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除顫時電極正確放置的位置有幾種
除顫時電極正確放置的位置有以下幾種:
1、胸骨電極板放在右前壁鎖骨下,心尖電極板放在心尖(左乳頭左側),兩塊電極板之間的距離不應<10cm,這種方式迅速便利,適用於緊急電擊除顫。這個叫前尖位(前側位或標准位),比較統一。
2、一個電極放在右前壁鎖骨下,另一個電極板放在背部左肩胛下。
3、一個電極板放在心尖部,另一個電極板放在病人背後右肩胛角。
4、胸骨電極板放在左肩胛下區,心尖電極板置於左乳頭下(左腋前線第5~6肋間)。
5、兩電擊分別置於左肩胛下區及胸骨左緣第四肋間水平。
(1)心臟除顫儀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電除顫是有胸外和胸內除顫兩種,是使用電流電擊心臟來治療心室顫動及撲動。胸外電除顫是把正負電極板塗上耦合劑,直接壓在胸壁表面上進行電擊,放置的位置有前側位和前後位。
四個電極片位置(前-側、前後、前-左肩胛以及前-右肩胛)對於治療心房或心室心律失常的效果相同。同樣,為便於進行培訓,美國心臟協會課程傳授的默認位置仍為2005版指南中建議的位置。沒有研究直接評估了電極片或電極板的位置對除顫成功與否(以恢復自主循環為標准)的影響。
Ⅱ 怎樣使用除顫儀
開啟AED,依視覺及提示音操作。將電極貼於患者胸部,將插頭插入主機。由機器進行心律分析,最後依機器分析結果進行除顫。
向左轉|向右轉
(2)心臟除顫儀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一、AED的推廣現狀
歐美等發達國家在機場、商場、廣場、地鐵站等公共場所均設置了AED,作為現場目擊者第一時間對猝死患者進行有效急救的設備。
北京、成都、上海、杭州、海口等城市已在重點公共場所推廣AED 的配置和使用。還有不少城市AED配置為零,很多城市全市僅有幾台,有的城市僅在馬拉松等國際賽事時臨時配備AED。
二、操作問題
大多數人幾乎都不知道這台設備的用途。「不知道」「不清楚」「看不懂」是多數路過市民聽到AED的反映,不少人甚至是「第一次聽說」。
嚴格意義上講,成年人都應該學會使用AED,每個單位也應該有人掌握急救技能,而現在掌握AED使用常識的相當匱乏。
三、相關提高建議
除了公共場所,警察、教師、公交司機、鐵路乘務員等職業人員,也需要心肺復甦和AED的使用普及,提高救援成功率。
AED是救命神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危急時刻如果AED找不到了,或者壞了等都會造成嚴重後果。
需加快構建互聯網上的「急救地圖」,讓公眾通過手機能一鍵搜索到附近的AED,及時施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動體外除顫器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救命神器」自動體外除顫儀緣何難救命?
Ⅲ 除顫儀的使用及保養
一、保持除顫儀的待用狀態需要做什麼工作?
1、除顫儀每天開機自檢,保證能正常開機使用,開機後檢查除顫儀電池電量或檢查電池是否有電量不足的報警。
2、檢查除顫儀除顫電極板是否在位,沒有氧化生銹現象,每天清潔消毒擦拭完畢。
3、除顫儀心電導聯電纜連接完好無破損,電極片連接正確完好。除顫儀導電膏隨設備存放且足量,保證隨時可以使用。除顫儀必須定位放置,所有醫護人員應知應會。
二、常用清潔劑種類是哪些?
稀釋的肥皂水、稀釋的氨水、雙氧水(3%)、乙醇(70%)、異丙醇(70%)。
三、清潔的方法有哪些?
1、斷開電源和電池。
2、用柔軟的棉球,吸附適量的清潔劑後,擦拭顯示屏。用柔軟的布,吸附適量的清潔劑後,擦拭電極板座或設備表面。必要時,使用干布擦去多餘的清潔劑。
3、將設備放在通風陰涼的環境下風干。
注意:每次使用之後和用戶自檢之前,對電極板和電極板底座進行全面的清潔。
四、除顫儀應存放於什麼環境?
