 該法常用於制備下腔靜脈血栓模型,靜脈結扎後,引起局部血流淤滯,低氧,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啟動凝血過程,而致靜脈血栓形成。分離大鼠下腔靜脈,結紮下腔靜脈2~6h後於結扎線下方剖開管腔,取出血栓稱重。犬手術顯露雙側股靜脈,在其近,遠端分別結扎,持續48h,可造成犬股靜脈血栓。該法所形成血栓為紅色血栓,是簡單易行的靜脈血栓模型〔1112〕。

2.5 光化學法 本法系將光敏物質引入機體後在特定波長光線的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而產生單線態氧等活性氧,繼而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引起白細胞附壁,激發血小板黏附,聚集而形成血栓。光化學法誘導血栓形成常用的光敏物質有熒光素鈉,血卟啉,二碘曙紅,伊文思藍等,用於照射的光源為單色綠光,濾去紫外光的汞燈,He-Ne激光等〔13〕。光化學法誘導腸系膜微循環栓塞時〔14〕, 由大鼠尾靜脈注入血卟啉,10min後進行腸系膜微循環觀察,選擇直徑為40~50um的細靜脈,作為血栓形成的靶血管,用落射熒光顯微鏡100W汞燈作光源經紫外濾光片(波長為455nm), 光斑直徑為200um,照射在靶血管上以形成血栓。利用熒光顯微鏡自身配置的光源,照明簡便,光照強度,照射區域的大小等易掌握,可控性強;梗塞形成過程與人類血管內血栓形成的病理過程相似。微血栓形成的全過程可直接通過顯微鏡進行觀察,並可通過計算機圖像採集系統讀入,用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進行分析,定量計算血栓大小,對研究血栓形成過程及定量評價抗血小板聚集葯物的效果是十分有用的。

2.6 化學葯物致血栓形成法

2.6.1 月桂酸鈉 其原理是利用化學物質損傷血管內膜,促進血小板黏附,聚集和促進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形成閉塞性血栓。

2.6.1.1 月桂酸鈉所致大腦微動脈血栓形成 大鼠麻醉後,分離一側頸動脈系統,月桂酸鹽分兩次分別經頸外動脈及頸總動脈插管緩慢注入頸內動脈,造成大腦微動脈血管內皮損傷而致血栓形成。該模型無須開顱,創傷小,操作簡便,因手術操作而導致的死亡率幾乎為零,血管內皮的損害及緊接著血栓的梗阻都是有選擇性的發生在MAC的一些小分支,MAC內皮無損傷或血栓形成,特異性較高,且大腦梗死范圍及行為學改變較恆定,所形成血栓主要成分為纖維蛋白〔15〕。

2.6.1.2 月桂酸鈉所致冠狀動脈微血栓形成 大鼠麻醉後,氣管切開,插管連接呼吸機,左前外側中心切口進胸,分離主動脈並用血管夾夾閉主動脈後,迅速以微量注射器從心尖部直接向左心室注入月桂酸鈉, 血管夾夾閉10s後松開,從而導致冠狀動脈微血栓形成〔16〕。此法能很好的模擬由於內皮損傷,繼發血小板粘附聚集以及炎症反應形成微血栓這一病理生理過程。

2.6.2 角叉菜膠致大鼠尾動脈血栓形成 大鼠皮下注射角叉菜膠,此後多數動物尾尖部在3~14出現暗紅色血栓形成區,並逐漸向尾根部擴大,48~72經發紺變為黑色,隨後干細脫落。該方法病理學檢查可見病變區較大血管呈炎性改變伴有混合性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發生在尾部,界限明顯,可從體表測量血栓形成的范圍和程度,可利用該模型檢測多種葯物的抗栓效應。但需注意保證溫度等實驗條件的一致性。角叉菜膠常被用作致炎因子,它所誘發的大鼠尾動脈血栓形成與血管內炎症密切相關,此外角叉菜膠在體外能引起血小板聚集〔17〕。

2.6.3 氯化鐵(FeCl3)致頸總動脈和血栓形成 大鼠麻醉後,暴露頸總動脈,將吸有FeCl3溶液的濾紙片包裹動脈〔28〕;或將吸有FeCl3溶液的小片定量濾紙敷在上,以損傷局部血管壁形成血栓〔29〕。該模型血栓的形成為混合性血栓,主要成分為血小板,紅細胞和纖維蛋白。並且血栓形成部位固定,既可評價溶栓因子又可檢驗抗栓因子,為研究抗栓葯物提供了較好的方法。

2.6.4 胰蛋白酶致頸總動脈血栓形成 家兔麻醉後分離一側頸總動脈,用顯微外科動脈夾夾住近心端和遠心端,兩端分別插入針頭,經近心端針頭用輸液泵勻速灌注胰蛋白酶,隨後以相同速度灌注0.9%氯化鈉溶液沖洗,灌注液經遠心端排出該模型所致血栓富含血小板和纖維蛋白,類似於臨床血栓形成〔20〕。

2.6.5 高分子右旋糖苷致DIC形成 高分子右旋糖酐具有高粘,高聚作用,使血粘度高,血細胞聚集增多,導致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動物模型的復制採用10%高分子右旋糖酐。可引起心臟,腸系膜的微栓塞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21〕。

3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模型的建立

3.1 兔腦粉懸液復制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兔腦浸液的制備:將家兔放血處死,去處兔腦,去凈附著的血管和腦膜,用自來水緩緩沖洗後再用紗布及濾紙吸干,置研缽中加入丙酮,將腦組織研磨壓碎,後將丙酮倒凈或過濾,反復更換丙酮,研磨6~7次,以去處水分及脂肪,直至腦質被搗成灰白色顆粒為止,最後將腦組織平鋪再濾紙上,置37℃溫箱中半小時,待丙酮蒸發,腦組織成粉末狀。用生理鹽水配製成2%兔腦粉懸液後從兔耳緣靜脈注入,形成DIC模型〔22〕。其原理是兔腦懸液富含組織因子,經靜脈注入後啟動外源性凝血途徑,從而導致DIC的發生〔23〕。

3.2 凝血酶建立兔急性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方法採用凝血酶和氨基己酸靜脈滴注造成家兔急性模型。 氨基己酸能夠抑制網狀內皮系統對於凝血酶等活化了的凝血因子的消除作用,所以在造模中加用氨基己酸可輔助凝血酶造成體內血栓形成。用此種方法建立的DIC模型,用時短,效果明顯,成功率高〔24〕。

3.3 內毒素致DIC 內毒素通過損傷血管內皮,激活巨噬細胞,單核細胞而釋放組織因子,啟動凝血過程,形成DIC。用內毒素直接靜脈注射或小鼠腹腔注射即可形成DIC模型〔25〕,該法簡單快捷,是目前常用的建立DIC模型的方法。

通過製作動物模型,人們進行新的治療篩選和評估,為人類攻克血栓性疾病和DIC打下了堅實的實驗基礎。上述血栓形成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造模方法和原理各異,應用時應根據不同的目的而選用合適的方法。