1、不可在放置有麻醉劑等易燃或易爆物品的環境中使用本設備,以防發生火災或爆炸;同時應保證除顫監護儀以及其周邊區域清潔和乾燥。
2、可加不可在放置有麻醉劑等易燃或易爆物品的環境(如高壓氧倉)中使用本設備,以防發生火災或爆炸;同時應保證除顫監護儀以及其周邊區域清潔和乾燥。
五、日常清潔
1、存在電擊危險!不要打開設備外殼,內部無可維修部件。只能由由資格的維修人員維修。
2、清潔儀器前,關機並取出電池。
3、不要使用高溫消毒(例如高壓滅菌)。不要使用電子束或伽馬射線消毒。
4、不要使用具有研磨性或腐蝕性的清潔劑。
5、在任何情況下,不要把該設備或電纜浸入到液體中。
6、用浸了清潔液或消毒液(70%酒精)的棉布擦拭設備機身。確認沒有液體進入設備內部。
7、將使用過的一次性電極片立即丟棄,以防止重復使用。(醫院垃圾)
8、對於除顫電極和導聯,可以用浸了肥皂水或消毒液的棉紗擦拭清潔消毒。再次使用電極之前,請確認它們沒有完全乾透。
9、勺狀電極可以通過同樣的方式進行清潔。而且,這些電極和連接電纜可以用乙撐氧、134°C的蒸汽、離子射線進行消毒。體內除顫電極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須確認已消毒!
10、在每次清潔電極和感測導聯時,先將其與設備脫離。導線可以使用浸了清潔液或消毒液的棉紗擦拭清潔消毒,勿將電纜接頭浸入液體中。
六、常見故障
1、開機後電源不亮是什麼原因?
在開機後,發現屏幕不亮,或者無法進行除顫操作。分析原因,一般都是因為電池故障引發的,若連接交流電後,發現設備運行正常,則表明電池電量不足,或者超出使用壽命,電池失效;如果經過檢測,電池正常工作,則表明是 AC/DC 電路問題。
在部分設備屏幕上,會直接顯示電池電量,幫助操作人員判斷電池容量。對於這個問題,可以對電池進行充電,或者聯系技術人員進行檢測和更換。
2. 屏幕波形混亂是什麼原因?
主要現象是屏幕顯示的波形混亂,存在字元抖動的問題。事實上,考慮到設備的運行效果,心電除顫儀本身就設置有相應的屏蔽措施,抗干擾能力較強。但是伴隨著各種設備的大量使用,干擾問題無法徹底避免。對此,需要由技術人員做好乾擾源的分析,採取有效的屏蔽和防範措施,保證設備功能的穩定發揮。
Ⅳ 除顫儀的使用。
1、使用前准備
(1)除顫機處於完好備用狀態,准備搶救物品、導電糊、電極片、治療碗內放紗布5塊、擺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潔監護導聯部位皮膚,按電極片,連接導聯線。
(3)電除顫時尚需配備各種搶救和心肺復甦所需要的器械和葯品,如氧氣、吸引器、氣管插管用品、血壓和心電監測設備,及配有常規搶救葯品的搶救車等,以備急需。
(4)正確開啟除顫儀,調至監護位置;觀察顯示儀上心電波形;檢查除顫儀後向考官報告「設備完好,電量充足,連線正常;電極板完好」。
(5)報告心律「病人出現室顫,需緊急除顫」;(准備時間不超過30秒鍾)。
2、操作
(1)將病人擺放為復甦體位,迅速擦乾患者皮膚。
(2)選擇除顫能量,單相波除顫用360J,確認電復律狀態為非同步方式。
(3)迅速擦乾患者胸部皮膚,手持電極板時不能面向自己,將手控除顫電極板塗以專用導電糊,並均勻分布於兩塊電極板上。
(4)電極板位置安放正確;(「STERNVM」電極板上緣放於胸骨右側第二肋間。「APEX」電極板上緣置於左腋中線第四肋間)電極板與皮膚緊密接觸。
(5)充電、口述「請旁人離開」。
(6)電極板壓力適當;再次觀察心電示波(報告仍為室顫)。
(7)環顧病人四周,確定周圍人員無直接或間接與患者接觸;(操作者身體後退一小步,不能與患者接觸)。
(8)雙手拇指同時按壓放電按鈕電擊除顫;(從啟用手控除顫電極板至第一次除顫完畢,全過程不超過20秒鍾)。
(9)除顫結束,評價除顫效果:電除顫後立即繼續CPR,經過5組CPR後,檢查心律,有指征時再次給予電除顫。報告「除顫成功,恢復竇性心律」。
(10)移開電極板。
(11)旋鈕回位至監護;清潔除顫電極板。
(12)協助病人取舒適卧位,報告: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繼續做好後續治療;病人病情穩定,遵醫囑停用心電監護。取下電極片,擦凈皮膚。