㈣ 抑菌試驗的常用方法

A、抗菌葯物貯存液制備
1.1.1.抗菌葯物貯存液制備 抗菌葯物貯存液濃度不應低於1000μg/ml(如1280μg/ml)或10倍於最高測定濃度。溶解度低的抗菌葯物可稍低於上述濃度。抗菌葯物直接購自廠商或相關機構。所需抗菌葯物溶液量或粉劑量可公式進行計算。例如:需配製100 ml濃度為1280μg/ml的抗生素貯存液,所用抗生素為粉劑,其葯物的有效力為750μg/mg。用分析天平精確稱取抗生素粉劑的量為182.6 mg。根據公式計算所需稀釋劑用量為:(182.6 mg×750μg/ml)/1280μg/ml=107.0ml,然後將182.6 mg抗生素粉劑溶解於107.0ml稀釋劑中。制備抗菌葯物貯存液所用的溶劑和稀釋劑見表5。配製好的抗菌葯物貯存液應貯存於-60℃以下環境,保存期不超過6個月。
B、葯敏試驗用抗菌葯物濃度范圍
1.1.2.葯敏試驗用抗菌葯物濃度范圍 根據NCCLS抗菌葯物敏感性試驗操作標准,葯物濃度范圍應包含耐葯、中介和敏感分界點值,特殊情況例外。
C、培養基
1.1.3. 培養基 NCCLS推薦使用Mueller-Hinton(MH)肉湯,pH7.2~7.4。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在此培養基中生長良好。在測試葡萄球菌對苯唑西林的敏感性時,應在肉湯中加入2%(W/V)氯化鈉,按製造廠家的要求配製需要量的MH肉湯。嗜血桿菌屬菌使用HTM肉湯,肺炎鏈球菌和其它鏈球菌使用含2%~5%溶解馬血的MH肉湯。
D、接種物的制備
1.1.4.接種物的制備 有2種方法配製接種物,一是細菌生長方法,用接種環挑取形態相似待檢菌落3-5個,接種於4-5ml的水解酪蛋白(MH)肉湯中,35℃孵育2-6h。增菌後的對數生長期菌液用生理鹽水或MH肉湯校正濃度至0.5麥氏比濁標准,約含1~2×108CFU/ml。二是直接菌落懸液配製法,對某些苛養菌,如流感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和鏈球菌及甲氧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等菌株,推薦直接取培養18~24h的菌落調配成0.5麥氏比濁標準的菌懸液。用MH肉湯將上述菌懸液進行1∶100稀釋後備用。注意應在15分鍾內接種完配製好的接種物,並取一份接種物在非選擇性瓊脂平板上傳代培養,以檢查接種物純度。
註:在臨床微生物學檢驗中,麥氏比濁法常用於細菌鑒定、葯敏實驗前配置菌液時大致判斷菌液濃度的一種方法,通常認為,如將配菌液濃度配成0.5麥氏比濁管時,相當於1.5×108細菌數/ml,由於方法本身就是一種估計的方法,所以盡管不同細菌大小差異很大,除了真菌孢子,細菌的差別不大,結果不會有影響。但是,標准比濁管的濃度,是葯敏實驗結果的影響因素之一。
E、附:0.5麥氏比濁管配製方法
0.048M BaCL2 (1.17% W/V BaCL2 . 2H2O) 0.5ml
0.36N H2SO4 (1%, V/V) 99.5ml
將二液混合,置螺口試管中,放室溫暗處保存。用前混勻。
有效期為6個月。
F、稀釋抗菌葯物的制備及菌液接種
1.1.5.稀釋抗菌葯物的制備及菌液接種 取無菌試管(13×100mm)13支,排成一排,除第1管加入1.6mlMH肉湯外,其餘每管加入MH肉湯1ml,在第1管加入抗菌葯物原液(如1280μg/ml) 0.4ml混勻,然後吸取1ml至第2管,混勻後再吸取1ml至第3管,如此連續倍比稀釋至第11管,並從第11管中吸取1ml棄去,第12管為不含葯物的生長對照。此時各管葯物濃度依次為256、128、64、32、16、8、4、2、1、0.5、0.25μg/ml。然後在每管內加入上述制備好的接種物各1ml,使每管最終菌液濃度約為5×105CFU/ml。第1管至第11管葯物濃度分別為128、64、32、16、8、4、2、1、05、0.25、0.125μg/ml。
G、孵育
1.1.6.孵育 將接種好的稀釋管塞好塞子,置35℃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16~20h;嗜血桿菌和鏈球菌在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20~24h;對可能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應持續孵育滿24h。
H、結果判斷與解釋
1.1.7.結果判斷與解釋 在讀取和報告所測試菌株的MIC前,應檢查生長對照管的細菌生長情況是否良好,同時還應檢查接種物的傳代培養情況以確定其是否污染,質控菌株的MIC值是否處於質控范圍。以肉眼觀察,葯物最低濃度管無細菌生長者,即為受試菌的MIC。甲氧苄胺嘧啶或磺胺葯物的肉湯稀釋法終點判斷,與陽性生長對照管比較抑制80%細菌生長管葯物濃度為受試菌MIC。
根據NCCLS推薦的分界點值標准,判斷耐葯(resistant, R)、敏感(susceptible, S)或中介(intermediate, I)。S表示被測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可以用該抗菌葯物的常用劑量治療有效,禁忌症除外。R指該菌不能被抗菌葯物的常用劑量在組織液內或血液中所達到的濃度所抑制,或屬於具有特定耐葯機理(如β-內醯胺酶),所以臨床治療效果不佳。I是指MIC接近葯物的血液或組織液濃度,療效低於敏感菌。還表示被測菌株可以通過提高劑量(如β-內醯胺類葯物)被抑制,或在葯物生理性濃集的部位(如尿液)被抑制。另外,中介還作為「緩沖域」,以防止由微小的技術因素失控,所導致較大的錯誤解釋。 A、抗菌葯物和培養基制備
1.2.1.抗菌葯物和培養基制備 同常量肉湯稀釋法。
B、MIC板制備
1.2.2.MIC板制備 無菌操作,將倍比稀釋後不同濃度的抗菌葯物溶液分別加到滅菌的96孔聚苯乙烯板中,第1至第11孔加葯液,每孔10μl,第12孔不加葯作為生長對照,冰凍乾燥後密封,-20℃以下保存備用。
C、接種物制備
1.2.3.接種物制備 將用生長法或直接菌懸液法制備的濃度相當於0.5麥氏比濁標準的菌懸液,經MH肉湯1∶1000稀釋後,向每孔中加100μl,密封後置35℃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16~20h判斷結果。當試驗嗜血桿菌屬,鏈球菌屬時,孵育時間為20~24h,試驗葡萄球菌和腸球菌對苯唑西林和萬古黴素的葯敏試驗時孵育時間必須滿24h。此時,第1孔至第11孔葯物濃度分別為128、64、32、16、8、4、2、1、0.5、0.25、0.125μg/ml。
D、結果判斷
1.2.4.結果判斷 以在小孔內完全抑制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為MIC。當陽性對照孔(即不含抗生素)內細菌明顯生長試驗才有意義。當在微量肉湯稀釋法出現單一的跳孔時,應記錄抑制細菌生長的最高葯物濃度。如出現多處跳孔,則不應報告結果,需重復試驗。通常對革蘭陰性桿菌而言,微量肉湯稀釋法測得的MIC與常量肉湯稀釋法測得的結果相同或低一個稀釋度(1孔或2倍)。 A、介紹
瓊脂稀釋法是將不同劑量的抗菌葯物,加入融化並冷至50℃左右的定量MH瓊脂中,製成含不同遞減濃度抗菌葯物的平板,接種受試菌,孵育後觀察細菌生長情況,以抑制細菌生長的瓊脂平板所含最低葯物濃度為MIC。本法優點是可在一個平板上同時作多株菌MIC測定,結果可靠,易發現污染菌;缺點是制備含葯瓊脂平板費時費力。
B、培養基制備
2.1.培養基制備 使用MH瓊脂,按商品說明書進行配製,pH7.2~7.4。淋病奈瑟菌使用GC瓊脂基礎加1%添加劑;其它鏈球菌使用含5%(V/V)綿羊血的MH瓊脂(當試驗磺胺葯時,使用溶解的馬血)。
C、含葯瓊脂平板制備
2.2.含葯瓊脂平板制備 根據實驗設計,將已倍比稀釋的不同濃度的抗菌葯物分別加入已加熱溶解,並在45~50℃水浴中平衡的MH瓊脂中,充分混勻傾倒滅菌平皿,瓊脂厚度3~4mm。通常按1∶9比例配製葯物瓊脂平板,根據需要來選擇葯物濃度范圍。配製好的含葯瓊脂平板應裝入密封塑料袋中,置2~8℃冰箱可貯存5天。
D、接種物制備與接種
2.3.接種物制備與接種 制備濃度相當於0.5麥氏標准比濁管的菌懸液,再1∶10稀釋,以多點接種器吸取制備好菌液(約1~2μl)接種於瓊脂平板表面,每點菌數約為104CFU,形成直徑為5~8mm的菌斑。接種好後置35℃孵育16~20h(甲氧西林耐葯葡萄球菌、萬古黴素耐葯腸球菌孵育時間應滿24h),觀察結果。奈瑟菌屬、鏈球菌屬細菌置5%二氧化碳、幽門螺桿菌置微需氧環境中孵育。
E、結果判斷
2.4.結果判斷 將平板置於暗色、無反光物體表面上判斷試驗終點,以抑制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為MIC。在含甲氧苄胺嘧啶或磺胺瓊脂平板上可見輕微細菌生長,與生長對照比較抑制80%以上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作為終點濃度。
如果出現有2個以上菌落生長於含葯濃度高於終點水平的瓊脂平板上,或低濃度葯物瓊脂平板上不長而高濃度葯物瓊脂平板上生長現象,則應檢查培養物純度或重復試驗。 紙片擴散法(K-B法)又稱瓊脂擴散法
K-B法葯敏試驗時接種物配製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肉湯增菌法(對數生長法),是用接環挑取3-5個細菌菌落入肉湯增菌管中進行增菌4-6小時,然後用生理鹽水或肉湯對增菌管中的培養物進行稀釋校正使其濃度達到0.5麥氏比濁標准(因為經過增菌培養其培養物濃度一般都高於此標准)。
第二種方法是直接菌落法:從孵育18-24小時的非選擇性培養基上,挑取3-5菌落,直接用肉湯或鹽製成懸液作為接種,然後將濁度調整至0.5麥氏比濁標准。此法是檢測苛養菌(如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和鏈球菌)和潛在的對甲氧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的推薦方法。
將菌製成菌懸液用無菌棉簽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擠去多餘菌液 ,塗布整個M2H平板表面 ,反復 3 次 ,每次將平板旋轉60 度 ,保證塗布均勻 ,35 ℃培養後菌落呈半融合狀態 ,否則影響葯敏結果。
K-B 法指定用 M-H瓊脂平板 ,應用直徑90cm平皿 ,在水平的無菌台上傾倒 ,准確量取高壓滅菌後的M2H瓊脂液25ml ,使之瓊脂板厚度為 4mm。否則厚度過高 ,使含葯物紙片的葯物半球形擴散的體積加大 ,導致假耐葯;反之導致假敏感。
要求紙片直徑 6.00~6.35mm每片吸水量約012 μl ,紙片的葯物含量必須與 K 2B 法規定的
一致 ,用前必須做質量鑒定 ,質量合格方可使用。紙片的保存尤為重要 ,一般要求保存在有乾燥劑的容器內低溫保存 ,紙片取出後須放室溫10min後方可打開 ,否則空氣中的水份冷凝在紙片上易潮解 ,使葯物失效影響葯敏試驗結果。 E試驗是指濃度梯度瓊脂擴散試驗,其原理基本同擴散法,即濃度呈連續梯度的抗菌葯物從塑料試條中向瓊脂中擴散,在試條周圍抑菌濃度范圍內受試菌的生長被抑制,從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E試驗綜合了稀釋法和擴散法的原理和特點,同時還彌補了二者的一些不足,可以像稀釋法一樣直接定量測出抗菌葯物對受試菌的MIC。
A、培養基、菌液制備和接種
3.1.培養基、菌液制備和接種 同紙片擴散法。
B、貼E試驗條
3.2.貼E試驗條 同紙片擴散法,E試驗條的刻度面朝上,不得貼反,一旦接觸瓊脂後不得再移動。直徑150mm的平皿內可放置6根E試驗試條,90mm者一般只能放置1根。
C、孵育時間和溫度
3.3.孵育時間和溫度 同紙片擴散法。
D、結果閱讀
3.4.結果閱讀 孵育後圍繞試條可形成一個橢圓形的抑菌圈,在抑菌圈和試條的橫切相交處試條上的讀數刻度即是測定抗菌葯物對受試菌的MIC。閱讀時應注意的問題見供應商的產品說明書。