(13)電極板正確回位;關機。
3、操作後
(1)擦乾胸壁皮膚,整理病人衣物,協助舒適卧位,密切觀察並及時記錄生命體征變化。
(2)整理用物。除顫的臨床應用在急症醫學中,各種原因導致的心搏驟停,心電圖表現形式:室撲或室顫:心臟不能有效射血。心臟電機械分離:雖然有心臟電活動,但不能產生有效的心臟機械收縮,無心音及血壓。心跳停止:既無心臟電活動,也無心臟收縮,心電圖呈直線。終止室顫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電除顫。
4、除顫的注意事項
(1)快速證實心跳驟停:意識消失、頸動脈股動脈搏動消失呼吸斷續或停止,皮膚發紺,心音消失、血壓測不出瞳孔散大、心電圖直線。
(2)除顫果斷、迅速、爭分奪秒。
(3)心肺復甦中除顫,因每次除顫而中止心外按壓的時間要盡可能短,要在呼氣末放電除顫,以減少跨胸電阻抗。
(4)體重和心臟大小:決定電能大小的選擇,兒童能量選擇:首次2J/kg,第2次2~4J/kg,第3次4J/kg。
(5)電極板和局部阻抗:電極板小、和胸壁接觸不嚴密、電極板位置過近、電極板之間形成短路,電流不能通過心臟。保持電極板的清潔、間隔>10cm。
(6)除顫同時,用葯糾正酸鹼失衡和電解質紊亂,利於除顫成功。
5、除顫的禁忌症
⑴洋地黃中毒所致心律失常。
⑵電解質紊亂,尤其是低血鉀者。
⑶風濕活動及感染性心內膜炎者。
⑷病態竇房結綜合症合並心律失常者。
⑸房撲、房顫或室上性心律失常伴高度及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者。
⑹心臟明顯擴大及心功能不全者。
⑺高齡房顫者,高血壓性或動脈硬化性心臟病長期持續房顫者,心室率特別緩慢者。
⑻慢性心臟瓣膜病,房顫已持續一年以上者。
⑼風濕性心臟病術後,一個月以內的房顫及甲亢症狀未控制的房顫。⑽最近發生過栓塞者。
6、除顫的並發症
⑴局部皮膚灼傷(嚴重灼傷多與電極板與皮膚接觸不良有關。除顫後應注意觀察患者局部皮膚有無灼傷的出現。輕者一般無需特殊處理,較重者按一般燒傷處理。
⑵栓塞:心、肺、腦、下肢栓塞。
⑶心律失常:幾秒內可自行恢復。
⑷心包填塞。
⑸乳頭肌功能斷裂。
⑹心臟破裂。
(7)低血壓(可能與高能量電除顫造成的心肌損害有關。
(8)急性肺水腫(多出現在電除顫後1~3h內,亦可發生在電除顫24H後)。
Ⅳ 「除顫」的操作過程是什麼
操作過程
1、迅速熟悉、檢查電除顫儀,各部位按鍵、旋鈕、電極板完好,電能充足。
2、患者取仰平卧位,操作者位於患者右側位。
3、迅速開啟除顫儀,調試除顫儀至監護位置,顯示患者心律。
4、用干布迅速擦乾患者胸部皮膚,將手控除顫電極板塗以專用導電膠。
Ⅵ 除顫儀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有什麼禁忌症
AED除顫儀應該在人工判斷患者無意識、同時失去了呼吸和心跳,或者僅有瀕死喘息的情況下使用。僅僅是暈倒,不能使用AED,因為AED只能判斷有沒有室顫,有就指導電擊、沒有就指導你按壓。如果倒地者只是昏迷,但是有心跳,此時AED會誤判,指導你進行按壓。可是,這是錯誤的——有心跳的人是不能按壓的。
(6)心臟除顫儀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AED除顫儀的使用規則:
1、對於配戴輸氧管的病人,應妥善按照好輸氧管,不要將輸氧管放置在除顫儀電極片或電極板附近,以免發生火災或爆炸等情況,在妥善安置輸氧管,確保氧氣沒有外泄的情況下,是可以進行除顫的。
2、水是良好的導電體,所以切勿在水中使用除顫儀。如果患者在水中,請將患者從水中拉出;如果患者躺在水中或胸部有很多水,水可能會傳導電擊電流穿過患者胸部的皮膚,這將妨礙對心臟釋放足夠的電擊能量;如果患者的胸部有很多水,請在連接AED除顫儀電極片之前迅速擦拭患者胸部;如果患者躺在雪上或小水坑中,可以使用AED除顫儀。
3、根據版本的心肺復甦指南,當我們發現有人心臟驟停時,應盡快使用AED除顫儀。
4、當AED除顫儀與病人連接時,不可以進行任何功能性檢查,以免病人受到意外電擊。
5、患者從倒下到除顫的時間間隔,是室顫或無脈性心動過速所伴發的心臟驟停後患者存活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所以越早開始除顫,患者越容易存活。