㈤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哪些內容

(1)常規消毒

所有的預防性消毒均屬於常規消毒。消毒的目的是為了殺滅環境中的傳染源(病原體)和切斷各種傳播媒介、傳播途徑,從而使禽類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常規消毒主要包括:種蛋的消毒、孵坊及孵化器的消毒、禽舍的消毒、養禽場場地及活動場所、道路、器械用具等的消毒。

禽場的常規消毒是通過嚴格的制度和責任到人來落實的,再好的方法和制度必須通過認真的實施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

常規消毒的方法有:

①物理消毒法

是消毒中最常用、最簡單、最有實效的方法,包括打掃、洗刷(沖洗)、日曬、通風、乾燥、火焰消毒、焚燒等方法,也是將環境中受病原體污染含量最大的灰塵、糞便、墊料、墊草、飼料殘渣等清除掉的最適用的辦法。火焰高溫消毒可以徹底殺滅病原體,對患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雛鴨肝炎、鴨瘟、小鵝瘟等烈性傳染病的病禽及其污染的墊料、墊草、糞便等排泄物、分泌物、病禽的屍體等用焚燒的方法,可使傳染源得到徹底的消滅,也是傳染病防控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②化學消毒法

主要是用化學葯劑的噴灑和熏蒸等方法而使環境中(含內外環境)的病原體得以殺滅。但消毒葯的使用有許多注意事項,這點將在後面的有關章節加以敘述。化學消毒法也是養禽業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③生物消毒法

打掃後的糞便、墊草、塵土、污染物等可以通過堆積發酵的方法,來殺死其中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利用微生物發酵,可使溫度達到70℃以上),但細菌芽孢難以殺死。堆積發酵的地點應選擇養禽場圍牆外的下風向。

(2)緊急消毒

緊急消毒一般是在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時,為撲滅疫情或防止疫情傳入而對疫區、受威脅區採取的緊急防控措施之一。緊急消毒帶有強制性(通過政府的各級組織強制執行)、社會性(包括轄區內所有養禽場、屠宰加工廠、農貿市場及農村的散養禽舍、場地等)和時限性(即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

用於強制性消毒的消毒葯及其使用方法,一般由獸醫主管部門和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指定品種和逐極發放,在各級獸醫人員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以保證消毒的效果。

緊急消毒時往往是物理消毒、化學消毒、生物消毒幾種方法同時使用。所選用的消毒葯應考慮殺菌譜廣、有效濃度低、作用快、對人畜無害、性能穩定、易溶於水、使用方便、易推廣、使用後殘留量少或副作用小等。

(3)帶禽消毒

帶禽消毒是指在家禽飼養期內,定期用消毒葯液對禽舍、籠具和禽體進行噴霧消毒。帶禽消毒能有效抑制舍內氨氣的發生和降低氨氣濃度,可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有效防止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葡萄球菌病、大腸桿菌病以及各種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創造良好的禽舍環境;為保障禽群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夏季還有防暑降溫的作用。帶禽消毒的要點為:

消毒日齡

一般在10日齡以後即可實施帶禽消毒,以後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在育雛期每周消毒兩次,育成期每周消毒一次,發生疫情時每天消毒一次。

清潔環境

為保證消毒效果,首先要徹底打掃禽舍,消除禽糞、羽毛、墊料、屋頂蜘蛛網及牆壁、地面、物品上的塵土。對一些可有可無的物品,應清出禽舍。對於籠養禽舍在徹底清掃後,可用清水沖刷禽舍地面。水洗的目的是將殘留在禽舍內的污物沖洗出舍,以提高消毒效果。沖洗後的污水,應通過下水道或暗渠排至遠處,不能排在禽舍周圍。

慎重選葯

帶雞消毒對葯品的要求比較嚴格,並非所有的消毒葯都能用。選用消毒葯的第一個原則是必須廣譜、高效、強力。第二個原則是對金屬和塑料製品的腐蝕性小,以人和雞的吸入毒性、刺激性、皮膚吸收性小,無異臭,不會滲入或殘留在肉和蛋中為標准。可用於帶雞消毒的消毒劑有:過氧乙酸、新潔爾滅、次氯酸鈉、百毒殺、菌毒敵、復合酚和農福等。

科學配液

配製消毒葯液應使用自來水或白開水,不要使用井水。配製消毒液應用熱水稀釋,水溫一般控制在45℃以下。消毒葯配成消毒液後穩定性變差,不宜留存,一般應一次用完。

正確噴葯

帶禽消毒的對象包括舍內一切物品、設備和禽群。消毒器械一般選用霧化效果良好的高壓動力噴霧器或背式噴霧器。消毒時應朝禽舍上方以畫圓圈方式噴灑,切忌直對禽頭部噴霧。霧粒大小控制在80~120微米。霧粒太小易被禽吸入呼吸道,引起肺水腫,甚至誘發呼吸道疾病;霧粒太大易造成噴霧不均勻和禽舍太潮濕。噴霧距離禽體50厘米左右為宜,每立方米空間用15~20毫升消毒液。噴霧時按由上至下、由內至外的順序進行。以地面、牆壁、天花板均勻濕潤和家禽體表微濕的程度為止。

注意事項

①活疫苗免疫接種前後3天內停止帶禽消毒,以防影響免疫效果。

②為減少應激,噴霧消毒時間最好固定,且應在暗光下或在傍晚時進行。

③噴霧時應關閉門窗,消毒後應加強通風換氣,便於禽體表及禽舍乾燥。

④根據不同消毒葯的消毒作用、特性、成分、原理,最好以幾種消毒葯交替使用。一般情況下,一種葯劑連續使用2~3次後,就要更換另外一種葯劑,以防病原微生物對消毒葯產生抗葯性,影響消毒效果。

⑤帶禽消毒會降低禽舍溫度,冬季應先適當提高舍溫3~4℃後再噴葯消毒。

(4)炕孵消毒

炕孵消毒的重要性。

①孵坊病原體的來源

「百家蛋」(收集許多養殖戶的種蛋)蛋殼的帶入,農戶自備的裝雛箱或筐及墊草帶入,出雛過程中的黴菌孢子極易被孵坊環境和孵化器吸入。

②炕孵中感染率高的常見病原體有

小鵝瘟病毒、沙門氏菌、麴黴菌、馬立克氏病病毒、腦脊髓炎病毒、新城疫病毒、雛鴨肝炎病毒、支原體、禽大腸桿菌等。

炕孵消毒的具體做法

①孵坊應保持清潔衛生的環境,執行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孵坊的室內外場地應經常性消毒,在出雛期間應每天用百毒殺等消毒液噴灑。