當存在室顫時,心肌纖維顫動,無法同步收縮泵出血液,AED除顫儀給予電擊,能夠使心肌纖維停止顫動並「復位」,這樣它們可以在同一時間點開始收縮,一旦發生規則心律,提示心肌開始有效收縮並開始形成脈搏(稱為恢復自主循環或ROSC)。
Ⅶ 除顫儀的操作流程是什麼
開啟AED,依視覺及提示音操作。將電極貼於患者胸部,將插頭插入主機。由機器進行心律分析,最後依機器分析結果進行除顫。
心室顫動是電復律的絕對指證。慢性心房顫動(房顫史在1年~2年以內),持續心房撲動。
工作原理
心臟除顫復律時作用於心臟的是一次瞬時高能脈沖,一般持續時間是4~10ms,電能在40~400J(焦耳)。用於心臟電擊除顫的設備稱為除顫器,它能完成電擊復律,即除顫。當患者發生嚴重快速心律失常時,如心房撲動、心房纖顫、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動力障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除顫儀
Ⅷ 除顫儀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
一、盲目除顫步驟
1、先整理患者姿勢,避免肢體接觸金屬物,以免發生電擊傷。
2、暴露胸部,塗抹導電乳液;
3、打開除顫儀,根據患者選擇除顫能量大小充電;
4、充電完畢,將一個電極板置於鎖骨下胸骨右上方,而另一個電極中心在乳頭左側腋中線上;
5、除顫器操作者應當壓緊手持的電極板,囑醫護人員勿接觸患者,操作者按下電鈕放電除顫。必要時重復。
二、同步除顫即同步心律轉復步驟:
1、先將除顫儀上的心電監護接好,顯示患者心電圖;
2、前面步驟同盲目除顫一樣,只是除顫儀根據患者心電圖,識別選擇放電時間。
注意事項
1、電能的選擇
除顫需要能量,除顫時選擇適當能量以產生充分的經心肌的電流。如果能量和電流過低,電擊就不能終止心律失常。如果能量和電流過高,就會造成功能和形態學損傷。
2、電極位置
體外電復律時電極板安放的位置有兩種。一種稱為前後位,即一塊電極板放在背部肩胛下區;另一塊放在胸骨左緣3~4肋間水平。
3、已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進行心律轉復或除顫
應當注意不要將電極靠近起搏發生器,因為除顫會引起起搏器功能失常。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經除顫或轉復,在電擊後應檢查起搏閾值。經胸阻抗除顫是將足夠的電流(安培)通至心臟。
4、設備檢查
使用前檢查除顫器各項功能是否完好,電源有無故障,充電是否充足,各種導線有無斷裂和接觸不良,除顫器作為搶救設備,應始終保持良好性能,蓄電池充電充足,方能在緊急狀態下隨時能實施緊急電擊除顫。
(8)心臟除顫儀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電除顫禁忌症
1、慢性心房顫動,病程>1年。
2、慢性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左心房內徑>45mm,或者嚴重心功能不足。
3、合並洋地黃中毒或嚴重電解質紊亂(例如低血鉀)。
4、風濕活動期或者心肌炎急性期。
5、未能有效控制或糾正心房顫動的病因或誘因(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肌梗死、肺炎等)。
6、檢查發現心房內血栓或血栓栓塞史。
7、電復律後,患者不能耐受長期抗心律失常葯物治療。
8、既往二次電復律成功,並且服用維持竇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葯物,但短期內心房顫動復發。
9、合並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滯,或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已安裝起搏器者除外)。
10、慢性心房顫動患者不能接受抗凝治療者。