②孵化器在上蛋前或每出孵一次,都要將出孵污物及時清理;孵化箱、出雛箱、蛋架、蛋盤及所有用具等先用清水沖洗後,再用0.5%氨水或其他消毒液高壓沖洗消毒,並用甲醛熏蒸消毒一次。

③規模孵坊應每個月大清洗大消毒一次。種蛋貯存室、孵化器、出雛室等均應有各自獨立的通風設備,防止病原體污染的空氣在室內互相傳染。有條件的孵坊應向飼養戶提供經過消毒處理的裝雛箱和保溫用品,以防止外來的不潔裝雛用具帶入病原體。

哪裡可以提供類風濕關節炎(RA)動物模型是用什麼方法造模的啊

威斯騰生物的信用很好的,我們這邊很多實驗都交給他做,動物模型是他們的拳頭產品,不過他們建議的是整體實驗外包,保證提供真實可靠的實驗結果。

㈦ 小鼠抑鬱模型造模多少天

小鼠抑鬱模型造模5到6天。

小鼠造模方法。方法三次造模分別採用:免疫介導法:小鼠經6.0Gy60Coγ射線亞致死量全身由尾靜脈輸入DBA/2小鼠的胸腺、淋巴結混合細胞懸液1×106個細胞/0.2ml/只。混合方法:小鼠一次全身3.0Gy60Coγ射線照射後,分照射後,5、6天腹腔注射環磷醯胺50.0mg/kg及氯黴素62.5mg/kg。

中文摘要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存競爭壓力的增大,抑鬱症患者日益增多。一般認為,抑鬱的發病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內5-羥色胺(5-HT)功能下降引起的,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成為目前臨床上一線的抗抑鬱葯物。然而,關於中樞5-HT與抑鬱症發病間的關系仍存在很多不明之處,很大原因是已有的動物模型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

㈧ 牙周炎的治療方法

牙周疾病的基礎治療是潔治術和刮治術。
徹底清除牙石,齦上牙石使用潔治術,齦下結石使用刮治術進行牙石清除。
根面平整術:刮除受到毒素污染的病變牙骨質,從而去除引起牙齦炎症的刺激物,形成有利於牙周附著性癒合的條件。
了解口腔衛生知識,培養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控制牙菌斑的生長。
葯物治療
抗生素
抗生素有助於控制細菌感染,一般使用的抗生素包括含抗生素的漱口水、抗生素軟膏、口服抗生素等。抗生素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能擅自購買使用。
含抗生素漱口水
含有抗生素或抗炎成分的漱口水,如含有甲硝唑的復方氯己定漱口水。
抗生素乳膏
含抗生素的乳膏直接塗抹在牙齦與牙齒的間隙處可以有效地抑制細菌,如米諾環素凝膠。
口服抗生素
一般需要口服抗生素葯物才能夠徹底清除細菌感染。常用的有以下幾類。
硝基咪唑類:如甲硝唑、替硝唑、奧硝唑等,甲硝唑最為常用。該類葯物對厭氧菌有很好的抗菌效果。該類葯物可與酒精發生相互作用,引起腹部痙攣、惡心、嘔吐、頭痛、面部潮紅等「雙硫侖樣反應」,因此在用葯期間和停葯3天後不可飲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及有活動性中樞神經疾病的人禁用。
四環素類:包括四環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等,屬於廣譜抗生素。四環素類葯物可致發育中的牙齒著色,牙釉質發育不良,並可通過血-胎盤屏障影響胎兒牙齒及骨骼發育,因此6~7歲以下兒童及孕婦禁用。此外,還有胃腸道反應、肝損害等不良反應,應慎重使用。
青黴素類: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可與甲硝唑聯用。需要注意是否有青黴素過敏,過敏者禁用。
大環內酯類:常見的有羅紅黴素、阿奇黴素、螺旋黴素等。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腹瀉、惡心、嘔吐。
鎮痛葯
如果有比較嚴重的疼痛,可以使用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來緩解疼痛,注意遵醫囑用葯。
所有葯物均應遵醫囑使用,不可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葯。
手術治療
手術方法
翻瓣術:目的為將牙周袋變淺或消除。切開牙齦後翻開,暴露牙根和牙槽骨,進行齦下清潔和根面平整,以及牙槽骨的修整。適用於經過基礎治療後仍有較深的牙周袋並出血;根面牙石不易徹底清除,炎症不能控制;牙周基礎治療後遺留的一些病理狀態如根分叉病變、牙齦退縮等。
植骨術:適用於牙周炎導致的骨缺損。移植物可以取自身的骨質,也可以使用人工合成材料。

㈨ 角叉菜膠的致炎作用

目的:觀察威靈仙總皂苷對角叉菜膠致炎大鼠足跖腫脹的影響,探討其抗炎作用機制。方法:以角叉萊膠致大鼠足跖腫脹為實驗模型,測定大鼠的足腫脹度,測定並比較各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ilricoxide,NO)、溶茵酶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抗超氧陰離子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nmtase,SOD)的活力。結果:威靈仙總皂苷100mg/kg能夠顯著抑制大鼠足腫脹度,威靈仙總皂苷100,50mg/kg能夠顯著降低致炎大鼠血清NO、溶菌酶和MDA含量,升高抗超氧陰離子自由基、SOD活力,並能抑制NOS的活力。結論:威靈仙總皂苷的抗炎作用與其調節血清炎性遞質的平衡相關。
關鍵詞: 自身免疫性疾病 , 威靈仙總皂苷 , 角叉菜膠 , 抗炎
角叉菜膠(Carrageenan或Carra-geenin)為目前國內外廣為應用的急性炎症模型的良好致炎劑.以往國內使用的角叉菜膠皆為國外產品.為填補空白,遼寧省葯物研究所研製並生產了本品.我們對其致炎作用進行了實驗研究. 實驗材料 角叉菜膠 遼寧省葯物研究所產品是從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中提取的淺黃色粉末;英國產品是從Cho-ndrus crispis中提取的淺黃色粉末(BDH Chemicals Ltd poole Englandprod 38100,9045340,C2509);日本產品λ-Carrageenin(日本和光純葯工業株式會社生產)亦為淺黃色粉末.
觀察電針對角叉菜膠致炎大鼠的抗炎效應及其對環氧合酶(COX)蛋白表達的干預作用,以探討電針抗急性炎症作用及其部分機理.方法:大鼠右後足跖皮下注射2%角叉菜膠誘導急性炎症模型,分別採用電針,消炎痛和羅非昔布治療.採用毛細管放大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別檢測足跖腫脹度,血清PGE2含量和足爪炎症組織及脾臟組織COX-1/-2蛋白表達水平.結果:電針可有效抑制角叉菜膠致炎大鼠足跖腫脹,尤以造模後3 h最為顯著;與模型對照組比較,電針可有效降低血清中的PGE2含量;電針對環氧合酶蛋白表達無顯著影響.結論:電針對角叉菜膠致炎大鼠急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應,並通過抑制血清中PGE2含量控制炎症進一步的發展.在急性炎症過程中,電針尚未對環氧合酶蛋白表達起干預作用,其具體的抗炎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

㈩ 我現在要做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造模實驗,需將兔子的膝關節捆綁固定,使其關節處於伸直位,怎麼才能固定好

找一塊木板,四角釘上釘子。然後讓兔子背朝下,把四腳拉直用繩子系在釘子上,就可以了。我們實驗時就是這樣做的。材料簡單,收效還好。奧,提醒一下:兔子的腿一定要拉直~

閱讀全文

與常用的致炎造模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磚發黃了用什麼方法可以洗掉 瀏覽:576
大眾點評檢測方法 瀏覽:365
醫院設備經濟效益分析方法 瀏覽:379
點痣留下的紅印怎麼去除簡單方法 瀏覽:803
賓得k50跑焦解決方法 瀏覽:509
湖南情感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26
綁氣球串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88
骨頭疏鬆最佳鍛煉方法 瀏覽:267
蒼耳葉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瀏覽:86
優米手機root方法 瀏覽:292
鑄工塵肺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795
汽車點煙器偶爾斷電解決方法 瀏覽:48
萬能的鍛煉方法 瀏覽:114
後麓茸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841
電腦越獄使用方法 瀏覽:800
胎壓監測的使用方法和步驟 瀏覽:582
研學課題的研究方法和步驟怎麼寫 瀏覽:365
鍛煉清凈心的方法 瀏覽:81
解決牛市的方法 瀏覽:803
保護員工的最佳方法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